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吳振良,男,1966年出生,河北冀州人,九三學社社員,碩士。 專業特長遺傳育種。現任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作物抗旱育種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委員。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9年于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遺傳育種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9年在衡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參加工作。
2001年1月隨河北省農業友好代表團赴歐洲考察現代農業。
2003年開始就讀河北農業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
2006年2月受國家外專局資助,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優質棉花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培訓。
社會任職:
1. 第六屆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業組專家。
2. 河北農業專家咨詢團專家。
3. 河北省棉花學會理事。
4.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專家服務團專家。
5. 河北省農業科技推廣專家委員會棉花組專家。
6. 河北省青年科協會員。
7. 衡水市婦女創業專家服務團專家。
8. 衡水市棉花協會常務理事。
9. 衡水市農學會會員。
10. 九三學社衡水市第一支社副主委。
11. 中國棉花學會會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棉花育種工作,現主攻方向為棉花抗逆及宜機采棉育種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承擔(參加)農業部專項基金課題棉花新品種篩選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農林動植物育種工程項目高產優質多抗棉花育種技術研究及新品種選育、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抗逆棉花新品系選育、省育種攻關協作課題、省科技支撐計劃及院、地市科研課題多項。
1. 耐鹽、抗旱、抗盲蝽蟓棉花新品種衡棉4號選育及應用。
2. 抗病高產優質棉花新品種選育及應用。
科研成果:
先后育成棉花新品種冀棉27號、衡科棉369號、衡棉3號、衡棉4號,衡棉5號、衡棉6等新品種。
1. 抗旱、耐瘠、高產棉花新品種衡科棉369選育及應用,2010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發明專利:
1 一種選育棉花的多逆境同步脅迫育種法 吳振良;劉麗英;戴茂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9-28 2019-07-02
2 抗旱優質谷子的選育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吳振良;李偉;趙鳳梧;郭安強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07-03 2019-02-15
3 小型棉種脫絨機 吳振良;劉麗英;戴茂華;曹九生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8-02-05 2018-10-02
4 田間試驗用劃行器 劉麗英;吳振良;戴茂華;曹九生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8-02-05 2018-08-31
5 棉花雜交種制種防混雜播種機 戴茂華;吳振良;劉麗英;李偉;張勝古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10-30 2018-05-08
6 一種谷子苗期抗旱鑒定用套盆滲吸系統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王雪征;吳振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02-23 2017-10-20
7 抗旱優質谷子的選育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吳振良;李偉;趙鳳梧;郭安強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07-03 2017-09-15
8 谷子、二月蘭雨養少免耕種植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郭安強;吳振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02-27 2017-06-30
9 一種谷子套盆滲吸一次干旱苗期抗旱性鑒定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王雪征;吳振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7-02-23 2017-06-23
10 一種谷子團粒加工系統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郭安強;鄭書宏;吳振良;王廣才;趙鳳梧;馬洪彬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8-29 2017-03-22
11 一種谷子團粒加工系統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龐昭進;郭安強;鄭書宏;吳振良;王廣才;趙鳳梧;馬洪彬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8-29 2016-12-07
12 一種谷子團粒處理的方法 李明哲;郝洪波;崔海英;吳振良;龐昭進;郭安強;王有增;趙鳳梧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4-20 2016-07-20
13 一種抑芽用農藥組合物及其在抑制煙草腋芽生長中的應用 李鵬;鹿志剛;孫延軍;吳振良;韓泉 濰坊萬勝生物農藥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5-12-08 2016-02-10
14 一種選育棉花的多逆境同步脅迫育種法 吳振良;劉麗英;戴茂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9-28 2016-01-13
15 棉花單株給水栽培機 戴茂華;吳振良;劉麗英;鄭書宏;郭安強;馬洪彬 馬洪彬;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02-04 2015-06-24
16 棉花小區試驗播種機排種器 戴茂華;吳振良;劉麗英;馬洪彬;吳根獻 馬洪彬;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9-29 2015-04-01
17 農作物單粒種子點播機 戴茂華;張秀昌;吳振良;劉麗英;馬洪彬;吳根獻 馬洪彬;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11-10 2015-03-18
18 一種小粒作物定長試驗播種器 李明哲;崔海英;郝洪波;李春潔;趙鳳梧;吳振良;楊冰;張愛嶺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8-01 2015-01-14
19 綠豆或谷子覆膜播種機 李明哲;楊冰;吳振良;郝洪波;崔海英;趙鳳梧;馬洪彬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馬洪彬 中國專利 2014-08-21 2014-12-03
20 覆膜、點播、打孔一體播種機 李愛國;龐昭進;宋聰敏;李和平;李積銘;馬洪彬;李明哲;吳振良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4-04 2014-07-30
21 棉花單株移栽機 吳振良;王書秀;林玉閃;蔡志超;趙輝;張西奇;白告瑩;馬洪彬 馬洪彬 中國專利 2013-07-25 2013-12-25
22 棉花科研播種機 吳振良;戴茂華;劉麗英;馬洪彬;李明哲;張勝古;王廣才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06-19 2013-11-20
23 環保型粒式棉種加工系統 吳振良;馬洪彬;劉麗英;戴茂華;王廣才;張彥奇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04-02 2013-08-07
24 環保型粒式棉種加工系統及加工棉種的方法 吳振良;馬洪彬;劉麗英;戴茂華;王廣才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04-02 2013-07-10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棉花雜種優勢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河北農業科學 2009-08-15
2 不同棉花品種對干旱脅迫的生理響應及抗旱性評價 戴茂華; 劉麗英; 龐昭進; 岳秀琴; 吳振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07-25
3 棉花離體葉片失水速率與抗旱性的關系研究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9-11-15
4 種植密度對棉花生育動態、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馬俊永 華北農學報 2014-12-28
5 棉花抗旱育種中選擇指標和標記的研究現狀及分析 劉麗英; 吳振良; 戴茂華 中國農村小康科技 2007-10-10
6 花鈴期干旱脅迫對棉花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戴茂華;劉麗英;龐昭進;岳秀琴;王雪征;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7-15
7 縮節胺對黃河流域機采棉農藝性狀、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及化控技術研究 劉麗英; 戴茂華; 吳振良 中國農學通報 2018-11-22
8 花鈴期干旱脅迫對棉花光合特性的影響 戴茂華;岳秀琴;劉麗英;王廣才;王雪征;吳振良 安徽農業科學 2015-06-24 08:54
9 河北省彩棉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7-08-15
10 陸地棉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性及聚類分析 戴茂華; 劉麗英; 鄭書宏; 王瑞清; 吳振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04-25
11 河北省轉基因抗蟲棉遺傳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華; 劉麗英; 鄭書宏; 唐長波; 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1-15
12 全程干旱脅迫下棉花主要遺傳性狀的相關和通徑分析 劉麗英; 戴茂華; 張勝古; 吳振良 河北農業科學 2012-03-15
13 河北省棉花新品種主要性狀參數分布解析 崔瑞敏;張寒霜;王凱輝;吳振良;郭寶生;張香云;耿軍義;王兆曉;劉素恩;劉存敬 河北農業科學 2006-12-30
14 小型采棉機采摘效果簡報 劉麗英; 戴茂華; 張勝古; 吳振良 中國棉花 2013-08-15
15 種植密度對衡棉4號成鈴時空分布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唐長波; 張勝古 河北農業科學 2013-10-15
16 冀中南棉花新品種產量性狀與品質性狀的綜合評價分析 戴茂華; 劉麗英; 唐長波; 呂德智; 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4-15
17 棉花、豇豆科間雜交F1生殖器官的異常表現 趙鳳梧;李慧敏;吳振良;劉麗英;戴茂華;李明哲;郝永波; 河北農業科學 2006-03-30
18 高產優質抗旱節水棉花新品種衡棉3號的選育技術報告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作物研究 2007-09-15
19 冀中南棉花產量品質性狀的相關及通徑分析 戴茂華; 王瑞清; 劉麗英; 鄭書宏; 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8-15
20 棉田除草劑藥害的癥狀、原因及補救措施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農業科技通訊 2010-01-17
21 轉Bt基因抗蟲棉品種間雜種優勢及配合力研究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華北農學報 2013-12-28
22 利用毛巾卷鹽脅迫法快速評價棉花品種的耐鹽性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11-10-15
23 棉花器官水平無性繁殖研究簡報 吳振良; 劉麗英; 李明哲; 郝洪波;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5-12-30
24 轉基因抗蟲棉衡科棉369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劉麗英; 戴茂華; 吳振良; 岳海旺; 郭秀林 華北農學報 2010-08-28
25 優質高產耐鹽抗旱雜交棉‘衡優12’的選育研究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中國農學通報 2017-06-25
26 冀棉958在冀中南棉區適宜種植密度研究 戴茂華;劉麗英;宋翠婷;李愛國;李積銘;吳振良;柴岳平 河北農業科學 2016-01-05 09:17
27 冀中南地區棉田盲蝽象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中國棉花 2007-07-15
28 冀中南棉花新品種產量性狀與品質性狀的綜合評價分析(英文) 戴茂華; 劉麗英; 唐長波; 呂德智; 吳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8-15
29 DPC對黃河流域機采棉農藝性狀、經濟性狀的影響及化控技術的研究(英文) 劉麗英; 戴茂華; 吳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0-15
30 河北省近年審定的抗蟲棉主要農藝性狀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劉麗英; 吳振良;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7-08-15
31 麥后移栽棉的效果及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農技服務 2010-05-15
32 同異聯系勢分析方法在棉花品種評定中的應用 劉麗英; 戴茂華; 吳振良 河北農業科學 2009-10-15
33 中早熟高產抗病抗蟲棉品種衡棉4號的選育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7-08-15
34 適宜河北省棉區棉草復種模式的棉花品種篩選 劉麗英; 戴茂華; 劉貴波; 趙海明; 吳振良 河北農業科學 2017-06-12 15:26
35 高產優質棉花新品種衡科棉369及栽培技術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農業科技通訊 2007-03-17
36 河北省棉花苗期田間管理技術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農業科技通訊 2010-06-17
37 低酚棉品種——冀棉27 吳振良 中國棉花 1999-08-20
38 棉花新品種衡棉4號育苗移栽試驗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湖南農業科學 2010-05-15
39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棉花新品種簡介 吳振良;劉麗英;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技 2008-03-16
40 優質高產、耐鹽抗旱節水型雜交棉‘衡優12’選育研究(英文)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0-15
41 高產優質棉花新品種衡棉3號的選育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河北農業科學 2006-12-30
42 衡科棉369簡介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中國棉花 2007-08-15
43 種植密度對棉花生育動態、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馬俊永 華北農學報 2014-12-28
44 河北省轉基因抗蟲棉遺傳改良成效分析 戴茂華; 劉麗英; 鄭書宏; 唐長波; 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1-15
45 種植密度對衡棉4號成鈴時空分布及產量性狀的影響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唐長波; 張勝古 河北農業科學 2013-10-15
46 冀中南棉花新品種產量性狀與品質性狀的綜合評價分析(英文) 戴茂華; 劉麗英; 唐長波; 呂德智; 吳振良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8-15
47 不同棉花品種對干旱脅迫的生理響應及抗旱性評價 戴茂華; 劉麗英; 龐昭進; 岳秀琴; 吳振良 中國農學通報 2015-07-25
48 花鈴期干旱脅迫對棉花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戴茂華;劉麗英;龐昭進;岳秀琴;王雪征;吳振良 江西農業學報 2015-07-15
49 花鈴期干旱脅迫對棉花光合特性的影響 戴茂華;岳秀琴;劉麗英;王廣才;王雪征;吳振良 安徽農業科學 2015-06-24 08:54
50 1,2-次乙基二膦酸分析方法的研究 司宗興; 趙士鋒; 吳振良; 關孟華; 呂蘇琴 農藥 1985-06-30
發表會議論文:
1 淺述河北省棉花生產和品種更新演變歷程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中國棉花學會2015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15-08-10
2 河北省棉田地下害蟲的綜合防治 戴茂華; 劉麗英; 吳振良 中國棉花學會2011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11-08-07
3 河北省棉花苗期病害綜合防治措施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中國棉花學會2010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8-01
4 春季遭遇持續低溫條件下棉花栽培管理技術 劉麗英; 吳振良; 戴茂華 中國棉花學會2010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10-08-01
5 冀中南地區棉花苗期田間管理技術 戴茂華; 吳振良; 劉麗英 中國棉花學會2009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09-08-07
6 中早熟豐產抗病蟲衡棉4號及栽培技術 吳振良; 劉麗英; 戴茂華; 秦建國; 師樹平 中國棉花學會2007年年會 中國會議 2007-08
榮譽獎勵:

1. 2004年、2005年獲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優秀個人榮譽稱號。
2. 2004年獲“情系三農優秀人物”榮譽稱號。
3. 2004年獲九三學社衡水市委優秀社員榮譽稱號。
4. 2006年獲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獎。
5. 2011年為河北省新世紀“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媒體報道:

投身農業,立足科研,無怨無悔做奉獻
——記九三社員、衡水市農科所副研究員吳振良
吳振良,副研究員,衡水市農科所經濟植物育種室主任,九三學社社員。1989年于河北農業大學農學系遺傳育種專業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在衡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參加工作,一直從事棉花育種工作。現為第六屆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專業組專家,河北省青年科協會員、衡水市農學會會員、衡水市棉花協會理事。
吳振良,1966年出生在冀州農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樸實的村風、祥和簡樸的家庭,培養了他為人的品質;貧窮落后的環境,鑄就了他向上不屈的性格;七八十年代,火紅的教育,樹立起了他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年的大學生活,使他具備了走向社會、建設社會的基本素質,思想更加成熟。踏下心來,從實際出發,抓住機會,發展自己,貢獻社會,這就是他剛大學畢業,走向社會的信條。1989年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后,吳振良到衡水農業科學研究所參加工作,從事棉花育種研究,一干就是17年。
一、腳踏實地,潛心棉花育種研究
十七年,相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匆匆一瞬,但對于人的一生實在是太重要了。對于吳振良來說,十七年鍛煉了他,成就了他,給了他一個舞臺,一個為社會獻出他的光和熱的機會。十七年來,他一心撲在農業科研上,潛心于棉花育種研究。從事農業工作是艱苦的,尤其是棉花育種研究,周期長、程序繁雜。每年3月開始整種,4月播種到11月收獲完,12月考種、資料整理分析、總結,中間穿插10月到次年3月的海南島南繁加代,一年的時間,排得滿滿當當。為了及時觀察棉花品種生長發育情況、性狀表現,為了及時調查病蟲害發生情況,為了及時進行田間管理,為了試驗的準確性科學性,自己的工作安排,必須跟著棉花生育期走,隨著病蟲害的活動規律轉。不能正常上下班,午飯有時顧不上吃,晚飯十有八九晚點。從家出來時晨曦微明,回家時已是華燈閃爍,街上已滿是飯后休閑、散步、鍛煉的人群。十年前,在他第一個女兒7歲那年冬天,振良為了棉花加代繁殖去了海南,孩子因無人看管不幸落入冰窟溺水身亡。每當回憶痛失女兒的事,振良心里總不是滋味,一輩子總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孩子,他何嘗不想陪一陪她們呀!妻子是中學教師,工作也很緊張,有時候也抱怨。他只好解釋“沒有辦法,工作就這性質”,慢慢地,妻子理解了。待第二個孩子又到4-5歲的時候還是沒人帶,白天可以去幼兒園上學,晚上就麻煩了。妻子每周都有幾次晚自習,給學生輔導,晚上9點多才到家。他的時間沒有規律,孩子常常自己呆在家。有一次,孩子給媽媽打電話不通(老師上課不許開機),哭著給他打電話。而此時,他為了跑項目出差,正在一百多公里外的高速公路上往家趕。他只好一邊開車一邊在電話里安慰孩子。
他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惟試驗至上,生怕工作有疏忽,導致育種材料有新的變化看不到。只要一播上種,幾乎天天要下地,有時中間出差幾天,回來第一件事不是回家,不是去辦公室,而是下地去看試驗材料、調查試驗數據。就這樣,十七年來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就這樣,十七年來,棉花育種研究由點點滴滴進展,開始加速,開始出現新的跨躍。每每想到自己工作上的進展,看到育成的品種被推廣到生產上,看到棉農滿意的笑臉,就感到由衷的充實和欣慰,感到自己的價值。
二、驀然回首,已見碩果累累
吳振良的本職工作是棉花育種,主要任務是快出、多出棉花優良品種。自1996年擔任棉花育種課題主持人以來,吳振良認定要努力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認真謀劃課題研究方向、實施方案并身體力行,潛心研究,干出特色;二是爭取課題,跑經費;三是想法設法搞創收,彌補科研經費的不足。多年來,在各級領導支持下,在同事們共同努力下,他帶領棉花課題組,從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取得了較大進展,創造了棉花育種課題的歷史性輝煌。
課題立項:從原來一兩個小項目到現在6-7個課題項目,從原來的只有省市級項目到現在市、省、部、橫向合作共存,經費也從原來每年的幾千元發展到現在十幾萬元。
育種策略:育種方向上,從過去的偏重抗病高產轉向特色優質抗病高產,著重抗旱、抗蟲抗病高產、易管理、省工品種選育;品種類型上,從單一常規品種向常規種、雜交種并行發展,現已篩選出11個優勢組合在海南制種。從育種手段上,一是利用南繁加代,縮短了育種進程,二是與中國科學院遺傳所合作,開展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提高育種水平。試驗方法、設計、管理上,也進一步規范化,多次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表揚。
經過多年來努力,育種研究上有了明顯進展。作為主研人員育成河北省第一個比有毒棉顯著增產的無毒棉(低酚棉)品種冀棉27號;河北省第一個抗旱節水型抗病蟲高產優質品種衡棉3號;新育成早熟豐產衡棉4號。另外育成新苗頭品種多個,如短果枝緊湊型的衡210、高品質203、121、103等苗頭品系,可實現密植、免整枝,深受棉農歡迎。特別是冀棉27號累計推廣面積109.4萬畝,新增產值1.1億元,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他從科技創收上,堅持走向市場、走向農村,科技服務、創收實現雙贏的原則。多年來,在科技服務和新品種示范、基地建設上,一是采取面向農村農戶先示范的路子,讓農民看到、體會到新品種、新技術的優勢;二是面向種子公司,通過技術合作把新品種推向市場。2003-2005年,先后在省內外建立棉花新品種示范點34個,基地3000多畝,推廣良種約100萬斤,實現創收50多萬元,在科研、科技服務、農民、公司間實現了多贏。
他在科技扶貧方面,堅持授人以漁,不授人以魚。多年來,他把自育棉花品種,無償提供貧困縣、貧困戶達一萬多斤。深州西王莊貧困戶王聯合,因妻子早逝,又有兩個孩子需撫養,雖承包幾十畝荒地,但不懂科學種田,一年下來,收成無幾,甚至還賠錢,日子十分艱難。吳振良及其課題組在下鄉時了解到該情況后,主動跟他聯系,提供課題幫其發展成當地的示范戶,基地繁種戶。現在,王聯合年收入達十萬元左右,蓋起了新房,老王成了中等富裕戶。
辛勤的汗水,結出了豐碩的果實,也贏得了各種榮譽。2004年,吳振良被九三學社衡水市委授予優秀社員稱號;2004、2005年連續兩年獲單位考核優秀個人稱號。2004年作為農業專家錄入中國管理科學院大型叢書《情系三農》,并獲“情系三農優秀人物”稱號。2006年11月獲河北省青年科技提名獎。
三、積蓄力量,更上層樓
在巨大的成績和榮譽面前,吳振良并沒有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充實自己。他深知:過去的成績只代表過去,過去掌握的知識只能作為今后的基礎,而自身的充實完善和事業的發展前進是永無止境的。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利用工作之余,參加繼續教育,充實自己,提高素質。完成了蘇州大學英語廣播函授學習;多次赴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等院校參加研討班、學習班,進行深造。并于2001年1月隨河北省農業友好代表團赴歐洲考察現代農業;2003年開始就讀河北農業大學在職碩士研究生;2006年2月受國家外專局資助,赴烏茲別克斯坦參加“優質棉花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培訓。利用橫向協作,向省內同行專家學習;利用省院合作項目,與中科院遺傳所合作的機會,向中直單位知名專家學習。努力提高育種手段,提升研究水平。為棉花課題組的進一步發展,積蓄力量。
多年來他的腳步走遍了無數農村示范戶的田間地頭,走出了河北,走向外省。品種在省內示范同時,在安徽、山東、山西、天津、新疆開始示范,并已初見成效。
多年來,吳振良在工作生活中,堅持做到自覺遵紀守法,對工作熱情負責,恪盡職守,對同事滿腔熱忱,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多年來,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特別是九三學社組織的三下鄉活動,如科技大集,技術扶貧等。2005年4月,受河北人民廣播電臺之邀,在《希望的田野》欄目,作為專家,通過電話為農民提供棉花技術咨詢、品種推介,受到農民歡迎。
面對各種機遇和挑戰,吳振良充滿信心,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苦是累,他都將一如既往,更加努力地工作,投身農業,立足科研,貢獻社會,他無怨無悔!
文章來源:《統戰部》2010年11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