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撰成《中草藥抗艾滋病病毒活性研究》一書,于1998年由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發表論文:
1 艾滋病中藥研究問題探討 羅士德; 王易芬; 鞠鵬 中華中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7-11-24
2 對中藥治療艾滋病療效評價體系的幾點看法 鞠鵬; 羅士德 中華中醫藥學會防治艾滋病學術研討會暨2006年年會論文集 2006-12-15
3 水青樹莖干中化學成分的提取與分離 來國防; 王先友; 曹建新; 羅士德; 王易芬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16
4 燈盞花的研究進展 來國防; 程賓; 王易芬; 羅士德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0-06-15
5 云南不同產地滇龍膽中龍膽苦苷的含量測定 來國防; 程賓; 羅士德; 王易芬 時珍國醫國藥 2010-08-20
6 水紅木中兩個新的酚苷成分(英文) 朱向東; 汪瓊; 王易芬; 鞠鵬;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2006-02-28
7 治療艾滋病的中西藥物比較 羅士德; 鞠鵬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6-05-30
8 云南同性戀艾滋病防治現狀及策略 羅士德 ; 鞠鵬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6-11-30
9 山敲骨的化學成分研究 朱向東; 鞠鵬; 王易芬; 汪瓊; 羅士德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6-12-30
10 中華青莢葉的一個新環烯醚萜甙(英文) 來國防; 王易芬; 王梅;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2006-12-30
11 對中藥治療艾滋病療效評價體系的幾點看法 鞠鵬; 羅士德 河南中醫學院學報 2007-03-30
12 “中式雞尾酒療法”防治艾滋病 羅士德; 鞫鵬 醫學研究雜志 2007-01-30
13 黃花紫茉莉化學成分研究 來國防 ; 羅士德; 曹建新; 王易芬 中國中藥雜志 2008-01-01
14 中華青莢葉的一個新果糖酯(英文) 來國防; 趙沛基; 倪志偉 ; 許云龍; 王梅; 羅士德; 王易芬 云南植物研究 2008-02-15
15 錐序蜜心果中的三萜成分(英文) 汪瓊; 鞠鵬; 王易芬;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2008-02-15
16 野拔子化學成分研究 來國防; 朱向東; 羅士德; 王易芬 中草藥 2008-05-12
17 錐序蜜心果中酚性成分的研究(英文) 汪瓊; 王易芬; 鞠鵬; 羅士德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8-08-15
18 滇黃精的化學成分研究(Ⅱ) 李曉; 來國防; 王易芬; 張保國; 羅士德 中草藥 2008-06-12
19 滇黃精化學成分研究 王易芬; 穆天慧; 陳紀軍; 羅士德 中國中藥雜志 2003-06-25
20 包瘡葉的化學成分研究(英文) 來國防; 王易芬; 曹建新; 羅士德 中國天然藥物 2003-03-20
21 西域旌節花化學成分研究 彭芳芝; 楊靖華 ; 戴云; 趙靜峰; 羅士德; 李良 中草藥 2004-06-25
22 萬丈深的化學成分 鐘海軍; 羅士德; 王惠英; 陳紀軍; 李雪瓊 云南植物研究 1999-11-23
23 杜莖山屬植物的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王易芬; 曹建新; 王慧英; 羅士德 中草藥 2002-06-25
24 干崖子橐吾的萜類成分研究 李云森; 王崢濤; 張勉; 羅士德; 陳紀軍 中國藥學雜志 2002-01-15
25 中藥治療艾滋病的特色 羅士德 ; 來國防 ; 曹建新 ; 王易芬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2- 10-20
26 黃酮類化合物抗HIV活性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王易芬; 曹建新; 羅士德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02- 10-30
27 紫菀屬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 來國防; 陳紀軍; 羅士德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2-10-30
28 干崖子橐吾的萜類成分研究(英文) 李云森; 王崢濤; 張勉; 羅士德; 陳紀軍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2-09-30
29 有機過氧化合物的微化學反應TLC檢測研究 辛小燕; 羅士德 云南化工 1999-03-30
30 慈溪麥冬甙A和B的結構(英文) 陳紀軍; 朱禎祿;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2000-02-23
31 翻白葉的化學成分 鐘海軍; 陳紀軍; 王惠英; 羅士德 中草藥 2000-07-25
32 滇南紅厚殼的化學成分 陳紀軍; 許敏; 羅士德 ; 王惠英; 許建初 云南植物研究 2001-11-23
33 雪山芪的化學成分研究 李云森; 陳紀軍; 廖心榮; 王惠英; 羅士德 中草藥 2001-06-25
34 干崖子橐吾的化學成分研究 李云森; 王崢濤; 羅士德; 陳紀軍; 張勉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01-10-30
35 棉毛橐吾的化學成分 李云森; 羅士德; 張勉; 陳紀軍; 王崢濤 中國中藥雜志 2001- 12-25
36 大果油麻藤化學成分研究 胡旺云; 羅士德; 蔡建勛 中草藥 1994-02-15
37 紅豆杉及其近緣植物中紫杉醇與同系物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羅士德; 寧冰梅; 阮德春; 王惠英 植物資源與環境 1994-04-30
38 桑白皮中抗人愛滋病病毒(HIV)成分研究 羅士德; 寧冰梅 云南植物研究 1995-02-23
39 龍頭烏頭的生物堿成分研究 陳建文; 羅士德 中草藥 1995-05-15
40 鬼臼素衍生物Vp-16和Vm-26合成副產物之結構和機理研究 羅士德 ; 范多青; 張起鳳; 王惠英; 冉立新; 張光耀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1996-12-30
41 草威靈化學成分的研究 范多青; 羅士德; 王慧英; 張起鳳 中草藥 1997-02-15
42 香港堅木中的達瑪烷型三萜 張起鳳; 羅士德; 王惠英 云南植物研究 1998-08-23
43 麗江紫堇的生物堿成份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1981-07-02
44 木里嘟拉的生物堿研究 羅士德; 陳維新 化學學報 1981-09-28
45 麗江紫堇的新生物堿 羅士德 云南植物研究 1982-04-02
46 水如意化學成分的研究 羅士德; 吳少波 藥學學報 1982- 09-28
47 云南翠雀堿的結構 羅士德; 劉茂明; 陳維新 云南植物研究 1984-04-01
48 原阿片堿鹽酸鹽的結構研究 羅士德; 龔運淮; 陳維新 化學學報 1985-04-01
49 龍頭烏頭生物堿成份的研究 羅士德; 劉茂明; 吳少波; 龔運淮; 陳維新 化學學報 1985-06-30
50 內南五味子化學成分的研究 丁智慧; 羅士德 化學學報 1990-11-27
51 西域旌節花化學成分研究 楊靖華; 李子燕; 汪云松; 黃榮; 趙靜峰; 羅士德 ; 李良 中國化學會第四屆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5-08-01
媒體報道1:
羅士德走在無人之境(上)(組圖)
羅士德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西南生物資源創新基地首席科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在實驗室中工作
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學專家羅士德聯合國內外有關專家,在1100余種中草藥基礎上研究出的抗艾滋病的中藥復方制劑—————“復方SH”,已于2004年11月在泰國正式投入生產,計劃將于今年下半年投放市場。
作為我省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該項成果在全國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個完成Ⅲ期臨床的中草藥抗艾藥物、第一個獲準在泰國上市的中草藥抗艾藥、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利用中草藥治療艾滋病的藥物。該藥物在泰國成功進行了Ⅰ、Ⅱ、Ⅲ期臨床試驗。Ⅲ期臨床為期6個月的試驗結果表明:使用SH藥物治療可以使病人和病毒感染者體內的艾滋病病毒下降或保持不再增長狀態,從而延長患者或病毒感染者的生命!這一研究成果成就了中草藥的又一次傳奇,也讓羅士德成為焦點人物。

治療艾滋病的復方制劑———SH
羅士德, 1967年畢業于云南大學化學系,長期從事植物化學及藥用植物化學研究。1979年調入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1983年發明治療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綜合癥和血管性頭痛新藥———神衰果素,獲云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5年發明鎮痛消炎新藥———草烏甲素,獲云南省科技發明三等獎,之后又連續獲得六次其他獎項和兩次發明專利。1985年獲西德洪堡研究獎金,赴西德波恩大學藥物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從事天然產物的活性研究。1986年作為優秀青年科學家被推薦列席參加在西德lindon召開的三十六屆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年會,同年受到當時的西德總統魏茨澤克的接見。1987年獲洪堡博士后研究優秀證書。1989年獲云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0-1992年應美國國家衛生總署(NIH)邀請赴美國華盛國立癌癥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
在一排時間的數字組合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羅老的兩條人生脈絡:必然和偶然。不管是有心致力于復方SH的研究,還是無意中獲得兩個國家的高薪,機遇總是伴隨在羅老的左右,因為他是一個有準備的人。

羅士德(右二)陪同科技部部長在泰國訪問
有心栽花
1987年,云南境內發現了第一例艾滋病,那一年也正是羅老從德國載譽歸來的時候。那時,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醫藥界人士,對于艾滋病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空白階段,但兩年國外生活的經歷讓羅老有了一些先覺:艾滋病可能會成為危害社會的一大疾病。因為長期從事植物化學及藥用植物化學研究,羅老就想:中草藥是我國的傳統瑰寶,能不能從中提煉出一些能夠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成分來呢?
從那時起,羅老就開始從常見的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來研究。每采集一種植物,羅老都會請植物學專家來鑒定是什么種類,什么科、目,具有什么特點。羅老說就算是最常見的甘草,也不能直接到藥店去買回來研究,因為它有不同科、目,不同特性,對艾滋病病毒可能就有不同的作用,所以都要去采集回來研究。從1987年—1990年短短三年的時間,羅老就提取了1000多種植物的活性成分,陸續送到美國做病毒實驗。因為當時國內還沒有提取出可供研究的艾滋病病毒,也缺乏專項研究資金,郵寄費用、實驗的費用,羅老就只能從其他項目上挪用一部分。“當時艾滋病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迅速蔓延,許多人都認為我是杞人憂天,各種壓力讓我快喘不過氣來!绷_老感嘆道。
1000種常用中草藥中有100多種對艾滋病病毒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美國傳來的喜訊,讓羅老將所有的顧慮都拋在了腦后。為了進一步研究這些有益的活性成分,1990年羅老應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的邀請到美國去參與系統研究。經過反復地實驗,羅老肯定了其中藥性較強的數種能夠殺滅HIV的化合物,并申請了專利。但欣喜之余羅老同時也發現,這種中草藥活性復合物雖然能夠對艾滋病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因為分子提純后毒性加強,對人的危害也就相應地增加了,羅老覺得這條路再也走不通了,所以92年就離開了美國。
回國后,羅老就開始了新的探索,研究復方中藥制劑對HIV殺滅作用。他在研究過的1000多種中草藥的基礎上得出了肯定能殺滅HIV的數種化合物,通過運用中草藥君、臣、佐、使的組方研究,最終篩選出了一個最佳的復方制劑———SH。
來源:云南日報網 2005年04月29日
媒體報道2:
羅士德走在無人之境(下)

羅士德在實驗室對博士生進行指導
SH泰國“出手”
和泰國的專家合作研制“復方SH”,用羅老的話說,完全是一個巧合。1999年,當時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龔•塔巴蘭西率領一個專家組來到中國,本想尋求其他方面的合作機會,但當他們一行人來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被一版墻報吸引住了。原來,當時植物研究所有一個規定,就是每個人每個階段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要以墻報的形式張貼出來,而羅老那一期的墻報恰巧就是關于中草藥治療艾滋病的內容。對此龔?塔巴蘭西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當時就和研究所達成了合作意向,簽定了SH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和病人臨床治療的協議,并留下了8個醫學專家來協助羅老的研究,從此,羅老和泰國的“情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2000年3月,“復方SH”的Ⅰ、Ⅱ期臨床研究在清邁的Sanpatong醫院開始了,臨床試驗對象是28例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病人,采用單獨服用“復方SH”3個月的方法。在此期間,泰國衛生部醫學科學廳的科學家和官員,包括泰國衛生部部長蘇拉娜、司長那隆薩地、司長頌松、副司長蘇潘、泰國“食物和藥品管理局”局長和泰皇秘書長等人共十次率團訪問昆明植物所,討論和研究有關SH事項,昆明植物所科學家和官員也八次到泰國臨床醫院參觀考察。

喜愛的文學名著
在Ⅰ,Ⅱ期臨床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礎上,Ⅲ 期臨床試驗在清邁的Sanpatong醫院、Nakhonping醫院和Lampoon醫院開始了。這次擴大了試驗范圍,從1200多名患者中嚴格選擇了具有代表性100名病人。這100名病人被隨機分成兩組,既A組和B組,A組病人每天每次混合服用AZT、DDC和SH三種藥物,一天三次;B組病人每天每次混合服用AZT、DDC和安慰劑,一天三次。為期6個月的試驗結果表明:使用SH藥物治療可以使病人和病毒感染者體內的艾滋病病毒下降或保持不再增長狀態,從而延長患者或病毒感染者的生命。玻埃埃衬辏冈拢玻度眨蕴﹪l生部常務次長Dr.Pakdee為首的泰國衛生部代表團,在昆明正式向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交了Ⅲ期研究報告,從而宣布這一具有國際影響的重大臨床研究項目取得圓滿成功。

復方SH在泰國正式投產
母豬栗果變成藥
其實除了“復方SH”,早在83年的時候羅老就因為發明了一種治療神經衰弱、神經衰弱綜合癥和血管性頭痛新藥——神衰果素,獲得了云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提起神衰果素,笑意布滿了羅老的臉上:“當時元江的農民給我送來了一種生長在干熱的河谷里的果子,讓我看看能不能用它來釀成酒。后來在一次閑聊中他們告訴我,這個果實因為母豬吃了特別容易睡覺,還有一個土名叫‘母豬栗果’。當時我就突發奇想既然能讓母豬睡覺,里面是不是含有一種特別成分,對神經系統有作用呢?經過反復研究,我發現里面確實含有一種成分能夠起到鎮定的作用,也就有了神衰果素!
“后來酒也釀出來了,但我們發現它的價值遠遠趕不上制成藥得到的效益大,也就停止生產了。昆明市場上現在還有這種藥賣。”

與泰國科技部部長洽談合作
因禍得福
2004年大年初六,羅老突然感到很不舒服,起初以為是胃有問題,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膽囊出了問題,醫生決定為羅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50多天的折磨讓羅老對醫院的藥味深惡痛絕,但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卻讓羅老感覺到醫院沒有白來,那就是長時間打消炎藥,困擾羅老十多年的哮喘病被治好了大半。“他現在雖然說話的氣息還有一些粗重,但比起以前已經好太多了,這也算是因禍得福吧!绷_老夫人的語氣里滿是欣慰。“你不知道,他以前的哮喘病有多嚴重。因為長期泡在實驗室里,各種試劑的氣味不斷刺激著他的氣管,特別是氯氣,只要一聞到,哮喘肯定會發作。每天帶一瓶噴霧氣已經成了他的一個生活習慣。有一次因為太匆忙,出了家門口,他一摸口袋發現沒有帶噴霧氣,當時條件反射似的就喘了起來,嚇得我趕忙跑回家給他拿,F在哮喘雖然好多了,但帶噴霧器的習慣還是沒有變。”

與夫人合影
兩筆“洋財”
“ 要不是發了兩筆‘洋財’,也許我現在的生活還很拮據。那時,我和夫人帶著三個孩子住在研究所50平方米的宿舍里,每個月就靠我和夫人70多元的工資維持著一大家人的吃喝。當時根本沒有多余的錢給孩子們補充營養,能夠喂飽飯已經很不錯了! 回想起當年的生活困境,羅老深有感觸。
清貧的生活在1985年的時候開始有了起色!拔耀@得了西德洪堡研究獎金,然后就赴西德波恩大學藥物研究所任客座教授,直到1987年。按照當時的外匯匯率,我在那里一個月的工資相當于我在國內6年工資的總和。這就是我發的第一筆‘洋財’,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知識的市場價值!绷_老調侃道!拔野l的第二筆財是在1990年。當時應美國國家衛生總署邀請到華盛國立癌癥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在那里,我的年薪已經達到了40萬!
因為經濟寬裕了,也為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從德國回來的羅老和夫人給三個孩子買了很多東西,孩子們興奮的表情到現在還深深印在了羅老的心里!斑@兩次出國經歷除了讓我比同齡人生活得更從容,也讓我和夫人學會了兩種語言。我夫人還翻譯了一本德語書,叫《經典德國食譜》,本來想出版的,后來因為有事耽擱了,也就作罷了!
“但因為經常不用德語,很多都已經遺忘了。但我的英語聽說讀都沒有問題,去泰國我從來不要翻譯,有時候我還可以充當同行人的翻譯呢!绷_老補充道。


羅士德的實驗室
學生叫我老板
一個一輩子都在研究室呆著的人卻和老板聯系到了一塊兒,連羅老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開始我帶的博士生叫我‘老板’的時候,我還有點納悶,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我終于總結出了三個原因:一個就是像我們這種年齡的人精力大不如前了,呆在實驗室的時間不多,很多具體的事交給博士生來做,博士生下面又有研究生,研究生下面又有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下面又有臨時工,感覺上我就是領導了一大幫人;第二個原因就是所有人的工資都是由我來發,他們就有了為我打工的感覺;第三個原因可能就是實驗室的資金除了向國家申請,很多要由我去找企業贊助,成天在各個企業里鉆來鉆去,有點老板談生意的意味。但我寧愿我只是一個老師。”羅老的最后一句話意味深長。
來源:云南日報網2005年0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