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秦松,男,1968年5月出生,籍貫山東掖縣,漢族,F任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中國藥科大學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8年在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系獲理學學士。

1993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訪問研究。

1993年6月—11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訪問研究。

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中美聯合培養海洋生物學博士,導師曾呈奎院士。

1995-1996年在大阪國立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員。

1999年-2000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

2002年5月任馬來亞大學訪問教授。

社會兼職:

1、亞太應用藻類學會主席。

2、國際海洋生物技術協會理事。

3、亞太海洋生物技術學會前主席。

4、國際應用藻類學會理事。

5、國際著名刊物MarineBiotechnology編委。

6、中國藻類學會副理事長。

7、中國藥學會海洋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8、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

9、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和青島市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生物工程研究工作。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了十余項國家級、省部委級課題。

科研成果:

獲得科技部認定科技成果兩項,中國科學院登記科技成果三項,獲得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等多項獎勵。

1 海洋生物技術 曾呈奎;相建海;管華詩;許實波;劉發義;張國范;雷霽霖;張培軍;俞志明;費修綆;王文興;秦松;鄒景忠;范曉;麥康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98

2 抗腫瘤海洋生物活性先導化合物:基因重組藻膽蛋白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3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一種酶溶性膠原蛋白的制備方法 段蕊;張俊杰;秦松;蔡學東 淮海工學院;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連云港金水灣食品有限公司 2011-08-10

2 一種制備別藻藍蛋白三聚體熒光蛋白的方法 劉少芳;陳英杰;路延篤;陳華新;李富超;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1-06-15

3 螺旋藻水提物保健軟糖及其制備方法 閆鳴艷;劉冰;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1-05-18

4 新碳骨架中尼霉素作為農用抗生素的應用 李富超;秦松;姜鵬;王佩圣;馮明祥;陳振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1-04-20

5 一種植物雙價表達載體及其構建方法 李富超;任寶永;秦松;徐靜;王宏華;侯艷華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1-04-20

6 一種鏈酶親和素結合功能熒光磁性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 陳英杰;秦松;劉少芳;崔玉琳;姜鵬;陳華新;李富超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1-04-13

7 一種采用超順磁性納米顆粒分離組氨酸標簽蛋白質的方法 陳英杰;秦松;崔玉琳;郭雪潔;姜鵬;陳華新;李富超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1-02-09

8 一種泡騰片及其制備方法 劉冰;秦松;閆鳴艷;吳錚;衣悅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1-01-12

9 一種酸性土壤改良劑及其用途 張俊杰;段蕊;趙玉山;李志凌;秦松 淮海工學院;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1-01-05

10 一種食品級藻藍蛋白及其制備方法 秦松;劉冰;閆鳴艷;林甜甜;衣悅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1-01-12

11 利用海帶渣提取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工藝 張俊杰;段蕊;趙玉山;李志凌;秦松 淮海工學院;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2010-12-08

12 一種藻藍蛋白提取物的制備和應用 陳英杰;秦松;李富超;郭雪潔;劉少芳;董曉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0-11-24

13 一種高穩定性藻藍蛋白類融合熒光蛋白質的制備方法 秦松;陳華新;劉少芳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0-09-22

14 一種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 衣悅濤;秦松;周玉玲 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0-02-24

15 一種查爾霉素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 丁玲;秦松;李富超;張偉杰;哈特穆特•拉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0-01-13

16 一種海藻飼料的加工方法 賈德品;趙輝;馮大偉;陳華新;姜鵬;李富超;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10-03-17

17 卡拉霉素作為拓撲異構酶Ⅱ抑制劑的應用 秦松;張偉杰;李富超;丁玲;林麗萍;丁健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9-07-15

18 一種以海帶為原料生產沼氣的方法 秦松;馮大偉;趙玉山;衣悅濤;李富超;姜鵬;楊慶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2009-07-08

19 一種以滸苔為原料生產沼氣的方法 馮大偉;秦松;李富超;姜鵬;陳華新;楊慶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9-04-29

20 一種別藻藍蛋白類熒光蛋白質的制備方法 張偉杰;關翔宇;秦松;陳華新;楊雨;劉少芳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9-05-27

21 (3aR,5R,11bR)-3,3a,5,11b-四氫-7-羥基-5-甲基-2H-呋[3,2-b]萘并[2,3-d]吡喃-2,6,11-三酮的應用 秦松;丁玲;張偉杰;李富超;哈特穆特•拉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8-12-10

22 重組別藻藍蛋白作為制備抗肝癌藥物的應用 林莉萍;秦松;丁健;葛保勝;韓璐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6-05-17

23 紫菜無貝殼絲狀體細胞育苗方法 費修綆;于義德;張京浦;彭光;鄒立紅;陳蘭濤;湯曉榮;李大鵬;王廣策;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11-02

24 新碳骨架抗腫瘤抗生素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秦松;李富超;阿甄達•皮•馬斯克;哈特馬特•拉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哈特馬特•拉赤;阿甄達•皮•馬斯克 2005-06-15

25 重組藻膽蛋白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秦松;林凡;葛保勝;唐志紅;趙方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05-25

26 一種構建轉基因大型海藻的方法 秦松;姜鵬;于道展;李富超;;孫國瓊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4-09-01

27 生產轉基因海帶的方法 秦松;王希華;李新萍;姜鵬;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97-08-20

28 能生產活性重組藻膽蛋白的微生物及其制備方法 秦松;李新萍;姜鵬;王希華;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97-08-20

29 利用海濱錦葵籽仁油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 楊慶利;秦松;李富超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8-07-23

30 一種海藻醬及其制備方法 張俊杰;段蕊;秦松;王淑軍;馮大偉 淮海工學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8-06-04

31 一種生產生物油脂和生物柴油的方法 張衛;陳慧清;秦松;趙宗保;沈珺珺;楊慶利;金美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07-09-19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60篇次被SCI、EI和ISTP收錄。主編專著4部,論文集兩部(英文)。

出版專著:

1、《海洋生物技術新進展》 海洋出版社 1999

2、《新興的海洋生物技術》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3、《海藻遺傳學(精裝)》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4、《海藻生物技術及其應用》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發表論文:

1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高效表達 秦松; 姜鵬; 徐滌; 吳韻; 鄒立紅; 林凡; 李富超; 騰長英;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中國藻類學會; 中國生物工程學會;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青島市生物工程學會(籌) 【會議】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知識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冊) 2001-09-13

2 藻膽蛋白和5-FU聯用對SGC-7901細胞凋亡及細胞凋亡相關蛋白表達影響 梁惠; 馬愛國; 劉穎; 秦松; 趙園園 青島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 【會議】膳食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挑戰與應對——第二屆兩岸四地營養改善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 2010-04-19

3 重組別藻藍蛋白(rAPC)對小鼠H22腫瘤生長及COX-2、VEGF、PCNA表達的影響 徐清燕; 梁惠; 秦松 青島大學醫學院營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膳食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挑戰與應對——第二屆兩岸四地營養改善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 2010-04-19

4 海洋生物功能基因高效表達 秦松; 姜鵬; 徐滌; 吳韻; 鄒立紅; 林凡; 李富超; 騰長英;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2001-06-30

5 海帶基因工程研究新進展 姜鵬; 吳韻; 李富超; 于道展; 趙方慶; 孫國瓊;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 2001-07-01

6 培養基組成對鏈霉菌次級代謝產物的影響 李富超; 鄒立紅; 秦松; H.Laatsch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德國哥廷根大學有機化學系 【會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 2001-07-01

7 中國藻類基因工程研究的現狀和問題 秦松; 姜鵬; 李富超; 林凡; 于道展;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藻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2001-11-01

8 高EPA含量海洋微藻品系的篩選 鄒立紅; 張學成;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 2001-07-01

9 抗腫瘤海洋藥物-基因重組藻膽蛋白的研制 林凡; 鄒立紅; 秦松; Amy Lanping Sung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生物工程系 【會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 2001-07-01

10 藍藻藻藍蛋白α亞基在大腸桿菌中的全組合合成 葛保勝; 關翔宇;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第十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 2006-05-01

11 藻類基因工程 秦松; 姜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生物工程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全國生物反應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6-08-01

12 紫菜葉狀體發生形態及其早期發育類型研究 王金鋒; 朱建一; 秦松; 陸勤勤; 周偉; 許璞 常熟理工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藻類學分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2007-08-01

13 一株海洋細菌對原油降解的分析 王中華; 李佳霖; 李太武; 蘇秀榕;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期刊】海洋湖沼通報 2011-09-15

14 產纖維素酶海洋細菌的篩選和酶學性質的初步研究 唐志紅; 張振; 張聰芝; 溫少紅; 秦松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期刊】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 2011-10-15

15 渤海滸苔屬綠藻調查 劉正一; 劉海燕; 趙玉山; 劉兆普; 秦松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11-10-18

16 滸苔多糖超聲波提取工藝的研究 唐志紅; 于志超; 趙巍; 郭靜; 高麗; 秦松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期刊】現代食品科技 2011-01-15

17 原油微生物群落構成多樣性及降解菌DYL-1降解原油的研究 王中華; 李太武; 蘇秀榕; 秦松; 李曄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11-02-26

18 抗氧化活性藻藍色素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陳英杰; 劉少芳; 陳華新;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藥物分析雜志 2011-01-31

19 光強對滸苔充氣葉狀體內氧氣濃度的影響 劉正一; 劉海燕; 李楠; 趙玉山; 秦松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山東東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11-02-18

20 大連長山群島海岸帶沉積物微生物群落結構特征 李佳霖; 王中華; 秦松; 汪光義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期刊】微生物學報 2011-05-04

21 熱球菌HJ21高溫α-淀粉酶基因克隆、表達及性質研究 王淑軍; 呂明生; 秦松; 陸兆新; 房耀維; 鄧祥元; 林謙; 劉紅飛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海岸帶研究所;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11-05-15

22 產卡拉膠酶海洋菌株的篩選和酶學性質的初步研究 唐志紅; 呂家森; 張振; 劉蘋; 蔣波; 溫少紅; 秦松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期刊】食品科技 2011-06-20

23 基因槍法建立紫菜絲狀體遺傳轉化模式 張喆; 姜鵬; 楊銳; 費修綆; 唐學璽; 秦松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寧波大學海洋生物工程浙江省重點實驗室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10-02-25

24 一株產天然藍色素海洋鏈霉菌的篩選鑒定 趙輝; 閆華曉; 王霞; 劉明;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科技大學生物工程系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11-06-18

25 水酶法提取海濱錦葵籽仁油工藝條件優化 楊慶利; 秦松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食品與發酵工業 2011-03-31

26 狹鱈魚皮膠原多肽組合物水洗面膜的研制 閆鳴艷; 秦松; 馮大偉; 衣悅濤; 劉冰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期刊】日用化學工業 2011-06-14

27 海洋鏈霉菌S007次生代謝產物的分離鑒定(英文) 張宏宇; 秦梅; 李富超; LAATSCH Hartmut; 王宏鵬;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Department of Organic and Biomolecular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Gttingen 【期刊】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11-06-15

28 秦皇島近海養殖對潮間帶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李佳霖; 汪光義;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美國夏威夷大學海洋系 【期刊】生態環境學報 2011-05-18

29 產乙醇大腸桿菌的構建及其活性檢測方法的改進 姜進舉; 張宏宇; 任寶永; 施斐; 崔玉琳;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1-08-15

30 重組別藻藍蛋白β亞基(His-β~(APC))表達菌株遺傳穩定性的研究 董曉弟; 劉兆普; 劉海燕; 焦緒棟; 秦松 南京農業大學江蘇省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11-08-18

31 超聲波輔助下海濱錦葵油制備生物柴油工藝的優化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期刊】石油化工 2008-11-15

32 微藻生物柴油技術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姜進舉; 苗鳳萍; 馮大偉;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0-02-15

33 重組別藻藍蛋白對小鼠H_(22)腫瘤生長及COX-2、VEGF和PCNA表達的影響 徐清燕; 梁惠; 秦松 青島大學醫學院營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 2010-02-15

34 海洋生物質的熱解特性與動力學研究 趙輝; 閆華曉; 張萌萌; 張睿; 田原宇;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工程系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10-04-26

35 不同光生物反應器培養壇紫菜絲狀體的比較研究 鄧祥元; 張薇; 姜鵬;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9-03-15

36 海洋抗腫瘤藥物的臨床研究進展 郭雷; 宋曉凱; 王淑軍; 秦松 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3-09

37 重組別藻藍蛋白(rAPC)抑瘤活性及其對免疫作用的研究(英文) 徐清燕; 梁惠; 秦松 青島大學醫學院營養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09-12-30

38 除草劑草丁膦抗性基因bar作為三角褐指藻基因工程選擇標記的研究 卞曙光; 姜鵬; 崔玉琳; 劉兆普; 秦松 南京農業大學海洋生物學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5-09

39 元基因組用于未培養微生物的研究 李富超; 周婕;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5-09

40 基于速率測量的資源預留速率調整機制 馬宏偉; 葛敬國; 秦松; 袁衛華 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期刊】計算機工程 2010-07-05

41 Al_2O_3催化劑對海洋生物質熱解特性的影響 趙輝; 閆華曉; 劉明; 張萌萌; 田原宇;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工程系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10-08-15

42 釩氧多糖的制備及其對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張宏宇; 衣悅濤;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7-09

43 凡納濱對蝦溶菌酶基因在畢赤酵母中的分泌表達和活性檢測 卞曙光; 陳華新; 姜鵬; 張海波; 劉兆普; 秦松 南京農業大學海洋生物學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10-11-15

44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在斑馬魚胚胎血管發育中的作用 楊少麗; 薛欽昭; 王艷; 郭占勇;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期刊】生物物理學報 2009-02-15

45 鈍頂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4個跨膜Ser/Thr蛋白激酶基因對不同溫度誘導的響應 鮑華燕; 田李; 張曉雯; 崔玉琳;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自然科學進展 2009-04-15

46 超嗜熱古菌耐熱酸性α-淀粉酶的發酵條件和酶學性質研究 王淑軍; 陸兆新; 秦松; 呂明生; 李富超; 劉紅飛; 鄧祥元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淮海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9-01-30

47 海洋生物質能研究進展及其發展戰略思考 任小波; 吳園濤; 向文洲; 秦松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09-04-10

48 凡納濱對蝦溶菌酶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和活性檢測 張海波; 譚洪新; 王興強; 吳嘉敏; 秦松; 陳華新; 閻斌倫 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 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1-09

49 藍藻中的主要信號轉導系統 張曉雯; 梁成偉; 鮑華燕;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黃海水產研究所;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命的化學 2009-02-15

50 三角褐指藻基因槍轉化體系的建立 路延篤; 崔紅利; 秦松; 馮大偉; 姜鵬; 衣悅濤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09-06-15

51 誘導條件下雨生紅球藻蝦青素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特征分析 梁成偉; 田李; 蘇忠亮; 秦松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6-15

52 超臨界CO_2流體萃取海濱錦葵籽油的工藝條件優化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期刊】農業工程學報 2009-05-30

53 極端微生物的研究進展 丁玲;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3-09

54 產重組別藻藍蛋白類熒光蛋白的重組大腸桿菌發酵條件的優化 張偉杰; 楊雨; 關翔宇; 葛寶勝; 陳華新;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9-09

55 小球藻Δ12脂肪酸去飽和酶基因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遲曉元; 路延篤; 王明清; 卞曙光; 楊慶利;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8-09

56 堿蓬PEPCase基因的克隆與分析 陳明娜;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6-09

57 海濱錦葵種子含油量的遺傳分析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期刊】海洋科學 2009-06-09

58 滸苔多糖的純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許晶晶; 唐志紅; 王景玉; 鞠寶; 高麗; 秦松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期刊】食品工業科技 2009-10-25

59 雨生紅球藻八氫番茄紅素脫氫酶pds基因上游序列的分離和分析 梁成偉; 檀琮萍; 蘇忠亮; 魏魏; 秦松 青島科技大學生物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重點實驗室; 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期刊】海洋通報 2009-12-15

60 專家論藻類學的新前沿 秦松; 林瀚智; 姜鵬 實驗海洋生物學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10-02-18

61 一株產抑制真菌活性全霉素的膠州灣海洋鏈霉菌 崔洪霞; 李富超; 閻斌倫; Khaled Shaaben; 秦松; Hartmut Laatsch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 德國哥廷根大學有機化學系; 德國哥廷根大學有機化學系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江蘇連云港; 哥廷根D-37077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6-02-28

62 專家論海洋生物基因資源的研究與利用 秦松; 丁玲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6-02-18

63 雨生紅球藻cDNA表達文庫的構建與初步分析 梁成偉; 李友訓; 孟春曉; 趙方慶; 楊慶利;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通報 2006-04-15

64 膠州灣海洋鏈霉菌的初步鑒定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侯竹美; 崔洪霞; 趙方慶; 高全;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華北煤炭醫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山東青島; 河北唐山 【期刊】海洋科學 2006-02-09

65 藻膽蛋白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王庭健; 林凡; 趙方慶; 秦松; 張學忠; 曾呈奎 吉林大學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長春; 山東青島 【期刊】植物生理學通訊 2006-04-20

66 重組別藻藍蛋白(rAPC)的純化與鑒定 唐志紅; 李富超; 吳少杰; 葛保勝; 林凡; 任育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 山東煙臺;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6-03-09

67 大型綠藻滸苔轉化表達系統選擇標記的篩選 葉靜; 張喆; 李富超; 秦松; 何培民 上海水產大學生命學院教育部水產種質資源發掘與應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 上海水產大學生命學院教育部水產種質資源發掘與應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上海 【期刊】生物技術通報 2006-06-26

68 藻類基因轉錄調控研究進展 魏煒; 孟春曉;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理工大學生命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淄博;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通報 2006-08-15

69 海洋鏈霉菌M259高產藍色素理化性質研究 鄧祥元; 王淑軍; 侯竹美;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食品科學 2006-07-15

70 膠州灣具抗菌活性海洋鏈霉菌的篩選及菌株M097的代謝產物 崔洪霞; 王淑軍; 李富超; 秦松; Khaled A Shaaban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德國哥廷根大學有機生物分子化學系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哥廷根D-37077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06-07-20

71 蝦青素合成關鍵酶基因bkt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對玉米的遺傳轉化 徐靜; 曲延英; 楊慶利; 禹山林; 檀琮萍; 侯艷華; 秦松 新疆農業大學農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06-08-05

72 雨生紅球藻八氫番茄紅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征(英文) 梁成偉; 趙方慶; 秦松; 檀琮萍; 魏煒; 孟春曉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06-09-30

73 雨生紅球藻β-胡蘿卜素酮化酶基因的cDNA和基因組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滕長英; 張立; 秦松; 曾呈奎 煙臺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煙臺; 山東煙臺;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6-08-09

74 天然色素的資源和應用 鄧祥元; 王淑軍;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調味品 2006-10-10

75 乳糖誘導重組別藻藍蛋白(rAPC)在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中的表達 唐志紅; 葛保勝; 林凡; 任育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煙臺大學海洋學院煙臺;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煙臺大學生物化學系煙臺;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6-11-30

76 雨生紅球藻β-胡蘿卜素酮化酶(bkt)啟動子功能分析(英文) 魏煒; 梁成偉;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06-11-30

77 蝦青素的生理功能、生物安全性及應用潛力 滕長英; 張立; 秦松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開放實驗室 山東煙臺; 山東煙臺; 山東青島 【期刊】湖北農業科學 2006-11-30

78 膠州灣海洋放線菌的分布及其抗微生物活性 吳少杰; 王淑軍; 李富超; 秦松; 侯竹美; 崔洪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華北煤炭醫學院; 河北唐山;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6-10-28

79 生物柴油的研究進展 沈珺珺; 遲曉元; 楊慶利; 趙宗保; 張衛;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06-11-30

80 海洋鏈霉菌分離株M095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 侯艷華; 王淑軍;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6-11-09

81 雨生紅球藻蝦青素積累機制的研究進展 滕長英; 張立; 繆靜; 秦松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開放實驗室 山東煙臺; 山東煙臺;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6-12-09

82 高抗根結線蟲病海洋鏈霉菌的初步篩選 鄧祥元; 周婕; 王淑軍; 李富超;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生物防治 2007-02-08

83 雨生紅球藻β-胡蘿卜素酮化酶基因克隆、分析及葉綠體表達載體構建 檀琮萍; 梁成偉; 蘇忠亮;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通報 2007-02-15

84 蝦青素的應用及生產來源 滕長英; 張立; 秦松; 屈慧鴿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魯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山東煙臺; 山東煙臺; 山東青島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07-03-20

85 別藻藍蛋白基因在畢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的表達 任育紅; 葛保勝; 金海珠; 唐志紅; 郭承華; 楊雨;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煙臺大學生物化學系煙臺;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煙臺大學生物化學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7-03-30

86 蘇云金桿菌Vip蛋白經歷正向達爾文選擇的證據(英文) 吳金雨; 趙方慶; 白潔; 鄧剛; 秦松; 包其郁 溫州醫學院生物醫學信息研究所/浙江省醫學遺傳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 【期刊】遺傳學報 2007-07-15

87 海洋藍藻基因組學研究 趙方慶; 梁成偉;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7-06-09

88 膠州灣產藍色素海洋鏈霉菌的初步研究 侯竹美; 王淑軍; 趙方慶; 王宏華; 秦松; 崔洪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吉林長春 【期刊】海洋科學 2007-05-09

89 來源于海綿的納米生物硅材料及其相關酶研究進展 韋榮編; 閻斌倫; 李富超; 秦松 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浙江海洋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江蘇連云港 【期刊】生物技術通訊 2007-09-30

90 膠州灣放線菌的分離及其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檢測(英文) 崔洪霞; 侯竹美;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萊陽農學院水生生物與工程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燕山大學環化學院 【期刊】水生生物學報 2007-09-15

91 皮狀絲孢酵母利用大米草水解液發酵生產微生物油脂 沈珺珺; 李富超; 楊慶利; 馮大偉; 秦松; 趙宗保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山東青島; 遼寧大連 【期刊】海洋科學 2007-08-09

92 幾種重組別藻藍蛋白的抗氧化活性 韓璐; 葛保勝; 林秀坤;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7-08-09

93 蝦青素合成關鍵酶基因bkt和CrtR-B雙價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及對花生的遺傳轉化 徐靜; 楊慶利; 檀琮萍; 侯艷華; 禹山林; 秦松 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河南農業科學 2007-12-15

94 雨生紅球藻β-胡蘿卜素酮化酶基因在萊茵衣藻葉綠體中的表達 檀琮萍; 閻斌倫; 梁成偉; 蘇忠亮;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7-11-09

95 耐高溫酸性α-淀粉酶基因部分序列的克隆與分析 王淑軍; 鄧祥元; 李富超; 秦松; 陸兆新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 江蘇南京; 淮海工學院; 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江蘇南京 【期刊】海洋科學 2007-12-09

96 超聲波對條斑紫菜硅藻附著癥的作用 李金波; 閻斌倫; 秦松; 呂作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淮海工學院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 山東青島; 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 湖北武漢; 江蘇連云港;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7-12-09

97 裙帶菜配子體基因工程選擇標記的研究 張亦陳; 高江濤; 張喆; 姜鵬;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7-12-09

98 海洋微藻總脂含量和脂肪酸組成的測定 王明清; 遲曉元; 秦松; 楊官品; 姜鵬; 逄少軍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國油脂 2008-11-20

99 鹽地堿蓬油制備生物柴油工藝條件研究 楊慶利; 朱鳳; 張初署; 禹山林; 秦松 山東省花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現代化工 2008-10-30

100 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中的抗腫瘤成分 丁玲; 李富超; 秦梅; 秦松; KELTER Gerhard; FIEBIG Heinz H; LAATSCH Hartmut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Department of Organicand Biomolecular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Gttingen;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曲阜師范大學化學科學學院; Oncotest GmbH; Am Flughafen 12-14; Freiburg 【期刊】中國天然藥物 2008-11-20

101 海洋放線菌H-109產色素培養條件優化 張敏; 李娟; 蔡敬民; 秦松; 吳克; 郭素英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8-12-18

102 東太平洋深海沉積物中DNA的提取及細菌多樣性初步分析 李友訓; 李富超; 秦松; 曾志剛; 秦蘊珊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8-12-09

103 海綿Hymeniacidon corticata共附生微生物代謝產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韋榮編; 閆斌倫; 李富超; 秦松 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 浙江海洋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 浙江舟山;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江蘇連云港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8-04-15

104 真核生物轉錄調控進化的研究進展 田李; 梁成偉; 楊雨;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8-06-18

105 類胡蘿卜素代謝工程研究進展 檀琮萍; 秦松 山東輕工業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濟南; 博士講師; 山東青島 【期刊】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8-03-30

106 2007年夏季青島石莼科(Ulvaceae)綠藻無機元素含量分析 王明清; 姜鵬; 王金鋒; 楊官品; 秦松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8-08-18

107 植物進化中的正選擇作用 高遠; 田李;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植物學通報 2008-07-10

108 鯊魚盾鱗肋條結構的減阻仿生研究進展 劉博; 姜鵬; 李旭朝; 桂泰江; 田黎;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化工研究院;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 【期刊】材料導報 2008-07-15

109 海綿放線菌Z0604的最優發酵條件選擇及初步鑒定 韋榮編; 閆斌倫; 李富超; 秦松 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淮海工學院海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重點實驗室 【期刊】微生物學雜志 2008-07-15

110 鈍頂螺旋藻基因組質粒文庫的構建及其在獲得功能基因上的應用 田李; 張曉雯;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8-06-09

111 海濱錦葵油制備生物柴油工藝條件優化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08-10-15

112 海濱錦葵油超臨界法制備生物柴油工藝優化 楊慶利; 禹山林;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國家花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期刊】過程工程學報 2008-10-15

113 角黃素及其在醫學中的應用 王艷; 楊少麗; 苗鳳萍; 秦松 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2008-11-20

114 海洋真菌巖藻多糖酶的固態發酵條件研究 吳茜茜; 吳克; 蔡敬民; 秦松; 張潔; 嚴小軍; 潘仁瑞; MEINERS M. 合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ldenburg 合肥; Ostfriesland/Wilhelmshaven; Emden; Germany26723 【期刊】菌物系統 2003-08-22

115 極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藻藍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同源性分析 于平; 岑沛霖; 勵建榮; 秦松 浙江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 杭州商學院生物工程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 浙江杭州; 山東青島 【期刊】科技通報 2003-12-25

116 浙江沿海藻類共生細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蘇秀榕; 秦松; 駱其君; 劉樂然; 劉昭能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開放實驗室;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浙江寧波; 山東青島; 浙江寧波 【期刊】生態環境 2005-04-20

117 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基因工程選擇試劑的篩選 滕長英; 梁成偉;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煙臺師范學院煙臺;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博士生導師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5-07-30

118 藍藻的分子系統學研究 梁成偉; 趙方慶;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山東青島 【期刊】生物學通報 2005-05-20

119 表達重組別藻藍蛋白質粒在工程菌株中的遺傳穩定性研究 葛保勝; 任育紅; 唐志紅; 楊雨;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2005-08-30

120 海洋生物制藥現狀及展望 楊雨;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中國生物工程雜志 2005-12-30

121 乳糖誘導重組別藻藍蛋白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 林凡;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5-11-09

122 表達rAPC大腸桿菌的高密度發酵及純化產物的抑瘤活性 趙方慶; 唐志紅; 林凡; 鮑莉; 秦松; 竇昌貴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藥科大學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3-02-28

123 裙帶菜基因工程選擇標記的研究 于道展; 楊玲玲; 姜鵬 ;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3-06-28

124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在海藻裙帶菜中的穩定表達 秦松; 于道展; 姜鵬; 滕長英;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3-07-28

125 幾種江蘺屬海藻的ISSR標記分析 孫雪; 張學成; 茅云翔; 劉金姐; 隋正紅; 秦松; 費修綆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3-09-28

126 專家論21世紀的中國藍色農業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3-04-25

127 海洋真菌Dendryphiella Arenaria TM94產巖藻多糖酶發酵及酶學性質 吳克; 劉斌; 吳茜茜; 張潔; 秦松; 蔡敬民; 潘仁瑞 合肥聯合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合肥聯合大學 合肥 【期刊】生物學雜志 2003-04-25

128 海洋細菌Bacillus sp.H-TP2巖藻多糖酶的生產和酶學性質 王鵬; 蔡敬民; 秦松; 吳茜茜; 吳克; 王銳; 徐滌 合肥學院生物化學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合肥 【期刊】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4-03-30

129 抗病毒海洋生物資源研究現狀與展望 鄒立紅; 侯竹美;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4-05-09

130 海洋真菌LD8巖藻多糖酶的固態發酵條件研究 吳茜茜; 蔡敬民; 吳克; 秦松 合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4-06-09

131 全白土型抗重金屬助劑LB-5的性能及工業應用 鄭淑琴; 高雄厚; 張海濤; 秦松; 徐賢倫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催化劑廠;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 甘肅省蘭州市; 甘肅省蘭州市; 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煉油技術與工程 2004-11-25

132 孤雌生殖海帶對氯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李新萍; ms.qdio.ac.cn;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E-mail:sqin;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9-04-15

133 海帶愈傷組織的高效率誘導 王希華;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9-12-15

134 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在大型經濟海藻裙帶菜中的瞬間表達 于道展; 秦松; 孫國瓊;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2-08-28

135 基因重組別藻藍蛋白對小鼠S_(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唐書明; 黃芳; 竇昌貴; 莊桂霞; 秦松; 王希華; 鄒立紅 中國藥科大學海洋藥物中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藥物生物技術 1999-09-23

136 氯霉素乙酰轉移酶(CAT)基因在海帶中的表達 武建秋; 秦松; 鄧田; 郭曉林;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9-02-15

137 新世紀海洋生命科學發展若干可能走向的思考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0-09-29

138 孤雌生殖海帶對草丁膦的敏感性 吳韻; 鄒立紅; 姜鵬; 孫國瓊;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1-30

139 海帶巖藻多糖的分離與部分性質研究 吳茜茜; 吳克; 蔡敬民; 劉斌; 嚴小軍; 秦松; 潘仁瑞 合肥聯合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合肥聯合大學 合肥; 碩士研究生 【期刊】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1-11-20

140 五個紫菜品系間遺傳差異的RAPD分析 徐滌; 宋林生; 秦松; Alessandro Pala; 費修綆;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1-12-28

141 應用基因重組微藻生產生物活性物質(英文) 秦松; 鄒立紅; 姜鵬; 竇昌貴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藥科大學 青島 【期刊】藥物生物技術 2001-08-30

142 海洋褐藻分子系統學研究進展 徐滌;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2-02-28

143 海洋生物抗腫瘤活性肽 林凡;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2-12-29

144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在海帶中的表達 姜鵬; 秦松; 曾呈奎; 姜鵬;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期刊】科學通報 2002-07-30

145 紅藻真江籬質粒的發現 秦松; 童順; 崔武; 王希華; 李亞非; 吳光耀; 張培軍;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肝病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4-08-15

146 用基因槍將GUS基因導入褐藻細胞中表達 秦松; 張健; 李文斌; 王希華; 童順; 孫勇如;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4-08-15

147 鈍頂螺旋藻質粒的電鏡觀察及雜交研究 秦松; 童順; 王希華; 武建秋; 張培軍; 曾呈奎; 吳光耀; 崔武; 李亞菲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北京大學生物系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4-10-15

148 鈍頂螺旋藻部分原生質體及單細胞的制備與培養 秦松; 王希華; 童順;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5-02-15

149 海帶雌性原生質體的分離與培養 秦松; 王希華; 童順;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5-12-30

150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藻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研究進展 王希華; 嚴小軍; 童順; 武建秋;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5-02-15

151 褐藻愈傷組織研究 王希華;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5-06-15

152 海帶基因工程選擇標記的研究 武建秋; 王希華;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5-10-15

153 第五屆國際藻類學大會反映的藻類生物技術的最新進展 秦松; 嚴小軍;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物工程進展 1995-08-30

154 藻類分子生物技術兩年評──基因工程及其上游──分子遺傳學 秦松; 嚴小軍;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6-02-15

155 藻類基因、載體及表達系統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物工程進展 1996-12-30

156 藻類分子生物技術兩年評─—與藻類活性物質研究有關的生物技術 嚴小軍;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7-08-15

157 基因工程與海洋藥物研究 董志峰; 李新萍;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生物工程開發中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8-02-15

158 海藻基因工程進展(Ⅰ) 姜鵬;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8-04-15

159 海藻基因工程進展(Ⅱ) 姜鵬;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8-12-15

160 海帶絲狀雌配子體孤雌生殖的初步研究 白逢偉; 秦松; 李永祺 青島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8-12-15

161 藻類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研究的現狀和展望(Ⅰ)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1993-03-02

162 藻類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研究的現狀和展望(Ⅱ) 秦松;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1993-05-01

163 化學誘變劑在實驗海洋食物鏈中的流動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鎘在褐指藻→中國對蝦→歐氏六線魚實驗食物鏈中的傳遞 秦松; 林光恒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3-10-28

164 從第九屆國際光合作用大會看藻類分子遺傳學發展趨勢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3-12-27

165 鎘在褐指藻~海灣扇貝食物鏈中的傳遞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 秦松; 林光恒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1991-12-27

166 化學誘變劑在實驗海洋食物鏈中的流動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 林光恒;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癌變.畸變.突變 1991-05-01

167 鎘在褐指藻—海灣扇貝食物鏈中的傳遞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 秦松; 林光恒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癌變.畸變.突變 1991-05-01

168 化學誘變劑在實驗海洋食物鏈中的流動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 Ⅰ.無機誘變劑鎘 (Ⅱ)鎘從褐指藻向中國對蝦以及從中國對蝦向歐氏六線魚的傳遞 林光恒;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癌變.畸變.突變 1991-06-30

169 海藻生物技術發展戰略構想 曾呈奎; 秦松 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物科學信息 1991-10-28

170 化學誘變劑在實驗海洋食物鏈中的流動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I.無機誘變劑鎘 (I)鎘在褐指藻中的吸著與積累 秦松; 林光恒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癌變.畸變.突變 1992-08-28

171 化學誘變劑在實驗海洋食物鏈中的流動以及遺傳毒性的檢測——Ⅱ.有機誘變劑苯并[a]芘 林光恒; 秦松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癌變.畸變.突變 1992-12-26

榮譽獎勵:


1、1993年獲得美國海軍研究署獎學金。

2、1995年獲得日本工業技術院 I TIT獎勵基金。

3、1999年獲得德國德意志學術交流組織 D AAD獎勵基金。

4、2001年獲得國際黃海海洋科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

5、2001年獲得青島市“青年科技獎”。

6、2010年被評為“煙臺市十大科技領軍人才”。

7、被評為青島市新長征突擊手手。

8、被評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一:


用平凡鑄成優秀——記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秦松研究員

秦松,男,1968年5月出生,博士,F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助理,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兼任亞太應用藻類學會主席、國際海洋生物技術協會理事、國際應用藻類學會理事、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國際著名刊物Marine Biotechnology編委;《科學通報》編委、青島市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青島市政協委員。曾獲得青島市青年科技獎、青島市新長征突擊手手、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自1990以來通過主持多項國家級、省部委級課題,從比較基因組學入手,建立了計算與實驗相結合的藻類分子進化的研究方法,以新的遺傳轉化體系為突破口,建立了藻類蝦青素生物合成的轉錄順式元件的研究方法,以大型經濟褐藻為材料,建立了基因工程的新型受體系統。獲得科技部認定科技成果兩項,中國科學院登記科技成果三項,獲得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等多項獎勵。主編專著4部,論文集三部(英文)。申請國際PCT專利一項,已經進入國家階段;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30余篇,60篇次被SCI、EI和ISTP收錄,包括Trends in Biotechnology(IF=7.9)、Physiological Genomics(IF=4.6)、BMC Genomics(IF=4.0)等著名刊物。

1990年跟隨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院士攻讀博士,立志將國際上蓬勃興起的海洋生物技術,和我國占世界規模第一的海藻產業相結合,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海藻生物技術體系。他在中國科學院院長基金的特別支持下,在海洋所建立了條件十分簡陋的實驗室,以我國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藻為材料,通過刻苦攻關、專心鉆研,成功構建了“基因-載體-受體”研究的實驗體系,受到兩位美國藻類學會前主席Coleman和Goff教授的邀請,在美國進行了藻類基因的高效表達工作。他沒有選擇留在美國,而將出色的研究成果,帶回海洋所條件簡陋的實驗室。他的開拓性工作開始受到國際矚目,1994年受到國際藻類學會邀請,在第五屆國際藻類大會上做了30分鐘特邀報告(Invited Speaker),這年他才26歲。

我國的海藻栽培已居世界首位,其中海帶的年產量達到世界海藻總產量的一半,基因工程技術是提升傳統海帶產業成為高技術產業的重要技術途徑。秦松和課題組同志的工作以大型褐藻——海帶和裙帶菜為材料,借鑒高等植物的直接轉化方法,根據孢子植物的特點,利用海帶配子體-孢子體世代交替的生活史,在微觀的配子體階段導入外源基因,在宏觀的孢子體階段實現表達,揭示了大型褐藻基因工程操作原理。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ZL96120235.1),國際PCT專利(PCT/CN03/00534)已經進入國家階段。成功實現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在海帶孢子體階段的穩定表達,ELISA定量檢測結果表明,抗原表達水平具備進一步開發口服乙肝疫苗的潛力。成功實現了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PA)突變體基因在海帶孢子體階段的穩定表達,產物具有開發新一代溶栓藥的潛力。2004年國際核心生物技術雜志“Trends in Biotechnology”專門邀請撰文介紹中國在海藻基因工程方面的創新性工作,這是目前我國海洋界發表的高影響因子論文之一。提出了轉基因海帶全封閉式海上栽培和光生物反應器增殖兩種產業化模式,成為國際海藻基因工程研究的典范。

1999年他獲得德國DAAD獎學金,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通過艱苦實踐,在青島膠州灣鏈霉菌中發現了4個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新結構抗生素,其中中國霉素A和B是全新骨架抗腫瘤抗生素,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他在有關方面的創新性工作逐步得到國際同行承認,2004年被任命為亞太海洋生物技術學會主席(任期2004年12月-2006年11月),并當選亞太應用藻類學會主席(任期2006年1月-2009年1月),年僅36歲。2005年同時被另外兩個國際學術組織——國際海洋生物技術協會和國際應用藻類學會遴選為理事,目前在4個國際學術組織任職,其中在3個組織中是代表中國的唯一理事,成為國際知名的青年科學家。

由于在有關方面的出色工作, 自1994年以來應邀在第六屆亞太藻類生物技術會議(菲律賓)作了Plenary Lecture, 在第七屆國際海洋生物技術會議(加拿大)和第八屆國際海洋生物技術會議(以色列)、國際海洋生物基因組學大會(意大利)等多次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作了Keynote Lecture,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影響,奠定了我國有關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

作為組委會主席、副主席或秘書長,組織正式國際學術會議5次、雙邊會議2次。發起并組織香山科學會議3次。特別是2006年作為國際組委會主席,在印度主持召開了第七屆亞太海洋生物技術會議,在菲律賓主持召開了第六屆亞太藻類生物技術會議。2010年將作為大會指導主席(Conference Director),在中國舉辦第九屆國際海洋生物技術會議,為中國海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面對取得的成就,秦松博士依然是那樣淡然:“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個平凡的科技工作者所做的平凡事,取得的榮譽是對我的激勵。前面的路還長!

來源:《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4/18/2010

媒體報道二:


“赤心”向洋看世界

訪第三屆市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中科院海洋所博士生導師秦松

自打師從我國著名海洋生物學家曾呈奎院士那一天起,秦松就抱定了把畢生獻給海洋事業的決心。十多年來,他和他所在的實驗室將國際先進技術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在海洋生物工程領域開創了一個又一個新的生長點。

1991年,秦松將目光瞄準了海洋基因工程藥物領域,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先后克隆了4種藻類的別藻藍蛋白基因,并在美國加州大學高效表達了基因重組蛋白鐳普克,經動物試驗證明具有顯著抑瘤活性,這一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作為抗腫瘤候選藥物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近年來,他作為“抗腫瘤海洋生物新藥”課題負責人,與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協力創新,從海洋生物中獲得6種抗腫瘤單體化合物,建立了一種基因工程藥物的小試工藝,建立了一種產品的中試生產線,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兩項,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無論是基因工程領域,還是最早從事的海藻研究,秦松所取得的成果都是一般科研人員所無法比擬的。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他和身邊的科研人員們在國際上率先突破了海帶基因工程育種技術,甚至申請到了國際專利;他所主持的利用海帶反應器生產口服乙肝疫苗和溶栓藥物取得重要進展,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在國際藻類會議上作過十余次報告,引起世界海洋科學界的廣泛關注。前美國藻類學會主席評價說:“通過秦的不懈努力,真正得到了有影響力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結果。我相信,這一成果是第一次在中國人的藻類學論文中出現”;“秦建立了可重復的獲得轉基因海帶的方法,而且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時光倒流至10年前,秦松研究員關于螺旋藻染色體外DNA存在證據的發現,受到日本工業技術院的關注,對方聘任他為大阪國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從而建立了中日海洋科研合作的良好范例。6年之后,他又得到德國政府資助,赴哥廷根大學從事海洋微生物工程研究,建立了海洋微生物培養優化獲取新結構活性先導化合物的關鍵技術,這一成果被列入中德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他在膠州灣海洋鏈霉菌中發現的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先導化合物,被國際專家命名為“中國霉素A和B”。

目前,秦松已經在海洋生物工程領域出版了三部專著。一部是面向基層的《新興的海洋生物技術》,提出了海洋生物技術的廣義、狹義和綜合性概念;另一部是面向專業技術人員的《海洋生物技術新進展》,介紹了國際上最新發展成就;還有一部是英文版《藻類基因工程及生物反應器研究進展》。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秦松不僅在學術方面具有相當高的造詣,而且還是一個極具組織才干的“活動家”。最近,作為中國組織委員會主席,他正和同志們一起緊張籌備將于10月份在我市召開的第五次亞太地區藻類生物技術會議。張子倩解玲

個人簡介

秦松,男,1968年出生,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實驗海洋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青島市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藥科大學博士生導師。同時,他還任亞太海洋生物技術學會理事、亞太應用藻類學會理事、中國藻類學會秘書長、中國藥學會海洋藥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和青島市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

1988年從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系遺傳與遺傳工程專業畢業,獲理學學士;

1993年6月,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訪問;

1995年9月至次年7月,在日本工業技術院大阪國立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員;

1999年1月至次年2月,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完成博士后研究。

所獲榮譽一覽

1993年獲得美國海軍研究署獎學金;

1995年獲得日本工業技術院 I TIT獎勵基金;

1999年獲得德國德意志學術交流組織 D AAD獎勵基金;

2001年獲得國際黃海海洋科學研究會優秀成果獎;2001年獲得青島市“青年科技獎”。

來源:《青島新聞網-青島日報》2003年09月12日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