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余祥勇,男,1966年6月8日出生,湖北武漢人。現任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生物學方向學術帶頭人。

教育及工作經歷:

資料更新中……

社會兼職:

1、全國首屆水產生物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2、中國寶玉石協會珍珠專業委員會委員。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講授《遺傳學》、《水產育種學》、《海洋生物的觀賞與飾用》、《海洋開發與管理》等課程。

培養學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貝類的遺傳育種、養殖技術開發與管理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星火計劃等課題10項。

1、國家863計劃:馬氏珠母貝遺傳改良技術。

2、廣東省科技計劃:珍珠貝良種快速純化技術研究。

3、國家星火計劃:企鵝珍珠貝高檔珍珠養殖、推廣和副產品綜合加工。

4、廣東省科技計劃:珍珠貝育貝與育珠全程技術研究。

5、國家星火計劃:珍珠貝良種生產推廣與優質珍珠養殖示范。

科研成果:

1、珍珠貝良種種質快速純化技術,2006年獲湛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企鵝珍珠貝全人工繁殖、育珠和養殖與示范推廣,2003年獲湛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明專利:

1 一種聚氯乙烯繩采苗器 劉永; 張春芳; 鄧陳茂;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 【中國專利】廣東海洋大學 2008-05-07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論文60余篇,專著1部(副主編)。

出版專著:

《海水養殖致富寶典》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

發表論文:

1 不同季節的企鵝珍珠貝游離珠植核效果比較 毛勇; 梁飛龍; 余祥勇;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 湛江海洋大學; 湛江海洋大學 廣東 湛江; 廣東 湛江 【期刊】海洋通報 2003-12-10

2 企鵝珍珠貝游離珠插核效果的初步觀察 毛勇; 梁飛龍; 余祥勇;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 【期刊】海洋科學 2003-11-29

3 馬氏珠母貝精子低溫保存主要影響因素的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陳鋼榮; 劉雅靖; 張春芳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2005-07-30

4 低鹽度海水對企鵝珍珠貝存活的影響 余祥勇; 劉永; 馮奕成; 王梅芳; 梁龍飛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陽東縣東平鎮水產技術推廣站;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廣東陽江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5-08-30

5 方斑東風螺對海水溫度、條件比重適應性的研究 劉永;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水產養殖 2005-10-30

6 馬氏珠母貝雜交與自繁后代及企鵝珍珠貝間同工酶差異分析 王梅芳; 余祥勇; 劉永; 毛勇; 梁飛龍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5-12-30

7 應用RAPD技術初步分析無裂櫛江珧四種類型的基因組DNA 毛勇; 余祥勇; 周莉; 桂建芳; 梁飛龍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廣西科學 2003-12-20

8 企鵝珍珠貝彩虹珠的研究初報 毛勇; 梁飛龍; 符韶; 余祥勇; 葉富良; 鄧陳茂 湛江海洋大學; 湛江海洋大學; 湛江海洋大學 湛江 【期刊】動物學雜志 2004-02-20

9 企鵝珍珠貝游離珠插核過程中死亡因素初探 毛勇; 梁飛龍; 余祥勇;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2004-03-30

10 方斑東風螺的人工育苗高產技術 劉永; 梁飛龍; 毛勇;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 【期刊】水產養殖 2004-04-30

11 企鵝珍珠貝同工酶表達多態性的初步研究 王梅芳; 師尚麗; 劉永; 黃琳琳; 姚振峰;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4-02-29

12 企鵝珍珠貝同工酶酶譜特征及其遺傳分析 余祥勇; 王梅芳; 劉永; 梁飛龍; 毛勇; 桂建芳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 湛江; 湖北 武漢 【期刊】水產學報 2004-08-30

13 2種珍珠貝的外套膜同工酶及粘液蛋白的電泳比較 王梅芳; 余祥勇; 劉永; 包麗舂; 馮杰華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 【期刊】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4-10-30

14 企鵝珍珠貝不同組織同工酶表達的差異 余祥勇; 王梅芳; 梁飛龍; 劉永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中國水產科學 2005-04-30

15 方斑東風螺人工育苗試驗 梁飛龍; 毛勇; 余祥勇; 劉洪軍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2005-03-30

16 櫛江珧同工酶多態性的分析 余祥勇; 王梅芳; 楊書婷; 桂建芳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2005-04-30

17 廣東省珍珠產業發展對策建議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期刊】水產科技 2003-02-15

18 旗江珧早期胚胎發育的初步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何志江;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1999-08-30

19 世界珍珠養殖研究新趨勢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廣東省湛江市霞山解放東路 【期刊】漁業現代化 2002-10-30

20 有棘和無棘兩種表型櫛江珧同工酶差異的比較 余祥勇; 王梅芳; 楊書婷; 桂建芳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1999-06-30

21 兩種江珧雌雄同體及性轉換現象 王梅芳; 余祥勇; 王君彥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1999-12-30

22 旗江珧不同組織中酯酶和過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表達 王梅芳;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0-07-29

23 櫛江珧生殖細胞的發生 王梅芳; 余祥勇; 王如才 青島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7-15

24 無裂櫛江珧形態差異的比較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李宏吾; 蔡英亞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熱帶海洋 2000-06-30

25 無裂櫛江珧種內同工酶表型差異的比較研究 王梅芳; 余祥勇; 楊書婷; 桂建芳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熱帶海洋 2000-12-30

26 北部灣及附近海域櫛江珧性腺發育研究 王梅芳; 余祥勇;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廣西科學 2000-06-20

27 企鵝珍珠貝個體發生及人工育苗的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9-25

28 二色裂江珧EST和SOD同工酶組織特異性研究 王梅芳; 余祥勇; 楊榮權; 李志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0-03-30

29 3種江珧同工酶遺傳標記 王梅芳; 葉富良;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0-06-30

30 馬氏珠母貝幼體用作斑節對蝦育苗餌料的初步試驗 余祥勇; 劉永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0-06-30

31 企鵝珍珠貝親貝培育與誘導催產的研究 梁飛龍; 符韶;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2001-06-30

32 馬氏珠母貝無氨水刺激人工授精試驗 梁飛龍; 余祥勇; 劉洪軍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 【期刊】水產科技情報 2001-10-30

33 企鵝珍珠貝人工苗生長的初步觀察 梁飛龍; 毛勇;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室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1-03-30

34 黑碟貝養殖與黑珍珠培育 余祥勇; 葉富良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期刊】水產科技 2002-08-15

35 櫛江珧受精過程的細胞學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1998-11-15

36 大力發展名貴貝類增養殖,提高海水養殖業的規模效益 余祥勇; 王梅芳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會議】第六屆廣東海洋湖沼學會、第五屆廣東海洋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0-11-01

37 世界珍珠研究發展趨勢及其對我國珍珠產業的啟示 余祥勇 湛江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會議】2002年世界水產養殖大會論文交流綜述 2002-04-01

38 馬氏珠母貝育珠細胞小片和珠核處理技術研究Ⅱ:不同處理液在廣東徐聞的育珠效果 王梅芳; 余祥勇; 李詠梅; 賓承勇; 豆偉; 萬正平; 陳曉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西水產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0-12-15

39 馬氏珠母貝育珠細胞小片和珠核處理技術研究Ⅲ:插核手術貝傷口區弧菌類型的初步研究 溫崇慶; 陳燕玲; 王梅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0-12-15

40 斗嫁卵子發生和雌性性腺組織學研究 余祥勇; 王梅芳; 曹新云; 吳灶和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珠海萬山區海洋與漁業局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10-09-15

41 馬氏珠母貝育珠細胞小片和珠核處理技術研究Ⅰ:不同處理液在海南陵水育珠的效果 李詠梅; 王梅芳; 李有寧; 王永麗; 陳明強; 陳曉漢; 余祥勇 廣西水產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中國水產科學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陵水試驗站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0-08-15

42 育珠貝細胞小片及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王梅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南海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10-08-15

43 馬氏珠母貝Dmrt5基因的克隆及時序表達模式分析 于非非; 桂建芳; 周莉; 王梅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09-09-15

45 斗嫁精子發生及雄性性腺組織學研究 王梅芳; 曹新云; 于菲菲;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珠海萬山區海洋與漁業局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9-11-15

46 企鵝珍珠貝生殖細胞的發生 徐宗芹; 王梅芳; 梁飛龍;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9-12-15

47 馬氏珠母貝精子的超低溫保存 王梅芳; 余祥勇; 劉永; 毛勇; 于非非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水產學報 2006-04-30

48 施氏獺蛤人工育苗技術的研究 劉永; 梁飛龍; 毛勇;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6-06-30

49 企鵝珍珠貝主要污損生物的初步研究 王梅芳; 劉永; 楊濤;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湛江海洋大學學報 2006-08-30

50 馬氏珠母貝雌雄同體和自體受精的研究 王梅芳; 余祥勇; 劉永; 譚亞聰; 楊珍義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06-07-30

51 施氏獺蛤幼蟲和稚貝發育及行為的研究 劉永; 余祥勇; 梁飛龍; 毛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7-02-28

52 企鵝珍珠貝附殼珍珠的培育 梁飛龍; 劉永; 何建國;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珍珠研究所 湛江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7-02-28

53 雙殼類的性轉換現象及其機理探討 于非非; 余祥勇; 王梅芳; 周莉; 桂建芳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湛江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07-07-15

54 大珠母貝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 劉永; 余祥勇; 鄧陳茂; 梁飛龍; 張春芳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7-06-15

55 馬氏珠母貝(Pinctada matensii)3個DM結構域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于非非; 周莉; 王梅芳; 余祥勇; 桂建芳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湛江 【期刊】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7-10-15

56 馬氏珠母貝胚胎和早期幼蟲冷凍的研究 王鵬飛; 王梅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湛江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8-02-15

57 三角帆蚌鰓的組織學研究 駱大鵬; 余祥勇; 王梅芳; 王佃濤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東湛江; 廣東湛江 【期刊】廣東海洋大學學報 2008-06-15

58 兩種淡水珍珠蚌在粵西的引種與養殖 王佃濤; 駱大鵬; 王梅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期刊】水產養殖 2008-07-01

59 主要污損生物的季節變化及其對企鵝珍珠貝生長情況影響的研究 程贊; 王梅芳; 萬正平;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會議】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60 在企鵝珍珠貝中利用近緣EST-SSR引物擴增的分析 王永麗; 王梅芳; 王愛民; 王嫣; 余祥勇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海南大學海洋學院 【會議】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61 以曙紅Y檢測馬氏珠母貝活精率的方法研究 賓承勇; 余祥勇; 王梅芳; 豆偉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會議】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62 企鵝珍珠貝——中國珍珠差異化市場的先行者? 余祥勇; 梁飛龍; 王梅芳; 毛勇; 劉永; 程贊; 賓承勇; 王永麗 廣東海洋大學 【會議】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63 斗嫁蟲戚(Cellana grata)卵子發生和雌性性腺組織學研究 王梅芳; 曹新云; 余祥勇; 吳灶和 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珠海萬山區海洋與漁業局 【會議】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8-11-01

榮譽獎勵:


1、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創新思維 腳踏實地

——訪我校水產學院海洋生物系余祥勇教授

余祥勇(左三)在珠海考察海島生態

他不把工作看成是一種負荷,因為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覺得是在工作,壓力也好、勞累也罷,都會因為愛好而消退。

他也不留戀舒適的辦公場所和生活小窩,因為他更喜歡去海邊、到養殖場,與海結緣的他在海邊有需要開展的科研項目,也有需要他去探索、發現的科學奧秘,累了還可以沿灘而行,這一切都讓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到輕松。

他就是我校水產學院海洋生物系余祥勇教授,作為海洋生物學科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以其開闊的視野,根據學校的發展戰略,為他所在的學科發展謀劃方向;作為一個海洋水產領域的科研工作者,他以踏實的姿態,專注地做著他的研究,忘記周末、忘記壓力、忘記勞累。

在學校提出構建完整的海洋類學科之際,作為海洋水產方面的專家,他欣然接受了我們的采訪,然而他是如此繁忙,以至采訪不得不選擇在周末進行。

因海而興是廣東發展歷史的重要特征。廣東的繁榮興盛都與善于利用海洋,勇于走向海洋密切相關。我校地處湛江這個美麗而又重要的港灣城市,在廣東提出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今天,我們的海洋學科發展,必定充滿機遇。

記:今年,是我校由“申博增碩”向“建博增碩”挺進的關鍵時刻,抓住機遇,加快構建較為完整的綜合性的海洋學科體系,是我校當前面臨的重要發展戰略問題。您作為海洋學科主要負責人之一,從這個角度出發,您認為我校的海洋學科建設具有什么樣的優勢?

余:我校是由原湛江水產學院和原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并組建而成的,至今已有70余年的辦學歷史,因此我校原有的水產特色比較突出,在水產類科研成果、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可見,我校海洋相關學科的歷史悠久,并具備了相當的基礎。而且,經過幾十年的耕耘,我校畢業生遍布兩廣、海南及福建部分地區,幾乎覆蓋整個南方沿海,在社會上已經有了相當的影響力。這些都是我校提出構建海洋學科體系的內在軟硬件基礎要素。

現在國家、廣東省都非常重視海洋經濟發展,湛江作為一個重要的沿海城市,發展海洋經濟更是迫在眉睫。湛江的海岸線占了廣東省近1/2,但目前整個沿海經濟的發展相對滯后,這當然是其局限的一面,但反過來看,也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發揮后發優勢,更好地進行規劃與設計,吸收別人好的經驗,避免他人已有的失誤,把湛江、乃至粵西的海洋經濟,做到高起點、可持續。我校地處湛江,有責任也有條件發揮好這個地域優勢,為湛江乃至廣東省海洋功能的區劃、海洋發展的規劃,做好正確的參謀。因此,我認為這些應該是我校構建海洋學科體系的良好的外在環境。目前,學校已經在籌劃成立海洋學院,這不僅將克服現有海洋相關專業分散的問題,而且更會產生1+1>2的整合效應。

海洋生物學,是我校海洋學科中目前唯一的一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在建博增碩中起著重要作用。它的建設,在學校海洋學科體系的建設與發展中同樣舉足輕重。

記:您怎么看待您所在學科的建設與發展?

余:海洋生物學的學科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相連。它的工作基礎,目前基本在水產方面,怎么規劃今后的發展方向呢?我們的思路是積極適應地方政府與社會的需求,開展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增殖與合理利用相關研究,為海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海洋生物學研究不僅關系經濟利益,更關系到社會民生、國家發展。我校地處湛江,離廣州等經濟較發達地區比較遠,總體影響力也比較弱,加以學術思維不是太活躍,走出去對外交流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所以,在與地方經濟相結合,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方面尚有很大發揮的空間。3月初,我們與珠海萬山區簽訂科技興海合作協議,就是希望發揮我校的優勢和特色,在我國經濟發達的珠三角核心區域,搭建一個顯示我校海洋科技實力,參與全省乃至全國海洋科技競爭的舞臺。我們會根據當地政府及群眾的需要,結合我校海洋水產學科發展方向,給他們提供工作建議和科技支撐。同時,協議的簽訂,也可以讓我校教師、科研人員更多地參與到海洋事業的前沿,發揮我校更大的作用,在與國內外海洋科技界的同行同臺競技的同時,以拓寬自身視野、提升競爭實力,這就是雙贏。

作為我校海洋學科中目前唯一的碩士授權點,碩士生的質量是我們非常重視的。我要求研究生做的選題應該是沒有人做過的,起碼是在廣東沒有人做過的。我會先讓他們在大的研究框架下,結合自己的愛好來考慮選題,然后讓其自我摸索,進行創新性、現實性的考察,繼而不斷修正。當然,做開創性的工作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我校現在的研究生來源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于師范學院,動手能力比較弱,因此,我們要求學生多進行操作,并讓上一屆帶下一屆,讓優秀的東西延續下去,并不斷進步。

成果突出并在實際生產中得以廣泛推廣和應用,是對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們的最好肯定。沒有什么可以比因科研成果的應用而帶來的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更讓科研工作者感到欣慰和驕傲的了。而成果的取得,創新思維是最重要的,它是成功的開始。

記:我們知道,您還是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是2006年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主持過多個國家、省級科研項目,并且03年和06年兩次獲得湛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是什么讓你的科研工作如此出色?

余:在我看來,科研工作中創新思維是最重要的,它是成功的開始。現在我們學校在科研方面缺乏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因而,在科研主流的層面,我們的聲音比較難獲得上層的關注。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們還跟著別人去做,沒有自己的科研思維,那我們永遠只能在別人后面。確定科研方向,一開始就一定要認真思考,如果我們做的東西跟其他名校大所沒有差別的話,機遇不可能首先眷顧我們。此外,我們不能滿足于僅僅做項目的參與者,還要爭取主持項目,只有在項目立題跟別人有所不同,途徑也有別于人,才能讓我們在一個特定的領域保持領先。而且,學校還應形成一種氛圍,要崇尚科學探索與先行,承認歷史與保持科研的延續性,這是一種激勵不斷進取的創新氛圍,創新的人得到尊重他才會繼續去創新。

我校的“企鵝珍珠貝養殖育珠”項目,可以說正在帶動一個新的產業的興起,它主要結合海水珍珠產業更新換代,是一項適合規模生產的技術開發。現在,這項技術已經在養殖企業、養殖專業戶中得到運用生產。而06年的“珍珠貝良種純化技術”項目更是一個創新思維的體現,這項技術開拓了一條珠母貝育種的新途徑,它的應用可以為貝類的遺傳育種帶來重大變革,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價值。

成績只代表過去,創新的步伐不能因為已有的一些成績而停滯。現在我的科研項目主要在貝類方面,包括珍珠貝的育種、水產養殖、種子資源的保存等,參與的項目有漁業局企鵝珍珠貝產業化技術和與珠海萬山區合作搞的生態養殖。以后的路還很長,手上的課題我將繼續努力做到有所創新,并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以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績,更好地服務社會。

優秀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積累,需要一些艱辛的、甚至痛苦的積累沉淀而成。“梅花香自苦寒來”,那些腳踏實地,能在困難中堅持自我的人,終會散發出閃耀的光芒。

記:根據我們的了解,您今年已經是在海大的第21個年頭了。我校科研條件建設是在這幾年才開始有所好轉的,在這之前,條件一直比較艱苦,您是怎么在科研條件并不好的情況下做出成績來的呢?

余:腳踏實地是實現目標的唯一途徑。海洋水產學科本來就有它的艱苦性。我到海大的時候還是湛江水產學院,沒有海洋生物系。當時珍珠研究這一塊處于停頓狀態,基本沒有科研條件,迫切需要建設基地。在葉富良老院長與當時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的支持下,我到處找校友、朋友幫忙,最終在雷州建立起我們學校第一個珍珠研究基地。98年開始,原來的珍珠研究室搬到基地進行科研工作,01年拿到了第一個葉富良主持,主要由我們實施的湛江市科技興湛項目。那時基地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因為基地沒有路直接通進去,平時大多數東西都要靠背進去,并且只要一漲潮,海灘就沒辦法過去。后來條件好了,為了工作也買了汽車,可車還是好幾次陷在沙灘上泡海水。現在,我們主要的研究基地,除了雷州還有陽江和珠海,我經常來回跑,估計我是我們學校唯一一個已經淘汰了一輛新車的人,現在第二輛車也已經跑了十幾萬公里了。

我就是一路這么走過來,其中有苦有累,但是,回想起來,也沒有什么是特別深刻的。人總要腳踏實地地做些事情,不能說遇到些苦難就放棄。我想人生就這么些年,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即使有困難,也懂得去調節、去克服,這樣,任何困難或不適也就過去了。我也這樣告訴我的研究生,要做科研就要創新,要創新就肯定得面對不確定性,只有腳踏實地地去做研究,克服條件的局限,激發自身潛力,才能最終做出成績。

(校報執行主編:陳志新)

來源:《校報記者團》2009-05-14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