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醫藥衛生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陳紀林,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循環雜志常務副主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0年開始從事冠心病介入治療,截至目前已獨立和指導完成介入治療5600余例,是目前國內本單位完成例數最多的醫師。2002年度獲衛生部頒發的優秀醫師二等獎(吳楊獎)。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6年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

1981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獲醫學碩士學位,先后赴意大利、阿根廷、荷蘭等國家進修。

1995年晉升為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6年至2002年擔任冠心病研究室主任。

2003年至2009年擔任冠心病診斷治療中心主任。

學術兼職:

1.衛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 專家委員會委員。

2.中國循環雜志常務副主編。

3.中華醫學會介入培訓中心副主任委員。

4.醫心評論雜志主任委員。

5.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華醫學雜志、中華老年醫學雜志、國際心血管病雜志和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編委。

6.美國臨床心臟病和國際心臟病學雜志審稿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冠心病領域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在近十年內作為課題負責人或主要負責人參加國家攻關項目4項,其它院校級和國際橫向聯合科研項目共計12項,自主研發課題5項。

科研成果:

先后榮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北京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榮獲中國醫學科學院醫療成就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中美施貴寶醫學發展基金心血管病學一等獎1項,以下為國家級和省部級獲獎項目:

1.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技術及應用—戴汝平,高潤霖,蔣世良,陳紀林等,1997年。

2.不同類型心絞痛的病理生理基礎及發病特點和治療的臨床研究,陳紀林;陳在嘉;陶壽淇等,2000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3.臥位型心絞痛發病機理和治療的重新評價,陳紀林,陳在嘉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2004 年。

4.保護微血管內皮功能和結構完整性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無再流防治中的核心作用及機制研究,楊躍進,趙京林,尤士杰,荊志成,吳永健,楊偉憲,陳紀林等,2005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阜外心血管病醫院。

5.冠心病介入治療臨床療效的評價和推廣,陳紀林,高潤霖等,2006年。

6.中國多省市急性冠脈綜合征住院病人住院治療現狀-多中心注冊研究,呂樹錚,陳紀林等,2006年。

主要成績:

主要臨床和科研工作成績如下:

1.1983年提出混合型心絞痛的一些臨床類型早于國外文獻(1985,Maseri)。

2.發現和率先提出(1986年)變異型心絞痛發作后出現T波倒置是較常見的心電圖表現,可作為該型心絞痛的重要診斷線索。

3.1992年提出缺血疊加效應是導致勞力型心絞痛患者心絞痛閾值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外無此類報道。

4.發現和提出(1992年)90%左右的冠狀動脈固定性狹窄是勞力型心絞痛患者產生自發型心絞痛發作的臨界性狹窄,對臨床醫師判斷此類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5.對臥位型心絞痛發病機理和治療提出不同于國際傳統認識的新觀點:

①臥位型心絞痛應屬于勞力型心絞痛,不應歸入自發型心絞痛(1983年)。

②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是其發病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傳統上認為的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1992年)。

③采用β-受體阻滯劑聯合血管擴張劑作為該型心絞痛的首選治療藥物,取代傳統的強心、利尿治療產生滿意的治療效果(1992年)。

6.采用小劑量尿激酶與充分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藥物相結合治療發病急驟的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可明顯降低其急性心肌梗死和頻發心絞痛的發生率(2000年),論文在美國2001年ACC會議上發言,國外無類似方案的臨床研究。

7.提出非ST段抬高的AMI也存在再灌注治療的問題,急診介入治療應是首選治療(2001年)。

8.國際上首次提出(2002年)下間壁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診斷標準。

9.提出加強抗血小板治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和穩定斑塊的重要措施,并建立了相關的動物模型(2002年)。

10.在無國外相關報道的情況下,采用切割球囊+金屬裸支架治療冠狀動脈開口病變取得滿意的療效。既使在藥物支架廣泛應用的時代,對于不能長期耐受雙抗血小板藥物,或對于大于75歲的老年患者上述治療方法仍然是不錯的選擇,其4年臨床隨訪結果發表在《美國臨床心臟病》雜志。

11.采用自行設計的隨機對照方法(國際首次報道)證明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入院后已給予足量低分子肝素(克賽,1mg/kg)皮下注射至少2次以上者,介入治療時不需要給予靜脈普通肝素,并且介入術后可即刻拔鞘管的新觀點,該項研究的臨床意義在于可減少肝素制劑的不必要的重復使用所導致的出血并發癥的增加,此文章被美國新英格蘭雜志所引用。(2006年)。

12.提出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新的分型(2003-2005),與國外分型相比該分型不僅好記,思路清晰并且對冠心病分叉病變的介入治療有明確的指導意義,該分型已被國內外專家所引用。目前正在研究主支不同類型的斑塊對分支開口的擠壓作用,進一步梳理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是選擇單藥物支架還是雙藥物支架治療的思路。

13.在冠心病介入治療的臨床實踐中,對于一些特殊的前降支開口病變提出了兩種支架置入的方法,分別命名為“接力”式支架置入方法(implanting stents with relay method)和支架與球囊對吻的支架置入方法(SKB),并于2008年向美國TCT介入大會轉播SKB技術的操作方法,在近3年來應用此技術共治療了15例患者,無一例發生心臟事件,初步顯示了良好的近遠期療效。

14.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于2010年提出了一種抑制支架隨心跳而移動的新方法,與以前的方法比較,這種方法更安全、更有效,可完全抑制支架的移動。

論文專著:


在國家級雜志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160余篇,主編醫學著作3部,參加9部醫學著作的編寫工作。

出版專著:

1.《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介入治療》(精)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

2.《冠心病介入治療并發癥的防治》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0

3.《冠狀動脈開口病變的介入治療》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發表論文:

1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抗血栓治療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9-10-24

2 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733例臨床分析 金辰; 陳俊; 高立建; 袁晉青; 徐波; 李建軍; 喬樹賓; 楊躍進;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0-02-28

3 溶栓劑的安全有效應用 陳紀林; 李一石 中國藥物警戒 2010-05-15

4 比較不同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后晚期血栓形成的發生率 陳紀林; 黃靜涵; 楊躍進; 高立建; 喬樹賓; 徐波; 李建軍; 姚民; 秦學文;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9-12-24

5 絕經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臨床和冠狀動脈造影特點 邱洪; 吳元; 竇克非; 陳玨; 楊偉憲; 胡奉環; 慕朝偉; 戴軍; 張沛; 劉海波; 姚民; 袁晉青; 秦學文; 吳永健; 李建軍; 喬樹賓; 陳紀林; 楊躍進;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9-12-24

6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療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9-12-24

7 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預后的預測價值 劉蓉; 楊躍進; 喬樹賓; 陳紀林; 陳在嘉; 高潤霖; 吳元; 楊偉憲; 趙冬云 上海醫學 2010-05-25

8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藥物洗脫支架和裸金屬支架2年臨床觀察 竇克非; 邱洪; 吳元; 楊躍進; 徐波; 胡奉環; 陳玨; 劉海波; 姚民; 秦學文; 吳永健; 李建軍; 喬樹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10-02-24

9 藥物洗脫支架與金屬裸支架對冠狀動脈臨界病變的遠期療效 袁晉青; 徐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吳元; 李建軍 中國循環雜志 2010-02-24

10 合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的變異型心絞痛患者臨床特點 顧晴; 陳紀林; 吳元; 劉蓉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0-08-25

11 主支斑塊的不同類型對分支開口的擠壓作用——冠心病分叉病變介入治療策略的提示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9-02-24

12 經左側橈動脈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橋血管造影 毛懿; 喬樹賓;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9-06-28

13 80歲以上老年患者經橈動脈和股動脈途徑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對比研究 胡奉環;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袁晉青; 尤士杰; 馬衛華; 李建軍;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9-04-24

14 心臟導管術后腎周血腫一例 趙京林; 許海燕; 胡奉環; 趙冬云; 唐熠達; 崔錦鋼; 牟牧; 喬樹賓; 陳紀林; 楊躍進 中國循環雜志 2009-04-24

15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B型尿鈉肽水平與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及遠期死亡率的相關性分析 毛懿; 楊躍進; 張健; 倪新海;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9-12-28

16 急性下后壁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關動脈的造影特點分析 何晨; 袁晉青; 楊躍進;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李健軍; 劉海波; 吳永建; 姚民; 秦學文;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9-12-25

17 卡維地洛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荊志成; 吳永建;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6-01-15

18 應用雙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分叉病變的近期臨床療效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1-24

19 環氧化酶2與動脈粥樣硬化:爭議與前景 郭遠林;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1-24

20 中藥通心絡(超微粉碎)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楊躍進; 趙京林; 孟亮; 田毅; 荊志成; 吳永建; 尤士杰;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6-01-20

21 經皮室間隔化學消融術治療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喬樹賓; 高潤霖; 尤士杰; 袁建松; 陳紀林; 楊躍進 中華內科雜志 2006-03-01

22 冠心病介入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與普通肝素的隨機對照研究 陳紀林; 陳玨; 喬樹賓; 吳永健; 戴軍; 袁晉青; 秦學文; 姚民; 楊躍進;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2-24

23 卡維地洛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表達的干預作用 楊躍進; 陳躍峰; 阮英茆; 陳曦; 張會東; 田毅; 周燕文; 王清峙; 司文學;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6-03-28

24 經冠狀動脈注射法移植成年犬自體骨骼肌成肌細胞于急性心肌梗死區的病理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楊偉憲; 邱洪; 田毅;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6-01-15

25 用結扎法建立小型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 李崇劍; 高潤霖; 宋來鳳; 阮英茆; 唐躍; 孟亮; 楊躍進; 陳紀林; 喬樹賓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6-02-15

26 腺苷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內皮素-1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建;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6-04-30

27 阻斷CD40-CD40配體系統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張峻; 陳紀林; 顧晴; 關婷; 陳曦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6-02-20

28 移植時機對骨髓單個核細胞治療心肌梗死效果的初步研究 鄭昕; 陳紀林; 胡鳳環; 楊偉憲; 趙紅;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6-02-24

29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再灌注治療和抗栓治療的進展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6-02-24

30 急性冠脈綜合征再灌注治療和抗栓治療的進展 陳紀林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06-05-27

3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尿鈉肽水平的變化特點 毛懿; 楊躍進; 張健; 趙雪燕; 倪新海;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5-24

32 經冠脈移植骨髓單個核細胞治療心肌梗死的實驗研究 鄭昕; 陳紀林; 胡奉環; 楊偉憲; 楊躍進; 陳在嘉 心臟雜志 2006-06-25

33 經冠脈移植骨髓單個核細胞對豬梗死心肌的修復作用 鄭昕; 陳紀林; 胡奉環; 楊偉憲; 趙紅; 宋來鳳; 陳在嘉 基礎醫學與臨床 2006-07-30

34 通心絡、卡維地洛、纈沙坦對兔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微血管內皮功能及完整性保護作用的對比 楊躍進; 張健; 吳永健; 唐熠達; 陳羲; 阮英茆; 尤士杰; 劉坤申;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07-15

35 藥物洗脫支架和金屬裸支架治療彌漫病變的比較研究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楊躍進;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張沛; 高展; 竇克非; 邱洪; 慕朝偉;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6-24

36 分叉病變分型和治療策略探討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06-24

37 β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和酒石酸美托洛爾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凋亡及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作用 陳躍峰; 楊躍進; 陳曦; 阮英茆; 孫瑞成; 田毅; 周燕文; 王清峙; 司文學;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6-08-30

38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抑制兔粥樣硬化主動脈基質金屬蛋白酶1的表達 顧晴; 陳紀林; 陳曦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6-07-20

39 腺苷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vWF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建;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09-15

40 冠心病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特點 羅勤; 柳志紅; 趙智慧; 熊長明; 倪新海; 楊躍進; 陳紀林; 戴軍; 馬秀平 中國循環雜志 2006-06-24

41 心肌梗死擇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左心室重構和收縮功能的影響 華倚虹; 楊躍進; 高潤霖;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徐波; 劉海波; 袁晉青;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6-08-24

42 高齡冠心病患者擇期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的臨床特點及隨訪結果 秦學文; 李崇劍; 李曉東;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徐波;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陳玨; 吳永健; 袁晉青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6-10-27

43 冠狀動脈易損斑塊檢測方法學進展 郭遠林; 陳在嘉; 陳紀林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6-10-27

44 風濕性心臟病合并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及冠脈造影分析 陳玨; 吳元; 陳紀林; 袁晉青; 喬樹賓; 秦學文; 姚康寶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6-06-28

45 急性冠脈綜合征抗栓治療的進展 陳紀林 中國處方藥 2006-11-30

46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細胞凋亡和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變化 陳躍峰; 楊躍進; 阮英茆; 陳曦; 張寶杰; 王清峙; 司文學; 田毅; 周燕文;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10-15

47 抗血小板藥物對缺血再灌注后一氧化氮合酶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建;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6-12-15

48 兩種藥物洗脫支架在冠狀動脈復雜彌漫病變中的療效比較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內科雜志 2006-12-01

49 藥物洗脫支架對完全閉塞性病變介入治療預后影響的評估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楊躍進;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張沛; 高展; 竇克非; 邱洪; 慕朝偉;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11-24

50 應用雙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分叉病變的近遠期臨床療效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6-12-24

51 紫杉醇支架和金屬裸支架治療彌漫長病變的效果比較研究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楊躍進;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張沛; 高展; 竇克非; 邱洪; 慕朝偉;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6-10-24

52 T支架技術治療分叉病變的臨床效果研究 高展;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李建軍;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6-12-24

53 國產西羅莫司洗脫支架與紫杉醇洗脫支架臨床效果比較研究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楊躍進;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張沛; 高展; 馬衛華; 竇克非; 邱洪; 慕朝偉;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02-27

5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選擇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特點分析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陳紀林; 徐波; 喬樹賓; 秦學文; 袁晉青; 吳永健; 劉海波; 姚民; 陳玨; 戴軍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02-27

55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介入治療和抗血栓治療新進展 陳紀林 新醫學 2007-05-10

56 DES在ST段抬高AMI中的應用價值 陳紀林 醫學研究雜志 2007-03-15

57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冠狀動脈穿孔32例臨床分析 高展; 楊躍進; 陳紀林; 喬樹賓; 李建軍;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建;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高潤霖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7-08-01

58 藥物洗脫支架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價值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7-04-24

59 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后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黃靜涵;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建; 高潤霖 中華內科雜志 2007-03-01

60 西羅莫司和紫杉醇洗脫支架治療支架內再狹窄的臨床近期及10個月療效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李建軍;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4-24

61 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區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和外周血內皮祖細胞移植后細胞分化探討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宋來鳳; 阮英茆; 胡奉環; 楊偉憲; 陳紀林; 喬樹賓; 秦學文; 劉玉清;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4-24

62 冠狀動脈內移植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和內皮祖細胞對小型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療效比較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胡奉環; 楊偉憲; 宋來鳳; 阮英茆; 喬樹賓; 陳紀林; 秦學文;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10-24

63 冠心病真實世界中藥物洗脫支架置入術后血栓形成的發生率 陳紀林; 楊躍進; 黃靜涵;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李建軍;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12-24

64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置入藥物洗脫支架的療效評價 喬樹賓; 侯青;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楊躍進;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張沛; 高展; 竇克非; 邱洪; 慕朝偉;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6-24

65 成人冠狀動脈心肌橋造影分析 尚正錄; 姚民; 王慶凱; 馬志仁; 喬樹賓;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袁晉青; 劉海波; 李建軍;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7-05-24

66 B型尿鈉肽水平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死亡的預測價值 楊躍進; 毛懿; 倪新海;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內科雜志 2007-06-01

67 對分叉病變分型及治療策略的探討 陳紀林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10-27

68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相關因素分析 高展; 楊躍進; 陳紀林; 喬樹賓; 李建軍;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建;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高潤霖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10-27

69 1404例冠心病合并與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對照分析 黃靜涵;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建; 高潤霖 臨床醫學 2007-11-20

70 相同患者雜交置入CYPHER和TAXUS支架術后再狹窄研究 高展;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李建軍;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建;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高潤霖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7-11-25

71 非離子型碘造影劑的過敏樣反應 慕朝偉;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建; 袁晉青; 陳玨; 李建軍; 戴軍; 尤士杰; 竇克非; 邱洪; 王增武 中國循環雜志 2007-06-24

72 自體外周血內皮祖細胞移植對小型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胡奉環; 楊偉憲; 宋來鳳; 阮英茆; 喬樹賓; 陳紀林; 秦學文; 陳在嘉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7-12-27

73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冠心病的關系 羅勤; 柳志紅; 趙智慧; 熊長明; 倪新海; 馬秀平; 楊躍進; 陳紀林; 戴軍; 高潤霖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7-12-25

74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冠狀動脈開口病變的臨床療效比較 陳玨; 陳紀林; 喬樹賓; 徐波; 楊躍進; 高潤霖; 秦學文; 李建軍; 袁晉青; 姚民; 吳永健; 劉海波; 戴軍; 尤士杰 中國循環雜志 2007-10-24

75 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左乳內動脈橋血管病變的臨床研究 高展;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李建軍;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7-10-24

76 冠狀動脈支架內血栓病理生理機制和臨床研究進展 高立建; 陳俊;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7-10-24

77 應用切割球囊預擴張后置入金屬裸支架治療冠狀動脈開口病變的4年臨床隨訪 陳紀林; 高潤霖; 高立建; 楊躍進; 喬樹賓;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中國循環雜志 2007-12-24

78 藥物洗脫支架與金屬裸支架對非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局限病變的8個月療效 袁晉青; 徐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吳元 中國循環雜志 2007-12-24

79 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完全閉塞病變的療效觀察 袁晉青; 徐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吳元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6-24

80 糖尿病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影響 宋光遠; 吳永健; 楊躍進; 裴漢軍; 高潤霖; 錢海燕; 張健;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6-24

81 藥物洗脫支架和金屬裸支架對高齡患者安全性和效果的研究 胡奉環; 楊躍進; 徐波;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袁晉青; 馬衛華;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8-24

82 單支血管和多支血管支架術治療女性冠心病患者臨床療效比較研究 劉圣文; 喬樹賓; 徐波; 陳玨; 劉海波; 秦學文; 姚民; 吳永健; 戴軍; 張沛; 高展; 馬衛華; 于心亞;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8-10-24

83 纖維蛋白原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 馬會利; 盧鑫; 楊慧娟; 張麗娜; 鄒建宏; 趙貴鋒; 胡桃紅; 陳紀林; 葛均波 血栓與止血學 2008-02-20

84 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對小型豬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胡奉環; 楊偉憲; 尤士杰; 宋來鳳; 阮英茆; 喬樹賓;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8-02-28

85 抗血小板藥物與阻斷CD40信號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張峻; 陳紀林; 顧晴; 關婷; 陳曦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2-24

86 冠心病合并代謝綜合征患者脂聯素水平與炎癥因子及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 張峻; 喬樹賓; 楊國勝; 陳玨; 劉海波; 袁建松; 楊偉憲;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4-24

87 分叉病變介入治療的最佳路徑和治療策略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8-04-24

88 冠狀動脈造影術1 200例體會 劉世宏; 陳紀林; 喬樹賓 中國廠礦醫學 2008-08-20

89 孤立性心肌橋687例臨床分析 涂超梅; 何淑芬; 喬樹賓; 吳永健; 楊躍進; 陳紀林 山東醫藥 2008-08-11

90 冠心病患者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的變化 戴研; 高潤霖; 陳紀林; 吳永健; 劉海波; 秦學文; 賈云香; 孫繼良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3-11-25

91 CD40-CD40配體相互作用對內皮細胞促凝活性的影響 蔡強軍; 陳紀林; 張紅; 叢祥鳳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3-01-30

92 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探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新分型的特點 尤士杰; 吳永健; 陳紀林; 喬樹賓; 秦學文; 王燕武; 楊躍進; 高潤霖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3-12-16

93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I/D多態性及其血清活性與冠心病的關系 戴研; 高潤霖; 葉玨; 陳紀林; 吳永健; 劉海波; 秦學文; 賈云香 中國循環雜志 2003-02-24

94 無ST段抬高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早期介入治療策略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3-04-24

95 不同小劑量多巴酚丁胺超聲心動圖與~(18)F-脫氧葡萄糖心肌代謝顯像對比檢測冠心病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受損患者存活心肌 楊偉憲; 楊躍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琴;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3-04-24

96 肥厚型心肌病冠狀動脈肌橋造影特點分析 袁晉青; 高潤霖; 喬占瑞; 喬增勇;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楊躍進; 姚民;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3-08-24

97 促炎因子介導的體外培養人主動脈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 孟麗; 吉瑞瑞; 徐麗;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3-08-24

98 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細胞培養方法改良及生長特性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阮英茆; 王清峙; 陳曦;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3-10-24

99 ~(99)Tc~m-MIBISPECT心肌顯像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預后判斷的價值 張曉麗; 劉秀杰; 何作祥; 史蓉芳;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楊敏福; 王翠英; 魏宏英 中華核醫學雜志 2003-12-30

100 擇期冠狀動脈介入治療2868例并發癥分析 俞夢越;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姚康寶;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徐波; 陳在嘉 中華內科雜志 2003-08-20

101 年輕人冠心病危險因素分布及聚集狀況 劉曉寧 ; 張春玲 ; 武文君 ; 惠汝太 ; 高潤霖 ; 陳紀林 ; 楊躍進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2-28

102 肺炎衣原體感染增加糖尿病患冠心病的危險性 孫余華; 鞠振宇; 吳永健; 裴衛東; 孫凱; 劉曉寧; 黃贊春; 張宇; 張惠麗; 陳紀林; 惠汝太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3-28

103 心肌灌注顯像對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后的遠期預后價值 張曉麗; 劉秀杰; 高潤霖; 史蓉芳; 何作祥; 陳紀林; 楊躍進; 楊敏福; 魏宏英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4-28

104 急性后間壁心肌梗死心電圖診斷標準商榷 陳紀林; 陳在嘉; 袁晉青; 田月琴; 喬樹賓; 史蓉芳; 唐熠達; 楊躍進; 陸宗良;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5-28

105 急性高側壁、正后壁心肌梗死致亞急性心室游離壁破裂一例 荊志成; 楊躍進; 黨愛民; 劉海波; 張健; 柳志紅;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6-28

106 不同劑量阿司匹林對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的抑制作用 唐熠達; 陳紀林; 阮英茆; 徐新林; 王清峙; 司文學; 張連莊; 楊躍進;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8-28

107 擇期冠狀動脈造影9 196例并發癥分析 俞夢越;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姚康寶;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吳元; 尤士杰; 徐波;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3-01-25

108 選擇性環氧化酶-2抑制劑對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動脈粥樣硬化影響的實驗研究 郭遠林;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5-04-24

109 藥物負荷超聲心動圖與雙核素心肌顯像對比檢測存活心肌 楊躍進; 楊偉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琴; 何作祥;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4-19

110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療 陳紀林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1-05

111 地爾硫卓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健;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3-09

112 塞來昔布與小劑量阿司匹林合用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 郭遠林; 陳紀林; 李建軍; 張偉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05-03-30

113 通心絡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護性研究 尤士杰; 楊躍進; 陳可冀; 高潤霖; 吳永健; 張健; 荊志誠; 白東峰; 王燕武;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5-19

114 腺苷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荊志成; 吳永建;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5-19

115 不同支架植入對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影響對比研究 鄧可武; 劉海波; 荊志成; 喬樹賓; 姚明; 吳永健; 陳紀林 中國醫藥導刊 2005-05-28

116 腺苷對豬缺血再灌注心肌組織一氧化氮合酶同工酶的影響 楊躍進; 趙京林;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建;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 2005-06-05

117 小型豬外周血內皮祖細胞的體外培養與分化研究 李崇劍; 高潤霖; 劉玉清; 宋曉東; 閆笑梅; 孟亮; 宋來鳳; 阮英茆;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5-06-30

118 經冠脈注射法移植成年犬自體骨骼肌成肌細胞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楊偉憲; 王清峙; 孟亮;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5-02-15

119 小劑量多巴酚丁胺及硝酸異山梨酯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減低患者存活心肌的準確性 楊偉憲; 楊躍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琴; 何作祥;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5-06-25

120 Mytrolimus藥物洗脫支架預防支架內再狹窄的實驗研究 邱洪; 高潤霖; 唐智榮; 孟亮; 兆恒; 阮英卯; 趙紅; 楊躍進;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6-19

121 福辛普利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荊志成; 吳永建;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7-19

122 心血管病病人應用低分子肝素要規范化 陳紀林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3-30

123 中藥通心絡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楊躍進; 趙京林; 荊志成; 吳永健;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3-30

124 對《阿替洛爾的心臟保護作用缺乏證據》一文的看法 陳紀林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4-06

125 藥物負荷超聲心動圖檢測心功能減低者存活心肌 楊偉憲; 楊躍進; 胡奉環; 尤士杰; 王燕武; 陳紀林 中華內科雜志 2005-08-15

126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冠心病復雜病變的臨床近遠期療效比較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8-03

127 抗血小板藥物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吳永建; 荊志成;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5-08-03

128 尼可地爾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健;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 2005-07-10

129 通心絡膠囊干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運重建后自發性改善的臨床研究 尤士杰; 陳可冀; 楊躍進; 高潤霖; 吳永健; 張健; 王燕武; 陳紀林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07-20

130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療的規范化問題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5-08-24

131 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間隔破裂的臨床特征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分析 郭遠林; 姚民; 陳紀林; 吳元; 邱洪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8-19

132 缺血預適應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健;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5-08-30

133 直接注射移植自體骨骼肌成肌細胞對成年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臟功能的影響 竇克非; 楊躍進; 邱洪; 慕朝偉;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臨床康復 2005-08-14

134 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與纈沙坦的心功能保護作用 趙京林; 楊躍進; 吳永建; 荊志成;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林; 陳在嘉 中國臨床康復 2005-09-21

135 通心絡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內皮素-1的影響 趙京林; 楊躍進; 尤士杰; 荊志成; 吳永建; 楊偉憲;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5-10-20

136 經冠狀動脈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小型豬急性心肌梗死 陰赪茜; 陳紀林; 王韞芳; 曹豐; 程芮; 裴雪濤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5-12-30

137 抗血小板藥物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及機制研究 張峻; 陳紀林; 顧晴; 關婷; 陳曦 中國循環雜志 2005-12-24

138 成年犬自體骨骼肌成肌細胞移植于急性心肌梗死區的實驗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楊偉憲; 邱洪; 田毅;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11-19

139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在冠心病復雜病變中的臨床近遠期療效的比較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戴軍; 尤士杰; 馬衛華 醫學研究通訊 2005-09-15

140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急性心包填塞的臨床及超聲心動圖特點 王燕武; 尤士杰; 楊躍進; 陳玨;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白東峰;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醫刊 2003-11-01

141 首次心肌梗死后擇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長期預后分析 楊躍進; 羅彤; 高潤霖; 陳紀林;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在嘉; 宋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11-28

142 國人血漿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心病關聯 張春玲; 鞠振宇; 孫靜; 劉曉寧; 高潤林; 陳紀林; 楊躍進; 惠汝太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3-08-15

143 藥物洗脫支架在介入治療中的最新進展和前景展望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3-12-24

144 安體舒通對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構和心肌間質膠原的影響 邱洪; 楊躍進; 田毅; 張沛; 阮英茆; 孫瑞成;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3-12-24

145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旁路移植血管病變介入治療的臨床療效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1-30

146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并發急性心肌梗死1例 賈玉和; 姚民; 樊朝美; 吳永健; 高潤霖; 楊躍進; 陳紀林; 陳在嘉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4-02-25

147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療的進展(1)血小板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2-24

148 下后壁心肌梗死并發二尖瓣左前組乳頭肌斷裂一例 楊晶晶; 戴軍; 慕朝偉; 姚民;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4-24

149 氯吡格雷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影響 顧晴; 陳紀林; 阮英茆; 司文學; 王清峙; 徐新林; 褚雁; 張連莊;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4-24

150 心磁圖對常規心電圖正常冠心病的診斷價值的初步探討 王春寧; 高潤霖; 胡奉環; 韋丙奇; 楊躍進; 尤士杰; 劉海波; 張云; 熊長明; 陳玨;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5-30

151 首次心肌梗死患者878例冠狀動脈病變的特點分析 羅彤; 楊躍進; 宋蓉; 高潤霖; 陳紀林;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4-06-02

15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進展 陳紀林 中國處方藥 2004-05-15

153 經右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3005例——操作失敗及并發癥原因分析 戴軍; 姚民; 喬樹賓; 楊躍進; 秦學文; 安向光; 侯宇; 劉海波; 陳玨; 吳永健; 袁晉青; 吳元; 尤世杰;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6-24

154 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脫支架對豬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內膜增生的影響 鄭金剛; 高潤霖; 程樹軍; 王春寧; 錢杰; 阮英茆; 王清峙; 袁晉青; 孟亮; 喬樹賓;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6-24

155 正確評價藥物洗脫支架的臨床療效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6-30

156 心臟X綜合征患者長期隨訪研究 高展;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6-30

157 易損斑塊的病理生理機制及其檢測的研究進展 李崇劍; 高潤霖; 楊躍進;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6-30

158 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在復雜病變中的臨床近、遠期療效評價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8-24

159 國人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后血管封堵器的臨床應用 袁晉青; 靳翠彬; 陳紀林; 高潤霖; 陳玨; 戴軍; 喬樹賓; 尤士杰; 吳元; 秦學文; 楊躍進; 姚民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8-24

160 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 陳露; 戴軍;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4-08-24

161 成人冠狀動脈造影中動脈起源異常分析 吳瑛; 姚民;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康寶;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吳元; 戴軍; 尤士杰; 錢杰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7-30

162 抗血小板藥物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的實驗研究 顧晴; 陳紀林; 阮英茆; 唐熠達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7-30

163 60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的臨床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分析 袁晉青; 高潤霖; 張傳煥; 陳紀林;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楊躍進; 吳永健; 姚民; 秦學文; 喬樹賓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8-30

164 G蛋白β3亞單位基因和α-內收蛋白基因多態性與早發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劉曉寧; 黃曉紅; 宋燕; 楊躍進; 陳紀林; 惠汝太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8-30

165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后再次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分析 賈玉和; 姚民;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胡盛壽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09-30

166 成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肌梗死 陰赪茜; 陳紀林 中國急救醫學 2004-09-10

167 凝血因子Ⅰ和血脂水平對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影響 馬會利; 方業明; 馬永莉; 馮軍; 牛玉宏; 陳紀林; 陳在嘉; 王克強; 葛均波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4-10-25

168 快速心房纖顫時ST段水平壓低與冠心病關系的探討 王琳; 許法運; 王營; 吳永健; 秦學文; 陳紀林 山東醫藥 2004-10-28

169 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對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減低患者左心室重構及收縮功能的作用 楊躍進; 楊偉憲; 胡奉環; 尤士杰;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0-24

17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間隔穿孔的臨床及預后分析 陳玨; 陳紀林; 楊躍進; 姚康寶; 吳元; 袁晉青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0-24

171 早發冠心病患者的G蛋白β3亞單位基因多態性分析 劉曉寧; 黃曉紅; 宋燕; 陳紀林; 楊躍進; 惠汝太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0-24

172 中國人纖維蛋白原與冠心病的關系 馬會利; 方業明; 馬永利; 馮軍; 牛玉宏; 陳紀林; 陳在嘉; 王克強; 葛均波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0-24

173 介入心臟病學暨第八屆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演示會議紀要 李崇劍;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0-24

174 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在冠心病復雜病變中應用的近遠期療效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徐波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10-30

175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分析 袁晉青; 高潤霖; 喬占瑞;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姚民; 楊躍進; 秦學文;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4-10-30

176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細胞凋亡 陳躍峰; 楊躍進; 陳曦; 阮英茆; 張寶杰; 王清峙; 張連莊; 田毅; 周燕文;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臨床康復 2004-12-25

177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冠狀動脈穿孔及心臟壓塞的處理對策 陳玨;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徐波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4-12-27

178 通心絡膠囊在急性心肌梗死血運重建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尤士杰; 楊躍進; 陳可冀; 吳永健; 荊志成; 張健; 胡奉環; 白東峰; 陳紀林; 高潤霖 疑難病雜志 2004-08-18

179 易損斑塊的分子病理學研究進展 郭遠林; 張偉; 陳紀林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4-12-15

180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凋亡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的表達及卡維地洛的防治作用 陳躍峰; 楊躍進; 阮英茆; 陳曦; 孫瑞成; 田毅; 周燕文; 王清峙; 司文學;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2-24

181 超聲評價經橈動脈或股動脈途徑的穿刺并發癥 袁建松; 喬樹賓; 王燕武; 白東風; 尤士杰; 李建蓉; 楊躍進; 姚民;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4-12-24

182 孤立性回旋支病變的臨床特點及介入治療 袁晉青; 李衛菊; 張芬芳;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吳永建; 姚民; 秦學文; 喬樹賓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4-12-10

183 不同類型5F共用型造影導管在經橈動脈徑路冠狀動脈造影中的應用 陸銳; 姚民; 喬樹賓; 戴軍; 楊躍進; 秦學文;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錢杰; 姚康寶;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1-19

184 糖尿病對選擇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操作及住院期臨床事件的影響 李崇劍;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徐波; 喬樹賓; 袁晉青; 吳永健; 劉海波; 姚民; 陳玨; 戴軍;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03-19

185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合用對兔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進展的抑制作用 顧晴; 陳紀林; 阮英茆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5-02-28

186 靜脈溶栓及肝素治療對AMI患者血漿纖維蛋白肽A晝夜節律的影響 宋杰; 于全俊; 高潤霖; 趙秀文; 楊躍進; 陳紀林 臨床薈萃 1999-03-08

187 反復多發性肺動脈血栓栓塞誤診1例 張朝陽; 姚民; 韓英; 陳在嘉; 陳紀林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1999-04-25

188 心導管術后靜脈血栓形成及栓塞分析 倪新海; 程顯聲; 趙彥芬; 楊躍進; 陳在嘉; 陳紀林; 張奎俊; 王方正; 方丕華; 尤世杰; 高潤霖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1999-12-25

18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心電圖對判斷心肌梗死相關動脈和閉塞位置的作用 陳紀林; 高潤霖; 吳元;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2-24

190 左冠狀動脈主干慢性完全閉塞13例臨床分析 陳玨; 姚民; 吳元; 尤士杰;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2-24

191 外源性基因在血管球囊損傷后新生內膜中的表達 祁哲; 高潤霖; 錢杰; 宋杰; 司文學;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2-24

192 巨大心臟脂肪瘤引起室性心動過速一例 張朝陽; 姚民; 陳紀林; 陳在嘉; 王巍; 呂濱; 趙世華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2-24

193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并發急性血管閉塞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徐義樞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4-24

194 成年人冠狀動脈造影先天性變異分析 姚民; 陳玨; 吳元;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6-24

195 噻氯匹定致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一例 宋潛英; 喬樹賓; 陳紀林; 熊長明; 秦學文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6-24

196 成人冠狀動脈瘺29例臨床分析(摘要) 吳元;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尤士杰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8-24

197 使用最小球囊取出脫落在冠狀動脈內的支架二例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秦學文 中國循環雜志 1999-08-24

198 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分型簡評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0-24

199 成人孤立性左心室肌型憩室的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特點 尤士杰; 楊躍進; 高潤霖; 胡奉環; 王燕武; 劉海波; 姚民;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0-24

200 急性心肌梗塞運動異常的自發改善和小劑量多巴酚丁胺超聲心動圖試驗的預測價值 楊躍進; 胡奉環; 尤士杰; 劉劍萍; 王燕武; 武玉蘭; 白東峰; 姚康寶;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24

201 胸前導聯ST段壓低范圍和幅度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意義 秦學文; 陳淑清;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24

202 不穩定性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肌鈣蛋白T變化的比較 吳永健; 陳紀林; 譚曉燕; 蔡強軍; 邱罡; 朱洪; 姚康寶;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24

203 孤立性左冠狀動脈主干狹窄17例臨床分析 陳玨; 姚民; 吳元; 喬樹賓;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24

204 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1000例——單中心經驗分析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秦學文; 姚康寶; 徐波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05 冠狀動脈支架內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06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對急性心肌梗塞運動異常節段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預測 楊躍進; 高潤霖; 胡奉環; 尤士杰; 王燕武; 李雪芝;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07 冠狀動脈內支架在治療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摘要)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姚康寶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08 先天性心臟憩室臨床特點分析(摘要) 尤士杰; 姚民; 李琳; 楊躍進; 高潤霖; 喬樹賓; 秦學文;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09 慢性完全閉塞病變的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 摘要)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健; 姚康寶 中國循環雜志 1999-12-30

210 35歲以下與45歲以上心肌梗死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戴軍;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中華內科雜志 1999-02-20

211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的關系 劉海波; 高潤霖; 惠汝太; 陳紀林; 張春玲; 吳元 中華內科雜志 1999-12-20

212 冠狀動脈造影術后突發急性肺動脈栓塞二例 楊躍進; 尤士杰; 高潤霖; 姚康寶; 陳玨; 劉海波;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9-04-28

213 β纖維蛋白原基因啟動子區HaeⅢ多態性和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 馬會利;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9-08-28

214 我國冠心病研究主要成就 高潤霖; 吳錫桂; 陳紀林; 陳保生; 馮宗忱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9-10-28

215 不穩定性心絞痛尿激酶溶栓治療的臨床療效——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9-10-28

216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相關酶基因多態性的研究 許海燕; 陳在嘉; 湯健; 姜玉新; 張晨暉; 朱大明; 張春玲; 葉玨; 趙如冰; 楊躍進; 陳紀林; 惠汝太 中華醫學雜志 1999-06-15

2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及肝素治療后血漿纖維蛋白肽A的變化 宋杰; 劉冬青; 于全俊; 高潤霖; 楊玉梅; 趙秀文; 楊躍進; 陳紀林 中國急救醫學 1999-08-25

218 早發冠心病患者甲烯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的C677T多態性研究 許海燕; 陳在嘉; 湯健; 朱大明; 張晨暉; 楊躍進; 陳紀林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1999-04-30

219 冠心病患者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部分片段突變的研究 許海燕; 陳在嘉; 姜玉新; 葉玨; 楊躍進; 陳紀林; 湯健 山東醫藥 2002-06-25

220 辛伐他汀20mg治療冠心病合并中度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療效分析 祁哲; 陳紀林; 劉雪梅; 方麗; 向菊蘭; 王敏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2-04-10

221 卡維地洛、西拉普利及其合用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塑的作用 唐熠達; 楊躍進; 阮英茆; 李永利; 周燕文; 田毅; 高潤霖;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02-09-30

222 心肌缺血的預適應和心肌缺血的疊加效應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2-02-24

223 細胞分化抗原40與細胞分化抗原40配體相互作用對內皮細胞明膠酶及其抑制物表達的影響 蔡強軍; 陳紀林; 張紅; 叢祥鳳 中國循環雜志 2002-02-24

224 冠心病介入治療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問題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2-02-24

225 C-反應蛋白與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斑塊形態的關系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2-04-24

226 使用5F造影導管經橈動脈徑路冠狀動脈造影689例體會 姚民; 喬樹賓; 王東方; 楊躍進; 秦學文;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尤士杰; 戴軍; 吳元; 姚康寶;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2-10-24

227 冠心病介入治療進展 (2)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介入治療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2-12-24

228 不同類型高脂血癥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調血脂治療對其影響 吳永健; 俞虹; 秦學文; 王興宇; 孫余華; 陳紀林; 寇文镕; 陸宗良 中國循環雜志 2002-12-24

229 他汀類藥物致嚴重肌損傷三例 祁哲; 陸宗良;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內科雜志 2002-05-20

230 急性心肌梗死后側支循環的形成及糖尿病對其影響 吳永健; 崔仲華;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姚康寶; 劉海波;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01-28

231 年輕心肌梗死患者纖維蛋白原基因βG-455-A多態性研究 馬會利 ; 馬會利 ; 李明花 ; 陳紀林 ; 陳在嘉 ; 馮軍 ; 馬永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02-28

232 冠狀動脈內放射治療對支架內再狹窄的作用 高潤霖; 何作祥; 陳紀林; 徐波; 楊躍進; 喬樹賓; 劉海波; 秦學文; 姚民; 吳永健; 戴軍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05-28

233 切割球囊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徐波;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05-28

234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對人血管平滑肌細胞間質膠原酶及其組織抑制因子基因表達的影響 張紅; 陳紀林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2-06-30

235 血脂康對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 吳永健; 俞虹; 李建榮; 秦學文; 楊躍進; 陳紀林; 陸宗良; 寇文溶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2-11-15

236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植入支架的長期預后分析(英文) 陳紀林; 高潤霖; 蔡強軍;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張峻; 姚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2-04-20

237 變異型心絞痛發作時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冠狀動脈病變的關系 祁哲; 陳紀林; 劉麗; 于全俊;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2-06-30

238 左室功能對心肌梗死患者遠期預后的影響 宋潛英; 張曉麗; 楊躍進; 陳紀林; 姚康寶;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高潤霖; 陳在嘉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2-05-27

239 ~(99m)Tc-MIBI運動-靜息心肌灌注顯像對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術后患者的預后估價 張曉麗; 王翠英; 劉秀杰; 史蓉芳; 高潤霖; 何作祥; 陳紀林; 楊躍進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2-04-15

240 心肌梗塞后時間依賴的肺炎衣原體IgG抗體陽性率變化 孫余華; 鞠振宇; 劉曉寧; 裴衛東; 孫凱; 黃贊春; 張宇; 張惠麗; 惠汝太; 吳永健; 陳紀林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2-12-15

241 完全閉塞性病變介入治療療效評價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醫學研究通訊 2002-05-15

242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再狹窄對QT離散度的影響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陳在嘉; 劉曉輝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1999-11-27

243 冠心病及健康者男女βHae多態性與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比較 馬會利; 陳紀林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0-01-25

244 成人及兒童心臟憩室臨床分析 尤士杰; 姚民; 楊躍進; 李琳; 高潤霖; 喬樹賓; 秦學文;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00-04-25

245 小劑量多巴酚丁胺-硝酸酯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肌梗塞室壁運動異常自發改善的預測價值 胡奉環; 尤士杰; 楊躍進; 王燕武; 高潤霖; 李雪芝; 陳紀林; 姚康寶; 徐義樞; 陳在嘉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0-10-16

246 冠狀動脈造影術后雙趾缺血壞死一例 宋杰; 喬樹賓; 高潤霖; 姚康寶;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4-24

247 無球囊預擴張直接置入冠狀動脈內支架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徐波;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姚康寶; 左魯寧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4-24

248 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MspI多態性與心肌梗塞危險性的研究 蔡強軍; 陳紀林; 袁家穎; 馬會利; 宋杰; 許敏伏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4-24

249 單種或多種相關基因突變對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響 許海燕; 陳在嘉; 湯健; 楊躍進; 陳紀林; 張春玲; 葉玨; 惠汝太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4-24

250 阿司匹林引起支氣管哮喘及變異型心絞痛一例 于全俊; 尤士杰; 陳在嘉;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可遠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4-24

251 高位胸段交感神經阻滯治療頑固性心絞痛二例 吳元; 秦學文; 安建雄; 陳紀林; 劉進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6-24

252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并發冠狀動脈穿孔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左魯寧; 楊躍進;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姚康寶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6-24

253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肌鈣蛋白T增高的發生率及其原因分析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吳元;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0-06-24

254 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對冠心病介入治療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的預測價值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吳永健;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0-10-24

255 1999年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冠心病介入治療——單中心經驗分析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徐波; 祁宏;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姚康寶; 袁晉青; 陳玨; 吳元; 尤士杰 中國循環雜志 2000-10-24

256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及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突變與冠狀動脈內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關系(摘要) 劉海波; 高潤霖; 葉玨; 陳紀林; 張春玲;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宋杰; 惠汝太;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0-12-24

257 急性肺動脈栓塞誤診為急性心肌梗塞八例原因分析 尤士杰; 楊躍進; 胡奉環; 高潤霖; 陳玨; 劉海波; 姚民;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0-12-24

258 心室壁心肌腫瘤的臨床和心電圖特點 楊躍進; 尤士杰; 高潤霖; 胡奉環; 王燕武; 張奎俊; 華偉;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0-12-24

259 ~(99)Tc~m-MIBI靜息心肌斷層顯像對年輕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損傷的評價 田月琴; 劉秀杰; 史蓉芳; 魏紅星; 褚克維; 喬樹賓; 陳紀林 中華核醫學雜志 2000-08-25

260 中國人成人先天性孤立性左室憩室的臨床和影像診斷特點 楊躍進; 尤士杰; 高潤霖; 劉海波; 喬樹賓; 陳紀林 中華內科雜志 2000-02-20

261 梗死后心絞痛臨床類型及與血管病變的關系 陳紀林; 關婷; 陳玨; 高潤霖;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中華內科雜志 2000-09-20

262 陳舊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存活心肌對QT離散度的影響 宋潛英; 張曉麗; 吳維力; 劉秀杰; 高潤霖; 史蓉芳; 楊躍進; 田月琴;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02-28

263 先天性左心室多發憩室一例 竇克非; 劉海波; 楊躍進; 高潤霖;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04-28

26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動態變化及臨床意義 蔡強軍;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08-28

265 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的危險因素和預測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徐波; 姚民; 秦學文; 姚康寶; 李賢; 武陽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12-28

266 先天性左心室肌型憩室合并前壁心肌梗死一例 尤士杰; 楊躍進; 高潤霖; 胡奉環; 祁哲;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0-12-28

267 左心室舒張功能不全在臥位型心絞痛發病中的作用 陳紀林; 高潤霖;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0-04-15

268 異舒吉超聲心動圖試驗預測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壁運動異常節段自發改善的研究 胡奉環; 楊躍進; 王燕武; 尤士杰; 高潤霖; 李雪芝; 陳紀林; 姚康寶;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0-10-15

269 小劑量依那普利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構和功能的影響 張沛; 楊躍進; 宋來鳳; 阮英茆; 周燕文; 田毅; 陳紀林; 陳在嘉; 徐義樞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0-12-15

270 葉酸及維生素B_6對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影響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趙雪燕; 張春玲; 楊躍進 心肺血管病雜志 2000-08-27

271 不同小劑量多巴酚丁胺超聲心動圖試驗識別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對比研究 胡奉環; 楊躍進; 尤士杰; 高潤霖; 劉劍萍; 李雪芝; 王燕武;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00-09-25

272 以室性心動過速為首發臨床表現的心臟腫瘤五例 尤士杰; 楊躍進; 張奎俊; 華偉; 王方正; 陳紀林; 高潤霖;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0-12-02

273 聚合酶鏈反應-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家系調查中的應用 朱大明; 陳在嘉; 陳保生; 陸宗良; 呂新躍; 寇文鎔; 徐義樞; 孫繼良; 曾武威;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杜懷明; 馬咸成; 許海燕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00-04-26

274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肌鈣蛋白增高的發生率及其原因分析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吳元; 陳在嘉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0-05-27

275 肥厚型心肌病冠狀動脈造影特征 吳元;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姚康寶; 姚民; 吳永健; 陳玨; 劉海波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0-08-27

276 床旁超聲心動圖在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急性心包填塞診斷和治療中的價值 尤士杰; 楊躍進; 胡奉還; 王燕武; 喬樹賓; 秦學文;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1-05-16

277 超聲多普勒心動圖在急性心肌梗塞并發室間隔穿孔預后的評價 尤士杰; 楊躍進; 胡奉環; 王燕武; 姚康寶; 吳永健; 喬樹賓; 秦學文; 陳紀林; 高潤霖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1-12-16

278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前后凝血功能的動態變化 張峻; 陳紀林; 趙秀文; 關婷; 吳永健; 袁晉青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4-24

279 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新動向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0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C-反應蛋白與肌鈣蛋白T的變化 張峻;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1 肌鈣蛋白T陽性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臨床和造影特點 吳永健; 陳紀林; 姚康寶; 秦學文; 徐波; 喬樹賓; 陳在嘉; 高潤霖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2 小劑量尿激酶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對凝血、纖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關婷; 陳紀林; 趙秀文; 張峻;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3 高膽固醇血癥低密度脂蛋白受體基因點突變的研究 朱大明; 陳在嘉; 陳保生; 陸宗良; 寇文镕; 徐義樞; 呂新躍; 曾武威;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杜懷明; 馬咸成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4 冠心病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變化的臨床特點 許海燕; 陳在嘉; 楊躍進; 惠汝太; 張春玲;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5 心絞痛危險度分層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6-24

286 大、中、小劑量依那普利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塞左心室重構的作用對比 張沛; 楊躍進; 宋來鳳; 阮英茆; 徐新林; 李永利; 周燕文; 田毅; 陳紀林; 陳在嘉; 徐義樞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8-24

287 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態性及其抗原與冠心病的關系 戴研; 高潤霖; 葉玨; 吳永健; 陳紀林; 劉海波; 秦學文; 賈云香; 孫繼良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8-24

288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并發急性心包填塞搶救成功三例 喬樹賓; 尤士杰; 高潤霖; 譚慧瓊; 陳玨; 秦學文; 楊躍進;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2001-08-24

289 17例肥厚型心肌病病人心電圖特點分析 吳維力; 孟麗; 陳紀林; 田夢 中國循環雜志 2001-12-24

290 小劑量美托洛爾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構的研究 唐熠達; 楊躍進; 田夢; 張沛; 阮英茆; 孫瑞成; 李永利; 高潤霖;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2001-12-24

291 運動試驗心肌灌注SPECT顯像對冠狀動脈造影決策的影響 宋麗萍; 何作祥; 劉秀杰; 史蓉芳; 劉蘊忠; 田月琴; 張曉麗; 秦學文;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核醫學雜志 2001-06-25

292 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 陳紀林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1-02-14

293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及置入支架的長期預后分析 陳紀林; 高潤霖; 蔡強軍;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張峻; 姚民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1-28

294 硝酸酯、小劑量多巴酚丁胺及其合用超聲心動圖試驗識別急性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對比研究 楊躍進; 胡奉環; 高潤霖; 尤士杰; 王燕武; 李雪芝; 姚康寶;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再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1-28

295 蛋白涂層支架攜帶質粒介導的一氧化氮合酶基因預防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后再狹窄的實驗研究 戴軍; 高潤霖; 史瑞文; 湯鍵; 宋來鳳; 阮英茆; 陳紀林; 李永力; 唐承君; 孟亮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3-28

296 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塑作用的對比研究 楊躍進; 張沛; 阮英茆; 宋來鳳; 徐新林; 李永利; 周燕文; 田毅; 陳紀林; 陳在嘉; 徐義樞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6-28

297 QT離散度對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臨床評價 宋潛英; 張曉麗; 楊躍進; 陳紀林; 姚康寶;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7-28

298 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治療巨大冠狀動脈瘤一例 吳維力; 江鳳林; 喬樹賓; 秦學文; 陳紀林; 高潤霖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7-28

299 無ST段抬高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08-28

300 與冠狀動脈造影術有關的“紫趾”綜合征 柳志紅; 高潤霖; 趙彥芬; 宋杰; 喬樹賓;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10-28

301 卡維地洛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塑的作用 楊躍進; 高潤霖; 唐熠達; 張沛; 阮英卯; 李永利; 周燕文; 田毅;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11-28

302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分析 陳紀林; 高潤霖; 張峻; 楊躍進; 姚康寶;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1-12-28

303 不同劑量卡維地洛防治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構的研究 楊躍進; 唐熠達; 張沛; 阮英卯; 徐新林; 周燕; 文田毅; 高潤霖;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醫學雜志 2001-08-15

304 AT_1受體阻斷劑絡薩坦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構的防治作用 張沛; 楊躍進; 阮英茆; 宋來鳳; 徐新林; 李永利; 周燕文; 田毅; 陳紀林; 陳在嘉; 徐義樞 中國急救醫學 2001-07-10

305 卡維地洛與倍他樂克防治大鼠AMI左室重構作用的比較 唐熠達; 楊躍進; 張沛; 阮英卯; 逯淑琴; 孫瑞成; 王配合; 高潤霖; 陳紀林; 陳在嘉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01-10-30

306 75歲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分析 吳永健; 楊偉憲; 楊躍進; 公方升; 王剛; 姚康寶;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1-06-15

307 老年慢性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血栓栓塞性中風的危險因素 馬會利; 馮軍; 馬永利; 方業明; 鄧秀娟;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1-06-15

308 心電圖判斷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梗死相關血管的臨床價值 馬會利; 陳紀林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01-01-28

309 不同劑量辛伐他汀降脂療效的比較 祁哲; 陳紀林; 方力; 向菊蘭; 王敏 醫藥導報 2001-03-25

310 變異型心絞痛心律失常特點的臨床分析 祁哲; 王芮; 劉麗; 陳紀林; 于全俊; 陳在嘉 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 2001-08-30

311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對冠心病患者C反應蛋白及肌鈣蛋白T的影響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吳永健; 宋杰; 陳在嘉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01-05-27

312 血脂康對合并高脂血癥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 吳永健; 俞虹; 李建榮; 秦學文; 陳紀林; 陸宗良; 寇文溶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01-01-08

313 不同臨床情況下小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血脂康調血脂治療對其的影響 吳永健; 俞虹; 秦學文; 王興宇; 孫余華; 陳紀林; 寇文溶; 陸宗良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01-02-23

314 血脂康降血脂治療對合并高脂血癥的冠心病患者纖溶儲備功能的影響 吳永健; 俞虹; 孫余華; 秦學文; 陳紀林; 寇文溶; 陸宗良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01-03-08

315 運動誘發ST段抬高的臨床意義 陳紀林; 徐義樞; 高潤霖; 楊躍進; 姚康寶; 許美玲; 王靜; 王玉山;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5-02-15

316 大劑量雙嘧達莫引起嚴重心肌缺血一例 陳紀林; 徐義樞; 吳元; 楊躍進 中國循環雜志 1995-03-15

317 不同類型冠心病患者冠狀循環中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的變化 劉海波; 陳在嘉; 高潤霖; 姚康寶;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吳永健; 段兵; 徐義樞 中國循環雜志 1995-05-15

318 先天性左冠狀動脈-左室瘺二例 譚慧瓊; 姚康寶; 高潤霖; 陳紀林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02-28

319 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絞痛的臨床分析 徐義樞; 楊躍進; 魏慶林; 劉恒偉; 陳紀林; 于全俊;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06-28

320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對冠狀循環中血漿內皮素水平的影響 吳永健; 陳在嘉; 徐義樞; 姚康寶;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賈云香; 喬樹賓; 劉海波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08-28

321 急性心肌梗塞和不穩定性心絞痛血漿纖維蛋白肽A動態變化的比較 陳紀林; 徐義樞; 趙秀文; 孫繼良; 姚康寶; 于全俊; 楊躍進;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10-28

322 急診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并發心原性休克 高潤霖 ; 姚康寶 ; 陳紀林 ; 楊躍進 ; 喬樹賓 ; 徐義樞 ;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12-28

323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左室心功能及其重塑的研究 楊躍進 ; 高潤霖 ; 陳在嘉 ; 徐義樞 ; 姚康寶 ; 陳紀林 ; 喬樹賓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5-12-28

324 不同類型心絞痛的病理生理基礎及發病特點和治療的臨床研究 陳紀林; 陳在嘉; 陶壽淇; 徐義樞; 高潤霖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1995-06-30

325 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痙攣與血管狹窄病變的關系 陳紀林; 高潤霖; 姚康寶; 楊躍進;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內科雜志 1996-09-20

326 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229例長期預后分析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姚民;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徐義樞; 陳在嘉; 顧東風 中華內科雜志 1996-12-20

327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冠狀動脈內超聲成像的研究 樊朝美; 高潤霖; 黃云洲; 楊躍進; 劉延玲; 喬樹賓; 陳紀林; 程克正; 孟憲強; 劉漢英; 陶壽淇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6-02-28

328 冠狀動脈造影斑塊形態與冠狀循環中血漿及血清血栓素B_2及6-酮-前列環素F_(1α)的關系 劉海波; 陳在嘉; 高潤霖; 姚康寶;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徐義樞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6-04-28

329 血管內超聲成像評價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療效 樊朝美; 高潤霖; 黃云洲; 楊躍進; 陳紀林; 喬樹賓; 孟憲強; 劉延玲; 劉漢英; 陶壽淇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6-06-28

330 載脂蛋白E基因多態性與冠心病關系的研究 朱大明; 陳在嘉; 曾武威; 陳保生; 陸宗良; 姚民; 陳紀林; 楊躍進; 高潤霖; 孫繼良; 賈云香; 呂新躍 中國循環雜志 1997-10-24

331 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凝血和纖溶活性的動態變化 陳紀林; 徐義樞; 孫繼良; 趙秀文; 于全俊; 吳元; 陳在嘉 中華內科雜志 1997-04-20

332 心肌缺血的預適應和心肌缺血的疊加效應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7-02-28

333 不穩定性心絞痛溶栓治療現狀的評述 陳紀林;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7-12-28

334 不同類型心絞痛的病理生理基礎及發病特點和治療的臨床研究 陳紀林; 陳在嘉; 陶壽淇; 徐義樞; 高潤霖; 姚康寶; 寇文镕; 陸宗良; 于全俊; 楊躍進 醫學研究通訊 1997-05-15

335 冠狀動脈起源異常及其狹窄病變的介入性治療 姚民;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中國循環雜志 1998-04-24

336 激活的全血凝固時間與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監測靜脈滴注肝素效果的比較(摘要) 許海燕; 陳在嘉; 姚康寶; 秦學文; 姚民;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徐義樞 中國循環雜志 1998-04-24

337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時心電圖對預測冠狀動脈前降支閉塞位置的作用 陳紀林; 高潤霖; 吳元;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喬樹賓; 姚民; 陳在嘉 中國循環雜志 1998-12-24

338 普伐他汀導致橫紋肌溶解一例 邱洪; 祁哲; 陳紀林 中國循環雜志 1998-12-24

339 電子束CT對冠狀動脈鈣化的定量研究 張少雄; 戴汝平; 高潤霖; 何沙; 呂濱; 荊寶蓮; 白樺; 姚康寶; 陳紀林; 楊躍進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8-08-28

340 補救性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塞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姚康寶; 楊躍進;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義樞; 陳在嘉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1998-12-28

341 不同抗血小板治療方案對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前列腺素的影響 劉海波;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姚康寶; 喬樹賓; 秦學文; 徐義樞 中華醫學雜志 1998-11-15

342 心血管病介入性放射學技術及應用研究 戴汝平; 高潤霖; 蔣世良; 姚康寶; 黃連軍; 陳紀林; 曾箏; 徐仲英; 謝若蘭; 凌堅; 趙世華; 張巖; 張少雄; 崔煒; 朱杰敏; 楊躍進; 鄭宏; 喬樹賓; 白樺; 秦學文; 楊玉萍; 郝保健; 荊寶蓮; 劉玉清; 徐義樞; 陳在嘉 醫學研究通訊 1998-09-15

343 中藥通心絡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楊躍進; 趙京林; 荊志成; 吳永健;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醫藥優秀論文選(上) 2009-05-01

344 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金辰; 陳俊; 高立建; 袁晉青; 秦學文; 徐波;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陳玨; 戴軍; 吳元; 尤士杰; 張沛; 李建軍; 喬樹賓; 楊躍進;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9-06-11

345 糖尿病患者長段慢性完全閉塞性病變藥物支架置入遠期臨床預后 裴漢軍; 吳永健; 楊躍進; 陳紀林; 喬樹賓; 李建軍; 尤士杰; 宋光遠; 趙振燕; 王喜梅;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9-06-11

346 急性心肌梗死應激性高血糖發生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對近期預后的影響 趙振燕; 吳永健; 王喜梅; 宋光遠; 裴漢軍; 陳紀林; 楊躍進;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第11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9-06-11

347 股動脈和橈動脈造影中發生室顫的比較研究 陳俊; 高立建; 陳紀林 第10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專刊 2008-04-11

348 阿司匹林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斑塊進展及內膜增生的作用 唐熠達; 陳紀林; 阮英茆; 王清峙; 司文學; 張連莊; 褚雁; 楊躍進; 高潤霖; 陳在嘉 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 2002-10-01

349 C-反應蛋白和單核細胞趨化因子-1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嚴重程度的預測價值 唐熠達; 陳紀林; 阮英茆; 褚雁; 李莉; 王配合; 李悅 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 2002-10-01

350 后間壁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診斷標準商榷 陳紀林; 陳在嘉; 袁晉青; 田月琴; 喬樹賓; 史蓉芳; 唐熠達; 楊躍進; 陸宗良; 高潤霖 國際心血管病論壇論文集 2002-10-01

351 通心絡、卡維地洛、纈沙坦對兔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微血管內皮功能及完整性保護作用的對比 楊躍進; 張健; 吳永健; 唐熠達; 陳羲; 阮英茆; 尤士杰; 劉坤申;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第二屆中日韓血瘀證及活血化瘀研究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3-11-01

352 通心絡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護性研究 尤士杰; 楊躍進; 陳可冀; 高潤霖; 吳永健; 張健; 荊志誠; 白東峰; 王燕武; 陳紀林 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病及血瘀證高級論壇和研修班論文匯編 2004-08-01

353 小劑量多巴酚丁胺、異舒吉單用及合用的超聲心動圖試驗檢測冠心病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減低患者的存活心肌 楊偉憲; 楊躍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琴; 何作祥;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4 阿司匹林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反應機制的初步探討 唐熠達; 陳紀林; 阮英茆; 王清峙; 司文學; 張連莊; 褚雁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5 雷帕霉素藥物洗脫支架臨床應用的近遠期療效評價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6 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的臨床療效評價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7 孤立性回旋支病變的臨床及介入治療特點分析 袁晉青; 高潤霖; 李衛菊; 張芬芳; 陳紀林; 楊躍進;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吳永建; 姚民; 秦學文; 喬樹賓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8 國人冠狀動脈造影及介入治療后即刻使用血管封堵器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 袁晉青; 靳翠彬; 陳紀林; 高潤霖; 陳玨; 戴軍; 喬樹賓; 尤士杰; 吳元; 秦學文; 楊躍進; 姚民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59 60例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患者的臨床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分析 袁晉青; 高潤霖; 張傳煥; 陳玨; 尤士杰; 吳元; 楊躍進; 吳永建; 姚民; 陳紀林; 秦學文; 喬樹賓 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CIT)暨全國介入心臟病學年會2004專輯 2004-03-01

360 非ST段抬高ACS的治療進展 陳紀林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1 藥物負荷超聲心動圖與同位素雙核素SPECT心肌顯像對比檢測冠心病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減低患者存活心肌 楊躍進; 楊偉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 何作祥;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2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細胞凋亡和調亡相關基因的表達 陳躍峰; 楊躍進; 陳曦; 阮英茆; 張寶杰; 王清峙; 張連莊; 田毅; 周燕文;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3 80歲以上的高齡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的臨床特點及長期隨訪 秦學文; 李崇劍; 李曉東; 陳紀林; 楊躍進; 徐波;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陳玨; 吳永健; 袁晉青;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4 糖尿病患者對選擇性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操作及住院期臨床事件的影響 李崇劍;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徐波; 喬樹賓; 袁晉青; 吳永健; 劉海波; 姚民; 陳玨; 戴軍;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5 小劑量多巴酚丁胺、異舒吉超聲心動圖負荷試驗識別冠心病左心室收縮功能嚴重減低患者存活心肌的準確性 楊偉憲; 楊躍進; 史蓉芳; 胡奉環; 尤士杰; 田月; 何作祥; 王燕武; 葉苓;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6 卡維地洛對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細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表達的作用 楊躍進; 陳躍峰; 阮英茆; 陳曦; 孫瑞成; 王清峙; 張連莊; 田毅; 周燕文;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7 小型豬外周血來源的血管內皮祖細胞的體外培養與分化研究 李崇劍; 高潤霖; 劉玉清; 宋曉東; 閆笑梅; 孟亮; 宋來鳳; 阮英茆;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8 Mytrolimus洗脫支架預防支架內再狹窄的動物實驗研究 邱洪; 高潤霖; 唐智榮; 兆恒; 孟亮; 阮英茆; 趙紅; 楊躍進; 陳紀林;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69 直接注射移植自體骨骼肌成肌細胞治療成年犬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邱洪; 慕朝偉;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70 成年犬骨骼肌成肌細胞自體移植于急性心肌梗死區域的實驗研究 竇克非; 楊躍進; 邱洪; 田毅; 阮英茆;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4-06-30

371 中藥通心絡對豬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無再流的影響 楊躍進; 趙京林; 荊志成; 吳永健; 尤士杰; 楊偉憲; 孟亮; 田毅; 陳紀林; 高潤霖; 陳在嘉 首屆國際絡病學大會論文集 2005-10-01

372 通心絡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護性研究 尤士杰; 楊躍進; 高潤霖; 吳永健; 張健; 荊志誠; 白東峰; 王燕武; 陳紀林; 陳可冀 首屆國際絡病學大會論文集 2005-10-01

373 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藥物洗脫支架在冠心病復雜病變中的臨床近遠期療效的比較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馬衛華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4 冠心病介入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取代靜脈普通肝素的隨機對照研究 陳紀林; 陳玨; 喬樹賓; 戴軍; 秦學文; 劉海波; 吳永健; 徐波; 姚民; 袁晉青; 楊躍進;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5 應用雙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分叉病變的臨床療效 陳紀林; 高潤霖; 楊躍進; 喬樹賓;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徐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6 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預測因素 侯青; 喬樹賓; 高潤霖; 陳紀林; 楊躍進; 秦學文; 姚民; 劉海波; 陳玨; 吳元; 吳永建; 尤士杰; 袁晉青; 戴軍; 錢杰; 徐波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7 冠心病患者藥物洗脫支架和金屬裸支架6個月冠狀動脈造影及臨床隨訪研究 秦學文; 陳紀林; 徐波; 楊躍進; 喬樹賓; 姚民; 劉海波; 吳永健; 袁晉青; 陳玨; 馬衛華;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8 分叉病變的分型和治療策略 陳紀林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2005年國際介入心臟病學研討會暨TCT at CIT匯編 2005-06-30

379 藥物洗脫支架置入后的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陳紀林; 楊躍進; 喬樹賓; 黃靜涵; 姚民; 秦學文; 徐波; 劉海波; 吳永建; 袁晉青; 陳玨; 戴軍; 尤士杰; 李建軍; 高潤霖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八次全國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匯編 2006-06-01

媒體報道:


北京阜外醫院冠心病診療中心主任陳紀林教授專訪

中國心血管網:陳教授,您好!作為我國著名介入心臟病學專家,您是國內開展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先驅者之一,已獨立和指導完成介入治療4300余例,是國內完成例數最多的專家。能否請您簡單談一下目前國內外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發展現狀?

陳紀林教授:冠心病介入治療始于1977年,經過近30年的不斷發展、完善,在設備和技術上不斷改進與提高,目前已成為治療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手段。該項技術創傷小,見效快,死亡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極低,深受患者的好評。介入治療學如今也逐漸成為繼內科、外科之后的一門新興學科。

從最開始的球囊擴張治療階段到金屬支架置入治療階段,再到現在的藥物洗脫支架廣泛應用,介入治療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國的介入治療發展具有以下四個特點:(1)PCI每年例數以30%左右速率增長;⑵PCI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率與國外文獻報道相似;⑶經過嚴格選擇的左主干病變PCI是可行的,如心功能良好的左主干病變;⑷PCI在我國各地發展極不平衡,許多醫院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加強技術交流與培訓,嚴格管理十分重要。

中國心血管網:DES是近年來介入治療領域最大的熱點,能否請您介紹一下目前國內外關于DES的應用現狀和最新進展?

陳紀林教授:目前我國臨床應用的DES 主要為美國強生公司(Cordis) 的CYPHER 支架和美國波士頓公司(Boston) 的TAXUS支架。這兩種DES 的BMS 分別是BXVelocity 和Express 2 ,前者與一種攜帶有雷帕霉素藥物的聚合物載體緊密貼合組成CYPHER 支架,后者與攜帶有紫杉醇藥物的聚合物載體相貼合構成TAXUS支架。支架置入后,載體中的藥物可緩慢釋放到與其相接觸的血管壁中。這兩種藥物都是通過抑制炎癥反應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達到減少支架內再狹窄的目的。雷帕霉素主要作用在細胞有絲分裂的G1 后期,使細胞返回到靜止期,但不殺死細胞,而紫杉醇(低劑量) 作用在細胞有絲分裂的G2M 期,具有細胞毒性作用可使細胞發生凋亡。

雖然DES 較BMS 有更良好的臨床療效,但由于DES 受本身支架設計上缺陷的限制,不是所有病變都適用于DES。此外DES 有效期短于BMS ,并且在型號、大小等方面不如BMS 齊全,加之價格因素均限制了DES 的廣泛使用。同時非藥物支架仍然有發展空間,例如進一步減少BMS 的金屬厚度,優化再狹窄率低的BMS的構型,發展非金屬支架和改進涂層技術等等。

中國心血管網:由于DES適應證范圍的不斷拓寬,使人們自然聯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存在DES 完全取代BMS 的可能性。您認為目前DES是否可以取代BMS?為什么?

陳紀林教授:由于DES適應證范圍的不斷拓寬,使人們自然聯想到在不久的將來存在DES 完全取代BMS 的可能性。然而,目前距上述目標尚有差距,其理由如下:

①目前尚無較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DES 對如下病變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左主干病變;急性血栓性病變;嚴重鈣化病變;彎曲部位的病變以及橋血管病變;和靶病變血管直徑> 3.5 mm 等。

②支架設計上的缺陷限制了DES 的廣泛使用。對于分叉病變,有限的臨床研究顯示DES 對主支的療效是肯定的,其再狹窄率明顯優于BMS,但心臟事件發生率不降低的主要問題是不能很好解決分支再狹窄的問題。

③對于靶病變的血管直徑≥3.5 mm 的病變,一些具有良好涂層BMS 的再狹窄率已降至20 %以下。TAXUS Ⅳ結果也顯示使用3.5 mm 的TAXUS 與Express 2 相比較其靶病變重建率( TLR) 無明顯統計學上的差異,因此對于靶血管口徑為≥3.5 mm 的病變,DES 的適應證并不強。

④DES 由于抑制了損傷后的炎癥反應及其后的內皮修復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易造成支架的長期裸露而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因此目前推薦在使用DES 時應加強抗血小板治療的力度,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合用至少需9 個月。即便如此已有晚期血栓形成的報道。對于有阿司匹林過敏史的患者,如果需要作PCI 時最好選擇非DES。對于大于75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植入DES后長期并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否安全仍無循征醫學的證據,因此一些上述患者植入金屬裸支架反而相對安全。

⑤價格因素仍是限制DES 廣泛使用的重要因素, 例如CYPHER 支架的價格是BMS 的2 倍,如果患者需要置入多個支架,而經濟又不寬裕時,可選擇性使用DES ,例如對于前降支近端容易發生再狹窄的病變選擇DES ,對于回旋支和右冠狀動脈中遠段非彎曲處病變或靶病變的血管口徑≥3.5 mm 時可選擇BMS。

⑥另外,在幾乎所有DES 的臨床試驗中,若將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終點事件,而不是目前所使用的MACE(死亡 急性心肌梗死 靶病變重建率) ,則DES 與BMS 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也就是說目前使用的DES 并不減少死亡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惡性心臟事件的發生率) ,其心臟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是由于靶病變重建率下降所致。這一結果提示DES 的支架結構可能需要進一步改進。

中國心血管網:冠心病PCI治療發展到今天的DES時代,雖然降低了支架內再狹窄率,然而卻帶來一些新的尚需解決的問題,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都存在哪些問題?

陳紀林教授:目前來講,應用藥物支架主要存在四個問題:

(1)藥物支架內的再狹窄問題。藥物支架降低了再狹窄率但并不意味著不再發生再狹窄。對于單支原發病變,DES再狹窄發生率在10%以下,如果包括復雜病變,其再狹窄發生率約在10%-24%。治療局限性DES內再狹窄,可選擇單純球囊擴張或切割球囊擴張治療,但對于彌漫性DES再狹窄,目前主要采用不同藥物支架治療DES后的再狹窄,例如SES再狹窄可采用PES治療,反之可采用SES治療,其臨床療效仍有待進一步證實。如果應用上述治療方法最終仍發生DES再狹窄,則應選擇外科手術治療。

(2)血栓形成問題。這一問題包括急性、亞急性血栓形成和晚期血栓形成。前者發生的最主要原因與DES置入不當有密切關系,后者則多與DES所致的支架內皮化不良或提前停服抗血小板藥物有關。由于血栓形成的后果常常是致命的或致殘的,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3)攜帶藥物的聚合物載體永久存留在血管內的問題。從晚期血栓致死的患者尸解中發現,DES置入后2年內DES支架內仍可出現未完成內皮化的情況,此現象提示對于極少數人Ploymer可能有致敏性或誘發慢性炎癥致血管內皮損傷,延遲內皮化。故開發新型藥物支架,例如不帶Ploymer或可生物降解Ploymer的藥物支架應是有價值的臨床嘗試。2005年ISAR-TEST試驗研究顯示,不帶Ploymer的雷帕霉素藥物支架與PES的臨床療效相當,其晚期管腔丟失指數均為0.48mm。目前國內已有可降解的雷帕霉素藥物支架Excel,目前已完成近2000例的臨床試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初步證實。不帶Ploymer的藥物支架JANUS已通過歐洲CE批準用于臨床,該支架采用的是在金屬支架構架中挖槽放入Tacrolimus藥物,挖槽的深淺不一決定了藥物洗脫的速度。根據JupiterII臨床試驗資料,其再狹窄發生率為9.5%,無血栓形成發生,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僅聯用2-3個月。目前還有人研發球囊帶藥裝置,球囊擴張時藥物即被貼附到血管壁上,必要時還可在此病變處再置入金屬裸支架。最新報道可同時降解Polymer和支架的藥物支架也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4)DES治療后的長期抗血小板治療問題。雖然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已經證明長期聯合應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安全的,可明顯降低DES置入后的血栓形成發生率。但對于大于75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來說,長期聯合抗血小板治療是否安全仍無循證醫學的證據,況且臨床上不乏對阿司匹林過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此類患者置入DES后如何加強抗血小板治療仍是臨床較為棘手的問題。因此,從抗血小板治療的角度,研發不影響內皮愈合的藥物支架也不失為一條新的思路。目前,Orbus Neich公司生產的Genous生物抗體支架具備促進內皮修復的作用,通過加速支架內皮化,達到降低再狹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其Healing II臨床試驗的結果是良好的,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約為16.1%,如果按循環中內皮祖細胞數量分組,EPC數量正常組無再狹窄發生.因無血栓形成的副作用,也不必長期聯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它對于有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過敏情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年齡大于75歲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則是良好和安全的支架選擇之一。

中國心血管網:正如您所說,DES治療后的長期抗血小板治療是臨床上不能忽視的,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治療策略?

陳紀林教授:對于非ST段抬高ACS患者,指南推薦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聯用9~12個月為宜,但當患者存在對以上一種藥物過敏或不能耐受時,如何聯用目前尚無推薦意見。如果在置入藥物洗脫支架后出現上述情況,則為比較棘手的問題。近年來一些有限的研究顯示,對于PCI術后患者阿司匹林+西洛他唑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相比有相似的臨床近、遠期療效,提示如果患者不能服用氯吡格雷時,可用西洛他唑替代,西洛他唑的使用劑量為100mg Bid。然而當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時,是否可采用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聯合治療,則無循證醫學研究資料。

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如果PCI治療前即已發現患者對阿司匹林過敏或因胃腸道出血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時,PCI治療時應選擇金屬裸支架為妥;如果在置入藥物洗脫支架后出現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情況下,可選擇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聯合治療,至少聯用3個月。

中國心血管網:從目前DES發展現狀來看,您如何評價DES今后的發展趨勢?

陳紀林教授:目前雖然進入DES時代,但仍存在許多尚需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開發新的DES,改進已有良好臨床療效的現有DES,研發新的抑制平滑肌增生的藥物或采用類似雞尾酒調酒方法于支架上分別攜帶不同作用的藥物,例如將抗血小板藥物、抗炎藥物與抑制平滑肌增生的藥物混合攜帶,仍是今后較長一段時間的研究熱點。

展望未來,我們將迎來的是在具有更優良的涂層技術,優選的支架材料和構型所提供的攜藥平臺基礎上與攜帶不同作用藥物或采用不同攜帶藥物方法相結合的百花齊放的DES時代。

中國心血管網:您作為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冠心病診治中心的主任,診治中心多年來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診療中心的進展情況?

陳紀林教授:阜外冠心病診治中心成立于2003年,由冠心病研究室發展而來,轉變后除科研以外臨床的工作量增長很大,冠心病介入治療是中心工作的重點。近幾年完成的介入治療例數每年都以25%-30%的速度遞增,去年做了3282例介入手術,將近8000例的冠狀動脈造影,中心醫療工作非常繁重。

冠心病診治中心和介入中心在工作中配合密切,介入中心有四臺血管造影機,其中三臺供冠心病診治中心使用。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一臺機器基本上每天安排16個病人,一天下來就將近50個病人。從發展的角度看,病例的增加數就是最好的證明,去年3282例,2004年2555例,2003年1967例,2002年1600多例,2001年1300多例,2000年900多例,病源60%來自全國各地,40%來自北京。

目前中心有正教授11人,副教授6人,冠心病定向培養的主治醫師11人,獨立做介入的醫生大約12名,能獨立完成冠脈造影的主治醫師6名,由于技術力量充足,本中心能夠保證冠心病急診介入治療的綠色通道24小時保持通暢。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堅持梯隊式培養,具備副主任醫師資格的醫生在完成一定數量的介入治療,并經考核合格后可獨立進行介入治療操作。

來源:《中國心血管網》2006年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