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創新成果
任世瑤教授一直致力于通風機械、制冷機械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研究設計的節能低噪聲軸流風機,屬國內首創,其性能指標達到和超過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發明獎、銀質獎和化工部科技成果獎。主持研究設計的低噪聲和超低噪聲冷卻塔,屬國內首創,達國際先進水平,獲部科技獎和國家銀質獎、金質獎。主持研究設計的“冷卻塔專用風機和低噪聲通風排風機”被國家科委列入“八五”期間重點推廣計劃項目及國家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項目。發表的主要論文有《低噪聲冷卻塔的研究》,入選全國首屆聲學會議論文集;《直軸式風力發動機葉型的研究試驗》,曾兩次在(北京、羅馬)世界風通會議上交流,收錄在《中國科技論文大全》中;《冷卻塔的節能技術》,獲上海市A類優秀論文。此外,還擔任了《風機水泵節電技術》教科電影片的編劇和技術顧問。被評為上海先進教育工作者,并被國家科委、國家教委聯合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關心家鄉建設,促進上虞與上海交大的技術聯合,其科研成果成為上虞風機廠的主導產品。
產學研成就
任世瑤教授直接參與了產學研基地的建設,并用他的科研成果培育出我國風機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浙江上虞“上風集團公司”和上世紀90年代我國最大規模的冷卻塔生產基地——浙江“聯豐集團”。1985年到2001年,其專利成果通過上風集團實現產業化所創造的產值累計超過14.19億元,創利稅3.7億元,節匯5226萬美元。最近三年他參與建設的4家產學研基地新增產值4億5千多萬元,新增利潤5695萬元。
論文專著:
1、節能型風機的研制成果 任世瑤 《工業用水與廢水》2006年 第S1期
2、21世紀冷卻塔產業 任世瑤 《工業用水與廢水》2006年 第1期
3、優化流體輸送系統 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任世瑤 項成林 《能源技術(上海)》2005年 第3期
4、循環冷卻水處理的節能與經濟效益 項成林 任世瑤 《上海節能》2004年 第6期
5、21世紀環控系統冷卻塔 任世瑤 榮翟敏 《能源技術(上海)》2003年 第2期
6、任世瑤風冷領域的領軍人物 《華東科技》2003年 第1期
7、一種新型的空調技術—冰蓄冷 任世瑤 《能源技術(上海)》1999年 第3期
8、冷卻塔的噪聲現狀和治理 羅建平 任世瑤 《能源技術(上海)》1999年 第1期
9、超低噪聲冷卻塔軸流風機的技術簡析 任勇 任世瑤 《能源技術(上海)》1999年 第1期
榮譽獎勵:
1、大型玻璃鋼風機獲國家銀質獎和化工部科技成果獎。
2、主持研究設計的BCSS-100型低噪聲冷卻塔榮獲國家質量金獎;CTK系列冷卻塔風機和C47型冷卻塔風機分別獲國家質量銀獎。
3、1987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4、1988年低噪聲冷卻塔風機葉型設計獲國家發明獎。
5、198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評為市先進工作者。
6、1990年國家科委、教委聯合授予“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7、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8、1992年被國家教委譽為產、學、研一體化首創者。
9、1992年被國際傳記中心授予有杰出貢獻的“科技專家”稱號。
10、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11、浙江省十佳專利廠長等榮譽稱號。
12、2002年被上海市科委授予“上海科技創業領軍人物”稱號
13、2005年被中國發明學會授予“首屆發明創業者”獎。
14、設計完成BNC型和BNC2型冷卻塔配套風機的設計,獲一機部、河南省和洛陽市科技進步獎。
媒體報道::< B>
他為冷卻塔科研作出卓越貢獻——記上海交大任世瑤教授
他為冷卻塔科研作出卓越貢獻
——記上海交大任世瑤教授
王雨岐
任世瑤是我市上浦鎮小塢村人。生于1934年,少年時期他一邊學徒一邊進上海交通大學讀夜校,由于他學習勤奮、智質聰穎,成了一名優秀的夜大生,被學校破格提為教師,并成為一名教授級工程師。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他一心撲在科學研究上,30余年嘔心瀝血、孜孜不倦地堅持超前研究、持續創新,研發高效、節能、降噪冷卻塔產品,作出了卓越貢獻。
1974年應邀參加在廣州召開的“全國中小型冷卻塔工作會議”,商定由上海交大負責開發冷卻塔專用風機系列的研制任務。任教授結合教學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CTK系列專用風機的設計,并委托由他親自參與籌建的浙江上虞風機廠制造樣機。由于該風機設計參數與冷卻塔要求參數相匹配,具有氣動性能好、運行效率高的獨特優點,很快被全國冷卻塔廠采用。他還專門為一機部四院設計完成BNC型和BNC2型冷卻塔配套風機的設計,獲一機部、河南省和洛陽市科技進步獎。
任教授根據市場需求,開展超前研究、持續創新,對國外先進技術吸收消化后注重創新。1981年為出口泰國泰美倫紡織廠成功地開發了BC300型高效節能型冷卻塔,創造了我國首次22臺冷卻塔的出口歷史。該塔耗電量指標遠遠低于國內外冷卻塔,制冷效率優于國際先進水平,自此開創了冷卻塔源源出口的歷史。
1980年,任世瑤完成了節能、低噪聲冷卻塔開發,使冷卻塔噪聲降低10分貝以上。BCSS-100型低噪聲冷卻塔榮獲國家質量金獎,CTK系列冷卻塔風機和C47型冷卻塔風機分別獲國家質量銀獎。1988年低噪聲冷卻塔風機葉型設計獲國家發明獎、1995年為上海博物館開發了隱蔽型冷卻塔,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冷卻塔行業的技術進步。
由他主持設計、上虞聯豐玻璃鋼廠生產的BCS、BCSS型冷卻塔在1990年北京亞遠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市場占有率60%。由他主持設計的軸流風機自1995年起已被香港明新冷卻塔公司全系列采用,接著又被美國遲利水塔公司中小型塔采用,此后新加坡保力進工程空調公司,馬來西亞、荷蘭冷卻塔公司亦相繼采用,國內市場占有率也一直很高,僅江浙一帶的風機企業應用超過百家以上。目前他正在為世博工程、奧運工程研制從聲源入手的低噪聲環保型冷卻塔,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據此,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排水專業委員會推薦任世瑤為“中國科技精英”。
任世瑤教授的研究成果,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土地,為用戶單位解決了場地狹小無法使用冷卻塔循環水的難題。他還為京都賓館設計開發了國內首創的低噪聲混(斜)流風機和軸流消防排煙風機以替代體積龐大的離心風機,大幅度降低大廈設備機房的高度,節省了建筑面積達1000m2以上。
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為了節省冷卻塔及構件的材料消耗,提高軸流風機葉片強度,他采用大型強度分析軟件對結構件進行動靜應力分析和振動模態分析,在確保強度和剛度的前提下,實現了大幅度節材,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家節約了大量鋼、鋁材,也為企業贏得了市場。
為降低量大面廣的眾多屋頂排風機的耗電,任教授開發了低噪聲軸流式屋頂通風機和離心軸流式屋頂風機,風機風壓按排風系統阻力特性確定,具有與系統匹配、運行效率高的顯著特點,并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總包的上海外高橋電廠提供了耗電僅7.5kw/臺風機,共節電900kw,按年運行4000h計,實現年節電360萬kw,為出口伊朗德黑蘭的217輛列車提供了具有溫度長、速度均勻獨特特點,機殼可擺動的軸流風機,在不影響人體舒適感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空調溫度1.5℃左右,比原為北京2號線地鐵列車風機還節電,年節電300kw/y,贏得了國際同行、記者一片“OK”聲。
任教授設計開發的國內首創外寬內窄前傾軸流風葉,并應用開發了多個系列專用風機,因其超低噪聲性能,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京西賓館、 上海圖書館廣泛采用。其國內市場占有率均在50%以上,部分類型達80%。
據2000年不完全統計,任世瑤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創造的產值超過27.3億元,利稅超過5.3億元,節匯5881萬美元以上。
由于任世瑤在教育、科研上的卓越貢獻,1989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評為市先進工作者,1990年被國家教委、科委評為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92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專家,被國家教委譽為產、學、研一體化首創者,被國際傳記中心授予有杰出貢獻的“科技專家”稱號,2002年被上海市科委授予“上海科技創業領軍人物”稱號,2005年被中國發明學會授予“首屆發明創業者”獎。
文章出處:上虞市鄉賢研究會
重視差異化創新
——訪上海交大國家節能低噪聲風機及冷卻塔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任世瑤
上虞日報社記者 鄭志勛
在上虞的科技進步史上,任世瑤可謂是舉足輕重的開山人物,他的名字閃耀在徐燦根、蔣夢蘭等一代企業家創業的時代,由于他的科技貢獻,上虞與上海交大締結成了產學研合作幾十年的親密關系,上虞的鄉鎮企業也由此曾開創出五虎爭雄天下的輝煌。
作為我國低噪聲軸流風機和高效節能低噪聲冷卻塔的開創者,任世瑤親歷了家鄉的產學研基地建設,他用自主開發出的30多個系列高效低噪聲專特風機和冷卻水塔科研成果,培育出了我國風機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上風集團和上世紀90年代我國最大規模的冷卻塔生產基地聯豐集團。任世瑤在談到家鄉的科技進步時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企業自主創新和提升發展,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進步為基礎,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要重視以創新為核心的“三靠”,即企業要靠產品進入市場,產品要靠創新贏得市場,而創新要靠持續來保持市場。持續創新對企業非常重要,在人無時我要有,在人有時我要新,在人新時我要優,只有超前研究,持續創新,企業才能不斷提升競爭力。
任世瑤說,家鄉企業在科技創新中尤其要注重差異化,風機產品在國內耗電量中占到10.4%,能源浪費很大,節能潛力很大,國家經貿委已提出要節約風機系統的能源消耗,目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生存就要實行差異化策略,通過節能來減少消耗,降低成本。這樣企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如何節能?就要依靠科技的進步。
曾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的任世瑤是通風及冷卻設備行業的資深專家,他例舉風機和冷卻塔產品說,同樣一種風機,在不同的使用系統里節能效果會大不相同,不同的使用系統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沈陽鼓風機做出了能耐高溫狀態的風機,市場價就比我們上虞的風機要高出3000元一臺。冷卻塔產品也要講究差異化,在特種情況下能使用的冷卻塔就比一般產品要高出兩到三倍的市場價,所以我希望家鄉那么多的風機和冷卻塔企業,千萬不要在同類產品的相互競爭壓價中搏殺,而要在自主創新中走出專、特、新的路子,在船舶、核電、隧道、消防等不同的使用領域開發出專用的風機產品,即使是一個小的領域,都可以做成很大的產業。家鄉的企業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只要有恒心,必定能領先發展。
任世瑤目前擔任交大國家節能低噪聲風機及冷卻塔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主任,他指出,上虞在全市上下開展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年活動非常好,科技創新要講究“產、學、研”三位一體,有市委市政府的推動,家鄉的科技進步必將有更大的提升。我們作為和家鄉合作幾十年的科研單位,也一定會主動與家鄉企業對接,將科研成果快速運用于產業化生產中。
文章出處:上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