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楊代勤,男,1966年3月出生,湖北公安人,中共黨員,博士。曾任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院長,現任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鱔研究所所長,院水產養殖學科帶頭人。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中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湖北省黃鱔繁育及養殖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教育部濕地生態與農業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淡水水產健康養殖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

農業部行業專項首席專家。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荊州市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荊州市首屆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荊州市勞動模范。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9年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獲得碩士學位,分配到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工作。

199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200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學術兼職:

1、中國水產學會會員。

2、湖北省水產學會常務理事。

3、荊州市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

4、湖北省青年科協理事。

5、湖北省水產苗種審定委員會委員。

6、荊州市水產學會副理事長。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水產養殖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碩士生、博士生10余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名優水產養殖的研究工作。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了國家支撐計劃項目,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國家星火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湖北省“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和湖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20余項。

1、1990年,湖北省教委項目:黃鱔規模養殖技術研究。

2、2000年,省科技廳:黃鱔人工繁育及其餌料的研究與開發。

3、2001年,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黃鱔高效養殖技術研究及示范。

4、1992年,省科委科研項目:中小型淺沼化湖泊漁業生態環境改良及高產技術研究。

5、1994-1996年,湖北省科委科研項目:月鱧人工繁殖及高產養殖技術研究。

6、1997-2000年,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月鱧營養及配合飼料的研制。

7、2002-2005年,教育部重點科研基金項目:黃鱔營養需要與消化機能研究及配合飼料的研制;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黃鱔攝食感受機理的研究。

8、2010年,農業部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鱔魚產業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

科研成果:

楊代勤教授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2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項,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

楊代勤教授在黃鱔研究領域具有特色,在全國率先創立了網箱養殖黃鱔模式,系統對黃鱔的生物學、病害防治、營養需要、養殖技術及飼料進行了研究,解決了黃鱔養殖過程中存在的苗種、病害及健康養殖等關鍵技術問題,研究水平處于全國領先,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黃鱔研究的首席專家。

楊教授在進行科研工作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推廣工作。近5年來,先后深入到荊州市40多個鄉鎮、湖北省100多個鄉鎮,舉辦技術講座100余次,培訓養殖人員近2萬人次,推動了荊州市、湖北省乃至全國的黃鱔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使湖北省黃鱔養殖產量迅速上升,產值超過35億元。

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

1、主持完成的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黃鱔人工繁育及高效養殖技術研究》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點項目《黃鱔營養需要與消化機能研究及配合飼料的研制》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3、主持完成的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月鱧營養需要及配合飼料的研究》,2001年通過專家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2002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2

4、完成的湖北省科技廳科研項目《中小型淺沼化湖泊漁業生態環境改良及高產技術研究》, 1994年通過由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1995年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參與完成的《淡水名優水產健康高效養殖技術及產業化示范》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4)。

發明專利:

1 一種鯪魚苗種培育方法 方劉;易提林;張琴;許巧情;楊代勤;張進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6-06-12 2016-11-09

2 一種人工仿生態繁殖黃鱔苗種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袁漢文;蘇應兵;陳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7-25 2015-02-11

3 一種微流水循環式網格培育黃鱔苗種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袁漢文;蘇應兵;陳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8-02 2015-02-11

4 一種黃鱔雄性親本定向培育的方法 阮國良;楊代勤;袁漢文;蘇應兵;陳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7-12 2015-01-14

5 一種塑料大棚內網箱高密度養殖黃鱔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蘇應兵;陳芳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7-13 2014-10-22

6 一種黃鱔雌性親本定向培育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蘇應兵;陳芳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6-07 2014-10-01

7 一種基于間歇性投喂雌性黃鱔親本的培育方法 阮國良;楊代勤;陳芳;蘇應兵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3-11-28 2014-03-12

8 一種基于豬-鱔結合的黃鱔生態養殖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陳芳;蘇應兵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3-12-05 2014-03-05

9 一種批量生產鱔魚苗種開口活餌料水蚯蚓的方法 阮國良;楊代勤;袁漢文;陳芳;蘇應兵;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1-10-12 2013-04-17

10 一種推遲鱔魚性轉變時間的生態學調控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袁漢文;蘇應兵;陳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1-09-23 2013-04-03

11 一種培育大規格鱔魚苗種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袁漢文;陳芳;蘇應兵;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11-09-26 2013-04-03

12 一種白鰱魚內臟中魚油的提取精煉技術 陳芳;陳沙寧;王誠;曾詩慧;楊代勤 湖北金鯉魚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11-13 2013-02-13

13 一種利用小龍蝦殼制備飼用蛋白鈣粉的方法 陳芳;陳沙寧;王誠;許青山;楊代勤 湖北金鯉魚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11-13 2013-02-13

14 一種控溫條件下高密度流水養殖黃鱔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陳芳;劉家芳;柯玉清;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09-08-14 2011-01-05

15 一種人工批量繁殖黃鱔苗種的方法 楊代勤;阮國良;陳芳;劉家芳;柯玉清;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09-08-14 2011-01-05

16 一種黃鱔苗種批量生產的親本培育方法 阮國良;楊代勤;陳芳;柯玉清;劉家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09-08-07 2011-01-05

17 一種推遲黃鱔性轉變時間的方法 阮國良;楊代勤;陳芳;柯玉清;劉家芳;楊小林 長江大學 中國專利 2009-08-07 2011-01-05

備注: 按照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來源數據庫 申請日 公開日排序

論文專著:


公開發表科研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2部。

出版專著:

1、《黃鱔規模化健康養殖技術》,楊代勤,陳芳,袁漢文,中國農業出版社,2012-03-01。

2、《黃鱔健康養殖技術100問》,蘇應兵,楊代勤,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06-01。

3、《黃鱔苗種繁育與健康高效養殖技術》,楊代勤、龔珞軍,海洋出版社,2016-09-01

4、《黃鱔高效養殖與疾病防治技術》,楊代勤,陳芳,蘇應兵,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05-01

5、《湖北名優魚健康養殖技術體系研究》,梁旭方,劉紅,楊代勤,科學出版社,2016-05-01

6、《名特水產動物養殖學》, 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6

7、《內陸水域增殖與養殖學》

發表期刊論文:

1 不同投飼率對黃鱔生長和成活的影響 趙峰;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02

2 周期性間歇投喂對黃鱔成活和生長的影響 張恒; 曾明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7/02

3 高校研究性教學示范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水產養殖科技動態專題為例 柴毅; 楊小林; 楊代勤; 阮國良; 蘇應兵; 譚鳳霞; 許巧情 凱里學院學報 2016/03

4 養殖密度對克氏原螯蝦攝食節律的影響 高帥; 阮國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6/15

5 限食水平和時間對黃鱔血細胞數的影響 阮國良; 柯玉清; 楊代勤 江蘇農業科學 2016/04

6 雌激素處理對黃鱔MC4R的表達影響 楊代勤; 沈保慶 食品安全導刊 2016/12

7 15種水產動物致病菌生長特性及形態特征研究 徐佩; 艾克特; 周靜文; 庹銳; 萬晶; 楊代勤; 許巧情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6/09

8 黃鱔白頭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 曾明華; 張治平; 高帥; 莊健;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6/09

9 循環禁食對黃鱔血清溶菌酶活力和替代補體溶血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柯玉清; 楊代勤 水生態學雜志 2016/02

10 非營養性脅迫后魚類補償生長效應的研究進展 優先出版 阮國良; 羅鳴鐘; 靳恒; 楊代勤 南方農業學報 2016/02

11 黃鱔出血病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 莊健; 張治平; 曾明華; 高帥;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6/03

12 黃鱔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阮國良; 廖凱; 楊代勤; 邴旭文 水生態學雜志 2016/01

13 水產養殖專業校內外生產實習基地建設探討 柴毅; 蘇應兵; 阮國良; 向華云; 楊代勤; 楊小林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5/27

14 名特水產養殖對象黃鱔免疫基因的研究現狀 優先出版 劉勝軍; 周靜文; 楊代勤; 許巧情 安徽農業科學 2015/19

15 5種淡水細菌的多重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及其應用 優先出版 艾克特; 徐佩; 周靜文; 萬晶; 楊代勤; 許巧情 水產科學 2015/05

16 黃鱔兩種抗病毒基因的克隆與組織表達分析 周靜文; 艾克特; 徐佩; 庹銳; 楊代勤; 許巧情 生物技術 2014/06

17 內質網應激與脂類代謝 孟冉; 阮國良; 楊代勤 生命科學 2014/10

18 黃鱔α-淀粉酶全長cDNA的克隆與序列分析 孟冉; 楊代勤; 阮國良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4/29

19 黃鱔生物學及養殖生態學研究進展 羅鳴鐘; 斳恒; 楊代勤 水產科學 2014/08

20 魚類干擾素調節因子IRF4亞家族進化及分化分析 庹銳; 萬晶; 楊代勤; 許巧情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14/02

21 間歇性禁食對黃鱔生長、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阮國良; 劉家芳; 楊代勤 水產學報 2013/07

22 低蛋白水平飼料對黃鱔血清雌二醇和睪酮含量的影響 王淳懿; 袁漢文;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13/05

23 草魚、鳡和翹嘴鲌消化道組織的早期發育 阮國良; 楊代勤; 王衛民 水生生物學報 2012/06

24 低蛋白含量飼料對黃鱔生長和性轉變的影響 袁漢文; 郝立平; 龔世園; 楊代勤 湖北農業科學 2012/01

25 3種單糖對大鱗副泥鰍精子活力的影響 蘇應兵; 廖詠玲; 楊代勤; 林洋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12

26 溫度對泥鰍受精卵孵化和仔魚活力的影響研究 蘇應兵; 廖詠玲; 楊代勤; 謝耀 安徽農業科學 2011/35

27 兩種性激素對黃鱔性腺發育的影響 阮國良; 柯玉清; 袁漢文; 楊代勤 湖北農業科學 2011/23

28 甜菜堿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胡武波; 阮國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3

29 水溫對泥鰍仔魚饑餓耐受力的影響 蘇應兵;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10/04

30 不同開口餌料對泥鰍仔魚成活率和生長的影響 蘇應兵;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10/03

31 魚類胰蛋白酶的研究近況 阮國良; 李楊; 高澤霞; 王衛民; 楊代勤; 柯玉清 水產科學 2010/08

32 水產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實踐教學改革探析 黃辨非; 楊小林; 楊代勤 現代農業科技 2010/11

33 不同飼料對黃鱔生長和肌肉營養組成的影響 柯玉清; 胡武波; 陳會蘭; 阮國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10/01

34 光照時間對黃鱔生長及性腺發育的影響 阮國良; 龔道蘭; 柯玉清; 胡武波; 楊代勤 湖北農業科學 2010/03

35 不同發育時期月鱧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水生態學雜志 2010/01

36 幾種誘食劑對黃鱔誘食活性及生長影響 陳芳; 楊代勤; 王義仁 養殖與飼料 2009/12

37 3種不同體色黃鱔生長速度的比較 陳芳; 楊代勤; 蘇應兵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9/03

38 阿維菌素對黃鱔及棘頭蟲的毒性影響 楊代勤; 阮國良; 劉家芳; 蘇應兵 湖北農業科學 2009/08

39 3個品系黃鱔的繁殖力比較研究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李唐明 水生態學雜志 2009/04

40 斑點叉尾鮰暴發性敗血癥的免疫預防研究 蘇應兵;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9/02

41 不同pH值對月鱧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飼料工業 2009/10

42 黃鱔規模化繁殖的研究概況 阮國良; 楊代勤 湖北農業科學 2009/04

43 底物濃度對月鱧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9/01

44 尼爾雌醇對產后雌性黃鱔性腺轉化及發育的影響 龔道蘭; 楊代勤; 李濤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9/01

45 黃鱔性轉變與體重、年齡的關系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蘇應兵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8/04

46 不同溫度對月鱧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農學卷 2008/04

47 黃鱔體內寄生蟲感染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蘇應兵; 楊麗麗 湖北農業科學 2008/11

48 芽孢桿菌對黃鱔養殖水體水質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蘇應兵; 阮國良 養殖與飼料 2008/06

49 池塘鱔、蝦輪養的優點及養殖技術 陳芳; 楊代勤 農家顧問 2007/12

50 飼料中添加EM對黃鱔生長及肌肉營養成分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羅平 養殖與飼料 2007/12

51 黃鱔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劉家芳; 楊代勤; 阮國良 湖北農業科學 2007/05

52 黃鱔靜水無土生態養殖 金星; 楊代勤 農家顧問 2007/09

53 小龍蝦高產養殖技術 田耀翠; 楊代勤 農家顧問 2007/08

54 卵磷脂對黃鱔生長及肝臟與肌肉脂肪含量的影響 袁漢文; 楊代勤 水利漁業 2007/04

55 乳酸桿菌對黃鱔養殖池幾個理化指標的影響 唐生標; 楊代勤; 劉家芳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農學卷 2007/02

56 常見細菌性魚病的中草藥防治 李濤; 楊代勤 漁業致富指南 2007/11

57 淺議未來優秀青年領導與管理人才特質 朱傳波; 楊代勤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14

58 饑餓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胡成文; 曹勝歡 應用生態學報 2007/05

59 高密度控溫流水養鱔試驗 楊代勤; 陳芳; 張喜杰; 阮國良 水利漁業 2006/06

60 飼料中添加膽堿對黃鱔生長、組織脂肪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水產學報 2006/05

61 膽堿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嚴安生 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3

62 戊二醛和季銨鹽復合物對黃鱔的急性毒性作用 楊小林; 阮國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農學卷 2006/03

63 戊二醛和季銨鹽復合物對黃鱔的急性毒性作用 楊小林; 阮國良; 楊代勤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6/08

64 黃鱔宰殺機的研究 李平; 李小鵬; 張善彪; 楊代勤; 陳義厚 包裝與食品機械 2006/04

65 不同劑量甜菜堿對黃鱔存活、生長和免疫能力的影響 馮家斌; 阮國良; 楊代勤 飼料工業 2006/14

66 池塘養魚水質調控原理系列講座之三 養殖水消化酶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態學意義 阮國良; 楊代勤 漁業致富指南 2006/05

67 池塘養魚水質調控原理系列講座之二:養殖水體pH值的基本原理及生態學意義 阮國良; 楊代勤 漁業致富指南 2006/04

68 池塘養魚水質調控原理系列講座之一 養殖水體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態學意義 阮國良; 楊代勤 漁業致富指南 2006/03

69 幾種中草藥飼料添加劑對黃鱔免疫功能和生長性能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王金龍 飼料工業 2005/24

70 pH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研究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嚴安生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 2005/11

71 良好水質是實現漁業高產高效的關鍵 阮國良; 楊代勤 漁業致富指南 2005/21

72 pH 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研究 楊代勤; 陳芳; 阮國良; 嚴安生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農學卷 2005/04

73 溫度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嚴安生 湖北農業科學 2005/05

74 黃鱔配合飼料的研制及飼養試驗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羅靜波 水利漁業 2005/05

75 黃鱔養殖網箱的設計與布置 楊代勤 農家顧問 2005/04

76 黃鱔疾病的診斷及防治 楊代勤 農家顧問 2005/01

77 黃鱔對飼料中膽堿的需要量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方長琰; 羅靜波 大連水產學院學報 2004/04

78 三種藥物對黃鱔的急性毒性研究 阮國良; 楊代勤 水利漁業 2004/05

79 月鱧消化系統形態及組織學的研究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張桂蓉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4/03

80 甜菜堿對黃鱔生長及肌肉與肝臟脂肪含量的影響研究 陳芳; 楊代勤; 阮國良; 方長琰; 羅靜波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4/03

81 攝食不同飼料的黃鱔肌肉營養成分比較研究 陳芳; 楊代勤; 方長琰 水利漁業 2004/04

82 pH對月鱧胰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水利漁業 2004/02

83 漁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的研究 阮國良; 楊代勤; 王金龍; 周兵華 飼料研究 2004/04

84 滲透壓、pH和溫度對泥鰍精子活力及受精率的影響 阮國良; 馮家斌; 楊代勤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4/01

85 不同飼料對黃鱔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楊代勤; 嚴安生; 陳芳; 阮國良; 方長琰 水產學報 2003/06

86 pH對月鱧蛋白酶活性的影響 阮國良; 楊代勤; 嚴安生; 黃蜂; 張桂蓉; 吳立新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3/04

87 飼料添加膽堿對黃鱔生長及肌肉和肝臟脂肪含量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方長琰; 羅靜波; 阮國良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2/04

88 幾種氨基酸及香味物質對黃鱔誘食活性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嚴安生; 陳芳 水生生物學報 2002/02

89 美國大口胭脂魚當年苗種生長的初步研究 黃辨非; 羅靜波; 楊代勤; 方長琰 淡水漁業 2001/05

90 黃鱔人工配合飼料無土養殖試驗 楊代勤; 余進峰; 趙新安; 唐峻峰; 鄭連春 水利漁業 2001/05

91 黃鱔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齊魯漁業 2001/02

92 pH值對黃鱔生存和生長的影響 楊代勤; 陳芳; 肖海洋; 余進峰 水利漁業 2001/01

93 氯化鈉溶液對美國大口胭脂魚精子活力影響的觀察 黃辨非; 羅靜波; 楊代勤; 方長琰 湖北農業科學 2000/06

94 月鱧食性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李永龍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0/04

95 黃鱔高產養殖措施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齊魯漁業 2000/05

96 美國大口胭脂魚人工繁殖技術初探 黃辨非; 羅靜波; 楊代勤; 方長琰 淡水漁業 2000/08

97 美國大口胭脂魚幼魚外部形態的初步研究 黃辨非; 羅靜波; 楊代勤; 鄧可 湖北農學院學報 2000/03

98 配合飼料養殖月鱧試驗 陳芳; 楊代勤; 李永龍; 方長琰; 羅靜波 水利漁業 2000/04

99 人工配合飼料飼養黃鱔試驗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趙新安; 余進風 淡水漁業 2000/06

100 黃鱔的營養素需要量及飼料最適能量蛋白比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水產學報 2000/03

101 月鱧配合飼料的研究 陳芳; 楊代勤; 方長琰; 羅靜波; 李永龍 飼料工業 2000/06

102 月鱧的生物學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水利漁業 2000/02

103 黃鱔人工繁殖技術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李芳; 李道霞; 劉百韜 中國商辦工業 1999/10

104 月鱧年齡與生長的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中國水產科學 1999/03

105 月鱧和烏鱧肌肉營養成分的比較研究 陳芳; 楊代勤; 方長琰; 羅靜波 水產科學 1999/05

106 洋圻湖鱖魚的食性及生長特性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許正明 水利漁業 1999/03

107 黃鱔高產養殖試驗 陳芳; 楊代勤; 李道霞; 劉百韜 水利漁業 1999/03

108 黃鱔的胚胎發育及魚苗培育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9/02

109 鱖魚的常見疾病及防治技術初探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許正明 河北漁業 1999/02

110 水生植物-福壽螺-黃鱔養鱔模式初報 陳芳; 楊代勤; 劉百韜; 李道霞 江西水產科技 1999/01

111 飼養條件下月鱧仔魚攝食習性的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水利漁業 1999/02

112 月鱧的人工繁殖技術 楊代勤; 陳芳; 方長琰; 羅靜波 淡水漁業 1999/03

113 黃鱔配合飼料中蚯蚓含量對其攝食影響的初步研究 陳芳; 楊代勤; 李道霞; 劉百韜 內陸水產 1999/03

114 洋圻湖的魚類資源及白鰱生長的研究 楊代勤; 方長琰; 鄒社校; 許正明; 歐孟懷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8/04

115 黃鱔飼料中蚯蚓含量對其攝食的影響 陳芳; 楊代勤; 李道霞; 劉百韜 飼料研究 1998/10

116 洋圻湖浮游生物的種類及數量的周年變動 楊代勤; 方長琰; 鄒社校; 許正明; 方輝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8/02

117 黃鱔配合飼料的初步研究 陳芳; 劉百韜; 楊代勤; 李道霞 飼料工業 1998/03

118 異育高背銀鯽人工繁殖技術 楊代勤 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 1997/09

119 洋圻湖暴發性魚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 鄒社校; 楊代勤; 方長琰; 歐孟懷; 許正明; 胡振文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7/03

120 黃鱔食性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水生生物學報 1997/01

121 黃鱔產卵類型及繁殖力的研究 楊代勤; 陳芳; 劉百韜; 李道霞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4/03

122 洋圻湖的水化學特性及其漁業評價 方長琰; 楊代勤; 鄒社校; 許正明; 胡振文; 李才學; 歐孟懷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4/02

123 福壽螺繁殖和生長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劉百韜; 李道霞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4/01

124 黃鱔生長特性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李道霞; 劉百韜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3/03

125 洋圻湖漁業生態結構的初步研究 方長琰; 楊代勤; 鄒社校; 許正明; 方輝; 歐孟懷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3/02

126 洋圻湖水生生物資源及魚產力分析 方長琰; 楊代勤; 鄒社校; 許正明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2/02

127 魚類同工酶研究的進展(文獻綜述) 楊代勤; 陳芳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2/01

128 銅錢山水庫黃尾鲴生長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陳芳 水利漁業 1991/04

129 湖北省水庫魚類資源及其利用途徑的探討 楊代勤; 陳芳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1/02

130 銅錢山水庫主要經濟魚類生長特征及其利用的研究 胡桂玉; 楊代勤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1/01

131 大鯢肌肉及其天然餌料營養成分的比較研究 楊代勤 水產學報 1990/04

132 湖北省兩棲動物區系及其保護 楊代勤; 陳芳 資源開發與保護 1990/04

133 大鯢可食部分水解、游離氨基酸的初步研究 楊代勤 水生生物學報 1990/03

134 饑餓、季節及性別對大鯢肌肉、肝臟生化成分的影響 楊代勤 湖北農學院學報 1990/03

135 水再生系統主要組成簡介 Gino L. Lucchetti; 楊代勤 國外水產 1989/03

發表會議論文:

1 間歇性饑餓下黃鱔的補償生長、食物利用及體成分 阮國良; 柯玉清; 劉家芳; 楊代勤 2011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11-15

榮譽獎勵:


1、1999年被荊州市團委、科委等聯合表彰為荊州市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創新標兵。

2、1999年被湖北省教委確定為湖北省高等學校水產學科跨世紀學術骨干。

3、2001年被湖北省人事廳、科技廳等聯合表彰為湖北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

4、2002年被荊州市人民政府表彰為荊州市勞動模范。

5、2003年被湖北省人事廳確定為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員。

6、2003年被荊州市組織部、團市委等單位表彰為荊州市第四屆十大杰出青年。

7、2004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8、2005年獲得“學生最喜愛的老師”的稱號。

9、2007年獲得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10、湖北省新世紀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

11、湖北省荊州市首屆十大杰出科技工作者。

12、2016年獲大北農科技獎。

13、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黃鱔人工繁育及高效養殖技術研究)。

14、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黃鱔營養需要與消化機能研究及配合飼料的研制)。

15、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月鱧營養需要及配合飼料的研究)。

16、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小型淺沼化湖泊漁業生態環境改良及高產技術研究),排名第2。

17、湖北省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完成的:淡水名優水產健康高效養殖技術及產業化示范),排名第4。

媒體報道一:


攻克層層技術關使農民道鱔稱善———記“養鱔博士”楊代勤

在江漢平原的湖北洪湖、監利、仙桃等市縣,養殖黃鱔賺了大錢的農民,都知道一個“養鱔博士”,他就是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楊代勤博士。

過去,江漢平原是十年九漬,連年水患,農民談水色變;而今,這里的農民通過規模化網箱養殖黃鱔,把“水袋子”變成了“錢袋子”,這里面“養鱔博士”楊代勤功不可沒。

(一)談到楊代勤博士幫助農民養殖黃鱔,還真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1989年,楊代勤在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獲得碩士學位后,分配到長江大學(湖北農學院)動物科學學院工作。因自幼生長在農村,目睹了農民飽受澇漬之苦,自楊代勤參加工作的那天起,他就想著要為家鄉的農民做點事。經過深思熟慮,他開始研究黃鱔養殖技術。

黃鱔是一種名優魚類,經濟價值頗高,但在長期的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苗種、飼料、疾病及規模養殖技術等問題。

為了掌握黃鱔生活習性,楊代勤在他的黃鱔養殖基地搭起窩棚,日夜密切觀察黃鱔的“一舉一動”。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初步掌握了黃鱔的生活習性和繁殖規律。“機遇總是青睞那些有準備的人”。2000年,湖北省科技廳將“黃鱔人工繁育及其餌料的研究與開發”課題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標。通過競標,楊代勤以絕對優勢承擔了由省科技廳資助的這一課題,并于次年成功攻克了黃鱔種苗人工繁育這一世界技術難題,打破了黃鱔規模化人工養殖的瓶頸。

光有種苗不懂技術,農民肯定不會輕易冒險去養鱔,楊代勤深知農民的擔憂。2001年,楊代勤又承擔了湖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黃鱔高效養殖技術研究及示范”,開展黃鱔的無公害養殖技術的推廣、規模化繁殖技術的應用、病害的防治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深入細致研究,并很快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今年3月28日,“黃鱔高效養殖技術研究及示范”在武漢通過湖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鑒定。楊代勤教授及其課題組在兩年多的研究中,在國內首創口服催產素和人工模擬黃鱔自然繁殖環境相結合的繁殖技術,攻克了黃鱔規模繁殖技術難題,并在國內率先研制出黃鱔的系列配合無公害飼料,提出了藥物和生態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建立了網箱和流水養鱔規模化高效養殖模式。專家鑒定認為,總體研究居國內同類領先水平,其中黃鱔人工繁殖和規模養殖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二)已獲得博士學位、被破格評為長江大學最年輕的教授的楊代勤,在研究黃鱔繁殖、規模養殖技術的同時,在學校和江漢平原農村開始建示范養殖基地,培養養殖大戶和技術能手,迅速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去年,在湖北省科技廳和省水產行業辦公室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楊代勤按計劃,積極推廣網箱黃鱔養殖技術。經過他多方奔走和監利縣科技局的“牽線搭橋”,長江大學與監利縣綠源開發公司成功“聯姻”,建成了年產3000萬尾、國內最大的黃鱔種苗人工繁育基地。

楊代勤在監利大垸農場等地建立了黃鱔養殖基地,成立了多個黃鱔科學養殖協會,并大力培養技術人才。先后到全省50多個鄉鎮進行技術講座和培訓,僅2003年在監利、洪湖、荊州、松滋等縣市區就培訓技術人員、基層干部、養殖大戶4400多人次。

平時,楊代勤一有空就走村串戶、深入地頭,為養殖戶解決燃眉之急。無論刮風下雨,只要養殖戶有求,他就風雨無阻。近幾年來,楊代勤幾乎跑遍了洪湖、監利所有鄉鎮。松滋市車路口村農民張祥志,先后三次請楊代勤博士到他家黃鱔池塘問診。去年夏天,江陵縣秦市鄉養殖的黃鱔大面積生病,一名叫齊家舉的養殖大戶給楊代勤打電話告急,楊代勤冒著風雨,行程80多公里的泥濘路趕到現場,對癥下藥,遏止了鱔病的發展,幫助養殖大戶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周邊省份如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技術人員和養殖大戶,也經常找楊博士取經。

由于楊代勤的不懈努力,去年,監利縣的人工養鱔網箱達60萬口,產量2.4萬噸,產值7.2億元;洪湖市的網箱達58萬口、產量2.5萬噸、產值8億元。去年,湖北省黃鱔養殖由1999年的不足3000噸,產值2億元,一躍產量達到8萬余噸、產值25億元。到去年底,全省養殖黃鱔的規模和產量均占全國的80%以上,并成為湖北省特種水產養殖中的最大一個產業。

網箱養殖黃鱔成了江漢平原農民致富的好門道。洪湖市瞿家灣農民張德權,過去只靠種大田作物過日子,窮得叮當響,去年,他養殖了120口網箱黃鱔,年純收入17萬元,一年步入了小康。監利縣棋盤鄉農民梁治發,去年網箱養鱔100口,年純收入20萬元,成為當地聞名的富裕戶。

飲水思源,江漢平原靠養殖黃鱔賺到大錢的農民,由衷感謝給他們送來致富經的楊代勤博士。這些農民只要路過荊州,常常順道登門看望楊代勤;逢年過節,楊代勤的家里總是有川流不息的鄉下養鱔朋友慕名拜年。去年春節,還發生了養殖大戶爭先恐后請楊代勤到家吃年飯的事。

如今,39歲的楊代勤可以說是“功成名就”:博士、教授、荊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長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院長、黃鱔研究所所長、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然而,面對榮譽,楊代勤仍然孜孜不倦,快馬加鞭,他說:“要為農村致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青春年華。”黃宣傳鐘仕安湯波

▲圖為8月4日,楊代勤博士(右一)向荊州區天河村農民黃文銳(左一)傳授養鱔技術。

來源:《中國漁業報》2004-08-23

媒體報道二:


精誠團結務實創新

——訪動物科學學院院長楊代勤

“2000多萬元的縱向科研經費,6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18項鑒定成果,3項科研成果轉化,6項省級教研成果,考研率連年25%以上,就業率連年95%以上,湖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基層單位……”動物科學學院院長楊代勤細數近幾年學院取得的成績,“通過近幾年的建設,學院發揚民主,注重制度建設,充分調動了全院教職工積極性,開創了和諧學院的良好局面。”

楊院長介紹,新的任期,我們將加強學科建設,以獲批新的學位點為發展目標,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基本任務,以改善科研條件、增強科研實力為重要途徑,以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為切入點,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抓手,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為圓滿實現三年任期目標努力奮斗。

具體為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是學院全面發展的首要目標,將加強已有的水產養殖學與動物醫學兩個校級重點專業的建設,通過合理配置資源,爭取建成一個省級重點學科。通過采取融合資源、提高科研水平、加強教師培養等措施,將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及預防獸醫學兩個學科建設成碩士點,另外爭取合作共建農業部實驗室啟動運行,進一步加強水產養殖學碩士點的建設,使其盡早成為博士點。

二、改善科研條件、增強科研實力。提高項目研究水平,擴展研究領域,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組織教師積極申報科研項目,使每年到帳科研經費達200萬元以上,三年累計達到600萬元以上,通過加強與中科院水生所科研合作,高水平完成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為獲得國家級獎勵夯實基礎,爭取有1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勵。將論文責任到人,加大對高水平論文獎勵力度,每年發表科學研究論文100篇,其中有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每年力爭引進2—3名博士,并創造條件,提高現有教師的學位層次,使學院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達到25人,占專任教師比例的50%以上。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授課水平,堅持導師制,采取“一幫一”以老帶新指導青年教師的制度,堅持院領導及督導隨堂聽課,督促檢查教學質量,學院內采取評優政策。

四、強化學生工作、加強人才培養。學生工作以學風建設為龍頭,通過加強學生黨建、談心活動、學生特色活動建設和誠信教育活動,不斷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加強學生科研立項,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指導學生從低年級進行職業規劃設計、加強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形成穩定的就業渠道,使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學生考研率穩定在20%以上。

五、加強學術交流、濃郁學術氛圍。組織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術交流會議,將學院學術講座制度化,除了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來院講學,要求學院每位教師作為主講人參加學術講座。

“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精誠團結,創新務實,艱苦奮斗,就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將動物科學學院的各項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楊院長展望道。

來源:《長江大學校報電子版》2008-11-10

其它報道:

1 “養鱔博士”楊代勤 黃宣傳; 鐘仕安; 湯波 農民日報 2004/08/26

2“黃鱔博士”楊代勤 黃宣傳; 鐘仕安; 湯波 湖北日報 2004/05/11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