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牟振波 ,男,1961年出生,學士。曾任西藏農牧科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西藏高層次引進人才,二級研究員。
主要從事鮭科魚類養殖技術、水產品質量安全、高原魚類資源調查、繁育及增殖放流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國家計劃、黑龍江省攻關、西藏重大等項目20余項,主持完成了黑龍江土著名優魚類“細鱗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項目,攻克了親魚培育、苗種養殖、疾病防控等多項技術難題,實現了全人工繁殖。優化了西藏裂腹魚繁育方法,探索出西藏特有魚類苗種的人工養殖技術。為西藏水產科研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6項;發表論文150余篇;獲授權專利50余項。 。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大連水產學院(現大連海洋大學),淡水養殖專業學習。
1983年8月至1993年12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資源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1994年1月至2009年6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開發處,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處長。
2009年7月至2016年6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環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漁業生態環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學科帶頭人,農業部漁業環境及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常務副主任。
2016年10月至2021年12月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
社會任職:
1.中國水產學會鮭魚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2.西藏水產學會理事長。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冷水魚生物學、繁殖及其育種技術,冷水魚養殖技術的研究;漁業生態環境與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研究;西藏水域魚類資源調查;裂腹魚類繁育技術研究;黑斑原鮡人工養殖技術研究;西藏魚類進化及高原隆起關系等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農業部科研項目3項、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項、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黑龍江省科技攻關子專題和國家十一五子專題各1項,國家農業行業專項子專題及國家星火計劃各1項,西藏各類項目5項。
1.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細鱗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主持。
2.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子專題和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攻關 “細鱗魚規模化繁育技術研究”,主持。
3.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金鱒、虹鱒雜交F1代制種規模化生產技術” ,主持。
4.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細鱗魚人工擴繁示范”,主持。
5.“優質冷水性魚類種質資源保存技術研究”。 主持。
6.農業部財政專項“西藏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子專題,主持。
7.中央引導地方資金“雅魯藏布江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構建”,主持。
8.西藏重點研發“黑斑原鮡苗種規模化養殖及后備親魚種質保存”,主持。
9.西藏重點研發“亞東鮭家系選育體系的建立”,主持。
10.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拉薩綜合試驗站”,站長。
科研成果:
1.細鱗魚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牟振波 ; 姜作發; 王炳謙; 李永發; 白慶利; 王志遠 【科技成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2005-07-17
2.黑龍江省土著冷水性魚類的開發 尹家勝; 牟振波 ; 韓英; 趙吉偉; 徐革峰; 佟廣香; 徐偉; 張玉勇; 張瀾瀾; 王炳謙; 匡友誼; 范兆廷 【科技成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 東北農業大學 2008-12-01
3.金鱒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獲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發明專利:
發明公開:
[1]佟廣香,牟振波 ,馬凱,匡友誼,張永泉,韓世成,張慶新,尹家勝. 一種黑斑原鮡幼魚的人工培育方法[P]. 黑龍江省:CN112772470A,2021-05-11.
[2]曾本和,牟振波 ,扎西拉姆,潘瑛子,閆志強. 一種抑制西藏高原拉薩裸裂尻魚水霉菌的抑菌劑[P]. 西藏自治區:CN112741824A,2021-05-04.
[3]曾本和,劉海平,牟振波 . 一種用于抑制水霉的抑菌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2691184A,2021-04-23.
[4]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廖宇航. 一種基于三維掃描模型的魚類表型自動提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754527A,2020-10-09.
[5]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胡宇松. 一種無接觸式魚類形態表型自動獲取裝置及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738279A,2020-10-02.
[6]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馬銘均. 一種軟體動物CT掃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728634A,2020-10-02.
[7]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多倍體生物基因組二倍化程度量化評估的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83995A,2020-08-25.
[8]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基于三維組學數據的西藏特色魚類基因組組裝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84004A,2020-08-25.
[9]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高重復原鮡屬魚類的染色體級別組裝的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64182A,2020-08-21.
[10]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鮡科魚類古染色體進化比較分析的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64180A,2020-08-21.
[11]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全基因組多態性SSR分子標記的篩選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40408A,2020-08-14.
[12]扎西拉姆,牟振波 ,王萬良,陳美群,劉飛,王且魯. 一種用于高原河流培養與收集周叢藻類的方法和人工基質[P]. 西藏自治區:CN111406640A,2020-07-14.
[13]曾本和,劉海平,王金林,王萬良,牟振波 ,周建設,潘瑛子,林少卿. 一種野生拉薩裂腹魚人工繁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0537506A,2019-12-06.
[14]曾本和,王萬良,劉海平,王金林,林少卿,牟振波 . 一種拉薩裂腹魚受精卵孵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0521643A,2019-12-03.
[15]張馳,牟振波 ,劉飛,陳美群. 一種活體魚標本拍攝裝置及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9946902A,2019-06-28.
[16]王且魯,王金林,劉飛,王萬良,曾本和,潘瑛子,周建設,牟振波 . 一種野生黑斑原鮡成魚的馴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9601435A,2019-04-12.
[17]王金林,劉海平,王萬良,曾本和,王且魯,牟振波 ,張忭忭,周建設. 一種雙須葉須魚的人工繁殖方法[P]. 西藏:CN108293924A,2018-07-20.
[18]劉海平,徐兆利,楊瑞斌,牟振波 ,曾本和,王萬良. 一種提高異齒裂腹魚精子活率和活力的方法[P]. 西藏:CN108244001A,2018-07-06.
[19]曾本和,牟振波 ,張忭忭,王萬良,周建設. 可控水體交換量的魚苗孵化及培育池[P]. 西藏:CN107466943A,2017-12-15.
[20]曾本和,王萬良,周建設,張忭忭,牟振波 . 防止異齒裂腹魚魚卵孵化過程中水霉傳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P]. 西藏:CN107260815A,2017-10-20.
[21]徐革鋒,牟振波 ,郝其睿,張慶漁. 烏蘇里白鮭苗種培育方法[P]. 黑龍江:CN107079843A,2017-08-22.
[22]王萬良,周建設,曾本和,王建銀,李寶海,牟振波 ,劉海平,張馳. 拉薩裸列尻魚的人工催產方法[P]. 西藏:CN106879510A,2017-06-23.
[23]劉洋,牟振波 ,徐革鋒,王炳謙,尹家勝. 一種細鱗鮭養殖動態定量投喂方法[P]. 黑龍江:CN106295030A,2017-01-04.
[24]徐革鋒,蔣樹義,劉洋,郝其睿,牟振波 . 鮭科幼魚集群行為監測與馴化系統及監測馴化方法[P]. 黑龍江:CN105248344A,2016-01-20.
[25]牟振波 ,徐革鋒,劉洋. 細鱗魚親魚飼料[P]. 黑龍江:CN105166329A,2015-12-23.
[26]牟振波 ,徐革鋒,郝其睿,馬波,劉志國. 一種烏蘇里白鮭魚苗的繁殖方法[P]. 黑龍江:CN104488787A,2015-04-08.
[27]徐革鋒,牟振波 ,劉洋. 一種細鱗鮭幼魚專用飼料[P]. 黑龍江:CN103229912A,2013-08-07.
[28]蔣樹義,劉矢,徐革鋒,崔存河,牟振波 ,劉洋. 鮭科魚類自動選卵裝置[P]. 黑龍江:CN103081841A,2013-05-08.
[29]徐革鋒,牟振波 ,劉洋. 一種細鱗鮭精液超低溫冷凍保存的抗凍液及利用其冷凍保存細鱗鮭精液的方法[P]. 黑龍江:CN102986652A,2013-03-27.
[30]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陳中祥,王海濤. 一種定量手持加鹽器[P]. 黑龍江:CN102749216A,2012-10-24.
[31]劉洋,蔣樹義,徐革鋒,牟振波 . 魚類生物組織酶液提取均質儀及制備方法[P]. 黑龍江:CN102680300A,2012-09-19.
[32]韓英,牟振波 ,張瀾瀾,徐革鋒,趙吉偉,王琨,郝其睿,趙榮偉,陳曉婷. 一種黑龍江茴魚人工繁殖方法[P]. 黑龍江:CN102657123A,2012-09-12.
[33]徐革鋒,牟振波 ,劉洋,李永發. 雜交鮭苗種的培育方法[P]. 黑龍江:CN102550461A,2012-07-11.
[34]牟振波 ,張輝. 一種細鱗魚仔魚人工開口飼料[P]. 黑龍江:CN102550876A,2012-07-11.
[35]牟振波 ,劉洋,徐革鋒,李永發,韓英. 一種洛氏鱥魚苗的繁殖方法[P]. 黑龍江:CN102499159A,2012-06-20.
[36]劉洋,牟振波 ,徐革鋒,李永發,李明. 細鱗鮭苗種培育方法[P]. 黑龍江:CN101755699A,2010-06-30.
[37]牟振波 ,徐革鋒,李永發,張玉勇,劉洋. 一種細鱗魚的人工催產方法[P]. 黑龍江:CN101461341,2009-06-24.
[38]張玉勇,白慶利,牟振波 ,石連玉. 山女鱒與虹鱒遠緣雜交方法[P]. 黑龍江:CN101322478,2008-12-17.
[39]徐革鋒,牟振波 ,杜佳,李永發. 哲羅魚與細鱗魚遠緣雜交方法[P]. 黑龍江:CN101317558,2008-12-10.
實用新型:
[1]扎西拉姆,牟振波 ,王萬良,陳美群,劉飛,王且魯. 一種用于高原河流培養與收集周叢藻類的人工基質[P]. 西藏自治區:CN212138780U,2020-12-15.
[2]劉飛,牟振波 ,陳方燦,劉海平,王且魯,潘瑛子,曾本和,扎西拉姆. 一種生態防護性透水壩[P]. 西藏自治區:CN209703433U,2019-11-29.
[3]劉飛,牟振波 ,張馳,劉海平,王且魯,潘瑛子,王金林. 一種河流水生生態修復用凈化裝置[P]. 西藏自治區:CN209668890U,2019-11-22.
[4]劉飛,陳方燦,劉海平,牟振波 ,張馳,王且魯,王萬良,王金林. 一種棲息地水體生態修復裝置[P]. 西藏自治區:CN209668891U,2019-11-22.
[5]劉飛,牟振波 ,張馳,劉海平,王且魯,王萬良,龔君華. 一種湖泊生物調查用數據記錄儀[P]. 西藏自治區:CN209328024U,2019-08-30.
[6]曾本和,劉海平,王金林,旺久,牟振波 ,王且魯,周建設. 一種拉薩裂腹魚魚苗養殖裝置[P]. 西藏自治區:CN209030884U,2019-06-28.
[7]張馳,牟振波 ,劉笑,陳美裙,周建設. 一種魚類標本拍攝缸[P]. 西藏自治區:CN208861127U,2019-05-14.
[8]張馳,牟振波 ,劉飛,周建設,王萬良,扎西拉姆. 一種溪流小型魚類誘捕箱[P]. 西藏:CN208159875U,2018-11-30.
[9]王金林,劉海平,王廣軍,王萬良,曾本和,王且魯,牟振波 ,張忭忭,周建設. 一種拉薩裂腹魚受精卵孵化裝置[P]. 西藏:CN208144206U,2018-11-27.
[10]王萬良,王建銀,曾本和,周建設,牟振波 ,王且魯,王金林,張忭忭. 一種馴養野生黑斑原鮡親魚的養殖系統[P]. 西藏:CN208095733U,2018-11-16.
[11]曾本和,王萬良,劉海平,張忭忭,牟振波 ,周建設. 一種適用于西藏高原裂腹魚類魚卵的孵化裝置[P]. 西藏:CN208016688U,2018-10-30.
[12]張馳,牟振波 ,周建設,王萬良,曾本和. 一種適應于魚類野外運輸的便攜式增氧裝置[P]. 西藏:CN207692752U,2018-08-07.
[13]潘瑛子,牟振波 ,陳美群. 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及仔稚魚養殖裝置[P]. 西藏:CN207369891U,2018-05-18.
[14]王萬良,王建銀,牟振波 ,周建設,曾本和,張馳,尹秋畯. 一種培育黑斑原鮡魚苗的裝置[P]. 西藏:CN207151641U,2018-03-30.
[15]牟振波 . 鮭魚孵化桶[P]. 西藏:CN207083856U,2018-03-13.
[16]曾本和,張忭忭,牟振波 ,周建設,王萬良. 一種高原豐年蟲孵化集裝箱[P]. 西藏:CN206994093U,2018-02-13.
[17]徐革鋒,蔣樹義,劉洋,郝其睿,牟振波 . 鮭科幼魚集群行為監測與馴化系統[P]. 黑龍江:CN205082476U,2016-03-16.
[18]吳松,孫言春,牟振波 ,王海濤,郝其睿,杜寧寧. 一種鮭科魚類魚卵專用夾具[P]. 黑龍江:CN204653413U,2015-09-23.
[19]杜寧寧,牟振波 ,孫言春,覃東立,吳松. 一種簡易的可控清洗劑體積的進樣瓶清洗裝置[P]. 黑龍江:CN204564702U,2015-08-19.
[20]吳松,杜寧寧,覃東立,孫言春,牟振波 . 一種用于野外采集的離心管盒[P]. 黑龍江:CN204544267U,2015-08-12.
[21]張芳梅,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吳松,湯施展,白淑艷. 一種排氣裝置[P]. 黑龍江:CN204428554U,2015-07-01.
[22]孫言春,吳松,杜寧寧,牟振波 ,白淑艷,陳中祥,葛延龍,李池陶. 一種漁用藥物口灌器[P]. 黑龍江:CN203226154U,2013-10-09.
[23]孫言春,牟振波 ,張玓,杜寧寧,吳松,陳中祥. 一種葉黃素的制備設備[P]. 黑龍江:CN203187608U,2013-09-11.
[24]徐革鋒,劉矢,蔣樹義,崔存河,牟振波 ,劉洋. 鮭科魚類自動選卵裝置[P]. 黑龍江:CN203136789U,2013-08-21.
[25]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陳中祥,王海濤. 一種新型蒸餾瓶[P]. 黑龍江:CN202778543U,2013-03-13.
[26]劉洋,蔣樹義,徐革鋒,牟振波 . 魚類生物組織酶液提取均質儀[P]. 黑龍江:CN202710373U,2013-01-30.
[27]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陳中祥,王海濤. 一種定量手持加鹽器[P]. 黑龍江:CN202683238U,2013-01-23.
[28]劉洋,徐革鋒,牟振波 . 鮭科魚類分苗篩[P]. 黑龍江:CN202524901U,2012-11-14.
[29]張玉勇,紀鋒,牟振波 . 鮭科魚類魚卵測量板[P]. 黑龍江:CN201365458,2009-12-23.
發明授權:
[1]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基于三維組學數據的西藏特色魚類基因組組裝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84004B,2023-06-27.
[2]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多倍體生物基因組二倍化程度量化評估的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83995B,2023-06-16.
[3]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 一種全基因組多態性SSR分子標記的篩選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540408B,2023-06-02.
[4]佟廣香,牟振波 ,馬凱,匡友誼,張永泉,韓世成,張慶新,尹家勝. 一種黑斑原鮡幼魚的人工培育方法[P]. 黑龍江省:CN112772470B,2022-07-19.
[5]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胡宇松. 一種無接觸式魚類形態表型自動獲取裝置及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738279B,2022-01-04.
[6]劉海平,牟振波 ,肖世俊,廖宇航. 一種基于三維掃描模型的魚類表型自動提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1754527B,2022-01-04.
[7]曾本和,劉海平,王金林,王萬良,牟振波 ,周建設,潘瑛子,林少卿. 一種野生拉薩裂腹魚人工繁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0537506B,2021-06-25.
[8]王且魯,王金林,劉飛,王萬良,曾本和,潘瑛子,周建設,牟振波 . 一種野生黑斑原鮡成魚的馴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9601435B,2021-05-11.
[9]曾本和,王萬良,劉海平,王金林,林少卿,牟振波 . 一種拉薩裂腹魚受精卵孵化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10521643B,2021-04-02.
[10]劉海平,徐兆利,楊瑞斌,牟振波 ,曾本和,王萬良. 一種提高異齒裂腹魚精子活率和活力的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8244001B,2020-12-11.
[11]張馳,牟振波 ,劉飛,陳美群. 一種活體魚標本拍攝裝置及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9946902B,2020-11-06.
[12]徐革鋒,馬波,劉志國,牟振波 ,郝其睿,張慶漁. 烏蘇里白鮭苗種培育方法[P]. 黑龍江省:CN107079843B,2020-08-14.
[13]曾本和,王萬良,周建設,張忭忭,牟振波 . 防止異齒裂腹魚魚卵孵化過程中水霉傳染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7260815B,2020-07-03.
[14]王萬良,周建設,曾本和,王建銀,李寶海,牟振波 ,劉海平,張馳. 拉薩裸裂尻魚的人工催產方法[P]. 西藏自治區:CN106879510B,2019-04-19.
[15]劉洋,牟振波 ,徐革鋒,王炳謙,尹家勝. 一種細鱗鮭養殖動態定量投喂方法[P]. 黑龍江省:CN106295030B,2019-03-12.
[16]劉洋,蔣樹義,徐革鋒,牟振波 . 魚類生物組織酶液提取均質儀及制備方法[P]. 黑龍江省:CN102680300B,2016-12-14.
[17]牟振波 ,徐革鋒,郝其睿,馬波,劉志國. 一種烏蘇里白鮭魚苗的繁殖方法[P]. 黑龍江省:CN104488787B,2016-11-16.
[18]徐革鋒,牟振波 ,劉洋. 一種細鱗鮭幼魚專用飼料[P]. 黑龍江省:CN103229912B,2014-06-11.
[19]徐革鋒,牟振波 ,劉洋. 一種細鱗鮭精液超低溫冷凍保存方法[P]. 黑龍江省:CN102986652B,2013-12-18.
[20]牟振波 ,劉洋,徐革鋒,李永發,韓英. 一種洛氏鱥魚苗的繁殖方法[P]. 黑龍江省:CN102499159B,2013-10-23.
[21]劉洋,牟振波 ,徐革鋒,李永發,李明. 細鱗鮭苗種培育方法[P]. 黑龍江省:CN101755699B,2011-12-07.
[22]張玉勇,白慶利,牟振波 ,石連玉. 山女鱒與虹鱒遠緣雜交方法[P]. 黑龍江省:CN101322478B,2011-08-17.
[23]牟振波 ,徐革鋒,李永發,張玉勇,劉洋. 一種細鱗魚的人工催產方法[P]. 黑龍江省:CN101461341B,2011-08-17.
[24]徐革鋒,牟振波 ,杜佳,李永發. 哲羅魚與細鱗魚遠緣雜交方法[P]. 黑龍江省:CN101317558B,2010-12-29.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各類期刊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論文100余篇。
出版專著:
1、《雅魯藏布江裂腹魚類養護體系及典型生境識別》,劉海平,牟振波 ,曾本和 編 ,化學工業出版社,2023年03月
發表SCI論文:
1. Amplification of rainbow trout microsatellites in Brachymystax lenok(虹鱒微衛星標記在細鱗魚的擴增) Z . Y. JIA, Y. Y. ZHANG, L . Y. SHI, Q . L. BAI, S . B. JINand Z . B. MOU(賈志英、張玉勇、石連玉、白慶利、金舒博、牟振波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分子生態資源)(加拿大) (2008)8, 1520–1521 SCI 通訊作者
2. 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n survival, growth and size variation of juvenile 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 1773)(養殖密度變化對細鱗魚幼魚生長、成活的影響)Y-Y.Zhang, Z-Y. Jia, F. Ji1and Z-B. Mou(張玉勇、賈志英、紀鋒、牟振波 )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德國) 魚類學應用雜志2008(24), 685–689 SCI 通訊作者
3. Threatened fishes of the world: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1773)(瀕危魚類細鱗魚)Gefeng Xu ;Feng Wang; Yang Liu ;Yongfa Li ;Zhenbo Mou(徐革鋒、王鋒、劉洋、李永發、牟振波 )Environ Biol Fish(魚類生物環境)(荷蘭)2009(85), (2009.6.18日電子版) SCI 通訊作者
4. Detection and Comparison of 10 Metals in Brachymystax Lenok from the Genhe River and Ussuri River(根河、烏蘇里江細鱗魚10種金屬物質的檢測及比較)Haitao Wang,Zhenbo Mou(王海濤、牟振波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亞洲化學學報(印度) 2011(23)10:4715-4716 SCI 通訊作者
5. Dietary Lipid Level Induced Antioxidant Response in Manchurian Trout, Brachymystax lenok (Pallas) Larvae(飼料脂類水平誘導細鱗魚稚魚抗氧化反應)Hui Zhang ; Zhenbo Mu ; LiangMei Xu ; Gefeng Xu ;Min Liu ; Anshan Shan(張輝、牟振波 、許良梅、徐革鋒、劉敏、單安山)Lipids 脂類(美國油類化學家學會) 2009,44:643–654 SCI 第二作者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1]潘瑛子,楊欣蘭,曾本和,牟振波 . 西藏羊卓雍錯高原裸鯉腸道寄生蠕蟲的種群生態[J]. 中國水產科學,2022,29(01):149-156.
[2]張穎,尹家勝,馬波,李寶海,牟振波 . 黑斑原鮡皮膚組織結構及其COL1A1基因的克隆與分析[J]. 高原科學研究,2021,5(03):1-10.
[3]席杰,鄭宗林,牟振波 ,劉飛,劉欣苑,申劍,劉海平,周燕. 黑斑原仔稚魚藏匿行為研究[J]. 水生生物學報,2021,45(05):1129-1137.
[4]馬凱,佟廣香,張永泉,張慶漁,尹家勝,牟振波 ,匡友誼. 尖裸鯉染色體核型分析及進化地位研究[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49(12):28-33+42.
[5]扎西拉姆,陳美群,牟振波 ,楊欣蘭,許可德,王萬良. 西藏浪錯夏季浮游植物組成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 水產科學,2022,41(01):137-142.
[6]王萬良,牟振波 ,周建設,王且魯,陳美群,張馳. β-葡聚糖對亞東鮭幼魚存活及生長的影響[J]. 水產科學,2021,40(02):273-278.
[7]曾本和,劉海平,旺久,牟振波 ,王萬良,王金林,周建設,朱成科,楊瑞斌. 拉薩裂腹魚魚卵振動敏感性及其適宜孵化模式[J]. 水產科學,2021,40(05):733-739.
[8]潘瑛子,付佩佩,王且魯,周建設,牟振波 ,胡光冉. 西藏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蟲的分布類型及種間關系[J]. 中國水產科學,2021,28(02):231-238.
[9]周建設,王且魯,王萬良,曾本和,王金林,牟振波 . 黑斑原肌肉脂肪酸及無機鹽組成特征分析[J]. 水產科學,2020,39(03):414-419.
[10]劉飛,牟振波 ,王且魯,劉海平,韋慧,張忭忭,扎西拉姆,周建設,張馳. 西藏浪錯蘭格湖裸鯉種群繁殖生物學特征[J]. 動物學雜志,2020,55(01):58-66.
[11]王萬良,牟振波 ,曾本和,王金林,王且魯,古桑德吉. 亞東鮭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 西藏農業科技,2019,41(S1):197-200.
[12]徐兆利,曾本和,楊瑞斌,牟振波 ,李寶海,王萬良,張忭忭,劉海平. 飼料蛋白質水平對拉薩裸裂尻魚幼魚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動物營養學報,2019,31(12):5645-5654.
[13]陳美群,潘瑛子,牟振波 ,劉海平,周建設,王萬良,曾本和,扎西拉姆. 西藏3種冷水魚皮膚病灶中潛在病原微生物分析[J]. 西南農業學報,2019,32(09):2245-2252.
[14]王金林,王萬良,王且魯,曾本和,劉海平,牟振波 ,周建設. 野生與馴養異齒裂腹魚肌肉營養成分比較分析[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9,24(09):105-113.
[15]劉海平,劉孟君,牟振波 ,劉艷超,次仁羅杰,劉書蘊,劉樂樂,饒昌偉. 西藏雙須葉須魚早期發育特征[J]. 水生生物學報,2019,43(05):1041-1055.
[16]曹永生,李紹戊,王荻,盧彤巖,牟振波 . 噬菌體在鮭鱒魚細菌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水產學雜志,2019,32(04):1-8.
[17]張馳,張忭忭,牟振波 ,周建設,曾本和,劉海平,王萬良. 鹽度對亞東鮭魚苗生長及存活的影響[J]. 西南農業學報,2019,32(07):1659-1663.
[18]戶國,都雪,程磊,紀鋒,牟振波 ,馬波,李雷,金星. 西藏漁業資源現狀、存在問題及保護對策[J]. 水產學雜志,2019,32(03):58-64.
[19]劉飛,牟振波 ,張馳,周建設,扎西拉姆,李寶海,韋慧,久美. 西藏浪錯蘭格湖裸鯉的年齡與生長[J]. 四川動物,2019,38(04):425-432.
[20]張馳,張忭忭,牟振波 ,周建設,曾本和,劉海平,王萬良. 鹽度對亞東鮭魚苗生長及存活的影響[J]. 西南農業學報,2019,32(05):1206-1210.
[21]周建設,曾本和,王且魯,王萬良,牟振波 ,王金林,張馳. 不同海拔拉薩裸裂尻線粒體16S rRNA基因序列變異及遺傳多樣性分析[J]. 水產科技情報,2019,46(03):130-134.
[22]張穎,呂偉華,盧彤巖,尹家勝,牟振波 . 溫度對黑斑原(魚兆)仔魚生長的影響[J]. 水產學雜志,2019,32(02):1-5.
[23]曾本和,王萬良,周建設,張忭忭,王金林,劉海平,牟振波 . 5種中草藥對異齒裂腹魚魚卵水霉防治效果[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9,54(02):47-54.
[24]王且魯,周建設,王金林,劉飛,王萬良,曾本和,牟振波 . 野生黑斑原鮡種魚的馴化和日常養護[J]. 科學養魚,2019,(03):12.
[25]曾本和,張忭忭,牟振波 ,劉海平,周建設,王萬良. 3種西藏土著魚類幼魚水溫耐受性的初步研究[J]. 水產科學,2019,38(01):115-118.
[26]周建設,張馳,劉海平,馬波,王萬良,曾本和,牟振波 . DNA條形碼在西藏水系裂腹魚亞科魚類鑒定中的研究[J]. 淡水漁業,2019,49(01):33-41.
[27]曾本和,張忭忭,劉海平,王建,王萬良,朱成科,牟振波 ,王金林,周建設,旺久. 飼料蛋白質水平對拉薩裸裂尻魚幼魚生長、飼料利用、形體指標和肌肉營養成分的影響[J]. 動物營養學報,2019,31(03):1231-1239.
[28]周建設,王萬良,朱挺兵,李寶海,張馳,曾本和,牟振波 . 黑斑原肌肉營養成分與品質評價[J]. 水產科學,2018,37(06):775-780.
[29]曾本和,周建設,王萬良,張忭忭,劉海平,旺久,牟振波 . 水溫對異齒裂腹魚幼魚存活、攝食和生長的影響[J]. 淡水漁業,2018,48(06):77-82.
[30]王金林,牟振波 ,王且魯,張忭忭,周建設,曾本和,王萬良. 西藏裂腹魚亞科魚類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4):16-19.
[31]王萬良,王建銀,周建設,曾本和,牟振波 ,張忭忭. 野生拉薩裸列尻的人工繁殖和苗種培育[J]. 水產科技情報,2018,45(02):95-98.
[32]劉洋,劉紅柏,徐革鋒,牟振波 ,尹家勝. 水溫對不同規格細鱗鮭攝食和生長的影響[J]. 中國水產科學,2018,25(02):286-293.
[33]王萬良,王建銀,周建設,曾本和,張馳,潘瑛子,牟振波 . 饑餓和恢復投喂對亞東鮭幼魚的補償生長[J]. 水產科學,2018,37(01):100-104.
[34]劉海平,牟振波 ,蔡斌,李寶海,張忭忭,周建設,張馳,潘瑛子,陳美群. 供給側改革與科技創新耦合助推西藏漁業資源養護[J]. 湖泊科學,2018,30(01):266-278.
[35]曾本和,王萬良,朱龍,陳美群,劉海平,張弛,牟振波 ,朱成科,向梟,周建設. 飼料蛋白質水平對臺灣泥鰍生長性能、形體指標和體成分的影響[J]. 動物營養學報,2017,29(09):3413-3421.
[36]王萬良,張忭忭,王建銀,周建設,曾本和,張馳,牟振波 . 雙須葉須魚人工繁殖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4):105-107.
[37]徐革鋒,牟振波 ,陳懷發,黃天晴,王炳謙,谷偉,戶國,韓英. 三倍體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卵巢分化及滯育的調控機制研究[J]. 海洋與湖沼,2017,48(02):358-367.
[38]徐革鋒,劉洋,郝其睿,王玉裕,牟振波 . 不同蛋白質和脂肪水平對細鱗鮭幼魚生長和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 中國水產科學,2016,23(06):1311-1319.
[39]湯施展,黃麗,陳中祥,白淑艷,張芳梅,吳松,覃東立,牟振波 . 柱前衍生化-氣相色譜法測定水產品中的游離甲醛[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6,6(02):51-56.
[40]湯施展,陳中祥,白淑艷,王海濤,郝其睿,吳松,杜寧寧,牟振波 . 5種水產藥物對虹鱒幼魚的急性毒性[J]. 水產學雜志,2015,28(06):33-37.
[41]白淑艷,陳中祥,覃東立,湯施展,張芳梅,杜寧寧,吳松,牟振波 . ICP-MS法測定大菱鲆飼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6,38(01):140-145.
[42]覃東立,姜海峰,黃曉麗,高磊,陳中祥,牟振波 ,李剛. 松花江沉積物汞的新變化:分布、演化與現狀及潛在生態風險評估[J]. 環境科學學報,2016,36(06):1910-1916.
[43]徐革鋒,牟振波 ,韓英,劉洋,郝其睿,白慶利. 溫度和流速對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幼魚游泳能力的影響及其與呼吸代謝的關系[J]. 海洋與湖沼,2015,46(04):786-792.
[44]劉洋,李鐘杰,張堂林,苑晶,牟振波 ,劉家壽. Growth and energy budget of juvenile lenok Brachymystax lenok in relation to ration level[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5,33(02):347-355.
[45]韓英,郝其睿,魏菁,趙榮偉,牟振波 ,徐革鋒,劉洋. 毒死蜱和阿特拉津對鯉肝臟的影響[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5,46(03):67-73.
[46]XU Gefeng 徐革鋒,YIN Jia sheng 尹家勝,WANG Yuyu 王裕玉,HAN Ying 韓英,MA Bo 馬波,LIU Yang 劉洋,MOU Zhenbo 牟振波 . Effects of different acclimation conditions on sustainable swimming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lenok,Brachymystax lenok(Pallas)[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5,35(6).
[47]覃東立,康凱,吳松,湯施展,白淑艷,杜寧寧,牟振波 . 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檢測漁用中草藥中6種磺胺類抗生素[J]. 水產學雜志,2014,27(06):55-58+65.
[48]郝其睿,牟振波 ,徐革峰,劉斌,韓英. 興凱湖翹嘴鲌(Culter alburnus)LPL基因克隆及其表達[J]. 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4,48(06):741-745.
[49]徐革鋒,劉洋,姜旭陽,韓英,李想,牟振波 . 6種胃腸激素樣內分泌細胞在細鱗鮭消化道的定位[J]. 中國水產科學,2014,21(05):944-953.
[50]陳中祥,戰培榮,牟振波 ,覃東立. 鰱攝食人工投喂藻類碳收支的實驗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14,27(04):35-37+45.
[51]牟振波 ,徐革鋒,劉洋,李永發. 洛氏(Phoxinus lagowsrii)胚胎及仔魚發育研究[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4,45(07):98-103.
[52]徐革鋒,尹家勝,韓英,劉洋,牟振波 . 溫度對細鱗鮭幼魚最大代謝率和代謝范圍的影響[J]. 水生態學雜志,2014,35(03):56-60.
[53]徐革鋒,尹家勝,韓英,馬波,牟振波 . 不同適應條件對細鱗鮭幼魚游泳能力的影響[J]. 生態學報,2015,35(06):1938-1946.
[54]覃東立,白淑艷,湯施展,王海濤,姜海峰,牟振波 . 微波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同時測定水產品中28種微量元素[J]. 食品工業科技,2014,35(18):67-70+79.
[55]覃東立,湯施展,白淑艷,鄭敏,王海濤,陳中祥,吳松,牟振波 . 東北地區鯉、鯽、草魚肌肉中重金屬含量評價[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4,33(02):264-270.
[56]徐革鋒,王裕玉,韓英,李想,馬波,劉洋,牟振波 . 不同溫度條件下運動和攝食對細鱗鮭幼魚代謝模式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2014,25(04):1156-1162.
[57]孫言春,許憲祝,朱曉東,牟振波 ,葛彥龍,吳松,杜寧寧. UPLC-MS/MS測定水產品中氟喹諾酮類藥物前處理優化[J].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3,45(10):52-57.
[58]徐革鋒,劉洋,李永發,牟振波 . 細鱗鮭早期發育過程中的消化系統發生[J]. 中國水產科學,2013,20(04):733-742.
[59]張芳梅,牟振波 ,陳中祥,覃東立,吳松. 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水產品中15種鄰苯二甲酸酯[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3,3(02):36-42.
[60]孫言春,許憲柱,湯施展,陳思,白淑艷,牟振波 ,趙吉偉. 水產品質檢實驗室樣品管理[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3,3(02):98-101.
[61]牟振波 . 二十一世紀前十年全球鮭科魚類養殖狀況[J]. 水產學雜志,2013,26(02):59-62.
[62]孫言春,許憲祝,徐衍嶺,譚志軍,牟振波 ,杜寧寧.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魚卵中的17種氨基酸[J]. 色譜,2013,31(03):275-280.
[63]徐革鋒,劉洋,李永發,牟振波 . 不同投喂率對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幼魚生長及體成分的影響[J]. 海洋與湖沼,2013,44(02):433-437.
[64]孫言春,李池陶,杜寧寧,曹頂臣,牟振波 ,吳松,王海濤,陳中祥.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水體與底泥中孔雀石綠及隱色孔雀石綠殘留[J]. 分析測試學報,2013,32(02):205-210.
[65]覃東立,吳松,鄭敏,陳中祥,趙吉偉,牟振波 .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漁業水域中百草枯和敵草快[J]. 分析試驗室,2013,32(02):54-57.
[66]牟振波 ,李永發,徐革鋒,張玉勇,劉洋. 細鱗魚全人工繁育技術的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13,26(01):15-18.
[67]徐革鋒,劉洋,谷偉,牟振波 . 不同生長階段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消化酶活性比較研究[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43(12):109-114.
[68]張芳梅,牟振波 ,陳中祥,覃東立,吳松. 黑龍江流域漁業環境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監測[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12,29(12):1133-1134.
[69]孫言春,王瑛,杜寧寧,吳松,牟振波 ,湯施展.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測定磺胺間甲氧嘧啶與鯉魚血漿蛋白結合率[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2(04):81-85.
[70]覃東立,牟振波 ,陳思,張芳梅,吳松. 水產品中溴氰菊酯的風險評估(一)[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2(03):1-6.
[71]徐革鋒,劉洋,牟振波 ,李永發. 細鱗鮭早期發育過程中免疫器官發生[J]. 中國水產科學,2012,19(04):568-576.
[72]徐革鋒,劉洋,谷偉,牟振波 . 白點鮭(Salvelinus leucomaenis)精子活力的觀察[J]. 水產學雜志,2012,25(02):28-30+34.
[73]孫言春,吳松,牟振波 .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鯉科魚受精卵、卵巢及精巢中孔雀石綠及隱色孔雀石綠殘留[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2(01):80-86.
[74]徐革鋒,牟振波 ,尹家勝. 細鱗鮭(Brachymystax lenok)與哲羅鮭(Hucho taimen)的血液學比較研究[J]. 海洋與湖沼,2012,43(01):100-105.
[75]牟振波 ,劉洋,徐革鋒,李永發. 細鱗魚攝食和生長最適水溫的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11,24(04):6-8+24.
[76]李永發,張永泉,劉洋,徐革鋒,牟振波 . 黑龍江兩種生態類型水域細鱗魚肌肉營養成分的比較分析[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11,42(09):97-103.
[77]孫言春,張潔,牟振波 ,許憲祝. 固相萃取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測定水產品中硝基呋喃類代謝物殘留研究[J]. 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1,1(02):54-59.
[78]覃東立,牟振波 ,陳中祥,趙吉偉,沈艷玲. 凝膠滲透色譜和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水產品中33種擬除蟲菊酯[J]. 分析試驗室,2011,30(09):30-34.
[79]劉洋,牟振波 ,徐革鋒,李永發. 水溫對細鱗魚幼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 水產學雜志,2011,24(03):6-9.
[80]徐革鋒,劉洋,牟振波 . 魚類消化道內分泌細胞概述及研究方法[J]. 水產學雜志,2011,24(03):60-64+68.
[81]陳中祥,牟振波 . 濾食性魚類在淡水漁業中的碳匯作用初探[J]. 水產學雜志,2011,24(03):65-68.
[82]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陳中祥. 松花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汞污染調查[J]. 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28(06):517-519.
[83]牟振波 ,李永發,徐革鋒,劉洋,叢宇. 細鱗魚在人工流水養殖下的生長特性[J]. 水產學雜志,2011,24(02):13-16.
[84]劉洋,徐革鋒,陳玉春,李永發,牟振波 . 細鱗魚氣單胞茵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1,26(03):277-280.
[85]張輝,牟振波 ,劉敏,徐革峰. 高脂飼料對細鱗魚稚魚刷狀緣膜水解酶發育的影響[J]. 飼料工業,2011,32(04):29-32.
[86]覃東立,牟振波 ,趙吉偉,陳中祥,姜秋俚. 松花江流域漁業生態環境汞污染現狀評價[J]. 環境保護科學,2011,37(01):66-69.
[87]杜佳,徐革鋒,韓英,牟振波 . 尖吻細鱗鮭胚胎及仔、稚、幼魚發育的研究[J].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2010,25(05):379-385.
[88]徐革鋒,杜佳,張永泉,劉洋,尹家勝,牟振波 . 哲羅魚(♀)與細鱗魚(♂)雜交種胚胎及仔稚魚發育[J]. 中國水產科學,2010,17(04):630-638.
[89]徐革鋒,葉遠濤,劉洋,牟振波 ,李永發. 雌雄細鱗魚肌肉營養成分比較分析[J]. 水產學雜志,2010,23(02):29-33.
[90]徐革鋒,尹家勝,劉洋,李永發,杜佳,牟振波 . 哲羅鮭(♀)×細鱗鮭(♂)的人工育苗技術初步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0,19(02):178-183.
[91]劉洋,徐革鋒,牟振波 ,李永發. 黑龍江水系細鱗魚肌肉營養成分分析與品質評價[J]. 營養學報,2010,32(01):99-100.
[92]王荻,徐革鋒,劉洋,盧彤巖,牟振波 . 烏蘇里江流域尖吻細鱗鮭及鈍吻細鱗鮭群體遺傳多樣性分析[J].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10,19(01):19-23.
[93]徐革鋒,李永發,范兆廷,劉洋,杜佳,張玉勇,牟振波 . 細鱗魚卵子發生過程中細胞器的形態變化與作用[J]. 動物學雜志,2009,44(06):81-88.
[94]李永發,叢宇,徐革鋒,劉洋,牟振波 . 細鱗魚發眼卵孵化及仔、稚魚培育[J]. 水產學雜志,2009,22(04):34-35.
[95]徐革鋒,陳俠君,杜佳,牟振波 . 魚類消化系統的結構、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與特性[J]. 水產學雜志,2009,22(04):49-55.
[96]杜佳,徐革鋒,韓英,牟振波 . 魚類消化道組織學研究進展[J]. 水產學雜志,2009,22(04):56-64.
[97]李海龍,張瀾瀾,胡姝,牟振波 ,徐革峰,韓英. 黑龍江茴魚苗種培育及疾病防治[J]. 黑龍江水產,2009,(06):28-31.
[98]徐革鋒,尹家勝,劉洋,李永發,杜佳,牟振波 . 哲羅鮭與細鱗鮭屬間遠緣雜交的初步研究[J]. 中國水產科學,2009,16(06):959-966.
[99]王荻,徐革鋒,劉洋,盧彤巖,牟振波 . 兩種雙酶切組合在細鱗魚AFLP體系中的比較分析[J].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9,24(05):459-464.
[100]徐革鋒,牟振波 ,薛淑群,張玉勇,李永發,杜佳,陳玉春. 不同流域細鱗魚染色體遺傳多態性分析[J]. 水生生物學報,2009,33(05):975-979.
[101]王荻,徐革鋒,劉洋,盧彤巖,牟振波 . 細鱗魚三個野生種群的遺傳多樣性AFLP分析[J].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09,17(04):638-644.
[102]張玉勇,白慶利,賈忠賀,徐革鋒,牟振波 ,王炳謙. 山女鱒和虹鱒的雜交子代與其親本后代早期生產性能的比較[J].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9,24(04):362-365.
[103]徐革鋒,張瀾瀾,張蕾,牟振波 . 人工養殖細鱗魚常見疾病及其防治[J]. 黑龍江水產,2009,(03):18-21.
[104]張輝,牟振波 ,單安山,劉敏. 魚類的維生素C營養[J]. 飼料工業,2009,30(08):48-51.
[105]張玉勇,白慶利,賈智英,牟振波 ,趙海燕. 虹鱒、山女鱒及其雜交子代(虹鱒♀×山女鱒♂)的微衛星分析[J]. 水產學報,2009,33(02):188-195.
[106]賈鐘賀,徐革鋒,牟振波 ,陳玉春,姜作發. 金鱒偽雄魚的制備及全雌三倍體的誘導[J].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9,24(01):8-11.
[107]錢學磊,孫中武,尹洪濱,龐艷紅,張地龍,牟振波 . 牡丹江水系鈍吻細鱗鮭的同工酶[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9,37(01):89-91+110.
[108]徐革鋒,李永發,王炳謙,賈鐘賀,陳玉春,杜佳,牟振波 . 不同pH人工精漿對性逆轉金鱒雄魚精子活力的影響[J].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8,17(06):647-654.
[109]張輝,單安山,劉敏黑,牟振波 . 細鱗魚仔魚腸上皮細胞刷狀緣膜囊制備方法的研究[J]. 中國飼料,2008,(10):16-18.
[110]韓英,張瀾瀾,徐革峰,牟振波 ,趙吉偉. 黑龍江茴魚(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Dybowski)精子活力的觀察[J]. 水產學雜志,2008,(01):9-14.
[111]張玉勇,徐革鋒,金舒博,牟振波 . 養殖密度對餌料馴化期細鱗魚稚魚生長的影響[J].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2008,(03):321-326.
[112]張輝,單安山,牟振波 . 植物飼料成分中抗營養因子對魚類的影響[J]. 飼料廣角,2008,(09):34-37.
[113]張輝,單安山,牟振波 ,王鳳波. 魚類脂類代謝調控機制[J]. 飼料工業,2008,(02):41-44.
[114]牟振波 ,徐革鋒,楊雙英. 細鱗魚卵巢濾泡細胞的發育及功能[J]. 中國水產科學,2008,(01):167-171.
[115]韓英,張瀾瀾,牟振波 ,趙吉偉,徐革峰. 黑龍江茴魚的人工繁殖[J]. 科學養魚,2008,(01):6-7+85.
[116]張玉勇,牟振波 ,房殿武. 幾種常用消毒劑對細鱗魚魚種急性毒性試驗[J]. 水產學雜志,2007,(02):63-66.
[117]徐革鋒,夏大明,姚德鑫,李永發,張玉勇,牟振波 . 不同餌料對細鱗魚仔魚開口馴化的比較[J]. 水產學雜志,2007,(02):7-11.
[118]張玉勇,王炳謙,牟振波 . 常規育種技術在鮭鱒魚類品種遺傳改良中的應用[J]. 安徽農學通報,2007,(16):143-146.
[119]徐革鋒,陳松波,牟振波 . 細鱗魚的卵黃發生[J]. 中國水產科學,2007,(03):377-382.
[120]白慶利,牟振波 ,于洪賢,尹家勝,賈鐘賀. 野生細鱗魚的生物學特性及繁殖力[J]. 水產學雜志,2007,(01):69-73.
[121]楊雙英,徐革鋒,牟振波 ,夏大明. 虹鱒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組織學觀察及四倍體制備最佳時機的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07,(01):85-90+113.
[122]王炳謙,谷偉,賈鐘賀,趙吉偉,牟振波 ,范兆廷. 虹鱒不同養殖群體雜交F_1及其自繁系生產性能的比較[J]. 淡水漁業,2007,(02):65-69.
[123]徐奇友,許紅,李嬋,白慶利,牟振波 . 虹鱒魚飼料中肉骨粉替代魚粉的研究[J]. 飼料工業,2007,(06):26-27.
[124]張輝,牟振波 ,單安山. 魚類磷脂營養研究進展[J]. 飼料工業,2007,(04):43-46.
[125]耿波,孫效文,牟振波 ,梁利群,歐陽紅生. 鯉春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分離及同源性比較[J]. 生物技術通報,2006,(S1):450-454.
[126]牟振波 ,劉偉,徐革鋒. 烏蘇里江二種細鱗魚生物學比較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06,(02):1-8.
[127]徐革鋒,李永發,賈鐘賀,楊雙英,牟振波 . 虹鱒、銀鮭及其雜交種血液指標的比較研究[J].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6,(03):212-218.
[128]王炳謙,賈鐘賀,徐連偉,牟振波 . 白化體虹鱒眼球色和體色遺傳的初步研究[J].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2006,(02):112-116.
[129]徐革鋒,賈鐘賀,楊雙英,牟振波 . 尖吻和鈍吻細鱗魚(Brachymystax Lenok)精子活力的觀察[J]. 水產學雜志,2005,(02):16-21.
[130]王炳謙,徐連偉,賈鐘賀,牟振波 ,范兆廷. 熱休克誘導全雌虹鱒三倍體[J]. 水產學雜志,2005,(02):22-27.
[131]牟振波 ,徐革鋒,黃金善,范兆廷. 金鱒和道氏虹鱒耗氧率和窒息點的比較研究[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5,(03):345-349.
[132]王丙乾,賈鐘賀,徐連偉,牟振波 . 日本金鱒(Oncorhyncus mykiss)和道氏虹鱒及其雜交后代生產性能的比較研究[J]. 水產學雜志,2005,(01):38-42.
[133]夏重志,陸九韶,李永發,牟振波 ,曹廣斌. 陸封型大西洋鮭生物學特性與移植馴化技術[J]. 水產學雜志,2003,(02):19-26.
[134]王丙乾,曹廣斌,牟振波 ,曲立,孫大江. 鮭鱒魚類健康養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J]. 水產學雜志,2003,(02):83-89.
[135]尹洪濱,牟振波 ,孟繁華. 大西洋鮭的染色體核型[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3,(01):27-28.
[136]夏重志,牟振波 ,陸久韶,李永發. 陸封型大西洋鮭發眼卵孵化及苗種培育試驗[J]. 水產學雜志,2002,(01):1-4.
[137]李永發,牟振波 ,牛紅燕,張艷. 陸封型大西洋鮭發眼卵孵化和稚魚養殖[J]. 水產學雜志,2002,(01):5-7.
[138]陸久韶,李永發,牟振波 ,夏重志. 金鱒發眼卵孵化及苗種培育試驗[J]. 水產學雜志,2002,(01):74-77.
[139]夏重志,陳金平,牟振波 . 大西洋鮭的生態學資料[J]. 水產學雜志,1998,(02):61-65.
[140]董崇智,牟振波 ,趙彩霞,李懷明. 高白鮭仔魚、稚魚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攝食強度試驗[J]. 水利漁業,1991,(05):13-16.
[141]李懷明,牟振波 ,李永發,李小龍,董崇智,趙彩霞. 高白鮭養殖、繁殖技術的研究總結報告[J]. 鮭鱒漁業,1991,(01):16-23.
[142]牟振波 ,李懷明,李永發,李小龍. 高白鮭仔魚飼育[J]. 鮭鱒漁業,1991,(01):36-44.
[143]牟振波 ,李懷明,李永發,李小龍. 高白鮭的人工繁殖[J]. 淡水漁業,1991,(06):20-22+17.
[144]李懷明,牟振波 ,李小龍,李永發. 高白鮭人工繁殖試驗初報[J]. 鮭鱒漁業,1988,(01):80-83+4.
發表會議論文:
[1]司勝娟,王瑩,徐革鋒,楊世勇,牟振波 ,宋昭彬. 細鱗魚和秦嶺細鱗魚線粒體全基因組[A]. 四川省動物學會、重慶市動物學會、貴州省動物學會、云南省動物學會、陜西省動物學會、甘肅省動物學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學會、寧夏回族自治區動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西部動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四川省動物學會、重慶市動物學會、貴州省動物學會、云南省動物學會、陜西省動物學會、甘肅省動物學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學會、寧夏回族自治區動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動物學會,2012:65.
[2]王荻,徐革鋒,劉洋,盧彤巖,牟振波 . 兩種雙酶切組合在細鱗魚AFLP體系中的比較分析[A]. 中國水產學會.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學會,2008:178.
[3]徐革鋒,牟振波 ,賈鐘賀,李永發,陳玉春,杜佳. 不同pH人工精漿對性逆轉金鱒雄魚精子活力的影響[A]. 中國水產學會.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水產學會:中國水產學會,2008:190.
[4]徐革鋒,劉洋,牟振波 ,張玉勇,杜佳. 不同流域細鱗魚染色體演化的初步研究[A]. 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院第77場工程科技論壇·2008水產科技論壇——漁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集[C].中國工程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2008:28-33.
榮譽獎勵:
1. 2010年獲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 獲水產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3. 2007年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4. 2015年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西藏日報報道:
在西藏進行科學增殖放流很有必要
——專訪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牟振波
按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的要求,增殖放流的苗種和親本應當是本地原生種;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
西藏開展土著魚類科學增殖放流暨相關知識科普活動非常有意義。時至歲末,2019年區農科院水產科學研究所增殖放流工作已圓滿結束。日前,就我區增殖放流和其意義及下一步工作計劃,記者專訪了自治區農科院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牟振波。
“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灘涂、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漁業生物的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的數量,改善和優化水域的群落結構。從廣義上講,還包括改善水域的生態環境,向特定水域投放某些裝置(如附卵器、人工魚礁等)以及野生種群的繁殖保護等間接增加水域種群資源量的措施。”牟振波說。
他說,西藏共有73種(含亞種)魚類,但因不科學放流,目前,西藏水域外來的物種已經達到20多種,擠占了本地魚類的生存空間。
牟振波介紹,外來物種必然導致對生存條件的競爭,如對餌料資源的重新分配、對生活空間的占有等,使水體原有的種群之間的生態平衡關系發生改變,尤其是肉食性魚類的放流務必謹慎處理。放流新品種進入新環境適應后,由于新環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繁衍速度的天敵,一般會比當地封閉水域中的土著種類有更強的競爭力,壓制甚至滅絕了當地優良的地方名貴品種。例如,新疆博斯騰湖在將額爾齊斯河水系的雅羅魚等進行放流時,無意間將河鱸也引入了該湖,河鱸很快成了優勢品種,對其他魚類造成嚴重危害。
目前,保護魚類技術手段有如下幾種:一是建立健全野生魚類保護機制,加強保護宣傳力度,以相關的魚類監管部門為先導,制定并執行相應的漁業管理規定,對野生魚類的捕撈地點、捕撈季節、捕撈種類、捕撈作業時間、捕撈魚類的大小以及對珍稀野生魚類的禁捕范圍進行明確規定。 二是建立珍稀魚類自然保護區,收集魚類的遺傳信息。對瀕危野生魚類,建立相應的魚類遺傳信息綜合庫,收集并保存珍稀野生魚類的遺傳信息,基于魚類種目類別、分布地域和魚群數量,進行編目;重點研究部分魚類消失的關鍵誘因及人類活動對魚類生存的影響;重點考察在生態系統受到威脅時所引起的遺傳多樣性的變異情況,最終建立起野生魚類物種多樣性的研究平臺。另外,還可以擴大土著魚人工繁殖的規模,達到保護土著魚類的目的。
“根據自治區的統一安排,2020年,西藏自治區農科院水產科學研究所將繼續增殖放流西藏各種土著魚類,包括異齒裂腹魚、拉薩裂腹魚、拉薩裸裂尻魚、尖裸鯉、雙須葉須魚等,爭取在黑斑原鮡苗種培育方面再取得更大進步。”牟振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