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土木建筑工程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姜紹飛,男,1969年出生于山東青島市。現任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校學科帶頭人,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福建省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海峽兩岸土木工程防震減災工程研究中心總工。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7.9-1991.7 東北大學土木與資源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1.9-1994.3 東北大學土木與資源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4.3-1997.3 東北大學土木與資源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7.4-1999.4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副研究員。

1999.5-2006.12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2003.8破格);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2004.3);學校學科帶頭人(2004.3)。

2000.6-2001.7 香港理工大學訪問學者(RA)。

2005.5-2006.5 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教授。

2006.5-2006.12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

2007.1-至 今 福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1、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公路學會委員。

2、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專家。

3、中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會理事。

4、福建省工程建設科學技術標準化協會常務理事。

5、福建省青年科學家協會理事。

6、中國建筑學會抗震防災分會委員。

7、中國建筑學會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

8、《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和《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編委。

9、國家與省部基金與科技獎勵評審專家。

10、《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NDT&E International》、《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中國科學》、《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學報》、《建筑結構學報》等30余種國內外核心期刊審稿人等學術職務。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鋼結構設計原理,建筑鋼結構設計,混凝土結構,土木工程專業英語,土木工程概論;

碩士生:工程結構健康監測與診斷,高等結構實驗,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理論,專業英語;

博士生:結構健康監測理論,高等組合結構,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信息處理。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 結構健康監測、安全性評定與加固;

2. 鋼/組合結構;

3. 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

4. 結構抗震、抗火與防災減災;

5. 4S(遙感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專家系統)技術及應用。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基金委、教育部及遼寧省科學基金等14項,目前主持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優秀人才基金等省部級項目5項。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盲源分離與信息不完備的結構響應分析與安全性評定,項目負責人,2009.1-2011.12。

2、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大型結構健康監測與可靠性評定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10-2009.12。

3、2007年“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導管架平臺的智能信息處理與可靠性評定,項目負責人,2008.1-2010.12。

4、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創新項目:結構易損性分析及其在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傳感器布設中的應用,項目負責人,2007.7-2009.12。

5、福建省教育廳A類重點項目:大型結構健康監測與可靠性評定的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10-2009.12。

6、福州大學人才計劃:基于不確定性推理的海洋平臺損傷檢測與可靠性評定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1-2012.12。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結構損傷檢測新方法,項目負責人,2005.1-2007.12。

8、“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于可靠度的鋼結構疲勞損傷信息融合檢測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1-2008.12。

9、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鋼結構疲勞損傷信息融合檢測理論與可靠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6.5-2008.5。

10、沈陽市科技局科學計劃:基于Web-GIS的新建橋梁施工質量監督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與應用,項目負責人,2006.11-2008.12。

11、建設部科技攻關:混凝土結構的細觀損傷機理研究,項目負責人,2005.1-2007.12。

12、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混凝土結構健康監測理論和技術,項目負責人,2003.1-2005.12。

13、國家十五科技攻關:住宅建筑體系與工程質量保障關鍵技術子題,第2,2002-2005。

14、建設部科技攻關:基于振動的復雜結構的損傷檢測,項目負責人,2002.5-2004.5。

15、教育部項目:鋼結構住宅建筑的無損檢測新技術,項目負責人,2002.6-2004.6。

16、沈陽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火災后鋼管混凝土受壓構件的力學性能,項目負責人,2003.1-2003.12。

17、香港RGC研究項目:基于振動測量的斜拉索大橋的損傷檢測,項目子課題負責人,2000.6-2001.7。

科研成果:

獲遼寧省、沈陽市科技獎勵7次,其中遼寧省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沈陽市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

1、“砌體住宅建筑結構工程質量檢測與質量診斷技術研究”獲2007年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

2、“結構響應智能信息處理技術與可靠性評定”獲2009年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3、“基于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結構損傷識別新技術研究”獲2008年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4、“基于振動測量的復雜結構損傷檢測技術”獲2006年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

5、“基于改進HHT和ICA的結構信號分析與損傷檢測研究”獲2006年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

6、“高溫后鋼管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評估及修復措施”獲2004年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土木工程專業雙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獲2005年遼寧省高校教育研究獎勵二等獎。

8、“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by Integrating Data Fusion and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獲2008年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一等獎。

發明專利:

1 基于NExT/ARMA的結構響應分析方法 姜紹飛; 吳兆旗; 付春; 杜權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05-12

2 混凝土新型組合柱 姜紹飛; 吳兆旗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01-27

3 易修復鋼結構梁柱節點 吳兆旗; 姜紹飛; 曾建仙; 付春; 劉景良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08-25

4 基于小波包估計噪聲方差的ICA收縮去噪方法 姜紹飛; 林志波; 吳兆旗; 曾建仙; 付春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11-03

5 基于改進EMD和ARMA模型的結構響應分析方法 姜紹飛; 付春; 吳兆旗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12-01

6 新型鋼梁柱連接結構 吳兆旗; 姜紹飛; 楊海; 蘇建強 福州大學 【中國專利】福州大學 2010-12-29

7 改進希-黃變換的結構響應分析方法 姜紹飛 沈陽建筑大學 【中國專利】沈陽建筑大學 2006-11-29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出版著作4部,發表論文120余篇。

出版專著:

1、《基于神經網絡的結構優化設計與損傷檢測》 科學出版社 2002

2、《大型公共建筑設計與施工: 仁川國際機場》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3、《大型公共建筑的設計與施工: 世界銀行》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

4、《結構健康監測與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及應用》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11

發表論文:

英文:

1. Shao-Fei Jiang, Chun-Ming Zhang, Shuai Zhang. Two-stage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and data fusion technique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doi:10.1016/ j.eswa.2010.06.093, 2011, 38(1):511-519 (SCI、EI收錄)

2. Shao-Fei Jiang, Chun Fu, Chunming Zhang. A hybrid data-fusion system using modal data and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for damage detection[J].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 2011, 10.1016/j.advengsoft.2011.03.002 (in press, SCI、EI收錄)

3. Shao-Fei Jiang, Chun-Ming Zhang, Juan Yao. Eigen-level data fusion model by integrating rough set and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for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1,14(2):343-359(SCI、EI收錄)

4. Jianxian Zeng, Shao-Fei Jiang, Yanhai Wu. Stress-strain relation Model of core RPC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PC-filled steel tubes[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doi:10.1166/asl.2011.1679, 2011, 4:1-6 (SCI、EI收錄)

5. Shao-Fei Jiang, Zhao-qi WU, De-Sheng NIU. Experimental study on fire-exposed rectangular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CFST) columns subjected to bi-axial force and bending[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10, 13(4):551-560 (SCI、EI收錄)

6. Shao-Fei Jiang, Zhao-Qi Wu. Effect of attribute reduction on rough-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for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Journal, 2011, Vols.163-167: 2482-2487 (EI收錄)

7. Shao-Fei Jiang, Chun Fu and Zhaoqi Wu. Intelligent data-fusion model using corre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for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Journal, 2011,143-144: 1300-1304 (EI收錄)

8. Shao-Fei Jiang, Feng Xu, Chun Fu. Intelligent damage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an arch bridge based on box-counting dimension and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6(4): 1185-1192 (EI收錄)

9. Shao-Fei Jiang, Chun-Ming Zhang, CG Koh. Structural damage detection by integrating data fusion and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6,9(4):445-458(SCI、EI 收錄)

10. Shao-Fei Jiang, Zhaoqi Wu, Yun-Fei Qiu. Meso-mechanics analysis of concrete: generation of random aggregate structure[J].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9, Vols. 400-402: 363-370 (EI收錄)

中文:

1 基于易損性分析的桁架橋傳感器布設方法 姜紹飛; 楊博;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 2009-11-28

2 半剛性連接對鋼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的影響 吳兆旗;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 2009-11-28

3 結構健康監測-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第18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 2009-11-28

4 基于Web-GIS的橋梁施工質量驗收與決策系統的數據庫設計與優化 姜紹飛; 齊璐; 張春明 福州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東北大學 【會議】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8-11-01

5 基于Web-GIS的橋梁施工質量驗收與決策系統設計 姜紹飛; 王宇; 張春明 福州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東北大學 【會議】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8-11-01

6 智能信息處理在結構健康監測中的應用進展 姜紹飛; 牟海東; 孫偉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北京泰克華誠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第二屆結構工程新進展國際論壇論文集 2008-10-10

7 子結構法在海洋平臺疲勞可靠性研究中的應用 姜紹飛; 呂嘯斐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會議】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 2007-10-01

8 基于粗集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研究 姜紹飛; 姚娟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會議】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 2007-10-01

9 組合結構(橋面板)疲勞損傷及研究現狀 王鵬; 姜紹飛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 2007-06-01

10 高溫后矩形鋼管混凝土雙向壓彎構件殘余承載力 姜紹飛; 牛德生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會議】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 2007-06-01

11 高溫后方鋼管混凝土雙向壓彎構件殘余承載力 于清海; 姜紹飛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會議】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一次年會論文集 2007-06-01

12 分形理論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姜紹飛; 蘇瑩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會議】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 2008-11-01

13 基于P-S-N與ANN的海洋平臺疲勞壽命預測 姜紹飛; 呂嘯斐; 牟海東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省建筑設計院; 北京泰克華誠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會議】隨機振動理論與應用新進展——第六屆全國隨機振動理論與應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8-05-01

14 基于改進HHT的結構模態參數識別方法 付春; 姜紹飛; 牟海東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 北京泰克華誠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期刊】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1-08-15

15 基于易損性分析的桁架橋傳感器布設方法 姜紹飛; 楊博;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工程力學 2010-12-15

16 基于小波/包與ICA結合的結構損傷識別 姜紹飛; 林志波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1-15

17 梁柱外伸端板連接彎矩——轉角性能有限元分析 吳兆旗; 張素梅;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0-12-15

18 基于粗集的改進對向傳播網絡結構損傷識別 姜紹飛; 林杰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振動與沖擊 2011-06-25

19 基于構件重要性系數的結構易損性分析 李寧; 楊博; 姜紹飛 沈陽市房地產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15

20 考慮SSI的鋼管混凝土框架結構易損性分析 姜紹飛; 陳強;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0-05-15

21 基于改進EMD的結構模態參數識別方法 付春; 姜紹飛; 杜權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 中國京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期刊】武漢理工大學學報 2010-05-15

22 基于子結構法的海洋平臺疲勞可靠性研究 付春; 姜紹飛; 呂嘯斐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石油天然氣工程學院; 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期刊】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10-06-15

23 聚丙烯腈纖維高強混凝土彎曲疲勞壽命 楊啟斌; 姜紹飛; 羅素蓉 福建工程學院工程管理系;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8-25

24 填充墻對框架結構抗震性能影響分析 吳兆旗;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建筑 2009-01-20

25 鋼-混凝土組合梁疲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姜紹飛; 王鵬;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15

26 基于粗集與數據融合的結構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姚娟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工程力學 2009-04-25

27 高溫后方鋼管混凝土雙向壓彎構件的承載力計算方法 姜紹飛; 于清海; 李躍武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中鐵十九局集團公司第三公程有限公司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15

28 減小高速列車荷載對地面結構損害的數值分析 孫偉; 王建國; 姜紹飛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防護技術中心; 重慶大學資源開發及環境災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爆炸與沖擊 2009-03-25

29 分形理論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姜紹飛; 蘇瑩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期刊】工程力學 2009-06-25

30 梁柱端板連接節點初始轉動剛度計算模型 吳兆旗; 張素梅;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工程力學 2009-06-25

31 基于決策樹的導管架海洋平臺損傷定位 姜紹飛; 張永強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7-15

32 基于模態指標與數據融合的鋼管混凝土拱橋損傷識別 姜紹飛; 胡春明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振動與沖擊 2009-12-25

33 結構健康監測-智能信息處理及應用 姜紹飛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期刊】工程力學 2009-12-15

34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的數據融合結構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張帥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福建 【期刊】工程力學 2008-02-28

35 基于粗集的PNN結構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姚娟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福建福州;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5-15

36 易損性分析在結構抗震及健康監測中的應用 姜紹飛; 楊博; 黨永勤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福建福州; 遼寧沈陽 【期刊】建筑科學與工程學報 2008-06-15

37 基于模糊神經網絡和證據理論的結構損傷識別新方法 姜紹飛; 張帥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期刊】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2008-08-15

38 高溫后矩形鋼管混凝土雙向壓彎構件力學性能試驗研究 姜紹飛; 牛德生; 于清海 福州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大連大達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期刊】建筑結構學報 2008-10-05

39 考慮SSI影響的鋼管混凝土框架模態分析 姜紹飛; 杜權;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期刊】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 2008-09-15

40 基于一階振型的海洋平臺二階段損傷定位方法 姜紹飛; 張永強; 吳兆旗 福州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期刊】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 2008-09-15

41 基于概率神經網絡分類器的數據融合損傷檢測方法 姜紹飛; 張帥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期刊】計算力學學報 2008-10-15

42 大長細比鋼管混凝土軸壓柱的力學性能 姜紹飛; 廖云; 張昕宇; 韓林海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土木系; 沈陽市南湖科技開發區人事局; 北京興濤房地產公司; 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福建福州 【期刊】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1-15

43 組合樓板抗沖切承載力研究 秦桂娟; 劉之洋; 姜紹飛; 魏煒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會議】中國鋼結構協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 2005-05-01

44 恒高溫后方鋼管混凝土雙向偏壓構件性能分析 姜紹飛; 李明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會議】中國鋼結構協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 2005-05-01

45 組合樓板抗火分析計算方法 秦桂娟; 劉之洋; 姜紹飛; 魏煒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會議】中國鋼結構協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 2005-05-01

46 基于WPNN的鋼結構損傷識別 姜紹飛; 楊曉楠; 張立柱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會議】中國鋼結構協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 2005-05-01

47 自適應小波概率神經網絡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張帥; 楊曉楠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02-25

48 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數據融合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徐云良; 張春梅; 陳林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中鐵九局四公司東邊道第一施工隊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吉林和龍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2-25

49 基于BP神經網絡和D-S證據理論的損傷識別方法 姜紹飛; 張春梅; 金子巍; 牛德生; 徐云良; 張帥; 邱云飛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沈陽設計研究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25

50 混凝土細觀層次損傷數值模擬——隨機骨料結構的生成 姜紹飛; 邱云飛; 陳仲堂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理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30

51 空間屬性數據庫范式分解算法研究 張春明; 孫豁然; 姜紹飛; 李元輝; 韓冬梅 東北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礦業研究與開發 2007-10-31

52 基于能量特征的小波概率神經網絡損傷識別方法 楊曉楠; 姜紹飛; 王金魚 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上海; 遼寧沈陽 【期刊】蘭州理工大學學報 2005-06-28

53 “基于GIS技術的礦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張春明; 孫豁然; 姜紹飛; 趙志剛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期刊】微計算機信息 2005-05-20

54 高溫后方鋼管混凝土鋼材和混凝土的本構關系 姜紹飛; 李明; 卞忠保; 許丕元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金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2005-10-25

55 小波函數的選擇對結構損傷識別的影響 楊曉楠; 姜紹飛; 唐和生; 陳镕; 王遠功 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 上海;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2-25

56 高溫后方鋼管混凝土雙向偏壓構件試驗 姜紹飛; 李明; 付春; 劉德清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11-20

57 砌塊專用砂漿與鋼筋黏結性能試驗研究 劉明; 劉斌; 黃承逵; 姜紹飛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期刊】東北大學學報 2005-01-15

58 結構健康監測中的數據融合技術 姜紹飛; 王留生; 殷曉志; 劉明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遼陽分公司; 沈陽市建都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 遼寧沈陽; 遼寧遼陽; 遼寧沈陽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2-25

59 基于WPNN與數據融合的損傷檢測方法 姜紹飛; 付春; 陳仲堂; 盛巖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理學院; 大連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 遼寧沈陽; 遼寧沈陽; 遼寧大連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25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2004年7月榮獲遼寧省人事廳等8部門遴選的“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2、2005年11月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3、2006年12月入選“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4、2007年9月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5、2008年1月獲得第九屆福建青年科技獎。

6、2008年7月入選福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

7、2009年8月入選中國科協高層次人才庫。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土木的明天在中國——專訪福州大學土木工程院特聘教授姜紹飛

3月12日,我系榮幸地采訪到了福州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姜紹飛教授。

姜紹飛,1969年2月生,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福州大學結構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特聘教授。福建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福建省和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遼寧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遼寧省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中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會理事、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IABSE)、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中國建筑學會結構計算理論與工程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委及國內外多個雜志的編委和評委。

土木明天:希望和發展在中國

姜紹飛教授在2000年—2001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2005年—2006年作為國家公派高級訪問學者和訪問教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工作。在兩次海外科研合作和多次國際交流和訪問中,姜教授深切地感受到土木建筑的希望和明天在中國。

在當今中國社會,土木建筑的規模、功能和相應的建筑技術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和多樣化,促使土木建筑業在材料使用、結構技術、施工技術、節能技術、生態技術等方面不斷地更新,使土木建筑業正成為許多新技術的復合載體。超高層和超大跨度建筑、特大跨度橋梁及作為大型復雜結構核心的現代結構技術已經成為國家建筑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土木建筑工程越來越體現了技術與創新的的作用,誰能把握住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誰就能開創土木工程學科的新紀元。這個氛圍為我國土木工程建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的環境和機遇。土木工程的希望和明天是屬于中國的。

質量是就業的保障

現代大學生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就業。在談及就業時,姜教授為我們作出了詳細地分析。

一、“質量問題才是關鍵”。大學生就業難可能是一個比較長遠的趨勢,實際上大學生數量并不是就業困難的主要因素,因為目前只有25%左右的新增勞動力來自大學畢業生。很多同學在大學期間由于學業壓力不是很重,將許多學習時間荒廢,考試僅靠考前的突擊式學習,根本沒有掌握知識的要點,更談不上對專業知識的應用素質。二、實踐經驗的缺乏是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難題之一。土木這一行業對實踐及動手方面要求較高,大學畢業生不要一味追求輕閑舒適的工作,要在實踐工作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要有一個從基層做起的心態去工作,累積經驗,厚積薄發。三、預期收入過高也是許多大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合適工作的原因之一。大學生的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提供的工資之間存在匹配上的困難。調查發現,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收入預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遠遠高于美國和歐洲等國的10%左右。這就需要大學生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先就業,后立業。

同學們想要避免就業難的困境,最主要的還是自立自強自信,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專業知識要過硬,綜合素質要提高。在基礎工作上累積經驗,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世界的紐帶——專業英語

中國學生雖然花了大量時間來學習英語,但效果往往很不理想,經常學成一種不會聽,不會說,不會寫的尷尬境地,這就引出了一個學與用的問題。從專業英語角度來講,它是我們專業的工具。借助專業英語這一工具,了解和吸收國外先進的專業思想理念和專業技術,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另外,如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國外期刊上發表,就加大了與國外同行的交流與研究,促進在本專業取得進一步的發展與進步。專業英語就是一個紐帶,希望同學們認真對待,多看些國外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把我們與外界聯系在一起。

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

社會的發展帶動了很多技術的變革,這個變革就是理論與實踐相互促進的產物。現在很多大型橋梁的建設,技術上的很多突破都來源于實踐,而實踐的成功又更加促進了理論的發展,他們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當大家畢業走向社會工作時,要時刻保持理論與實踐的綜合發展,這樣有利于我們的進步。

本次采訪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氣氛下進行,姜教授也通過這次采訪向廣大同學轉達了對同學們的祝愿,希望大家踏實地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奮斗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來源:《福州大學土木工程系新聞部》2010-3-25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