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chuàng)新人物百科 > 資源環(huán)境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專家信息:


許建新,男,漢族,1956年2月生, 江蘇省常州市人,中共黨員,學士。現(xiàn)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資源與農業(yè)區(qū)劃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德州鹽堿土改良實驗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農學院農學專業(yè)。

1982年7月分配到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德州鹽堿土改良實驗站。

社會任職:

1、北京土壤學會會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于植物營養(yǎng)、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洼澇鹽漬土資源綜合利用和發(fā)展配套技術”,參加。

2.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qū)綜合治理和農業(yè)開發(fā)”,參加。

3. “黃淮海平原中低產地區(qū)綜合治理和農業(yè)開發(fā)”,參加。

4. “鹽漬化地區(qū)‘淡化肥沃層’培育的機理與綜合技術”,參加。

5. “黃淮海平原持續(xù)高效農業(yè)綜合技術研究與示范”,參加。

科研成果:

1、禹城試驗區(qū)資源節(jié)約型高產高效農業(yè)綜合發(fā)展研究 張興權; 林治安; 董振國; 謝承陶; 歐陽竹; 許建新; 胡文英; 馬興林; 吳凱; 王保忠; 姜德華; 田昌玉; 程維新; 楊守信; 谷孝鴻; 張振山; 劉恩民; 關大偉; 李寬意【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資源區(qū)劃研究所 2000-01-01

論文專著:


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

發(fā)表中文論文:

[1]馬興林,許建新,林治安,關義新,凌碧瑩,王慶祥.種植密度與施氮水平對優(yōu)質蛋白玉米中單9409產量及子粒粗蛋白質含量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4(S2):107-110.

[2]林治安,許建新,馬興林,梁業(yè)森,田昌玉,楊守信.優(yōu)質青綠飼草品種及其高效種植模式[J].作物雜志,2004(04):36-38.

[3]林治安,許建新,梁業(yè)森,田昌玉,楊守信.優(yōu)質青綠飼草飼喂奶牛試驗初報[J].中國奶牛,2004(04):29-30.

[4]馬興林,林治安,許建新,謝承陶.密度對玉米籽粒及秸稈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1998(06):13-14.

[5]嚴慧峻,劉繼芳,張銳,單秀枝,魏由慶,許建新,高峻嶺,馬衛(wèi)萍,殷光蘭,安文鈺.黃淮海平原鹽漬土有機質消長規(guī)律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1997(01):1-8.

[6]許建新,魏由慶,馬興林,陳慶沐.棉花冬閑田種植冬牧70黑麥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J].農業(yè)信息探索,1996(02):42-44.

[7]嚴慧峻,劉繼芳,張銳,魏由慶,高峻嶺,許建新,馬衛(wèi)萍.鹽漬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肥料對小麥的光合性能和品質的影響[J].土壤肥料,1996(01):30-33.

[8]劉繼芳,張銳,魏由慶,嚴慧峻,高峻嶺,許建新,馬衛(wèi)萍.淡化肥沃層信息管理咨詢系統(tǒng)[J].計算機農業(yè)應用,1995(04):9-13.

[9]許建新,魏由慶,高峻嶺,殷光蘭.不同種植制度對土壤養(yǎng)分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土壤肥料,1995(05):17-20.

[10]嚴慧峻,魏由慶,劉繼芳,張銳,高峻嶺,許建新,馬衛(wèi)萍.洼澇鹽漬土“淡化肥沃層”的培育與功能的研究[J].土壤學報,1994(04):413-421.

[11]許建新,魏由慶,高峻嶺,許志坤,殷光蘭.陵縣洼澇鹽漬土資源的綜合利用[J].土壤通報,1993(S1):42-44.

[12]高峻嶺,魏由慶,許建新,章志敏,張慶水,李繼乾,李應泉,馬小平,李波.陵縣農村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方案研究[J].農業(yè)系統(tǒng)科學與綜合研究,1992(03):213-216.

[13]張慶水,章志敏,李繼乾,魏由慶,高峻嶺,許建新.陵縣鹽堿荒地和中低產田開發(fā)治理優(yōu)化研究[J].運籌學雜志,1991(01):47-49.

[14]高峻嶺,魏由慶,許建新,殷光蘭.農牧結合對土壤肥力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土壤肥料,1991(03):11-14.

[15]謝承陶,嚴慧峻,許建新.有機肥改良鹽堿土試驗研究[J].土壤通報,1987(03):97-99.

[16]李燕青,孫文彥,許建新,李志杰,尹紅娟,Kyeong-BoLee,徐明崗,武海雯,張會民.華北鹽堿地耐鹽經濟作物篩選[J].華北農學報,2013,28(S1):227-232.

[17]李燕青,孫文彥,許建新,馬衛(wèi)萍,曹衛(wèi)東,尹紅娟,李志杰.黃淮海地區(qū)綠肥與化肥配施對棉花生長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2,18(06):1397-1403.

[18]董志強,馬興林,王慶祥,林治安,許建新,顏軍,王傳海.噴施玉黃金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玉米科學,2008(02):91-93.

[19]林治安,趙秉強,孟慶光,李志杰,許建新.我國南四湖流域種植業(yè)結構變遷與農業(yè)投入產出的特色分析[J].作物雜志,2007(05):7-11.

[20]馬興林,林治安,許建新,謝承陶.密度對玉米籽粒及秸稈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1998(06):13-14.

[21]田昌玉,林治安,許建新,馬興林.肥料效應方程邊際成本計算方法的改進[J].農業(yè)技術經濟,1998(03):43-44.

[22]馬興林,陳慶沐,許建新.利用棉花冬閑田種植冬牧70黑麥牧草研究[J].河北農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6(03):27-31.

[23]許建新,魏由慶,馬興林,陳慶沐.棉花冬閑田種植冬牧70黑麥對土壤有機質的影響[J].農業(yè)信息探索,1996(02):42-44.

[24]陳慶沐,馬興林, 許建新.利用冬閑田種牧草促進畜牧業(yè)再發(fā)展[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1995(05):53-57.

[25]馬興林,陳慶沐,許建新,王新宇.棉花冬閑田種植牧草的增產效應[J].作物雜志,1995(03):26-27.

[26]馬興林,陳慶沐,許建新.飼用作物品種──冬牧70黑麥[J].農業(yè)信息探索,1995(01):18-19.

[27]馬興林,陳慶沐,許建新.利用棉花冬閑田發(fā)展冬牧70黑麥初步研究[J].北京農學院學報,1994(01):109-112.

[28]孫文彥,尹紅娟,許建新,李志杰,田昌玉,唐繼偉.棉田套作冬綠肥促進棉花增產的機理研究[J].華北農學報,2015,30(S1):129-132.

[29孫文彥,孫敬海,尹紅娟,許建新,李志杰.綠肥與苗木間種改良苗圃鹽堿地的研究[J].土壤通報,2015,46(05):1221-1225.

[30]李燕青,孫文彥,許建新,李志杰,尹紅娟,Kyeong-BoLee,徐明崗,武海雯,張會民.華北鹽堿地耐鹽經濟作物篩選[J].華北農學報,2013,28(S1):227-232.

[31]李志杰,孫文彥,李燕青,朱連春,許建新,王來清,尹紅娟,魏坤峰.棠梨的抗鹽性及整形研究[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3(03):3-5.

[32]許建新,孫文彥,李燕青,段梅堂,李志杰,尹紅娟.秸稈還田對微咸水補灌的土壤鹽分抑制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06):29-33.

[33]李燕青,孫文彥,許建新,馬衛(wèi)萍,曹衛(wèi)東,尹紅娟,李志杰.黃淮海地區(qū)綠肥與化肥配施對棉花生長和肥料利用率的影響[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12,18(06):1397-1403.

[34]唐繼偉,林治安,許建新,戚劍,王云華.有機肥與無機肥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J].中國土壤與肥料,2006(03):44-47.

[35]嚴慧峻,劉繼芳,張銳,單秀枝,魏由慶,許建新,高峻嶺,馬衛(wèi)萍,殷光蘭,安文鈺.黃淮海平原鹽漬土有機質消長規(guī)律的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1997(01):1-8.

[36]馬興林,陳慶沐,許建新.利用棉花冬閑田種植冬牧70黑麥牧草研究[J].河北農業(yè)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6(03):27-31.

[37]陳慶沐,馬興林, 許建新.利用冬閑田種牧草促進畜牧業(yè)再發(fā)展[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1995(05):53-57.

[38]高峻嶺,魏由慶,許建新,殷光蘭.農牧結合農戶的經濟效益及對土壤肥力的影響[J].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1995(02):44-50.

榮譽獎勵:


1. 1991年獲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 1992年獲農業(yè)部科技進步特等獎。

3. 199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4. 1997年獲農業(yè)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5. 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chuàng)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