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植物生殖生物學,名花牡丹的繁殖和育種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20余項研究課題。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牡丹遠緣雜交敗育機理研究,2002-2004年,主持人。
2. 北京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紫斑牡丹在北京的引種研究,2002-2004年,主持人。
3. 國家“863”高科技計劃項目:牡丹切花品種培育與產業化生產,2002-2005年,主持人。
4. 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牡丹遠緣雜交新技術引進,2003-2006年,主持人。
科研成果:
1. 牡丹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開發 成仿云; 王雁; 張佐雙; 何貴梅; 余曉南; 趙孝慶; 李萍; 李云飛; 胡航; 成信云; 秦魁杰; 李龍章; 張文娟; 王蓮英; 秦魁杰; 高志民; 王榮; 龍芳; 高靜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2006-01-01
2. 紫斑牡丹的引種繁殖與在首都園林中的應用 成仿云; 張佐雙; 余曉南; 趙永青; 左麗娟; 趙孝慶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2006-01-01
3. 牡丹新品種選育與產業開發 成仿云; 王雁; 張佐雙; 何貴梅; 于曉南; 趙孝慶; 李萍; 李云飛; 胡航; 成信云; 李龍章; 張文娟; 王蓮英; 秦魁杰; 高志民; 王榮; 龍芳; 高靜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院; 北京植物園; 北京世紀牡丹園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解放牡丹園園藝有限公司; 甘肅奧凱牡丹園林有限公司; 洛陽市土橋花木種苗公司; 北京牡丹芍藥有限公司 2005-12-01
4. 主要商品花卉優質高產新品種選育 張啟翔; 潘會堂; 成仿云; 葛紅; 明軍; 李潞濱; 孫明; 潘文; 王佳; 蔡明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花卉所;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廣東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 2010-09-11
5. (紫斑)牡丹商品化生產與二次開花技術示范 成仿云; 王蓮英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學會 2009-03-09
6. 牡丹遠緣雜交新技術引進 成仿云; 于曉南; 鐘原; 成信云; 劉改秀 【科技成果】北京林業大學 2008-09-24
論文專著:

在《植物學報》、《園藝學報》以及《J. Japan Soc. Hort. Sci. 》、《Bull. Amer. Peony Soc. 》 和《Horti. Acta》等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參編著作4部。
出版專著:
1《中國紫斑牡丹》主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北京 2005
2《中國牡丹與芍藥》李嘉玨主編 參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北京 1998
3《中國牡丹品種圖志》王蓮英主編 參編 中國林業出版社 北京 1997
4《園林苗圃學》主編
發表英文論文:
1 Cheng F.Y. and N Aoki, Development of Forced Tree Peony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Pre-chilling Effect on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ivars. J.Japan Soc. Hort. Sci. 70:46-53, 2001
2 Cheng F.Y and N. Aoki, Endosperm Develop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mbryo Development in Blotched Tree peony (Paeonia rockii ). Bull.Fac.Life Env. Sci. Shimane Univ., 4:7-11,1999
發表中文論文:
1 低溫對盆栽牡丹連續催花生長發育的影響 李紅艷; Philip P.M.Mornya;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0) 2010-07-01
2 芍藥花蕾總RNA提取方法的探討 敖翔;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10-09-26
3 秋水仙素誘導‘鳳丹’牡丹多倍體的初步研究 成仿云; 高靜; 鐘原; 孔紅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會議】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 2009 2009-08-18
4 牡丹高代雜種引種初報 曹羲君;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 2009 2009-08-18
5 中原牡丹花色類型及其分類研究 劉玉英;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9-11-20
6 牡丹組織培養的初步研究 李萍; 成仿云; 何桂梅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第六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4-07-01
7 牡丹組織培養的初步研究 李萍; 成仿云; 何桂梅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第二屆全國植物組織培養、脫毒快繁及工廠化生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4-01
8 紫斑牡丹品種群的形成與組成 成仿云; 于曉南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第十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5-11-01
9 浩態狂香今日逢——讓芍藥怒放在2008年奧運會 成仿云; 高水平; 于曉南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抓住2008年奧運會機遇進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園林綠化水平論文集 2005-10-01
10 芍藥促成栽培及其冷藏與赤霉素處理的影響 成仿云; 龍芳; 于曉南; 杜秀娟; 費菲; 鄔正祥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11 紫斑牡丹的體胚誘導與發生 周秀梅; 成仿云; 鐘原; 齊力旺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 【會議】中國園藝學會十屆二次理事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7-11-01
12 芍藥屬遠緣雜交試驗研究 張棟; 成仿云; 杜秀娟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會議】2007年中國園藝學會觀賞園藝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集 2007-08-01
13 紫斑牡丹愈傷組織誘導條件的初步篩選 鐘原;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會議】2008園藝學進展(第八輯)——中國園藝學會第八屆青年學術討論會暨現代園藝論壇論文集 2008-05-01
14 赤峰地區紫斑牡丹的引種與抗寒性研究 趙雪梅; 成仿云; 唐立紅; 朱月; 袁軍輝; 鞠志新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赤峰學院生命科學系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1-03-15
15 分生結節:一種有價值的植株再生途徑 鐘原; 成仿云; 秦磊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木、花卉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植物學報 2011-05-10
16 圓明園植物資源與景觀現狀調查研究 鐘原; 劉玉英; 邱金梅; 肖佳佳;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0-01-15
17 梅花、牡丹栽培及其文化發展之比較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1-01-15
18 牡丹產業化發展的生產栽培技術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1-08-15
19 滇牡丹分類處理的細胞學與分子生物學證據 孔紅; 成仿云 廊坊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浙江林學院學報 2010-08-15
20 采收前噴鈣對切花芍藥莖桿品質的影響 于曉南; 陸光沛; 成仿云; 鄭黎文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國家花卉工程技術中心; 北京西城外國語學校;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15
21 紫斑牡丹‘書生捧墨’的體胚誘導與發生 周秀梅; 成仿云; 鐘原; 齊力旺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科技學院園林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9-03-15
22 光照強度對牡丹生長發育的影響 左利娟; 成仿云; 張佐雙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植物園 【期刊】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9-01-25
23 芍藥花蕾成熟及開花的階段劃分與形態類型 成仿云; 高水平; 于曉南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 【期刊】園藝學報 2009-04-25
24 赤霉素和生根粉對牡丹促成栽培影響的初步研究 張文娟; 成仿云; 于曉南; 汪燕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6-01-30
25 兩種牡丹胚珠與幼胚離體培養的初步研究 何桂梅; 成仿云; 李萍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園藝學報 2006-02-28
26 芍藥春節催花技術 龍芳;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系;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系 【期刊】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 2006-08-25
27 ‘正午’牡丹有性生殖敗育的形態學觀察 何桂梅;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園藝學報 2006-06-30
28 牡丹芍藥組間雜交種的起源及其發展 何桂梅; 孫菊芳;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北方園藝 2006-11-05
29 芍藥與牡丹組間雜種引種栽培初報 孫菊芳;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中國園林 2007-05-15
30 多季開花植物的研究及其育種概況 王榮;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 【期刊】北方園藝 2007-09-15
31 牡丹組織培養技術的研究進展 李萍;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北方園藝 2007-11-15
32 防褐劑對牡丹組培褐化發生、組培苗生長和增殖的作用 李萍; 成仿云; 張穎星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林木花卉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林木花卉遺傳育種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08-03-15
33 低溫與赤霉素處理對‘鳳丹’牡丹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 成仿云; 杜秀娟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教育部林木花卉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林木花卉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期刊】園藝學報 2008-04-25
34 秋季次開花的牡丹新品種‘傲霜’ 成仿云; 趙第軒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菏澤市玉田牡丹花圃 【期刊】林業科學 2008-07-15
35 三個紫斑牡丹新品種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育部林木花卉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國家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期刊】林業科學 2008-09-15
36 芍藥切花保鮮技術研究進展 余瑞卿; 成仿云; 張秋良; 于曉南; 齊冰潔 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內蒙古農業大學農學院 【期刊】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9-30
37 赤霉素及生根粉對芍藥促成栽培的影響 成仿云; 張文娟; 于曉南; 柴新利; 余瑞卿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 北京; 呼和浩特 【期刊】園藝學報 2005-12-30
38 牡丹在北京園林中的應用 左利娟; 成仿云; 張佐雙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北京植物園 【期刊】中國園林 2004-10-25
39 名花產業化 牡丹當先行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中國花卉園藝 2002-01-08
40 牡丹國內外生產狀況及市場特點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 【期刊】中國花卉園藝 2002-02-08
41 日本牡丹及其商品化生產 成仿云 北京林業大學 【期刊】中國花卉園藝 2002-06-23
42 紫斑牡丹的花藥發育和小孢子發生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日本島根大學生物資源學部附屬生物資源教育中心; 島根縣松江市690-1102 【期刊】西北植物學報 2000-02-15
43 糜子胚發育的過程及其時間進程 成仿云; 李焜章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作物學報 1994-08-15
44 中國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成仿云; 李嘉玨; 陳德忠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甘肅省林業廳; 和平牡丹研究所 【期刊】園藝學報 1997-05-26
45 美國芍藥牡丹協會與美國芍藥牡丹的發展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7-01-05
46 紫斑牡丹新品種選育及牡丹品種分類研究 成仿云; 陳德忠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蘭州和平牡丹園 【期刊】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1998-03-30
47 牡丹野生種間蛋白質譜帶的比較研究 于玲; 何麗霞; 李嘉玨;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甘肅林業科學研究所 【期刊】園藝學報 1998-02-26
48 紫斑牡丹花粉發育的細胞形態學研究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園藝學報 1998-11-26
49 中國牡丹的輸出及其在國外的發展 Ⅱ:野生牡丹 成仿云; 李嘉玨; 于玲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甘肅省林業廳 【期刊】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7-05
50 中國牡丹的輸出及其在國外的發展 Ⅰ:栽培牡丹 成仿云; 李嘉玨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甘肅省林業廳 【期刊】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1-05
51 牡丹嫩枝生根的細胞組織學觀察 成仿云; 王友平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甘肅臨洮農業技術學校 蘭州 【期刊】園藝學報 1993-07-02
52 糜子花藥和花粉的發育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蘭州 【期刊】西北農業學報 1993-04-02
53 糜子有性生殖過程中的特異現象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06-30
54 糜子雙受精過程的細胞學觀察 成仿云; 金芝蘭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蘭州 【期刊】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3-02-15
55 谷子雄配子體發育的細胞形態學研究 成仿云; 金芝蘭 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 西北師范學院生物系 蘭州 【期刊】西北植物學報 1988-09-30
56 被子植物生殖細胞的細胞壁 成仿云; 金芝蘭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蘭州 【期刊】植物學通報 1989-05-01
57 糜子開花習性的觀察 成仿云 西北師范大學生物系 【期刊】甘肅農業科技 1990-07-30
媒體報道:

成仿云:漫談東西方植物園文化 牡丹西方更“紅火”
西方植物園中,尤以英國的邱園、愛丁堡植物園、威斯利植物園等較為著名。成仿云在英國植物園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包含了許多中西方園林文化交流的歷史淵源。
西方有很多“威爾遜”
調查、采集、鑒定、引種、馴化、保存和推廣利用植物,是植物園最基本的作用之一。邱園在200多年的時間里,將一個起初只占地3.6公頃的私人皇家園林,拓展成占地360公頃的世界級植物園。
該園目前收集了全世界超過5萬種植物,活的樹木就有25萬棵之多。邱園植物標本館收集了500萬份標本,圖書館藏75萬份世界植物圖書和文獻,與74個國家的306家研究所有聯系,收集了全球重要的植物學期刊。
這些巨大的數字與那些植物采獵者是分不開的,如18、19世紀英國著名的植物獵人威爾遜從中國采走了大量的野生植物。事實上,歐洲正是由于有如此眾多像威爾遜這樣的植物獵人在其他國家大肆掠奪,才使歐洲原本貧瘠的植物種質資源變得豐富起來。
如今,人們這么評價他們:他們是探險者,大多不懼艱險,視舒適為多余;他們是殖民者和掠奪者,把全世界作為自家的后花園;他們是杰出的科學家,極大地改變了英國乃至全世界的園藝、園林景觀;他們中很多人還是多產的作家,留下了大量經典的探險文學、植物學和園藝學著作。
“只要是生長在云南、貴州、西藏等高海拔地區的植物,在我們國家的植物園里都很難見到,而邱園里卻保留著許多我國還未發現的植物種類。所以,大量的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還等著我國去發現并利用。” 成仿云說。
牡丹西方更“紅火”
在我國,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是沒有其他花卉可以撼動的。曾經在國花評選中,人們在牡丹和梅花中難以取舍。如今,牡丹不僅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珍愛。目前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20多個國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英、美等國的牡丹園藝品種和栽培數量為最多。
“沒有獲得國際登錄權就無權開發,在國際間買賣這種花卉也屬非法交易。”成仿云說。雖然牡丹是我國獨有的花卉,且深受百姓喜愛,但近些年來我國卻鮮有牡丹新品種被培育出來。更令人遺憾的是,牡丹、菊花、蘭花等名花的國際登錄權均已被國外“瓜分”。
成仿云說:“在西方,牡丹似乎受到了更好的禮遇。在英國的植物園里,隨處可見各種品種的牡丹與其他植物搭配成景。牡丹自1786年被約瑟夫•班克斯從中國引入栽到歐洲后,其后的200年里,陸續有植物獵人來到中國,帶走了幾乎所有的中國培育出的品種,以及還未被發現的野生牡丹。早在幾十年前,西方人就培育出了我國至今還未培育出的黃色系、黑色系牡丹品種。”
被誤解的東方文化
英國植物園里,大多數植物都來自于中國,中國古典園林理應在英國園林里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實上,由于清朝統治者固步自封,阻礙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得西方國家無從了解中國古典園林。
相比之下,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向西方敞開了交流的大門。因此,在英國植物園里,有很多精致小巧的日本園林,中國園林在這里反倒是難覓蹤跡。因此,西方人理解的東方文化實際上就是日本文化。
成仿云說:“偶爾在邱園里見到一座中國塔。修建這座塔的主人錢伯斯顯然對中國文化了解得不透徹,原本七層的塔卻被修成了九層,可能是錢伯斯以‘九五之尊’之意來理解中國塔的含義吧。”
如今在西方,到處都有唐人街、中國城,很多小餐館、雜貨鋪滿街林立,卻很少有中國園林走進西方民眾視野。
成仿云說:“現在,要讓中國園林走向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邱園、威斯利植物園等西方主流名園建造中國園。這不僅僅是對西方人的‘東方文化’觀的一種矯正,更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向外擴張的具體體現之一。”
西方很多植物園都是私人擁有,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精心營造一個舒適的小園子,等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收取一定費用向公眾開放,以便有足夠資金來擴大規模、增加植物種類。這種靠私人經營的植物園有很多都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文章來源: 《中國綠色時報》作者:張亮 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