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亮點,帶你看海南省科技進步
日期: 2023年12月20日 09:37 來源:海南省科技廳
12月5日,2023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海口召開。會上共授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85項,其中包括自然科學獎30項、技術發明獎4項、科學技術進步獎48項和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3項。
今年的獎項相較去年有什么變化呢?
據悉,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共提名201項,較2021年度增長了38.6%,為歷史新高;共產生擬授獎項目85項,相較去年的60項新增了25項。
除數量上升,今年海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也呈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體現著海南省在科技研究、合作與科技氛圍方面的顯著進步。
(一)科技服務國家戰略持續發力
今年獲獎項目整體水平較高,同時在瞄準國家戰略需求、促進產業縱深發展方面持續發力,有沖擊國獎潛力。
例如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牽頭的項目連續兩年獲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此次《超深水鉆完井關鍵技術方法創新及工業化應用》研發的超深水鉆完井關鍵技術的成功研發與應用,使中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后全球第三個系統掌握超深水鉆完井核心技術的國家。
再如海南大學牽頭的技術發明獎特等獎《港口壓載水應急處理與檢測關鍵技術》,其產品在關鍵性能指標上打破了世界紀錄,相關技術被國家海事局提交給國際海事組織向全球推廣,目前已出口到歐亞15個國家,很好地服務了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二)經濟效益顯著,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多年的科研積累和沉淀厚積薄發,涌現出多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優秀成果,在深海、能源、核電、油氣、區塊鏈、生態環境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重要領域取得成果的項目有39項,直接經濟效益815.1億元,間接經濟效益882.0億元。
例如,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推薦項目《超深水鉆完井關鍵技術方法創新及工業化應用》,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72.09億元,間接經濟效益35億元,為南海萬億大氣區建設提供重要保障;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牽頭的科技進步一等獎《海洋環境感知傳感器及器件研制與應用》成功研制了國產譜系化深海水文測量傳感器設備,建立了國內唯一的全海深傳感器標定與校準聯合實驗室,項目實施以來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581.95萬元,間接經濟效益2230.40萬元。
(三)基礎研究能力持續提升
從數量上看,今年自然科學獎30項,相較于去年增長57.9%,創數量新高;從研究成果看,推薦的85個項目共發表論文3775篇,出版著作114部;從類別來看,在評選出的一批原創性成果中,有的聚焦基礎研究,有的瞄準應用基礎研究,還有的在解決民生領域重要科學問題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總的來說,今年獲獎的項目,大多為深耕多年的研究成果,在今年得以厚積薄發。
(四)海南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全面開花,質與量齊飛
從獲獎數量看,今年海南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牽頭的擬授獎項目有73項,顯示出海南省科研能力的顯著提升;
從獲獎范圍來看,高等院校牽頭34項,科研院所牽頭23項,醫療機構牽頭16項,海南大學、海南醫學院及其附屬機構、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均取得優異成績;
從獲獎等級看,今年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牽頭的特等獎、一等獎數量大幅增長,獲獎質量大幅提高。其中,醫療領域高校獲獎項目成果突出,海南醫學院系統包攬了今年醫學組的4個一等獎,體現海南省在推動醫學科技創新、改善民生方面做出的重要努力。
(五)海外人才、引進人才影響力提升
從年齡分布上看,中青年人才依然為科研的中堅力量,海外人才和引進人才在科研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2022年擬授獎項目的570名完成人中,45歲以下的主要完成人占比高達66.8%,最年輕的獲獎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4.2歲。
自2018年起,海南省持續吸引并激勵海外和引進人才,為海南省的學科和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六)科技發達地區貢獻力量,區域開放合作加強
省外單位和省外企業在參與數量、參與項目數量上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在2022年度擬授獎項目中,166家單位參與,其中省外單位占比59%,尤其是上海、浙江、江蘇八省市單位占比28.3%。
省外單位和企業的廣泛參與,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單位和企業尤為突出,顯示出區域開放合作不斷加強的趨勢。
(七)首次允許外國人員參與,國際科技合作取得新突破
海南省今年首次允許外國人員參與科技項目,加強了與國際的科技合作,與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個領域持續深化合作。
今年,有6名國外人員申報了6個項目,其中牽頭1項。擬授獎項目中,外籍參與的有2項,包括1項一等獎和1項二等獎,這加強了海南省與國際的科技合作。今年國際合作獎項目實現頂格推薦,3項擬推薦的省國際合作獎與境外單位的合作平均時間為16.5年,其中一些合作已超過20年。國際合作獎涉及農學、醫學等多個學科,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木薯、椰子、水產養殖、區塊鏈等領域深化合作,推動海南省熱帶農業和科技強省建設。
下一步,海南省科學技術獎中將探索增設科技成果轉化獎;探索逐步建立獲獎項目獎后跟蹤評估常態機制,推動獲獎成果深度轉化和產業化;同時,進一步完善科技獎勵制度體系,不斷提升獎勵工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從各方面提升科學獎勵激勵作用,推動海南省科技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