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制動能量回饋與電驅動車輛整車動力學控制;
2、混合動力變速器的設計與控制;
3、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能量管理與控制;
4、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的匹配設計;
5、混合動力系統實驗技術。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十一五”國家863項目“混合動力總成優化匹配與應用”,項目負責人;
2、“十一五”國家863項目子課題“燃料電池城市客車動力平臺能效優化與制動能量回饋系統”,項目負責人;
3、“十五”國家863項目“EQ7200HEV混合動力轎車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項目負責人;
4、“十五”中美國際合作項目“可再生能源制氫與HCNG城市客車的研發”,項目負責人;
5、“十五”國家863項目“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整車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技術總監;
6、“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汽車自動變速箱的研制”,技術骨干;
7、企業合作項目“具有防抱死與制動能量回饋功能的混合制動控制器的研究”,項目負責人;
8、企業合作項目“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制動能量回饋系統的研發”,項目負責人;
9、企業合作項目“混合動力轎車制動能量回收與整車動力學控制”,項目負責人;
10、清華大學985項目“發動機動態試驗臺”,技術負責人。
科研成果:
1 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試驗臺 盧青春;高大威;閻東林;金振華;聶圣芳;張俊智;歐陽明高;裴普成;黃海燕;盧蘭光;張揚軍;田穎;張聿勛;秦孔建;陳全世 清華大學 2004
2 摩托車性能與排放測試主控計算機系統 盧青春;金振華;聶圣芳;謝康;黃開勝;田穎;張俊智;高大威;閻東林 清華大學 2004
3 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試驗臺 盧青春;高大威;閻東林;金振華;聶圣芳;張俊智;歐陽明高;裴普成;黃海燕;盧蘭光;張揚軍;田穎;張聿勛;秦孔建;陳全世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2004
4 自動換檔規律的研究 張俊智 清華大學 2004
5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離合器控制規律的研究 張俊智 清華大學 2004
發明專利:
1 用來保障具有再生制動功能的電動車制動系統安全的裝置 張俊智;薛俊亮;陸欣;李波;張鵬君 清華大學 2007-11-21
2 混合動力轎車動力總成的動力輸出切換方法及其控制系統 張俊智;甘海云;李雅博 清華大學 2004-09-15
3 基于CCP協議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控制器標定方法 張俊智;李雅博;甘海云 清華大學 2005-01-12
4 并聯式混合動力汽車無離合器操作的換檔控制方法 廖承林;張俊智 清華大學 2005-03-16
5 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試驗研究系統 盧青春;高大威;閻東林;金振華;歐陽明高;聶勝芳;張俊智;謝康;秦孔建;馬凡華;黃海燕;張聿勛 清華大學 2005-03-30
6 電動汽車混合制動系統 張俊智;李波;薛俊亮 清華大學 2007-03-07
7 并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多能源動力系統臺架試驗機構 張俊智;盧青春;閻東林;朱海濤 清華大學 2004-06-23
8 一種發動機電子節氣門控制裝置 張俊智;李雅博;甘海云 清華大學 2004-12-22
9 一種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試驗研究裝置 盧青春;高大威;閻東林;金振華;歐陽明高;聶勝芳;張俊智;謝康;秦孔建;馬凡華;黃海燕;張聿勛 清華大學 2005-11-02
10 有防抱死制動功能的混合制動系統及控制方法 張俊智;張鵬君;陸欣;陳鑫 清華大學 2009-04-15
11 一種摩擦制動氣壓調節控制方法 張俊智;陳鑫;張鵬君;陸欣 清華大學 2009-05-13
12 一種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主動制動控制方法 張俊智;陸欣;張鵬君;陳鑫 清華大學 2009-07-08
13 一種燃料電池混合電源的功率調節器 柳貴東;張俊智 清華大學 2009-06-24
14 多能源一體化混合動力平臺系統 歐陽明高;李建秋;徐梁飛;楊福源;盧蘭光;張俊智;高大威;王賀武 清華大學 2009-04-29
15 汽車制動防抱死和制動能量回饋集成控制硬件在環試驗臺 張俊智;陳鑫;張鵬君;陸欣 清華大學 2009-12-16
16 車輛電驅動系統動態工況試驗方法 張俊智;柳貴東;何承坤 清華大學 2010-04-14
17 一種汽車復合制動系統 張俊智;李守波;張彪;陳鑫 清華大學 2010-06-16
18 一種混合動力汽車的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張俊智;陳鑫;張彪 清華大學 2010-07-14
19 一種復合制動系統 張俊智;李守波;張彪 清華大學 2010-06-02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
英文:
1 Coordinated control f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Junzhi, Zhang (State Key Lab. of Automotive Energy and Safety, Tsinghua University); Xin, Lu; Shanglou, Chen; Pengjun, Zhang Source: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 2008, 2008 IEEE Vehicle Power and Propulsion Conference, VPPC 2008, 2008, p 4677470
2 High frequency decoupling strategy for the PEM fuel cell hybrid system Liu, Guid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Zhang, Junzhi; Sun, Yuwei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v 33, n 21, November, 2008, p 6253-6261
3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airflow of a PEM fuel cell system Zhang, Junzh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ergy, Tsinghua University); Liu, Guidong; Yu, Wensheng; Ouyang, Minggao Source: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v 179, n 2, May 1, 2008, p 649-659
中文:
1 裝配AMT的HEV動力總成協調控制策略 岳東鵬; 王杰; 張俊智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10-02-15
2 混合動力城市客車制動能量回收系統道路試驗 張俊智; 陸欣; 張鵬君; 陳鑫 機械工程學報 2009-02-15
3 混合動力系統控制軟件的開發 張俊智; 薛俊亮; 潘凱 機械工程學報 2009-05-15
4 混合動力城市客車串聯式制動能量回饋技術 張俊智; 薛俊亮; 陸欣; 李波; 張鵬君 機械工程學報 2009-06-15
5 混合動力轎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的研發 廖承林; 張俊智; 盧青春 汽車工程 2006-05-25
6 電-氣串聯混合動力客車動力系統方案設計 李波; 張俊智 汽車技術 2007-03-24
7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沖擊度的試驗 張俊智; 李波; 薛俊亮; 潘凱 機械工程學報 2008-04-15
8 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通信協議 李芳; 張俊智; 王麗芳; 廖承林 機械工程學報 2008-05-15
9 串聯式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零部件選型和匹配優化研究 萬亮; 張俊智; 王麗芳; 廖承林 汽車工程 2008-09-25
10 混合動力電動公共汽車控制策略的仿真 彭武; 張俊智; 盧青春 公路交通科技 2003-02-20
11 并聯式混合動力汽車控制算法的實時仿真研究 童毅; 歐陽明高; 張俊智 機械工程學報 2003-11-20
12 汽車動力傳動系統的換擋品質控制 甘海云; 張俊智; 盧青春; 黃英 汽車工程 2003-10-15
13 混合動力汽車扭矩管理策略 童毅; 張俊智; 歐陽明高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8-30
14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換擋過程協調控制仿真 朱海濤; 張俊智; 廖承林; 胡昭琳 公路交通科技 2005-08-15
15 混合動力轎車機械式自動變速器換擋過程中的動力系統協調控制方法 廖承林; 張俊智; 盧青春 機械工程學報 2005-12-15
16 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μC/OS-II在MPC555上的移植 李雅博 ; 甘海云 ; 張俊智 ; 盧青春 電子技術應用 2004-01-30
17 發動機電控節氣門控制器的研發 李雅博; 張俊智; 盧青春; 甘海云 公路交通科技 2004-03-15
18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研究開發及前景展望 岳東鵬 ; 郝志勇 ; 張俊智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2004-04-30
19 轎車混合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的開發與試驗研究 甘海云; 張俊智; 盧青春; 李雅博; 王麗芳; 胡廣彥 機械工程學報 2004-08-15
20 基于CCP協議的HEV用ECU標定系統設計 李雅博; 張俊智; 甘海云; 盧青春 汽車工程 2004-08-30
21 基于發動機動態試驗臺的駕駛員縱向操縱特性對汽車動力系統性能影響的研究 謝勇; 張俊智; 盧青春; 朱海濤 機械工程學報 2004-09-15
22 基于MPC555高性能32位單片機的混合動力汽車工況控制研究 甘海云; 張俊智; 盧青春 汽車技術 2004-11-24
23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車上CAN網絡設計實時性分析 李雅博; 張俊智; 盧青春 汽車工程 2005-02-15
24 基于MPC555的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整車控制器硬件系統設計 潘凱; 張俊智; 甘海云; 李雅博; 朱海濤 汽車工程 2005-02-15
25 發動機動態試驗臺控制系統的設計 張俊智; 盧青春 車用發動機 1999-02-15
26 發動機動態試驗臺控制系統的參數優化 張俊智; 盧青春; 黃海燕 車用發動機 1999-12-15
27 發動機動態試驗臺的優化設計 張俊智; 盧青春; 岳東鵬 公路交通科技 1999-12-20
28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離合器控制規律的研究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機械工程學報 1999-05-15
29 自動換擋規律的研究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機械工程學報 1999-07-15
30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AMT)電控系統的診斷 張俊智; 盧青春 汽車技術 1999-04-30
31 自動膜片彈簧離合器的接合控制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8-10
32 發動機動態試驗臺的混合模擬研究 張俊智; 盧青春; 黃海燕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9-08-10
33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的自適應控制 王麗芳; 張俊智 中國機械工程 1999-03-30
34 基于SISO差分方程的汽車電控系統的診斷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中國機械工程 1999-06-30
35 不同混合動力電動轎車方案的比較與分析 張俊智; 王麗芳 汽車工程 2002-08-15
36 動力傳動系統的雙微處理器聯合控制 甘海云; 張俊智; 盧青春; 黃英; 孫業保 汽車工程 2002-12-15
37 汽車傳動系的機電模擬 張俊智; 盧青春 機械傳動 1999-06-10
38 發動機動態試驗臺混合模擬方法的仿真研究 張俊智 ; 盧青春 內燃機學報 2000-01-25
39 AT汽車動力傳動系動態工況模擬 張俊智; 盧青春 汽車工程 2000-02-15
40 駕駛循環對車輛能量經濟性影響的研究 張俊智; 盧青春; 王麗芳 汽車工程 2000-10-15
41 整車排放連續稀釋模態測試延遲時間的測定及分析 鄧志偉; 盧青春; 張俊智; 金振華 公路交通科技 2001-08-20
42 汽車混合動力傳動的能量流動與比較 張俊智; 盧青春; 王麗芳 機械科學與技術 2001-09-30
43 純氫燃料電池汽車性能的仿真 張俊智; 盧青春; 王麗芳 汽車工程 2001-12-15
44 運用特征參數對汽車駕駛循環的研究 李忠劍; 張俊智; 盧青春; 彭武 汽車技術 2001-07-30
45 機械式自動變速器的容錯技術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汽車技術 1998-07-24
46 汽車集成診斷系統 張俊智; 王麗芳; 許洪國; 葛安林; 高延令 中國公路學報 1998-03-30
47 自動離合器的容錯控制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公路交通科技 1998-12-20
48 汽車發動機氣門間隙故障的脈沖振動診斷 鄭殿旺; 張俊智; 王鳳岐 汽車技術 1999-10-30
49 電控汽車的診斷技術 張俊智; 王麗芳; 高延令 汽車技術 1996-07-30
50 汽車電控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新方法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高延令 汽車技術 1996-10-30
51 基于解析冗余的機械式自動變速器電控系統的診斷 張俊智; 葛安林; 王麗芳; 范巨新; 許洪國; 高延令 汽車工程 1997-08-15
52 采用預測控制的自動變速器動態電加載試驗臺的研制 王麗芳; 葛安林; 張俊智; 秦貴和; 范巨新 汽車工程 1997-10-15
53 汽車容錯控制技術 張俊智; 王麗芳; 葛安林; 高延令 汽車技術 1997-02-28
54 現代汽車集成診斷技術 張俊智; 王麗芳 汽車技術 1997-06-30
媒體報道:
八問中國電動車
——訪清華汽車工程系教授張俊智
純電動汽車已經成為繼內燃機汽車之后的最被看好的新能源汽車,各個政府以及全球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都把電動車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新世紀的下一個百年,作為擁有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似乎也不能例外,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界,電動車已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中國電動車技術到底怎樣?電動車是否遵循傳統汽車的發展思路?中國電動車是否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這些問題都困擾著業界。上周,記者采訪了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張俊智,他以一個學術界特有的冷靜態度回答了關于中國電動車發展的八大問題。
●電動車是汽車發展的唯一途徑嗎?
目前還不能說純電動車是汽車發展的唯一途徑,但是中國未來節能和減排壓力非常大,純電動車技術將更加被重視,當然這期間傳統內燃機汽車技術也會不斷進步,未來汽車動力的發展將更加多元化。
目前,歐美日(圖庫 論壇)都有電動車技術,但是發展的基礎、技術方向也有差別。就電動車技術而言,日本電動車技術是比較好的,目前已經推出了多款小型電動車;美國市場在傳統汽車、新型電動車以及混合動力方面都有發展;歐洲除了上述技術之外,在柴油技術方面比較領先。至于未來各國會選擇作何戰略選擇,要看各國政府的最終選擇。比如能源的供給、私家車保有量高、基礎設施(停車條件)等都會影響未來汽車發展的發向。
●目前電動車發展的技術趨勢是什么?
實際上,電動車分為商用車電動車和乘用車電動車,商用車電動車主要是動力改造,而乘用車電動車分為中級電動車和小型電動車,從技術發展的角度講,中級電動車是傳統汽車業動力系統升級,因為它要滿足所有車最高技術標準,當然電動車小型化并不是弱化電動車技術,而是有別于傳統內燃機汽車,重新開發電動車產業化平臺。如目前出現的很多小型電動車都是重新開發,和內燃機汽車差別比較大。長遠看,這兩種發展之路會最終融合。
在我國,一些農機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已經開發了低速電動車,但是由于目前國家并未出臺電動車技術標準,低速電動車的認證工作并未展開。
●中國將選擇什么電動車發展戰略?
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社會,在發展電動車的問題上,不能只發展電動車,而放棄傳統汽車技術;也不能放棄電動車發展。從目前技術發展的趨勢上看,廣大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相較城市具有更為有利的充電條件,在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若輔以價格補貼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將率先成為電動汽車的突破口,這不僅能滿足低端市場的用車需求,同時也解決目前這些區域車輛更新換代,降低國家在汽車節能減排工作上的壓力。實際上,每個國家電動車發展的戰略選擇,都是根據本國實際的情況做出的。
●中國電動車技術優勢是什么?
在電動車技術發展上,一直存在著一個誤區,認為每個國家的電動車技術發展是平等的,實際上并非如此,在電動車的三個核心部件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中,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優勢,我國通過多年的技術研究,在電機研發上有一些突破,但是距離電動車技術先進國家還有一定的距離。
目前國內汽車企業已經開始電動車的技術研發,其中有些已經推出成熟的電動車產品,也有一些企業已經把電動車技術作為戰略儲備。從當前看,電動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研發隊伍的壯大是兩個關鍵性問題。
●中美電動車合作的前景會怎樣?
上一次奧巴馬總統訪問中國,就中國電動車項目合作達成一致。這表明,中國和美國在電動車合作,從需求上是一致的,美國有先進的電動車技術,而我國有市場優勢,兩個國家的合作將給電動車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局面,但是目前對雙方的合作前景做出判斷還為時尚早。
目前中國電動車技術標準已經在制定之中,并將會在年內公布,該技術標準被認為是中國電動車發展的風向標。
●中國電動車是否能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電動車發展不存在彎道超車,因為電動車仍然是汽車,要按照汽車的標準開發電動車,因此只能作為一種發展思路。就目前而言,自主品牌與國外廠商在汽車整車技術等很多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雖然相比于傳統內燃機技術,自主品牌與國外廠商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差距稍小,但仍不能放棄傳統技術,未來一段時間內內燃機技術和電動車技術發展應該并行的關系。
●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車是什么關系?
混合動力是內燃機和電動兩種不同形式的動力的結合,它有效降低汽車的升油耗,從發展的角度講,混合動力是目前最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未來的混合動力發展需要技術方案做出調整,逐步加大電動技術的成分,逐步的替代內燃機部分,直至發展成為純電動車。
●電動車和傳統汽車是不是替代關系?
目前傳統汽車主要壓力來自于全球性的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因此電動車替代內燃機汽車是技術發展的趨勢,但是不管是什么新能源汽車也好,仍然難以脫離傳統汽車技術標準。未來一段時間內,內燃機技術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電動車技術在這一階段將發展的更快。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大國,在用車保有量已經上億輛,因此就技術發展而言,傳統汽車技術的更新和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的創新一個都不能放棄。
來源:《北京青年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