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養牛技術研究與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廣.
2、生態循環農業的規劃設計。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十五”以來共承擔國家級、部級科研項目14項,省級科研項目7項,院級科研項目3項,并承擔多項省科技扶貧、科普推廣及省農科院科技示范基地項目。
主持或參與承擔的國家級、省部級及院級科研項目主要有: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攻關計劃課題2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項,國家農業科技跨越計劃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1項,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課題2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項,省級、院級科研項目多項。
1、“十五”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攻關計劃課題“肉牛雜種優勢利用與規模養殖技術體系產業化示范”子課題“肉用新品系選育技術研究”,第一主持人。
2、“十五”國家重大專項科技攻關計劃課題“肉牛雜種優勢利用與規模養殖技術體系產業化示范”子課題“良種肉牛提純復壯與雜種優勢高效利用研究”,第一主持人。
3、“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優質肉牛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開發”,第二主持人。
4、國家863重點項目“牛分子細胞工程育種技術創新與優勢性狀新品系培育”,第二主持人。
5、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優質奶牛性控胚胎生產及健康養殖技術示范”,第二主持人。
6、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西部高檔肉牛產業化配套技術及產業化機制研究”,第二主持人,
7、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奶牛良種擴繁技術與產業化開發”,第二主持人。
8、農業部科技跨越計劃項目“優質肉牛生產綜合配套技術體系試驗示范”,參加。
9、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高產奶牛胚胎工廠化生產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參加。
10、農業部科技跨越計劃項目“應用胚胎生物技術快速擴繁良種奶牛及規模化健康養殖試驗示范”,參加。
11、“十五”院重點課題“牛胚胎生物工程技術的產業化研究”,參加。
12、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牛胚胎工廠化生產及性別鑒定的產業化研究”,參加。
13、河南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奶牛健康養殖關鍵技術研究”,主持。
科研成果:
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4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1. 優質肉牛生產綜合配套技術體系試驗示范,2005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徐照學; 辛曉玲; 賀文杰; 蘭亞莉; 魏成斌; 周紅霞; 耿繁軍; 王鵬; 李敬鐸; 徐澤君; 張震; 權樹林; 王鳳勤; 侯自花; 段迎珍 【科技成果】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河南省純種肉牛繁育中心; 河南省南陽市黃牛良種繁育場;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畜牧局; 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畜牧局; 河南省畜產品質量檢測檢驗中心; 河南省鄭州種畜場 2002-11-01
2. 應用胚胎生物技術建立良種肉牛繁育體系和生產體系,2002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徐照學; 賀文杰; 辛曉玲; 蘭亞莉; 魏成斌; 李敬鐸; 耿繁軍; 馬一; 郎利敏; 張震; 王冠立; 孟紅莉; 蘇銀池 【科技成果】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南陽市黃牛良種繁育場; 河南省純種肉牛繁育中心; 河南省百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農作物新品種重點實驗室; 南陽市黃牛研究所; 河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 2001-12-31
3. 河南肉牛雜種優勢利用研究與規模養殖技術體系產業化示范 王新莊; 魏成斌; 王學斌; 王玉芬; 朱世新; 徐照學; 崔保安; 李宏偉; 牛暉; 王居強; 肖杰; 王業榮; 王軼敏; 杜松獻; 吉進卿 【科技成果】河南省肉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許昌市家畜改良站 2004-06-01
4. 河南省優質肉牛雜種優勢利用及生產技術體系試驗與推廣,2006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白躍宇; 魏成斌; 譚旭信; 高騰云; 王建欽; 陳喜英; 劉長勝; 張花菊; 杜松獻; 韓海軍; 朱瑞廣; 鄭愛武; 楊劍武; 王孝榮; 朱紅衛; 楊奇超; 陳濤; 李凱; 黃京燕; 樊天龍; 智木山; 祁興磊; 韓金枝; 譚信國; 赫新興; 朱保林 【科技成果】河南省畜禽改良站 2005-12-26
5. 應用胚胎生物技術快速擴繁良種奶牛及規模化健康養殖試驗示范, 2008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徐照學; 賀文杰; 辛曉玲; 魏成斌; 施巧婷; 蘭亞莉; 楚秋霞; 周紅霞; 任軍輝; 熊華東; 李文軍; 劉蓮芝; 王亞洲; 王剛; 侯自花 【科技成果】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河南省三鹿花花牛乳業有限公司; 河南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鶴壁市淇縣百瑞牧業有限公司 2006-12-28
6. 奶牛胚胎工程技術的創新及應用 田永祥; 李莉; 鄭新民; 周木清; 陳明新; 葉漢珍; 肖紅衛; 周世同; 李曉峰; 王四清; 王亞剛; 陳朝華; 彭輝; 吳曙獻; 孫建; 魏成斌; 辛曉玲 【科技成果】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2008-12-13
發明專利:

1 牛子宮上皮細胞取樣器 張子敬;王二耀;馮亞杰;滑留帥;徐照學;辛曉玲;施巧婷;魏成斌;喬智慧;師志海;張家慶;牛暉;王獻偉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2-29 2016-12-07
2 牛羊胚胎顯微注射培養皿 楚秋霞;王二耀;王志方;李杰茹;馮亞杰;李文軍;魏成斌;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4-25 2016-11-23
3 牛子宮固體投藥器 張子敬;王二耀;馮亞杰;滑留帥;趙洪昌;魏成斌;辛曉玲;施巧婷;喬智慧;師志海;張家慶;牛暉;王獻偉;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2-29 2016-09-28
4 牛子宮液體投藥器 張子敬;王二耀;肖小帥;馮亞杰;滑留帥;趙洪昌;魏成斌;辛曉玲;施巧婷;師志海;張家慶;牛暉;陳付英;王獻偉;徐照學;白躍宇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3-02 2016-09-28
5 牛子宮固體投藥器 張子敬;王二耀;馮亞杰;滑留帥;趙洪昌;魏成斌;辛曉玲;施巧婷;喬智慧;師志海;張家慶;牛暉;王獻偉;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2-29 2016-06-15
6 牛子宮上皮細胞取樣器 張子敬;王二耀;馮亞杰;滑留帥;喬智慧;趙洪昌;魏成斌;辛曉玲;施巧婷;師志海;張家慶;牛暉;王獻偉;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2-29 2016-05-11
7 牛子宮液體投藥器 張子敬;王二耀;肖小帥;馮亞杰;滑留帥;趙洪昌;魏成斌;辛曉玲;施巧婷;師志海;張家慶;牛暉;陳付英;王獻偉;徐照學;白躍宇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6-03-02 2016-04-20
8 牛體內高檔牛肉重量的活體測量方法 施巧婷;王二耀;馮亞杰;陳付英;辛曉玲;王治方;趙洪昌;王鴻周;魏成斌;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5-12-10 2016-02-03
9 一種牛只計數裝置、牛只計數系統和對應的牛只計數方法 張震;閆躍飛;張愛鳳;楊文華;劉長磊;魏成斌 鄭州奇飛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5-09-23 2015-12-16
10 一種適于蛋白質組學的牛支原體外膜蛋白提取方法 李海利;魏成斌;張震;徐引弟;朗利敏;張青嫻;候自花;藺萍;游一;施巧婷;楊素新;崔忠華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11-28 2015-04-01
11 一種輔助羊胚胎移植的工具 楚秋霞;王二耀;辛曉玲;施巧婷;魏成斌;李建林;藺萍;丁巖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07-08 2014-12-03
12 哺乳動物胚胎和卵母細胞玻璃化冷凍載體 施巧婷;王二耀;辛曉玲;郎利敏;陳俊峰;張玉洋;魏成斌;水谷將也;島田浩明;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12-05-30 2012-09-19
13 簡便保溫防污染細胞解凍杯 辛曉玲;蘭亞莉;施巧婷;王治方;馮亞杰;楚秋霞;魏成斌;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10-01-08 2010-11-17
14 牛直腸抽氣裝置 魏成斌;徐照學;施巧婷;辛曉玲;馮亞杰;楚秋霞;李文軍;曹廣州;陸濤峰;賈海芳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09-08-11 2010-07-07
15 簡便保溫防污染細胞解凍杯 辛曉玲;蘭亞莉;施巧婷;王治方;馮亞杰;楚秋霞;魏成斌;徐照學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10-01-08 2010-06-30
16 有機肉牛核心預混料 魏成斌;張衛國;徐照學;施巧婷;王居強;馬桂變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09-09-17 2010-05-05
17 牛直腸抽氣裝置 魏成斌;徐照學;施巧婷;辛曉玲;馮亞杰;楚秋霞;李文軍;曹廣州;陸濤峰;賈海芳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09-08-11 2010-02-03
18 防污染移液槍頭盒 施巧婷;徐照學;魏成斌;辛曉玲;楚秋霞;雷躍平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09-03-02 2009-12-16
19 防污染的移液槍頭 施巧婷;徐照學;魏成斌;辛曉玲;楚秋霞;雷躍平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國專利 2009-03-02 2009-12-16
備注:按照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來源數據庫 申請日 公開日排序
論文專著:

發表專業學術論文50余篇,主編出版論著5部。
出版專著:
1、《建一家賺錢的肉牛養殖場》,魏成斌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1月
2、《牛養殖技術精編》,閆祥洲,施巧婷,魏成斌,中原出版傳媒集團,中原農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3、《肉牛飼養實用技術手冊》,徐照學,蘭亞莉,魏成斌,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6月。
4、《肉牛標準化繁殖技術》,魏成斌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1月。
5、《獸醫臨床病原微生物診斷技術及圖譜》,魏成斌參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年8月。
發表期刊論文:
1 影響肉牛繁殖率的因素及對策 王治方; 馮亞杰; 馮長松; 張彬; 施巧婷; 王二耀; 辛曉玲; 楚秋霞; 陳付英; 婁治國; 滑溜帥; 張子敬; 魏成斌; 徐照學 上海畜牧獸醫通訊 2016/03
2 Duplex PCR approach for the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donkey, horse and mule in raw and heat-processed meat products, Ailiang Chen,1,2* Chengbin Wei,3 Gang Chen,1,2 Yan Zhao1,2 & Shuming Yang1,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50, Issue 3, pages 834–839, March 2015。
3 DNA sequence polymorphism within the bovine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1 (AMPD1) is associated with production traits in Chinese cattle,C.-B. Wei1,2, J.-Q. Wang3, F.-Y. Chen2, H. Niu3 and K. Li1,4,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14 (1): 1025-1033 (2015).
4 規模化牛場高效生態模式探討 王治方; 馮亞杰; 馮長松; 張彬; 施巧婷; 王二耀; 辛曉玲; 楚秋霞; 陳付英; 婁治國; 魏成斌; 徐照學 上海畜牧獸醫通訊 2015/06
5 綠色熒光蛋白基因在山羊胎兒成纖維細胞中的表達 楚秋霞; 王二耀; 吳姣; 陳付英; 王治方; 辛曉玲; 施巧婷; 馮亞杰; 李文軍; 魏成斌; 徐照學 河南農業科學 2013/10
6 南陽牛種質資源個性描述 魏成斌; 張彬; 施巧婷; 藺萍; 徐照學 河南農業科學 2013/09
7 肉牛異常黃體疾病的診治 蘭亞莉; 徐照學; 施巧婷; 魏成斌; 辛曉玲; 馮亞杰 中國牛業科學 2013/04
8 影響西門塔爾牛超數排卵效果的因素研究 馬永闊; 徐照學; 王二耀; 魏成斌; 辛曉玲; 馮亞杰; 董文聽; 李曉霞; 禹學禮 中國農學通報 2013/17
9 黑安格斯牛超數排卵試驗效果分析 馮亞杰; 吳姣; 王二耀; 施巧婷; 辛曉玲; 魏成斌; 楚秋霞; 王治方; 徐照學 中國牛業科學 2013/02
10 郟縣紅牛種質資源個性描述 魏成斌; 吳姣; 藺萍; 盛衛東; 徐照學 中國牛業科學 2013/01
11 夏南牛活體肌間脂肪的B超測定 柴建亭; 胡梅; 鄧立新; 朱金鳳; 田超; 魏成斌; 施巧婷 中國獸醫雜志 2012/09
12 放牧條件下不同處理對西門塔爾牛超排效果的影響 董文聽; 徐照學; 田萬強; 王二耀; 馬永闊; 辛曉玲; 魏成斌; 馮亞杰; 楚秋霞; 施巧婷; 王治方; 郝建剛; 郝建忠; 陳秀亮; 李曉霞; 禹學禮 家畜生態學報 2012/04
13 南陽牛成纖維細胞的體外培養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楚秋霞; 安森亞; 施巧婷; 辛曉玲; 王二耀; 魏成斌; 徐照學 河南農業科學 2012/04
14 提高牛胚胎移植效益的操作方案 魏成斌; 施巧婷; 馮亞杰; 辛曉玲; 王二耀; 徐照學 中國奶牛 2011/22
15 脂蛋白脂酶基因及其多態性研究進展 徐照學; 施巧婷; 魏成斌; 賈海芳; 楚秋霞 安徽農業科學 2010/03
16 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施巧婷; 魏成斌; 李建林; 藺萍; 徐照學 中國農學通報 2009/22
17 河南省牛胚胎移植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 魏成斌; 施巧婷; 徐照學 河南農業科學 2009/09
18 南陽牛的選育及利用研究進展 魏成斌; 王冠立; 徐照學 河南農業科學 2009/09
19 奶牛重復超排試驗觀察 魏成斌; 賀文杰; 辛曉玲; 施巧婷; 楚秋霞; 徐照學; 李文軍 河南農業科學 2007/01
20 體外培養體系對牛體外受精胚胎性比的影響 辛曉玲; 徐照學; 賀文杰; 施巧婷; 魏成斌; 楚秋霞 畜牧獸醫學報 2006/12
21 中國荷斯坦牛重復超排試驗 魏成斌; 賀文杰; 辛曉玲; 施巧婷; 楚秋霞; 徐照學; 李文軍 中國奶牛 2006/11
22 比利時藍白花肉牛重復超排試驗 魏成斌; 徐照學; 賀文杰 中國牛業科學 2006/01
23 哺乳動物異種克隆的研究進展 施巧婷; 辛曉玲; 魏成斌; 徐照學 中國農學通報 2005/07
24 牛胚胎工廠化生產的質量控制措施 魏成斌; 張華; 辛曉玲; 徐照學; 淮亞紅 河南畜牧獸醫 2005/05
25 奶牛飼養管理關鍵100天 張震; 徐照學; 賀文杰; 辛小玲; 魏成斌; 王利寧 河南畜牧獸醫 2004/10
26 奶牛飼養管理關鍵100天 張震; 徐照學; 賀文杰; 辛小玲; 魏成斌; 王利寧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4/09
27 搞好青貯防中毒 張震; 徐照學; 賀文杰; 辛小玲; 魏成斌 河南畜牧獸醫 2004/09
28 農村奶牛養殖問題淺析 張震; 徐照學; 魏成斌; 蘭亞莉; 王利寧 黑龍江畜牧獸醫 2004/08
29 提高奶牛產奶量的飼養管理措施 閆祥洲; 魏成斌 農村科技 2004/06
30 牛胚胎移植、冷凍及一步解凍技術 賀文杰; 徐照學; 辛曉玲; 魏成斌; 張震; 林森; 段迎珍 河南農業科學 2004/05
31 牛布氏桿菌病的檢測與防制 渠慎倫; 魏成斌; 師為重 河南農業科學 2004/04
32 牛胚胎生產的全程質量控制 徐照學; 魏成斌; 辛曉玲; 賀文杰 黃牛雜志 2004/02
33 提高奶牛產奶量的飼養管理措施 閆祥洲; 魏成斌; 鄒艷 河南農業科學 2004/02
34 淺析牛青貯飼料中毒的防治 張震; 徐照學; 賀文杰; 辛小玲; 魏成斌; 徐澤君 黃牛雜志 2004/01
35 牛胚胎移植的生物安全措施 魏成斌; 徐照學; 辛曉玲 河南畜牧獸醫 2003/11
36 良種肉牛MOET育種技術研究 徐照學; 賀文杰; 辛曉玲; 魏成斌; 張震 中國農學通報 2003/05
37 選擇胚胎移植受體牛應注意的事項 魏成斌; 徐照學; 賀文杰 河南畜牧獸醫 2003/07
38 哺乳仔兔葡萄球菌病的診治 郎利敏; 魏成斌; 熊華東; 孟紅利; 侯自花 河南畜牧獸醫 2001/07
39 科研組織轉制中的有關問題 趙金旺; 魏成斌 河南農業科學 2000/04
40 中藥瘟囊清對雛雞體液免疫的影響 陳直; 魏成斌; 熊華東; 郎利敏; 侯自花 中國獸醫雜志 2000/01
41 雞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診治 魏成斌 河南農業科學 2000/01
42 兔出血癥病毒對人類紅細胞的血凝譜研究 王克領; 郎利敏; 郭秀琦; 王四保; 魏成斌 中國養兔雜志 1999/06
43 雞敵菌凈中毒時的處理 郎利敏; 王四保; 魏成斌 河南畜牧獸醫 1999/04
44 雞肉毒梭菌中毒的診斷 肖治軍; 魏成斌 中國獸醫科技 1998/03
45 牛體外受精胚冷凍保存的研究 徐照學; 蘭亞莉; 安森亞; 杜少甫; 辛曉玲; 魏成斌; 錢菊汾 中國獸醫學報 1997/04
46 雞住白細胞蟲病的診斷與治療 王克領; 王四保; 魏成斌; 蘭亞莉 河南農業科學 1997/03
47 豬附紅細胞體病的診斷與治療 王克領; 王四保; 魏成斌; 蘭亞莉; 薛海峰 河南農業科學 1996/11
發表會議論文:
1 夏南牛活體肌間脂肪的B超測定 柴建亭; 胡梅; 鄧立新; 朱金鳳; 田超; 魏成斌; 施巧婷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影像技術學分會第七次全體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4-03-27
2 豐富多彩的中國牛文化 魏成斌; 徐照學 第八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3-08-08
3 以科技為支撐推進母牛的標準化規模養殖 魏成斌; 王進獻; 徐照學 第六屆(2011)中國牛業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1-09-23
4 提高牛胚胎移植效益的操作方案 魏成斌; 施巧婷; 馮亞杰; 辛曉玲; 徐照學 第六屆(2011)中國牛業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11-09-23
5 肉牛背膘與眼肌的超聲波活體測定操作方法 魏成斌; 施巧婷; 馮亞杰; 楚秋霞; 徐照學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第二屆中國獸醫臨床大會 中國會議 2010-08-15
6 一個值得推廣的好牛種——德國黃牛 施巧婷; 徐照學; 魏成斌; 周夢蛟 第四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1-10
7 牛BoLA-DRA基因的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表達分析 楚秋霞; 徐照學; 施巧婷; 魏成斌; 辛曉玲; 陸濤峰; 賈海芳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10-29
8 肉牛三元輪回雜交試驗 魏成斌; 白躍宇; 陸濤峰; 譚旭信; 高騰云; 施巧婷; 徐照學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10-29
9 脂蛋白脂酶基因(LPL)及其多態性與牛肉質關聯進展 徐照學; 施巧婷; 魏成斌; 賈海芳; 楚秋霞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第七屆養牛學分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9-10-29
10 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技術試驗研究 賀文杰; 徐照學; 辛曉玲; 魏成斌; 楚秋霞 全國養牛科學研討會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5-10-01
11 比利時藍白花肉牛重復超排試驗 徐照學; 魏成斌; 賀文杰 全國養牛科學研討會暨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牛學分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 中國會議 2005-10-01
報紙文章:
1 怎樣提高奶牛產奶量 魏成斌 河南科技報 2013-08-30
2 提高秸稈養畜效益的技術措施(下) 魏成斌 河南科技報 2012-08-03
3 提高秸稈養畜效益的技術措施(上) 魏成斌 河南科技報 2012-07-31
4 母牛健康養殖關鍵技術措施(下) 魏成斌 河南科技報 2012-03-30
5 母牛健康養殖關鍵技術措施(上) 魏成斌 河南科技報 2012-03-23
6 完善技術應用機制 促進肉牛產業健康發展 魏成斌 ; 徐照學 中國畜牧獸醫報 2009-08-02
媒體報道:

林下種草養肉牛
林下種草養肉牛是指在幼林地或郁閉度 (林冠覆蓋面積與地表面積的比例)在0.7以下的林地,有選擇地種植不同種類的優質牧草,如紫花苜蓿、黑麥草、魯梅克斯、白三葉等,并在林地放養或圈養肉牛。這種技術易掌握,是生態飼養的重要模式之一,用這種技術飼養的肉牛市場前景較好。
林下種草能調節地面溫濕度,并能有效促進樹木生長。建立林草復合植被,可緩解水土流失,起到防風固土、減少水蝕、抵御自然災害的作用。將牧草刈割后可直接喂肉牛,也可曬制青干草或加工成草粉解決肉牛越冬草料,既減少了飼養成本,又方便了飼養戶。
林下種草養肉牛應注意哪些問題呢?記者邀請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魏成斌研究員為大家作以介紹。
記者:利用牧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魏成斌:首先,牧草在抽穗開花之前利用比較合適。此時牧草正處于生長旺期,產量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粗纖維、木質素含量低,適口性好,易于消化。在此之前,牧草低矮,產草量小,不利于肉牛采食和人工收獲,也不利于牧草的再生。錯過花期,牧草變老,雖然牧草產量高,但適口性、消化率和營養價值都大大下降。其次,要合理利用牧場,建立嚴格的草場管理制度,實行區劃輪牧。
記者:用牧草飼養肉牛成本低廉,肉牛也喜歡吃,有的農戶就大量用牧草育肥肉牛。這是不是育肥肉牛的好方法呢?
魏成斌:這是一種錯誤的方法。因為牧草的水分含量較大,體積也大,肉牛食后有飽感,但干物質和其他養分攝入量不足,這不利于肉牛生長,達不到快速增重的目的。
記者:在我省退耕還林還草的山區,快速育肥肉牛應采取哪些方式呢?
魏成斌:一是放牧加補料,二是單純舍飼育肥。前一種方式簡單易行,適合于疏林草地、草場資源豐富、勞動力缺乏的地區,白天讓育肥肉牛在外自由采食,晚上補飼精飼料。后一種方式適合于林下種草、幼林間套種牧草的種植區,肉牛全天舍飼喂養,每天喂給足量牧草,適當添加精飼料。專門的肉牛育肥場或養牛大戶通常采用這種方式。
記者:放牧育肥時肉牛的數量應怎樣確定呢?
魏成斌:肉牛的數量應根據農戶的經濟能力、精飼料的供應能力和草場面積來定。一般一戶養5~20頭就行,牛群數量過大易造成過牧,也不利于放牧管理。
記者:放牧應注意哪些問題?
魏成斌:放牧場地離居住地不要超過3公里,以利于補料。如果草場太遠,應建立臨時簡易牛舍,在草場或途中應有水源以保證肉牛飲水。根據牧草生長和被采食情況,定期變換放牧地點,保證肉牛吃飽又不出現過牧現象。盡量讓肉牛早出晚歸,放牧時間每天要達到8小時,中午讓肉牛在就近的樹陰下反芻,一天讓肉牛吃2~3次飽。對草場中牧草的特性要全面了解,為制訂精飼料配方提供參考,對能引起中毒的牧草要采取防范措施。在疾病防治方面,對放牧育肥的牛應加強體內外寄生蟲病的防治。
記者:精飼料應該怎樣配制?
魏成斌:應根據當地飼料資源、價格和適口性來定,要充分利用當地廉價的農副產品。通常能量料占70%~75%,蛋白料占25%~30%,鹽占1%~2%。如以棉子餅、豆餅為蛋白料的精飼料可按玉米55%、麥麩18%、棉子餅16%、豆餅9%、鹽2%的比例配制。
記者:對補飼量和補飼時間有什么要求?
魏成斌:補飼量一般不超過肉牛體重的1%,過低達不到快速育肥的目的,過高則影響肉牛在放牧期間對粗飼料的采食,增加飼養成本。補精飼料的時間應在放牧后2~3小時進行。
記者:喂牛精飼料應注意哪些事項?
魏成斌:在開始喂精飼料時應該逐漸增加喂量,讓肉牛的消化系統逐漸適應。補飼精飼料的配方一旦確定就不要隨意改變,頻繁地改變精飼料配方也會影響肉牛的消化系統,從而影響育肥效果。當精料原料改變時要有7~10天的過渡期,使肉牛逐漸適宜。
定量補喂精飼料時要把肉牛拴住,避免有的肉牛吃不飽,有的肉牛吃過量。肉牛突然吃過量的精飼料,會造成瘤胃積食和酸中毒。
記者:舍飼育肥應注意什么?
魏成斌:先喂粗飼料,再喂精飼料。通常每天喂兩次,上午8~10時和下午6~8時各喂1次。飼喂精飼料要定量,喂粗飼料可讓肉牛自由采食。有條件的可讓牛多曬太陽,適量運動,并要刷拭牛體,這對促進肉牛生長有很大幫助。
文章來源:《河南科技報》20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