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農林科技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研究項目1 研究項目2 論文專著

專家信息:

專家信息:張綺紋,女,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林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楊樹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國際楊樹委員會育種組副主席,長期從事楊樹遺傳改良研究,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與世界著名楊樹育種專家Dr. Louis Zsuffa合作研究楊樹短輪伐期育種和抗逆性育種;是意大利楊樹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與國際楊樹委員會主席、意大利楊樹研究所前所長、中國友誼獎獲得者、世界一流楊樹遺傳改良專家Dr. Stefano Bisoffi合作研究楊樹新品種選育;是優秀留學生代表,曾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選育出了著名楊樹新品種歐美楊107楊、108楊等,不但大幅度為國家增產木材并產生顯著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編著、專著5本;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林學會梁希獎等多項,獲得楊樹新品種權5項,榮獲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等榮譽。

《楊樹工業用材林高產新品種定向選育和推廣》 

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簡介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北京市林業種子苗木管理總站,山東省林木種苗站,黑龍江省森林與環境科學研究院,安徽農業大學,河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河北省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等。

主要完成人:張綺紋,蘇曉華,李金花,解荷峰,李占民,盧寶明,王福森,姜英淑,張玉潔,劉長敏等

獲獎項目簡介:本項目系林木遺傳育種學科研究領域。主要目的:培育出高產優質楊樹新品種,為解決國家木材短缺做出貢獻。

主要內容:美洲黑楊基因資源收存及其遺傳評價研究;楊樹工業用材林高產新品種定向選育及推廣。

技術創新點:建立我國第一個黑楊派無性系基因庫,為高效育種奠定基礎;選育出了速生、優質、適宜我國不同氣候區的4個楊樹工業用材林新品種,即歐美楊108楊和DN113楊、派間雜種110楊和美洲黑楊725 楊,平均材積增長60%,大幅度大面積提高楊樹工業用材林產量和質量;首次將意大利楊樹育種程序中二次造林篩選應用于我國楊樹遺傳改良,并創造性地與嚴格多步驟篩選法相結合,降低了優良無性系的漏選和錯選,提高優良無性系選擇效率10%以上;引領我國楊樹工業用材林新品種定向選育程序規范化、系統化的軌道;根據楊樹短周期工業用材林的木材早期應用,在黑楊派無性系生長與材性等遺傳變異和相關分析基礎上,利用指數選擇法綜合選育出速生、優質兼顧優良干型、冠形的楊樹優良新品種,使我國楊樹定向綜合選育技術有了大的發展;在研究大量黑楊派無性系生長規律及材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黑楊派紙漿材無性系的最佳利用年齡,在最佳年齡內無性系具有早期生長快且木材密度和纖維長度最佳,對楊樹紙漿材原材料應用和人工林建設具有指導意義。

經濟效益:歐美楊107楊和108楊已在我國以華北平原為主的14個省(市)推廣,人工林總面積2000多萬畝,每年增產木材近3000萬立方米,新增產值126億元,取得重大經濟、生態效益,使我國良種轉化生產力走到世界先進行列。

《國外楊樹引種及區域化研究》

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獲獎項目簡介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林業局,河南省洛陽地區林科所,安徽省淮北礦務局,山東省林業廳種苗站等

主要完成人:張綺紋,蘇曉華,白陽明,周樹理,陳一山,邢有華,倪本洲,呂清宵,李洪喜等

獲獎項目簡介:

楊樹引種是楊樹良種選育獲得優良品種主要途徑之一。經過近十年的研究,從17個國家引進331個無性系篩選出6個優良無性系,即美洲黑楊無性系55號楊、2KEN8號楊和歐美楊無性系比利尼楊、N3016楊、NE222楊和74號楊。這6個優良無性系與當前生產上使用的I-214楊和I-69楊為對照相比,具有生長快、造林成活率高、冠窄、干直、材質好、抗病蟲能力較強等特點。其中2個美洲黑楊無性系平均材積生長高于對照I-69楊的19.3%,造林成活率平均高于對照I-69楊54.5%,歐美楊無性系平均材積生長高于對照I-214楊107.5%,造林成活率高于I-69楊72.2%。

50號楊(P. deltoides “55/56”)是美洲黑楊無性系,1981年由南斯拉夫引進,雌株,抗光肩星天牛,適應范圍在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廣大平原地區。

36號楊(P. deltoides “2KEN8”)是美洲黑楊無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進,雄株,尖削度小,材質好,抗天牛,適生范圍同55號楊。

Be楊(P. euramericana “Bellinii”),歐美楊無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進,雄株,適宜在半干旱的黃土丘陵區生長,如豫西、晉南等地,可大大提高該地區造林成活率。

N3016楊(P. euramericana “N3016”)歐美楊無性系,1981年由荷蘭引進,雌株,適應性強,不僅能在較干旱的豫西地區生長良好,而且抗寒能力強,在河北北部及遼寧省生長良好。

NE222楊(P. euramericana “NE222”),歐美楊無性系,1980年由意大利引進,雌株,干直,比較抗病蟲害,是華北地區楊樹造林的理想樹種。

107楊(P. euramericana “74/76”),歐美楊無性系,1984年由意大利引進,雌株,該無性系生長快,干型美觀。在我國淮河流域以北及華北地區可以更替I-214,而廣泛種植。

我國原有的黑楊派老品種,10年生每畝出材按14立方米計算,6個新品種平均材積則超過76%,每畝增產10立方米,現全國已定植10萬畝,可增產木材100萬立方米,預計“八五”期間推廣100萬畝人工林,凈增產1000萬立方米木材,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該項研究由中國林科院林研所主持,1990年通過國家鑒定,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發表重要論文和專著目錄

專著:

1. 張綺紋、蘇曉華等,中國楊樹遺傳改良及高新技術育種,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北京.

2. 張綺紋、李金花,楊樹工業用材林新品種(ISDN 7-5038-3543-5),中國林業出版社,2003,北京.

論文:

1. 張綺紋、蘇曉華、李金花等,中國楊樹遺傳改良,中國農業科技導報,1999,2.

2. 張綺紋,楊樹優良紙漿材和生態防護林新品種歐美楊107號,林業科學研究,1999,12(3)

3. 張綺紋、蘇曉華、李金花等,美洲黑楊基因資源收存及其遺傳評價的研究,林業科學,1999,35(2).

4. 張綺紋、蘇曉華、姜興林,大青楊群體變異及其選擇的研究,林業科學,1993,29(1)

5. 張綺紋、蘇曉華,中國重要工業用材樹種分子遺傳標記,世界林業研究,1995,(5)

6. 張綺紋、蘇曉華,國外楊樹引種及區域化試驗的研究,楊樹遺傳改良,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

7. 張綺紋、蘇曉華,國外黑楊派內楊樹遺傳改良及國外楊樹引種的研究,主要速生豐產樹種良種選育文集:闊葉樹遺傳改良,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1

8. 張綺紋,意大利楊樹良種選育的程序和方法,林業科技通訊,1994,(12)

9. 張綺紋,蘇曉華,鄭先武等,分子標記在林業輔助育種中的應用,世界林業研究,1996,9(6).

10. 張綺紋,蘇曉華,李金花,楊樹優良紙漿材和生態防護林新品種—歐美楊107號,林業科學,1999,35(3).

11. 張綺紋、張望東,群眾楊39無性系耐鹽懸浮細胞系的建立和體細胞變異體完整植株的誘導,林業科學研究,1995,8(4)

12. 張綺紋、楊傳平、施季森,跨世紀林木高新科技---林木生物工程育種,世界林業研究,1998,2(1)

13. 張綺紋、王瑞玲、朱湘渝,楊樹不同材料游離原生質體的研究,林研所研究報告,1982,(1)

14. 張綺紋、蘇曉華,克服楊樹遠緣雜交受精前障礙的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88,1(2)

15. 張綺紋、蘇曉華、邵憲文等,阿萬佐楊和西瑪楊的引種試驗,林業科技通訊,1987,(3)

16. 張綺紋、任建南、蘇曉華,楊屬各派代表樹種花粉粒表面微觀結構研究,林業科學,1988,24(1)

17. 張綺紋、林靜芳,派間遠緣雜種銀白楊×美楊的組織培養,植物生理通訊,

18. 張綺紋、梁彥,楊樹原生質體分離技術的研究,林研所研究報告,1981,(1)

19. 張綺紋,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在林木遺傳改良中的進展,世界林業研究,1991,(1)

20. 張綺紋,黑楊派內楊樹遺傳改良,林業科學,1987,23(2)

21. 張綺紋,國外楊樹引種的進展,第19屆國際楊樹會議論文集,1992.

22. 蘇曉華、張綺紋、鄭先武等,利用RAPD分析大青楊天然群體的遺傳結構,林業科學,1997,33(6)

23. 蘇曉華、張綺紋、張望東等,大青楊及其近緣種的遺傳變異和系統關系研究,林業科學,1996,32(2)

24. 蘇曉華、張綺紋、曾大鵬,楊樹無性系抗灰斑病離體培養的早期選擇,林業科學研究,1993,6(3)

25. 蘇曉華、張綺紋、徐紅等,美洲黑楊×甜楊親子無性系遺傳參數估算,林業科學研究,1996,9(1)

26. 蘇曉華、張綺紋、孫元甫等,6個中選國外楊樹無性系的起源及形態特征,山東林業科技,19889

27. 蘇曉華、張綺紋、牛天印,50號楊和36號楊生根性狀的研究,林業科技通訊,1990,(11)

28. 蘇曉華、張綺紋、姜興林,不同個體(基因型)差異在楊樹雜交育種中的效應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90,(6)

29. 蘇曉華、張綺紋、姜興林,6個國外楊樹新品種生根力的研究,林業科技通訊,1994,(12)

30. 蘇曉華、張綺紋,林木遺傳圖譜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林業科技通訊,1995,(5)

31. 蘇曉華、張綺紋,6個國外楊樹新無性系區域化試驗的研究,林業科技通訊,1994,(12)

32. 蘇曉華,張綺紋,鄭先武,張香華,美洲黑楊(Populus deltoides Marsh.)×青楊P. cathayana Rehd.)分子連鎖圖譜的構建,林業科學,1998,34(6).

33. 蘇曉華,張綺紋,沈瑞祥等. 美洲黑楊×青楊F2代抗楊葉枯病遺傳變異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98,11(6).

34. 李金花、張綺紋等,美洲黑楊與不同種源青楊雜種子代無性系遺傳變異和初步選擇,林業科學研究,2004,17(3):368~373

35. 李金花、張綺紋、蘇曉華等,美洲黑楊與不同種源青楊雜種苗葉片和生長性狀多水平變異研究,林業科學研究,2002,15(1)

36. 李金花、張綺紋,不同年齡歐美楊47楊木材性狀變異的研究,林業科學研究,2005,17(5)

37. 李金花、張綺紋、牛正田等,木質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調控的研究進展,世界林業研究,2007,20(1)

38. 解荷鋒、張綺紋、于中奎等,黑楊派基因庫內無性系生長特性的遺傳分析,林業科學研究,1995,8(2)

39. 陳一山、張綺紋、張瑞英,建立黑楊派無性系引進種基因庫的研究,山東林業科技,1990,(1) 40. 徐紅、張綺紋、陳一山等,基因庫內21個美洲黑楊無性系的抗寒性,林業科學研究,1994,7(2):41. 張望東、張綺紋,群眾楊懸浮細胞系的建立和耐鹽體細胞變異體的初步篩選,林業科學,1994,30(5)

42. 張杰、張綺紋、張祝山等,黑楊組54個無性系生根性狀的遺傳分析,楊樹遺傳改良,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43. 張杰、V,山海關楊的分類學地位研究,楊樹遺傳改良,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991.

44. Qiwen Zhang, Jinhua Li. New poplar cultivars for industrial wood plantation in China. Abstract of Summitted Papers prepared for the 22nd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jointly hosted by FAO and the 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of Chile and Argentina; Santiago, Chile, 29 November – 2 December, 2004. Inter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Working Paper IPC/2. Forestr Resources Division, FAO, Rome

45. Jinhua Li, Qiwen Zhang. Interspecific interspecific hybrid between Populus deltoides and P. cathayana of five provenances. Abstract of Summitted Papers prepared for the 22nd S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jointly hosted by FAO and the 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of Chile and Argentina; Santiago, Chile, 29 November – 2 December, 2004. International Poplar Commission Working Paper IPC/2. Forestr Resources Division, FAO, Rome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