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侯根富,男,1965年1月生,湖北棗陽人,中共黨員,工學碩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職博士。現任福建工程學院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教務處處長。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福建工程學院燃氣工程與節能技術研究所所長;省級特色專業負責人,校級教學團隊負責人,校級人才培養模式與改革試驗區負責人。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的訪問學者,赫爾辛基工業大學訪學12個月;福建省優秀學科帶頭人資助計劃訪問學者,邁阿密大學訪學12個月。
哈爾濱工業大學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學科的碩士生導師;福建工程學院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工程學科帶頭人;第一批校級特色重點建設專業、校級人才創新培養試驗區負責人;第二批校級教學團隊負責人;燃氣輸配工程》校級精品課程負責人,參編《天然氣燃燒與應用技術手冊》、《燃氣工程設計手冊》。發表論文6篇,其中一篇為EI檢索;主持縱向科研項目4項,參與項目2項,研科研經費50余萬元,其中建筑節能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 成功列為省級科技重大專項,是我省建設領域科技工作的一個重大突破。既教書又育人,教學質量高,得到廣大學生和同行們的好評,連續三年被評為校級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校級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關心學生疾苦,積極為學生謀福利'成功地為我校爭取到全國只有8所老牌院校才有的長青燃氣獎學金。到目前為止我校已有7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了長青燃氣獎學金。積極為學生就業牽線搭橋,三年來先后為20余位畢業生聯系到了工作。為擴大學生就業和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極聯系實習實踐接受單位,為學生排憂解難。
教育經歷:
1987.09—1990.03,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系,熱能工程碩士。
1983.08—1987.07,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工程系,熱能工程學士。
工作經歷:
1990.05-2000.05,哈爾濱建筑大學建筑熱能工程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2004.01-2005.01,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 國家公派訪問學者。
2000.06-2006.02,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6.03-2008.10,福建工程學院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副教授。
2008.11—至今, 福建工程學院生態環境與城市建設學院 教授。
2011.05-2012.09,福建工程學院設備系 副主任。
2014.09-2015.09,美國邁阿密大學 福建省公派訪問學者。
2012.09-至今, 福建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
社會兼職:
1.福建省留學生同學會理事。
2.福建工程學院留學生同學會小組組長。
3.福建省土木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學術委員副主任,常務理事。
4.福建省土木建筑學會熱能動力分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5.建設部節能減排專家聯盟第一屆委員。
6.中國燃氣學會應用專業委員委員、輸配專業委員委員。
7.《燃燒科學與技術》雜志特約審稿人。
8.《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理事。
9.《福建建設科技》審稿專家。
10.福建省經貿委省級工商發展資金項目評審專家。
11.福州市科技專家。
人才培養:

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燃氣輸配工程》、《燃氣燃燒與設備》、《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概論》三門課,另外也主講過《建筑節能新技術》、《建筑環境測量》。同時指導《燃氣輸配工程》、《燃氣燃燒與設備》兩門課程設計,以及畢業設計等。福建省精品課程《燃氣輸配工程》課程負責人。
承擔教研教改項目:
主持和參與教研教改項目8項,其中主持的“福建地區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列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課題,主持申報的“應用技術大學實踐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項目列為福建省省級重點課題。
教學成果:
1、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項,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2、主講的《燃氣輸配工程》課程2010年評為福建省精品課程。
3、侯根富教授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責任教授,首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責任教授。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與改革試驗區負責人,福建省首批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負責人。
培養研究生情況:
2002年評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生導師,指導研究生4人,其中1人畢業論文獲哈工大優秀碩士論文。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
高效低污染燃燒機理與燃燒設備的研究與開發;燃氣熱泵、燃氣用具的研究與設備開發;燃氣輸配技術、系統節能技術的研究。在多孔介質無焰燃燒技術領域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實驗室介紹:
本學科實驗室主要包括:建筑能源集成技術實驗室,地源熱泵實驗室,燃氣實驗室,暖通空調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熱工實驗室,傳熱學實驗室,建筑消防實驗室。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15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8項,包括主持省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地源熱泵應用關鍵技術”、建設部“燃氣熱泵”等縱向課題研究。
1、福建省科技廳:省重大科技專項建筑節能關鍵技術與示范工程子課題:地源熱泵應用技術研究,30萬,主持,2009---2013。
2、福建省科協重點項目:福建省低碳經濟發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2萬元 第二,2010---2011。
3、企業產學研合作項目:戶式中央新風系統產品開發 ,8萬元, 第二,2010---2012 。
4、省科技廳 省級科技重點/重大項目:“建筑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地源熱泵應用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08HZ003-1,獲2008年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立項,2009/1/1 2011-12-28 。
5、建科協【2009】49號文序號6 侯根富 縱向 中央其他部門社科專門項目:“福建地區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2009年列為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課題, 2009/12/18 2011-12-17 。
6、引進人才基金項目:“多孔介質燃氣燃燒-換熱組合裝置燃燒穩定性的研究”,項目編號:GY-Z0602 , 2006/5/1 2008-05-31 。
7、福建省教育廳:“多孔陶瓷板預混輻射燃燒特性研究”,項目編號:JA06032 ,2006/11/1 2008-10-31 。
8、院科研發展基金 校級科研項目: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研究,項目編號:GJ-J-07-27,2007/11/13 2010-08-10。
發明專利:
1 一種屋頂瓦片式太陽能聚集器 戴貴龍;葉靖;侯根富;杜曉瑞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6-12-07 2017-03-08
2 一種雙源一體式高效集熱蒸發器 侯根富;張慈枝;戴貴龍;范亞明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6-11-28 2017-02-22
3 一種玻璃管束與多孔介質復合結構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葉靖;侯根富;杜曉瑞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6-12-07 2017-02-22
4 一種新風低成本降溫方法 蔣小強;侯根富;李興友;田雪麗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6-07-13 2016-12-07
5 一種基于汽車尾氣余熱利用的吸附式空調裝置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9-09
6 一種熱疏導適體空調床墊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7-15
7 一種兩級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7-15
8 一種放射狀針肋結構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7-15
9 一種雙層光學窗口結構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6 2015-07-15
10 一種具有延展管束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6-10
11 一種三維CPC簇太陽能二次聚集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6-10
12 一種雙層光學窗口結構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6 2015-06-10
13 一種熱疏導適體空調床墊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6-03
14 一種基于汽車尾氣余熱利用的吸附式空調裝置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6-03
15 一種放射狀針肋結構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5-02-13 2015-06-03
16 一種大容差空間太陽能電站光路聚集傳輸系統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5-13
17 一種大容差空間太陽能電站光路聚集傳輸系統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5-13
18 一種能流密度均勻分布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光路傳輸結構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4-22
19 一種具有延展管束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4-22
20 一種兩級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4-22
21 一種三維CPC簇太陽能二次聚集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4-22
22 一種能流密度均勻分布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光路傳輸結構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12-26 2015-04-08
23 帶補燃裝置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1-05
24 一種介質吸收系數梯度增加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1-05
25 一種復合肋結構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1-05
26 一種具有新型光學窗口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1-05
27 帶補燃裝置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0-08
28 一種具有新型光學窗口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10-01
29 一種介質吸收系數梯度增加的太陽能吸熱器 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09-24
30 一種復合肋結構的太陽能吸熱器,發明專利 ZL2014103094250,戴貴龍;杜曉瑞;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7-01 2014-09-24
31 直接膨脹式熱泵型綜合用能系統 郭永輝;方永梅;侯根富;高蘭周;李祎彧;戴貴龍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1-17 2014-07-02
32 直接膨脹式熱泵型綜合用能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郭永輝;方永梅;侯根富;高蘭周;李祎彧;戴貴龍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4-01-17 2014-05-07
33 一種輸入太陽能功率可控的手動跟蹤太陽爐 戴貴龍;侯根富;李興友;郭永輝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11-28 2014-04-16
34 一種折射式太陽能二次聚集器 戴貴龍;侯根富;李興友;郭永輝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11-28 2014-04-16
35 一種輸入太陽能功率可控的手動跟蹤太陽爐 戴貴龍;侯根富;李興友;郭永輝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11-13 2014-03-05
36 一種折射式太陽能二次聚集器 戴貴龍;侯根富;李興友;郭永輝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11-18 2014-02-26
37 一種直接膨脹式地源熱泵啟動保護裝置 郭永輝;侯根富;李興友;戴貴龍;方永梅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07-04 2014-02-19
38 一種直接膨脹式地源熱泵啟動保護裝置及其保護方法,發明專利 ZL2013102790166,郭永輝;侯根富;李興友;戴貴龍;方永梅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3-07-04 2013-10-23
39 一種高效低污染中餐燃氣炒菜灶,實用新型專利 ZL2011101274202, 侯根富;張一帆;陳鴻杰;陳麗萍;李泓坤;張桂賓;薛思雨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1-05-17 2012-01-11
40 一種高效低污染中餐燃氣炒菜灶 侯根富;張一帆;陳鴻杰;陳麗萍;李泓坤;張桂賓;薛思雨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11-05-17 2011-10-12
41 治療慢性腰椎抗痛性側彎的中藥湯劑 李丹牧;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09-12-23 2010-05-19
42 治療頸椎病伴眩暈的中藥湯劑 李丹牧;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2009-12-23 2010-05-19
43 底面為上升結構的切向引射式紅外線灶具 侯根富;程中玉 中國專利 2001-07-13 2002-07-10
44 紅外線和大氣式組合灶具,發明專利 ZL01127936.2 侯根富;程中玉 中國專利 2001-07-13 2002-02-13
45 紅外線和大氣式組合灶具 侯根富;程中玉 中國專利 2001-07-13 2002-01-09
46 無焰-大氣火焰組合式燃氣燃燒器 李善彬;段長貴;賈敬秋;侯根富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中國專利 1991-12-21 1994-02-09
備注:按照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數據庫 申請日 公開日排序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28篇,其中IE收錄3篇;ISTP收錄3篇。編寫《燃氣工程設計手冊》、《天然氣燃燒過程與應用手冊》、《建筑設備新技術》等教材與設計手冊三部。
出版專著:
1、嚴銘卿.(侯根富參編20萬字).燃氣工程設計手冊【M】. 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年。
2、項友謙.(侯根富參編10萬字).天然氣燃燒過程與應用手冊【M】.北京: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年。
3、《建筑設備新技術》
發表期刊論文:
1 工科大學生工程倫理與傳統文化教育認知狀況分析 優先出版 李恒達; 童昕; 張國坤; 候根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
2 工科大學生工程倫理與傳統文化教育認知狀況分析 李恒達; 童昕; 張國坤; 候根富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1
3 雙冷源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設計優化研究 李曹縣; 張慈枝; 侯根富; 葉靖; 戴貴龍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7/03
4 太陽能集熱器最佳傾角確定及計算方法比較 侯根富; 張慈枝; 戴貴龍; 葉靖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6/06
5 太陽光入射矢量動態特性分析 戴貴龍; 張慈枝; 葉靖; 侯根富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6/03
6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s of solar windows exposed to concentrated sunlight[J],戴貴龍,侯根富. Solar Energy 學報,被SCI 收錄,2014,(2).
7 直膨式地源熱泵單U埋地換熱器傳熱數值模擬[J],郭永輝,侯根富.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度福建省優秀論文,2014,(1).
8 直接膨脹式地源熱泵設計工況探討 郭永輝; 侯根富; 李興友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3/06
9 一種簡易的地下液位測量裝置 李興友; 侯根富; 范亞明; 方永林 福建建筑 2011/07
10 Two-Temperature Approximation Analyzing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mixed Gas-Air Mixture in Inert Porous Media[D], HOU Genfu, GAO Lanzhou.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USA. October, 2010, ISTP收錄
11 中心差分法在燃氣管道動態模擬中的應用 高蘭周; 侯根富; 王東 山西建筑 2010/24
12 考慮能量方程影響的燃氣管道流動特性分析 高蘭周; 侯根富; 李悅敏 福建工程學院學報 2010/03
13 燃氣在多孔介質中預混燃燒的研究現狀與前景 侯根富; 鐘凡; 秦裕琨 煤氣與熱力 2007/12
14 燃氣空調的優勢及對燃氣和電力調峰的意義 于碧涌; 劉鋒; 金芳; 侯根富 煤氣與熱力 2002/05
15 提高多孔陶瓷板輻射器表面發射率的意義 侯根富; 聶廷哲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2001/06
16 風冷燃氣機驅動壓縮式熱泵冷熱水機組運行特性試驗研究 侯根富; 段常貴; 馬最良 暖通空調 2001/03
17 紅外線中餐燃氣炒菜灶的研制 侯根富; 陳明 煤氣與熱力 2001/02
18 燃氣熱泵式冷熱水機組運行特性分析 侯根富; 王威; 穆春峰 煤氣與熱力 2001/02
19 中餐燃氣炒菜灶采用紅外線無焰燃燒的可行性研究 陳明; 侯根富; 段常貴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2001/01
20 中餐燃氣炒菜灶熱效率的提高 陳明; 段常貴; 侯根富 煤氣與熱力 2001/01
21 單元式燃氣鍋爐采暖費用分析 侯根富; 陳明 煤氣與熱力 2001/01
22 “高效節能網”綜合效果分析 侯根富; 陳明; 朱道燦 應用能源技術 2000/04
23 關于家用汽化爐煙氣中CO含量問題的探討 賈敬秋; 侯根富; 焦文玲; 于碧涌; 李野 技術監督縱橫 2000/02
24 多孔陶瓷板紅外線輻射器頭部能量損失系數的確定 侯根富; 賈敬秋; 陳明; 段常貴 煤氣與熱力 1996/05
會議論文:
1 直接膨脹式地源熱泵垂直單U換熱器優化設計 郭永輝; 侯根富; 李興友 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3-11-29
2 土壤源熱泵系統試驗臺設計與實施 李興友;侯根富;郭永輝;戴貴龍;范亞明 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3-11-29
3 偏軸聚集器的太陽能聚集特性分析 戴貴龍; 侯根富; 李興友 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3-11-29
4 一種節能的中餐燃氣炒菜灶的研制 侯根富; 趙青根; 張道嶺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七屆學術交流大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一次全會 中國會議 2011-10-08
5 一種鼓風式預混燃燒中餐燃氣炒菜灶的節能效果 侯根富; 趙青根; 張道嶺 2011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1-09-01
6 水冷LPG燃氣機驅動的熱泵式冷熱水機組運行特性試驗研究 侯根富; 李興友; 高蘭周; 馬最良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0-16
7 在惰性多孔介質中甲烷—空氣預混燃燒火焰特性解析解 侯根富; 秦裕琨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熱能動力分會第十六屆學術交流大會 中國會議 2009-10-16
8 水冷LPG燃氣機驅動的壓縮式熱泵冷熱水機組的試驗研究 侯根富; 范亞明; 吳婧; 李興友 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7-10
9 華北油田采油四廠天然氣加熱爐運行現狀及改造方案 侯根富; 付少波 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調制冷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7-10
10 多孔介質燃氣預混燃燒研究現狀與展望 侯根富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應用專業委員會2007年會 中國會議 2007-08
11 紅外線與大氣式組合燃燒民用燃氣灶具的熱工特性 侯根富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應用專業委員會2007年會 中國會議 2007-08
榮譽獎勵:

榮獲福建省留學歸國人員先進個人,校第三屆“師德之星”, 學校升本十年表彰的十個“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之一,校優秀教師;教學評建工作突出貢獻獎,校優秀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優秀職業導師,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等。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
1.獲校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2.榮獲“校師德之星”榮譽稱號。
3.榮獲“校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4.獲福建工程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5.校優秀畢業設計一等獎兩次。
6.校優秀畢業設計二等獎一次。
7.獲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指導教師。
8.獲“工會活動積極分子”榮譽稱號。
9.2010年被主講的《燃氣輸配工程》評為福建省精品課程。
10.2017年福建工程學院第三屆“師德之星” 。
媒體報道:

侯根富老師的十六字經
他,恰似一條河,涓涓地流,永葆新鮮。
他,宛如一團火,熊熊地燒,感染眾人。
他,有這樣一顆心,日日夜夜,兢兢業業,樂于奉獻。
他就是校第三屆師德之星———侯根富教授。他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驚嘆,令人佩服,令人震撼,但談及那些,他只有十六字可言:誠意感人,事業留人,真誠做人,衷心謝人。他就是這樣搏擊人生,追求卓越,以一位談笑風生、謙虛干練的優秀教師活躍在我們的校園中。
他畢業于國內著名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又曾作為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的公費訪問學者在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暖通空調實驗室研究了一年。就是這樣一位擁有豐富學識和實踐經驗的人中之龍,四年前正值鴻圖當年,放棄了本該在科研機構大展才華的機會,一身輕裝來到我們福建工程學院這所新興的本科院校當起了教師,只是因為設備系領導半夜12點到機場接機感動了他,校領導親自到招待所噓寒問暖的誠意打動了他。于是,來校僅三天,在沒簽協議、沒辦任何手續的情況下,他就開始帶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并接受了兩門理論課的教學任務。
三個學期中,他承擔了1門實驗課、5門實踐課、7門理論課,學時多,教學任務重,最多的時候他一周要上14學時。而這其中,除了一門理論課和兩門實踐課外,其余都是他所不熟悉的新課。對于新課,為了保證授課效果,一般課堂上的兩節課他花10個小時時間備課。備課量之大,使得他幾乎每天都奮斗到凌晨兩點,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雖然我年富力強,但是時間久了有時也感到身心疲憊……”侯根富老師感慨道。
事業上,教學是一個方面,學科專業建設又是另一個方面。來校后不久,專業面臨學士學位評估,順利完成評估后,馬上又著手創辦燃氣工程專業方向,臨時修改培養計劃。隨后他又被任命為教研室主任、專業負責人,全面負責專業建設、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實驗室規劃與建設、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在經驗不足、任務繁重、壓力大、學校軟件硬件資源都有限下,他團結其他教師,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驚人的成績,榮獲校級重點建設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改革示范區、校級教學團隊,“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通過教育部初步評審。此外,在科研工作方面獲得一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子課題、一項部級科研課題,參與一項985等課題,同時他又被省建筑熱能動力學會推薦為副秘書長、常務理事,還擔任了中國燃氣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輸配專業委員會委員、建設部建筑節能專家聯盟第一屆委員等;在教材建設與精品課程建設中,他正式出版了兩本教材和兩部設計手冊;在培養學生方面他更是得到了行業用人單位的認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燃氣集團、新奧燃氣集團兩家高企,從一開始只同意試用我們校的一名學生發展到只要是優秀的有多少要多少的喜人局面,今年即將畢業的29名燃氣學生已有17名學生與這兩家公司成功簽約。新奧燃氣集團2009年底8個中層干部競聘中,我校四名畢業生入圍。由他帶領成立的學科競賽小組同學,在2009年一年一度由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指委和清華同方聯合舉辦的“人寰杯”比賽中,突破了我們校在連續四年進入決賽后止步的境況,首次一舉進入全國50強。這是建環專業最高級別的學科競賽,我校是福建省唯一一所進入決賽的學校。這次成績既為我校贏得了榮譽,也極大地提高了我校在全國的專業辦學地位,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這就是“事業留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對一個個的成績和榮譽,侯根富教授只是淡然一笑,轉身依然“真誠做人”。對領導布置的任務,無論是時間緊迫的,還是任務繁重的,他都盡心盡力完成;為了教學評估、卓越工程師計劃等準備材料他通宵達旦工作而毫無怨言;為了不耽誤正常的教學工作,他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代替患病的老師上課。對于學生他既嚴格要求又時刻為他們著想。他為學生爭取到全國只有8所老牌學校才有的長青燃氣獎學金,為患鼻癌的學生爭取到萬元醫療費,他又為學生們的就業四處聯系奔波著……曾作為龍巖特色裝備制造業專場對接會專家的他,認為學生參加一定的實踐是必要的。他鼓勵學生以強烈意愿、吃苦精神投身實踐,隨時隨地向他人交流請教,切實做好實驗、課程設計、實習、創新實踐活動等教學環節的鍛煉,并充分利用節假日走出去開展社會調查,到企業參加生產活動,到相關的培訓機構學習和聆聽專家講座,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要干什么像什么。
每當收到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在節日發來的溫馨短信,他的心中就倍感溫暖。“作為您的學生很自豪……”輕輕的一句話,讓他倍感欣慰,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安心留在福建工程學院是個正確的選擇。在學生心中,他就是“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
“當老師,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學生;對工作,對得起學校,對得起領導的信任,對得起自己肩負的責任,對得起大家的期待……”這就是侯根富老師,就是這樣坦誠樸實的一個人。為了鍛煉身體,他每天清晨6點就去操場跑步或是打籃球,保持充沛的精力及高效率的工作狀態。而對于接踵而至的壓力,他始終懷著積極的心態和豁達的心胸,真心實意對待身邊的每一位同事,常常進行換位思考。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態度決定一切,他一心一意做好手頭的事情,但從不苛求自己。壓力大時他會拋開一切事情去打球、爬山、游泳等等,流一身臭汗換一份好心情。他把壓力化成了動力,努力攀登,就這樣走一步再走一步,他始終相信“只有翻過一座又一座高山,才可以見到無限美好的景色。”
優秀教師是教師群體中一個“耀眼”的團體,但并不是每一個新教師都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優秀教師。面對榮耀,侯根富老師說:“一路走來不容易,相聚一起即是緣分。”一切榮譽,他惟有衷心的感謝。四年的時間過去了,他始終感謝領導和一起共事的老師給予他的幫助和支持,感謝學校設備系給他的鼓勵和肯定,感謝人事處、教務處、教研處等職能部門的許多關照,感謝圖書館在資料查詢方面給予的諸多方便,感謝倉山老區籃球隊的那些弟兄們豐富了他的課余生活,感謝愛人毅然放棄了三級甲等醫院良好的工作條件,從哈爾濱市第五醫院來到校衛生所工作,理解他一路陪伴著他……點點滴滴的感動,時常在他的心頭蕩漾。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如侯根富老師所言:“學會感恩,人生道路會越走越寬廣;學會做人,工作和生活終究會立于不敗之地•……”波光瀲滟,月光灑下一片清輝,葉子在風中搖曳,桂花香在空氣里飄蕩,散發著別樣的美麗。也許,此時,一盞燈還在這靜幽的夜里泛著橘黃色的光,眼前晃過一個伏案的身影,一個年輕的教師正用他的十六字詮釋著優秀教師的風范:誠意感人,事業留人,真誠做人,衷心謝人……
來源:福建工程學院報 2010年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