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人文社科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專家信息:

董平,男,1959年9月生于浙江衢縣。杭州大學文學碩士,復旦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院學術委員,F任浙江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哲學系主任、浙江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浙江省儒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編委及部類主編、中華大藏經(續編)編委、浙江文獻集成編纂中心副主任等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讀于杭州大學中文系;

2.1982年8月至1983年8月在共青團浙江省開化縣委員會工作;

3.1983年9月考入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中國古典文獻專業;

4.1986年7月獲文學碩士學位;

5.1986年8月至2002年11月在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

6.1998年晉升為研究員;

7.1994年12月至1995年11月經國家教委公派在印度浦那大學高級梵文研究中心進修印度哲學;

8.1998年9月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專業;

9.2001年7月獲哲學博士學位;

10.1999年被確定為浙江省“151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曾歷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陽明學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院學術委員。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

董教授長期從事宋明哲學,浙東學派,中國佛教哲學等方面的研究。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一、專著:

1. 《陳亮評傳》(專著,32萬字,與劉宏章共同署名),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出版;

2. 《天臺宗研究》(專著,33萬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3.《浙江思想學術史——從王充到王國維》(專著,54.9萬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3);

4.《王陽明的生活世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二、譯著:

1.《東方宗教與哲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

2.《文化與自我》(合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出版,臺灣遠流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2月重版;<

3.《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合作),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2001年5月,該書更名為《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重版。

三、編著:

1、《中華佛學精神》(執行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浙江精神之哲學本源》(編選注釋,12萬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3、《陳亮文粹》(編選注釋,35萬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9月);

4、《浙東學術》(第一輯),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四、古籍整理:

1、《王陽明全集》(2卷本,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

2、《鄒守益集》(二卷,1068千字,江蘇鳳凰出版集團,2007年4月);

3.《甘泉先生文集內外編》(北京大學儒藏項目),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儒藏》第253冊);

4.《敬齋集》,收入《儒藏》(精華編)第二五二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

5.《東廓鄒先生文集》(北京大學儒藏項目),已經完成,即出;

6.《萬斯大經學著作五種》(清史項目),已經完成,即出;

7.《楊簡全集》(浙江文獻集成項目),正在進行;

8.《軍禮司馬法》(浙江文獻集成項目),已經完成,即出;

9、《王袆全集》(教育部古委會項目),正在進行。

發表論文:

一、先秦兩漢哲學:

1.《先秦樂論初探》,杭州大學學報(杭州)1984年增刊;

2.《儒家形而上學簡議》,學術月刊(上海)1986年第4期;

3.《論先秦哲學的直觀思維》,哲學研究(北京)1987年第1期;

4.《論〈易傳〉的生生觀念與〈中庸〉之誠》,孔子研究(濟南)1987年第2期;

5.《論儒家的中和觀》,人文雜志(西安)1989年第3期;

6.《孟子心學與儒家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月刊(臺灣)1989年總第120期;

7.《儒家德治思想及其價值的現代詮釋》,《孔子研究》,2004年第1期。封面重點文章;

8、《從人性的制約到人性的自覺——析儒家性不善論向性善論的轉變》,《天津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9.《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儒家生態倫理系統的形成》,哲學研究,2006年第6期,封面重點文章;

10.《論莊子的生命哲學》,中國文化月刊(臺灣)1993年,總第166期;

11.《淮南子形而上學探研》,杭州大學學報(杭州)1989年第3期;

12.《論漢代讖緯之學的興起》,《中國史研究》(北京)1993年第2期;

13. 《莊子與葛洪——論道家生命哲學向宗教信仰的轉變》,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4.《儒道互補原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7年第11期全文轉載。

二、宋明清哲學

1. 《論陳亮的王霸思想》,《陳亮研究論文集》,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

2.《論葉適對道統的批判及其知識論》,孔子研究(濟南)1994年第1期;

3.《論陳確思想》,《儒學與浙江文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

4.《論章學誠的歷史哲學》,《論浙東學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2月出版;

5.《象山“心即理”說的本體論詮釋》,《孔子研究》(濟南)1999年第2期;人大《中國哲學》1999年第10期;

6.《浙東學派之名義及其內涵》,《思想家》(南京大學),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18千字;

7.《南宋婺學之演變及其至明初的傳承》,《中國學術》(北京)第十輯。40千字;

8.《論南宋永嘉學術之傳承》,《新宋學》第二輯,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11月;

9.《呂祖謙思想論略》,浙江學刊(杭州)1991年第5期;

10、《論呂祖謙的歷史哲學》,《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5年第7期轉載;

11.《王陽明主體哲學論要》,浙江學刊(杭州)1988年第5期;

12.《王陽明四名教義蘊發微》,孔孟月刊(臺灣)1989年12月號、1990年1月號連載;

13.《錢德洪的良知實踐論》,《陽明學》(日本二松學舍大學)1993年出版;

14、《王畿哲學的本體論與方法論》,《學術月刊》2004年第9期;

15.《論劉宗周心學的理論構成》,孔子研究(濟南)1991年第5期;

16. 《簡論朱舜水的學術思想》,《朱舜水與日本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17.《論黃宗羲的哲學與經史之學》,收入《明清浙東學術文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18.《章太炎思想簡論》,中國文化月刊(臺灣)1991年,總第146期;

19.《浙學·浙東學術·浙東學派與浙江人精神》,收入《與時俱進的浙江精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陳亮的哲學與事功學》,《陳亮研究——永康學派與浙江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1.《章學誠與南宋浙東學派》,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07年第4期;

22.《張載心學結構發微》,《寶雞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2007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中國哲學》2008年第4期全文轉載;

23.《顧炎武與清代學術之轉向》(35000字),《學!2010第2期。

三、比較哲學相關

1.《解脫、逍遙與道德完善》,《哲學研究》(北京)1999年第1期;

2.《大梵與天道——印中古代哲學中的實在論之比較》,《哲學與文化》(臺灣)第29卷第二期(2002年2月);

3.《世界的二重建構及其消解——從柏拉圖看東西方哲學本體論建構之差異》,《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哲學》2004年第8期全文轉載。

四、佛教哲學

1.《道生佛性說與孟子人性論的比較》,齊魯學刊(濟南)1986年第1期;

2.《涅槃與天人合一》,浙江學刊(杭州)1987年第2期;

3.《論唐宋時期的浙江禪學》,浙江學刊(杭州)1993年第1期;

4.《論澄觀對華嚴宗思想的發展》,浙江學刊(杭州)1995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宗教》1995年第2期;

5.《智顗性具實相說述論》,東南文化(南京)1998年增刊第1號,1998年5月出版;

6.《論智顗一念三千的實相論》,浙江學刊(杭州)199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宗教》1999年第6期轉載;

7.《論天臺宗圓融三諦的真理觀》,《中國哲學史》(北京)1999年第3期;

8.《論天臺教判兼與關口真大說商榷》,《佛學研究》(北京)1999年號;

9.《略論法相宗的中道觀》,《宗教學研究》(成都)1999年第4期;

10.《天臺宗的止觀實踐論》,《閩南佛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11.《天臺宗與三論宗之關系及其義學同異》,《閩南佛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12.《論宋代山家山外之爭》,《普門學報》(臺灣)第3期(2001年5月);

13.《作為一種人生哲學的原始佛教》,《宗教哲學》(臺灣)7卷1期,2001年3月;

14.《中國佛教的世間化運動》,《中華佛學精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15.《虛云大師對雞足山佛教的重興及其佛學思想》,《閩南佛學》,2003年號,2003年12月;

16.《浙江佛教及其歷史特點》,《吳越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7.《論大慧宗杲》,吳越佛教(第一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18.《中國大陸近二十年關于“人間佛教”之研究》,吳越佛教(第二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19.《宋代士林的禪趣與禪門頌古之風》,《禪學研究》(第七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五、書序

1. 朱封鰲《天臺宗修持與臺密探索》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月;

2. 《近思錄序》,王華寶注釋《近思錄》卷首,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年;

3. 徐小飛《竹之韻》序,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4. 何善蒙《三一教研究序》。

六、其他

1.《文化建設就是要建設現代物質文明的靈魂》(短論,《浙江學刊》2000年第3期;

2.《浙江文化的兩個特點》(筆談),孔子研究(濟南)1992年第1期;

3.《思想的整合性創新與中國哲學問題》,《欽州師院學報》2008年第四期。

榮譽獎勵:


1.1994年獲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1999年獲浙江省人民政府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3.2007年12月獲得浙江省政府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