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參編著作3部。
出版專著:
1《農業植物病理學》(第二版) 董金皋主編 李保華參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北京 2008
2《植物病害流行學》B. M. Cooke主編 王海光 馬占鴻主譯 李保華參譯 科學出版社 北京 2009
3《園藝植物病理學》(第二版) 李懷芳主編 李保華參編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9
發表英文論文:
1. Li B.- H., J. -R. Yang, X. -L. Dong, B. -D. Li, and X. -M. Xu. 2007. A dynamic model forecasting infection of pear leaves by conid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and its evaluation in unsprayed orchards.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18: 227–238
2. Lian S., B.-H. Li, X.-M. Xu, X.-L. Dong and B.-D. Li. 2007.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release and germination of ascospore of Venturia nashicola. Plant Pathology 56: 402–411.
3. Li B.-H., J.-R. Yang, X.-M. Xu. 2007. Incidence-density relationship of pear scab (Venturia nashicola) on fruit and leaves. Plant Pathology 56: 120-127.
4. Lian S., B.H. Li, and X.M. Xu. 2006.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seudothec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54(2):119-124
5. Dong X.-L, B.-H. Li, X.-M. Xu, Z.-F. Zhang and B.-D. Li. 2006.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germination and survival of teliospores and basidiospores of the pear rust fungus (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15:341-350
6. Li B.H., X.M. Xu, J.T. Li, and B.D. Li. 2005.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continuous and interrupted wetness on the infection of pear leaves by conidia of Venturia nashicola. Plant Pathology 54(3): 357-363
7. Li B.H., X.M. Xu & M.S. Ridout. 2004. Modell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of autotetraploid plants in a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 17(3): 262-573
8. Li B.H., H.H. Zhao, B.D. Li & X.M. Xu. 2003. Effects of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duration of wetness period on germination and infection by conidia of the pear scab pathogen (Venturia nashcola). Plant Pathaology 52(5): 546-552
9. Li B.H. and X.M. Xu. 2002. In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e scab (Venturia inaequalis) on old leaves.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150 (11): 687-691
發表中文論文:
1 蘋果褐斑病的流行學研究 李保華; 高月娥; 董向麗; 王彩霞; 李桂舫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病害流行實驗室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08-18
2 溫度、濕度對蘋果輪紋病產孢的影響 程自振; 李保華; 王彩霞; 李桂舫; 董向麗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病害流行學實驗室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08-18
3 溫度、濕度和補充營養對蘋果腐爛病菌孢子萌發的影響 趙紅; 李保華; 王彩霞; 李桂舫; 董向麗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病害流行實驗室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08-18
4 細胞壁降解酶在蘋果樹腐爛病菌致病過程中的作用 陳曉林; 李保華; 李桂舫; 王彩霞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病害流行實驗室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08-18
5 蘋果輪紋病的發生、流行與防控 李保華; 董娟華; 張高雷; 冷偉鋒; 董向麗; 王彩霞; 李桂舫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保學院植物病害流行學實驗室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08-18
6 植物內生放線菌A-1的鑒定及其防病潛力和防病機制研究 王彩霞; 董向麗; 李保華; 于馮; 劉海南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化學與藥學學院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9-08-07
7 溫度、濕度對梨銹病菌侵染和發病的影響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植保學院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07-01
8 膠東地區蘋果幼樹凍害原因調查與補救預防 于青; 張振芳; 董向麗; 劉美英; 宋來慶; 姜中武; 戴洪義; 李保華 煙臺農科院果樹研究所;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山東省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重點實驗室; 青島農業大學園林園藝學院 【期刊】煙臺果樹 2012-07-15
9 軟體動物毒劑生物測定方法—瓊脂餌餅法 任士偉; 李輝; 邢小霞; 李保華; 董向麗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期刊】農藥 2012-02-10
10 山東省藍莓種植業的現狀、影響因素與對策 趙洪海;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落葉果樹 2012-01-01
11 蘋果腐爛病菌誘導產孢方法 趙紅; 王彩霞; 陳曉忍; 王海艷;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山東省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2-04-05
12 蘋果樹腐爛病菌產生細胞壁降解酶的種類及其活性分析 陳曉林; 牛程旺; 李保華; 李桂舫; 王彩霞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山東省植物病蟲害綜合防控重點實驗室 【期刊】華北農學報 2012-04-28
13 2011年煙臺蘋果產區腐爛病發病情況調查與原因分析 王彩霞; 董向麗; 張振芳; 李桂舫;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植物保護 2012-06-08
14 6種內吸性殺菌劑對蘋果枝干輪紋病的治療效果 張高雷; 李保華; 王彩霞; 董向麗; 何曉嬋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果樹學報 2010-11-10
15 蘋果輪紋病瘤組織形態研究 張高雷; 李保華; 董向麗; 王彩霞; 李桂舫; 國立耘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11-02-15
16 溫度和濕度對越冬后蘋果褐斑病菌產孢的影響 高月娥; 李保華; 董向麗; 王彩霞; 李桂舫; 李寶篤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11-04-01
17 儲糧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李保華; 姜文利; 劉耀澤; 孫維超; 王世清; 邵煥霞 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青島第二糧庫 【期刊】農業機械 2011-09-18
18 膠東蘋果園健康解決方案與農藥選擇技術問題 張振芳;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世界農藥 2010-04-25
19 優質果品生產中病蟲防控的難點、共性與防控策略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中國果樹 2010-05-10
20 蘋果輪紋病的研究進展 董娟華;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北方果樹 2009-01-10
21 一種強寄生病原真菌的分離方法——毛細管打孔單孢分離法 董娟華; 羅麗; 王彩霞; 冷偉鋒; 李桂舫;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9-02-05
22 蘋果褐斑病的治療藥劑及有效施藥時期研究 董向麗; 羅麗; 王彩霞; 董霞霞; 張俊麗;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濰坊職業學院園林工程系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9-03-20
23 中國蘋果樹腐爛病發生和防治情況調查 曹克強; 國立耘; 李保華; 孫廣宇; 陳漢杰 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期刊】植物保護 2009-04-08
24 中國蘋果枝干輪紋病發生和防治情況 國立耘; 李金云; 李保華; 張新忠; 周增強; 李廣旭; 王英姿; 李曉軍; 黃麗麗; 孫廣宇; 文耀東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青島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果樹系;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所;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 山東省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植保所;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植物保護站 【期刊】植物保護 2009-08-08
25 基于VenInf模型的梨黑星病侵染測報器的設計 李娟; 李保華; 鄭海菊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農學與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農業工程學報 2009-09-30
26 蘋果輪紋病菌誘導產孢方法 冷偉鋒; 李保華; 國立耘; 董娟華; 王彩霞; 李桂舫; 董向麗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9-10-15
27 梨黑星病菌侵染測報器的設計 王光; 劉智軍; 劉立山; 李娟;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15
28 線性系統的故障檢測和最優容錯控制 李娟; 葉若紅;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系統仿真學報 2008-01-05
29 蘋果褐斑病在山東煙臺的發生與防治 李保華; 董向麗; 李桂舫; 王彩霞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中國果樹 2008-11-10
30 基于內模原理的變結構最優容錯控制 李娟; 葉若紅; 李保華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 2008-04-15
31 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的致病性研究 梁晨; 趙洪海; 呂國忠; 李保華; 李寶篤 青島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生物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8-09-15
32 蘋果無毒自根幼樹生長結果及果實性狀的研究 辛玉成; 秦淑蓮; 劉光亮; 王然; 李保華 萊陽農學院; 萊陽農學院; 北京農業大學生物學院 【中國會議】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園藝學論文集 1995-06-30
33 環境條件對梨黑星病菌子囊孢子形成的影響 練森; 李保華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4-06-30
34 梨黑星病菌假囊殼的形成及其在初侵染中的作用 練森; 李保華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摘要集 2005-07-01
35 梨黑星病菌假囊殼的形成及其在初侵染中的作用 練森; 李保華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中國會議】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植物病理學報創刊5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 2005-07-01
36 梨黑星病分生孢子相對侵染量動態預測模型的研制 李金堂; 李保華; 默書霞; 李寶篤; 張國利; 傅俊范 萊陽農學院; 萊陽農學院; 濰坊科技職業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 山東萊陽; 沈陽農業大學植保學院; 山東萊陽; 山東壽光 【期刊】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6-02-25
37 萊陽地區梨銹病防治適期研究 李保華; 董向麗; 張振芳; 趙洪海; 練森; 李寶篤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系;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系;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系 山東萊陽; 山東萊陽 【期刊】植物保護 2006-02-08
38 黃瓜霜霉病最適施藥防治時間的研究 國淑梅; 李保華; 侯濤; 董向麗; 李桂舫; 牛貞福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山東濟南 【期刊】山東農業科學 2007-05-30
39 福星和尿素對梨黑星病病菌假囊殼形成的影響 練森; 李保華; 董向麗; 李寶篤 萊陽農學院植保學院; 萊陽農學院植保學院; 萊陽農學院植保學院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果樹 2007-03-10
40 蘋果黑星病菌在葉組織內的擴展形態 李保華; 董向麗; 徐向明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East Malling Research New Road; East Malling; West Malling; Kent ME 19 6BJ; 山東 萊陽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5-03-30
41 梨黑星病流行時間動態分析 李金堂; 李保華; 默書霞; 李寶篤; 練森; 傅俊范 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萊陽農學院; 萊陽農學院; 沈陽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沈陽; 山東萊陽 【期刊】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2005-10-25
42 梨葉抗黑星病作用機制研究 李保華; 趙美琦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中國農業大學植病系 山東萊陽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3-09-30
43 山東海岸木生海洋真菌的研究I.(英文) 金靜; 李桂舫; 李保華; 張天宇; 梁晨; 李寶篤 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植病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萊陽 【期刊】菌物學報 2004-05-22
44 幾種殺菌劑防治梨黑星病的持效期的研究 李金堂; 李保華; 李寶篤; 孫秀英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市團旺農技站 山東萊陽; 山東萊陽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4-03-30
45 植物病害時空流行動態模擬模型的構建 李保華; 徐向明 1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Horticul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East Malling; West Malling; Kent ME19 6BJ; UK 山東萊陽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2004-09-20
46 用于計算半數致死量(LD50)的SAS程序 李保華; 董向麗; 孫顯明; 趙川德; 才秀華; 孫立寧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榮城市農技中心;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山東萊陽; 山東萊陽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4-12-30
47 植物病害時空流行動態模擬模型的構建 李保華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山東萊陽 【期刊】中國植保導刊 2005-01-20
48 梨黑星病流行動態模擬模型程序設計 李保華; 趙美琦 萊陽農學院植物保護系;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 萊陽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2-05-15
49 落葉果樹病害管理狀況及發展趨勢 李保華; 董向麗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2001-03-30
50 梨葉葉齡與梨黑星病菌侵染發病的關系 李保華; 趙美琦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 萊陽農學院 山東萊陽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1-11-15
51 IBA處理在蘋果組培嫩梢生根中的作用 辛玉成; 秦淑蓮; 王然; 李保華; 馮志國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6-01-30
52 用VB開發WINDOWS程序一例 李保華; 趙美琦; 董向麗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期刊】計算機與農業 1997-09-30
53 熱處理蘋果試管苗脫毒研究初報 戰淑敏; 李保華; 丁魯軍; 王文慧; 宮志玲 萊陽農學院基礎部; 中科院微生物所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7-07-30
54 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侵染及產孢研究 李保華; 趙美琦; 張美蓉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 萊陽農學院 【期刊】植物病理學報 1998-12-30
55 蕓香苷與甲基對硫磷對棉鈴蟲解毒酶的影響 董向麗; 李保華; 王思芳; 高希武; 鄭炳宗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北京農業大學昆蟲系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8-01-30
56 雜種榅桲溫室檢測蘋果幾種潛隱病毒的研究 辛玉成; 李保華; 宿暹 山東省萊陽農學院; 山東省萊陽農學院 【期刊】中國果樹 1993-06-30
57 熱處理莖尖組織培養法快速繁育蘋果無病毒苗木研究 辛玉成; 李保華; 馮敬奎; 宿暹; 王厚臣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棲霞縣科委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0-12-31
58 應用熱處理莖尖嫁接法脫除蘋果病毒的研究 李保華; 辛玉成; 宿暹; 王厚臣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棲霞縣科委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1-10-01
59 應用熱處理莖尖嫁接法脫除蘋果病毒的研究 李保華; 辛玉成; 宿暹; 王厚臣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棲霞縣科委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1-10-01
60 蘋果莖溝病毒的分離鑒定 辛玉成; 李保華; 宿暹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1-12-31
61 蘋果莖溝病毒的分離鑒定 辛玉成; 李保華; 宿暹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期刊】萊陽農學院學報 1991-12-31
62 山東幾個蘋果主產區三種潛隱病毒的鑒定 辛玉成; 宿暹; 李保華; 王厚臣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萊陽農學院植保系; 山東省棲霞縣科委 【期刊】落葉果樹 1992-03-01
63 我國梨黑星病的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李保華; 趙美琦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 山東萊陽農學院 【中國會議】“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暨第三屆全國青年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文集 199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