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孫世國,男,博士后,教授/博導;歷任:主任、學院院長等職務。
現任:北方工業大學新興風險研究院執行院長。
兼任:中國建筑節能協會海綿城市與地下空間研究院院長;日本神奈川大學特聘教授
學術業績:
在30多年的工作中,先后承擔和完成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自然基金項目、北京市創新人才項目、北京市創新團隊項目等各類課題100多項。在深基礎與地下工程、滑坡與泥石流大數據智能辨識方法、地鐵隧道工程與礦山突水智能預警及防控技術、地下開挖對山體穩定性影響、礦山開采誘發覆巖破壞及其對環境安全影響、沖擊地壓、隧道及邊坡等巖土工程新型加固與全壽命周期智能監測一體化技術、災害智能辨識與預警等領域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新性成果;其研究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7項(其中一等獎9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申請國家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23項。出版專編著5部,主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土力學地基基礎”等2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先后榮獲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首都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社會任職:
1、國家安全生產、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國家應急救援專家組成員。
2、中國建筑節能協會立體綠化與生態節能協會副主任委員。
3、 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建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和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4、北京市安全生產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專家組成員。
5、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
6、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中國專家組成員。
主講課程:
“高等巖石力學”、“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等。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博士生已畢業90多人。
科學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與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礦山安全、巖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環境保護、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行業的科研工作。先后承擔和參加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經貿委、原煤炭部、博士后基金、北京市創新人才項目和各類企業咨詢課題60多項。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地下建筑工程、地基工程、環境保護、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等行業的科研工作。
發明專利:

[1]孫世國,馮少杰,宋義敏,金璐,宋志飛,易亞楠,史佳歡,趙雪芳,趙瑞華,王群,崔琴煥. 一種新型圓臺型錨桿結構[P]. CN103982214B,2019-12-31.
[2]劉茂柯,唐玉明,沈才洪,田新惠,任道群,張星宇,趙珂. 一種人工窖泥發酵劑及其制備方法和人工窖泥[P]. CN110564542A,2019-12-13.
[3]郭南賓,徐波,劉宏飛,唐玉明,何俊堯,徐源. 一種清雅型白酒及其制備工藝[P]. CN110144275A,2019-08-20.
[4]孫世國,宋義敏,馮少杰,宋志飛,金璐,易亞楠,史家歡,趙雪芳,趙瑞華,崔琴煥,王群. 擴孔型錨桿及其施工工藝[P]. CN103758552B,2019-06-14.
[5]鄒雪,狄杰建,焦志偉,趙全亮,孫世國. 一種光電耦合傳感智能支護錨桿系統[P]. CN109838259A,2019-06-04.
[6]孫世國,宋義敏,馮少杰,宋志飛,金璐,史家歡,易亞楠,崔琴煥,趙瑞華,王群,趙雪芳. 一種擴孔壓力分散型錨桿[P]. CN103741687B,2019-04-23.
[7]鄒雪,狄杰建,趙全亮,孫世國,宋志飛. 一種可發光預警的錨桿索應力測量裝置[P]. CN109458204A,2019-03-12.
[8]孫曉鯤,趙雪芳,范紅軍,肖劍,孫世國,丁闊,馮少杰,王子彪,江俊,馬銀閣. 一種復合型松散碎石土路基邊坡支擋加固結構[P]. CN109235472A,2019-01-18.
[9]鄒雪,狄杰建,趙全亮,孫世國,宋志飛. 一種開關式錨桿索應力測量裝置[P]. CN109026107A,2018-12-18.
[10]郭南賓,徐波,劉宏飛,唐玉明,何俊堯,徐源. 一種外循環控溫浸泡罐[P]. CN207904226U,2018-09-25.
[11]肖劍,耿彥生,丁闊,孫世國,范紅軍,馮少杰,王杰,王子彪,郭杰,魯艷鵬,馬銀閣. 一種滑坡模型試驗裝置[P]. CN207457224U,2018-06-05.
[12]宋志飛,馬騰,柴佳美,孫世國,馮少杰,鄒杰. 一種礦山加固用高強度錨桿[P]. CN108070791A,2018-05-25.
[13]宋志飛,趙澤印,柴佳美,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模擬巖體的相似材料及其制備方法[P]. CN108069651A,2018-05-25.
[14]丁闊,耿彥生,肖劍,范紅軍,孫世國,馮少杰,王杰,郭杰,魯艷鵬,王子彪,馬銀閣. 一種粗粒土真三軸加載試驗裝置及方法[P]. CN107991192A,2018-05-04.
[15]孫世國,耿彥生,肖劍,丁闊,范紅軍,馮少杰,王杰,馬銀閣,郭杰,魯艷鵬,王子彪. 一種巖土直剪試驗裝置及方法[P]. CN107884287A,2018-04-06.
[16]耿彥生,肖劍,范紅軍,丁闊,孫世國,王杰,馮少杰,魯艷鵬,王子彪,郭杰,馬銀閣. 一種滑坡試驗裝置[P]. CN107807223A,2018-03-16.
[17]肖劍,耿彥生,丁闊,孫世國,范紅軍,馮少杰,王杰,王子彪,郭杰,魯艷鵬,馬銀閣. 一種滑坡模型試驗裝置[P]. CN107561246A,2018-01-09.
[18]郭南賓,何俊堯,徐波,劉宏飛,唐玉明. 一種清邑酒的制作方法[P]. CN106834031A,2017-06-13.
[19]王道遠,崔光耀,袁金秀,楊彥嶺,許海亮,孫曉鯤,孫憲武,宋義敏,孫世國,王海川. 增強圍巖缺陷段隧道抗震減震能力的交錯設縫襯砌結構[P]. CN206539346U,2017-10-03.
[20]王道遠,崔光耀,袁金秀,楊彥嶺,許海亮,孫曉鯤,孫憲武,宋義敏,孫世國,王海川. 一種提高隧道初期支護抗斷層錯動的柔性連接結構[P]. CN206539347U,2017-10-03.
[21]王道遠,崔光耀,袁金秀,楊彥嶺,許海亮,孫曉鯤,孫憲武,宋義敏,孫世國,王海川. 一種測試隧道正斷層黏滑錯動的試驗箱裝置[P]. CN206540677U,2017-10-03.
[22]胡勇,趙劍峰,謝斌,唐玉明. 一種新型果酒原料混合液發酵裝置[P]. CN205740964U,2016-11-30.
[23]郭南賓,徐波,劉宏飛,唐玉明. 新型果酒原料混合液攪拌發酵裝置[P]. CN105950348A,2016-09-21.
[24]唐玉明,沈才洪,田新惠,劉茂柯,敖中華,任道群,姚萬春. 一種快速鑒定高粱籽粒粳糯類型的方法[P]. CN105606776A,2016-05-25.
[25]紀穎波,趙法亮,宋志飛,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基坑支護用錨固材料[P]. CN105481300A,2016-04-13.
[26]唐玉明,姚萬春,任道群,沈才洪,劉茂柯. 一種大曲霉菌數量的檢測方法[P]. CN105463057A,2016-04-06.
[27]宋志飛,馬騰,孫世國,紀穎波,馮少杰. 一種鉆孔注漿用添加劑[P]. CN105461270A,2016-04-06.
[28]宋志飛,趙澤印,孫世國,紀穎波,馮少杰. 一種高強度錨桿[P]. CN105256241A,2016-01-20.
[29]郭南賓,徐波,劉洪飛,徐源,何俊堯,唐玉明. 一種發酵李子酒的釀造方法[P]. CN105132249A,2015-12-09.
[30]邱思佳,沈才洪,霍丹群,唐玉明,候長軍,林鋒. 一種高產酸性蛋白酶的紅曲霉菌株的構建方法[P]. CN105039386A,2015-11-11.
[31]宋志飛,趙法亮,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礦山加固用添加劑[P]. CN104478278A,2015-04-01.
[32]宋志飛,田波,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礦山加固用材料[P]. CN104478360A,2015-04-01.
[33]宋志飛,王建強,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高強速凝材料[P]. CN104446274A,2015-03-25.
[34]張玉芬,孫世國,高建嶺,白玉星,王強,吳鑫秀. 復式鋼管混凝土外環板梁柱連接節點[P]. CN204040214U,2014-12-24.
[35]張玉芬,孫世國,高建嶺,白玉星,吳鑫秀,王強. 復式鋼管混凝土加肋外環板梁柱連接節點[P]. CN104120796A,2014-10-29.
[36]張玉芬,孫世國,高建嶺,白玉星,王強,吳鑫秀. 復式鋼管混凝土外環板梁柱連接節點[P]. CN104120797A,2014-10-29.
[37]孫世國,馮少杰,宋義敏,金璐,史佳歡,易亞楠. 一種新型預應力錨固裝置[P]. CN203847136U,2014-09-24.
[38]孫世國,宋義敏,馮少杰,宋志飛,金璐,易亞楠,史佳歡,趙雪芳,王群,趙瑞華,崔琴煥. 一種小孔徑硬巖擴孔裝置[P]. CN203847001U,2014-09-24.
[39]孫世國,易亞楠,馮少杰,宋義敏,宋志飛,金璐,史佳歡,趙雪芳,趙瑞華,王群,崔琴煥. 一種承臺型錨桿錨固技術[P]. CN103982210A,2014-08-13.
[40]孫世國,馮少杰,宋義敏,金璐,宋志飛,易亞楠,史佳歡,趙雪芳,趙瑞華,王群,崔琴煥. 一種新型圓臺型錨桿結構[P]. CN103982214A,2014-08-13.
[41]孫世國,宋義敏,馮少杰,宋志飛,金璐,易亞楠,史家歡,趙雪芳,趙瑞華,崔琴煥,王群. 擴孔型錨桿及其施工工藝[P]. CN103758552A,2014-04-30.
[42]孫世國,馮少杰,宋志飛,段偉國. 一種巖體強度綜合評價方法[P]. CN103761444A,2014-04-30.
[43]馮少杰,孫世國,宋志飛,易亞楠,金璐. 一種圓臺型錨桿錨固技術[P]. CN103742179A,2014-04-23.
[44]孫世國,宋義敏,馮少杰,宋志飛,金璐,史家歡,易亞楠,崔琴煥,趙瑞華,王群,趙雪芳. 一種擴孔壓力分散型錨桿[P]. CN103741687A,2014-04-23.
[45]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王群. 一種邊坡三維變形預測方法[P]. CN103745073A,2014-04-23.
[46]孫世國,馮少杰,宋志飛,史家歡,趙雪芳. 邊坡穩定性精細化評價方法[P]. CN103745131A,2014-04-23.
[47]宋志飛,辛曉平,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豆石混凝土用外加劑[P]. CN103539379A,2014-01-29.
[48]宋志飛,辛曉平,徐秀鳴,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豆石混凝土用外加劑[P]. CN103539381A,2014-01-29.
[49]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易亞楠. 一種碎裂巖體強度綜合計算方法[P]. CN103488613A,2014-01-01.
[50]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易亞楠. 一種圓臺型錨桿錨固技術[P]. CN103470290A,2013-12-25.
[51]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辛曉平. 一種邊坡變形預測方法[P]. CN103473810A,2013-12-25.
[52]宋志飛,辛曉平,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新型水泥組合物[P]. CN103214196A,2013-07-24.
[53]宋志飛,崔琴煥,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建筑用防火涂料[P]. CN103146236A,2013-06-12.
[54]宋志飛,王群,孫世國,馮少杰. 一種環保型建筑材料[P]. CN103145391A,2013-06-12.
[55]廖建民,黃鋼,姚萬春,劉小剛,唐玉明,宋梅,任道群. 一種紫薯白蘭地酒的生產方法[P]. CN102766557A,2012-11-07.
[56]馮少杰,楊宏,張天文,孫世國,宋志飛. 復合采動影響下地表變形預測方法[P]. CN102708278A,2012-10-03.
[57]孫世國,姜亭亭,馮少杰,宋志飛. 一種新型格柵壩的基礎[P]. CN202416338U,2012-09-05.
[58]陳強,熊亞,唐玉明,吳英英,趙珂,陳翠平,徐勇,劉漢軍,王強鋒,任道群. 大曲酒窖泥微生物總DNA提取的前處理方法[P]. CN102643798A,2012-08-22.
[59]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王凱. 一種邊坡排水與錨固復合裝置[P]. CN202323963U,2012-07-11.
[60]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雷家好. 一種軟巖邊坡防護裝置[P]. CN202323964U,2012-07-11.
[61]孫世國,姜亭亭,馮少杰,宋志飛. 外觀:力臂式基礎[P]. CN301868333S,2012-03-21.
[62]孫世國,楊宏,冉啟發,馮少杰,張天文,宋志飛,周密,于富才. 外觀:盤式錨桿[P]. CN301367267S,2010-10-20.
[63]孫世國,馮少杰,宋志飛,辛方超. 一種邊坡監測線整體變形預測方法[P]. CN102322841A,2012-01-18.
[64]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趙洪穎. 一種判別邊坡地表移動的動態理論和方法[P]. CN102305610A,2012-01-04.
[65]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陳靜. 一種邊坡巖體穩定性評價方法[P]. CN102279421A,2011-12-14.
[66]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金松麗. 滾動組合預測模型方法[P]. CN102226903A,2011-10-26.
[67]孫世國,馮少杰,宋志飛,張偉. 一種邊坡巖體變形控制技術[P]. CN102194251A,2011-09-21.
[68]孫世國,宋志飛,馮少杰,于富才. 一種邊坡三維實體變形預測方法[P]. CN102184329A,2011-09-14.
[69]廖建民,姚萬春,唐玉明,任道群. 一種活體窖皮泥的制備方法[P]. CN101892142A,2010-11-24.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并有多篇論文被EI、SCI等收錄;出版專編著5部、編寫教材2部。
出版專著:
1、《礦山復合開采邊坡巖體變形規律》地震出版社 2000
2、《露天邊坡與山體邊坡復合體穩定性分析》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1
3、《典型排土場邊坡穩定性控制技術》冶金工業出版社 2011
4、《復雜開采條件下沖擊地壓及其防治技術》冶金工業出版社 2009
5、《高陡軟巖邊坡控制與智能匹配優化設計技術》,科學出版社,2008
6、《地下建筑結構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第二版),2009
7、《土力學地基基礎》(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中國電力出版社 2011
發表英文論文:
1.Sun,Shiguo;Yang,Hong;Feng,Shaojie;Duan,Weiguo.Study fordeformationcontroltechnologyofbottomslopeofconveyorbeltinopenpitmin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347-353,p1657-1662,2012.EI:20114514489946
2. Sun,Shiguo;Li,Guohong;Wang,Jingxin;Zhao,Hongying;Feng,ShaojieChangepropertiesofwaterconductivityheightincoalroofinducedbymininginextrathickcoalseamsunderinfluenceofcomplexfissureszone,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46-449,p1641-1644,2012.EI:20120814796030
3. Sun,Shiguo;Dong,Peixin. Spacepropertiesofeffectsofslopestabilitybyundergroundmining,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72-475,p3171-3177,2012.EI:20121114860514
4. Sun,Shiguo;Bo,Zhiyi;Chen,Jing;Li,Xiaofang. Researchofpredictionmethodinlargeslopeforthreedimensionalobjectdeformation,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v402,p337-342,2012,AdvancesinMetallurgicalandMiningEngineering,EI:20115114617651
發表期刊論文:
[1]鄭建春,高冰月,何健,孫世國.地表積水對隧道安全影響及其發展趨勢預測研究[J].煤礦安全,2020,51(02):231-234.
[2]孫世國,高冰月,江俊,宣文研.馬城礦急傾斜厚礦體上向開采圍巖應力演化規律[J].現代礦業,2019,35(11):122-125.
[3]孫世國,龔之淇.筑埂沉壩法尾礦庫壩體穩定性研究[J].現代礦業,2019,35(07):234-236.
[4]孫世國,江俊,高冰月.多采區同時開采下充填率對地表變形的影響性分析[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9,28(03):31-36.
[5]孫世國,曾志翔,馬銀閣,江俊.西露天礦地下開采地表環境變形規律研究[J].煤炭技術,2019,38(07):15-18.
[6]孫世國,夏景超,宣文研.多次重復開采對圍巖穩定及地表變形的影響[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9,39(06):32-35.
[7]張國來,馬銀閣,孫世國,張英海.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墊層法在復墾地基中的應用[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9,39(05):119-121.
[8]孫世國,宣文研,夏景超.多次重復上向開采疊加性影響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9,39(04):6-9.
[9]孫世國,馬銀閣,曾志翔.撫順西露天礦地下開采誘發地表移動變形規律[J].煤礦安全,2019,50(03):222-225.
[10]孫世國,馬銀閣,張英海.沖擊地壓組合預測方法最佳維數確定的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9,39(02):38-41.
[11]孫世國,魏帥穎,張玉娟.煤矸石回填地基建筑間距對其穩定性的影響[J].煤炭工程,2018,50(09):21-23.
[12]孫世國,馬銀閣.馬城礦多中段疊加開采對上覆巖體移動與變形的影響[J].金屬礦山,2018(09):181-185.
[13]孫世國,魯艷朋.超高性能混凝土國內外研究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8,18(20):184-199.
[14]孫世國,王子彪,宋維琦.基于最佳維數的組合預測模型對沖擊地壓預測辨識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8,27(03):13-18.
[15]孫世國,王超,宋維琦.基于GIS的三維邊坡穩定性分析和危險滑面搜索[J].礦業研究與開發,2018,38(04):46-50.
[16]孫世國,張文韜,宋維琦.沉陷區恢復地表工程建設安全影響分析[J].江西建材,2018(05):82-83.
[17]孫世國,宋維琦,王子彪.基于剩余推力法的南方某高速路邊坡的穩定性計算及加固方式探討[J].江西建材,2018(05):84-85.
[18]孫世國,魏帥穎,張玉娟.CFG樁復合地基在沉陷區差異沉降不良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煤礦安全,2018,49(03):125-128.
[19]孫世國,王超.基于ArcGIS的露天礦邊坡穩定性計算方法[J].煤礦安全,2018,49(01):142-144.
[20]孫世國,王超.基于剩余推力法的邊坡智能優化設計[J].煤炭技術,2017,36(12):106-108.
[21]馮少杰,邱浩然,伏永貴,孫世國,郭杰.異型錨桿承載力的試驗研究[J].煤礦安全,2017,48(10):73-75.
[22]孫世國,王超.基于有限元強度折減理論的某路塹邊坡加固設計[J].交通節能與環保,2017,13(05):89-92.
[23]孫世國,王超,趙娟.基于優化灰色模型的紫金山排土場邊坡位移預測研究[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7,26(04):1-6.
[24]孫世國,張玉娟,解禹,郭珮.沉陷區殘余變形對新建筑物的影響[J].煤礦安全,2017,48(06):208-211.
[25]孫世國,王超.基于改進灰色模型的邊坡位移預測[J].黑龍江科技大學學報,2017,27(01):60-63.
[26]孫世國,苗子臻,龔之淇,魏帥穎,田波.杏山鐵礦沖擊地壓預測的優化GM(1,1)模型[J].金屬礦山,2017(01):165-168.
[27]孫世國,苗子臻,張玉娟,張英海,王凱.基于精細化評價方法到界邊坡優化設計[J].蘭州工業學院學報,2016,23(06):7-9.
[28]孫世國,蘇振華,王杰,郭珮,董彥飛.滑坡變形組合預測方法的研究[J].工程地質學報,2016,24(06):1041-1047.
[29]孫世國,苗子臻,龔之淇,郭杰.基于豆石混凝土的不同桿體形式錨桿承載力試驗研究[J].現代礦業,2016,32(11):216-218.
[30]孫世國,張玉娟,張英海,郭煒晨.露天地下同期開采對邊坡變形影響機制研究[J].金屬礦山,2016(11):58-62.
[31]孫世國,苗子臻,張玉娟,解禹.基于FLAC-3D的地下轉露天復雜采空區安全頂板厚度確定[J].工業技術創新,2016,03(05):837-840.
[32]孫世國,苗子臻,馮少杰,解禹.豆石混凝土錨盤抗拔性能試驗[J].工業技術創新,2016,03(05):925-928.
[33]馮少杰,伏永貴,邱浩然,孫世國,苗子臻.基于豆石混凝土的異型錨桿承載力試驗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16(29):302-305+311.
[34]孫世國,張玉娟,張英海,繆愛偉.露天轉地下L型工作面開采上覆巖體穩定性分析及邊坡治理方案[J].煤礦安全,2016,47(09):158-161.
[35]孫世國,張玉娟,苗子臻,王佳,解禹.露天轉地下開采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J].金屬礦山,2016(07):171-174.
[36]孫世國,蘇振華,張英海.邊坡穩定性的GIS評價方法[J].金屬礦山,2016(05):42-47.
[37]孫世國,董彥飛,郭佩,蘇振華,郭煒晨.高陡邊坡三維實體變形預測的研究[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6,42(01):53-55+60.
[38]孫世國,郭珮,董彥飛,郭煒晨,蘇振華.巨厚煤層重復采動地表移動特點分析[J].煤礦安全,2016,47(01):188-191.
[39]孫世國,趙瑞華,趙雪芳,易亞楠,崔琴煥.動靜荷載作用下基礎沉降規律的對比分析[J].公路工程,2015,40(05):11-13.
[40]孫世國,董彥飛.基于物元可拓理論的邊坡穩定性評價[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5,67(05):100-102.
[41]孫世國,郭煒晨,劉文波,郭珮,董彥飛.露天轉地下開采誘發高邊坡滑移機制研究[J].金屬礦山,2015(05):162-165.
[42]孫世國,趙雪芳,馮少杰,王群,易亞楠.急傾斜礦體露天轉地下開采邊坡滑移機制[J].中國礦業,2015,24(03):106-110.
[43]孫世國,趙雪芳,王群,郭珮.急傾斜礦體不同開采時序對上覆巖體變形的影響[J].煤礦安全,2015,46(02):190-192+196.
[44]符川,屈鐵軍,孫世國.主動調頻液柱阻尼器基于遺傳算法的LQR控制優化設計[J].振動與沖擊,2015,34(02):210-214.
[45]孫世國,易亞楠,趙雪芳.露天轉地下無保護煤柱開采邊坡變形屬性[J].煤礦安全,2014,45(12):76-78.
[46]王佳,孫世國.井工開采L型工作面冒落帶及裂隙帶的演化規律[J].煤礦安全,2014,45(08):72-75.
[47]孫世國,王群.井工轉露天開采邊坡巖體滑移機制的試驗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4,10(04):13-17.
[48]賀言言,孫世國.基于物元可拓模型邊坡穩定性綜合評價[J].煤礦安全,2014,45(03):206-208.
[49]孫世國,王明月,繆靜芳.基于臨界滑移場技術的露天礦邊坡穩定性分析[J].中國礦業,2014,23(02):92-95.
[50]繆愛偉,孫世國,王佳,劉文波.粒子群算法在巖土工程位移反分析應用中的研究進展[J].路基工程,2013(06):8-11+15.
[51]宋志飛,辛曉平,孫世國,徐秀鳴.杏山鐵礦北排土場減載優化設計[J].金屬礦山,2013(10):152-154.
[52]辛方超,孫世國,關宇,張偉,閆浩.基于實際工程的三種物探方法淺對比[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3,25(03):82-87.
[53]宋志飛,徐秀鳴,孫世國.臨界滑動場法在露天礦邊坡穩定性分析中的應用[J].金屬礦山,2013(09):41-43.
[54]孫世國,繆靜芳.工學碩士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29):225-226.
[55]繆愛偉,孫世國,馮少杰,王佳,劉文波.地質雷達在頂管施工前隱患排查中的應用[J].城市勘測,2013(02):160-163.
[56]張占斌,孫世國,董培鑫.大定源瞬變電磁法探測撫順煤礦采空區的研究[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3,25(01):90-94.
[57]辛方超,孫世國,關宇.盤式錨桿微觀錨固機理數值模擬分析[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3,65(01):80-82+100.
[58]閆浩,孫世國,金松麗,張偉,辛方超.布沼壩露天礦生態復墾工程[J].煤礦安全,2013,44(01):150-152.
[59]關宇,孫世國,辛方超,楊沖.瞬變電磁法在邊坡下部老采空區探測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2,64(05):6-8.
[60]馮少杰,孫世國,宋志飛.新編“十二五”規劃教材《土力學地基基礎》的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2(21):7-8.
[61]陳靜,孫世國,高美素.水泥砂漿與異型錨桿之間握裹力的試驗研究[J].山西建筑,2012,38(21):75-76.
[62]晏志春,孫世國.水泥土抗壓強度試驗及試塊應力分布的模擬分析[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2,24(01):72-76.
[63]雷家好,孫世國,馮少杰.復雜地質條件下特厚煤層綜放開采突水危險性分析[J].金屬礦山,2012(02):33-35.
[64]趙洪穎,范才兵,王春升,孫世國.EH-4電磁成像系統在露天邊坡下部老采空區探測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2,64(01):4-6.
[65]周密,孫世國.新型錨桿加固特點及其適用性分析[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1,23(03):79-84.
[66]宋志飛,雷家好,孫世國,陳靜,劉曉麗.復雜條件下煤層開采上覆巖體移動規律研究[J].煤礦開采,2011,16(04):95-96+112.
[67]彭紅艷,吳文金,孫世國,王曉婷,趙洪穎.基坑開挖過程中地表變形研究綜述[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03):11-14.
[68]楊宏,冉啟發,孫世國,姜亭亭.降雨對厚軟基底排土場滑坡破壞的模擬預測[J].露天采礦技術,2011(02):1-3+5.
[69]呂霽,孫世國,崔穎輝,劉佳,魯海.特厚煤層綜放開采導水裂隙帶高度的數值模擬[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1,23(01):75-79.
[70]闞生雷,孫世國,李曉芳,周密.山坡堆積型排土場厚軟基底邊坡變形破壞規律數值分析[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0,62(06):49-52.
[71]李曉芳,孫世國,薄志毅.基于GIS的邊坡危險區域等級劃分[J].金屬礦山,2010(11):151-155.
[72]穆偉剛,孫世國,馮少杰.地下開采誘發地表沉降預測方法的研究[J].金屬礦山,2010(10):10-12+43.
[73]闞生雷,孫世國,李曉芳.排土場滑坡與泥石流災害控制技術與方法[J].巖土工程技術,2010,24(05):267-271.
[74]崔穎輝,孫世國.基于GOCAD的三維地形模型的構建方法[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0,22(03):73-77.
[75]劉合寨,孫世國,闞生雷,馮松寶.模糊綜合評判在高陡邊坡穩定性評價中的應用[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10,22(03):82-86.
[76]闞生雷,孫世國,劉合寨.應用臨界滑動場技術確定排土場極限堆高[J].金屬礦山,2010(08):33-35+38.
[77]孫世國,范才兵,李占科,魯海,闞生雷.厚軟山坡基底排土場堆排過程中應力場演變規律[J].金屬礦山,2010(08):36-38.
[78]楊宏,冉啟發,孫世國.布沼壩露天礦高陡邊坡失穩模糊數學分析方法[J].露天采礦技術,2010(03):28-29+32.
[79]崔穎輝,孫世國.臨界滑動場法在布沼壩露天礦邊坡中的應用[J].現代礦業,2010,26(05):67-69.
[80]魯海,孫世國,彭紅艷.探地雷達在巖溶地區勘察中的應用[J].中國勘察設計,2010(03):32-33.
[81]呂霽,孫世國.特厚煤層綜放開采上覆巖層導水裂隙帶高度研究[J].中國煤炭,2010,36(01):61-64.
[82]姜亭亭,孫世國,聶洪軍,肖華,張勝華.防治排土場滑坡誘發泥石流的措施研究[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9,29(05):83-84+101.
[83]呂玉國,孫世國.環境工程地質變化對城市安全的影響及其治理對策[J].煤礦安全,2009,40(09):99-101.
[84]馮少杰,孫世國,段偉國,姚愛敏.基于滑移場理論的邊坡角優化設計[J].礦業研究與開發,2009,29(04):16-17+21.
[85]姜亭亭,孫世國,王丹.泥石流危險性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9,21(01):85-89.
[86]馮少杰,孫世國,段偉國,姚愛敏.邊坡穩定性模糊數學評價方法的應用[J].煤礦安全,2009,40(02):53-55.
[87]黃滿剛,孫世國.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J].礦業快報,2008(07):34-36.
[88]韋寒波,高振林,孫世國.北京某建筑地基的沉降監測與灰色預測[J].巖土工程界,2008(06):65-67.
[89]韋寒波,孫世國,高謙,王文婷.基于臨界滑移場技術的排土場邊坡穩定性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8(06):581-584.
[90]黃滿剛,孫世國.石灰石礦山排土場滑坡治理措施的研究[J].露天采礦技術,2008(03):20+41.
[91]韋寒波,孫世國,高謙,高振林.臨界滑動場技術在排土場邊坡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地質學報,2008(02):278-282.
[92]段偉國,孫世國,劉玉福.滑坡預測技術發展概論[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8(01):90-94.
[93]馮少杰,孫世國.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礦山工程,2007(06):41-44.
[94]譚亮,孫世國,冉啟發,劉玉福.基于剩余推力法和優化原理的邊坡三維穩定分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12):1182-1185.
[95]姚愛敏,孫世國,劉玉福.錨桿支護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7(03):90-94.
[96]譚亮,孫世國,林國棋,劉玉福,王秋立.對稱破壞機制下的邊坡穩定三維滑動場分析方法[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7(03):79-84.
[97]孫世國,冉啟發,李國柱.應用臨界滑移場技術進行坡角優化設計的方法[J].中國礦業,2006(10):72-74.
[98]孫世國,席根喜,韋寒波,譚亮.深基坑開挖誘發地下管網形變計算方法的研究[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6(03):86-90.
[99]孫世國,崔恒忠,冉啟發,李國柱.巖石工程開挖對山坡體應力場擾動規律的數值分析[J].地球與環境,2005(03):107-111.
[100]孫世國,崔恒忠,林國棋,李暉.鋼渣混凝土與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對比研究[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5(03):32-34.
[101]孫世國,白會人,林國棋,李暉.鋼渣、粉煤灰混凝土強度特性的實驗研究[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5(01):85-88.
[102]孫世國,林國棋,白會人,李暉.地下工程開挖對斜坡體影響的研究[J].市政技術,2004(06):357-358+370.
[103]孫世國,王保民.鋼渣粉和粉煤灰對鋼渣混凝土力學性能的影響特點[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4(01):26-28.
[104]孫世國,王思敬.露天邊坡與周邊環境安全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03):442-445.
[105]孫世國,朱廣軼,王思敬.露天邊坡與山坡復合體變形灰色預測[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6):696-698.
[106]孫世國.21世紀土木工程發展趨勢芻議[J].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2(03):82-85.
[107]孫世國,冉啟發,李國柱.露天邊坡與山坡復合體變形隨機介質預測方法的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2(03):340-342.
[108]孫世國.建筑物地基沉降監測精度分析[J].建井技術,2001(03):24-25+42.
發表會議論文:
[1]姜亭亭; 孫世國; 魏帥穎. 老采區殘余變形對新建建筑物安全影響的研究[C]. 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勘察分會、全國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報網、全國建工勘察科技情報網華北站.2018年全國工程勘察學術大會論文集.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勘察分會、全國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報網、全國建工勘察科技情報網華北站:中國建筑學會工程勘察分會,2018:70-73.
[2]孫世國; 李春生; 張保林. 露天轉地下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因素及規律性[C]. .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2012:481-484.
[3]闞生雷; 孫世國; 王維. 露天礦邊坡分步開采穩定性分析[C]. .中國采選技術十年回顧與展望.: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2012:487-489.
[4]李曉芳; 薄志毅; 孫世國. 基于GIS露天煤礦邊坡危險等級劃分[C]. 測繪出版社.第二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測繪出版社:《測繪通報》編輯部,2010:161-163.
[5]孫世國; 冉啟發; 朱家春; 馮少杰. 邊坡巖體三維滑移場搜尋技術的研究[C].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第二屆全國環境巖土工程與土工合成材料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二).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土工合成材料工程協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8:198-202.
[6]宋小軟; 孫世國; 姜德民; 席根喜. 土木工程結構實驗室建設的幾點思考[C]. 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9-12.
[7]孫世國; 劉偉軍. 資源開采誘發撫順城區環境破壞與城市安全的分析[C]. 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城市地質環境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工程地質學報編輯部,2006:288-292.
[8]孫世國; 朱繼河; 張保林. 地下開挖對坡體穩定性影響規律的研究[C]. 中國水利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中國水利學會巖土力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水利學會,2006:591-592.
[9]孫世國; 冉啟發; 李國柱. 邊坡工程的復合開挖效應及其評價方法的研究[C].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上冊).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6:832-836.
[10]王思敬; 高謙; 孫世國. 中國露天礦山邊坡工程研究進展與展望[C]. 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二屆全國巖土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上冊).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6:911-927.
榮譽獎勵:

1. 人工開挖與自然山體邊坡復合體突發災變及其對環境工程安全影響研究,2002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露天邊坡滑移場理論及其穩定性研究 2004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 三峽庫區巨型古滑體穩態預測預報及信息化選址技術,2 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 露井聯采邊坡穩定性研究,2007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 高陡軟巖邊坡安全控制與智能匹配優化設計技術的研究,2008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布沼壩露天礦五期擴建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的研究,2010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7. 復雜條件下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2010年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一等獎。
8.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 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9. 高地應力作用下露天轉地下開采安全控制關鍵技術,2012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
10. 地下礦山關鍵生產系統智能操控技術研究與應用,2012年中國冶金礦山科學技術一等獎。
教學成果獎:
2012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
媒體報道一:

科研先鋒嚴師慈父——記兩次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北方工業大學教授孫世國
有人說他是“工作狂”,沒日沒夜呆在辦公室或實驗室里,周六日也不給自己放假,有時候一天連續伏案六七個小時,最后連站都站不起來。有人說他是“幽默高手”,管自己騎了多年的自行車叫“奧迪A8”,還總是夸耀它舒服自在從不堵車。有人說他是“全能人才”,科研教學一把抓,還是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有人說他是“冷面人”,學生上課遲到他都要記入平時成績,從來不怕學生評價給低分。這就是孫世國教授,一位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科研先鋒,一位被學生稱之為“嚴師慈父”的師長。無論是為人、為學,還是為師,他都以自己的勤奮敬業、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堅守原則,展現出一名優秀高校教師的風骨神韻。
機緣巧合投身教育事業
1983年,本科畢業的孫世國來到了在國內礦業研究有著廣泛知名度的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工作。由于學業扎實,勤奮鉆研,參加工作3年的他就作為主持人承擔了國家“七五”攻關課題的研究,26歲就成為國家級重大項目主持人,讓他在科研道路上有了一個漂亮的開局。此后,他邊工作邊學習,先后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并進入博士后流動站學習研究。在此期間,他先后承擔了煤炭部課題、博士后基金、地方政府課題等項目,獲得過省地礦廳一等獎和部級科技成果二等獎。他在邊坡工程與地下開采巖石移動控制領域的研究成果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他為撫順礦區劃定的邊坡線一直沿用至今,近二十年沒有出過問題。
來到北方工業大學任教,對孫世國來說是意料之外的事。2000年底,即將從博士后出站的他無意間從網上看到了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招聘教師的信息,由于此前他對這所學校幾乎一無所知,便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進行了一場面試。其實,在學界已經有一定聲望的孫世國此前已經接到了多家單位的入職邀請。時任撫順市市長的徐德明曾親自跟孫世國溝通,希望他回撫順工作,并給他開出了優厚的待遇。相較而言,北方工業大學建筑學院剛剛將工民建專業改為土木工程專業,正急需一名專攻巖土方向的教師。時任建筑學院院長的陳穗教授把孫世國請到學校,兩個人初次見面就促膝長談了3個多小時。臨行時,陳穗教授一直把孫世國送到公交車站,等他上了車才返身回去。這件事,讓孫世國感動不已,并從中看出學校對于人才的渴求與尊重。于是他下定決心,回絕了其他單位的工作邀請,準備到學校放手干一番事業。
孫世國在科研的道路上從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的同事說他搞研究,有時候會出現一種“入定”的狀態,“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一次,在一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中,為了起草項目研究報告,他從早上8點一直伏案工作到下午3點,當他想起身喝口水時卻發現自己腰部劇痛,站都站不起來。多虧他帶的博士生聞訊趕來及時將他送去醫院診治,才恢復了健康。勤奮的工作,換來的是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在來校工作的11年中,孫世國獲得了8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平均一年多時間就能收獲一個高級別的獎項。
攻堅克難需要創新思維
孫世國的同事對他的創新能力都贊嘆不已。建筑學院副院長朱建明對他的評價是:“孫世國是一個特別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的人。他有著敏銳的科研洞察力,總能發現最有價值的科研課題,他的學術積累讓他能夠以創新的手段解決難題,而他的善于總結又讓他能夠不斷發現和解決新的問題。一個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很難將三者集于一身。”
孫世國的科研創新能力體現在對重大課題的把握上。三峽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面臨的建設難題也是世界級的。當三峽大壩建成后,上游水位大幅抬高,對沿岸數十萬年來形成的穩態地質構造產生了重大影響。哪里可以保持穩定的地質狀況;哪里可能發生地質狀況的改變,進而引發地質災害,對于三峽大壩建成后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選址成為一個根本性問題。對此,孫世國和他的科研團隊憑借多年對巖土工程的深厚積累,針對三峽工程中巨型巖石邊坡工程的變形與破壞機制,憑借滑移場空間演化及其對環境的影響規律,以創新性的理論和方法,為三峽建設的安全選址提供了系統、科學的評價體系,完成了“三峽庫區巨型古滑體穩態預測預報及信息化選址技術”課題。這項研究成果已經在三峽庫區廣泛應用,為庫區后續建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06年該技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孫世國另一項引以為榮的成果,是他的科研團隊所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在多次深入礦山考察中,孫世國發現,國內多數礦山企業的排土場不僅利用效率不高,占用了大量土地資源,而且為了保證邊坡安全需要反復多次加固,花費了大量成本。在他的主持下,團隊系統地揭示了軟巖基底與松散體協同破壞機制,創建了相關評價理論及其防控措施。按照這套方法,可以根據排土場的實際情況為企業劃定長期有效的邊坡界限。這既為企業大大提高了排土場的利用效率,也保證了企業的生產安全。更為難得的是,這套方法不僅可以應用于礦山企業,而且在建材、冶金等行業同樣適用,具有廣闊的適用性和應用前景。該成果經過專家鑒定“達到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并以北方工業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了2010年冶金礦山科技進步一等獎、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該項研究基礎上,孫世國出版了我國排土場領域第一本學術著作。
在孫世國的研究成果中,還有很多具有開創性的內容,比如他率先提出了邊坡加固設計如何兼顧后續開采不失效的問題,首次揭示了露天轉井開采邊坡的破壞機制,邊坡巖體三維變形效應;首次創建了邊坡滾動組合預測、三維實體預測模型及復雜荷載作用下高邊坡滑面確定方法等。他先后申請了14項專利,包括7項發明專利,其中一種新式毛桿的發明專利已經獲得國家授權。最近申請到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的孫世國,對于今后的科研之路充滿信心。他說,“要爭取在幾年內再申報一項國家獎”。
讓學生課上怕、課下愛的老師
孫世國對學生要求嚴格是出了名的。他給本科生定下規矩,上課不準遲到、不準早退、不準私自講話,凡是違反規矩的都要反映在平時成績上。他認為教師必須維持師道尊嚴,不能為了讓學生給自己打高分而刻意迎合學生、縱容學生。當然,要求學生做到的,他自已必先做到。每次上課他都會提前十五分鐘到教室,經常是他等學生,而不是學生等他。對于他指導的碩士生和博士生,規矩定得就更具體了,他要求學生每周向他當面匯報學習情況,包括讀了哪些書,做了哪些研究工作,進展怎樣。為了方便學生,他把巖土專業研究生教室挪到了自己辦公室的隔壁,學生有什么問題,可以就近向他求教。
盡管課堂上的規矩嚴格,但是上過孫世國課的學生沒有不愿意聽他課的。實際上,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是比較枯燥的,大量的理論、復雜的演算常常讓學生覺得乏味,注意力難以持久。為了讓學生坐得下來,聽得進去,孫世國通過多年教學實踐的積累,創造出了一套能夠有效增強課堂講授效果的辦法——視覺認知教學法。他發現,學生之所以覺得土木工程的課程難學,是因為教師講授的都是從理論到理論,從文字到文字,認知渠道較為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學習興趣。但是土木工程的課程又是有著廣泛實際應用的課程,有大量的實物和案例可以進行演示、講解。于是,他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把課本里的諸多抽象理論都通過形象生動的模擬動畫、實物演示及工程實例的形式呈現出來,實現學生的視覺認知與思維感悟的有機結合,增強課堂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和信息量,把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達到了培養專業興趣和提高專業知識同步并舉的效果。孫世國的學生說:“其實孫老師除了第一堂課需要點名外,以后的課都不用點了。上孫老師的課是需要提前占座的,沒有誰會愿意放棄講得這么精彩的專業課。”
與課堂上的威嚴、一絲不茍甚至有點嚴苛不同,課下的孫世國更像是學生的朋友、家長和監護人。他時常和學生聊天,談家常,用他始終未改的東北口音和學生開玩笑。一到五一、十一、中秋、春節,孫世國總要把他所有的研究生都聯絡一遍,不管是畢業的還是在讀的,不論是博士生還是碩士生,由他做東把大家聚到一起吃頓團圓飯。這頓團圓飯是孫世國學生的額外福利——不僅享了口服,而且為他的學生們提供了聯絡感情、交換信息的平臺。
整天騎著一輛破舊自行車在校園里穿行的孫世國,對學生卻向來慷慨。2011年4月,巖土專業10級研究生董培鑫腿部突然腫了。起初,她并未在意,可是病情逐漸加重,整條腿腫到幾乎無法行動。她一瘸一拐地找到導師孫世國,向他請假準備去看病。沒想到,孫世國已經通過其他同學了解了她的病情,埋怨她太不重視,應該早點去就醫。知道她來自河南農村的貧困家庭,孫世國拿出了事先準備好的5,000元,讓她安心看病。聽說在大醫院掛門診號困難,他便動員自己的研究生去京城各大醫院給董培鑫掛號。在導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董培鑫的病很快得到了確診,是由于呼吸道感染引發炎癥造成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得知董培鑫手術住院后,孫世國又讓人帶去1,000元,讓她補充營養。回想起這段經歷,董培鑫動情地說:“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是我莫大的福分。”
教師是他心里沉甸甸的責任
作為學校的優秀研究生導師,孫世國對于學生的培養,特別是學術能力的養成有著自己獨到的心得。他在研究生入學時,就跟他們定下了目標:“雖然你們考上的是一所普通高校,但你們的能力在畢業時不能低于‘211’和‘985’高校畢業生的平均水平。”
孫世國所強調的“能力”,最突出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一方面,他從課程體系建設入手,力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提出理論授課中要注重學科發展、社會需求和工程實際的結合;實踐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與實際工程方法及應用技術有效銜接的改革思路,并以此為指針修訂教學大綱,構建循序漸進、逐步深化的實踐與學術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在學生專業實習中,著力實現理論學習與現場實際的有機結合。由于自己手握多項科研課題,他可以安排學生更早、更多地接觸到實際工程項目和課題。在2012年春季學期,他就曾派自己的研究生去撫順煤礦測量采空區,去京唐港測量地質構造,去內蒙古錫林郭勒測地層含水情況,去云南小龍潭煤礦考察排土場狀況……大量的工程實訓,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上手快、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強成為他所指導學生的普遍特點。
有了突出的實踐能力做積淀,加上嚴格的引導,學生的學術水平水漲船高。他的很多碩士生在畢業前至少有一篇文章被EI收錄。他的研究生往往都能提早進入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階段,而且每個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題目都是實際的工程項目,真題率實現了100%。
扎實的功底和突出的實踐能力,讓孫世國的學生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認可。2010屆的姜亭亭,畢業后應聘到中國建筑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得益于在校階段的工程實訓,工作上手很快,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女性,現在已經同時管理著5個工程項目。2009年畢業的魯海到葛洲壩集團工作不久,就被派往海外參與工程項目。由于出色的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升為該項目的負責人。2011年畢業的周密,到中國國際咨詢公司應聘,與國內多家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一起競爭同一個工作職位。周密憑借著豐富的實際工程經驗和出色的上手能力最終PK掉其他學校的競爭者,贏得了這一職位。競聘成功的周密最想感謝的人就是導師孫世國,她第一時間給老師發了一條短信:“我很自豪地告訴您,您當年對我們的要求我做到了,我們一樣可以比名牌大學的學生更優秀。做您的學生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結果很甜蜜。”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孫世國最大的驕傲。參加工作將近30年的孫世國在用嚴謹求實的鉆研精神、忘我投入的工作態度、尚學樂教的人師品格,不斷感染、教化學生的同時,也從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中得到感召和激勵。他說:“搞科研是我的興趣,我可以從科研中得到很多樂趣,所以從不覺得勞累。而做教師,則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傾盡所能讓學生成才雖然辛苦,但只有如此才能體現教師的價值。”言如斯,人如斯,孫世國正以自己的所言所行詮釋著高校教師的人生真諦。
文章來源:《北京教育(高教)》2012年10期
媒體報道二:

以生命的名義保障安全——訪北方工業大學巖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孫世國教授
2011年2月27日6時40分,攀枝花市米易縣中禾礦業公司一號排土場發生一起滑坡事故,約30萬方廢土從排土場滑下,掩埋排土場下方兩戶人家,17人及時逃出,6人下落不明。此類事故造成了大量無辜人員的傷亡、重大財產損失以及社會的不良影響。為此,國家、省、地、市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排土場的檢查力度,要求對存在安全隱患的立即進行治理。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2年2月14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孫世國教授團隊主持完成的《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出于對礦山安全保障的關注,近日,本刊記者走近了孫世國教授的團隊,對這項“關注民生”的科學技術一探究竟。記者:孫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能接受《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的獨家專訪。我們獲悉您負責完成的《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向您表示祝賀。請您介紹一下什么是排土場以及排土場可能會發生哪些災害。孫世國:謝謝。項目由多家單位共同協作完成。排土場又稱廢石場,是指露天礦山采礦剝離……
資料更新中……
文章來源:《中國有色金屬》作者:游宏 2012年第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