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和諧 > 文章正文

    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說,公共財政所促進的經濟增長應當是公平的、可持續的增長,應克服以往重基礎設施等“硬件”投入,輕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等“軟件”投入的傾向。

  他在財政部和世界銀行主辦、英國國際發展部和北京大學協辦的“公共財政與和諧社會”國際研討會上說,中國政府于2004年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社會

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包涵多重含義的新概念,是集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一體的社會。和諧社會是中華民族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公共財政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努力方向和目標。

  他說,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與社會和諧的物質基礎,沒有長期較快平穩發展,就不可能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

  樓繼偉表示,公共財政優先支持的重點應當是勞動力市場的培育、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環境和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資本要素的改善主要取決于金融市場的效率。公共財政可以在規范、穩定金融市場、引導消費與投資比例關系、引導資本流向等方面發揮一定的作用。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卜圭農表示,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收入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但貧富懸殊過大會對經濟與社會的發展構成威脅。

  與會的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等中外專家在研討會上表示,經濟增長是減少貧困的最好途徑,依靠增稅和財政轉移支付減貧會使經濟增長速度放慢。(完)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