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圓滿閉幕
日期: 2023年10月09日 17:11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廳
9月22日下午,作為第六屆中阿博覽會的重要板塊,以“中阿科技合作,共享創新未來”為主題的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在銀川圓滿閉幕。大會為期2天,圓滿舉辦了1項主場活動和4項分場活動,來自全國28個省市(區)的200多個科技管理部門、科研機構、企業代表及19個國家的嘉賓報名參加了本屆大會的各項活動。
開幕式上,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石岱,科技部副部長陳家昌在大會致辭中肯定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的成就,并對未來工作提出了明確意見。來自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阿盟阿拉伯農業發展組織、埃及科研與技術研究院、阿拉伯科技與海運學院等國外機構的官員、學者在大會致辭或專場對接會發言中,表達出了強烈的合作愿望。
大會以視頻形式面向阿拉伯國家發布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資源能源利用、污染控制等領域的300項先進適用技術,成為本屆大會落實首屆中阿峰會“綠色創新共同行動”具體任務的直接行動。大會簽約了8個重要合作協議,體現出三個特點。一是提前謀劃,舉辦了一系列對接活動,組織出訪國外對接洽談,為簽約項目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優化布局,分別同阿拉伯科技與海運學院、埃及科研技術院續簽了框架協議,與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簽約共建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上海分中心。三是堅持需求,精準合作。圍繞智慧農業、荒漠化防治、教學科研等方面建立了科技合作,切實豐富了合作領域。
大會組織的科技合作高層論壇及四場專場技術對接研討會上,先后有52名國內外院士、知名專家或學者分享了重要技術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馮起分享的特殊環境下防沙治沙技術,亞洲開發銀行技術援助項目負責人何勝利推介的應對氣候變化先進技術數據庫和評估指標系統,海南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員呂朝軍推介的重要入侵害蟲紅棕象甲監測與綠色防控綜合技術,寧夏大學教育部中阿旱區資源與環境治理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孫兆軍推介的風光互補節水灌溉系統等技術成果,引起了參會中外嘉賓的極大興趣。
寧夏將在科技部等部委、各兄弟省區和阿盟秘書處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中阿技術轉移中心的作用,積極推進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各項成果落地,促進中阿創新合作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