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測繪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教學情況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龔健雅,男,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清江縣義成鄉,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我國測繪、遙感與GIS領域第一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曾獲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國家人事部科技一等功臣、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測繪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等10多項獎勵。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9-1982.7 華東地質學院測量工程專業 本科生

1982.7-1983.9 華東地質學院測量系 教師

1983.9-1984.7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 進修

1984.7-1988.3 華東地質學院測量系 講師

1988.3-1992.3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 博士學位

1989.9-1990.8 丹麥技術大學 進修(聯合培養)

1992.3-1995.9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系 副教授、教授

1995.10-1996.2 美國波士頓麻省州立大學地理系 訪問教授

1996.2-1998.3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常務副主任

1998.3-1998.9 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與地理信息系 訪問教授

1998.9-2000.8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常務副主任

1999.4-2003.12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00.8-2004.12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常務副主任 轉為珞珈特聘教授

2004-2006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常務副主任

2006.4-至今 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主任

2008.11-2009.02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 訪問教授

國際學術交流:

2007.03.20 意大利 訪問米蘭理工大學

2006.5.19-2006.5.30 美國 地理標準草案會議

2006.5.06-2006.5.12 荷蘭ITC ISPRS會議

2006.3.8-2006.3.10 馬來西亞 亞洲GIS大會

2005.9.27-2005.10.14 法國、丹麥等七國 訪問考察

2004.7.14-7.23 土耳其 ISPRS第20屆大會

2004.5.24-5.28 馬來西亞 ISO/TC211第18次全體會議及工作組會議

2002.7.9-7.12 加拿大渥太華 2002年地球空間理論、處理和應用國際研討會

2001.5.21-5.27 泰國曼谷 地球信息學和動態多維GIS2001大會

2002.6-7 香港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西部環境遙感”

2001.6.20-6.25 日本東京 2001年亞洲地理信息系統大會

2002.8.15-8.16 中國武漢 “移動和互聯網地理信息系統國際研討會”

2002.8.20-8.23 中國西安 “空間數據生產、管理和決策支持集成系統”國際研討會

2001.8.6-8.10 中國武漢 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學術討論會

2000.7.14-7.25 荷蘭阿姆斯特丹 ISPRS2000年大會

2003.10.26-11.7 德國柏林 第十七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地理信息專門委員會(ISO/TC211)全體大會和工作組會議

2003.12.2-12.6 香港 空間分析和決策支持研討會

2003.10.16-18 中國武漢 2003亞洲地理信息系統大會

1998.3-1998.9 香港 香港理工大學測量土地信息系

1995.10-1996.2 美國 美國麻省大學地理系

1989.9-1990.8 丹麥 丹麥技術大學攝影測量研究所進修

國內學術任(兼)職

1999.3-2002.12 中國GIS協會 理事

1998.3-2000 測繪學報 編委

1998.3-2000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報 編委

2004-2008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2004-2005 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 專家

2004年 中國宇航學會第五屆空間電子學專業委員會 委員

2005年 中國遙感應有協會專家委員會 委員

2006-2008 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 專家

2005-2009 中國測繪學會第九屆理事會 理事

2000-至今 第十屆《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編輯委員會 委員

歷屆 《地理信息世界》編輯委員會委員 委員

歷屆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編輯委員會 副主任

國外學術任(兼)職

1990.7-1992.7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第三委員會 秘書

1992.7-1996.7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第六委員會 秘書

2000.7-2004.7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第四委員會聯邦式數據庫與互操作工作組 組長

2004.7-2008.7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多時相遙感信息處理與變化檢測工作組” 組長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測繪學概論(9) 1999年---2004年 本科生課程

航空攝影測量 1984年---1987年 本科生課程

近景攝影測量 1984年---1987年 本科生課程

遙感圖象處理 1984年---1987年 本科生課程

地理信息系統理論與方法 1993年---1998年 碩士研究生課程

計算機軟件基礎 1993年 碩士研究生課程

當代地理信息系統 2004年---2006年 碩士研究課程

空間數據庫 1995年---2006年 博士研究生課程

當代地理信息技術進展 2004年---2006年 博士研究生課程

培養學生情況:

指導碩士研究生60多名,博士研究生30多名,其中參與指導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獲2002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攝影測量與遙感(測繪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學) 、計算機應用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承擔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部委及省市攻關項目30多項,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廣東、山西、北京、陜西、黑龍江、福建、湖北等近十個TB級的省市基礎GIS數據庫的設計工作,其中“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示范工程”獲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他主持研發了北海土地信息系統、武漢土地與規劃信息系統、南京規劃信息系統等上十個GIS應用工程,并將該軟件在全國廣泛推廣應用;他還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五” 863 “網絡空間信息標準與共享應用服務關鍵技術” 重點項目,組織全國10多個單位研究制定了我國空間信息網絡共享服務標準。

國家自然基金科學研究項目:

1999.1-2001.12 分布式部件對象模型及其在互聯網GIS中的應用研究 國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主持項目

1997.1-1999.12 3S集成的理論與關鍵技術 國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負責遙感與GIS的集成

1996.1-1998.12 GIS中面向對象一體化數據模型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主持項目、設計模型

1984.10-1985.10 楊赤中濾波與推估理論及程序系統 國家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軟件設計

其它國家項目:

2006.1-2010.12 對地觀測數據-空間信息-地學知識的轉化機理 國家科技部 973項目 首席科學家

2003.11-2005.12 長江流域水沙產輸及其與環境變化耦合機理流域水沙及環境變化特征信息監測反饋 國家項目 973項目 專家

2003.1-2007.1 虛擬環境的統一信息表示理論與高效構建方法 國家項目 973項目 主要參加人員

2000.4-2002.4 地表時空多變要素數據融合與萬維網空間數據模型 國家973項目子課題 973項目 主要參加人員

2002.7-2004.6 網絡空間信息標準與共享應用服務關鍵技術 國家項目 863項目 主持項目

1997.3-1999.3 海底攝像圖象處理系統 國家項目 863項目 主持項目

1997.1-1998.11 航空對地觀測系統集成 國家項目 863項目 負責GIS與影像庫集成

教育部科學研究項目:

2000.7-2003.7 地球多維信息的組織管理與虛擬現實技術 國家教育部與武漢大學 特聘教授研究基金 主持項目

2005-2007 地球空間信息科學與技術 國家教育部 985工程 主持項目

科研成果: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名第二),獲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一項(排名第二),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排名第二、第三)、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一)。

1、國產 GIS基礎軟件吉奧之星的研制與工程應用;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空間信息網絡服務技術及產業化;2005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3、空間信息智能處理、建模和集成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2008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 一等。

4、多源空間信息網絡共享軟件平臺及工程應用,2009年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5、Object-Oriented GIS Software -- Geostar and Its Application;1996年獲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 Dolezal獎 。

6、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件 -吉奧之星;2001年獲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 。

7、基于 J2EE的Web GIS平臺軟件GeoSurf;2003 年獲測繪科技進步獎 一等。

8、建立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示范工程研究; 1999年獲測繪科技進步獎 一等。

9、空間數據交換格式標準的研究; 1999年獲測繪科技進步獎 二等。

10、樁點法航測數字地形圖; 1988年獲核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獎 二等。

11、整體SIS的數據組織與處理方法; 1995年獲第二屆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獎 。

發明專利:

1 一種基于內容的遙感圖像數據智能搜索方法 李斌; 陳玉敏; 龔健雅 武漢大學 2008-08-13

2 可量測無縫空間立體模型的生成方法 王密;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 2003-04-23

3 基于數字立體正射影像鑲嵌的可量測無縫空間立體模型的生成方法 王密;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 2004-09-15

4 一種基于數字正射影像和立體輔助影像的無縫立體模型的高精度量測方法 王密;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 2004-09-15

5 基于Web地圖服務的Web覆蓋服務坐標配準方法 陳能成; 龔健雅; 高升; 吳德福 武漢大學 2006-06-14

6 基于Web地圖服務的Web要素服務坐標配準方法 陳能成; 龔健雅; 高升; 吳德福 武漢大學 2006-06-14

7 基于遙感影像和GIS數據的面狀地物變化檢測方法 張曉東; 李德仁; 龔健雅; 秦前清 武漢大學 2006-06-21

8 三線陣Level 1影像盲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龔健雅; 范沖; 眭海剛; 馬國銳 武漢大學 2009-12-16

9 集成影像與LiDAR數據提取建筑物輪廓的方法 龔健雅; 程亮; 眭海剛; 孫開敏 武漢大學 2009-12-16

10 基于線陣推掃式異步采樣衛星影像幾何模型的正射校正方法 龔健雅; 胡興樹; 眭海剛; 馬國銳 武漢大學 2009-12-23

論文專著:

已出版專著11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多篇。

出版專著:

1、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測繪出版社 1993

2、整體SIS的數據組織與處理方法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3

3、遙感信息地物理解模型及其應用 煤炭工業出版社 1993

4、地理信息系統(GIS)空間數據結構與處理 測繪出版社 1997

5、當代GIS的若干理論與技術 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9

6、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科學出版社 2001

7、數字中國地理空間基礎框架 科學出版社 2003

8、當代地理信息技術 科學出版社 2004

9、測繪學概論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4

10、對地觀測數據處理與分析研究進展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8

11、地理信息共享技術與標準 科學出版社 2009

發表論文:

1 從平臺GIS到跨平臺互操作GIS的發展 龔健雅; 賈文玨; 陳玉敏; 解吉波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年會論文集 2003-11-01

2 基于Web Services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發布技術研究 單玉紅; 陳玉敏; 朱欣焰; 龔健雅 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下冊) 2003-12-01

3 數字區域空間信息管理與分發系統設計與實現 王艷東; 龔健雅; 李京偉; 金均強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 2004-11-01

4 淺論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的目標與任務 龔健雅; 朱慶 中國測繪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暨2007年“信息化測繪論壇”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7-11-01

5 一種新的遙感影像空間尺度上推方法評價指標 韓鵬; 龔健雅; 李志林; 烏萌 中國測繪學會九屆四次理事會暨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1-01

6 ALOS-PRISM遙感影像超分辨率重建 范沖; 龔健雅; 朱建軍; 廖明生 遙感學報 2009-01-15

7 LiDAR與影像集成的真實感建筑物三維重建研究進展 程亮; 龔健雅; 韓文泉 測繪科學 2009-01-20

8 一種改進的恒星相機在軌檢校方法 謝俊峰; 龔健雅; 江萬壽 測繪科學 2009-03-20

9 遙感影像仿射不變特征匹配的自動優化 程亮; 龔健雅; 韓鵬; 宋小剛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4-05

10 GIS符號的跨平臺通用技術研究 蘇科華; 朱欣焰;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5-05

11 一種基于多特征的高光譜遙感圖像分類方法 劉峰; 龔健雅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9-05-15

12 一種基于層次拓撲模型的分布式最短路徑算法 咼維; 龔健雅; 朱欣焰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7-05

13 基于邊長比約束的離散點準確邊界追蹤算法 黃先鋒; 程曉光; 張帆;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6-05

14 一種基于導數關系的相位轉高程方法 咼維; 龔健雅; 廖明生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9-08-05

15 一種基于云計算模型的遙感處理服務模式研究與實現 劉異; 咼維; 江萬壽; 龔健雅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9-09-15

16 GIS的空間數據多比例尺表達與處理概念框架 李愛勤; 李德仁; 龔健雅; 鄧軼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09-10-15

17 分布式海量多源空間數據的組織與網絡可視化 蔡磊;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9-12-05

18 基于3D LiDar數據的城區植被識別研究 劉峰; 龔健雅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9-11-15

19 通用地圖投影選擇研究 趙虎; 李霖;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0-02-05

20 地下環境層FBM分形紋理研究 楊志高; 劉峰; 龔健雅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9-12-30

21 基于GIS-T中間件的公路管理多源數據共享平臺 黃鴻; 杜道生; 龔健雅; 程亮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 2009-12-15

22 集成多視航空影像與LiDAR數據重建3維建筑物模型 程亮; 龔健雅; 李滿春; 劉永學; 宋小剛 測繪學報 2009-12-15

23 從數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李德仁; 龔健雅; 邵振峰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10-02-05

24 基于GIS的湖北省區域經濟差異空間統計分析 杜小娟; 吳華意;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10-02-05

25 空間信息多級網格的劃分方法及編碼研究 李德仁; 肖志峰; 朱欣焰; 龔健雅 測繪學報 2006-02-28

26 亞熱帶低山丘陵區土壤遙感監測圖像處理 羅紅霞; 龔健雅; 蹇代君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06-01-30

27 基于資源限制性人工免疫系統的多光譜遙感影像分類方法 鐘燕飛; 張良培; 龔健雅; 李平湘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1-05

28 多級道路網的最優路徑算法研究 陳玉敏; 龔健雅; 史文中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1-05

29 面向大型流式網絡的層次拓撲模型 肖志峰;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3-05

30 遙感影像與GIS分析相結合的變化檢測方法 張曉東; 李德仁; 龔健雅; 秦前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3-05

31 GIS中態勢符號的建模與應用 王艷東; 鄔皛頔;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6-04-05

32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歸的紋理特征線性組合 金淑英;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5-05

33 基于XML的多級異構空間數據庫的同步架構 解吉波; 吳華意;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05-05

34 一種基于面特征的遙感影像與GIS數據配準方法 張曉東; 李德仁; 龔健雅; 秦前清 遙感學報 2006-05-30

35 對象鏈接與嵌入功能在GIS中的應用 王艷東; 彭沛; 龔健雅; 馬林兵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6-06-05

36 地理信息共享與互操作技術及標準 龔健雅; 高文秀 地理信息世界 2006-06-25

37 多維隨機變量的熵不確定度 李大軍; 程朋根; 龔健雅; 熊助國 計量學報 2006-07-22

38 紋理周期性和相似性度量研究 金淑英; 李德仁; 龔健雅 測繪科學 2006-08-20

39 軍事地形圖與民用地形圖的比較研究 郭衛紅; 龔健雅; 李柱林 地理空間信息 2006-08-28

40 一種快速生成和傳輸多分辨率三維模型的穩健算法 楊必勝; 李清泉; 龔健雅 科學通報 2006-07-15

41 GIS程序符號的設計與實現 張佩瑤; 王艷東;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6-10-05

42 基于LEO衛星信道的OFDM系統頻偏估計算法 卜方玲;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6-11-05

43 基于多協議的地理信息服務集成 高升; 陳能成; 龔健雅; 宋宜全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6-12-05

44 基于keren改進配準算法的POCS超分辨率重建 范沖; 龔健雅; 朱建軍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6-12-21

45 一種基于去混疊影像配準方法的POCS超分辨率序列圖像重建 范沖; 龔健雅; 朱建軍 測繪學報 2006-11-30

46 多尺度道路網的距離匹配算法研究 陳玉敏; 龔健雅; 史文中 測繪學報 2007-02-28

47 分布式虛擬地形場景仿真研究 陳靜; 龔健雅; 朱欣焰; 段煉 系統仿真學報 2007-03-05

48 基于本體的空間數據語義查詢研究 王艷東; 龔健雅; 戴晶晶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7-04-05

49 一種高度濃縮和語義保持的數據立方 向隆剛; 龔健雅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7-05-15

50 DEM流域網絡提取算法的誤差特性分析 劉學軍; 王永君; 龔健雅; 周啟鳴 測繪學報 2007-05-15

51 機載激光掃描數據誤差分析與精度改善研究進展 黃先鋒; 李卉; 江萬壽; 龔健雅 遙感信息 2007-06-01

52 地下管線數據的智能化檢查研究 黃鴻; 龔健雅; 鐘正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7-08-05

53 多級緩沖提升海量影像數據在線服務質量 陳能成; 龔健雅; 朱欣焰; 劉琳 測繪通報 2007-06-25

54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養護決策支持系統研究與實現 程亮; 龔健雅; 梁新政; 黃鴻 測繪通報 2007-06-25

55 Dwarf尺寸的進一步縮減 向隆剛; 龔健雅 計算機科學 2007-07-25

56 一種構造QC-Tree的單階段算法 向隆剛; 龔健雅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2007-10-15

57 基于模糊數學的多因素道路網權值確定算法 陳玉敏;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7-10-05

58 基于OWL-S的地理信息服務描述和發現 蔣玲; 龔健雅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07-10-25

59 一種因特網上城市三維可視化的實用方法 程亮; 龔健雅; 范沖; 楊曉霞 微計算機信息 2007-12-05

60 一種基于星形的星圖識別算法 江萬壽; 謝俊峰; 龔健雅; 黃先鋒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8-01-05

61 基于光流的ADS40影像亞像素配準算法 范沖; 龔健雅; 朱建軍; 張立華 測繪科學 2008-11-20

62 Web環境下房產測繪信息三維可視化技術研究 程亮; 張友靜; 龔健雅; 宋小剛 測繪科學 2008-01-20

63 分布異構空間數據協同編輯關鍵技術研究 宋宜全; 高文秀; 龔健雅; 高升 測繪科學 2008-01-20

64 面向寬基線立體影像匹配的高質量仿射不變特征提取方法 程亮; 龔健雅; 宋小剛; 楊曉霞 測繪學報 2008-02-15

65 遙感尺度選擇問題研究進展 韓鵬; 龔健雅 遙感信息 2008-02-15

66 基于路徑和模擬退火的交通網絡優化算法研究 桂嵐;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8-04-05

67 分布式多級道路網的最優路徑服務應用系統設計 陳玉敏; 龔健雅; 姚明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8-04-05

68 基于多級異構空間數據庫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機制 徐開明; 吳華意;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8-04-05

69 基于Web目錄服務的地學傳感器觀測服務注冊和搜索 陳能成; 狄黎平; 龔健雅; 鄭重 遙感學報 2008-05-15

70 論地球空間信息服務技術的發展 龔健雅; 李德仁 測繪通報 2008-05-25

71 基于信息熵的遙感分類最優空間尺度選擇方法 韓鵬; 龔健雅; 李志林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8-07-05

72 線性參考系統技術在道路資產管理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程亮; 龔健雅; 朱明媛; 帥赟 測繪科學 2008-07-20

73 LiDAR輔助下利用超高分辨率影像提取建筑物輪廓方法 程亮; 龔健雅 測繪學報 2008-08-15

74 遙感影像空間尺度上推方法的評價 韓鵬; 龔健雅; 李志林; 程亮 遙感學報 2008-11-15

75 基于HDF文件的組織方式與影像提取 王玲; 龔健雅 測繪通報 2003-04-25

76 城市地圖數據庫圖形合并技術 張橋平; 李德仁; 龔健雅 測繪通報 2003-09-25

77 GIS中面元的誤差熵模型 李大軍; 龔健雅; 謝剛生; 杜道生 測繪學報 2003-02-25

78 基于J2EE的分布式GIS研究 陳能成; 龔健雅; 朱欣焰; 劉琳 測繪學報 2003-05-25

79 GIS專題數據綜合的研究 杜道生; 高文秀; 龔健雅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3-05-30

80 基于對象關系數據庫的擴展網絡分析模型研究 樂鵬; 王艷東; 龔健雅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3-07-30

81 用于大范圍虛擬地形環境的動態場景管理方法 王永君; 龔健雅 測繪學院學報 2003-09-30

82 面向自然語言的空間數據庫查詢研究 馬林兵; 龔健雅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3-08-01

83 IP*-索引在時間序列反向查詢中的應用 杜國明; 龔健雅; 陳曉翔 計算機工程 2003-04-05

84 GIS中宗地面積的平差模型與方案探討 童小華; 劉大杰;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4-25

85 大型無縫影像數據庫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王密; 龔健雅; 李德仁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6-25

86 空間信息自然語言查詢接口的研究與應用 馬林兵;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6-25

87 大型影像數據庫中的色調調整方法 易堯華; 龔健雅; 秦前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6-25

88 遺傳算法在管網優化設計中的應用 朱家松; 龔健雅; 鄭皓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6-25

89 一種多比例尺GIS方案及其數據模型 王晏民;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08-25

90 基于RBF神經網絡的遙感影像分類算法研究 王玲; 龔健雅 測繪工程 2003-09-30

91 三維運動目標的數據組織 葉煥倬; 龔健雅; 潘建平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3-08-30

92 AM/FM/GIS在配網自動化系統中的應用 張曉倩;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3-10-30

93 基于克隆選擇的多光譜遙感影像分類算法 鐘燕飛; 張良培; 龔健雅; 李平湘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2005-01-25

94 關于空間數據與空間數據模型的思考——中國GIS協會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北京,2004)總結與分析 吳立新; 龔健雅; 徐磊; 趙學勝 地理信息世界 2005-04-30

95 線性和非線性光譜混合模型模擬土壤、植被混合光譜的效果分析 羅紅霞; 龔健雅 測繪通報 2005-05-25

96 面向對象的軟件設計模式在配電GIS中的應用 肖志峰; 龔健雅; 王艷東; 翟曉芳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06-30

97 Web要素服務的優化方法 賈文玨; 龔健雅; 李斌 測繪學報 2005-05-25

98 基于組件的GIS程序符號設計及框架實現 趙雙明;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08-30

99 基于人工免疫系統的遙感圖像分類 鐘燕飛; 張良培; 龔健雅; 李平湘 遙感學報 2005-08-10

100 基于元數據的空間數據管理分發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金均強; 王艷東;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10-30

101 一種新的基于空間數據庫的空間數據編輯處理方法 劉會俠; 龔健雅; 劉華; 樂鵬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10-30

102 國土資源信息交換系統的多級異構體系與關鍵技術 龔健雅; 徐楓; 吳華意; 李浩川; 解吉波 國土資源信息化 2005-08-30

103 支持向量機在早期癌癥檢測中的應用 高智勇; 龔健雅; 秦前清; 林家瑞 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 2005-10-30

104 機載激光雷達點云數據的實時渲染 黃先鋒; 陶闖; 江萬壽;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11-30

105 基于工作流技術的動態GIS服務鏈研究 賈文玨; 李斌;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11-30

106 基于植被指數和土地表面溫度的干旱監測模型 王鵬新; 龔健雅; 李小文; 王錦地 地球科學進展 2003-08-01

107 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間數據下載服務設計與實現 解吉波; 李愛霞;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12-30

108 基于ActiveX控件技術的水利信息三維表現系統的實現 聶俊兵; 鄧躍進; 龔健雅; 余旭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 2003-06-30

109 從數字地圖到空間信息網格——空間信息多級網格理論思考 李德仁; 朱欣焰;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3-12-25

110 一種基于自適應諧振理論的TM遙感影像神經網絡分類器 王玲; 龔健雅 測繪科學 2003-09-25

111 基于J2EE的Web GIS-GeoSurf的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 朱欣焰; 龔健雅; 陳能成; 劉琳 地理信息世界 2003-12-30

112 空間信息資源共享與互操作技術 龔健雅 國土資源信息化 2003-10-15

113 基于RDBMS的海量數字高程模型系統 王永君;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3-12-30

114 基于J2EE的移動定位服務研究 陳能成; 龔健雅; 朱欣焰; 劉琳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1-30

115 時間序列中反向查詢算法的研究 杜國明; 龔健雅; 朱家松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1-30

116 GIS線元的平均熵不確定帶 李大軍; 龔健雅; 于海龍; 杜道生 遙感學報 2004-02-10

117 海量影像數據的Web發布與實現 陳靜; 龔健雅; 朱欣焰; 李清泉 測繪通報 2004-01-25

118 高光譜影像中人工目標非監督提取的投影尋蹤方法 易堯華; 梅天燦; 秦前清; 龔健雅 測繪通報 2004-02-25

119 基于J2EE的分布式Web GIS 陳靜; 龔健雅; 朱欣焰; 李清泉 測繪通報 2004-02-25

120 基于GPS、GIS技術的橋梁結構健康監測與管理信息系統 程朋根; 李大軍; 史文中; 龔健雅 公路交通科技 2004-02-15

121 海量地形數據的Web發布與交互瀏覽 陳靜; 龔健雅; 朱欣焰; 李清泉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3-30

122 論地圖數據庫合并技術 李德仁; 龔健雅; 張橋平 測繪科學 2004-02-15

123 當代地理信息系統進展綜述 龔健雅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 2004-02-29

124 城市地圖數據庫面實體匹配技術 張橋平; 李德仁; 龔健雅 遙感學報 2004-04-10

125 基于MapX的熱力管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李金平; 龔健雅 測繪工程 2004-03-30

126 基于最小內角動態判定的簡單多邊形三角剖分 劉少華; 程朋根; 龔健雅; 史文中; 徐云和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4-04-28

127 空間數據質量控制與評價方法及實現技術 曾衍偉;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8-30

128 基于Delaunay三角網的模型拼合算法研究 程朋根; 劉少華; 龔健雅; 潭福初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2004-04-25

129 基于WebService的OGC地圖服務實現方法 賈文玨; 陳玉敏; 龔健雅; 李愛霞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4-08-30

130 基于DEM坡度坡向算法精度的分析研究 劉學軍; 龔健雅; 周啟鳴; 湯國安 測繪學報 2004-08-25

131 基于似三棱柱體的地質體三維建模與應用研究 程朋根; 龔健雅; 史文中; 劉少華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7-30

132 UFCLS線性光譜混合分析法在遙感圖像分類識別中的效果分析 羅紅霞;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07-30

133 基于XML的空間數據互操作與可視化研究 陳玉敏; 龔健雅; 賈文玨; 張琦 系統仿真學報 2004-10-20

134 基于WMS的WebGIS 李愛霞; 龔健雅; 賈文玨; 陳玉敏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4-12-30

135 DEM結構特征對坡度坡向的影響分析 劉學軍; 龔健雅; 周啟鳴; 湯國安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04-11-30

136 從平臺GIS到跨平臺互操作GIS的發展 龔健雅; 賈文玨; 陳玉敏; 解吉波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4-11-30

137 惡性腫瘤相關改變檢測方法的研究 高智勇; 龔健雅; 秦前清; 林家瑞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2005-02-24

138 基于獨立分量分析的遙感影像非監督分類方法 易堯華; 余長慧; 秦前清;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01-30

139 惡性腫瘤相關改變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 高智勇; 龔健雅; 秦前清; 林家瑞 北京生物醫學工程 2005-04-24

140 大型組件GIS——GeoStar4.0的設計與實現 王艷東; 龔健雅; 劉華; 肖志峰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02-28

141 用簡化脈沖耦合神經網絡對圖像進行二值分割 陳進; 龔健雅; 劉興權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02-28

142 土地房產GIS空間要素的GML模型與實現 童小華; 許谷聲;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03-30

143 一種GIS互操作模型研究 王艷東;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03-30

144 多數據源空間數據引擎關鍵技術問題研究 劉華; 王艷東;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5-04-30

145 土壤侵蝕模型研究現狀和GIS、RS應用 潘建平; 龔健雅; 李長風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 2005-03-28

146 基于知識的GIS專題數據綜合的研究 高文秀;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5-05-30

147 無縫空間數據庫的概念、實現與問題研究 朱欣焰; 張建超;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08-25

148 Web GIS組件方法研究 陳能成; 龔健雅; 朱欣焰; 劉琳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08-25

149 GIS中線元的誤差熵帶研究 李大軍; 龔健雅; 謝剛生; 杜道生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10-25

150 GIS中專題屬性數據綜合的若干問題 高文秀; 毋河海; 龔健雅; 杜道生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10-25

151 城市三維管網的可視化及其系統功能實現的關鍵技術 杜國明; 龔健雅; 熊漢江; 王鵬新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10-25

152 改造現有LIS支持時空數據管理和土地變更的實現 高文秀; 劉浪;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2-12-25

153 基于超地圖原理的分布式空間數據模型 龔健雅; 韓海洋 中國圖象圖形學報 2002-07-25

154 中國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的發展 龔健雅 測繪工程 2002-06-30

155 二維隨機點的熵誤差指標 李大軍; 龔健雅; 謝剛生 測繪工程 2002-09-30

156 基于擴展關系數據庫的遙感影像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王密; 龔健雅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2-10-30

157 當代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龔健雅 東北測繪 2002-12-30

158 DLG產品質量的模糊綜合評判 李大軍; 龔健雅; 謝剛生 地礦測繪 2002-03-30

159 快速二階BP網絡及其在城市用水量預測中的應用 杜國明; 龔健雅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2-09-28

160 RS、GIS、GPS在西北農業大開發中的應用前景 王鵬新; 龔健雅; 李小文 遙感技術與應用 2000-12-30

161 地球空間信息為大家——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第十九屆大會技術總結 李德仁; 龔健雅; 林宗堅; 陳軍 遙感信息 2000-12-30

162 地圖合并技術 張橋平; 李德仁; 龔健雅 測繪通報 2001-07-25

163 數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量化模擬研究 湯國安; 龔健雅; 陳正江; 成燕輝; 王占宏 測繪學報 2001-11-25

164 數碼城市GIS的設計與實現 朱慶; 李德仁; 龔健雅; 熊漢江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02-25

165 基于三級客戶機/服務器模式的GIS軟件平臺設計與實現 熊漢江;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04-25

166 多傳感器與道路網數據用于汽車導航的研究 王密; 郭丙軒; 李德仁; 龔健雅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06-25

167 數碼城市空間數據模型與可視化研究 熊漢江; 龔健雅; 朱慶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10-25

168 條件植被溫度指數及其在干旱監測中的應用 王鵬新; 龔健雅; 李小文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10-25

169 大型遙感影像數據庫的空間無縫數據組織 王密; 龔健雅; 李德仁 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 2001-10-25

170 面向數字地球的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龔健雅; 王艷東; 王密; 熊漢江; 王永君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1-12-30

171 空間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概念與發展趨勢 龔健雅 測繪科學 2001-09-25

172 基于AutoCAD的分層分戶圖管理系統技術 張橋平; 龔健雅; 陳曉東; 劉瑯 測繪信息與工程 2001-03-30

173 多尺度GIS集中式數據模型 王晏民; 李德仁; 龔健雅 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 2001-03-30

174 一種基于COM的數字高程模型可視化管理模式 王永君; 龔健雅 系統仿真學報 2001-12-30

175 構建虛擬環境下的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評估系統 熊漢江; 龔健雅 系統仿真學報 2001-12-30

176 基于Internet的矢量數據遠程查詢設計 陳能成; 龔健雅; 朱欣焰; 劉琳 測繪通報 2002-10-25

177 中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 李德仁; 龔健雅; 李京偉; 王密 測繪通報 2002-11-25

178 中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續完) 李德仁; 龔健雅; 李京偉; 王密 測繪通報 2002-12-25

179 基于無線應用協議的移動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馬林兵; 龔健雅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2-12-01

180 Chen Yumin, Gong Jianya, Cao Haitao, Gui Zhipeng, Workflow-Oriented the Optimal Path Web Services in Multi-Level Road Network,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Fairfax USA, Aug. 2009

181 Cao Haitao, Chen Yumin, Gong Jianya, Chen Xiaoling, Research on Shared Platform of Water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based on GeoGlobe,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Fairfax USA, Aug. 2009

182 Jie Yuan, Peng Yue, Jianya Gong, Integration of Geospatial Web Services and Web Portal Technologies for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Processing ,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Geoinformatics 2009)(EI檢索)

183 Peng Yue, Jianya Gong, Liping Di, Jie Yuan, Lizhi Sun, and Qian Wang, GeoPW: Towards the Geospatial Processing , Web W2GIS 2009, LNCS 5886, pp. 25-38, 2009.

184 HABIB Aziz Salim ,CHEN Xiaoling ,Gong Jianya ,ZHANG Li,Effect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Summer Climate in China During 1982~2001,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12(1):41-45

185 HABIB Aziz Salim,CHEN Xiaoling,Gong Jianya,WANG Haiyan,ZHANG Li,Analysis of China Vegetation Dynamics Using NOAA-AVHRR Data from 1982 to 2001,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12(2):146-153

186 Jianya Gong , Jibo Xie, Extraction of drainage networks from large terrain datasets using high throughput computing, Computers & Geosciences,Volume 35, Issue 2, February 2009, Pages 337-346(SCI)

187 Nengcheng Chen Liping Di,Genong Yu a, Jianya Gong and Yaxing Wei, Use of ebRIM-based CSW with sensor observation services for registry and discovery of remote-sensing observations, Computers & Geosciences, Volume 35, Issue 2, February 2009, Pages 360-372(SCI)

188 Gong Jianya,SUI Haigang,SUN KaiMin,MA GuoRui&Liu JunYi, Object-level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full-scale image segmen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enchuan Earthquak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VOL.51, SUPP.II, Dec.2008,110-122(SCI)

189 LI Manchun, CHENG Liang, Gong Jianya, etc. Post-earthquake assessment of building damage degree using LiDAR data and imager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VOL.51, SUPP.II, Dec.2008, 133-142(SCI)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985年評為江西省優秀教師。

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6年獲首次頒發的多內查爾獎。

1996年獲得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的軟件評比銅獎。

1996年成為“國家測繪局跨世紀人才”進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683名中青年科技學術帶頭人之列。

1997年原國家教委、人事部給他頒發了“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章。

1998年成為人事部“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9年被教育部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0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1年獲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

2001年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

2003年獲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2006年評為湖北省杰出專業技術人才。

媒體報道一:


足音鏗鏘——記武漢大學“973”項目首席專家龔健雅

他有著溫潤如玉的性格,笑時會帶著孩提般的真摯;他淵博厚寬,靜能寒窗苦讀,動能點石成金;他談笑風生,言談中時時透露著對時代前沿把握的睿智;他是個值得尊敬的長者,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大哉龔健雅。

奮發圖強,每步都是凱歌

1982年,龔健雅以優異的成績從華東地質學院本科畢業并留校任教,主講航測。期間成果突出,由他主持的“樁點法航測數字成圖”項目獲原核工業部二等獎。第二年,他被選派到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進修。懷著對專業的極大熱情,他如饑似渴地學習著知識。在插班跟兩個本科班學習的同時,他還修完了研究生的主要課程。他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的兩個科研項目分別獲得了學校和湖北省的獎勵。他的突出才華吸引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的注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碰到了李德仁院士,李德仁院士問他想不想到武測工作。他靦腆地說自己連碩士都沒讀,怎么可能來武測呢?李德仁院士爽快地說:“那你就考博士吧!”受到鼓勵后,他回去準備了幾個月,竟然考上了。

然而好事多磨,面試的時候卻出了點“波折”。我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奠基人、素以治學嚴謹著稱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之卓教授(1909.12—2002.05)覺得招一個連碩士學位都沒有,而且又是一個從二三流學院來的學生,實在很需要慎重。王先生給每一個了解他的人寫信,詢問他的情況。在得到普遍的好的反映之后,最終對他進行了面試。面試進行了整整一個下午,當時院里幾乎所有的教授都參加了。最終,他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之卓教授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的博士生,研究地理信息系統(GIS)方向,也是1988年當年航攝系招進的唯一的一名研究生。

地理信息系統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種基于計算機的工具,它可以對在地球上存在的東西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在廣泛的公眾和個人企事業單位中解釋事件、預測結果、規劃戰略等中具有實用價值。GIS技術已經被用于幫助完成一些任務,例如:為計劃調查提供信息,幫助解決領土爭端,以最小化視覺干擾為原則設置路標。

然而,當時國內地理信息系統領域只是發展階段,怎樣培養這樣的一名博士生王先生也同樣沒底。后來,李院士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碰到了著名的GIS專家、丹麥技術大學Jacobi教授,Jacobi教授一口答應了聯合培養的要求。就這樣,1989年9月,他踏上了芬蘭的土地,進入丹麥技術大學攝影測量研究所進修。在丹麥深造一年后,他通過自身努力,取得驕人的成績。他所提交的《面向對象GIS數據模型》論文被選為歐洲第一屆GIS學術討論會報告論文,引起了專家的極大興趣。

1990年,龔健雅懷著對恩師、對祖國深摯的愛,婉言謝絕了丹麥農業部等單位的挽留,毅然按時回國,開始繼續書寫人生的輝煌篇章。

做為國際上最早提出面向對象GIS數據模型的學者之一,龔健雅率先提出了新一代面向對象GIS思想。其核心內容是矢量柵格一體化數據結構,面向對象數據模型以及圖形、DEM和影像三庫一體化的空間數據庫管理方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面向對象集成化GIS理論與技術體系。正是由于在該領域的突出貢獻,他本人獲得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頒發的首屆Dolezal獎。2000年,他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選為國際“邦聯數據庫與互操作”工作組主席,組織協調各國學者在空間數據集成及邦聯空間數據庫與互操作方面的研究。2004年又被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選為“多時相空間數據處理與變化檢測”工作組主席。

如今,在積極推動地理信息共享標準與技術發展的同時,龔健雅也在對航天攝影測量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負責我們國家測繪衛星的論證與地面系統設計。他說:“再過幾年,我們就可以發射自己的測繪衛星了!”

團結協作,勇攀科技高峰

1992年,博士畢業后,他主持國家“九五”攻關項目:面向對象GIS基礎軟件研究。同年,他們拿出了系統原型,并取名為吉奧之星(Geostar)。這時,高速發展的廣西北海市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他們想要利用這個軟件建立該市的土地信息系統。也就是說有人訂購了他們做的一個剛剛看得見的東西,而且這個項目必須在幾個月內變成一個實用系統,任務何等緊迫可想而知。在北海的那段時間是他們最累的時候,十多個人、十幾天的時間要將買設備、安裝、加數據到可以應用全部做下來。如果不能定期進行演示,那他們的項目就算做砸了。他們不分晝夜的干,實在困得不行了就輪流睡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項目被列為國家“九五”重中之重項目;在1998年全國GIS軟件測評中,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技術最新,進步最快。2000年全國GIS軟件測評,GeoStar的技術得分居第一位!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主席Trinder教授評價GeoStar是國際上面向對象GIS的先導。如今,這個由我國自主研發的GIS基礎軟件,在不斷發展中已經走向與國外軟件競爭的地位。其中,龔健雅以GeoStar為核心技術主持了全國目前最大的GIS工程——全國1:5萬空間數據庫設計,以及廣東、山西、北京、天津、重慶、廣州等十多個省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的設計,建立了30多個GIS大型應用工程,產生了3億多元的經濟效益,省級基礎地理信息系統示范工程獲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

當今科技發展,需要科學家的合作與共同奮斗,才能攻克科技難關。龔健雅深有體會,并且身體力行。他說:“小成績靠個人,大成績考團體。”“現在已不是單憑個人智慧便能取得大成就的時代了,很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十五”期間,他領導全國十多個單位五十多名研究人員,開展國家863重點項目“空間信息標準和共享服務關鍵技術”的研究,研制出空間信息共享平臺GeoSurf和十多個空間信息共享的國家標準;現在,他又作為國家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領導國內外十多個研究院所的一百多名教授,研究“對地觀測數據-空間信息-地學知識轉化機理”,同時又作為國家“十一五”863“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專家組專家,參與規劃和組織協調我國地球觀測與導航領域的科技發展。這些工作需要有相當的學術水平和全局及國家意識。

僅國家973項目中,就有全國十多個院校上百人參加,其中包括十多位海外學者。顯而易見,怎樣協調如此龐大的隊伍并讓其發揮最大的效率,領導者起著關鍵作用。在這個過程中,龔健雅的德和行“征服”了他的團隊。他的合作者說:“龔老師為人謙和,沒有傳統的狹隘的學術觀念,愿意犧牲個人利益。或許龔老師在某個方面不是最好的,但他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所有人!”在他牽頭的與國防科大合作的一個項目中,為了使總體達到平衡,他竟提出讓對方拿經費總數的60%,這在其他項目中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最終評估中,驗收的專家評語說:“本項目是合作研究的成功典范!”,而這個評語,在其它項目評語中也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語句。許多跟他合作過的人都與他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們說:“如果跟龔老師合作不好的人,那他跟其他人也難以合作。”龔健雅說:“只要項目能做下來,對學科長遠發展有好處,對國家社會有利,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正是懷著這份使命感,懷著對國家、對民族、對行業、對武漢大學的責任感,多少年來,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如既往的付出。每次從國際會議上獲悉最新的學術動態,他總是很著急,他擔心這份民族產業不能在國際上保持領先地位。

追求一流,桃李芬芳育天下

一年365天里,龔健雅有2/3的時間呆在實驗室、往返于世界各地。他的家人早已對此習以為常。一次,他一連在家待了一個星期,他女兒竟奇怪地問:“爸爸,你怎么還沒走?”對家人,他常有一種愧疚感。

不管多忙,作為一個老師,帶學生、給學生上課永遠是第一位的。他至今已培養出90余名研究生,還常常會抽空給本科生做講座。他編撰的《地理信息系統基礎》等專著成了許多學校的首選教科書,他與其他院士合作講授的《測繪學概論》成了武漢大學的王牌公選課。

他給學生上的第一堂課就是要誠實、正直,他決不容許學術抄襲現象。他給學生提出幾個一:要做一流的研究者,要在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要創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他希望學生在現有環境下多工作,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在生活上,他對他們更是關懷備至。他的博士生眭海剛感激地說:“我妻子快要生產的時候,龔老師每天不管多忙都會打電話詢問情況,并且還多次抽時間來看望。”

附錄:

龔健雅,男,1957年4月生,江西人。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先進個人、“十五”國家863計劃專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歷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ISPRS)第三和第六委員會秘書等國際學術組織職務,現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多源遙感數據處理與變化檢測”工作組主席。2001年和200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獲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 2003年獲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經出版專著9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多篇。

來源:湖北新聞網

媒體報道二:


 

給地球村加上“超級鏈接”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并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甚至思維方式。信息化建設在我國已經被提升到戰略的高度,而地理空間信息作為各種社會、經濟信息承載平臺,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各種資源、環境、社會、經濟信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進行鏈接和展現。地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推動著國家、區域、城市、行業的信息化發展,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30年前,龔健雅走進華東地質學院,步入了測繪與地理信息系統探索這個全新的領域。三十年來,他不斷摸索前進,總結發展,在我國地理信息系統建設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龔健雅和他的地理信息系統科研路是我國空間信息系統建設中的一個范本。

用世界的眼光謀劃發展

龔健雅教授多年來一直專注于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集成研究,是國際上最早提出面向對象GIS數據模型的學者之一。1992年在導師李德仁院士的指導下,他提出了矢量柵格一體化數據結構,并構成了新一代GIS的數據結構和數據模型體系。1992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17屆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大會上,以GIS一體化數據結構和面向對象數據模型為核心的兩篇論文同時作為大會交流論文,在論文中,他提出用一種既可以表達矢量數據又可以表達柵格數據的一體化數據結構代替現有分開表達和存貯的數據結構,解決了GIS數據與遙感數據的有機結合問題;提出了面向對象數據模型同時管理圖形和屬性數據,這種數據結構和數據模型為新一代面向對象集成化GIS奠定了基礎,引起各國學者強烈反響,兩篇論文很快被德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報》及澳大利亞《大地測量與攝影測量學報》分別轉載。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主席對論文給予了高度評價。

之后,龔健雅又進一步提出影像、圖形、DEM集成化空間數據庫模型,使各種空間數據能夠在一個GIS集成環境中有效管理,解決了GIS與遙感影像數據的集成問題,以及超地圖、分布式、多尺度空間數據模型等概念,并出版了專著《整體SIS的數據組織與處理方法》,其理論成果系統地構成了新一代面向數字地球概念的GIS理論與模型體系。這些模型為建立覆蓋全球的分布式空間數據庫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他還善于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結合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將創立的空間數據結構、模型和管理方法應用于國產GIS基礎軟件GeoStar中。GeoStar以先進的設計思想和功能獲得200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并以GeoStar為核心技術主持了全國1:5萬空間數據庫設計,以及廣東、山西、北京、天津、重慶、廣州等10多個省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的設計,建立了30多個GIS大型應用工程。同時,龔健雅教授將理論與方法應用于我國的遙感與地理信息共享標準的建設,主持制定了我國地球空間數據交換標準,實現了與國際標準的接軌。主持國家“十五”“863”“網絡空間信息標準與共享應用服務關鍵技術” 重點項目,組織全國10多個單位研究制定我國空間信息網絡共享服務標準,發展了我國空間信息共享與服務技術,研制出空間信息網絡共享服務軟件GeoSurf,獲200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龔健雅教授將所提出的理論與模型成功地應用于國產GIS軟件GeoStar中,獲得國內外著名學者很高的評價,時任ISPRS主席Trinder教授評價GeoStar是國際上面向對象GIS的先導,龔健雅教授由于在該方向的成就,于2000年被ISPRS選為“聯邦式數據庫與互操作工作組”主席,組織協調各國學者在集成化及聯邦式空間數據庫與互操作方面的研究。近年來,龔健雅教授開展了遙感圖像處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2004年又被ISPRS選為“多時相遙感數據處理與變化檢測”工作組主席,組織協調各國學者開展多時相遙感數據處理與變化檢測的研究。

嵌入具有符號意義的學科體系

龔健雅教授在GIS理論、方法、軟件、標準和工程應用方面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比較完整的學術思想體系,其研究成果整理出版的多部專著對我國GIS的發展和學科建設產生了較大影響。九十年代初出版的《整體SIS數據組織與處理方法》為我國GIS學科初期的理論建設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發展方向,該書獲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獎;《當代GIS的若干理論與技術》論述了當代GIS若干理論、技術及最新進展,對發展新一代GIS,特別是面向對象GIS、組件GIS、Web GIS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地理信息系統基礎》是一本全面系統的GIS基礎教程,詳細闡述GIS的概念、原理、算法以及實現方法,已成為我國GIS本科專業學生的主要教材;《當代地理信息技術》介紹了作者與同事在地理信息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已成為我國GIS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這些成果為我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學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龔健雅教授具有組織重大科研項目攻關的能力。他帶領幾十人的科技創新隊伍,連續十多年研制我國地理信息系統基礎軟件平臺-GeoStar;組織全國近十家單位80多人的隊伍研究制定我國空間信息網絡共享服務標準。2004年被國家科技部選為“十五” 863 “信息獲取與處理”主題專家組成員,2005年成為國家973項目“對地觀測數據—空間信息—地學知識的轉化機理”的首席科學家,2007年被國家科技部選為(863 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組專家,他所帶領的科技創新團隊200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創新團隊,2007年度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創新研究群體。

多年來,龔健雅教授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重大項目40多項,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信息產業部重大技術發明獎一項,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出版專著10部,發表論文260多篇。1995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8年獲香港裘槎獎勵基金,并獲測繪局跨世紀人才、優秀留學回國人員、人事部科技一等功臣、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等十多項獎勵。1999年被教育部聘為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指導碩士研究生70多名,博士研究生40多名,其中參與指導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獲2002年度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春華秋實。龔健雅潛心鉆研的課題,如今已到了收獲的季節。“在科學的殿堂里,決不允許庸庸碌碌,唯勤奮才能取得入門證。”他自己是這樣做的,也這樣教育學生。

專家檔案

龔健雅 教育部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57年出生于江西省樟樹市,現為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1988年,他開始師從王之卓院士和李德仁院士從事GIS研究,1992年作為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與丹麥技術大學聯合培養的博士生以優異成績畢業。歷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ISPRS)第三委員會秘書、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第六委員會秘書、中國GIS協會理事、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聯邦式數據庫與互操作”工作組主席,現任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多時相遙感數據處理與變化檢測”工作組主席、國家“十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信息獲取與處理技術”主題專家、國家“十一五”863 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專家組專家,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出處:《科學中國人》2008年第六期)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