小羊在恐懼中死去
——談人際關系與身心健康
人的身心健康,主要是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身體健康一般包括:身體各部分發育正常、功能健全、沒有疾病,體質良好,對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能承受各種繁重的任務,經受各種自然環境的考驗。心理健康一般包括:智力正常、情緒健全、思想集中、意志堅強、精神愉快。一個人只有做到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健康,才算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把人的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 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這說明身體和心理健康,對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際關系與青年的身心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外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同胎的兩只小羊安排在兩個不同的環境里生活,一只羊附近拴著一只兇惡的狼,讓這只羊每天從早到晚都看到這只狼。結果,這只羊時刻處在一種極度恐懼的情緒狀態下,不肯吃東西,很快瘦下去,不久就死掉了。而另一只羊在正常的環境下生活,沒有任何威脅,所以在前一只羊因恐懼死亡時,它仍然活得很健壯。這個實驗雖然講的是情緒對動物的影響,但它同樣能說明人際關系對人的身心健康的影響。
一般認為,人際關系的效應首先反映到人的情緒上,而人的情緒活動總是和人的身心健康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緊密聯系。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指出:“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打開方便之門。”國外醫學研究也發現,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夠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情,如憂慮、頹喪、貪求、怯儒、忌妒和憎恨等。現在已查明,像高血壓、心臟病、胃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精神分裂癥以及癌癥等許多疾病的發生,都和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據南京、上海、北京等研究單位的資料報道,分之五十以上的精神分裂癥在發病前都有明顯的心理剌激因素。其中常見的是家庭糾紛、鄰居不和、戀愛婚姻受挫、工作不順利、與領導或同事有矛盾等等。研究表明,慢性精神創傷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的失調,而人又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意識到自己有能力去調整這個失調了的關系,并伴隨著長期而持續的不良情緒體驗,使大腦機能遭到破壞,最后出現機能崩潰,從而導致精神失常。研究還表明,人際關系長期處于緊張狀態時,人心理的緊張、恐懼、憂慮、憤怒等情緒會引起血壓升高。尤其在憤怒的狀態下,血壓升高得更加明顯。如果能及時把憤怒情緒發泄出來,情緒松弛了,血壓也會跟著降下來。但如果憤怒的情緒受到壓抑,不能發泄出來,情緒上的緊張狀態就不能得到松弛,血壓也就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時間長了,會引起一系列的血壓調節機制的阻礙,造成高血壓癥。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苦。”在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中,人的生活是愉快、高興、喜悅、歡樂的。這種良好的情緒通過腦下垂體作用,保持機體內分泌的平衡,使神經系統增添新的力量,從而能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力,以抵御疾病,維護健康,而且能促使疾病更快地向健康轉變。據1982年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資料記載,湖南省82名百歲以上的長壽老人,大多耳聰目明,頭腦清醒,精神飽滿,生活尚能自理。這些老壽星為什么如此高壽,又有健康的身體呢?原來他們除了堅持勞動、素食為主、講衛生、常鍛煉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注重保持精神上的愉快,他們大多數心胸開闊,性情溫和,遇事想得開,少憂愁,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和鄰里不爭不吵、和氣、誠懇。
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它極其生動地描述了情緒活動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由良好的人際關系帶來的愉快的情緒也是人的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