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土木建筑工程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杜修力,1962年12月出生,四川廣安人,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1993年4月加入九三學社,1990年5月獲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工業大學科技處副處長、處長,建筑工程學院院長。2014年6月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兼任國際生命線與基礎設施地震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防護工程學會理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國家地震安全和災害評估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咨詢專家和學科評議組成員,以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地震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等四個國內一級學會理事、多個二級學會的副理事長與常務理事和多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10余種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的副主編、編委。

主要從事土木、水利工程結構抗震防災研究,在國家重大水電、核電以及地鐵等工程建設和安全運營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已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出版著作4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并獲得政府特殊津貼,“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工程”,“北京學者”。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博士后、北京市優秀教師等稱號。指導的博士生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國際性學術獎勵2項。

兼任城市建設學部主任,負責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一流學科建設和智庫建設工作,協助柳貢慧校長負責綜合改革和發展規劃工作,分管研究生院、改革與發展規劃處、一流學科建設辦公室,聯系信息學部、城市交通學院。

主要從事土木、水利工程結構抗震防災研究,在國家重大水電、核電以及地鐵等工程建設和安全運營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已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出版著作4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并獲得政府特殊津貼,“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工程”,“北京學者”。先后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博士后、北京市優秀教師等稱號。指導的博士生獲北京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篇、國際性學術獎勵2項。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3年8月,南京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工程學院(現)地下工程專業畢業,本科學位。

1986年7月,中國科學院工程力學所,工學碩士。

1990年5月,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所,工學博士。

1992年8月,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學院(現)博士后出站。

1992年10月至2001年8月,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工作,歷任高工、教授級高工(1996年9月)、博士生導師(1997年)、結構振動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助理、中國科學院結構振動開放實驗室副主任等職。

1996年,短期赴美國匹茲堡大學工作(高級訪問學者)。

2001年8月—2014年5月,北京工業大學教授,歷任防災減災學科首席教授(2002-2004),巖土工程學科首席教授(2004-),科技處副處長、處長,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等職。

1993年4月加入九三學社。

2014年6月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學術兼職:

1、國際生命線與基礎設施地震工程學會理事長。

2、國際防護工程學會理事。

3、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專家。

4、國家基金委學部咨詢專家兼土木(交通)學科評審組長組員。

5、全國博管會委員。

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專家。

7、中國地震局全國地震災害評估委員會委員。

8、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9、中國力學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首屆)委員。

10、中國工程科學理事會理事。

11、中國高教學會科研分會常務理事。

12、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副理事長。

13、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災減災工程技術推廣委員會副理事長。

14、中國地震工程聯合會理事。

15、中國工程標準化協會理事。

16、中國工程標準化協會管道專業委員會委員。

17、中國基建優化研究會(第二屆)理事。

18、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巖土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19、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工程分會副理事長。

20、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1、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技術推廣應用委員會副主任。

22、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工程安全風險與保險分會常務理事。

23、中國地震學會 理事。

24、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

25、國家地震災害評估委員會委員。

26、全國地震安評委員會委員。

27、中國建筑學會理事。

28、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

29、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護工程分會理事 。

30、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巖土工程分會理事。

31、中國工程標準化協會管道工程專業委員會理事。

32、國防防護工程學會理事。

33、《國際地震動態》編委會編委。

34、《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編委會編委。

35、《世界地震工程》編委會編委。

36、北京市第九屆政協委員。

37、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二屆人大代表,甘家口代表團副團長。

38、九三學社北京市九屆、十屆市委委員,農林委副主任,參政議政小組成員。

39、九三學社中央教育委員會委員。

40、九三學社北京市水利部支社主任委員。

41、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特邀監督員。

42、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特邀陪審員。

43、甘家口街道黨風監督員、城管監察分隊監督員。

44、天津大學兼職教授。

45、南京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主講課程:

本科生:荷載與結構設計方法。

碩士研究生:結構動力學、土動力學、工程波動理論。

培養研究生情況:

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40余人,博士后20余人。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