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科技要聞 > 文章正文

2025年北京市科技與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

日期: 2025年02月17日 來源:北京市科委   

日前,2025年北京市科技與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以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2024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首都科技創新事業實現四個新跨越:一是科技創新國際影響力實現新跨越,高被引科學家數量達431人次,連續兩年位居全球創新城市第一;位居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第3。二是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實現新跨越,5項基礎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連續8年蟬聯《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三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跨越,涌現第三代“香山”高性能處理器核等一批標志性成果,車規級芯片整車國產化率從3%提升到42%。四是新質生產力培育實現新跨越,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約占全國近四成;創新醫療器械和三類AI醫療產品獲批上市數量居全國第一,醫藥健康產業總規模首次破萬億。  

會議強調,2025年,北京市科技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基本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首都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堅決扛起所承擔的北京市穩增長重點責任和指標任務,全力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會議指出,要以更高標準打造“創新發展戰斗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科技創新事業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要堅持提升創新協同,加強北京市科技創新工作統籌。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深化落實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北京科創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協同相關中央單位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服務保障好市委科技委牽頭抓總,切實履行市委科技辦督促、協調、檢查等職責。狠抓重點任務與指標落實落地,印發實施科創中心建設2025年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確保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目標。要以中關村先行先試為引領,進一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圍繞企業需求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人才激勵等方面推出新的改革舉措。探索以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高能級創新平臺為重要載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印發進一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五年行動計劃,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開展股債聯動等模式創新。要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央地協同創新體系,加快推進清華南口國重基地二期建設,布局新一批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清單臺賬式推進基礎研究領先行動重點任務。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支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落細落實,做到政策“送上門”、服務“零距離”。擴大新興產業領先優勢,推動未來產業引領發展,促進科技賦能文化發展。要進一步擦亮中關村“金名片”,加速推進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加快推動中關村示范區新一輪空間布局和國家開發區目錄調整。抓好中關村特色產業園統籌布局,支持建設未來通信、未來生命健康等園區,打造一批共性技術平臺和標桿型孵化器。提升“三城一區”創新能級,細化科技企業全周期支持與服務,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服務力度,制定實施中關村科技領軍企業旗艦行動計劃。要擴大科技開放交流合作,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全力辦好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強化論壇招商引資引智功能。辦好國際科技園區協會(IASP)2025年世界大會,加大國際創新資源集聚力度。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北京行動計劃和外資研發中心激勵計劃,支持建設一批高水平英文國際科技期刊。繼續當好京津冀協同創新“領頭雁”,研究制定促進京津冀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支持實施伙伴園區計劃。  

會議強調,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為抓好今年工作,需要把握好三方面的新形勢新要求:一是勇敢擔負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使命,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二是深刻認識內外部形勢挑戰的復雜嚴峻性,不斷增強政策措施的預見性、創新性;三是有效抓住中央一攬子的增量政策出臺機遇,推動形成跨部門工作合力。在此基礎上,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以進促穩,做好北京市經濟的“穩定錨”和“動力源”;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三是堅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四是堅持數智驅動,開拓數字經濟發展新藍海;五是堅持助企紓困,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六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