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產品森雅上市,特銳列為候產車型

森雅是日本大發重返中國的首款產品,相比引進前的森雅,增加了些中國消費者關注的設計。資料圖片
上周,由一汽吉林和日本大發合作的首款車型森雅在吉林上市,這標志著又一個外資品牌進入國內10萬元以下的小型車市場,在后續產品的引進上,大發表示將會避開那些目前價格競爭非常激烈的領域,并首度回應特銳的確已經被列為候選車型之一。
差異化競爭
森雅是日本大發工業株式會社與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的首款車型,其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首次亮相。上周四,森雅在生產地吉林省吉林市舉行上市發布會,森雅共有1.3L和1.5L兩個排量的6個車型,售價為6.98萬-9.88萬元。
和目前大多數家用經濟型轎車往往把高配置等作為宣傳重點不同,森雅在產品說明中除了宣傳其寬敞的內部空間以及其動力性能外,將車輛的靈活性等也作為重要的賣點,比如可以實現4.7米的最小回轉半徑等。此外,森雅最大的特點就是兼具多功能轎車與小型乘用車的特點,而且除了通常的兩排5人坐椅外,在同樣的空間內還有三排7人座的款式可供選擇。這些特點與目前現有的小型車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也體現出作為日本小型車市場銷量第一的廠家大發公司對于小型車生產的理念。
在競爭對手的瞄準上,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偉志表示,森雅的定位與驪威有些相似,但是森雅的空間較寬大,而且可以提供7人座,發動機動力性也較優秀。
他表示今年森雅計劃銷量為1萬輛,今后將爭取每年3萬輛的銷量。目前銷售將借用一汽原有車型佳寶的經銷網絡,從中篩選出近70家銷售店,其中北京有3家,今年年底計劃擴充到120家。
大發與一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汽吉林汽車在2005年10月簽訂技術許可合同,并在2006年合資成立一汽大發(吉林)車身部件有限公司。
森雅由大發與豐田在日本共同開發,并由大發根據國內市場需求改良而成,由一汽吉林負責生產。據森雅的總工程師飯田貴志介紹,目前森雅在印度和馬來西亞已有生產基地,一汽吉林是森雅的第三個工廠。在引入中國前森雅作了部分改良,主要是將ABS和氣囊等配置作為所有車型的標配,以1.5L車型為主,并將尾燈改為透明的組合燈,增加了外部的電鍍零件等更受中國消費者關注的設計。
特銳成為候選車
在考慮后續產品的引進問題上,大發同樣表示出將會繼續差異化競爭策略的意愿。
發工業株式會社執行董事巖邊裕昭曾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參展的CUORE、BE- GO和SIRION將是未來大發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候選車型。
而此次上市活動期間,飯田貴志表示,大發進入中國比較晚,知名度不高,今后將盡量不進入那些有著激烈價格競爭的領域,用大發的特色生產出新穎的車型,并根據森雅的銷售情況來決定后續車型,但第二個車型是在中國國內生產或者ckd進口還需要再作研究。
去年,由一汽華利生產的大發車型特銳因為銷量問題退市,對于這款車型的失敗, SUV的接受度還不高;另外因為產量不大,所以在中國汽車市場大降價的時候,特銳的價格降不下來,缺乏競爭力。而最近,有媒體報道特銳將有望在一汽吉林恢復生產并上市。
對此,一汽大發(吉林)車身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野等表示,目前的確將特銳列入考慮范圍,而且特銳與森雅是共用底盤的,實現生產非常容易,但不會是以前在中國市場上市過的老特銳,而將是新一代的特銳(目前該車已在日本及印尼等地上市)。“但目前特銳也只是一個候選車型”,他表示當時為了盡快將特銳推向市場,80%的零部件都是從國外進口,成本較高,此次森雅上市吸取了特銳的經驗,很注重控制成本,目前森雅的零部件除了發動機、自動變速箱等是進口外,其他75%的零部件都是國產,并且大部分零部件為一汽和豐田的供應商,上市的準備時間也從特銳那時的6個月增加到1年半,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因為考慮到目前SUV只是中國一小部分消費者消費的車型,因此選擇將森雅這樣的多功能車首先推向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