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計算機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學術交流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周志華,男,漢族,1973年11月出生,博士。現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LAMDA)所長、人工智能教研室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6年6月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學士學位。

1998年6月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碩士學位。

2000年12月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獲博士學位。

2001年1月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任教。

2002年3月破格晉升副教授。

2003年11月被聘任為教授。

2004年4月獲博士生導師資格。

社會任職:

1. 復旦大學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視覺感知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符號計算與知識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的學術委員會委員。

2. 國際刊物《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和國內重要刊物《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軟件學報》、《中國科學》等編委。

3. 國際學術會議 ACML 發起人及指導委員會共同主席。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

5. 荷蘭科學研究基金會、新加坡科學技術研究局、香港研究資助局等海外科學基金機構的評議專家。

6. 香港科技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7. 澳大利亞Deakin大學名譽研究員(Honorary Fellow)。

8. 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

9. 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10.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

11.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器學習專業委員會主任。

12. 《ACM/Springer Multimedia Systems》(Springer出版社)、《The Computer Journal》(牛津大學出版社)等刊客座編輯。

13. 《科學通報》副主編。

14. AAAI、ACM會員。

15. ACM KDD、ACM CIKM、IEEE ICDM、IEEE ICTAI、SIAM DM、IJCAI、AAAI、ECMLPKDD、ICPR 等著名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副主席、領域主席或高級程序委員。

16. IEEE 計算機學會南京分會主席。

17. IEEE高級會員。

18. PAKDD'07、PRICAI'08、ACML'09 程序委員會主席/共同主席。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研究生:“數據挖掘”(江蘇省優秀研究生課程)。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模式識別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承擔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9項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混合型機器學習模型的研究及其應用”。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多示例學習及其應用的研究”。

3. “基于機器學習的圖像檢索技術的研究”。

科研成果:

1. 基于內容的圖像信息智能檢索系統的研究 周志華; 楊育彬; 姜遠; 陳世福; 李寧; 高陽; 謝琪; 廖葵; 高健; 王亮; 杭燕; 伍靜; 王崇峻; 承文俊 【科技成果】南京大學; 江蘇銀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002-12-01

2. 多示例學習及其應用的研究 周志華 【科技成果】南京大學 2009-01-01

3. 神經網絡集成 周志華; 陳世福 【科技成果】南京大學 2009-01-01

4. 集成學習的研究 周志華; 姜遠; 陳世福; 吳建鑫; 張敏靈 【科技成果】南京大學 2005-01-01

5. 基于單幅訓練圖像的多表情人臉自動識別系統 周志華; 舒志強; 商琳; 周新民; 陳世福; 謝琪; 吳大有; 顧林崗; 石華; 耿新; 鐘翔; 孫沛; 張煒; 趙靜; 趙一凡; 劉向東 【科技成果】南京大學; 南京長城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江蘇省公安廳刑事警察總隊 2003-01-01

發明專利:


1. 一種求解最小集合覆蓋問題近似解的組合優化方法 俞揚;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12-11-28

2. 一種利用移動設備內置傳感器進行行為識別的方法 詹德川;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13-01-09

3. 一種基于子空間的增量學習人臉識別方法 申富饒; 竺濤; 趙金熙;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12-06-27

4. 一種microRNA探針序列的設計方法 王進; 何沉峰; 李穎新; 楊嶸; 嚴先昭; 龔晨光; 李捷; 周志華; 張辰宇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11-02-23

5. 一種主動選擇代表性圖像的相關反饋方法 周志華; 黃圣君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10-09-15

6. 一種用于多義性數據對象預測建模的機器學習方法 周志華; 張敏靈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8-07-23

7. 一種基于表示轉換的多義數字圖像檢索方法 周志華; 張敏靈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8-08-06

8. 一種高精度、低假陰性率的肺癌細胞圖像識別方法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3-12-24

9. 一種自適應的因特網目錄網頁推薦方法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4-01-28

10. 數字灰度圖像中人臉眼睛中心的精確自動定位方法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4-02-11

11. 一種適用于計算機輔助醫療診斷的預測建模方法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4-02-25

12. 一種基于每人一幅圖像的自動人臉識別方法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4-02-25

13. 基于選擇性多本征空間集成的數字人臉圖像識別方法 周志華; 耿新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5-03-16

14. 基于聚類學習器集成的數字圖像分割方法 姜遠; 周志華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5-03-16

15. 在計算機輔助診斷裝置中利用未診斷病例的預測建模方法 周志華; 黎銘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6-04-19

16. Web搜索中的圖像摘錄反饋方法 周志華; 薛曉冰; 張仲非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6-10-11

17. 數字圖像檢索中的主觀相似度度量方法 周志華; 戴宏斌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6-10-18

18. 數字圖像檢索中的主動半監督相關反饋方法 周志華; 陳可佳; 戴宏斌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6-10-25

19. Web搜索中的圖文協同方法 周志華; 戴宏斌; 姜遠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6-12-20

20. 一種在線數字媒體分類的快速特征提取方法 周志華; 劉力平; 俞揚; 姜遠 【中國專利】南京大學 2009-04-29

論文專著:


在《Artificial Intelligence》、《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Man and Cybernetics - B》、《AI Communication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Pattern Recognition》等重要國際學術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8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基于IHMCAP算法的一個故障診斷模型 何佳洲;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會議】1998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 1998-05-01

2 通過集成學習進行知識獲取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際會議】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Forum on Knowledge Technology 2008-05-01

3 一種基于標記傳播的大規模圖像分類方法 佘俏俏; 俞揚;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12-11-15

4 軟件缺陷因素挖掘 涂威威; 黎銘; 周志華 南京大學 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2-09-15

5 從心理學數據中發現可理解的模式 肖新攀; 余嘉元;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期刊】計算機科學與探索 2011-03-15

6 基于結構相似性和壓縮變換的聚類方法 牟廉明; 詹德川; 黎銘; 周志華 內江師范學院四川省高等學校數值仿真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11-10-15

7 用于圖分類的組合維核方法 李宇峰; 郭天佑;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9-05-15

8 一種在無標注圖像庫中進行的基于關鍵詞的檢索方法 焦雋; 姜遠; 黎銘;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9-06-15

9 一種基于半監督學習的多模態Web查詢精化方法 姜遠; 黎銘;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9-10-15

10 iCome:基于多義性的圖像檢索系統 陳虎; 黎銘;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山東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0-10-16

11 一種針對弱標記的直推式多標記分類方法 孔祥南; 黎銘;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10-08-15

12 基于詞頻分類器集成的文本分類方法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南京;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6-10-30

13 基于相關投影分的特征選擇算法 詹德川;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與探索 2007-08-15

14 基于頻繁項集挖掘的貝葉斯分類算法 眭俊明;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7-08-15

15 一種基于多示例學習的圖像檢索方法 戴宏斌; 張敏靈;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6-04-15

16 基于模型似然的超1-依賴貝葉斯分類器集成方法 李楠;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7-12-15

17 一種從不完備關系數據中學習PRM的方法 李小琳;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8-01-15

18 半監督學習專刊前言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2008-11-15

19 新時期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期刊】計算機教育 2008-10-25

20 通過集成學習進行知識獲取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15

21 基于集成的年齡估計方法 張宇;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自動化學報 2008-08-15

22 一種直推式多標記文檔分類方法 姜遠; 佘俏俏; 黎銘;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8-11-15

23 一種基于神經網絡集成的規則學習算法 姜遠; 陳兆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3-10-30

24 基于神經網絡的多示例回歸算法 張敏靈;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3-07-23

25 基于混合投影函數的眼睛定位 耿新;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 南京; 江蘇 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3-08-23

26 一種改進的決策規則生成算法 姜遠; 陳兆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3-25

27 基于SOM神經網絡的顏色圖像分割 陳可佳;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2003-04-15

28 基于多示例學習的中文Web目錄頁面推薦 黎銘; 薛曉冰;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4-09-30

29 基于特征選擇的神經網絡集成方法 凌錦江; 陳兆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0-25

30 基于因果發現的神經網絡集成方法 凌錦江;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4-10-30

31 基于Bagging的選擇性聚類集成 唐偉;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江蘇南京 【期刊】軟件學報 2005-04-30

32 基于主動相關反饋的圖像檢索方法 陳可佳; 姜遠;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5-08-15

33 代價敏感分類算法的實驗比較 閆明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5-10-15

34 一個增量式判定樹學習算法INDUCE 駱斌; 周志華;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99-05-15

35 一種具有抗噪音能力的增量式混合學習算法 陳兆乾; 周志華; 姜遠;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1999-06-15

36 系統故障診斷的一種神經網絡方法 何佳洲;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1999-06-09

37 模糊神經網絡研究 邵棟;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應用研究 1999-07-28

38 混合型多概念獲取算法的設計及其抗噪音能力 李紅兵;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1999-05-05

39 靜態灰度圖像中的人臉檢測方法綜述 唐偉; 陳兆乾; 吳建鑫;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2002-02-15

40 SOM算法、LVQ算法及其變體綜述 張敏靈; 陳兆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2002-07-15

41 一個通用的系統故障診斷模型 何佳洲;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1999-01-15

42 自適應諧振理論綜述 周志華;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1999-04-15

43 構造性歸納綜述 葛翔;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1999-08-15

44 基于Markov對策的多Agent強化學習模型及算法研究 高陽; 周志華; 何佳洲;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0-03-15

45 一種選擇性神經網絡集成構造方法 吳建鑫; 周志華; 沈學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0-09-15

46 一種基于Rough集理論的數據過濾方法 尹旭日; 周志華; 何佳洲;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0-09-15

47 快速神經網絡分類學習算法的研究及其應用 劉海濤; 周志華; 陸新泉; 陳兆乾; 鄭仁輝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地球軟件技術開發公司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0-11-15

48 Boosting和Bagging綜述 沈學華; 周志華; 吳建鑫;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0-12-09

49 一種新型自適應神經網絡回歸估計算法 周志華; 陳兆乾; 邵棟;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0-06-12

50 神經網絡規則抽取研究 孫晨;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0-02-28

51 可視化技術在電力變壓器狀態檢測專家系統中的應用 姜遠;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0-03-28

52 基于混合學習算法IHMCAP的故障診斷模型 周志華; 陳兆乾; 駱斌;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自動化學報 2000-07-19

53 基于域理論的自適應諧振神經網絡研究 周志華;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30

54 一種混合型多概念獲取系統(英文) 高陽; 劉海濤;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2000-04-23

55 基于域理論的自適應諧振神經網絡分類器 周志華; 陳兆乾; netra.nju.edu.cn;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E-mail:chenzq 【期刊】軟件學報 2000-05-23

56 基于域理論的自適應諧振神經網絡研究(英文) 周志華;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2000-11-23

57 FTART2神經網絡及其規則抽取研究 李寧;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2000-02-08

58 神經網絡VC維計算研究 崔偉東; 周志華; 李星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2000-07-15

59 基于新型神經網絡分類器的故障診斷模型 何佳洲; 周志華; 高陽;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1-01-15

60 一種具有容錯能力的自適應神經網絡分類器 邵棟; 周志華;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1-03-15

61 利用遺傳算法改善前饋神經網絡容錯性 周志華;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1-09-15

62 基于神經網絡集成的多視角人臉識別 周志華; 皇甫杰; 張宏江; 陳祖翰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 微軟中國研究院; 卡內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 南京; 匹茲堡美國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1-10-15

63 支持向量機研究 崔偉東; 周志華; 李星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1-01-01

64 構造性混合決策樹 周志華; 葛翔;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1-10-12

65 增強前饋神經網絡對多點斷路故障的容錯能力 周志華; 姜遠;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1-10-12

66 神經網絡集成在肺癌細胞識別中的應用 姜遠; 周志華; 謝琪;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10-30

67 一種基于統計的神經網絡規則抽取方法 周志華; 何佳洲; 尹旭日; 陳兆乾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2001-02-23

68 人工智能國際研究進展——第17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大會評述 周志華; 史忠植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南京 【期刊】計算機科學 2001-12-15

69 神經網絡規則抽取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2-04-15

70 基于神經網絡集成的肺癌早期診斷 周志華; 李寧; 楊育彬;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2-10-15

71 神經網絡集成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學報 2002-01-12

72 AFDES中基于Case推理方法的研究 尹旭日;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02-01-15

73 神經網絡在電力變壓器運行狀態檢測中的應用 周志華; 尹旭日;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 【期刊】自動化學報 2002-03-22

74 快速自適應分類器FTART2的設計與應用 周志華; 陳兆乾; 邵棟;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1999-09-15

75 從FTART網絡中抽取if-then規則 高陽; 周志華; 孫晨; 陳兆乾;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1999-12-15

76 電力變壓器狀態檢測中復合推理方法的研究 尹旭日; 周志華;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0-06-15

77 神經網絡在測井資料巖性識別中的應用研究 劉海濤; 周志華; 尹旭日; 陳兆乾; 鄭仁輝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地球軟件技術開發公司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0-06-15

78 神經網絡國際研究動向——2000年國際神經網絡聯合大會評述 周志華; 何佳洲;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0-12-15

79 一種通用的故障診斷系統設計方法 何佳洲; 周志華; 尹旭日;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0-12-15

80 基于最優權值的選擇性神經網絡集成方法 吳建鑫; 陳兆乾;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 2001-12-15

81 二叉樹的繪制算法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期刊】計算機應用研究 1997-07-30

82 混合型學習模型HLM中的增量學習算法 陳兆乾; 周志華; 李紅兵; 謝俊元 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軟件學報 1997-11-05

83 增量式IHMCAP算法的研究及其應用 陳兆乾; 周志華; 駱斌; 陳世福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學報 1998-08-15

學術交流:


1. 2002年6月15日-6月20日,赴澳大利亞Cairns參加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xpert Systems(IEA/AIE'02)會議,并做分組報告。

2. 2002年6月23日-8月18日,到澳大利亞Deakin大學信息技術系任訪問研究員。

3. 2003年9月,赴克羅地亞Cavtat-Dubrovnik參加1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ECML’03),并做30分鐘的分組報告。

4. 2005年11月,赴香港參加第17屆IEEE國際人工智能工具會議(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ol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擔任程序委員以及3個分組會議主持人。

5. 2005年3.28日-4.28日,應邀在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進行訪問研究,并在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和香港浸會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做題為“Selective ensemble”的學術報告。

6. 2005年5月,赴越南河內參加第9屆Pacific-Asia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 (PAKDD’05),擔任了程序委員以及分組會議主持人,會議上做了25分鐘分組報告;成功地爭得了2007年四月PAKDD2007會議的承辦權。

7. 2005年8月,赴英國愛丁堡參加第19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05),并做了30分鐘的分組報告。

8. 2006年3月,訪問微軟亞洲研究院進行合作研究。

9. 2007年11月,在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做報告“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ith application to image retrieval”。

10. 2007年1月7日-1月13日,赴印度Hyderabad參加20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JCAI’07) 并做墻展報告Exploiting image contents in web search。

11. 2007年6月19日-6月26日,赴美國Corvallis參加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ICML’07)并做分組報告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ulti-instance learning 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12. 2007年6月2日-6月17日,出訪意大利Cagliali大學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進行學術交流。

13. 2007年7月23日-7月27日,赴加拿大Vancouver參加22nd AA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07)并做兩場分組報告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with very few labeled training examples和Multi-label learning by instance differentiation。

14. 2007年9月16日-9月22日,赴波蘭華沙參加19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ECML’07)并做兩場分組報告Structure learning of probabilistic relational models from incomplete relational data和Analyzing co-training style algorithms。

榮譽獎勵:


1. 1999年獲首屆微軟學者獎。

2. 2001年獲首屆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獎。

3. 2002年獲第七屆中創軟件人才獎。

4. 2002年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計劃。

5. 2002年獲中創軟件人才獎。

6. 2003年獲第五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7. 2003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8. 2003年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9. 2003年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10. 2004年獲第九屆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11. 2004年獲第六屆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12. 2004年獲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13. 2004年獲江蘇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14. 2005年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15. 2006年獲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6. 2006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7. 2006年獲首屆微軟青年教授獎。

18. 2008年獲中國IT十年杰出青年榮譽稱號。

19. 2009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 2010年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一等獎。

媒體報道:


情系“微軟學者獎學金”——訪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周志華教授

《計算機教育》:周老師,您好!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計算機教育》雜志的采訪!我們知道,微軟亞洲研究院于1999年設立了“微軟學者獎學金”,用于鼓勵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很有研究潛力的博士生,為他們搭建平臺,創造更好的發展機會。您作為第一屆“微軟學者獎學金”獲得者,能否回憶一下自己獲得這個獎項的經歷?周志華:我記得申報這個獎是在1999年上半年,當時我在南京大學計算機系念博士一年級。微軟亞洲研究院那時的名字是“微軟中國研究院”。雖然初到中國,但微軟中國研究院已經開始與國內高校合作!拔④泴W者獎學金”是微軟中國研究院的一個重點項目,他們向全國計算機和相關學科實力比較強的若干所高校和研究所發出了邀請,請這些院所推薦最優秀的博士生來參選,打算最終評選出10名“微軟學者”。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的實力在國內一直居于前列,而微軟在計算機界又很有影響力,因此系里對這個獎項很重視。當時所有在讀的博士生及碩博連讀的學生都可以參選,因此競爭很激烈。系里先進行了選拔,最后把我推薦出來。我記得當時感覺壓力很大,主要是覺得不能讓學校失望。各校推薦出來的候選人一起匯聚到北京面試。第一天,主……

資料更新中……

文章來源:《計算機教育》2008年第17期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