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文化藝術頻道 > 文章正文

    人民日報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馬宏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深圳市文化局合作編寫的文化藍皮書《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7)》今天在京發布。報告中指出,近年來,中央及地方財政對公共文化投入不斷增大,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熱潮。同時,公共文化總體投入規模依然不足,中國群眾文化服務機構的數量在逐年減少,特別是鄉鎮文化站6年減少近5000個,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基層文化陣地正在收縮。

  據了解,“十五”期間,中央及地方財政對于公共文化投入增幅顯著。2003年,中央財政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事業投入855億元,而2005年,支出達到5069.37億元;1999年,國家財政對文化部系統的文化事業費撥款55.61億元,而到2005年,達到133.82億元。加上地方財政的文化事業投入,2005年全國文化事業經費達到495.22億元,比“九五”期間增加240.71億元,增長105.9%,至此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已升至40元的水平。

  公共投入的增加導致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熱潮,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已呈網絡化格局雛形,公共文化服務提供能力正在形成。其中,基層文化設施主要是縣級圖書館、文化館或群藝館以及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和行政村的文化活動室。迄今,我國共有公共圖書館2762個,絕大部分分布于縣市一級;共有文化館站41588個,其中縣級2851個,鄉鎮文化站34593個。對于中國廣大農村地區來說,廣播電視發射轉播臺(站)是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目前,我國的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已達到94.48%;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已經達到95.81%。

  “盡管如此,與財政和基建投資規模增長相比,公共文化總體投入規模依然不足。”專家們說,中央財政2005年的文化事業費只占其整個支出的0.39%;而1985年這個比例是0.52%,1995年是0.49%。同樣,2004年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37.12億元是歷史最高值。但即便如此它在國家基建投資總額中只占0.09%。事實上,“九五”以后,文化事業基本建設投資在全國基建投資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超過0.2%,而此前的8個五年計劃中,這個比例都在0.2%以上(三年調整期間除外),高的時候達到過0.75%(“六五”時期)或0.60%(1985年)。

  “這就是說,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比例卻不升反降;而文化基礎設施投資不過是整個經濟投資過熱的連帶受益者。”專家認為,國家在文化方面的投入相對滯后,影響了文化的原創與積累。

  與之相對應的是,從2001年到2006年,我國群眾文化服務機構總量逐年減少。其中,縣一級以上的群眾藝術館和文化館的數量變動不大,變動明顯的主要是文化站,特別是鄉鎮文化站。2001年鄉鎮文化站的總量為39348個,到2006年則減少到34593個,6年時間減少近5000個,減少12%。

  該報告已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