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一、個人簡歷
王健 男、漢族,中共黨員,1958年10月生于北京,河北省肅寧縣人。河北農業大學經貿學院經濟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習經歷:
1982年2月畢業于河北農業大學農機系,工學士。
1982.8—1983.1在沈陽農學院農經系進修農業技術經濟學。
1983.7—1985.9參加三期中美農學會舉辦的“中國青年農經教師數學在農經管理中應用講習班”,主要由美藉教師講授大學及研究生課程,包括西方經濟學、農場管理學、數學規劃(LP,LIND0)等。
1989.3—1992.8公派自費去加拿大拉瓦爾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學習,所學課程主要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應用統計學、微觀經濟理論及法語初、中級班課程等,并從事了一些科研工作。
2003年4月畢業于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社會經濟系統分析方向,獲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與學歷。
主要教研工作經歷:
曾為本(專)科和研究生開設農業技術經濟學、農業系統工程、西方經濟學、專業英語、信息經濟與管理、市場營銷專題、高級經濟學、經濟研究方法論等8門課程,編寫教材10部。指導碩士研究生70余人、博士生6名。
1983年任助教,1987年任講師,1993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
1983-1985年參加了河北省海岸帶社會經濟調查及資料匯總工作;
1985-1988年參加了滿城縣農業發展規劃、清苑縣唐河開發區農業規劃、完縣教育扶貧規劃等多個縣級農業發展規劃的研究制定,任主要帶隊教師。從事的“滿城縣農業生產優化結構研究”,1987年5月獲保定市科委二等獎;“河北省清苑縣唐河開發區結構優化研究”獲1988年河北農業大學二等獎,被學校評為青年科技先進工作者,獲河北省科委1988年12月頒發的榮譽證書。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持完成省和國家社科課題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獲省部獎3項,其它獎勵30多項;多次出席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會議,在外國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20余篇。
承擔課題:
近年主持與承擔的課題有:
①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1993-1994年度“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發表論文4篇,獲河北農大二等獎,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②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4-1995年度“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6篇,獲河北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③省教委基金課題:1995-1996年度“河北省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與培育研究”。
④省教委基金課題:1996-1997年度“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研究”,共發表學術論文9篇,獲河北農大優秀科研完成者證書。
⑤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8-1999年度“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批準號:98BJY053,發表論文20篇, 2000年經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研究評審委員會評審,獲(國家項目組)優秀成果二等獎。
⑥省科技廳軟科學課題:2001-2003年度“加入WTO后河北省的農業生產經營風險防范對策研究”。
⑦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2001-2002年度“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與管理研究”。
⑧2002-2003年度“電子商務在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對策研究”。
⑨河北農業大學博士資助項目:2003-2004年度“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⑩農業部發展計劃司項目:2003年“全球背景下的農產品貿易國際區域市場研究(專題之一)——歐盟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近年主持的科研課題(1993—2007年)
1、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 1993-1994年度 主持人 論文獲校二等獎,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2、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 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 1994-1995年度 主持人 (論文獲省第五屆社科優秀論文叁等獎)
3、河北省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與培育研究 河北省教委基金 1995-1996年度 主持人 (1996年底完成)
4、河北省農業產業化研究 河北省教委基金 1996-1997年度 主持人 (獲校優秀科研課題完成證書)
5、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批準號:98BJY053) 1998-1999年度(結項證書號:20002804) 主持人 (共發表文章20篇;2000年8月獲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項目評審二等獎)。獲獎證書號(國家項目組):2000-2-03
6、加入WTO后河北省農業生產經營風險防范與規避對策研究 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在研,課題編號:01457224D) 2001-2002年度 主持人 (待評審)
7.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與管理研究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 2001-2002年度 主持人 (完成)
8.電子商務在河北省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與對策研究 河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課題(So2231) 2002-2003年度 主持人 (完成)
9.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對策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博士資助項目 2003—2004年 主持人 在研
10.全球背景下的農產品貿易國際區域市場研究(專題之一)——歐盟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項目 2003—2004年 子課題主持人 (橫向課題) 完成
11.河北省農村經濟信息體系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指導) 2003.7-2005.6 主持人 縱向
12.中國本土化企業與高校管理案例庫組建工程 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來源:中國管理科學院科技進步所.北京) (項目編號2003DGQ2B171)日期:2003年11月—2004年10月 參加 橫向課題
13.加入WTO后河北省農村市場化建設對策研究 河北省人文社科研究項目 2004年3月—2006年3月 主持人 在研
14.“十一五”星火富民戰略研究—子課題: 國家科技部辦公廳調研室 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 農大子專題主持人(2) 在研(橫向課題)
15.信息產業發展的重點及政策研究 河北省科技廳 2005-2006(編號05547005D-4) 主持人 在研
16.市場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經濟學教學改革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教務處 2004-8 主持人 在研
17.農業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及政策研究 河北省信息產業廳 2004-2005 參加 在研
18.加入WTO后河北省禽肉生產與貿易對策研究 河北省畜牧局 2005-2007 主持人 在研
19.河北省縣域經濟競爭力研究 省財政廳社科院 2005-2007 主持人 在研
20.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企業化經營制度創新研究 河北農業大學非生命學科與新興學科科研發展基金 2005.5-2007.5 主持人 在研
21.河北省禽肉產業發展的循環經濟研究 河北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省畜牧局) 2006-2007/2008 主持人 在研
22.編寫《縣市科技創新管理》 國家科技部培訓教材 2006-2007 參加 第八章 國外縣市科技創新管理的經驗借鑒
23.影響農民科技素質提高因素的調查與分析 河北農業大學非生命學科與新興學科科研發展基金2007.07-2009.08 主持 在研
獲獎榮譽:
一、思想與工作表現:
政治思想進步,堅持黨的方針政策,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積極參加各種政治學習;熱愛本職工作,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努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團結同志一道工作;具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能較好地完成國家和學校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在工作中曾被多次評為優秀教師、校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二、部分獲獎成果
1. 1993-1994年河北農業大學校基金項目:“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在持續農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論文獲河北省教委人文社科三等獎。
2. 1994-1995年度河北省社科規劃項目:“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與開發對策研究”,論文獲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叁等獎。
3.編著《信息經濟與管理》,1997年7月由《商戰》雜志出版社出版,獲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叁等獎。
4.1998-199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信息化過程中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研究”(共發表文章20篇),2000年10月獲河北省第二屆社科規劃項目評審二等獎。
5.2002年12月 論文“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的決策方法及其應用” 獲中國生產率科學成果獎,No:0205,中國生產率科學成果評定委員會。
三、榮譽稱號證書
1988年12月獲河北省科委:“在技術承包技術服務開發推廣技術成果中成績顯著”榮譽證書。
1996年12月獲紅旗出版社“中國中青年新聞人物”榮譽證書。2001年獲河北省政府青年骨干教師津貼。
2001年獲河北省青年社科優秀成果專家特別提名獎。
2001年獲中國系統工程學會(1991-2001年度)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突出貢獻獎榮譽稱號。
社會兼職:
重要學術團體任職及社會兼職
1、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1998-20060;
2、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2001-);
3、中國科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2002-);
4、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1996-2004);
5、全國高協組織教材研究與編寫委員會委員(2004-);
6、河北省農業系統工程學會常務理事、青年研究會副理事長(1996-);
7、河北省領導干部法制學習講師團成員(2001-);
8、美國鄉村社會學會會員(1996-2002)等。
論文論著:
代表性論文與著作
1、 農業生產風險管理策略的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9月。
2、 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分析的經濟理論基礎,《中國經濟評論》,2002年4月。
3、 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建設與應用的技術經濟分析,《中國軟科學》,2002年4月,
4、 加入WTO與我國市場發展的協調對策研究,《中國信息導報》,2001年12月。
5、 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的系統工程研究,《中國信息導報》,2000年2月(2000年中國改革與社會經濟形勢成果一等獎)。
6、 農村信息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其研究,《第二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1999.4。
7、 (M.E.I) Model as a Multi-Input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Homogeneousness of Degree h,《Analyse De Systemes》, Lyon, France,Dec. 1997.
8、 市場經濟與生態農業和環境問題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1996.7(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二等獎,四川分院一等獎)。
9、 農村經濟信息資源開發對策探討,《農業技術經濟》,1995.2。
10、An Abstracted System’s Model, 《Analyse de Systemes》, Lyon,France Dec.1992.
王健(Wang Jian)發表著作、論文的基本情況
一、教材與著作(1990-2005年)
1 信息經濟與管理 《商戰》雜志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第2版) 1997.7 2002.7 編著(獨) 省部級叁等獎/校2等獎20032-02
2 簡明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8.2 主編 農大教學三等獎
3 現代市場經濟學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6.6 參編
4 農業經濟管理概論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2 參編
5 當代西方經濟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7.5 參編
6 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4.10 主編(1) 21世紀教材
7 管理案例庫教程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9 經營管理部分主編 國家軟科
8 國企重塑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4.4 專著(5) 國家軟科
9 (宏、微觀)西方經濟學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8 主編(1、2) 十五規劃
10 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的理論與方法 中國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5.12 專著(獨) 天津大學05年優博論文
二、學術論文(1990-2007年)
序號 |
題 名 |
期刊或文集 |
時 間 |
作者 |
獲獎情況 |
1 |
我國農業信息網絡建設與應用的技術經濟分析 |
中國軟科學 |
2002.4 |
獨 |
會議優秀論文/校1等獎20031-008 |
2 |
對發展電子商務的理論思考 |
中國信息導報 |
2002.9 |
2 |
宋繼娜1,校2等獎 |
3 |
電子商務在農業中的應用初探 |
河北省科學院學報 |
2002.8 |
3 |
段輝娜1 |
4 |
面對WTO農產品流通的改革與發展 |
農業經濟問題 |
2001.12 |
2 |
路劍1 |
5 |
加入WTO與我國市場發展的協調對策研究 |
中國信息導報 |
2001.12 |
獨 |
校2等獎20022-371 |
6 |
國家信息化進程中的農村經濟信息市場建設 |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 |
2001.12 |
2 |
王雙進1 |
7 |
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的評價指標初探 |
農業技術經濟 |
2000.6 |
4 |
羅宜成1 |
8 |
人-機-環境系統中的信息處理模型研究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第五卷) |
2001.9 |
獨 |
|
9 |
關于實現河北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2001.6 |
2 |
杜曉力1 |
10 |
淺析入世后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的識別與防范 |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
2001.2 |
2 |
市社科優秀 三等獎(群麗1) |
11 |
貿易自由化與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
農業技術經濟 |
2000.1 |
2 |
武群麗1 |
12 |
農村經濟信息網絡建設的系統工程研究 |
中國信息導報 |
2000.2 |
獨 |
2000年中國改革與社會經濟形勢成果一等獎/校2等獎20022-370 |
13 |
加強農村經濟信息體系建設,迎接網絡經濟時代的挑戰 |
精確農業研究 |
1999.12 |
1 |
|
14 |
農村科技市場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市場化問題研究 |
1999.11 |
獨 |
|
15 |
應重視和加強‘社會與資源管理’問題的研究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1999.9 |
獨 |
|
16 |
試用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理論研究我國農業的信息化問題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第四卷) |
1999.9 |
獨 |
|
17 |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e Marketing System |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Australia |
July 7-10,1999 |
獨 |
|
18 |
農村信息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其研究 |
第二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
1999.4 |
獨 |
|
19 |
農業科技市場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
高等教育改革論叢 |
1999.5 |
獨 |
|
20 |
試論科技進步與當今時代主題的關系 |
高等教育改革論叢 |
1999.5 |
2 |
校三等獎 |
21 |
關于農村信息服務的幾個問題 |
中國高等學校改革與發展 |
1999.3 |
3 |
|
22 |
建立農村通訊體制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
中國高等學校改革與發展 |
1999.3 |
獨 |
|
23 |
農民對農村經濟信息需求狀況的調查報告 |
中國高等學校改革與發展 |
1999.3 |
3 |
|
24 |
搞好農村經濟信息服務,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 |
信息農業研究 |
1998.11 |
獨 |
|
25 |
(M.E.I)Model as a Multi-Input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Homogeneousness of Degree h |
Analyse De Systemes, Lyon, France |
1997.12 |
獨 |
校一等獎 |
26 |
農業持續發展與生態經濟分析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
1997.12 |
1 |
|
27 |
對農業資源高效合理利用的系統分析 |
高等教育基礎理論與實踐 |
1997.8 |
1 |
|
28 |
培育市場主體,發展鄉鎮企業 |
高等教育基礎理論與實踐 |
1997.8 |
1 |
|
29 |
工作要素對價值和效益的影響分析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 (第三卷) |
1997.7 |
獨 |
市社科三等獎 |
30 |
Resources Management as a View of (M.E.I) |
The Penn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USA |
1996.5.18-23 |
1 |
校一等獎 |
31 |
赴美參加“世界第六屆社會和資源管理學術會議”的總結報告 |
河北農業大學 經管學院 |
1996.6 |
1 |
|
32 |
市場經濟與生態農業和環境問題研究 |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
1996.7.95-98 |
1 |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二等獎,四川一等獎。 |
33 |
農業產業化是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
河北省科學院學報 |
1996.3 |
2 |
路劍1 |
34 |
進一步完善企業的價格信息管理系統 |
保定市價格研究 |
1996.3 |
2 |
市價格學會 一等獎 |
35 |
論我國農業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
經濟論壇 |
1996 增刊 |
獨 |
|
36 |
關于加強河北省社會生態環境保護、開發的研究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
1995.12 |
獨 |
|
37 |
改善人的濾波特性提高人的工作能力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第二卷) |
1995.7 |
1 |
市社科二等獎 |
38 |
開發農村經濟信息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
當代經濟文化教育研究與思考 |
1995.6 |
1 |
|
39 |
農村經濟信息資源開發對策探討 |
農業技術經濟 |
1995.2 |
1 |
校二等獎、 省教委三等獎 |
40 |
A Preliminary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Flows of (M.E.I) In Ecologic Economy |
持續農業綜合資源管理,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
1994.9 |
獨 |
|
41 |
論搞好農村的經濟信息服務 |
河北農村經濟 |
1994.1 |
獨 |
|
42 |
在高校經濟學講授中引用英語專業詞匯、短語對提高教學效果的意義 |
中華成功者(第四卷)河北農林教育 |
1999.5 1994.4 |
獨 |
|
43 |
關于人的工作能力評價的研究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第一卷) |
1993.9 |
獨 |
市社科二等獎,省勞動廳優秀獎 |
44 |
分享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成就(譯文) |
自然雜志 |
1993. 11-12 |
1 |
|
45 |
An Abstracted System’s Model |
Analyse de Systemes, Lyon,France |
Dec. 1992 |
獨 |
|
46 |
Economic Analysis for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of Ecosystem |
Analyse de Systemes, Lyon France |
Sept 1990 |
獨 |
|
2002年之后的新增論文 |
刊物或成果(2004.12更新) |
|
47 |
農業信息化和高等農林教育的發展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第1卷第2期 1999年6月 |
2 |
馬俊海1 |
48 |
信息化對金融工程發展的作用機制分析 |
第五屆全國計算機應用聯合學術會議 |
1999 |
2 |
馬俊海 王健 |
49 |
農業信息化進程中農村信息市場的建設 |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總42期) 2001(4):4~6 |
2 |
王雙進1 |
50 |
農業生産經營風險分析的經濟理論基礎 |
中國經濟評論/USA-China Business Review(Journal), Inc.,USA(SSCI) |
2002年4月總第二卷,第4期 |
1 |
校1等獎20031-007 |
51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與電子商務安全管理研究 |
第二屆軟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2002.04 |
2 |
唐中賦、王健 |
52 |
農業生產經營風險管理的決策方法及其應用 |
北京生產率國際高峰會 |
(2002.12.7) |
1 |
獲得中國生產率科學成果獎No.0250 |
53 |
河北省農業利用外資的現狀 |
經濟論壇 |
2003.6 |
4 |
趙憲軍1/4 |
54 |
規避非關稅壁壘風險推進河北農產品國際貿易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第5卷,2003年3月,第1期 |
3 |
段輝娜1/3 |
55 |
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形勢與對策淺析 |
農業經濟 |
2003.3 |
3 |
張美賢1/3 |
56 |
論農業保險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第5卷第1期 2003年3月 |
4 |
龍春霞1/4 |
57 |
建立我國農業風險宏觀管理體系的探討 |
技術、制度與發展 |
中國數字化出版社2003.11 |
1 |
溫思美、羅必良主編 |
58 |
農業生產風險管理策略的研究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第3卷第5卷2003年9月 |
1 |
保定社科六屆二等獎 |
59 |
農村經濟信息網絡體系性能評價研究 |
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進展(第六卷) |
2003.11 |
2 |
王艷霞1/2 龍升照主編 |
60 |
Analysis on China Cotton Market |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
USA-China Business Review(Journal), Inc.,USA/ July,2004 |
1 |
保定社科七屆二等獎(05-08)(SSCI) |
61 |
The Biotech Progress Call on Bio-economics |
Technology Time Journal |
2004 Vol.1 No.10 |
1 |
New York |
62 |
論管理科學中的“軟科學方法” |
小康社會戰略與系統工程(04年系統工程年會論文集) |
Oct. 2004 |
1 |
陳亞光主編 |
63 |
提高我國農民信息素質教育水平的對策研究 |
《高等農業教育》 |
2004年第12期P87-89 |
2 |
盧秀茹1/2(校一等獎) |
64 |
試論信息風險的分類識別和度量 |
第三屆軟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英) |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4 |
1 |
成思危主編 |
65 |
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尋租問題 |
農村 農業 農民ISSN:1003-6261.0 |
農村.農業.農民(A版) , Countryside Agricultry Peasantry, 2005-4(上).2005-04-005 |
3 |
郭淑緩; 朱玉濤; 王健 |
66 |
河北省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
農業技術經濟 |
2005-4 |
2 |
韓倩1/2 |
67 |
歐盟技術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2005-06/p79 |
2 |
付健全1/2 |
68 |
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化中的應用 |
農村 農業 農民 |
2005年8月(上)/p18 |
2 |
段輝娜1/2 |
69 |
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長效機制研究 |
第五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
2005.12北京/2006.5 |
1 |
王健/陶佩君 |
70 |
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和制度安排 |
《中國經濟評論》 |
2006.1,第6卷,P20-23 |
1 |
1.王健、周勇等 |
72 |
Production cotonniere familiale en Chine forces et faiblesses d’une integration a l’economie de marrche |
Etude originale Diversite des situations de production Cahiers Agricultures |
Vol.15,no1,janvier-fevrier 2006 |
3 |
P42-53,1.弗克Michel Fok |
73 |
論信息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
《情報雜志》全國核心期刊 |
2006圖書情報科學研究年刊(上)06.5.28 |
2 |
P180(1.崔貴芹、王健) |
74 |
社會經濟和諧發展模式的選擇與和諧經濟理論政策—再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與評價 |
《中國經濟評論》 |
2006年2月第6卷(總第51期)ISSN1536-9056 USA |
1 |
P1-4-19(王健) |
75 |
農業信息施效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 |
《中國農村經濟》 |
2006年第3期,總第225期 |
3 |
P28王艷霞、鄭宏維、王健 |
76 |
《星火富民專題研究報告》 |
國家科技部十一五星火富民專題研究組 |
2005年9月 |
成員 |
孫海鷹、黃黔、王樹進、劉篤慧、陶佩軍、劉科偉、張勝、王健等 |
77 |
TBT對農產品出口的效應分析 |
《商業時代》 |
2006.8.20第23期 |
2 |
P39(1.周勇) |
78 |
自然資源豐足引發的“荷蘭病” |
《黑龍江科技信息》 |
2006年第5期(下) ISSN1673-1328/CN23-1400/G3 |
2 |
P91(1.付懷卿) |
79 |
河北省二元經濟結構實證考察—--與全國相比較 |
全國農經類核心期刊《農業經濟》 |
2005年增刊ISSN1001-6139 國內統一刊號:CN21-1016/F |
0 |
P7-10(趙啟然、楊博瓊、趙君彥 |
80 |
關于我國商業街建設的幾點思考 |
《商場現代化》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2006年8月下旬刊;總第477期:ISSN1006-3102 |
2 |
P23-24(閆振紅、王健、王雙進) |
81 |
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推進農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對策 |
《中國經濟評論》 美國EBSCO收錄期刊,中國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
2006年5月號、第六卷(總第五十四期),ISSN1536-9056 |
1 |
P46-50王健(獨) |
82 |
中國農業科技園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
《中國經濟評論》 美國EBSCO收錄期刊,中國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 |
2006年4月號、第六卷(總第五十三期),ISSN1536-9056 |
2 |
P16-18(連會友、王健、趙增峰) |
83 |
論信息化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
ASSC第四屆軟科學國際研討會.北京 |
28-30,Nov.2006摘要P161;正文發《中國軟科學》06增刊P115-119. 王健 |
1 |
會議第一組,國家創新模式發言20分鐘 |
84 |
企業信息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
《情報雜志》 |
2006年刊(下) |
2 |
P85-86郭春麗、王健、閆振紅 |
85 |
河北省禽肉產業國內競爭力實證分析 |
安徽農業科學 |
2006年 23期 河北省科技攻關項目 |
2 |
周勇; 王健; 郭淑緩 |
86 |
農業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問題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www.paperedu.cn |
No.200609-200 刊發日期:2006-09-13 |
2 |
郭婧、王健 |
87 |
河北省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的研究 |
安徽農業科學 |
2006年 24期 河北省軟科學項目(04457202D-3) |
5 |
閆振紅; 陳薇; 郭彥紅; 盧江; 王健 |
88 |
新經濟體制下農業信息化的對策研究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 |
出版日期:2006年3月31日 |
4 |
盧秀茹 楊偉坤高磊 王健 |
89 |
基于產業壽命周期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研究 |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www.paperedu.cn |
No.200701-87 刊發日期:2007-01-09 |
2 |
李軍峰、王健 |
90 |
荷蘭農業產業化經營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借鑒 |
《商場現代化》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 |
主辦:中商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07年3月(下旬刊)總第498期 ISSN1006-3102 |
2 |
崔貴芹 王健 趙憲軍 |
91 |
用灰色關聯度和彈性分析河北省農業結構優化 |
《統計與決策》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秀經濟期刊、湖北省優秀期刊) |
主辦單位:河北省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 2007.4:93-94 |
2 |
崔貴芹 王健 |
92 |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 Agri-informationlization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side |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ft Science Innovation N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Proceedings of ISSS’2006 |
Chief Editor: CHENG Siwe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P210-218; June 2007 ISBN 978-7-01-006256-3 |
1 |
Wang Jian, Zheng Xuejun |
93 |
基于信息技術的棉花風險系統系統及應用 |
《農業工程學報》2007.09,第23卷Vol.27 ISSN 1002-6819:159-164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農業工程學會主辦。俄羅斯《文摘雜志》收錄EI compendex web |
3 |
盧秀如,代學剛,王健 |
94 |
基于產業壽命周期的農業優勢產業選擇研究 |
《中國經濟評論》ISSN 1536-9056; |
2007.04;第7卷,第4期(總第65期):42-46 |
2 |
李軍峰,王健 |
95 |
試論縣供銷社如何在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發揮作用 |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總第36期) |
2007.09,第9卷 第3期:72-75 |
4 |
李明獻、趙計正、郭文甫、王健 |
http://www.chinatalents.gov.cn/lxrycjz/20hb/chengjiuzhan/jiaoyu/nongda/WANGJIAN/wangjian.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