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農作物害蟲生物防治及昆蟲系統學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計劃項目5項,參加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公益性行業(農業)專項子課題、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河南省科技攻關等項目10余項。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斑螟亞科分類修訂及系統發育研究”,主持。
2. 河南省基礎與前沿計劃項目“河南昆蟲區系研究”,主持。
3. 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山茱萸病蟲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主持。
4.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專項“河南昆蟲地理分布及區劃研究”,主持。
5. 河南省產糧大省獎勵資金扶持糧油良種培育等項目“水稻條紋葉枯病及傳毒灰飛虱綜合防治技術研究與示范”,主持。
6.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子課題“灰飛虱傳播的病毒病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示范”,主持。
7. 農業轉基因專項子課題:“抗蟲轉基因水稻對非標靶害蟲稻飛虱種群的環境安全性評價”,主持。
科研成果:
1 山楂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 劉紅彥;王運兵;魯傳濤;任應黨;鄒彥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4
2 優質道地中藥材金銀花生長規律與規范化生產技術研究 周凌云;李萍;張佳寶;徐迎春;張重義;任應黨;于彬;趙峻嶺;蔣其鰲;李德平;彭光浩;張偉;柯用春 中國科學院封丘農業生態實驗站 2004
3 金銀花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 劉紅彥;任應黨;陳美蘭;倪云霞;王敏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7
4 甜菜夜蛾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段愛菊;任應黨;劉順通;張自啟;劉長營 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2008
5 綠色中藥材金銀花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及應用 劉紅彥;王廣軍;劉玉霞;趙俊嶺;任應黨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9
6 沿黃稻區條紋葉枯病及傳毒灰飛虱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魯傳濤;李莉;任應黨;王錫鋒;林克劍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10
7 中國和世界昆蟲的多元相似性聚類分析及地理區劃 申效誠;任應黨;劉新濤;封洪強;申琪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14
8 一種玉米頂腐病的防治藥劑 郭紅甫;王清連;朱荷琴;李政道;曹筠慧;孫化田;王敏;劉亞平;任應黨;高洪澤;孫剛強;秦海英;岳振國;王留梅;胡玉香 濮陽市農業科學院 2015
9 高錳酸鉀在防治玉米頂腐病中的應用 郭紅甫;王清連;朱荷琴;孫化田;李政道;曹筠慧;任應黨;王敏;秦海英;劉亞平;高洪澤;孫剛強;薛中立;馮自力;王向平 濮陽市農業科學院 2015
10 中國斑螟亞科系統分類及生物地理學研究 任應黨;李后魂;杜艷麗;楊琳琳;張書杰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17
發明專利:
[1]馮超紅,任應黨,楊琳琳,馬曉靜,南文浩,王光華,張金虎. 采用反轉錄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檢測李屬壞死環斑病毒(PNRSV)的方法[P]. CN109423527A,2019-03-05.
[2]任應黨,劉文文,張書杰,馮超紅,王錫鋒,楊琳琳,王光華,林克劍,侯茂林,姜軍,李相逢,彭紅,張金虎. 一種灰飛虱引起的水稻病毒病的預測預報方法[P]. CN107589221A,2018-01-16.
[3]任應黨,馮超紅,楊琳琳,馬曉靜,南文浩. 一種省工高效的灰飛虱飼養裝置及其使用方法[P]. CN107432267A,2017-12-05.
[4]任應黨,馮超紅,楊琳琳,馬曉靜,南文浩. 浮筏浸種裝置[P]. CN206024461U,2017-03-22.
[5]任應黨,楊琳琳,張書杰,馮超紅,馬曉靜,南文浩. 小型昆蟲自動計數吸蟲器[P]. CN205848433U,2017-01-04.
[6]張書杰,任應黨,楊琳琳,馬曉靜,南文浩. 昆蟲標本盒內隔層[P]. CN205801849U,2016-12-14.
[7]郭紅甫,朱荷琴,李政道,曹筠慧,孫化田,任應黨,高洪澤,孫剛強,王留梅,胡玉香,董紅民,陳祿廷,劉曉帆,郭慧,李欽存,王向平,劉紅君,周娟麗,閻淑滑,梁冰,李國生. 一種玉米頂腐病的防治藥劑[P]. CN104920466A,2015-09-23.
[8]郭紅甫,朱荷琴,李政道,曹筠慧,孫化田,任應黨,高洪澤,孫剛強,王留梅,薛中立,馮自力,王向平,劉紅君,胡玉香,陳祿廷,劉曉帆,郭慧,周娟麗,趙平,張曉穎,梁冰. 活性多糖在防治玉米頂腐病中的應用[P]. CN104886089A,2015-09-09.
[9]郭紅甫,朱荷琴,孫化田,李政道,曹筠慧,任應黨,高洪澤,孫剛強,薛中立,馮自力,王向平,胡玉香,陳祿廷,劉曉帆,郭慧,董紅民,趙平,岳振國,尚鴻雁,閻淑滑,李國生. 高錳酸鉀在防治玉米頂腐病中的應用[P]. CN104886139A,2015-09-09.
[10]任應黨,崔筱,張書杰,劉新濤,王剛,劉玉霞,趙輝,劉紅彥. 蟲生真菌萊氏野村菌及其培養方法與應用[P]. CN103087924A,2013-05-08.
[11]劉玉霞,楊麗榮,倪云霞,劉新濤,劉紅彥,任應黨,王飛,薛保國. 解淀粉芽孢桿菌和微生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P]. CN101423812,2009-05-06
論文專著:

在昆蟲分類學報、動物分類學報、昆蟲知識、華北農學報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13部。
出版專著:
1《昆蟲分類與分布》申效誠 張潤志 任應黨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8-1
2《河南昆蟲志 鱗翅目 螟蛾總科》李后魂 任應黨 科學出版社 2009-8-1
3《豆類、蔥蒜類蔬菜病蟲防治原色圖譜》張玉聚 任應黨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9-1
發表中文論文:
[1]俞金婷,陳小芳,任應黨,崔峰.植物病媒昆蟲的翅型分化[J].昆蟲學報,2020,63(02):229-234.
[2]朱學靈,楊艷,程蓓蕾,任應黨.河南寶天曼珍稀園林樹種陜西紫莖的群落特征[J].河南農業科學,2018,47(01):103-108.
[3]肖云麗,方程,任應黨,楊琳琳,鐘玉林.中國腹刺斑螟生物學和線粒體COI基因序列初步記述(鱗翅目:螟蛾科:斑螟亞科)(英文)[J].環境昆蟲學報,2016,38(06):1178-1184.
[4]任應黨,魯傳濤,王錫鋒.水稻黑條矮縮病暴發流行原因分析——以河南開封為例[J].植物保護,2016,42(03):8-16.
[5]夏明聰,任應黨,馬曉靜,馮超紅,李麗霞,姜軍,秦亞芳.高巧與頂苗新處理水稻種子對秧苗素質的影響及其控蟲效果初探[J].河南農業科學,2015,44(11):85-88.
[6]夏明聰,李麗霞,馬曉靜,任應黨,姜軍,秦亞芳,李相逢.25g/L五氟磺草胺OD防除直播稻田雜草效果研究[J].現代農藥,2015,14(05):47-49.
[7]申效誠,劉新濤,任應黨,申琪,劉曉光,張書杰.中國昆蟲區系的多元相似性聚類分析和地理區劃[J].昆蟲學報,2013,56(08):896-906.
[8]劉新濤,劉曉光,申琪,張書杰,楊黨偉,任應黨.合并與不合并:兩個相似性聚類分析方法比較[J].生態學報,2013,33(11):3480-3487.
[9]張強翔,林克劍,任應黨,侯茂林,魯傳濤,劉紅彥,黃興奇.稻田灰飛虱種群數量動態和空間結構初步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1,24(05):1738-1742.
[10]陳偉,任應黨,馮耀景,劉紅彥,畢淑娟.SPE-HPLC法快速測定山茱萸中的三唑磷殘留[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05):402-404.
[11]劉家宇,任應黨,李后魂.中國帝斑螟屬分類研究(鱗翅目,螟蛾科)[J].動物分類學報,2011,36(03):783-788.
[12]張強翔,任應黨,林克劍,侯茂林,魯傳濤,劉紅彥,黃興奇.沿黃稻區灰飛虱越冬種群的時空分布及抽樣技術研究[J].應用昆蟲學報,2011,48(03):616-621.
[13]任應黨,申效誠,孫浩,馬曉靜.河南昆蟲、蜘蛛、蜱螨的區系成分和分布地理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1,26(01):204-209.
[14]陳偉,任應黨,劉紅彥,劉玉霞,范芳婷.QuEChERS-HPLC法快速測定山茱萸中高效氯氰菊酯的殘留量[J].河南農業科學,2011,40(02):111-113+117.
[15]申效誠,任應黨,王愛萍,張書杰.河南昆蟲、蜘蛛、蜱螨地理分布的多元相似性聚類分析[J].生態學報,2010,30(16):4416-4426.
[16]劉淑蓉,任應黨,李后魂.中國擬峰斑螟屬一新種及棕黃擬蜂斑螟變異討論(鱗翅目,螟蛾科,斑螟亞科)(英文)[J].動物分類學報,2010,35(03):455-459.
[17]王翠,任應黨,李莉,王錫鋒,劉紅彥,魯傳濤,周廣和.沿黃稻區水稻品種對水稻條紋葉枯病抗性評價[J].植物保護,2009,35(05):57-61.
[18]李俊秀,任應黨,馬驥.花生新黑地珠蚧藥劑防治試驗[J].現代農藥,2008(01):46.
[19]任應黨,李后魂.中國螟蛾科一新紀錄屬及一新種記述(鱗翅目,螟蛾科,斑螟亞科)(英文)[J].動物分類學報,2007(03):568-570.
[20]申效誠,任應黨,孫浩,趙華東.夜蛾科昆蟲區系研究Ⅲ.河南夜蛾的種類及區系特征[J].河南農業科學,2007(05):54-56.
[21]任應黨,劉紅彥,張志勇,高九思,萬素香,劉玉霞,王飛.10種新型藥劑對蘋果葉螨的田間藥效[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4(04):10-12.
[22]劉玉霞,劉紅彥,任應黨,王飛,倪云霞,楊艷春.葫蘆科植物LS殺蟲成分的提取及殺蟲活性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04(11):43-45.
[23]任應黨,劉玉霞,申效誠,劉紅彥,王飛,周凌云,李德平,蔣其鰲.金銀花主要害蟲及防治[J].河南農業科學,2004(09):66-68.
[24]任應黨,劉玉霞,申效誠.忍冬細蛾生物學特性及防治[J].昆蟲知識,2004(02):144-146+193.
[25]任應黨,劉玉霞,申效誠.忍冬細蛾——危害金銀花的中國昆蟲新記錄[J].昆蟲分類學報,2003(03):235-236.
[26]劉玉霞,任應黨,申效誠,張秋霞.蘋果金紋細蛾的發生及綜合防治[J].河南農業科學,2003(04):31-32.
[27]申效誠,任應黨,劉玉霞.河南省昆蟲資源的新發現[J].河南農業科學,2002(01):17-22.
[28]孔建,王海燕,趙白鴿,任應黨,劉玉霞,陳漢杰,單林娜,王安超.蘋果園主要害蟲生態調控體系的研究[J].生態學報,2001(05):789-794.
[29]王海燕,孔建,申效誠,趙白鴿,任應黨,劉玉霞.河南省蘋果病蟲害發生危害及防治現狀[J].河南農業科學,2001(04):25-26.
[30]尚嘉彥,艾國民,任應黨,王蘭芝,程水明,曹潔.除草劑三元混用的增效作用評價及配方控制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02):139-142+149.
[31]王海燕,孔建,申效誠,劉玉霞,任應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控制[J].河南農業科學,2000(02):25-26.
[32]任應黨,申效誠,劉玉霞,孔建,王海燕.昆蟲性信息素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1999(09):18-21.
[33]任應黨,申效誠,劉玉霞,趙白鴿,孔建,王海燕.昆蟲性信息素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1999(08):21-23.
[34]申效誠,任應黨,劉玉霞.河南省50年植保學術論文巡禮[J].河南農業科學,1999(07):18-21.
[35]趙白鴿,劉玉霞,任應黨,劉嗣偉.沿黃水稻病蟲害生物防治配套技術[J].河南農業科學,1999(05):20-21.
[36]司勝利,許少甫,王梅珍,杜家緯,任應黨,馬繼盛.煙夜蛾性信息素組分及其體內合成的變動節律[J].中國煙草學報,1999(01):37-42.
[37]申效誠,趙白鴿,任應黨,劉玉霞.白色農業的崛起和發展[J].河南農業科學,1999(03):19-21.
發表會議論文:
[1]任應黨;楊琳琳;張書杰;馮超紅;王光華;楊黨偉;馬曉靜. 中國斑螟亞科(鱗翅目:螟蛾科)系統分類研究進展[C]. 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湖南省昆蟲學會,2017:231-237.
[2]張強翔; 任應黨; 林克劍; 侯茂林; 魯傳濤. 沿黃稻區灰飛虱越冬生物學特性及種群動態研究[C].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中國植物保護學會(China Society of Plant Protection):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0:836.
[3]王飛;任應黨;劉紅彥;劉玉霞;王廣軍;岳凈慧;高素霞. 河南山東金銀花產區天牛危害情況調查[C]. 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保學會第九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2009:124-126.
[4]任應黨; 魯傳濤; 劉紅彥; 林克劍; 侯茂林. 沿黃稻區灰飛虱越冬寄主調查及其在麥田的種群動態研究[C]. 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保學會第九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2009:127-130.
[5]劉玉霞;劉紅彥;任應黨. 蘋果褐斑病藥劑防治研究[C]. 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保學會第八次、河南省昆蟲學會第七次、河南省植病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河南省昆蟲學會、河南省植物病理學會:河南省植物保護學會,2005:127-129.
[6]任應黨; 高九思; 劉玉霞; 劉紅彥; 張建林. 蘋果蚜蟲無公害防治研究[C]. 中國農藥工作協會、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病生防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全國綠色環保農藥新技術、新產品交流會暨第二屆全國生物農藥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農藥工作協會、中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協會、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植病生防專業委員會: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2004:326-328.
[7]申效誠;劉玉霞;任應黨. 新中國半世紀來發現昆蟲新種簡況[C]. 中國昆蟲學會.昆蟲學創新與發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昆蟲學會:中國昆蟲學會,200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