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交通運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鄭健龍,男,1954年5月生,湖南邵陽邵東縣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黨員。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部和湖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長沙理工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博士點首批博士生導師,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長安大學博士生導師,湖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公路學會理事、湖南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瀝青路面專家協會高級會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路基路面專業委員會委員、交通部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交通部跨世紀重點學科帶頭人。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年湖南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3-1994年比利時道路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研究員。

2001年長安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5年起,先后擔任長沙交通學院路橋系副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代院長和院長職務。

2003年任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培養學生情況:

指導在讀博士、碩士研究生10多名。

社全職務:

1、國際瀝青路面專家協會高級會員;

2、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路基路面專業委員會委員;

3、交通部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

4、交通部跨世紀重點學科帶頭人;

5、中國力學學會理事;

6、湖南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

7、湖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從事道路工程、巖土工程、工程力學、實驗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承擔的科研情況: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比利時首都地區博士后基金和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項目40余項。目前,鄭健龍教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項、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重大項目1項,其它項目10余項。

科研成果:

在特殊路基處理、地基與基礎加固處治、邊坡防護與穩定、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路面結構破壞理論、瀝青材料、公路試驗與檢測技術、結構計算理論與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創造性工作。特別是在瀝青混合料的力學性能、瀝青路面低溫開裂機理及抗裂指標與措施、瀝青路面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及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在國內,率先應用線彈性斷裂力學和粘彈性斷裂力學研究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問題;率先建立了瀝青路面溫度應力日周期性變化特性的數學模擬方法。首次提出了瀝青路面設計狀態的概念以及設計彎沉的指標與標準,并在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中得到應用。發明了柔性支擋結構穩定膨脹土路塹邊坡新技術,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應用膨脹土填筑路堤的技術思想以及相應的設計、施工技術方法。1993-1994年曾在比利時道路研究中心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并對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過訪問,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上建立了較廣泛的學術聯系。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并出版《瀝青路面抗裂設計理論與方法》等學術著作,參編了《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試驗規程》等多本行業規范。

發明專利:

1 一種CBR試驗方法 楊和平; 鄭健龍; 韋秉旭; 劉龍武 長沙理工大學 2008-04-16

2 一種柔性加筋支擋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鄭健龍; 楊和平; 韋秉旭 長沙理工大學 2006-12-20

3 一種加州承載比試驗筒 楊和平; 鄭健龍; 韋秉旭; 劉龍武 長沙理工大學 2008-01-02

4 用于拉拔試驗的試驗箱 鄭健龍; 楊和平; 韋秉旭; 劉龍武 長沙理工大學 2007-03-14

5 拉拔試驗箱中氣囊的氣壓伺服裝置 鄭健龍; 楊和平; 韋秉旭; 劉龍武 長沙理工大學 2007-03-14

6 直接剪切儀 楊和平; 鄭健龍; 劉龍武; 韋秉旭 長沙理工大學 2007-03-14

7 應變控制式直接剪切儀 楊和平; 鄭健龍; 劉龍武; 韋秉旭 長沙理工大學 2007-03-14

8 帶直線導軌的直接剪切儀 楊和平; 鄭健龍; 韋秉旭; 劉龍武 長沙理工大學 2007-06-13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公路膨脹土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年。

《連續損傷理論與應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年。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設計原理及工程應用》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年。

《膨脹土處治理論、技術與實踐》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5 。

《瀝青路面抗裂-設計理論與方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結構動力修改及優化設計》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年。

發表論文:

1 道路工程系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秦志斌; 劉朝暉; 鄭健龍; 査旭東; 黃自力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10-01-15

2 水溫凍融循環條件下瀝青混合料性能衰變的規律 鄭健龍; 張洪剛; 錢國平; 黃慧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28

3 一類混凝土力學參數的迭代多尺度有限元預測方法 李友云; 鄭健龍; 崔俊芝; 龍述堯 計算力學學報 2010-02-15

4 老化瀝青混合料粘彈性疲勞損傷模型研究 鄭健龍; 馬健; 呂松濤; 錢國平; 田小革 工程力學 2010-03-25

5 膨脹土用作路基填料的分類指標體系研究 楊和平; 趙鵬程;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9-02-15

6 膨脹土填筑公路路堤的物理處治技術 楊和平; 章高峰; 鄭健龍; 趙鵬程; 賀迎喜 巖土工程學報 2009-04-15

7 緩坡率膨脹土加筋路堤局部穩定性分析 韋秉旭; 鄭健龍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9-02-15

8 降雨條件下膨脹土路塹邊坡滲流分析 譚波; 鄭健龍; 余文成 中外公路 2009-04-19

9 移動最小二乘形函數插值精度 楊建軍; 鄭健龍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28

10 基于蠕變試驗的瀝青材料溫度-老化等效性原理研究 鄭健龍; 馬健; 呂松濤 中外公路 2009-06-19

11 瀝青穩定碎石骨架結構評價方法 魏建國; 鄭健龍; 王秉綱 交通科學與工程 2009-06-30

12 城市立交選型的多指標決策方法 龍科軍; 鄭健龍; 楊曉光 交通科學與工程 2009-06-30

13 一種顆粒隨機分布復合材料彈性位移場均勻化方法的理論分析 李友云; 崔俊芝; 鄭健龍 計算數學 2009-08-14

14 瀝青混合料非線性疲勞損傷模型 鄭健龍; 呂松濤 中國公路學報 2009-09-15

15 松散熱態瀝青混合料壓實力學響應及其粘彈塑性模型參數分析 鄭健龍; 陳驍; 錢國平 工程力學 2010-01-25

16 城市立體交叉交通影響范圍研究 龍科軍; 鄭健龍; 朱得志; 周志剛 中外公路 2006-02-19

17 行車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粘彈性應力響應規律分析 關宏信; 鄭健龍; 張起森 中外公路 2006-02-19

18 城市立交區域交通改善基本對策 龍科軍; 周志剛; 楊曉光; 鄭健龍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6-03-30

19 老路拓寬沉降規律ANSYS有限元分析 應榮華; 鄭健龍 公路 2006-04-25

20 非飽和膨脹土總強度指標隨飽和度變化規律 楊和平; 張銳; 鄭健龍 土木工程學報 2006-04-30

21 瀝青路面水損害分析 羅志剛; 周志剛; 鄭健龍; 凌建明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6-06-30

22 高速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建設全過程質量控制的策略探討 錢國平; 應榮華; 鄭健龍 公路 2006-08-25

23 瀝青混合料增量型熱粘彈性本構關系研究 錢國平; 鄭健龍; 周志剛; 田小革 應用力學學報 2006-09-30

24 瀝青混合料時間-溫度-老化等效性原理及應用(英文) 鄭健龍; 呂松濤; 田小革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9-30

25 膨脹土用作路基填料的試驗方法研究 繆偉; 劉龍武; 鄭健龍 公路與汽運 2006-10-28

26 用地約束下獨立交叉口設置立交的交通條件研究 龍科軍; 楊曉光; 周志剛; 鄭健龍 公路交通科技 2006-10-30

27 有荷條件下膨脹土的干濕循環脹縮變形及強度變化規律 楊和平; 張銳;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6-11-30

28 膨脹土土水特征曲線的研究 鄭健龍; 劉平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6-12-30

29 瀝青混合料粘彈性疲勞本構模型 呂松濤; 馬健; 鄭健龍; 田小革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6-12-30

30 寧明膨脹性泥頁巖填料施工壓實參數研究 劉龍武; 彭娟; 鄭健龍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2-30

31 許平南高速公路ATB基層施工技術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中外公路 2007-02-19

32 包蓋法處治膨脹土路堤效果評價 高志朋; 劉龍武; 鄭健龍 西部交通科技 2007-02-18

33 瀝青混合料的黏彈性疲勞損傷模型研究 關宏信; 鄭健龍; 張起森 力學與實踐 2007-04-30

34 基于工程應用的膨脹土本構模型 韋秉旭; 周玉峰; 劉義高; 鄭健龍 中國公路學報 2007-03-30

35 粗骨料對瀝青混凝土開裂阻力影響分析 應榮華; 鄭健龍; 陳驍; 馮浩 工程力學 2007-05-15

36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政府、社會和高校共同的責任 鄭健龍 中國高教研究 2007-05-28

37 關于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教育觀、人才觀及質量觀的思考 鄭健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5-28

38 瀝青老化效應的試驗研究 應榮華; 鄭健龍; 陳驍 公路交通科技 2007-06-15

39 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瀝青碎石混合料性能對比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7-04-15

40 大型數控拉拔試驗系統的研制及應用 楊和平; 萬亮;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7-07-15

41 CRC+AC復合式瀝青路面層間界面粘結層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劉朝暉; 鄭健龍 中外公路 2007-08-19

42 飽和-非飽和膨脹土滲透特性試驗研究 張銳; 鄭健龍; 楊和平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7-09-15

43 南友高速公路膨脹土路堤包蓋法處治效果評價 高志朋; 劉龍武; 鄭健龍 路基工程 2007-12-20

44 膨脹土填料改進CBR試驗方法的提出與驗證 楊和平; 趙鵬程;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7-12-15

45 增濕條件下膨脹土路塹邊坡穩定性數值分析 劉義高; 周玉峰;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7-12-15

46 基于MTS壓縮試驗的熱態瀝青混合料黏彈塑性模型 陳驍; 應榮華; 鄭健龍; 李慶瑞 中國公路學報 2007-11-15

47 膨脹土路基溫度現場觀測分析與研究 鄭健龍; 繆偉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2-28

48 基于現場監測的膨脹土邊坡滑動破壞特性研究 繆偉; 鄭健龍; 楊和平 中外公路 2007-12-19

49 大粒徑瀝青混合料基層施工技術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中外公路 2007-12-19

50 廣西寧明膨脹土脹縮活動帶特征及滑坡破壞模式研究 劉龍武; 鄭健龍; 繆偉 巖土工程學報 2008-01-15

51 瀝青混合料熱粘彈性本構關系試驗測定及其力學應用 鄭健龍; 錢國平; 應榮華 工程力學 2008-01-25

52 瀝青混凝土路面層間穩定性試驗分析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公路 2008-01-25

53 CRC+AC剛柔復合式路面結構與工程應用 劉朝暉; 鄭健龍; 華正良 公路交通科技 2008-12-15

54 緩坡率膨脹土路堤加筋長度探討 韋秉旭; 鄭健龍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8-11-15

55 PFWD在現場熱再生瀝青路面結構強度評價中的應用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08-09-15

56 對新公路膨脹土判別分類指標和標準的試驗驗證 張銳; 鄭健龍; 楊和平 中外公路 2008-12-19

57 連續配筋混凝土剛柔復合式瀝青路面端部結構設置研究 劉朝暉; 鄭健龍; 華正良 中外公路 2008-02-19

58 基于蠕變試驗的瀝青粘彈性損傷特性 鄭健龍; 呂松濤; 田小革 工程力學 2008-02-28

59 瀝青碎石粗集料的相對比例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15

60 普通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袁劍波; 鄭健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3-28

61 不同級配瀝青碎石基層性能的對比研究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28

62 路橋過渡段臺背路堤差異沉降的模擬分析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8-02-15

63 大粒徑瀝青混合料基層結構抗裂機理分析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公路 2008-04-25

64 寧明膨脹土滲透特性試驗研究 張銳; 鄭健龍; 楊和平 桂林工學院學報 2008-02-15

65 膨脹土開挖邊坡坡體變形特征的跟蹤觀測 劉龍武; 鄭健龍; 繆偉 中國公路學報 2008-05-15

66 膨脹土路基溫度現場觀測分析與研究 鄭健龍; 繆偉 路基工程 2008-06-20

67 瀝青路面粘彈性疲勞損傷分析 關宏信; 鄭健龍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9-25

68 剛柔復合式瀝青路面層間結合技術 劉朝暉; 華正良; 鄭健龍 公路交通技術 2008-10-25

69 熱態瀝青混合料路面振動壓實過程ANSYS模擬研究 鄭健龍; 陳驍; 李慶瑞; 應榮華 工程力學 2008-10-25

70 樁承土工格網褥墊層的承載特性與設計計算 李強; 鄭健龍 公路 2005-05-25

71 瀝青混合料轉運車對減輕瀝青路面級配離析的作用 田小革; 呂松濤; 鄭健龍 公路交通科技 2005-06-15

72 AC-20Ⅰ中面層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 應榮華; 鄭健龍 中外公路 2005-06-19

73 基于損傷力學的瀝青混合料疲勞壽命預估 鄭健龍; 呂松濤; 田小革 中外公路 2005-06-19

74 抽提回收過程對瀝青老化程度評價的影響 田小革; 莫一魁; 鄭健龍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5-06-30

75 高速公路路塹邊坡滑坡機理及其加固技術探討 王惠勇; 李玉娟; 肖梅峰; 芮勇勤; 鄭健龍 中南公路工程 2005-06-30

76 壓電復合材料圓形夾雜中螺型位錯和界面裂紋的干涉分析 鄭健龍; 方棋洪; 劉又文 應用數學和力學 2005-08-15

77 瀝青路面水損害分析 羅志剛; 周志剛; 鄭健龍; 凌建明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5-09-30

78 瀝青混合料的疲勞效應研究 田小革; 呂松濤; 鄭健龍 公路交通科技 2005-10-15

79 寧明膨脹土研究的新進展 楊和平; 曲永新; 鄭健龍 巖土工程學報 2005-09-15

80 瀝青混凝土路面層間孔隙水壓力計算 羅志剛; 凌建明; 周志剛; 鄭健龍 公路 2005-11-25

8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應力 關宏信; 張起森; 鄭健龍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30

82 略論教授委員會制度及其在一般本科院校的設立 袁劍波; 韋成龍; 鄭健龍; 尹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11-30

83 老化對瀝青結合料高溫性能的影響 田小革; 鄭健龍; 張起森 公路 2004-01-25

84 老化對瀝青結合料粘彈性的影響 田小革; 鄭健龍; 張起森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4-03-30

85 建立教學質量社會監控制度的戰略思考 鄭健龍; 袁劍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05-30

86 搭板罩面法處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的應力分析 關宏信; 張起森; 鄭健龍; 楊海榮 公路交通科技 2004-06-15

87 基于GIS的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系統設計 鄭淵; 鄭健龍; 周志剛; 龔曉暉 公路與汽運 2004-06-28

88 老化對瀝青膠結料常規指標的影響 田小革; 鄭健龍; 張起森 石油瀝青 2004-04-05

89 瀝青混合料熱粘彈性本構模型的實驗研究 鄭健龍; 田小革; 應榮華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3-30

90 瀝青混合料粘彈性參數及其應用 鄭健龍; 呂松濤; 田小革 鄭州大學學報(工學版) 2004-12-20

91 瀝青混合料的溫度疲勞損傷效應模擬研究 呂松濤; 田小革; 鄭健龍 公路 2005-02-25

92 瀝青混合料粘彈性參數的測定及其在本構模型中的應用 呂松濤; 田小革; 鄭健龍 長沙交通學院學報 2005-03-30

93 土工布和玻璃纖維格柵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對比應用研究 關宏信; 周志剛; 鄭健龍 公路交通技術 2005-04-30

94 廣西南寧至友誼關公路膨脹土路基的工程處治技術 楊和平; 鄭健龍; 吳緒浩; 廉向東 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 2005-06-30

95 瀝青混合料低溫抗裂性能研究 田小革; 鄭健龍; 張起森 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上) 2005-08-01

96 基于均勻設計法的瀝青碎石體積特性影響研究 魏建國; 查旭東; 鄭健龍; 王秉綱 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 2008-09-01

97 CRC+AC復合式路面結構層間剪應力分析與層間界面抗剪強度試驗研究 劉朝暉; 鄭健龍 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四) 2008-09-01

98 CRC+AC復合式路面結構荷載應力分析 劉朝暉; 鄭健龍; 華正良 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 2008-11-01

榮譽獎勵:


1.2010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3.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7項。

4.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5.獲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6.獲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

7.獲交通部吳福-振華交通教育貢獻獎。

8.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9.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10.獲交通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1.獲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

媒體報道:


鄭健龍:閃亮的“鋪路石”

號稱“公路癌癥”的膨脹土問題是一道世界性的難題。全球有46個國家和地區、我國26個省份分布著這種特殊土質,有3億多人口生活在膨脹土地區。膨脹土失水時迅速收縮開裂,吸水時急劇膨脹變形,極易發生疊瓦式滑坍。它一旦發起威來,公路、鐵路、房屋建筑、水利設施等很難躲過滑坡、垮塌的厄運。我國每年膨脹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數百億元。

由長沙理工大學鄭健龍教授領銜承擔的“膨脹土地區公路建筑成套技術”歷經艱辛數十年,終獲成功,獲得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攬下國家級大獎,鄭健龍顯得很低調。他說做研究,不是為了榮譽,是為了解決問題,一再強調成果的取得是凝聚了團隊的智慧。

駕馭膨脹土

2002年,作為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重大科技項目之一的“膨脹土地區公路建筑成套技術研究”,由長沙理工大學承擔,鄭健龍成為項目領銜專家。

鄭健龍教授告訴記者,國際上關于膨脹土地質災害防治的研究已有70年的歷史,但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根本解決,以至于公路工程只能長期遵循繞避膨脹土的設計原則。隨著交通事業迅猛發展、路網等級和密度不斷提高,公路膨脹土問題已無法回避,為此原交通部將其列為重大科技項目組織聯合攻關,以突破該領域的技術瓶頸。

梳理當今國際上膨脹土滑坍處置方法,鄭健龍發現,無論是抗滑樁,還是重力式擋土墻,這些“剛性”處置方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堵”。事實證明,“堵”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剛性”辦法“堵”不行,何不改變研究思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柔性”手段,疏導膨脹土滑坍前聚集的能量呢?鄭健龍教授和他的團隊由此找到了制服膨脹土的新途徑,他們的研究一步步接近成功。

他們發明了柔性支擋結構穩定膨脹土路塹邊坡新技術,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應用膨脹土填筑路堤的技術思想以及相應的設計、施工技術方法,解決了長期困擾膨脹土地區公路建設的世界性技術難題。該成套技術在一系列技術中取得創新,尤其在四項關鍵技術的理論、方法上有突破性貢獻。

1.膨脹土邊坡滑坍治理關鍵技術。該技術突破國內外邊坡支護的傳統技術,創造性地提出“以柔治脹”的新理念,自主研發了具有變形消能特性的膨脹土邊坡柔性支護綜合處治這一全新技術,確保了邊坡全天候的穩定性,攻克了膨脹土邊坡屢治屢滑的技術難題。

通過邊坡滑坍破壞模式和災變機理研究,揭示了水力耦合條件下,邊坡干縮開裂性態、雨水入滲規律及變形的行為特征。針對傳統的重力式擋土墻等剛性支護“以剛止脹”,膨脹壓力隨含水率迅速增大,容易導致結構破壞的問題,提出了“以柔治脹”的柔性支護結構設計原理。

2004年,廣西東盟博覽會開幕在即,作為國際通道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傘路卻因數十個膨脹土邊坡屢治屢滑使工程進度嚴重滯后,全線改用本技術進行治理后,至今無一坍塌,追回了延誤的工期,確保了與會國家元首按預定路線入境,為西南邊陲國門路的安全暢通作出了重大貢獻,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影響。

2.膨脹土填筑路堤的關鍵技術,突破未經改良的膨脹土不能直接用作路堤填料的禁區,提出了控制路堤濕度狀態的穩定含水率理論,奠定了膨脹土直接填筑路堤的理論基礎,開發了具有“保濕防滲”功能的路堤物理處治技術,攻克了膨脹土合理利用的技術難題,獲國家發明專利。

3.膨脹土地區公路勘察設計系列技術,該技術的特點是,依托自主創新和長期以來我國公路膨脹土研究成果與工程經驗的集成創新,填補了該技術領域的空白。揭示了標準吸濕含水率與微觀脹縮特性之間的相關關系,據此提出了新的公路膨脹土判別標準與方法,并開發了相應的試驗技術和儀器,獲國家發明專利,攻克了膨脹土判別準確率不高的技術難題。

他們還自主研發了以貫入阻力變異性為指標的膨脹土干濕循環顯著影響區快速勘察方法,與傳統技術比較,勘察時間縮短90%以上。

通過系統調研和現場勘察,開發了第一個中國膨脹土GIS信息系統,獲軟件著作權,構建了膨脹土地區公路勘察設計、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技術平臺。

4.構造物地基基礎處治技術。該技術特點是,以非飽和土理論為基礎,建立了膨脹土與構造物地基基礎相互作用的分析理論、計算方法與處治技術,發展了公路膨脹土工程理論。

提出了一種以飽和度為主要特征變量的非飽和膨脹土本構模型,使模型參數由13個減至5個,簡化了試驗條件與方法,測試時間縮短85%。

通過大型浸水模型試驗,建立了膨脹土地基變形和承載力預測方法。通過離心模型試驗,提出了膨脹土與構造物相互作用的土壓力計算公式,有效提高了設計計算精度。

研制了一種膨脹土地基液態改良劑,簡化了施工工藝,縮短了施工周期,改善了地基的水穩性,使承載力提高了1.8至2.2倍。

該技術實用性強,1996年以來,先后在8省區1000多公里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調工程中廣泛應用,有力支撐了重大工程建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1.75億元,節約建設用地一萬六千多畝,減少油耗三千六百多萬升,降低廢氣排放1.66萬噸,對加快膨脹土地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被交通運輸部列為重點推廣技術。

該成套技術與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普遍采用的抗滑樁、重力式擋墻比較,柔性支護技術更為可靠,造價降低66%,工期縮短75%,植被覆蓋率提高80%以上。與放緩邊坡比較,大量減少削坡與棄土占地。與美國普遍采用的化學改良技術比較,物理處治技術減少了環境污染,工期縮短60%,造價降低70%,與棄土換填比較,膨脹土的利用率提高50%,減少了遠距離運土的燃油消耗和廢氣排放。總之,本技術縮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節約了土地、保護了生態環境。其邊坡穩定性、路堤強度和水穩性、膨脹土判別準確率、地基設計計算精度等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性顯著。2007年3月,美國新技術導向性期刊《Civil Engineering》10年來首次刊登中國大陸的科技成果,其主編在給鄭健龍的約稿信中表示:該項目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膨脹土工程處置范例……使全球工程師從中受益。

當好鋪路石

現任長沙理工大學校長的鄭健龍1954年5月生于湖南邵陽,1981年本科畢業于中南礦冶學院,1986年碩士畢業于湖南大學,2001年博士畢業于長安大學,獲得道路與鐵道工程工學博士學位。

一路走來,鄭健龍于1997-2003年先后任原長沙交通學院院長助理、副院長、院長,長沙理工大學校長等多個職務。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部和湖南省重點學科帶頭人,長沙理工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博士點首批博士生導師,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長安大學博士生導師,湖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中國公路學會理事、湖南省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瀝青路面專家協會高級會員。1993-1994年曾在比利時道路研究中心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問研究,并對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過訪問,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上建立了較廣泛的學術聯系。

鄭健龍教授一直從事道路工程、巖土工程、工程力學、實驗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在特殊路基處理、地基與基礎加固處治、邊坡防護與穩定、路面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路面結構破壞理論、瀝青材料、公路試驗與檢測技術、結構計算理論與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創造性工作。特別是在瀝青混合料的力學性能、瀝青路面低溫開裂機理及抗裂指標與措施、瀝青路面的設計理論與方法及土工合成材料的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在國內,率先應用線彈性斷裂力學和粘彈性斷裂力學研究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反射裂縫問題;率先建立了瀝青路面溫度應力日周期性變化特性的數學模擬方法。

此外,鄭健龍教授還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比利時首都地區博士后基金和各類國家級、省部級等科研項目5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0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7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SCI/收錄30余篇),并出版《瀝青路面抗裂設計理論與方法》、《公路膨脹土工程》等學術著作,參編了《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公路十工合成材料試驗規程》等多本行業規范。先后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交通部重點學科帶頭人,湖南省“12重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交通部吳福—振華交通教育貢獻獎獲得者。

鋪路石雖不起眼,但它樸實堅硬,能經得起風吹雨淋和摔打碾壓。它用自己的堅挺,默默地為人們鋪下平坦通暢的金光大道。鄭健龍教授就是這樣一塊閃光的“鋪路石”。

來源:科學中國人 2010-4-20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