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的學位門類過少,有的學位覆蓋的學科范圍過寬,這不適應社會發展,也不便于管理。建議理工科的學位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學部劃分析解,增設;文科的文學析解、增設為文學、外國文學、藝術學三類;教育學析解增設為教育學、體育學兩類。
關鍵詞:學位、學科范圍、學部、劃小增設
目前我國的學位一共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管理學、軍事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十二門類。這就使學位門類過少,有的學位覆蓋的學科范圍過寬。這不利于體現學位的學科專業特點、學位獲得者的學術水平知識才能。甚至有點名不副實,似是而非。也與人們的普遍認識和現代漢語的概念涵義大相徑庭。這種情況難以被廣大學位獲得者承認。例如在最高級的博士學位層次,許多人在自我簡介時,往往說明自己是(在)某單位(獲得)的博士,而不愿說明自己是什么學的博士。甚至還為少數南郭先生留下魚目混珠、招搖撞騙的空間。如有些人往往炫耀自己是某名牌單位畢業的博士,卻不敢說白己是某某學的博士。而眾所周知,什么學的博士比什么單位畢業的博士重要得多。
以大學中的院系專業為例。大學文科常設文、史、哲、經、法、外、管、藝、教、體等大院系。軍事學院設有、授予軍事學學位。我認為,管理學、軍事學、體育學雖跨文理,但總體上本質上仍屬文科(體育學中的運動人體科學、軍事學中的密碼學、管理學中的工業工程除外)。因為它們的研究不是為了認識改造適應自然界、客觀世界,而是為了認識、改造、適應人類社會,主觀世界。現在中文院系、外語院系、藝術院系畢業的博士生都被授予文學博士學位。可現代漢語的“文學家”一詞一般指作家、詩人、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等,而不包括翻譯家、藝術家。因為有翻譯家、藝術家這些常用詞。而且這三大院系的專業性都是比較強的。中文系的師生一般并不能去當翻譯,更不能去搞藝術創作(不是文學創作)。藝術院系本來就是一類大院系了,其專業大致分美術、音樂、舞蹈、表演(影視、話劇、節目主持)、戲劇等。在其內部,唱歌的并不能去跳芭蕾舞,表演的并不能去搞雕塑。這么大的院系授一種學位已經夠寬的了。可還要去與中文院系混在一起。所以應該把文學博士改成文學博士、外國文學博士、藝術學博士三類,分別授予這三大院系畢業的博士生。理工科的學位,其學科覆蓋范圍更是大得無比。例如,數、理、化、天、地、生等大院系畢業的博士生統統是理學博士;機械、電子、計算機、水利、建筑、電力、化工、航空航天、船舶、車輛、輕紡、食品等許多大院系畢業的博士生統統是工學博士。理工科雖有相通性,但是各學科的專業性比文科更強。例如,同是理學博士,數學教授、博士并不能去研究生物學,生物學教授、博士并不懂天文學,天文學教授、博士并不能研究和教授化學。工學內的學科專業性也很分明,例如搞建筑的并不能去搞化工,搞化工的并不能去搞電力,搞電力的并不能去搞輕紡……。可他們都是工學博士。以上是就一般情況而言,至于個別人志愿改行并刻苦自學最后成了另一行的專家則當別論。
所以,應該把理學博士、工學博士的學科覆蓋范圍劃小,增設一些學位門類。關于劃小的準則,竊以為可暫時依照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學部來劃分學科門類。即將理學博士分解為數理博士、化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地學博士。中科院的技術部覆蓋了工程院的八個學部。可將工學博士按在工程院的學部分解為機械與運載學博士,信息與電子學博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學博士,能源與礦業學博士,土木、水利與建筑學博士,輕紡與環境學博士(這個學部為農業、輕紡與環境學部。因已設有農學博士,故不再包括農業)。工程院的醫藥衛生學部剛好與已設有的醫學(博士)學位吻合。工程院的第八個學部為工程管理學部,因已有了管理學博士門類,便不再析分。以上是一種較好的劃小增設法。
上述工學博士分解為六類博士以后,仍嫌較寬泛。所以可以進一步分解為機械學博士、運載學博士、信息學博士、電子學博士、化工學博士、冶金學博士、材料學博士、能源學博士、礦業學博士、土建學博士、水力學博士、輕紡學博士、環境學博士共十三種博士學位。當然,為了穩妥和減少阻力,可先將工學博士分解為上述六種博士學位,待將來條件成熟大家習慣后,再將工學的上述六種博士細分為上述十三種博士。
非理工類的教育學(博士)學位,也應該劃小分解為教育學博士、體育學博士。體育當然有教育方面的功能,但主要還是強身健體。一般人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受教育的權利,主要指接受科學、技術、文化、藝術上的教育。把教育學和體育學混在一起,有點不倫不類。教育學和體育學又是專業性較強的大學科。教育部直屬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與體育總局直屬的體育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專業上并不能對調到對方單位去搞科研。
把學位門類增多,把其學科覆蓋范圍縮小不僅便于管理,人才流動,人盡其才,防止假冒偽劣,而且有利于對青年少年兒童進行愛科學講科學的教育,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水平和素質。
有的同志或許以為外國的學位門類也少,學科覆蓋范圍也大,增多改小不便于對外交流和與國際接軌。但我認為外國先進的好的我們要學。例如現代教育制度的階段、等級劃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教育,中專、大專教育,都是從外國學來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制度,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制度(博士后既不純屬高等教育的一個層次,也不純屬專業技術職稱的一個層次,還不純屬一種科研崗位。其性質特殊,待定。我認為定性為一種科研資歷較好,類似一個人作過訪問學者,當過客座教授,等等)也是從外國學來的。外國不甚好的則不必盲從,況且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完全盲從。譬如哲學博士(The Doctor of Philosophy),我們只授予哲學、宗教、邏輯等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外國除此之外,還授予其他系科畢業的文科博士生,甚至還授予一些理科生。外國哲學博士學位的授予是著重看申請者的理論和學術研究水平。例如我校(四川大學)副校長,應用化學系教授、博士導師孫衛國,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博士生,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我們現在不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所以我們也可以并應該建設創立有中國特色的學位制度。我國1991年以來新建立的專業學位,其學科范圍已有所劃小,如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獸醫學專業博士、口腔醫學專業博士等。我認為這是一個好趨勢。
博士學位種類增多,學科覆蓋范圍縮小后,碩士學位、學士學位的設立和授予也應該做相應的調整,使之與博士學位對應、統一。
最后我把本文的要點歸納一下。建議把文學博士分解為文學博士、外國文學博士、藝術學博士;把教育學博士分解為教育學博十、體育學博士;把理學博士分解為數理博士、化學博士、生物學博士、地學博士;把工學博士先分解為機械與運載學博士,化工、冶金與材料學博士,能源與礦業學博士,土木、水利與建筑學博士,信息與電子學博士,輕紡與環境學博士。再加上未變動的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軍事學、農學、醫學博士門類,現階段我國設上述23類(博士)學位較為妥當。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教育年鑒1989》,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國教育年鑒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國教育年鑒2000》,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中國教育年鑒1992》,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199l》,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1992》,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教育大辭典》第3卷《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軍事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陜西師大研究生處編:《研究生工作手冊》,1988年;
徐炳亭主編:《研究生、科技工作者實用手冊》,天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作者1955年生,現為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Phone:028-85416300,89560883。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