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重點是蛋白質復合體的結構研究,以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和鐵硫簇合成途徑中的蛋白復合體為研究對象,從酶動力學和酶結構兩方面來探討酶復合體的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 極端環境酶的研究和利用,以嗜熱蛋白酶的研究為基礎,解析極端酶的嗜熱機理,結構與功能關系,發掘新型極端酶和利用基因改造技術獲得突變酶。
3. 化學酶法合成有潛在應用價值的藥物,利用酶的催化活性在體外針對性的合成特定的化合物,我們希望用這種組合生物合成的方法-化學酶法,作為合成先導化合物的策略,用于探究藥物合成的新途徑。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培養專項經費:多酶復合體活性調節的分子機制,主持人。
2. 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哺乳動物lpd基因的克隆及表達,主持人。
3. 北京市教委:嗜熱菌Thermus flavus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作用機理,主持人。
4. 國家自然基金:一種新的嗜熱菌蛋白酶的結構功能及其熱穩定性的分子機制,主持人。
5. 國家自然基金: 嗜熱菌Lon蛋白酶結構和功能特性,主持人。
6. 國家自然基金: 嗜熱菌鐵硫簇SUF合成途徑的研究,主持人。
7. 嗜熱菌Thermus thermophilus HB8鐵硫簇SUF合成途徑的研究,主持人。
8. 生命科學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負責人。
9. 生物技術實驗理論原理與方法,負責人。
科研成果: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教材2部。
出版專著:
1《生物技術綜合實驗》(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劉曉晴 科學出版社 2009年9月1日
2《生物技術實驗理論原理與方法》
發表英文論文: 1.Liu, Xiaoqing, Bisswanger, H. Solvent isotope effect o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from E. coli. Biol. Chem. (2003) 384, 673-679 2.Liu, Xiaoqing, Bisswanger, H. Interaction of thiamin diphosphate with phosphorylated and de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Biol. Chem. (2005) 386,11-18
1.Xiaoqing Liu, Lu Wang, Nicola Steffan, Wen-bin Yin and Shu-ming Li Ergot Alkaloid Biosynthesis in Aspergillus fumigatus: FgaAT catalyses the acetylation of Fumigaclavine B ChemBioChem 2009, 10, 2325-2328
2.Direct Observation of Histone-Induced DNA Shortening Chin. Phys. Lett.(2006)23:504-507
3.Liu, Xiaoqing, Bisswanger, H. Interaction of thiamin diphosphate with phosphorylated and de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Biol. Chem. (2005) 386,11-18
4.Liu, Xiaoqing, Bisswanger, H. Solvent isotope effect o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from E. coli. Biol. Chem. (2003) 384, 673-679
發表中文論文:
1 生物技術綜合實驗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建立 劉曉晴; 祁曉廷; 李艷紅; 陳志玲; 廖薊; 李利; 侯成林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會議】高等院校遺傳學教學改革探索 2010-04-23
2 一種新的來源于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嗜熱菌蛋白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及功能分析 白曉東;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會議】第九屆全國酶學學術討論會暨鄒承魯誕辰85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 2008-05-01
3 嗜熱菌鐵硫簇合成途徑中SufB、SufC和SufD蛋白的表達、純化及其功能初步研究 王妮莎; 張宗棋;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02-15
4 酶法催化降解2,4,6-三硝基甲苯的研究進展 夏云婷; 張宗棋; 王妮莎; 辛寶平; 劉曉晴 北京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12-04-26
5 生物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 楊志偉; 劉曉晴; 徐愛紅; 趙琦; 陳志玲; 萬平; 高音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期刊】實驗技術與管理 2005-09-30
6 嗜熱菌Lon蛋白酶的逆境應答作用及其功能分析 葛科學;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10-11-26
7 蛋白磷酸酶2A結構與功能 薛嫻靖;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生命的化學 2009-02-15
8 異戊烯基化吲哚類生物堿的化學酶合成 王璐; 尹文兵; 李書明;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馬爾堡大學藥物生物研究所 【期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 2009-06-20
9 嗜熱菌Lon蛋白酶的功能分析 王昕;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0-15
10 哺乳動物中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活性調節 李鳳艷;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06-02-26
11 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研究進展及應用 崔玉娟;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期刊】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1-15
12 高等生物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活性調節機制 楊卓剛; 劉曉晴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期刊】生命的化學 2008-06-15
13 碩士生分子生物學的實驗教學改革 劉明; 劉曉晴; 祁曉廷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 北京 【期刊】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5-10-20
14 從分子水平探討“和于陰陽,調于四時”“五臟應四時”理論的客觀性 高德偉 ; 陳紅 ; 劉曉晴 ; 張玫 ; 楊贊瑜 ; 古潔 ; 吳群英 ; 裴延秋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理和中醫藥研究室;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醫學生物學室;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中基室 北京 【期刊】中國中醫藥科技 1994-04-15
15 從分子水平探討“和于陰陽,調于四時”“五臟應四時”等理論的客觀性 陳紅 ; 楊贊瑜 ; 古潔 ; 裴延秋 ; 高德偉 ; 劉曉晴 ; 張玫玫 ; 吳群英 北京針炙骨傷學院基礎部; 北京針炙骨傷學院針炙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理和中醫藥研究室 【期刊】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 1994-06-15
16 針刺調衡陰陽與環核苷酸 陳紅; 裴延秋; 楊贊瑜; 古潔; 高德偉; 吳群英; 劉曉晴; 李培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基礎部針灸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學報 1994-12-15
17 魯西黃牛同工酶的研究 劉友清; 劉曉晴 山東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 【期刊】內蒙古農牧學院學報 1995-12-30
18 乙醇對大鼠卵巢功能的影響 楊秀萍; 吳群英; 張濱; 李梅; 黃幼玲; 張玫玫; 劉曉晴; 高德偉; 曹絳雯; 董克奇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生殖醫學雜志 1996-12-30
19 甲狀腺激素對雄性小鼠生殖機能的影響 楊秀萍; 吳群英; 張濱; 劉曉晴; 張玫玫; 曹絳雯; 董克奇; 高德偉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生殖醫學雜志 1998-06-30
20 大鼠在不同節氣中腦電圖心電圖和心率的比較 吳群英; 張玫玫; 劉曉晴; 高德偉; 陳紅; 裴延秋; 古潔; 楊贊瑜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 【期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12-31
21 十二時辰中大鼠環核苷酸和白細胞計數的變化 張玫玫; 陳紅; 吳群英; 劉曉晴; 高德偉; 楊贊瑜; 古潔; 裴延秋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北京針灸骨傷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12-31
22 牛卵泡液31KD抑制素對人早孕胎盤絨毛分泌hCG的影響 張鐵軍; 張友南; 張志文; 高德偉; 吳群英; 劉曉晴 北京醫科大學生理教研室;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首都師范大學生物系 北京 【期刊】生殖與避孕 199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