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桂起權,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40年生,浙江鄞縣人。原學物理,1983年在前輩江天驥教授保薦下調往武漢大學哲學系任教。多年來,先后為研究生開設科學思想史、科學哲學、系統科學與哲學、邏輯哲學、次協調邏輯、歸納邏輯、物理學哲學、生物學哲學、經濟學方法論等課程。現任湖北邏輯學會會長,湖北省自然辯證法學會物理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學術咨詢委員、歸納邏輯/經濟邏輯/辯證邏輯3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科學邏輯專業委員會常委,全國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復雜性與系統科學哲學研究會理事、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等職。
桂起權主要在兩個領域從事研究。(1)在科學哲學界,他屬于“狹義的科學哲學派”,大力提倡“分科的科學哲學”研究,并與科學思想史研究密切相結合。他在博士生的培養上和本身最有影響力的工作,主要在于物理學哲學(尤其是量子力學哲學,在武漢他發起了一個“物理學哲學的科學共同體” ),生物學哲學(特點在于貫徹“復雜性系統科學”精神),經濟學方法論等等研究;(2)在邏輯界,他屬于非正統、非經典邏輯派那一方。在國內是次協調邏輯的首先引介者之一,并被認為是國內辯證邏輯形式化弱綱領的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有:《科學思想的源流》(1994)、《當代數學哲學與邏輯學入門》(1991)、《哲人科學家:玻恩》(兩人合著,1996)、《海森伯傳》(兩人合著)、《觀察與實驗》(兩人合著)、《機遇與冒險的邏輯——歸納邏輯與科學決策》(三人合著1996)、《次協調邏輯與人工智能》(三人合著,2002),《規范場論的哲學探究》。譯著有:《科學哲學》[日](兩人合譯,1994)、《機器人與人類心智》[美](三人合譯,1993)等,若計及多人合著的著作,總數超過30本。
主要論文有:
《邏輯圓論——一種由歐拉圖導出的三段論系統》(1981)、《對應原理——多種非經典邏輯的通用原理》(兩人合著,1992)、《辯證邏輯形式化研究綱領》(兩人合著,1992);《析量子力學的辯證法——玻爾的互補性構架》(1994)、《對稱性破缺與宇宙設計》(2007)、《充實的真空:量子場的實在論與生成辯證法》(2007),《規范場論的研究綱領述評》(2008);《目的論自然哲學之復活》(1995)、《系統科學:生物學理論背后的元理論》(2003)、《生物學哲學中的綱領方法論》(2004);《對計算機模擬中的邏輯、方法論的幾點認識》(2005),《夢:形象思維的畢加索藝術——相似聯想、形象模擬及隱喻》(2005);《綱領方法論的經濟學應用》(2001)、《經濟學的科學邏輯研究綱領》(2007)、《馬克思<資本論>的辯證邏輯與鄧小平的“兩重性邏輯” 》(2006)等,總計約150篇。
桂起權主持并完成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有:(1)哥本哈根派科學哲學研究;(2)次協調邏輯研究;(3)生物學哲學研究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有:(1)系統科學與辯證法研究;(2)物理學哲學研究。2004年通過國家鑒定,評為優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有:物理學前沿的哲學問題——規范場論的哲學意義研究(02ZAZJD7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