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農林科技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趙惠燕,女, 1956年6月出生,陜西省銅川市人,博士。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兼任昆蟲研究所副所長、實驗室主任。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女工委員會委員,民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支部主委。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9年畢業于西北農學院。

1992年獲碩士學位。

1996年獲博士學位。

1999年、2003年、2004-2005年三次赴德國留學。

2002年赴美國留學。

社會任職:

1. 中國昆蟲學會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

2. 全國植保專業教材編寫委員會委員。

3.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主任。

4. 陜西省婦聯執委。

5. 民盟陜西省婦女委員會副主任。

6. 楊陵地區政協常委。

7. 楊凌巾幗專家團團長。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昆蟲生態與害蟲預測預報”。

碩士生“昆蟲生態學”、“植物抗蟲性原理”。

博士生“昆蟲生態學進展”、“農業生態學”。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61人(其中48人優秀畢業),博士生9人(1人優秀畢業)。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昆蟲生態與害蟲綜合治理、生態遺傳以及抗蟲育種的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博士點基金、中德、中美國際合作項目、農業部“九五”重點項目、陜西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項目48項。

1. 嘉道理基金會:果園生態治理及社區發展項目,2006-2009。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蚜蟲種下分化與進化方程研究,2005-2007。

3. 橫向合作:環保蘋果技術傳播,2001-2005。

4. 農業部中德合作項目:寄主作物抗蚜蟲的作用,2001-2005。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新型殺雄劑SQ-1誘導小麥雄性不育研究 張改生; 劉宏偉; 王軍衛; 陸英飛; 袁虎林; 姚亞琴; 宦旭東; 程春生; 陳新宏; 張慧成; 趙惠燕; 史淵芳; 馬守才; 王小利; 康銀林 【科技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003-03-22

2. 新型化學雜交劑GENESIS殺雄技術與制種技術的研究 張改生; 劉宏偉; 袁虎林; 王軍衛; 王小利; 張慧成; 姚亞琴; 馬守才; 趙惠燕; 何志棟; 汪洋; 周陽; 楊天章 【科技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002-01-12

3. 小麥新型殺雄劑SQ-1殺雄技術及其配套制種技術的研究 張改生; 袁虎林; 陸英飛; 牛娜; 趙惠燕; 馬守才; 宦旭東; 劉宏偉; 王軍衛; 張慧成; 程春生; 史淵芳; 趙卓軍; 康銀林; 朱培賢 【科技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寶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江蘇三泉農化有限責任公司 2003-03-22

4. 蚜蟲分子生態遺傳及種下分類與微進化研究 趙惠燕; 袁鋒; 劉宏偉; 張改生等 【科技成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01-01

發明專利:

1. 一種提高化殺雜交小麥繁制種效益的方法 馬守才; 張改生; 杜偉莉; 牛娜; 邵景俠; 趙惠燕 【中國專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6-03-08

2. 一種提高三系雜交小麥繁制種效益的方法 張改生; 馬守才; 牛娜; 杜偉莉; 趙惠燕; 梅擁軍; 郭艷萍 【中國專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6-05-17

3. 一種誘導小麥生理型雄性不育的制種方法 張改生; 牛娜; 趙卓軍; 馬守才; 趙惠燕; 袁虎生; 張慧成; 劉宏偉; 王軍衛 【中國專利】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07-21

論文專著:


在《科學通報》、《中國農業科學》、《昆蟲學報》、《生態學報》、《應用生態學報》、《植物保護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60余篇,主編專著4部;主編、副主編本、專科、研究生教材9部;翻譯專著3部;編輯科普讀物2部。

出版專著:

1. 《農業科技傳播模式創新與網絡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中國西部農業科技傳播網絡第三屆年會論文集》趙惠燕 喻建波 胡祖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02-01

2. 《昆蟲研究方法》趙惠燕 科學出版社 2012-03-29

3. 《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4. 《昆蟲生態與農業害蟲預測預報》

5. 《IPM與發展》

6. 《WTO與中國農業 農村 農民》

7. 《農村婦女實用技術》

8. 《昆蟲生態與測報》

9. 《農村婦女科技實用技術》

10. 《社會性別與參與式科技傳播》

11. 《春季果園病蟲害管理》

12. 《腐殖酸全營養肥實用技術》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小麥抗麥長管蚜基因Sa1的基因定位 王春平; 趙惠燕; 張改生; 羅坤; 李丹; 高歡歡; 鄧明; 劉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會議】中國作物學會50周年慶祝會暨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10-18

2 WTO相遇中國社會性別與農業發展 趙惠燕; 李東鴻; 王學慧; 尚桂榮; 趙惠聘; 王秀娟; 劉慧娥; 詹義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3 加入WTO對陜西女性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劉慧娥; 趙惠燕; 李東鴻; 王學慧; 詹義清; 王秀娟; 尚桂榮;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4 社會性別與貿易全球化 趙惠燕; 李東鴻; 王秀娟; 詹義清; 尚桂蓉;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5 WTO與陜西蘋果的產業化發展 李東鴻; 趙惠燕; 趙惠聘; 尚桂蓉; 王秀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6 提高農民素質 增加農村收入 迎接入世挑戰 王秀娟; 趙惠燕; 李東鴻; 尚桂榮;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7 應對入世挑戰 調整蘋果產業結構——十里塬果農協會成立與運作的調查報告 李東鴻; 趙惠燕; 尚桂蓉; 趙惠聘; 陳西京; 趙鋒 淳化縣果業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8 存疑豆芫菁成蟲特性及其行為的研究 張鋒; 張淑蓮; 陳志杰; 趙惠燕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會議】當代昆蟲學研究——中國昆蟲學會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4-06-30

9 陜西省紙房溝流域不同植被恢復區昆蟲群落結構初步研究 張鋒; 陳志杰; 張淑蓮;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學研究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會議】農業生物災害預防與控制研究 2005-06-30

10 恢復區不同植被昆蟲群落多樣性與穩定性研究 張鋒; 陳志杰; 張淑蓮; 趙惠燕; 王琦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會議】科技創新與綠色植保——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11-01

11 沼液在蘋果上的應用效果研究 李東鴻; 趙政陽; 趙惠燕; 雷延明; 尚東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洛川縣果樹研究所 【會議】科技創新與綠色植保——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11-01

12 昆蟲雷達軟件平臺發展及其研究 代美; 程登發; 陳林; 趙惠燕; 張云慧; 孫京瑞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議】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13 WTO相遇中國社會性別與農業發展 趙惠燕; 李東鴻; 王學慧; 尚桂榮; 趙惠聘; 王秀娟; 劉慧娥; 詹義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4 加入WTO對陜西女性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劉慧娥; 趙惠燕; 李東鴻; 王學慧; 詹義清; 王秀娟; 尚桂榮;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5 社會性別與貿易全球化 趙惠燕; 李東鴻; 王秀娟; 詹義清; 尚桂蓉;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6 WTO與陜西蘋果的產業化發展 李東鴻; 趙惠燕; 趙惠聘; 尚桂蓉; 王秀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7 提高農民素質 增加農村收入 迎接入世挑戰 王秀娟; 趙惠燕; 李東鴻; 尚桂榮; 趙惠聘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8 應對入世挑戰 調整蘋果產業結構——十里塬果農協會成立與運作的調查報告 李東鴻; 趙惠燕; 尚桂蓉; 趙惠聘; 陳西京; 趙鋒 淳化縣果業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社會性別與發展研究所 【會議】WTO與我國農業系列研討會論文集 2001-12-01

19 10個小麥品種(材料)對麥長管蚜的室內苗期抗蚜性 胡想順; 劉小鳳; 胡祖慶; 張宇紅; 趙惠燕; 張改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植物保護 2011-10-08

20 胞內共生菌對麥二叉蚜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 胡祖慶; 亢菊俠; 胡想順;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 2012-01-15

21 溫度對麥長管蚜體色變化的影響 鄧明明; 高歡歡; 李丹; 胡想順; 胡祖慶;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期刊】生態學報 2011-12-08

22 微波輻射對麥長管蚜生態學特征及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響 張洪亮; 李丹; 陳塹;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2-10

23 紙房溝流域植被恢復區喬木林昆蟲群落結構及動態分析 張鋒; 陳志杰; 張淑蓮; 李英梅; 趙惠燕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環境昆蟲學報 2010-12-15

24 基于GIS小麥種質資源對麥長管蚜的抗性分析 王春平; 羅坤; 朱啟迪; 李丹; 趙惠燕; 張改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4-10

25 獼猴桃園節肢動物群落重建及主要類群的生態位 杜超; 趙惠燕; 高歡歡; 李建峰; 羅坤; 胡祖慶;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11-06-08

26 帶有年齡結構的捕食者-食餌模型研究(英文) 鄭立飛;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期刊】生物數學學報 2011-03-15

27 14份小麥種質資源抗麥長管蚜遺傳多樣性的SSR分析 王春平; 羅坤; 趙惠燕; 張改生; 李丹; 高歡歡; 鄧明; 劉蘭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期刊】核農學報 2011-08-20

28 西安地區農藥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郭鵬飛;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安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11-09-25

29 獼猴桃園節肢動物群落結構及其動態研究 杜超; 伏召輝;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園林局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10-21 17:07

30 麥長管蚜AFLP銀染分析體系的建立與優化 趙永田; 王興娥; 趙惠燕; 陳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四川廣播電視大學 【期刊】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15

31 UV-B輻射脅迫下桃蚜差異基因表達的分子生態初步研究 趙惠燕; 都二霞; 郭劍文; 張改生; 王春平; 胡祖慶;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10

32 不同紫外(UV-B)輻射時間對兩種體色型麥長管蚜后代生物學特征的影響 胡祖慶; 亢菊俠; 趙惠燕; 湯興春;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10-04-08

33 不同種植密度下小麥主要性狀與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的灰色評判 王春平; 張偉; 趙惠燕; 陳塹; 羅坤 河南科技大學農學院; 洛陽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麥類作物學報 2010-05-15

34 基于局部特征提取的棉蚜天敵識別 劉婷;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10-08-28

35 具有年齡結構的食蚜蠅-蚜蟲捕食模型 霍麗慧; 趙惠燕; 鄭立飛; 吳養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10-10-23

36 蚜蟲種群時空分布動態模型 李丹; 趙惠燕;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10-09-23

37 紫外誘導下麥長管蚜細胞色素b基因和SOD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蓋民昊; 陳塹; 胡祖慶; 胡想順;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1-10

38 基于GIS的有害生物分布預測系統研究開發 洪波; 陳林; 趙惠燕; 程登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9-01-28

39 農業女性化與農業科技傳播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趙惠燕; 胡祖慶; 楊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期刊】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09-02-15

40 AFLP分子標記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蜜蜂學研究中的應用 李志勇; 趙惠燕; 葛鳳晨; 薛運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期刊】昆蟲知識 2009-03-15

41 掃描昆蟲雷達數據分析系統的設計和研究 代美; 陳林; 趙惠燕; 程登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9-02-16

42 基于混合推理技術的蚜蟲危害專家系統研究 賈京州;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9-03-28

43 紫外輻射對兩種體色型麥長管蚜生物學特征的影響 胡祖慶; 趙惠燕; 亢菊俠; 胡想順; 李東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9-04-15

44 復雜背景下蚜蟲目標識別方法研究 張繼紅;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9-04-11

45 長白山區中華蜜蜂與西方蜜蜂寄生瓦螨比較分析 李志勇; 薛運波; 趙惠燕; 常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期刊】蜜蜂雜志 2009-05-05

46 長白山區中華蜜蜂mtDNA非編碼區至COII基因PCR及序列分析 李志勇; 薛運波;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吉林省養蜂科學研究所 【期刊】湖北農業科學 2009-05-05

47 農業院校學科交叉的意義與實踐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期刊】現代農業科學 2009-06-20

48 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業科技傳播網絡及傳播模式創新與實踐 趙惠燕; 胡祖慶; 楊梅; 王春平; 李東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河南科技大學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7-10

49 害蟲種群動態模型的燕尾突變分析 魏雪蓮; 趙惠燕; 劉光祖; 吳養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期刊】生態學報 2009-10-15

50 紫外線脅迫麥長管蚜DNA變異的AFLP分析 趙永田;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09-10-26

51 Zn~(2+)脅迫對麥長管蚜種群生態遺傳學的影響 張傲;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1-10

52 小麥抗蚜品種(系)或材料的抗性遺傳測定及篩選 杜利鋒; 趙惠燕; 袁鋒; 孫群; 張改生; 姚建秀; 李燕; 劉宏偉; 王軍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期刊】西北植物學報 1999-12-15

53 我國昆蟲生態學的研究與展望 謝壽安; 呂淑杰; 袁鋒;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2-03-25

54 XZ系列雜種小麥對麥長管蚜抗性機制的研究 趙惠燕; 李東鴻; 張改生; 張莉; 胡祖慶; 胡想順; 韓春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7121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2-25

55 蘋果花葉病的危害、產量損失與防治研究 李東鴻; 趙惠燕; 胡祖慶; 胡想順;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10-25

56 生命隨著志愿者的腳步延伸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副院長、教授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副主任 【期刊】中國農村科技 2002-12-15

57 人工神經網絡及其在小麥等作物病蟲害預測中的應用 張映梅; 李修煉;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麥類作物學報 2002-11-30

58 蘋果山楂葉螨的發生危害及防治技術 張翌楠; 趙惠燕; 李鑫; 雷金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大寨鄉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2-03-25

59 紫外條件誘導下麥長管蚜DNA的變異研究 姚建秀;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2001-03-22

60 楊陵地區麥二叉蚜在小麥品種Amigo上的抗性鑒定 趙惠燕; 袁鋒; 劉宏偉; 張改生; 劉小鳳; 王軍衛; 劉軍虎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2001-09-22

61 蘋果生長前期昆蟲群落空間結構分析 張翌楠; 趙惠燕; 李鑫; 龍建平; 雷金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本校畢業實習生; 楊凌大寨鄉 【期刊】昆蟲知識 2002-09-21

62 在Excel表中進行多元方差分析 胡想順; 劉小鳳; 趙惠燕; 李東鴻; 胡祖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2006-03-16

63 柳厚壁葉蜂幼蟲空間格局及抽樣技術 張鋒; 陳志杰; 張淑蓮;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6-03-30

64 誘導處理小麥對蚜蟲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小麥特異基因的表達 祝傳書;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6-04-30

65 探索農村參與式科技傳播之新路——淳化縣孫家咀村村民變化案例分析 趙惠燕; 李東鴻; 楊梅; 王秀娟; 詹義清; 董紅; 陳玉華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陜西省教育廳考試中心 西安 【期刊】貴州農業科學 2006-08-15

66 紫外輻射誘導桃蚜DNA變異 都二霞; 郭劍文;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6-07-30

67 社會性別敏感的參與式技術傳播與科技扶貧探索——以陜西省淳化縣孫家咀村為例 李東鴻; 趙惠燕; 田芙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渭南市臨渭區種子公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陜西楊凌;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陜西渭南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9-10

68 刺探電位圖譜(EPG)技術的原理與發展 胡想順; 劉小鳳;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 【期刊】植物保護 2006-06-08

69 麥二叉蚜取食兩種不同抗性小麥所引起的基因表達差異 祝傳書;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植物保護學報 2006-06-30

70 兩種麥蚜取食誘導小麥抗性品種后對后來取食蚜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李軍; 趙惠燕; Udo HEIMBACH; Thomas THIEME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公共實驗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Federal Biological Research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BBA) Messeweg 11/12 Braunschweig D-38104 Germany; Bio-Test Labor GmbH Sagerheide Birkenallee 19 D-18184 Sager-heide Germany; 陜西楊凌 【期刊】昆蟲學報 2007-02-20

71 小麥苗期禾谷縊管蚜生物學反應及抗蚜性分析 胡想順; 趙惠燕; 胡祖慶; 郭曉晨; 徐烈琴; 李東鴻;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寶雞市農科所; 寶雞市渭濱區農技站;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陜西岐山; 陜西寶雞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25

72 共生菌對麥長管蚜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影響 胡祖慶; 趙惠燕; 胡想順; 李東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25

73 溫度脅迫對棉蚜存活及其總蛋白含量的影響 史彩華; 趙惠燕; 吳月寧; 提力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25

74 不同小麥品種對麥長管蚜的抗性 李軍; 趙惠燕; 李志剛; 韓詩疇; 安新城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公共實驗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與利用公共實驗室 廣州; 陜西楊凌 【期刊】昆蟲知識 2007-07-15

75 美洲斑潛蠅在棉田的空間分布型研究 提力克; 趙惠燕; 加那爾; 史彩華; 趙科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2007-07-16

76 河南汝南宿鴨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模式研究 牛翔;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7-08-20

77 紫外線誘導對桃蚜生態學及線粒體基因COⅠ-Ⅱ突變的影響 都二霞; 趙惠燕; 郭劍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資源與病蟲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昆蟲博物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資源與病蟲害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昆蟲博物館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9-25

78 社會性別敏感的參與式科技推廣模式研究 李科; 趙惠燕; 李振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河南省泌陽縣板橋鎮農業服務中心 陜西楊凌; 河南省泌陽縣春水鎮政府; 河南泌陽; 陜西楊凌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7-10-31

79 麥二叉蚜在10個小麥品種(系)室內苗期生物學反應及抗性分析 胡想順; 趙惠燕; 胡祖慶; 李東鴻;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 【期刊】植物保護 2007-08-08

80 禾谷縊管蚜在三個小麥品種上取食行為的EPG比較 胡想順; 趙惠燕; 胡祖慶; 李東鴻;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昆蟲學報 2007-11-20

81 紙坊溝流域植被恢復區灌木林昆蟲群落時間結構及動態 張鋒; 張淑蓮; 陳志杰;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昆蟲研究室 【期刊】生態學報 2007-11-15

82 基于案例和模糊推理的農業蟲害專家系統研究 李龍龍;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7-11-28

83 麥長管蚜脫巴克納氏共生菌的分子驗證 胡祖慶; 亢菊俠; 趙惠燕;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生態學雜志 2008-01-15

84 基于案例的模糊推理機設計 李龍龍;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08-05-05

85 白水地區套袋蘋果園昆蟲群落結構及其動態變化研究 董文廣;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8-05-10

86 農業科技推廣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孫聯合;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駐馬店市農科所 【期刊】科技創新導報 2008-07-01

87 麥長管蚜在3個小麥品種上取食行為的EPG比較 胡想順; 趙惠燕; 胡祖慶; 李東鴻;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中國農業科學 2008-07-10

88 棉蚜種群數量動態模型 鄭立飛; 趙惠燕; 劉光祖; 吳月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期刊】生物數學學報 2008-06-15

89 棉蚜種群數量的動態分析 鄭立飛; 趙惠燕; 劉光祖; 吳月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7-10

90 棉蚜HSP70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湯興春; 趙惠燕; 焦少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8-10

91 殺蟲真菌——弗氏新接霉蚜霉菌研究進展 李武高; 趙惠燕; 李隨院; 胡想順; 李東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3-09-30

92 植物抗蟲基因工程研究進展 張鋒; 陳志杰; 張淑蓮; 趙惠燕; 李軍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西安; 陜西西安; 陜西楊陵 【期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93 模擬人工神經網絡對小麥吸漿蟲發生程度的預測 張映梅; 李修煉;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94 麥蚜取食行為特殊刺探電位波形圖(EPG)研究初報 胡想順; 趙惠燕; Udo.Heimbach; Thomas Thieme; 李東鴻; 胡祖慶; 張宇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Federal Biolog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BA) Messeweg 11/12 Braunschweig D-38104 Germany; Bio-test Labor GmbH Sagerheide;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Birkenallee 19 D-18184 Bagerheide; Germany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95 2種農藥在丹參根內與土壤中的降解過程及規律的研究 李東鴻; 趙惠燕; 梁宗鎖; 李亞玲; 王敬民; 衛新榮; 付亮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公司; 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公司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陜西商州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96 蟲害誘導的植物揮發物 祝傳書;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2-30

97 不同強度紫外線對蚜蟲生態學特征及有關酶活性的影響 李軍; 趙惠燕; 趙學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25

98 天敵脅迫下食餌種群動態模型的突變分析 趙學達; 趙惠燕; 劉光祖; 鄭立飛; 李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25

99 蘋果早期落葉病發病規律與藥劑防治研究 李東鴻; 趙政陽; 趙惠燕; 胡想順; 雷延明; 劉向陽; 尚東東; 高鵬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洛川縣果樹研究所; 白水縣園藝站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陜西洛川; 陜西白水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25

100 華北大黑鰓金龜引誘劑生物測定初探 胡祖慶; 亢菊俠; 趙惠燕; 時衛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5-08-25

101 擴散對斑塊上食餌-捕食種群生存的影響 吳月寧; 張輝; 趙惠燕; 劉光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咸陽師范學院數學系;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陜西咸陽; 陜西咸陽; 陜西楊凌; 陜西咸陽7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0-25

102 秋季大棚袋栽生料食用菌中節肢動物種群動態與群落結構研究 郭劍文; 趙惠燕; 雷鈴; 張廣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5-12-25

103 關中地區棉鈴蟲發生演變規律及防治對策 張鋒; 張淑蓮; 李軍; 陳志杰; 趙惠燕 陜西省動物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 陜西西安; 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5-12-25

104 昆蟲行為學的研究與展望 胡祖慶; 亢菊俠; 趙惠燕; 時衛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5-12-25

105 提高科技推廣效率的新模式——具社會性別敏感的參與性科技推廣模式 趙惠燕 ; 李東鴻 ; 尚桂榮 ; 薛文江 ; 趙惠聘 ; 趙渤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 陜西楊凌; 陜西西安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6-25

106 黑帶食蚜蠅對禾谷縊管蚜的捕食作用研究 曹玉; 趙惠燕 塔里木農墾大學植物科技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新疆阿拉爾;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期刊】陜西農業科學 2003-10-25

107 麥長管蚜自然群體的遺傳變異研究 蔡鳳環;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2-25

108 昆蟲群落中的集團內捕食作用 馬克爭; 郝樹廣; 趙惠燕; 康樂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陜西楊凌; 農業蟲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陜西楊凌 【期刊】昆蟲知識 2004-05-26

109 3個新引進小麥品種對麥長管蚜抗性的初步研究 胡想順; 趙惠燕; 李軍; 張宇紅; 劉佰明; 李東鴻; 胡祖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Federal Biological Research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BA); Bio-Test Labor GmbH Sagerheide;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陵; 陜西楊陵; Heimbach; Messeweg 11/12 D-38104; Braunschweig; Germany; Thomas Thieme; Birkenallee 19 D-18184 Sagerheide 【期刊】西北植物學報 2004-07-30

110 基于繼承的專家系統知識庫的設計模式 陳林; 趙惠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8-25

111 Richards模型的推廣研究 鄭立飛; 趙惠燕; 劉光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陜西楊凌; 陜西楊凌 【期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8-25

112 蘋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草案) 李東鴻; 趙政陽; 趙惠燕; 李鑫; 梁俊; 胡想順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果樹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研究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植物保護研究所 陜西楊陵; 陜西西安; 陜西楊陵 【期刊】西北林學院學報 2004-11-30

榮譽獎勵:


曾被評為學校“八五”先進科技工作者,“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陜西省“雙學雙比”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先進工會工作者、優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德標兵”,楊凌巾幗建功標兵等;獲西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壹等獎,陜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貳等獎18項。

1. 200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 2006年獲陜西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3. 2008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一:


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是最重要的

——專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惠燕教授

記者:從相關的媒體報道來看,由于農民濫用農藥,已經對我國的農產品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根據您掌握的情況,這些負面影響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

趙惠燕:農藥作為一種必備的生產資料,對農業生產、滿足人們對食物的消費需求功不可沒。然而,農藥又是有毒的特殊商品,使用不當會給環境和人畜及有益生物造成污染和毒害。

首先,我們說說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據世界健康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發生的農藥急性中毒事件超過300萬例,另外還有73.5萬例慢性中毒事件和3.7萬例癌癥發生。中國是世界上農藥施用量最大的國家,農藥中毒事故也位列世界第一。2002年,我國農藥中毒9874例,其中死亡620例。不僅如此,有些農藥的殘留潛在著致癌、致畸成分,我國癌癥發病率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增長了3.2倍,禍首之一就是農藥污染。同時,化學農藥的使用,嚴重影人類的生殖能力。研究表明,有機磷類農藥可對性腺和附睪產生影響,造成男性生殖系統的發育和功能障礙。由此可見,農藥對人類的危害相當嚴重,不僅威脅著當代人的健康,還威脅著后代的生存與發展。

其次,農藥對生態環境也有危害。近年來,隨著農藥的大量使用,不僅導致有害生物(如:害蟲、植物病害、雜草、老鼠等)抗藥性增強,而且嚴重危害其它有益生物(如:瓢蟲、食蚜蠅、鳥類等)。據報道,1948年全世界抗藥性害蟲種類14種,1981年589種,目前抗藥性害蟲數目則超過了1500種。

農藥不僅對生物有影響,對環境的污染也相當嚴重。事實上,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的效率極低,只有不到百萬分之一的農藥起到殺蟲防病作用,其余的都釋放到環境中去了!據統計,全世界使用化學農藥的面積不到2%,但北極企鵝體內卻含有化學農藥“666”!農藥不僅對土壤造成污染,還對大氣、水環境有嚴重的污染。1998年,我國曾對全國10.97萬千米河流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河流長度70.6%被污染。

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土壤能生產出對人類健康的農產品嗎?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加,到2000年,我國已有108種重要害蟲對一種以上農藥產生了抗性!抗性增加使得農藥使用濃度節節攀升。農民為防治病蟲害的支出就越來越高。

同時,殘留農藥超標,對農產品貿易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農藥不僅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殘留農藥超標導致農產品貿易遭遇綠色壁壘,對農民、農業乃至國民經濟造成嚴重損失。有資料顯示,2001年,農業部門對全國20個省(市)130種蔬菜、水果的1.0187萬個樣品進行農藥殘留速測,農藥殘留超標率為19%;對14個省會城市9個蔬菜品種的9種農藥和14種有毒有害物殘留抽檢,農藥超標率為31.1%。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中國加入WTO后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農產品貿易。據統計,中國農產品出口因農藥超標而被退回的事件每年都有五六百起,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70億元人民幣,可謂令人震驚!

記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趙惠燕:一是農民缺乏安全意識,對人畜健康和安全使用也缺乏全面的認識。有些農民僅僅知道農藥對人畜有害,不給自家吃的果樹等產品打藥,而給銷售的產品濫施亂用化學農藥。二是政府對農民缺乏指導,缺乏對農藥生產和銷售等有效的管理和監督。盡管我國已經公布了禁止使用的27種劇毒農藥,但在黑市上仍然可以買到這些便宜農藥。三是消費者缺乏使用無公害農產品的意識。公眾無法從現有的農產品里確認哪些是無殘留的,哪些是有殘留的;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不安全的。

記者:農民使用農藥究竟有哪些誤區?

趙惠燕:具體來說,農民對農藥的使用,有五個方面的誤區:

第一,凡是農藥皆有毒。農藥分為化學農藥、生物農藥。生物農藥一般對人畜無毒。如白僵菌、綠僵菌、BT、寄生蜂、性誘劑等,它們是以蟲治蟲、以病治蟲、以病治病、以病毒治病蟲,我們認為,這類生物農藥應該大力發展和使用。

第二,高效速效農藥是好藥。過去幾十年使用的劇毒農藥(例如:3911、1605等)確實高效、快速,今天打藥,明天死蟲。而生物農藥高效但低速,比如說白僵菌、綠僵菌施用時要求較高的濕度環境,而且發病時間較長,過程較慢,但是,一旦發病很快害蟲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第三,見蟲就打藥,見病就防治。實際上少數害蟲的存在未必是壞事,有時候它們還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棉花苗期的時候,少數蚜蟲危害就能起到蹲苗的作用。陜西棉農有句話叫做“猴一猴,壓塌樓”,就是這個意思。

第四,胡亂混用,不注意藥劑的配伍。一般的農藥使用說明書上都有注明,不能與哪類農藥混用。而現實情況是,農田果園里有害蟲吞噬農產品,農民就心急如焚,凡是藥都放在一起打,不管有用無用。

第五,濃度越高越好。1000倍液殺不死,就用500倍液,管他說明不說明,危險不危險,。

記者:您這么一總結,還真點中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那么,請您談一談,作為農民,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究竟該掌握哪些正確的方法?

趙惠燕:正確使用農藥可降低農戶防治病蟲害的成本。我認為,當農民準備給自己的農產品使用農藥時,要考慮病蟲害發生時間、危害關鍵期、危害程度以及經濟閾值等,綜合以上因素,作出防與不防的決策。

建議農民朋友盡量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慢,但效果好,無污染,安全,成本低。

同時,建議農民朋友盡量結合農事活動實施物理防治。比如我們在疏花時見到介殼蟲就壓死它,耕地除草時發現地下害蟲撿回去喂雞。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市場上的農藥五花八門,良莠不齊。如果為了省錢購買禁用藥,結果很可能要么自己中毒,要么農藥超標,產品賣不上好價錢。因此,農民朋友購買農藥時,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正規農藥。

文章來源:《農家女雜志》記者:高富強 2007-08-06

媒體報道二:


記2006年度陜西省三八紅旗手趙惠燕教授

趙惠燕博士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繁忙的教學、科研和研究生培養之余,作為一名直接為農村婦女科技服務志愿者潛心研究農業科技傳播理論與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自2000年來,平均每年直接為農村婦女進行科技培訓48場(14400人次參加培訓),社會性別與婦女領導才能培訓5場(625人參加培訓);爭取科技扶貧專項研究16項,到位經費130萬,為農村婦女提供農用物資70萬元;為淳化、白水兩縣新農村建設成立社區發展基金管理小組12個,以婦女為主體的發展基金累計達到12萬;主編出版相關專著3部,發表科技傳播相關研究論文32篇。

眾所周知,隨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業女性化特點越來越顯著,農村婦女科技素質的提高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然而在農村,雖然許多先進生產技術的操作是由農村婦女直接完成,但在技術培訓時往往由男性參加,婦女們的技術獲取往往由丈夫“反芻”。這樣的科技推廣與培訓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讓農村婦女成為農業科技的直接受益者成了趙惠燕及其組織所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32年前,趙惠燕作為下鄉知青和農村婦女在一起生活、勞動了3年,親身體驗到農村婦女的艱辛、無奈和無助。目前,農村婦女的生活狀況并沒改變多少;由于男性村民的外出打工,原來男性村民的勞動現在也落到女性的肩上。作為一名學農的女性科技志愿者,她決心用自己的所學為改變農村婦女的現狀作貢獻。

1997年,陜西省農村婦女科技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她被選為中心副主任,宗旨是為農村婦女進行科技服務。從此,家里的電話就成為不公開的熱線電話,有時一晚上能接到4、5個電話,對此,愛人稱自己是接線員,是傳話筒,是秘書。他和我一樣我們接到電話后總是耐心地傾聽,細心地解答,如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問題,就先把問題和對方的電話記下來,待自己搞清楚后或了解哪位專家能解答,就打電話告知對方。在石泉縣銀龍鄉的科技培訓會上,一位50多歲的農村婦女特別高興的拉著趙惠燕的手說:“她也當了一回大學生。”使趙惠燕頗受感動:農業需要科技作為生產力,農村婦女需要科技作為勤勞致富的工具!從農村婦女翹首引頸專心傾聽講解的神情里,趙惠燕找到了應竭盡全力服務的場所,找到了需要她的最佳聽眾。這種成就感不亞于她獲得博士頭銜!不亞于她晉升了教授職稱!!不亞于她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的報告!!!。

為農村姐妹們實心辦事,為她們真心辦事是趙惠燕從事科技工作以來遵循的原則,無論是在中心做志愿者,還是到田間地頭開展活動,她從來沒拿過農村婦女的一分錢,從沒向她們提出過任何要求。相反,每次下去,都會帶上科技致富信息以及相關資料。

淳化縣孫家嘴村婦女反映她們想知道先進的養羊技術,趙惠燕立刻請來養羊專家周占琴為她們講課;周至小寨村的婦女反映大棚蔬菜有了問題,她和中心的專家隨即趕到村中;銅川安村果園發生嚴重病蟲害,她立馬組織人力趕赴現場,并帶去了高科技含量的肥料、農藥和書籍資料;還是淳化縣孫家嘴村人畜引水問題,她找專家咨詢、設計,尋找經費…農村婦女姐妹們知道趙惠燕是真心為她們服務,所以有什么問題她們都找她,甚至村里的財務、夫妻的問題、婆媳的關系,妯娌的矛盾等等。

2001年在楊凌婦聯的倡導下成立了楊凌巾幗專家團,服務中心集體加入,趙惠燕作為團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年農高會是她們最忙的時段,也是全省甚至西部婦女前來咨詢最多、最集中的時候。所以每年專家團都參加咨詢和服務,趙惠燕不論是身體健康還是帶病工作的近年,都要將自己所學傾囊相送。

怎樣提高農村婦女科技素質?作為NGO組織,資金、場地、交通工具如何解決?這是實際問題,也是現實問題。趙惠燕從項目入手,1992年在UNDP項目的資助下,開始組織并參加“婦女參與發展(WID)”小組,編寫科普資料,先后赴乾縣、合陽、周至、銅川、耀縣等地,用自己所學為農村婦女講解農業病蟲害防治、綠色農業、環保知識等,為農村婦女咨詢、解答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女能人作為科技推廣的“二傳手”。后來,積極與其它國家和國際組織取得聯系,爭取與她們交流合作。為了作好這項工作,趙惠燕每個月都要到項目村停留1個星期,每次都要分男女村民進行6場培訓(3個自然村),每次培訓完了都要進行評估,每次結束后都要組織項目組進行分享,找差距和不足。她要求項目組每個成員每次下點都有論文報告,如:評估報告,總結報告,調查報告(多份,每人一個課題),財務報告等。這樣不僅增加了項目組成員的責任心,提高了項目組成員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推廣效率大大提高了。

多年來,趙惠燕專門為農村婦女編寫了《農村婦女實用科學技術》、《綠色食品、綠色消費與無公害化生產》等《幫你富》等系列科普書籍和資料,免費贈送給村民。村民們非常感激,因為她們太需要科技信息、太渴求致富了。

婦女姐妹們用她們的質樸、善良來回報專家團,用她們年復一年提高的收入來回答我們,一碗荷包蛋、一包蔬菜、一筐嫩玉米、一個大西瓜無不包含著她們對我對中心的科技工作者的感情。受科技培訓和科技扶持的農村婦女姐妹們,現在有的已成為百萬養蝎大戶,有的已成為年收入一、二十萬的蔬菜專業戶,有的村已經成為無公害果蔬生產的專業村。一顆熱心的付出,得到的是姐妹們的認可,自身價值的體現,為此趙惠燕感到自豪。

凡是應用中心成員傳播推廣的新技術的農戶家庭收入提高、婦女精神面貌改變,農村環境改善。如淳化縣孫家咀村村民人均收入從649元增加到1551元,家家有了電視機(2001年僅有25% 的人家有電視),戶戶有了移動電話(2000年以前連一部固定電話都沒有)元,90%以前從來不在廣眾講話的婦女增強了自信心,積極參與家庭和社區決策,成立的由婦女擔任領導的互助組互助資金戶均600元,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顯著提高,使得男村民對他們刮目相看。80%參與培訓的村民獲得綠色證書。趙惠燕她們還建立了全國首家社會性別敏感的科技傳播網絡,與國內外20多家機構建立了合作和交流關系。在為農村婦女科技服務、農村婦女的能力建設上積極創新,創建了全國第一個科技“大篷車”,受到省婦聯乃至全國婦聯的贊揚。

和大多數科教人員一樣,趙惠燕同志每年都是超負荷、高效率的工作:承擔《昆蟲生態學》等7門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教學和生產實習任務。主編、副主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的理論與實踐》等教材9本。研制《昆蟲生態學》等8套軟件,該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獲得西北農業大學教學成果壹等獎,陜西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貳等獎。多次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先后主持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校博士點基金、UNDP研究項目、農業部“九五”重點項目、陜西自然科學基金等研究項目48項。有11項研究獲陜西省政府、教育部等單位科技進步一、二等獎。被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

她先后在《科學通報》、《中國農業科學》、《昆蟲學報》、《生態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28篇,28篇論文獲中國昆蟲學會、陜西省人事廳、科協、教委、災協、省生態學會、昆蟲學會等單位優秀論文獎。主編、副主編專著3部,翻譯專著3部。

她的努力被評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陜西省“雙學雙比”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先進工會工作者、優秀班主任等。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03-14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