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粒子物理理論和宇宙學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承擔科技部“973”、國家基金委和科學院的創新項目。
1. 973項目兼子課題“宇宙學模型”,負責人。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1999年至2000年提出WIMP暗物質粒子的非熱產生機制 及溫WIMP暗物質模型。
2. 2002年提出描述宇宙加速膨脹和正反物質不對稱產生的統一模型。
3. 2003年提出中微子暗能量模型。
4. 2004年提出精靈(Quintom)暗能量模型。
5. 2005年至2006年研究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極化數據檢驗CPT對稱性并首次做數據分析。
論文專著:

發表120余篇學術論文,由Slac-Qspires查知,總引用4000余次。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宇宙學進展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所 【會議】第九屆全國粒子物理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5-05-01
2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檢驗CPT對稱性 李明哲; 夏俊卿; 張新民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南京大學-紫金山天文臺粒子-核-宇宙學聯合研究中心; 意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11-12-20
3 前言?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宇宙學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 2011-12-20
4 宇宙加速膨漲: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述評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 2011-12-12
5 WMAP和精確宇宙學 李虹; 李明哲; 范祖輝;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 【期刊】現代物理知識 2011-12-18
6 粒子物理和宇宙學中的兩片烏云——談暗物質和暗能量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 2011-01-12
7 WIMPs暗物質 李明哲; 畢效軍; 張新民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現代物理知識 2011-08-18
8 暗物質、暗能量研究進展及中國的機遇 張新民; 陳學雷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期刊】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1-09-15
9 解讀宇宙的起源——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簡介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室 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期刊】自然雜志 2006-12-30
10 解讀宇宙的起源——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簡介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現代物理知識 2007-04-20
11 暗能量研究進展 夏俊卿;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學進展 2008-09-20
12 暗物質暗能量 中國科學家談科學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科學觀察 2008-06-15
13 第三講 宇宙中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物理 2005-06-12
14 暗能量和重子數等曲率擾動 王秀蓮;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2003-10-15
15 反物質和暗能量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現代物理知識 2004-01-18
16 Science評出2003年度十大科學成就:找到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的新證據位居榜首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物理 2004-04-12
17 在J/ψ衰變中尋找新物理(英文) 張新民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期刊】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2001-05-15
18 新世紀之手——微機械 張新民; 力京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1996-12-30
19 摻少量La、Ce薄銅膜的弱局域性及磁電導 劉力; 王琪; 葉志遠; 張新民; 閻守勝 北京大學物理系;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學物理系 北京 【期刊】低溫物理學報 1990-10-28
20 宇宙學研究現狀及挑戰(英文) 張新民 中科院高能所 【會議】Seminar on Cosmology and Dark Matter 2009 2009-08-28
21 Cosmology and Collider Physics 張新民 中科院高能所 【會議】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第七屆學術年會大會報告 2006-10-01
資料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