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田軍倉 ,男,漢族,1958年3月出生,陜西扶風縣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歷任寧夏農學院水利系副主任、主任、寧夏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副廳級)、寧夏大學副校級調研員兼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院長、寧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現為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寧夏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扎根西北地區40年,長期致力于干旱風沙區節水灌溉和水資源高效利用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多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1),2006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個人),寧夏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1項(個人),寧夏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均排名1)、二等獎6項(其中3項排名1)、三等獎4項(其中1項排名1),中國科協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排名1)。獲中國科協遴選計劃優秀論文1篇、《農村水利與小水電》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灌溉排水學報》優秀論文1篇,寧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0項。授權專利50件,出版著作3部、圖集1部,發表論文240余篇,軟件著作權20多件,制定技術標準14項。主持創建寧夏第一個工科(水利水電工程學科)碩士點、博士點、重點學科、教育部創新團隊。培養128名碩士及20名博士和博士后。被評為國家“百千**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寧夏教學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均排名1)。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寧夏50年影響力人物、 100位為寧夏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英雄模范人物、寧夏塞上英才獎、寧夏首屆創新爭先獎章等榮譽。兩次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F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水利教育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水利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寧夏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理事長,寧夏力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農業工程學報》《灌溉排水學報》《排灌工程機械學報》等期刊編委,《寧夏工程技術》期刊主編,任銀川市高質量發展智庫特聘專家。
教育經歷:
1993年9月-1998年6月,武漢大學(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水利學院農田水利工程專業讀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5年9月-1986年6月,西安理工大學(原陜西機械學院)農田水利工程專業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
1978年10月-1982年7月,西安理工大學(原陜西機械學院)農田水利工程專業讀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8.5-至今,寧夏大學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寧夏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二級);
2014.12-2018.5,寧夏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二級);
2016.12-2018.5,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不駐會);
2003.5-2014.12,寧夏大學副校級調研員兼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院長,教授(二級);2006年擔任博士生導師。
2002.2-2003.5,寧夏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副廳級),教授;
1999.8-2002.1,寧夏農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系主任,1999年9月破格晉升教授;
1995.5-1999.7,寧夏農學院水利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1996年擔任碩士生導師;
1994.4-1995.4,寧夏農學院水利工程系副教授;
1988.7-1994.4,寧夏農學院水利工程系講師;
1982.8-1985.8,寧夏農學院水利工程系助教;
2003-2013年,擔任寧夏自治區政協第八屆和第九屆委員;
2011年、2016年,分別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次和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學術兼職:
2016.12-2018.5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 副主席(不駐會)
2007.12-2016.11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理事
2004.3-至今 教育部高等學校水利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 委員
2014.8-至今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2018.9-至今 中國水利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2018.9-至今 中國水利教育協會 常務理事
2018.9-至今 中國水利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分會 常務理事
2006.12-至今 寧夏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理事長
2006-至今 寧夏力學學會 常務副理事長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水資源高效利用。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共61項,其中國家級13項,省部級24項,橫向21項)
1.主持的國家級科研項目(13項)
(1)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五“黃河上游河套平原灌區節水控鹽產能提升技術典型模式示范”專題4“寧夏興慶沙質鹽堿地精準滲濾節水控鹽產能提升模式示范”(編號:2021YFD1900605-04), 經費300萬元,2021.7-2025.12, 主持人;
(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生活再生水回用技術研發與示范(編號:2018YFC0408104),經費647.00萬元,其中國撥經費407萬元,自籌經費240.00萬元,2018.7-2021.12,主持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銀北灌區節水灌溉與暗管排水耦合調控對生態環境影響及數值模擬(編號:51869024),經費42萬元,2019.01-2022.12,主持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肥氣熱耦合灌溉溫室番茄增產機理和品質及模型研究 (編號:51469027),48萬元, 201501-201812,主持人;
(5)“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灌區實時灌溉預報與輸配水標準化技術與設備”研究任務“裝配式渠道標準化技術研究與渠道防凍脹技術標準化模式示范”(編號:2012BAD08B01-5),經費86萬元,2012-2016年,主持人;
(6)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干旱區城鎮綠色建筑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編號:2013BAJ03B01),經費681萬元,201301-201512,主持人;
(7)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課題,膜下滴灌對水稻生理機能和生長發育及環境影響研究(編號:2011CB111504),68萬元,201101-201312,主持人;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寧夏干旱區膜下滴灌壓砂瓜非充分水肥耦合效應及模型研究(50769007),經費21萬元,200801-201012,主持人;
(9)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干旱地區壓砂地持續利用技術及應用,經費2160萬元,負責人;其中主持課題1:壓砂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及其專用設備研發與示范(編號:2007BAD54B01),經費426萬元,2007-2010年,主持人;
(10)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土壤次生鹽漬化過程的機理研究和模型預報(編號:50376015),經費30萬元,2004-2006年,主要參加人;
(11)國家“863”計劃專題,精細地面滴灌技術研究(2002AA2E4041),經費20萬元,200201-200512,主持人;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灌用高含沙凈化技術研究(批號:59769001),經費20.0萬元,199801-200012,主持人;
(13)國家“九五”科技計劃項目“西北地區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生態保護研究”的子專題, 經費13.0萬元,199601-199812,主持人;
2.主持的部級科研項目(6項)
(1)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西北非耕地園藝作物節水技術和設備研究與產業化示范”任務“微咸水資源安全利用技術研究與示范”(編號:201203003),經費362萬元,2012-2016年,主持人;
(2)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西北渠井雙灌區渠井配置標準與調控技術研究項目”課題“寧夏引黃灌區渠井配置標準及調控技術研究”(編號:201301016-4),經費32萬元,2013-2015年,主持人;
(3)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項目“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IRT1067)(教技函[2011]20號),150萬元,201101-201312,主持人;
(4)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聯合資助課題“沙漠溫室膜下滴灌乳瓜水肥高效利用機理與模式研究”(編號:20106401110001),經費6萬元,201101-201312年,主持人;
(5)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科研基金項目“寧夏干旱區硒砂瓜高效用水技術模式研究”(編號:20060749001),經費6萬元, 2007-2008年,主持人;
(6)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節水灌溉技術研究,18萬元,2000.1-2003.12,主持人;
3.主持的省級科研項目(18項)
(1)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重大項目 “寧夏現代化生態灌區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編號:2018BBF02022)。總經費8644.00元,其中國撥1140萬元,自籌7500萬元,2018.7-2021.12,主持人;
(2)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人才高地行動計劃”項目“旱區節水灌溉和水資源高效利用研究及應用”,500萬元,2017.1-2022.12,主持人;
(3)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教育廳,寧夏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項目(NXYLXK2017A03), 2400萬元,2017.7-2020.12,負責人:田軍倉
(4)2017年第一批自治區人才項目及專項資金項目人才獎補資金(寧人才組【2017】3號),《寧夏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701-202012,60萬元,負責人:田軍倉 ,沈暉;
(5)寧夏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寧夏生態移民村鎮區水資源循環高效利用研究與示范,經費50萬元,2013-2016年,主持人:田軍倉 ,馬波;
(6)寧夏自治區中以國際合作項目,干旱地區節水技術引進及水肥高效利用研究與示范,經費25萬元, 2011-2013年,主持人;
(7)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沙漠日光溫室防滲保水改土一體化技術試驗研究與示范,經費10萬元, 2010-2012年,主持人;
(8)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水稻膜下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經費15萬元,2010-2012年,主持人;
(9)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中部干旱帶硒砂瓜節水灌溉技術開發與示范,經費9.0萬元, 2006-2008年,主持人;
(10)寧夏自治區“十一五”科技重大攻關專項,寧夏水資源配置與節水農業關鍵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經費51萬元,2006-2008年,主持人:田軍倉 ,;
(11)寧夏自治區“十一五”科技重大攻關專項,寧夏引黃灌區節水農業技術集成與示范,經費60萬元,2003-2005年,主持人:田軍倉 ;
(12)寧夏扶貧揚黃灌溉工程總指揮部資助項目, 黃河高含沙水處理技術在紅寺堡揚黃滴灌工程中的應用,經費20萬元,1999.1-2002.12,主持人,田軍倉 ;
(13)寧夏自治區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 溫室蔬菜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經費20萬元,1996.1-2000.12,主持人,田軍倉 ;
(14)寧夏自治區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寧夏扶貧揚黃(紅寺堡)灌區開發技術咨詢研究”的課題“寧夏扶貧揚黃(紅寺堡)灌區節水灌溉技術咨詢研究”,
經費5萬元,1995.1-1997.12,主持人,田軍倉 ;
(15)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寧夏干旱地區渠溝田全防滲灌水技術研究, 經費10萬元,1994.1-1996.12,主持人,田軍倉 ;
(16)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寧夏揚黃灌區節水灌溉優化配水技術研究, 經費8萬元,1993.1-1995.12,主持人,田軍倉 ;
(17)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鹽池半干旱農牧交錯區優化農業體系試驗與示范”課題“鹽池縣井灌區節水灌溉技術研究” ,經費6萬元,1991.1-1995.12,主持人,田軍倉 ;
(18)寧夏自治區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彭陽白岔生態農業經濟模式研究”課題“彭陽白岔小流域綜合治理研究”,經費6萬元,1989.1-1994.12,主持人,田軍倉 ;
4.主持的橫向科研項目(21項)
(1)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2022年樣本縣鄉村建設評價省級專家團隊項目(標段號:一標段),21.9萬元,202207-202212,主持人;
(2)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治區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技術指南》、《自治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導則》項目(標段號:一標段),31.9萬元,202207-202212,主持人;
(3)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治區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技術指南》、《自治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導則》項目(標段號:一標段),27.6萬元,202207-202212,主持人;
(4)彭陽縣水務局(與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簽合同),彭陽縣農業水權確權和交易方案編制,32 萬元,202109-202210,主持人;
(5)寧夏坤博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彭陽縣灌區現狀渠系及所屬農戶灌溉面積平面圖測繪, 40.8萬元,202109-202212,主持人;
(6)寧夏坤博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規模以下31條河流管理界限劃定項目,13.79萬元, 202101-202212,主持人;
(7)彭陽縣水務局(與寧夏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合同),規模以下48條河湖界樁設立項目, 17.535萬元,202101-202212,主持人;
(8)寧夏大柳樹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中心,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論證歷程研究, 43.0萬元,202112-202212,主持人;
(9)中衛市鑫沙建設有限公司(與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簽合同),水權專項咨詢技術服務合同,經費79.6萬元,202110-202210,,主持人;
(10)賀蘭縣水務局,賀蘭縣湖長制湖泊地形圖和三維圖繪制及“一湖一策”方案編制, 49.17萬元 , 201808-201912,主持人;
(11)隆德縣水務局,隆德縣河長制“一河一策”(甘渭河) 方案編制, 13萬元,201708-201812,主持人;
(12)彭陽縣水務局,彭陽縣河長制“一河一策”方案編制, 18.5萬元,201708-201812,主持人;
(13)彭陽縣水務局,彭陽縣主河道基礎資料調查和劃界確權,18.5萬元,201708-201812,主持人;
(14)彭陽縣水務局,彭陽縣茹河主河道地形圖和三維圖測繪,18.9萬元, 201708-201812,主持人;
(15)原州區水務局,原州區清水河主河道地形圖和三維圖測繪,20萬元, 201708-201812,主持人;
(16)紅寺堡區水務局,紅寺堡區河長制“一河一策”東片區方案編制, 18.14萬元,201707-201812,田軍倉 ;
(17)紅寺堡區水務局,紅寺堡區河長制“一河一策”西片區方案編制, 18.87萬元,201707-201812,主持人;
(18)鹽池縣水務局,鹽池縣揚黃灌區滴灌玉米需水規律和灌溉制度研究,19萬元,201501-201712,主持人:田軍倉 ,沈暉;
(19)鹽池縣水務局,鹽池縣“十三五”水利規劃,19萬元,201501-201612,主持人;
(20)寧夏寧西供水有限公司項目,北干渠供水工程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研究,經費33萬元,200901-201112,主持人;
(21)寧夏交通廳,葉中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綠化滴灌試驗示范(寧交科字[2002]06號),經費84.6萬元,200201-200612,主持人;
科研成果:
長期致力于干旱風沙區節水灌溉和水資源高效利用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40多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1),2006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1項(個人),寧夏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1項(個人),寧夏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均排名1)、二等獎6項(其中3項排名1)、三等獎4項(其中1項排名1),中國科協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排名1)。獲中國科協遴選計劃優秀論文1篇、《農村水利與小水電》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灌溉排水學報》優秀論文1篇,寧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2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0項。授權專利50件,出版著作3部、圖集1部,發表論文240余篇,軟件著作權20多件,制定技術標準14項。產學研結合,科研成果獲得經濟效益數十億元。
發明專利:
發明專利: (共50件,其中發明專利28件,實用新型專利22件)
(1)田軍倉 。發明專利:高含沙水微滲灌排滲過濾方法及裝置,專利號: ZL 96 1 21408.2,授權日期:2004-06-23。
(2)田軍倉 ,閻新房,宋天華。發明專利:高氟高硫酸鹽水的凈化工藝,專利號:ZL2009 1 0117529.0,授權日期:2012-9-5.
(3)田軍倉 ,楊浦,閻新房,王斌。發明專利:抑制水面蒸發的節水輕質混凝土方法及其工藝配方。專利號: ZL2010 1 0111404X,授權日期:2010.02。 授權時間:2011-12-21。
(4)田軍倉 ,李明濱,淘金元。土肥水種密封種植機,專利號ZL2005 1 0096996.1,授權時間:2010-1-2。
(5)譚軍利,田軍倉 ,李應海,王西娜。發明專利:一種老壓砂地西瓜移栽苗種植方法。專利號ZL2011 1 0023511.1,授權時間:2011-7-20。
(6)田軍倉 ;段亞莉;李明濱;陳磊;王建鋒;馬波;田巧環;周建東;尹東文;魯長才;趙鑫;王剛;田淑霞;孫萬華。發明專利:硒砂瓜開溝種植覆膜一體機, CN2011 1 0026914.1,CN102124844A,2011-07-20
(7)田軍倉 ;劉娟;王斌;宋天華。發明專利:風光互補提水自壓管道穴灌壓砂瓜的方法與裝置,發明公開CN2010 1 0611785.8,CN102524023A,2012-07-04
(8)田軍倉 ,王斌,李王成,宋天華,馬波. 發明專利:一種替代干旱地區壓砂地的專用壓板及其使用方法[P]. CN2010 1 0610200.0,CN102550342A,2012-07-11
(9)田軍倉 ,閆新房。發明專利:高氟高硫酸鹽水的凈化工藝。專利號ZL2009 1 0117529.0,授權時間:2012-09-05.
(10)譚軍利;王西娜;田軍倉 。發明專利:一種節水型校園洗衣店,CN2013 1 0336965.3,CN103572825A,2014-02-12
(11)田軍倉 ;李宏波;賀生云。發明專利:鎂渣輕質混合料及鎂渣輕質砌塊生產方法, CN2016 1 0328508.3,CN105948802A,2016-09-21
(12)田軍倉 ;李宏波。發明專利:一種鹽漬土脹變形量與脹力測定設備CN2017 1 0181120.X,CN106841277A,2017-06-13
(13)譚軍利,田軍倉 ,王西娜,李應海。發明專利:一種壓砂地西瓜專用生物有機肥及其制造方法和施用方法。專利號ZL2011 1 0023513.0,授權時間:2013-07-17。
(14)馬波,田軍倉 ,王孝,譚軍利,沈暉,閆新房,何進宇,哈麗瓊. 發明專利: 一種抑制枸杞落葉的肥料配方及其施肥方法[P]. CN2018 1 0324241.X,CN108702910A,2018-10-26
(15)李應海;田軍倉 。發明專利:一種加壓注水灌溉與棗樹根系空間分布關系的研究方法, CN2019 1 0447354.3,CN110020963A,2019-07-16
(16)王戰平;田軍倉 ;馮克鵬。發明專利: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標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法, CN2018 1 1234185.7,CN109446630A,2019-03-08
(17)李宏波;田軍倉 ;張萬龍;李紫荊;王杰。發明專利:用于灌溉引水渠的塑料預制涵管, CN2019 1 0443662.9,CN110130284A,2019-08-16
(18)沈暉; 劉大銘; 田軍倉 。發明專利:農田灌區水肥氣熱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2020 1 0497474.7,受通2020/06/04
(19)劉大銘; 沈暉; 田軍倉 。發明專利:基于NB-IOT的灌溉脈沖電磁閥遠程控制裝置及系統及方法,2020 1 0497339.2,受通2020/06/04
(20)譚軍利,麥旭東,田軍倉 ,王西娜,薛 旭,沈暉,閆新房。發明專利:一種制備污泥有機肥的方法及育苗基質配方,2021 1 0681972.1,受通2021/06/19
(21)田軍倉 ;閆新房,發明專利:生活再生水控制系統,2020 1 0659603.8,劉大銘;沈輝;受通2020/07/10
(22)楊貴羽;王浩;田軍倉 ;史婉麗;汪林;楊明祥;彭志功;朱曉娟。發明專利:農田化肥施用量的確定方法,CN2020 1 0687015.5,CN111869388A,2020-11-03
(23)楊朝暉;杜捷;田軍倉 ;楊貴羽;駱紫藤;曹艷敏;李爍陽;霍瑋潔;王婷。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地下水位調控的灌區水土資源均衡優化配置方法, CN2020 1 1065443.0,CN112215715A,2021-01-12
(24)譚軍利;賀吉鵬;王西娜;向多軍;田軍倉 ;馬波。發明專利:一種壓砂地西瓜原位兩茬栽培方法,CN2020 1 1107022.X,CN112243810A,2021-01-22
(25)譚軍利;麥旭東;田軍倉 ;王西娜;薛旭;沈暉;閆新房。發明專利:一種制備污泥有機肥的方法及育苗基質配方,CN2021 1 0681972.1,CN113354456A,2021-09-07
(26)楊貴羽;王浩;田軍倉 ;史婉麗;汪林;楊明祥;彭志功;朱曉娟。發明專利:農田化肥施用量的確定方法, CN2020 1 0687015.5,CN111869388B,2021-11-16
(27)馬波;王智;田軍倉 ;龐羽茜;王斯騰;何進宇;閆新房;馬浩;夏恒;孫勁豪,發明專利:一種氣態水液化及收集的室內試驗及演示裝置, CN2021 1 1014040.8,CN113670973A,2021-11-19
(28)王戰平;田軍倉 ;曹易通。發明專利:一種水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原位連續檢測裝置,發明授權CN2021 1 0708342.9,CN113447510B,2022-07-05
實用新型專利:
(29)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高含沙水排滲過濾裝置,專利號: ZL 96 2 45588.1, 授權日期:1996.02。
(30)賈日學,鄭皆連,周安寧,田軍倉 ,劉文斌,劉小源,劉少源,上官,楊漢忠,梁建英。實用新型專利:高等級公路防眩灌溉綠化型混凝土護欄,專利號: ZL 99 2 55588.4;授權日期:1999.12。
(31)賈日學,鄭皆連,田軍倉 ,劉小源,周安寧,楊漢忠。實用新型專利:高等級公路中央分隔帶長流程小級配滴灌管網,專利號: ZL 99 2 55589.2;授權日期:1999.12。
(32)孫兆軍,田軍倉 ,楊軍,佘永偉,孫正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精準水肥一體機,專利號: ZL2009 2 0006918.1,授權時間:2010-1-20,
(33)孫兆軍,田軍倉 ,楊軍,佘永偉,孫正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砂土分離機,專利號: ZL2009 2 0006919.6;授權時間:2010-3-3。
(34)田軍倉 ,閆新房,宋天華。實用新型專利:壓砂地軟體水囊水肥一體化補給裝置,專利號: ZL2009 2 0144144.9,授權日期:2010-03-24。
(35)田軍倉 ,段亞莉,李明濱,陳磊,王建鋒,馬波,田巧環,周建東,尹東文,魯長才,趙鑫,王剛,田淑霞,孫萬華. 實用新型專利:硒砂瓜開溝種植覆膜一體機[P]. ZL2011 2 0023862.8,CN202151048U,2012-02-29。
(36)譚軍利,王西娜,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 一種節水型校園洗衣店[P]. 寧夏:CN103572825A,2014-02-12.
(37)田軍倉 ,閆新房,賀生云,劉娟,李宏波。實用新型專利:囊式人工濕地農用污水處理裝置[P]. ZL2014 2 0800862.8,CN204325090U,2015-05-13
(38)王斌,田軍倉 . 實用新型專利: 變肋耐磨半U型混凝土渠道襯砌制板機[P]. ZL 2016 2 0962399.6,CN205928970U,2017-02-08
(39)王斌,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U型裝配式渠道襯砌[P]. ZL2016 2 0955747.7,CN206110093U,2017-04-19
(40)閆新房,田軍倉 ,劉娟,歐陽贊. 實用新型專利: 一種微咸水淡化裝置[P]. ZL2016 2 1453771.7,CN206318818U,2017-07-11
(41)田軍倉 ,李宏波。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鹽漬土脹變形量與脹力測定設備[P].ZL2017 2 0292995.2,CN206756724U,2017-12-15
(42)劉娟;田軍倉 ;閆新房。實用新型專利:新型苦咸水淡化集成系統, ZL2020 2 2589071.3,CN214422446U,2021-10-19
(43)馬波;王智;田軍倉 ;龐羽茜;王斯騰;何進宇;閆新房;馬浩;夏恒;孫勁豪,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氣態水液化及收集的室內試驗及演示裝置, ZL2021 2 2080229.9,CN215931726U,2022-03-01
(44)沈暉; 劉大銘; 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農田灌區水肥氣熱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ZL2020 2 0998678.4,授權2020/04/06;
(45)譚軍利;王西娜;麥旭東;閆新房。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溝槽式廁所節水型沖廁裝置,ZL2020 2 0268609.8,授權2020/10/27
(46)郭子龍;譚軍利;王西娜;閆新房。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外掛式凈水器尾水過濾循環利用裝置,2020 2 0267807.2,授權2020/11/03;
(47)劉大銘;沈輝;田軍倉 ;閆新房。實用新型專利:生活再生水控制系統ZL 202021341831.2,授權2020/12/22
(48)劉大銘; 沈 暉;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基于NB-IOT的灌溉脈沖電磁閥遠程控制裝置及系統, ZL2020 2 0998677.X,授權2021/01/15
(49)劉大銘;沈 暉;田軍倉 。實用新型專利:基于NB-IOT的SDI12傳感器數據無線采集裝置及系統, ZL2020 2 0998211.X,授權2021/02/19
(50)閆新房;田軍倉 ;劉大銘; 劉 娟。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集中性節水循環利用系統,ZL2020 2 2279192.8,授權2021/06/15
論文專著:
代表性學術論文和專著(著作4部,論文240多篇,其中SCI、EI 40篇,CSCD、核心論文150多篇)。
出版專著:
[1] 田軍倉 。干旱地區節水灌溉與揚水灌區灌溉調配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寧夏人民出版社,2002。
[2] 馮克鵬 田軍倉 。寧夏氣候變化與水資源配置。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06.
[3] 馮克鵬,田軍倉 ,F代化生態灌區智能監測系統設計與實踐。中國農業出版社,2021-08
[4] 寧夏大學編著。主編:賀生云,副主編:魏子東,田軍倉 。西北干旱區城鎮綠色建筑技術集成設計參考圖冊。寧夏人民出版社,2016-03.
發表學術論文:
[1] Zan Ouyang, Juncang Tian ※, Xinfang Yan, Hui Shen。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tomatoes and soil microorganisms in response to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greenhouse。Irrig. and Drain. 2022;1-15. (SCI檢索)
[2] Zan Ouyang, Juncang Tian *, Xinfang Yan, Hui She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quality of greenhouse tomatoes and changes in soil microorganism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45 (2021) 106579:1-9. (SCI (TOP) Q1,WOS:000606742700003)
[3] Tian Xia, Juncang Tian ※, Wenping Fei.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and Filt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y Using Natural Soils and Subsurface PVC Drainage Pipes[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2021, 147(4): 04021004:1-7. (ASCE Journal,SCI,Q1)
[4] Zhenfeng Yang, Juncang Tian ※, Kepeng Feng a,b,c, Xue Gong a, Jiabin Liu。 Application of a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 to quantify leaf-scale chlorophyll, nitroge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grapevine [J].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66 (2021) 723-737. (SCI檢索. Q2)
[5] Hongbo Li, Pengfei Yan※, Juncang Tian , Hao Sun and Jianguang Yin. Study on Mechanical and Frost Resistance Properties of Slag and Macadam Stabilized with Cement and Fly Ash [J]. Materials, 2021,14, 7241:2-24. (SCI檢索)
[6] Zan Ouyang, Juncang Tian ※, Ce Zhao, Xinfang Yan. Coupling model and optimal combination scheme of water, fertilizer, dissolved oxygen and temperature in greenhouse tomato under drip irrigation [J]. Int J Agric & Biol Eng, 2021; 14(6): 37-46. (SCI檢索)
[7] B. Wang, J.C. Tian ※, J.J. Zhou.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rete properties on frost heave crack in U-shaped canal lining and joint [J].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2021,102983. doi.org/10.1016/j.pce.2021.102983 (SCI檢索. Q2,WOS: 000619715700001)
[8] Zan Ouyang, Juncang Tian ※, Xinfang Yan, Hui She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or temperatures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quality of lettuce [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28(2020) 105896: DOI: 10.1016/j.agwat.2019.105896. (SCI(TOP). Q1,WOS: 000525279000029)
[9]Liu P, Zhang Y, Feng N, Zhu M, Tian J ※.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 (PTE) levels in maize, soil, and irrigation water and health risks through maize consumption in northern Ningxia, China [J]. BMC public health, 2020, 20(1): 1729-1729. DOI:10.1186/s12889-020-09845-5. (SCI檢索. WOS:000594990500023)
[10]Feng K, Tian J ※. Estimating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based on self-optimizing 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s: a case study in arid-semiarid environments, Northwest of China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27(30): 37176-37187.(SCI檢索. WOS:000492369500001)
[11]Feng K, Tian J ※. Forecasting 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data mining and limited climatic data [J]. 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20: DOI: 10.1080/22797254.2020.1801355. (SCI檢索. Q2,WOS:000563514300001)
[12]Feng K, Hong Y, Tian J ※, Luo X, Tang G, Kan G. Evaluating applicability of multi-source precipitation datasets for runoff simulation of small watersheds: a case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20: DOI: 10.1080/22797254.2020.1819169. (SCI檢索. WOS:000572377500001)
[13] Mi L, Tian J ※, Si J, Chen Y, Li Y, Wang X. Evo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Yinchuan Oasis at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after Water-Saving Transform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0, 17(4): DOI: 10.3390/ijerph17041304. (SCI檢索,WOS: 000522388500180)
[14]Liu J, Tian J ※. Mass transfer mechanism of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 brines with vacuum membrane distillation in arid areas [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9, 171: 18-28. DOI: 10.5004/dwt.2019.24665。(SCI檢索).
[15]Li H, Sun H, Tian J ※, Yang Q, Wan Q. Mechanical and Ultrasonic Testing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J]. Energies, 2019, 12(11): DOI:10.3390/en12112187。(SCI檢索)
[16] Wang Z, Tian J , Feng K. Optimal allocation of multi-objective water treatment based on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J].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2019, 163: 310-316. DOI:10.5004/dwt.2019.24440。 (SCI檢索).
[17] Zhanping Wang, Juncang Tian , Kepeng Feng. Response of Runoff in Ningxia Section of Yellow River Basin to Climate Changes [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9, 17(4):7855-7863. (SCI檢索).
[18] Zhanping Wang, Juncang Tian , Kepeng Feng. Research on runoff simulation in Ningxia s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based on improved swat model[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9, 17(2):3483-3497. (SCI檢索).
[19]Feng K P, Tian J C , Wang Z P.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China[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9, 17(5): 11869-11885.
[20] Feng K, Tian J . Analysis of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hetao area, china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climate zoning[J].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8, 16(5): 6299-6316.
[21] Zhanping Wang, Juncang Tian . Application of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J]. Technical Bulletin, 2017, 55(9): 469-475.(EI收錄)
[22] Kepeng F, Juncang T . Region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C]//2013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 Desig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IEEE, 2013: 1096-1098.
[23] Zhanping Wang, Juncang Tian ※.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J].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2, 13(7): 437-455. (EI收錄,EI:20123215329706)
[24] Zhanping Wang, Juncang Tian ※. A software-too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n Computers and Software, 2012, 5(7):2540-2545. (EI 收錄)
[25] 田軍倉 ,郭元裕;彭文棟。苜蓿水肥耦合模型及其優化組合方案研究[J].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02):19-23.(EI收錄:1997123981591)。
[26] 田軍倉 . 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過濾方法及裝置研究[J].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05):7-11. (EI收錄:1998034140352)。
[27]尹 娟, 費良軍, 田軍倉 , 王艷芳, 韓丙芳,水稻田中氮肥損失研究進展. 農業工程學報, 2005, 21( 6): 189- 191(EI收錄:2005299226586)
[28] 韓丙芳,田軍倉 ※,楊金忠. 玉米膜上灌溉條件下土壤水、熱運動規律的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農業工程學報, 2007, 23( 12): 85-89. (EI收錄:20080311033918)。
[29]何進宇,田軍倉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水肥耦合模型及組合方案優化, 農 業 工 程 學 報, 2015,31(13):77-82. (EI收錄)
[30]朱磊,田軍倉 ,孫驍磊.基于全耦合的地表徑流與土壤水分運動數值模擬[J].水科學進展,2015,26(03):322-330.(EI收錄)
[31]馬波,田軍倉 ※.基于生理發育時間的壓砂地西瓜發育動態模型及驗證[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0):122-128. (EI收錄)
[32]馬波,田軍倉 ※,沈暉,李王成. 壓砂地西瓜光合作用干物質及產量水氮耦合模型及驗證[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0):129-136. (EI收錄:20160311033918)
[33]劉 娟,田軍倉 ※.寒冷地區太陽能減壓膜蒸餾RO濃水淡化系統設計與試驗[J]. 農業工程學報,2018,34(15):238-245. (EI收錄)
[34]譚軍利,王西娜,田軍倉 ,蘇小林.不同微咸水灌水量條件下覆砂措施對土壤水鹽運移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2018,34(17):100-108. (EI收錄)
[35]李王成,趙研,王帥,田軍倉 ,王霞等.寧夏壓砂地礫石元素淋溶影響因素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 2019, 35(19):152—159. (EI收錄)
[36]馮克鵬,田軍倉 ※,洪 陽.自尋優最近鄰算法估算有限氣象數據區潛在蒸散量[J]. 農 業 工 程 學 報, 2019, 35(20): 76-83. (EI收錄)
[37]田軍倉 , 楊振峰,馮克鵬,丁新軍. 基于無人機多光譜影像的番茄冠層SPAD 預測研究[J]. 農業機械學報,2020年,51(8):178-188.(EI收錄:20203709159390)。
[38]李宏波, 田軍倉 * ,于廣云, 等. U形渠道地基用鹽漬土凍融試驗[J].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51(04): 1077-1084.(EI)
[39]楊振峰,田軍倉 ,馮克鵬,龔雪.基于多源數據的寧夏賀蘭縣現代化生態灌區健康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21,37(24):307-316. (EI)
[40]王少麗,李益農,陶園,李軍,史靈利,田軍倉 .太陽能光伏暗管排水系統能力提升[J].農業工程學報,2022,38(04):99-104. (EI)
[41]朱和,田軍倉 ,楊凡,馬波,閆新房,郝向峰.水肥氣熱耦合對枸杞光合作用和產量的影響[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22,40(05):511-518.
[42]歐陽贊,田軍倉 ,趙策,閆新房.膜下滴灌溫室番茄水肥氣熱耦合模型及最優組合方案[J].農業工程技術,2022,42(09):102.
[43]朱永福,田軍倉 ,董思瓊,沈暉,閆新房.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生活再生水滴灌對蘋果影響的綜合評價[J].節水灌溉,2022(02):21-27.
[44]董思瓊,田軍倉 ,沈暉,閆新房,陳海銀.不同再生水水質和追肥量對滴灌辣椒光合和產量的影響[J].節水灌溉,2022(02):34-39.
[45]趙相宇,田軍倉 ,馬波.基于不同育苗方式對新引進西瓜品種需水規律和產量品質的研究[J].南方農業學報,2021,52(12):3425-3433.
[46]陳華斌,田軍倉 ,李王成,沈暉.基于水肥耦合的滴灌西蘭花光合-產量-品質試驗及綜合評價[J].水土保持學報,2021,35(06):235-242.
[47]曲兆凱,田軍倉 ,閆新房.稻蟹模式下水層深度、追肥量、放蟹密度及飼料投喂量最優組合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11):51-58.
[48]曲兆凱,田軍倉 ,沈暉,單寧,王凱亮.“稻-沼-魚”模式下沼液施量對草魚和水稻生長、產量、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21):100-107.
[49]馮克鵬,田軍倉 ,洪陽,唐國強,闞光遠,羅翔宇.多源降水產品在不同氣候帶的水文模擬評估[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21,39(11):1146-1153.
[50]陳海銀,沈暉,田軍倉 ,董思瓊.植物葉綠素熒光參數對水鹽脅迫的響應機制綜述[J].現代農業科技,2021(19):168-169+176.
[51]馬波,田軍倉 .寧夏中部壓砂區表層土壤離子分布及鹽分類型預測[J].中國土壤與肥料,2021(05):1-9.
[52]王凱亮,田軍倉 ,夏天.非全流土壤排滲過濾裝置對黃河含沙水過濾和滴灌堵塞的影響研究[J].節水灌溉,2021(09):51-56+60.
[53]單寧,田軍倉 ,閆新房,沈暉.水肥熱耦合對滴灌青貯玉米生長、光合及產量的影響[J].節水灌溉,2021(09):12-17.
[54]李應海,田軍倉 .再生水灌溉辣椒氮磷鉀耦合效應及優化組合方案研究[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52(03):364-370.
[55]馮克鵬,田軍倉 ,洪陽,唐國強,闞光遠,羅翔宇.TRMM/GPM和StageⅣ降水產品在小流域水文模擬效用評估[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21,39(04):397-403.
[56]朱和,田軍倉 ,丁新軍,楊凡.葉面施肥對枸杞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1(06):104-110.
[57]夏天,田軍倉 .基于黏粒量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線預測模型[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03):9-14.
[58]李建美,田軍倉 .NSGA-Ⅲ算法在水資源多目標優化配置中的應用[J].水電能源科學,2021,39(02):22-26+81.
[59]楊凡,田軍倉 ,朱和,閆新房.滴灌方式及灌溉定額對釀酒葡萄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02):1-6.
[60]曹玉鈞,田軍倉 ,沈暉,閆新房.再生水灌溉對紫花苜蓿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21,40(01):55-61.
[61]申子航,沈暉,田軍倉 ,陳海銀,卿家駿,李宇揚,趙廣商.微咸水水質對壓砂地土壤入滲性能的影響[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21(01):147-151.
[62]白云,譚軍利,王西娜,田軍倉 .生物有機肥對壓砂地甜瓜生長、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0(22):48-52.
[63]馬波,田軍倉 .基于水氮耦合的枸杞灌溉制度優化[J].水土保持學報,2020,34(06):235-243.
[64]夏天,田軍倉 .基于沙壤土黏粒量預測土壤水分入滲量和濕潤鋒深度[J].灌溉排水學報,2020,39(11):90-96.
[65]馬波,田軍倉 .枸杞產量和品質水肥效應研究進展[J].節水灌溉,2020(11):6-11.
[66]楊凡,田軍倉 ,朱和,沈暉.不同滴灌方式及水肥組合對釀酒葡萄光合與產量的影響[J].節水灌溉,2020(11):53-58.
[67]馮克鵬,洪陽,田軍倉 ,唐國強,闞光遠,羅翔宇.多源降水數據的小流域水文模擬效用評估[J].干旱區地理,2020,43(05):1179-1191.
[68]譚軍利,王西娜,金慧娟,杜飛飛,田軍倉 .微咸水灌溉下砂層級配及覆砂厚度對土壤水鹽運移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20,39(09):7-13.
[69]李超超,田軍倉 ,申若竹.洪澇災害風險評估研究進展[J].災害學,2020,35(03):131-136.
[70]王璐璐,田軍倉 ,徐桂紅,沈暉,閆新房.再生水滴灌對黃瓜葉綠素、光合、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20,39(05):18-25.
[71]明特,田軍倉 .引黃灌區高含沙水農田非全流過濾試驗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20(03):10-17.
[72]黃愉,田軍倉 .太陽能暗管排水對銀北灌區油葵土壤環境及產量影響[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20(01):20-25.
[73]馬波,黃勇,田軍倉 .幼齡期壓砂地枸杞產量和品質多指標耦合灌溉制度優化[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20,38(01):140-147.
[74]丁新軍,田軍倉 ,朱和.國內外暗管排水研究知識圖譜可視化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20,39(03):91-99+109.
[75]趙佳奇,田軍倉 ,夏天,明特.微灌用含沙水非全流過濾模擬實驗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12):38-42.
[76]徐桂紅,田軍倉 ,王璐璐,沈暉,閆新房.再生水滴灌對番茄光合、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9(10):83-88.
[77]馮克鵬,田軍倉 ,沈暉.基于K-means聚類分區的西北地區近半個世紀氣溫變化特征分析[J].干旱區地理,2019,42(06):1239-1252.
[78]趙策,田軍倉 ,歐陽贊,閆新房.土壤水肥氣熱耦合對溫室辣椒光合作用和產量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9,38(05):31-37.
[79]劉娟,田軍倉 .寧夏地區地下苦咸水人飲淡化技術適宜性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9(03):5-10.
[80]李宏波,田軍倉 ,顧海濤,南紅兵.U形和弧形底梯形渠道襯砌凍脹力的統一解[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4(01):279-291.
[81]張璐瑤,沈暉,田軍倉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壓砂地歐李品種篩選[J].北方園藝,2019(03):189-196.
[82]歐陽贊,田軍倉 ,鄧慧玲,閆新房.不同加氣方式對微咸水和中水溶解氧的影響[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9,37(09):806-814.
[83]李宏波,田軍倉 ,南紅兵,許弟兵,顧海濤.幾種固化劑對渠道鹽漬土地基力學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8,37(12):94-99.
[84]張申,田軍倉 .太陽能暗管排水對改良鹽堿地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02):181-186.
[85]馬建蕊,田軍倉 ,沈暉,孫峰.揚黃灌區膜下滴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產量效應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8(04):10-14+20.
[86]程傳勝,田軍倉 ,王斌,王馨苑.裝配式U形混凝土渠道襯砌鋼模具數值模擬[J].人民黃河,2018,40(03):143-148.
[87]劉娟,田軍倉 .多能源互補的農村綠色建筑試驗研究[J].暖通空調,2017,47(12):70-75.
[88]李宏波,田軍倉 ,夏天,王斌.一種用撓度方程計算渠道凍脹內力的方法[J].灌溉排水學報,2018,37(02):77-81.
[89]王賓,田軍倉 .自然資源約束條件下壓砂地生產力評價[J].北方園藝,2017,03:202-207.
[90]劉娟,田軍倉 .多能源互補的農村綠色建筑試驗研究[J].暖通空調,2017,4712:70-75.
[91]邊雅茹,田軍倉 .灌水量對壓砂地歐李光合作用及產量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7,02:34-38.
[92]馬波,田軍倉 ,沈暉,潘永霞,張會梅.基于PI模型的阿拉善綠洲節水型種植結構優化[J].節水灌溉,2017,02:29-33+38.
[93]馬愛娟,田軍倉 ,馬波.不同灌水定額對枸杞光合作用及生長特性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7,03:36-39.
[94]王斌,田軍倉 .不同覆蓋材料的荒地種植西瓜試驗研究[J].節水灌溉,2017,03:21-24+30.
[95]張瑞彎,田軍倉 ,馬繼梅.不同灌水溫度對油麥菜生長和光合作用的影響[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7,04:1-2+7.
[96]譚軍利,王西娜,田軍倉 ,王玉龍,朱勇靜.壓砂地砂層持水特性研究[J].土壤通報,2017,4802:319-325.
[97]黃山松,沈暉,田軍倉 ,張曉.水分虧缺對旱區壓砂瓜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15:1-6.
[98]馬繼梅,田軍倉 ,張瑞彎.不同溶氧量對油麥菜生長、光合指標和產量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7,3607:60-65.
[99]夏天,田軍倉 .痕量灌溉與微潤灌溉技術研究進展及對比分析[J].節水灌溉,2017,08:96-100.
[100]馮克鵬,田軍倉 .河套地區1951—2014年極端氣溫事件特征分析[J].水利水電技術,2017,4809:41-53.
[101]黃山松,沈暉,田軍倉 ,張曉.自然條件下壓砂年限對旱區壓砂瓜生理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7,20:122-128.
[102]馮克鵬,田軍倉 ,沈暉.近半個世紀河套地區極端降水事件的氣候特征[J].干旱區研究,2017,3406:1230-1239.
[103]石佳,田軍倉 ,朱磊.暗管排水對油葵地土壤脫鹽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7,3611:46-50.
[104]米麗娜,肖洪浪,田軍倉 ,李計生,田全彥.張掖盆地地下水資源時空分異特征及影響因素[J].水文,2016,36(06):81-88.
[105]譚軍利,田軍倉 ,王西娜,李應海.不同生物有機肥對老壓砂地西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04):476-481.
[106]馬波,田軍倉 .基于Jensen模型的壓砂地西瓜灌溉制度優化研究[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6,34(06):123-129+155.
[107]孫驍磊,田軍倉 ,朱磊.井渠灌區地下地表水耦合模擬及用水配置研究[J].節水灌溉,2016,11:61-66+70.
[108]何進宇,田軍倉 ,馬波.水利專家系統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節水灌溉,2016,12:123-127.
[109]王斌,田軍倉 .U型混凝土預制渠道彌散型裂縫數值模擬[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11:13-17.
[110]胡優,田軍倉 .灌溉定額對噴灌菜心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11:57-61.
[111]程傳勝,田軍倉 ,王斌,高靖.旱寒地區U形玻璃鋼和混凝土渠道抗凍脹性能的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5,26(06):173-177.
[112]馮克鵬,田軍倉 .近53a寧夏地區多尺度干旱特征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02:50-58.
[113]沈暉,田軍倉 ,馬波.旱區壓砂地甜瓜水分生產函數試驗研究[J].節水灌溉,2016,01:47-49+54.
[114]陳玖泓,朱磊,田軍倉 .農田裂隙分布及其對土壤水分運動影響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02):1-6.
[115]張會梅,田軍倉 ,馬波,沈暉,潘永霞.不同灌水方式對油葵生長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6,04:15-17+23.
[116]張會梅,田軍倉 ,馬波,沈暉,潘永霞.膜下滴灌灌溉定額對油葵光合特性和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03):56-60.
[117]劉娟,田軍倉 .農村太陽能建筑建設的節能性和經濟性研究[J].建筑經濟,2016,37(05):87-91.
[118]潘永霞,田軍倉 ,沈暉,馬波,張會梅.膜下滴灌水量對谷子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影響[J].節水灌溉,2016,05:28-32.
[119]潘永霞,田軍倉 .不同灌水方式對覆膜谷子農藝性狀及生理指標的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05):15-21.
[120]陳琳,田軍倉 ,閆新房.不同防滲處理下溫室黃瓜微咸水灌溉試驗研究[J].節水灌溉,2016,07:46-51.
[121]馮克鵬,田軍倉 .近53a寧夏地區熱量資源變化特征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16,35(07):52-59.
[122]李宏波,田軍倉 ,邊興.摻加硅灰和石灰條件下的超鹽漬土抗剪特征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04):1145-1152.
[123]王喜,譚軍利,馬小福,田軍倉 .壓砂地土壤鹽分、土壤水分及坡向對西瓜產量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6,08:38-42+47.
[124]王賓,田軍倉 .土地生產力評價模型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08):1232-1236.
[125]馬波,田軍倉 ,沈暉,李王成.土壤壓砂保水處理含水率對西瓜生產潛力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6,15:33-37.
[126]曹備,田軍倉 ,沈暉.不同補水量對壓砂地西瓜生長、光合作用日變化及品質的影響[J].寧夏工程技術,2016,15(03):201-205.
[127]韓丙芳,田軍倉 ,楊金忠.膜上灌水對玉米田土壤水鹽變化特征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15,2906:252-257.
[128]黑瑞,田軍倉 ,馬波.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甲烷的排放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5,34(04):67-69.
[129]王賓,田軍倉 .基于PI模型的壓砂地生產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5,04:26-30+37.
[130]高靖,田軍倉 ,王斌.不同U型結構混凝土渠道凍脹數值模擬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15,34(04):38-42.
[131]朱磊,田軍倉 ,孫驍磊.基于全耦合的地表徑流與土壤水分運動數值模擬[J].水科學進展,2015,26(03):322-330.
[132]何進宇,田軍倉 .非充分灌溉條件下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品質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5,05:4-6+10.
[133]韓丙芳,田軍倉 ,楊金忠.小畦膜上灌對寧夏引黃灌區玉米性狀及水分利用率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5,05:26-29+33.
[134]沈暉,田軍倉 .引黃灌區水稻節水節肥最優組合方案研究[J].節水灌溉,2015,06:6-9.
[135]何進宇,田軍倉 .旱作水稻水肥耦合模型及經濟效應[J].排灌機械工程學報,2015,33(08):716-723.
[136]林琳,田軍倉 ,朱磊.種植結構變化下渠井結合灌區用水優化配置研究[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5,1304:162-167+194.
[137]何進宇,田軍倉 .不同水分條件對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稻谷品質的影響[J].節水灌溉,2015,08:8-10.
[138]趙小勇,田軍倉 .寧夏中衛環香山地區壓砂地西瓜降水生產潛力研究[J].節水灌溉,2015,09:30-32+38.
[139]李宏波,田軍倉 ,陳文兵,吳振華.水泥硅灰固化超鹽漬土的抗剪強度試驗[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5,35(03):508-513.
[140]何進宇,田軍倉 ,馬波,沈暉.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水分生產函數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15,24(11):41-48.
[141]楊潔,李建設,高艷明,田軍倉 .非耕地日光溫室番茄滴灌下防滲-水質-定額最優組合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5,34(10):11-14.
[142]譚軍利,田軍倉 ,王西娜,李應海,趙小勇.底墑差異對壓砂地西瓜耗水規律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4,32(01):94-99.
[143]馮克鵬,田軍倉 .Hargreaves公式計算寧夏地區參考作物騰發量的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4,28(09):100-105.
[144]汪洋,田軍倉 ,高艷明,李建設.非耕地溫室番茄微咸水灌溉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4,33(01):12-16.
[145]周磊,田軍倉 ,沈暉,馬波.抽雄期水分脅迫對膜下滴灌玉米的影響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4,33(02):86-89.
[146]宋露露,田軍倉 ,王懷博.基于正交試驗的溫室甜瓜微咸水灌溉管理模式優化[J].灌溉排水學報,2014,33(02):36-39.
[147]李尚蔚,田軍倉 ,馬波.膜下滴灌定額對無土栽培辣椒光合作用和產量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4,33(02):54-57.
[148]馮克鵬,田軍倉 .寧夏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對農業灌溉用水量的影響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4,33(01):218-223.
[149]于丹,田軍倉 .干旱地區綠色建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研究[J].節水灌溉,2014,07:25-28.
[150]王懷博,田軍倉 ,宋露露,王存江.作物優化灌溉制度理論與方法研究進展[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06:21-25.
[151]陶君,田軍倉 ,李建設,高艷明.溫室辣椒不同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05:68-72+80.
[152]李宏波,田軍倉 ,何芳,毛明杰,陳文兵.水泥粉煤灰固化超鹽漬土的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04):809-816.
[153]王淼,田軍倉 .農村綠色建筑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研究綜述[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4,09:64-67.
[154]韓姝嫻,田軍倉 .不同灌水定額對膜下滴灌水稻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10:6-9.
[155]馮克鵬,田軍倉 .寧夏參考作物騰發量的時空特征分析[J].灌溉排水學報,2013,3205:26-29.
[156]王懷博,田軍倉 ,宋露露,田志蓮.膜下滴灌水稻抽穗期水分脅迫影響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3,3205:63-66.
[157]王戰平,田軍倉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3,01:7-10.
[158]王存存,田軍倉 .沙漠日光溫室乳瓜不同防滲措施試驗研究[J].節水灌溉,2013,07:69-72.
[159]田志蓮,田軍倉 .不同土壤水分下限對膜下滴灌水稻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標影響[J].灌溉排水學報,2013,32(04):107-109.
[160]馬波,田軍倉 .壓砂地西瓜補灌技術篩選研究[J].節水灌溉,2012,02:71-74+77.
[161]趙小勇,田軍倉 .寧夏壓沙地西瓜自然降水生產力及障礙因子分析[J].節水灌溉,2012,05:16-18.
[162]王賓,田軍倉 .基于GIS的寧夏壓沙地生產力評價研究[J].節水灌溉,2012,08:69-73.
[163]馬波,田軍倉 .老壓砂地西瓜水肥效應研究[J].節水灌溉,2012,07:5-9.
[164]譚軍利,田軍倉 ,王西娜,趙小勇.底墑對壓砂地西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2,3004:26-31.
[165]張立新,田軍倉 .寧夏黃河北干渠灌區多目標優化配水研究[J].人民長江,2011,42(13):95-97+101.
[166]劉娟,田軍倉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在西北山區農業發展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07:27-28.
[167]沈暉,田軍倉 ,宋天華.水肥耦合對壓砂地膜下滴灌甜瓜的產量效應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11,10:15-18+23.
[168]沈暉,田軍倉 ,宋天華.旱區壓砂地甜瓜平衡施肥產量效應研究[J].節水灌溉,2011,11:5-8.
[169]沈暉,田軍倉 ,宋天華.旱區老壓砂地甜瓜配方施肥技術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1,30(05):99-102.
[170]譚軍利,田軍倉 ,李應海,王西娜.不同生物有機肥施肥方法對壓砂西瓜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1,29(06):135-138.
[171]馬波,田軍倉 .作物生長模擬模型研究綜述[J].節水灌溉,2010,02:1-5.
[172]張立新,田軍倉 .基于GIS的秦漢渠灌區信息管理系統[J].人民長江,2010,41(06):100-101.
[173]馬波,田軍倉 .壓砂地西瓜水肥耦合模型及優化組合方案[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10,28(04):24-29+35.
[174]劉晶,李蜀予,田軍倉 ,樊靜波.壓砂西瓜播種、施肥、澆水一體機的設計[J].中國農機化,2010,06:61-64.
[175]馬波,田軍倉 .壓砂地西瓜不同補灌技術篩選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10,29(06):79-82.
[176]李明濱,姚國龍,田軍倉 .壓砂地專用播種機的設計與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9,31(09):99-101.
[177]馬波,田軍倉 .膜下小管出流壓砂地西瓜水肥耦合產量效應研究[J].節水灌溉,2009,10:6-9+12.
[178]李應海,田軍倉 .膜上灌玉米節水灌溉制度與氮磷配比試驗研究[J].節水灌溉,2009,12:12-13.
[179]韓丙芳,田軍倉 ,楊金忠,杜軍.膜側灌甜菜水肥耦合產量效應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03:39-43.
[180]李應海,田軍倉 ,譚軍利.不同覆膜寬度對老壓砂地西瓜產量的影響試驗[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12):22-24.
[181]朱思遠,田軍倉 ,李全東.地下水庫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節水灌溉,2008,04:23-27.
[182]李卓,田軍倉 ,沈暉.水平畦灌條件下水稻不同灌水技術優選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8,11:34-36.
[183]萬良興,田軍倉 ,鄭艷艷,李全東.土壤中水、熱、鹽耦合運移機理與模型的研究進展[J].節水灌溉,2007,03:22-25.
[184]沈暉,田軍倉 ,李卓.引黃灌區激光控制平地技術的應用及效果[J].節水灌溉,2006,06:35-38.
[185]韓丙芳,田軍倉 ,李應海,杜軍.寧夏灌區不同水肥處理對膜上灌玉米性狀影響的模糊評判[J].灌溉排水學報,2005,04:29-32.
[186]楊建國,田軍倉 ,康金虎,王天寧.銀北灌區春小麥節水灌溉制度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05,05:29-31.
[187]沈強云,田軍倉 ,王永宏,陶文星,王建力.寧夏引黃灌區單種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節水灌溉,2004,02:3-6.
[188]韓丙芳,田軍倉 .溫室蔬菜滴灌管堵塞防治試驗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02:32-34.
[189]田軍倉 ,王炳亮.鹽堿地水稻生理及水稻田氮素流失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4,03:38-41.
[190]田軍倉 ,韓丙芳,李應海,沈強云.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組合方案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Z1:396-398.
[191]李應海,田軍倉 .膜上灌技術的研究進展[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3,04:96-100.
[192]尹娟,田軍倉 ,李培富.寧夏水稻節水灌溉技術試驗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2:12-15.
[193]田軍倉 ,韓丙芳,王斌亮.精準灌溉的探討[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2:33-36.
[194]田軍倉 ,王新華,薛塞光.柔性非全流過濾方法及其裝置效果的試驗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3:29-33.
[195]田軍倉 ,韓丙芳,王炳亮.精細地面灌溉技術的研究進展[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3:74-77.
[196]田軍倉 ,韓丙芳,李建設,尹娟.寧夏三類溫室與其小氣候關系的試驗研究[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4:46-49.
[197]王炳亮,田軍倉 .GIS在精準灌溉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04:71-74+78.
[198]韓丙芳,田軍倉 .微灌用高含沙水處理技術研究綜述[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1,02:63-69.
[199]田軍倉 ,王昕華,白樹敏.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水技術試驗研究[J].農田水利與小水電,1994,04:9-12.
[200]王寧,謝應忠,田軍倉 .寧夏鹽池縣緩坡丘陵區草地生態農業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1994,01:29-32.
[201]田軍倉 ,麻高云 ,任青峰 ,范勤高.建設“三三制”水土保持型高效生態農業,是發展寧南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二副區黃河農業的正確方向[J].寧夏農學院學報,1991,03:154-160+196.
[202]李培德,尹敬其,馬文敏,田軍倉 .春小麥節水灌溉制度的田間試驗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1992,02:33-41.
[203]田軍倉 ,郭文遠,劉碧林,王家邦.寧夏純井灌區與揚水灌區推廣管灌技術的思考[J].寧夏農學院學報,1993,04:46-50.
[204]田軍倉 (1T/1),《灌溉為主水庫群聯合優化調度研究》,《西北水利科技(西北水資源與水工程)》,1988,(4);
[205]李培德 ,陳偉華 ,田軍倉 .系統分析方法在小流域治理規劃中的應用——寧夏海原縣韓莊河小流域林、牧、農土地利用優化比例探求[J].寧夏農學院學報,1984,01:68-77.
會議論文:
[1]Wang Bin; Tian Juncang *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Load-carrying Capacity Performance of Steel Frames in Different Forms in Desert Greenhouses. ISSGB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ISSGBM-ICS 2016), 2016-10-08 to 2016-10-09.
[2]Feng, Ke Peng; Tian, Jun Cang.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system in Ningxia. 2013-07-27 to 2013-07-28.
[3]Yan, Xin Fang; Tian, Jun Cang. Study of application on reverse osmosis concentrated water circulation in desert greenhouse.2013-07-27 to 2013-07-28.
[4]Kepeng, Feng*; Juncang, Tian. Region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2013-01-16 to 2013-01-18.
[5]Shen, Hui; Tian, Jun Cang. Optimum combination scheme of water-fertilizer under condition of level-border and plastic film hole irrigation for corn.2013-07-27 to 2013-07-28.
[6]汪洋,田軍倉 ,李建設. 非耕地溫室番茄微咸水凈化灌溉試驗研究[C]. 2013中國園藝學會設施園藝分會學術年會·蔬菜優質安全生產技術研討會暨現場觀摩會論文摘要集. 2013:20-21.
[7]Feng, Kepeng*; Tian, Juncang.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2012-11-29 to 2012-11-30.
[8]馮克鵬,田軍倉 . 基于CAS理論的水資源優化配置系統分析和認識[C]. 2012全國水資源合理配置與優化調度技術?. 2012:173-176.
[9]田軍倉 ,孫兆軍,劉聲鋒,許強,張蓉,蔣齊,呂宏軍. 西北干旱地區壓砂瓜產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C]. 2007年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7:84.
[10]田軍倉 ,韓丙芳,李應海,沈強云. 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組合方案研究[C].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業水土工程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30-32.
譯文(5篇):
[1]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4).譯1
[2]計算機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4). 譯1
[3]項目、可行性研究、項目效益檢測和評價概要(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4). 譯1
[4]農業開發工程環境影響評價(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4). 譯1
[5]作物需水量分析(農業用水開發與管理專輯——赴韓水利培訓及考察),水利科技譯文集,1996,(4). 譯1
教學工作及教學成果獎:
1. 省部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1)2010年3月,土建水利類專業群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科技創新機制的改革與實踐,寧夏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獲獎人:田軍倉 ,李應海,白俊英,陳筱莉,孟潔,姚青云,崔自治,獲獎名次一。
(2)2001年5月,水利工程企業經營管理學研究與實踐,寧夏自治區教學成果三等獎,獲獎名次一。
2. 寧夏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
(1)2021年,基于思想鏈+新工科引導的水利水電工程一流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及實踐,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人:田軍倉 ,李王成,李應海,閆新房,王娜。
(2)2005年2月,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改革與實踐,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獲獎人:姚青云,田軍倉 ,馬文敏。
(3)2005年2月,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寧夏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獲獎人: 王艷芳,田軍倉 ,王德全,馬文敏,楊自明。
3.自治區研究生優秀論文獎(指導博士生1篇、碩士生3篇)
(1) 2013年12月,指導的博士生沈暉博士學位論文《寧夏干旱區壓砂地土壤退化機理及甜瓜水肥模型研究》,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博士論文。
(2)2012年12月,指導的碩士生馮娜碩士學位論文《沙漠日光溫室沙土防滲技術試驗研究》,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碩士論文。
(3)2008年12月,指導的碩士生蔣昊良碩士學位論文《干旱地區壓砂地西瓜節水補灌技術研究》,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碩士論文。
(4)2006年12月,指導的碩士生李梅婷碩士學位論文《玉米膜上灌技術研究》,被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等學校優秀碩士論文。
4. 承擔的教學工作
(1)本科生課程3門:《農田水利學》(《灌溉排水工程學》),《水利管理》,《灌排工程系統分析》;
(2)碩士研究生課程2門:《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科技寫作》;
(3)博士研究生課程3門:《水利專家系統》,《節水灌溉新技術》,《科技寫作》;
(4)指導博士、碩士14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9名,博士后2人,碩士研究生124名。
(5)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累計:158人。
5. 編寫教材
(1) 灌溉排水工程學,主編二,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6
(2)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副主編,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3) 水資源規劃及管理, 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6
6.指導學生競賽獲獎
(1)2010年,學生:閻新房等6人。指導教師:田軍倉 。寧夏科之源節水與水處理研究院創業計劃,獲第三屆“挑戰杯”寧夏自治區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一等獎;
(2) 2008年,學生:唐瑞,宋天華,張鵬程,沈怡安,王佳,馬琰。指導教師:田軍倉 !度鹣槲肮仙镉袡C肥》,在第二屆“挑戰杯“寧夏自治區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3)2010年,學生:唐瑞等6人。指導教師:田軍倉 ,張曉華。靈武市鑫瑞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創業計劃,獲第三屆“挑戰杯”寧夏自治區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二等獎;
(4)2006年,學生:宋天華,康星,張鵬程,唐瑞。指導教師:田軍倉 !豆步ㄖ锕澦b置》,在寧夏大學第五屆“挑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一等獎。
(5) 2007年,學生:宋天華,唐瑞,張鵬程,康星,馬亮,王小蛟。指導教師:田軍倉 !毒C合性節水灌排設備工藝研究與演示系統》,在寧夏大學學生創新實驗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6) 2008年,學生:宋天華,唐瑞,張鵬程,馬琰,王佳。指導教師:田軍倉 教授。《新型綠色建材研究與開發》,在第三屆“挑戰杯”寧夏大學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二等獎。
獲人才稱號與榮譽獎:
1.人才稱號
(1)1999年10月1日,國務院頒發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2000年12月28日, 人事部等7部委授予國家“百千**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
(3)2000年,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資助。
(4)2013年2月,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授予寧夏“塞上英才”榮譽稱號。
(5)2017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文件(寧人才組【2017】4號)公布“首批自治區院士后備人才”。
(6)2013年、2015年兩次進入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第二輪;
2.榮譽獎勵
(1)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2)2002年4月,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3)2009年9月,教育部頒發“第五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4)2016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5)2011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授予“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6)2010年11月,被寶鋼教育基金會評為“2010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
(7)1998年9月23日,寧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授予在寧夏革命和建設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證書、榮譽紀念卡和優秀科技工作者獎章。
(8)2017年5月26日,寧夏科協、寧夏科技廳、寧夏人社廳、寧夏國資委授予“首屆寧夏創新爭先獎章”。
(9)2006年,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寧夏日報評為寧夏首屆十大新聞人物;
(10)2007年12月,被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評為“2007年度寧夏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11)2008年9月,被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寧夏日報報業集團評為“寧夏50年影響力人物”;
(12)2009年10月,被寧夏自治區“雙評”活動組委會評選為“100位為寧夏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英雄模范”;
(13)2010年,被寧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寧夏教育廳、寧夏博士協會授予科研貢獻一等獎。
(14)2005.01. 關于制定寧夏節水型社會發展綱要和建設節水型社會試點的建議,政協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優秀提案,名次一;
3.寧夏大學榮譽獎
(1)2003年,獲寧夏大學校長特別獎勵計劃獎勵;
(2)2008年9月15日,被寧夏大學授予“寧夏大學建校五十周年”突出貢獻獎“;
(3)2006年9月12日,被評為寧夏大學第七屆優秀科技工作者。
(4)2014年5月,被評為2013年寧夏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5)2009年12月8日,被評為寧夏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6)2005年8月29日,被評為寧夏大學優秀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7)2009年4月1日,被評為寧夏大學2008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8)2006年2月23日,被評為寧夏大學2005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優秀指導教師。
軟件著作權:
(合作22項)
[1]寧夏節水灌溉與水資源配置一體化模擬優化決策支持系統
[2]寧夏省市縣三級ET0-Kc和實際需水量管理信息系統
[3]氣象數據分析查詢系統
[4]水資源配置系統
[5]Grace衛星數據反演陸地儲水量軟件系統
[6]極端氣候事件變化檢測指標計算軟件
[7]基于FAO-PM參考作物蒸散發量計算軟件
[8]基于KNN算法的參考作物蒸散發預測軟件
[9]多光譜遙感影像植被指數波段優選及敏感性分析軟件。登記號:2020SR0537621。2020年
[10]基于Landsat-8遙感影像植被葉綠素含量和葉面積指數反演軟件。登記號:2020SR0537724。2020年
[11]基于Sentinel-2遙感影像植被葉綠素含量和葉面積指數反演軟件。登記號:2020SR0537628。2020年
[12]數字礦井管理信息系統
[13]遙感影像變化檢測及判讀軟件
[14]遙感影像拼接軟件
[15]高校工作調研管理系統(編號3834866),登記號:2019SR0414109。馮克鵬,田軍倉 。2019-04-29
[16]高校聽課管理系統(編號3806562),登記號:2019SR0385805。馮克鵬,田軍倉 。2019-04-29
[17]基于大數據的精準節水灌溉管理系統(編號3788012),登記號:2019SR0367255。馮克鵬,田軍倉 。2019-04-22
[18]基于大數據的壓砂瓜管理系統(編號3788024),登記號:2019SR0367267。馮克鵬,田軍倉 。2019-04-22
[19]再生水灌溉對辣椒植株鹽分累積檢測系統V1.0(編號4656048),登記號:2019SR1235291。李應海,田軍倉 ,馬波。2019-11-29
[20]現代溫室自動控制灌溉系統V1.0(編號4656115),登記號:2019SR1235358。李應海,田軍倉 ,馬波,閆新房。2019-11-29
[21]基于移動終端的大田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編號4664736),登記號:2019SR1243979,沈暉,劉大銘,田軍倉 。2019-11-30
[22]生活再生水利用智能控制系統(編號104681),登記號:2020SR1263428,沈暉,劉大銘,田軍倉 ,伏娜娜(學)。2019-11-30
科技獎勵與省級和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
(1)、 獲科技獎勵:
共17項,其中國家獎1項(第1名),香港何梁何利獎1項(個人),省級杰出貢獻獎1項(個人),省級一等獎3項(均排名1)、二等獎6項(3項排名1)、三等獎4項,中國科協銀獎1項。
(1)寧夏干旱地區節水灌溉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07-02-11,國務院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獎人員:田軍倉 徐寧紅、孫兆軍、李明翔、鮑子云、彭世彰、方樹星、周 斌、韓丙芳、李建設。 排名1,證書號碼:2006-J-201-2-01-R01
(2)節水灌溉綜合成果, 2008-08-15,寧夏自治區黨委、寧夏人民政府授予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個人。
(3)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個人);2006-11-15,香港何梁何利基金評選委員會。
(4)寧夏引黃灌區水稻節水灌溉優化配水技術研究, 2005-04-11,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田軍倉 、肖云剛、陳吉華、王立偉、吳榮、王志平、張永忠等。排名1。
(5)壓砂瓜水肥高效利用及壓砂地持續利用研究與集成示范,2016-09-27,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
(6)干旱區城鎮綠色建筑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2021-06-18,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證書號碼:2020-J-1-07-D。
(7)寧夏揚黃灌區節水灌溉優化配水技術研究, 1998-09-12,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8)微灌用高含沙水凈化技術研究, 2002-12-16,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9)溫室蔬菜滴灌技術研究與示范,2005-04-11,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1。
(10)旱作高效節水補灌系列設備及技術示范, 2007-04-26,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2。
(11)彭陽縣白岔生態農業經濟模式研究, 1998-09-12,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3。
(12)西北非耕地園藝作物水肥一體化高效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2019-1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6。證書編號:2019203R06。
(13)干旱地區渠溝田全防滲灌水技術研究, 1999-10-27,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1。
(14)揚黃(紅寺堡)灌區開發技術咨詢研究, 2001-12-21,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2。
(15)鹽池縣半干旱農牧交錯區優化生態農業體系的組建及先進實用技術的試驗示范, 1996-09-26,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4.
(16)車載全塑化節水補灌設備研制與示范,2016-9-27,寧夏人民政府授予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5。
(17)旱區壓砂瓜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技術研究與應用,2016年9月,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為“第十八屆中國科協年會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銀獎”,排名1。
(2) 省級和期刊優秀學術論文獎:
中國科協遴選計劃優秀論文1篇,《農田水利與小水電》優秀論文一等獎1篇,《灌溉排水學報》優秀論文1篇,省級優秀論文一等獎2篇、二等獎8篇、三等獎10篇。
(1)2018年10月.朱磊,田軍倉 ,孫驍磊。“基于全耦合的地表徑流與土壤水分運動數值模擬“論文(《水科學進展》)被評為第三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優秀論文。
(2)1995.12.田軍倉 ,王昕華,白樹敏!掇r田水利與小水電》1994年第4期“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水技術試驗研究”論文被評為1994年度優秀論文,一等獎,名次1。
(3)2019年1月4日.石佳,田軍倉 ※,朱磊!鞍倒芘潘畬τ涂赝寥烂擕}及水分生產效率的影響”論文(《灌溉排水學報》)被評為《灌溉排水學報》2017年度獲獎優秀論文。
(4)2021年12月.王斌,田軍倉 ※,周晶晶。不同混凝土性能對U形渠道襯砌及接縫凍脹裂縫的影響(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 121,2021,102983),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名次二;
(5)2017年11月.馬波,田軍倉 ※,沈暉,李王成.壓砂地西瓜光合作用干物質及產量水氮耦合模型及驗證(農 業 工 程 學 報,2016, 32 (20)), 第十四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名次二;
(6)2021年12月.馮克鵬,田軍倉 ※。Forecasting Water evaporation and transpiration Using Data Mining and Limited Climatic Data(基于有限氣象數據利用數據挖掘預測潛在蒸散量)(Europ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20,54),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7)2021年12月.歐陽贊,田軍倉 ※,沈暉,閆新房。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quality of greenhouse tomatoes and changes in soil microorganisms(不同溶解氧對溫度番茄生長、光合、產量、品質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Volume 245, 28 February 2021),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8)2021年12月.歐陽贊,田軍倉 ※,沈暉,閆新房。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or temperatures on the growth、 photosynthesis、 yield and quality of lettuce(不同溶解氧或溫度對生菜生長、光合作用、產量和品質的影響)(Agriculture water management 228(2020)105896),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9)2021年12月.楊振峰,田軍倉 ※,馮克鵬。Application of a hyperspectral imaging system to quantify leaf-scale chlorophyll、 nitrogen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in grapevine(葡萄葉片尺度氮素、葉綠素及熒光參數的高光譜成像檢測)(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66(2021)723-737),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10)2021年12月.馮克鵬,田軍倉 ※,洪 陽。自尋優最近鄰算法估算有限氣象數據區潛在蒸散量(農業工程學報2019,35(20)),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11)2021年12月.夏天,田軍倉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and Filt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by Using Natural Soils and Subsurface PVC Drainage Pipe,(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2021、 147(4)),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名次二;
(12)2000.09.田軍倉 。高含沙水微灌非全流過濾方法及裝置研究(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學報,1997,(02)),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名次一;
(13)2007.04.李梅婷, 田軍倉 。緩釋肥料在寧夏引黃灌區膜上灌玉米中的應用(寧夏工程技術,2007,6(1)),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二等獎,名次二。
(14)2021年12月.馬波,田軍倉 ※。基于水氮耦合的枸杞灌溉制度優化(水土保持學報 2020,34(6):235-243),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名次二;
(15)2021年12月.李王成,趙研,王帥,田軍倉 ,王霞等。寧夏壓砂地礫石元素淋溶影響因素研究(農業工程學報 2019、35(19)),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名次四;
(16)2021年12月.夏天,田軍倉 ※;陴ちA康耐寥浪痔卣髑預測模型(灌溉排水學報 2021,40(03)),第十六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名次二;
(17) 2017年11月. 韓丙芳, 田軍倉 ※ , 楊金忠。玉米膜上灌水對玉米田土壤水鹽變化特征的影響(水土保持學報,2015,(6)),第十四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名次二;
(18)2017年11月. 何進宇, 田軍倉 ※。膜下滴灌旱作水稻水肥耦合模型及組合方案優化(農業工程學報,2015,(13)),第十四屆寧夏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名次二;
(19)2011年12月14日.馬波, 田軍倉 ※。壓砂地西瓜不同補灌技術篩選研究(灌溉排水學報,2010,29(6)),第十一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
(20)2009年10月19日. 韓丙芳, 田軍倉 ※ , 楊金忠。玉米膜上灌溉條件下土壤水、熱運動規律的研究(農業工程學報,2007,(12)),第十屆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
(21)2006.04. 田軍倉 , 韓丙芳, 李應海, 沈強云。膜上灌玉米水肥耦合模型及其最佳組合方案研究(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4,35(5~6)),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
(22)2006.04. 韓丙芳, 田軍倉 ※, 李應海, 杜軍。寧夏灌區不同水肥處理對膜上灌玉米性狀影響的模糊評判(灌溉排水學報,2005,24(4)),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二;
(23)1996.03. 田軍倉 ,王昕華,白樹敏。寧夏干旱地區管灌與膜上灌相結合的灌溉系統試驗研究(農田水利與小水電,1994,(4)),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三等獎,名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