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旅游頻道 > 江西 > 廬山風景區 > 文章正文


  

沿錦繡谷小道西行約500米即可到達仙人洞。洞系自然風化天生石洞,高6米,寬12米,深14米。洞頂為參差如手指的巖石覆蓋,形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巖”;洞外石上“佛手巖”三字乃南宋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所刻。洞中有清泉自洞頂石縫流出,名“一淌泉”。泉下有池,圍以石欄。因泉水甘冽,千年不涸,被人稱為“洞天玉液”。泉邊“山高水滴千年不斷,石上清泉萬石長流”一聯正是其寫照。至清代,佛手巖才成為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洞中央有座石雕純陽殿,內置呂洞賓塑像。洞右邊的“太上老君殿”則是道教始祖李聃的殿堂。據史書記載,呂洞賓確有其人,他“曾拜潯陽(今九江)令”,原名李瓊。戰亂中,由于四子皆亡,僅存夫婦二人,故改稱“呂”,住在山中,乃名“巖”。夫婦在洞中修煉時相敬如賓,后人遂稱其為“呂洞賓”。現存“稱師亦稱祖,是道仍是儒”的呂仙塑像和神龕是70年代后重新修建的。
  由仙人洞左側拾級前行,松杉挺拔,并列兩旁。前一圓門,門外三尺處即是懸崖。巖壁間一石凌空突起,形如蟾蜍,名“蟾蜍石”。石隙縫中,一勁松插石而生,是為“石松”。錦繡谷中云霧騰起時,石松飄忽隱現,如臨仙境。石上“縱覽云飛”、“豁然貫通”等鐫刻,出于名人之手,有畫龍點睛之妙。立于石上,似入云層之中,如離石而飛起。
  仙人洞北一小路,與錦繡谷小道相接,兩旁盡是懸崖與竹林,名“仙路”。循“仙路”前行,可欣賞路旁懸崖上諸多摩巖石刻,著名者有“竹林寺”、“云海”、“天在山中”、“同舟共濟”等。路邊貼近壑谷一段有“訪仙亭”、“游仙石”諸勝,傳為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訪恩人周顛仙之地。其中,游仙石為一突兀巨石,丹崖懸空,在此縱覽錦繡谷全景,氣勢極其壯闊。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