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農林科技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程存剛,男,漢族,1969年1月生,河北趙縣人,中共黨員,碩士,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栽培研究室主任。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3年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果樹專業。

1993年9月至今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工作。

1998年10月至1999年7月在意大利地中海農學院以學生身份學習灌溉專業。

2006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

社會兼職:

1.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果樹應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2.遼寧省葫蘆島市園藝研究所副所長。

3.國家蘋果育種中心副主任。

4.葫蘆島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員。

5.遼寧省綏中科技特派團團長。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從事果樹栽培及蘋果新品種選育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十五”以來,主持或參加國家863高科技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產業結構調整項目、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農業部豐收計劃項目、農業部跨越計劃項目、遼寧省科技攻關項目、葫蘆島市科技攻關項目等各級課題30項。   

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和遼寧省科技攻關計劃有關“蘋果新品種選育”課題5項。

2.遼寧省科技產業化項目:綏中蘋果、梨無公害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

3.葫蘆島市科技攻關項目:無公害果樹生產信息入戶技術研究與示范、葫蘆島市農村實用技能培訓。

4.蘋果新品種選育與優質無公害生產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

5.農業遠程診斷系統。

6.新老果園建設技術研究與開發。

7.無公害蘋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研究。

8.無公害食品-蘋果生產技術規程。

9.主要果品增值技術研究。

科研成果:

1.針對成齡蘋果園郁閉、果品質量差等問題,與課題組成員經過多年研究和實踐,較為系統的提出了成齡郁閉蘋果園控冠改形技術體系,有效解決了喬化密植郁閉蘋果園光照惡化、果品質量差等難題。

2.結合遼西氣候特點、技術現狀等,對花果管理技術、肥水利用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集成、創新,編寫了適于遼寧西部地區的“蘋果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

3.多年來累計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約20萬畝,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億元以上。

4.選育出中晚熟黃色蘋果新品種“華金”、“華興”并通過品種登記,參與起草農業行業標準2項。

5.多年來在遼寧、山東、河北、山西、北京等地推廣蘋果、梨、葡萄等新品種、新技術200000畝左右,增加產值約1億元以上。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怎樣提高葡萄栽培效益》,金盾出版社,2008年。

《葡萄生產技術手冊》,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

發表論文:

1 果樹對低溫的響應及抗寒評價體系研究進展 趙德英; 程存剛; 張少瑜; 張彥昌; 袁繼存; 侯貴學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林副特產 2010-12-15

2 強化農民技術培訓 促進果樹產業升級——以遼寧省葫蘆島市果業發展為例 張彥昌; 程存剛; 趙德英; 張少瑜; 侯貴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農民科技培訓 2011-01-01

3 果樹常見災害及防災減災技術 趙德英; 程存剛; 李敏; 張少瑜; 張彥昌; 侯貴學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果樹 2010-11-10

4 果園生態系統碳循環規律研究進展 李壯; 張彩霞; 李敏; 徐鍇; 厲恩茂;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農業科學 2010-12-18

5 蘋果新品種——華脆的選育 康國棟; 程存剛; 王強; 滿書鐸; 楊玲; 田義; 張利義; 張彩霞; 叢佩華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發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果樹學報 2011-01- 10

6 蘋果新品種——華脆 康國棟; 程存剛; 王強; 滿書鐸; 楊玲; 田義; 張利義; 張彩霞; 叢佩華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發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果農之友 2011-02-01

7 梨樹形改造與優化技術研究 趙德英; 程存剛; 曹玉芬; 張少瑜; 張彥昌; 袁繼存; 侯貴學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北方園藝 2011-01-15

8 蘋果屬植物抗旱機制研究進展 李壯; 孫效國; 李敏; 厲恩茂; 徐鎧;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空軍直屬農副業基地 安徽農業科學 2011-01-20

9 梨銹病侵染特征及防治適期研究 趙德英; 程存剛; 張少瑜; 張彥昌; 徐鍇; 袁繼存; 侯貴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植保導刊 2011-05-20

10 葫蘆島市梨主產區旱情調查及抗旱栽培對策 趙德英; 程存剛; 曹玉芬; 張少瑜; 張彥昌; 侯貴學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遼寧林業科技 2010-05-15

11 持續干旱脅迫及復水對3種蘋果砧木滲透調節能力的影響 徐啟賀; 李壯; 徐鍇; 王昆; 楊峰; 程存剛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 ;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 【期刊】中國果樹 2010-05-10

12 梨標準園節本增效栽培技術 趙德英; 程存剛; 張少瑜; 張彥昌; 侯貴學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 【期刊】山西果樹 2010-11-10

13 解決農業技術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有益探索——陜西省西安果友協會調研報告 沈貴銀; 鄭有貴; 程存剛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中國鄉村發現 2010-09-30

14 我國梨果產業現狀及發展戰略研究 趙德英; 程存剛; 曹玉芬; 張少瑜; 張彥昌; 侯貴學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江蘇農業科學 2010-10-15

15 蘋果新品種‘華興’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北方果樹 2009-01- 10

16 中晚熟蘋果新品種——華興 程存剛 遼寧省興城市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農村百事通 2009-05-01

17 梨樹的盆栽技術 董麗梅; 程存剛 遼寧省興城市農業發展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農業科技通訊 2004-04-17

18 無公害食品梨生產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王強; 李靜; 程存剛; 康國棟; 劉更森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山東萊陽農學院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山東萊陽 【期刊】中國農村科技 2004-07-01

19 制約蘋果產量的因素分析及對策 汪景彥;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果農之友 2004-08- 30

20 淺談蘋果品種結構調整與幾個良種 王強; 程存剛; 康國棟; 王昆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農村科技 2004-08-01

21 蘋果新品種華紅及其栽培技術 康國棟; 程存剛; 王強; 遲福梅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河北果樹 2004-11-15

22 制約蘋果質量的因素與對策 汪景彥;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 興城; 遼寧 興城 【期刊】果農之友 2004-10-30

23 紅富士蘋果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 汪景彥; 劉鳳之; 程存剛; 王寶亮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4-05-15

24 蘋果新品種— —華金 程存剛; 叢佩華; 滿書鐸; 王強; 康國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興城 【期刊】園藝學報 2004-12-30

25 紅色梨品種八月紅的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 程存剛; 叢佩華; 魏長存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中國果樹 1999-08- 15

26 套袋對富士蘋果果皮葉綠素和花青苷含量的影響 程存剛; 劉鳳之; 魏長存; 叢佩華; 楊振峰; 董麗梅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興城市農業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2-07-25

27 黑蜜葡萄早期豐產栽培試驗 康國棟; 程存剛; 遲福梅; 王強; 王寶亮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2-11- 25

28 遼西地區富士蘋果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程存剛; 劉鳳之; 魏長存; 叢佩華; 馮明祥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1-07- 25

29 果園生態系統碳循環規律研究進展 李壯; 張彩霞; 李敏; 徐鍇; 厲恩茂; 程存剛 農業部果樹種質資源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會議】發展低碳農業 應對氣候變化——低碳農業研討會論文集 2010-06-17

30 我國野生果樹及利用價值 姜淑苓; 賈敬賢; 程存剛; 馬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會議】全國首屆野生果樹資源與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04-08-01

31 干旱脅迫對梨不同品種生化指標的影響 程存剛; 李敏; 楊玲; 康國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6-01-10

32 干旱處理對不同蘋果品種生化指標的影響 李敏; 程存剛; 康國棟;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北方果樹 2006-07-10

33 黃金梨花序不同留果部位對果實品質的影響 康國棟; 程存剛; 李敏;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河北果樹 2006-07-15

34 遼西優質蘋果示范園病蟲害防治技術 魏長存; 劉鳳之; 程存剛; 王寶亮; 康國棟; 武雅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綏中縣果蠶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6-07-10

35 錦豐梨不同序位果實品質的比較試驗 康國棟; 程存剛; 李敏;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6-09-10

36 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生態果園建設與有機果品開發探討 沈貴銀; 叢佩華; 仇貴生; 程存剛; 張懷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6-11-10

37 當前我國水果生產與發展趨勢 汪景彥; 孟艷玲; 程存剛 ; 康國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果農之友 2007-01-01

38 落葉果樹無休眠栽培的原理與技術體系 王海波; 王孝娣; 劉鳳之; 程存剛; 高東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泰安; 遼寧興城 【期刊】果樹學報 2007-03-30

39 我國蘋果生產現狀分析 孟艷玲; 汪景彥; 康國棟; 程存剛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國果樹 2007-01-10

40 打破落葉果樹芽休眠的措施 王海波; 程存剛; 王孝娣; 高東升; 劉鳳之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7-03-10

41 基于“三網合一”的基層農戶信息服務軟件的研制 丘耘; 程存剛; 周國民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北京; 遼寧興城 【期刊】農業網絡信息 2007-12-26

42 遼西蘋果主產區無公害病蟲防控技術 康國棟; 程存剛; 劉鳳之; 李敏; 徐鍇;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7-11-10

43 我國蘋果產業科技需求與發展對策 程存剛; 劉鳳之; 康國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中國果樹 2007-09-10

44 蘋果樹八大基本剪法 汪景彥; 程存剛; 康國棟; 李敏; 徐鍇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北方果樹 2008-01-10

45 我國蘋果栽培技術50年回顧與展望 汪景彥; 劉鳳之;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果農之友 2008-11-01

46 論蘋果適宜負載、定量生產 汪景彥; 程存剛; 李敏; 徐鍇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果農之友 2008-10-01

47 水分脅迫對蘋果不同品種光合特性的影響 康國棟; 程存剛; 李敏;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興城 【期刊】吉林農業大學學報 2008-02-15

48 我國果樹新品種保護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程存剛; 王海波; 劉鳳之; 康國棟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 51 蘋果新品種—華興的選育 程存剛; 康國棟; 叢佩華; 王強; 滿書鐸;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果樹學報 2008-09-15

52 桃芽休眠的自然誘導因子及鈣在休眠誘導中的作用 王海波; 王孝娣; 程存剛; 王寶亮; 李敏; 高東升; 劉鳳之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8-11-15

53 提高錦豐梨外觀品質關鍵技術研究 程存剛 中國農業科學院 【碩士】中國農業科學院 2005-12-01

1 桃帶葉強制休眠栽培方法 王海波; 劉鳳之; 王孝娣; 王寶亮; 程存剛; 魏長存; 何錦興; 劉萬春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2010-06-09

2 含硒、鋅和鈣的果品葉面肥 王海波; 劉鳳之; 王孝娣; 王寶亮; 程存剛 ; 魏長存; 何錦興; 劉萬春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專利】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2010-11- 10

城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08-06-26

49 蘋果樹整形修剪的發展趨勢 汪景彥; 程存剛; 康國棟; 李敏; 徐楷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遼寧興城; 遼寧興城 【期刊】北方果樹 2008-07-10

50 蘋果新品種——華興的選育 程存剛; 康國棟; 叢佩華; 王強; 滿書鐸; 楊玲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期刊】果農之友 2008-09-01

榮譽獎勵:


1.中國農業科學院三級杰出人才。

2.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3.2007年獲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4.2007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5.2007年獲葫蘆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6.2008榮獲“第四屆葫蘆島市青年科技獎”。

7.2009年被授予 “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

媒體報道:


果樹所程存剛榮獲“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

本報訊 最近,我院果樹研究所程存剛研究員被科技部授予“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榮譽稱號。程存剛,男,中共黨員。現任果樹所副所長、果樹應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蘋果育種中心副主任,遼寧省綏中科技特派團團長。

2007年以來,程存剛作為綏中果樹科技特派團團長,帶領10多位果樹專家常年工作在我國著名的果品生產基地—綏中縣,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在果樹產業發展規劃、新品種引進與推廣、新技術應用與示范、產業服務等多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建立了新品種、新技術核心示范基地6000畝,培訓果農25000人次,技術輻射面積20萬畝,增加果業收入1億元以上,有力地促進了綏中縣果樹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升了果業產業化水平。一、心中裝著大事,為地方果業長遠發展獻計獻策

2007年,接到任務后,程存剛帶領特派團來到遼寧省綏中縣。為了研究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特派團與綏中縣政府召開了多次有果樹主產區鄉鎮領導參加的工作座談會,研究了科技特派工作。會議最后確定:科技特派團的工作就是以科技示范、培訓和現有成果轉化為主,兼顧關鍵瓶頸技術攻關。重點示范推廣樹體控冠改形、早疏花果、壁蜂授粉、果實套袋、果園生草覆蓋、無公害病蟲防治等6項省工、節本、增效技術。從長遠出發,程存剛組織科技特派團專家編寫了綏中縣果樹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了5年內的工作目標,為有關部門決策提供了參考。二、建好示范基地,讓果農“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建設示范基地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手段,可保證果農“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程存剛帶領特派團的專家們編制了示范基地建設方案,先后在綏中縣李家、西甸子、前所、高嶺、明水等地建立示范基地6個,總面積在6000畝左右,并具體負責西甸子示范基地的建設和指導工作。西甸子安馬村1500畝示范基地采用壁蜂授粉代替原來的人工授粉,每畝果園減少人工費用150元,示范基地年節省費用 22.5萬元,純收入約900萬元。西甸子鎮楊家牛克影果園果品質量連年提高,果品價格2007年達到3.6元/公斤,2008年上升到5元/公斤,5畝蘋果園純收入4.5萬元。由于周邊的果農親眼看到了示范基地果品生產的顯著效益,從而極大地激發了周邊果農應用新技術的熱情。三、創新培訓模式,讓果農易學、易懂、會用

1、統一培訓標準,先當學生后當先生。為了讓果農易學、易懂、會用,程存剛提出在整個綏中縣統一培訓標準,推廣易學、易懂的實用技術。在每次培訓之前,先對全體團員進行統一培訓,明確培訓任務和技術指標,做到復雜技術簡單化,簡單技術標準化。比如,在推廣控冠改形技術時,以“脫裙子、摘帽子、卸膀子、開窗子”等果農容易理解的形式對應“提干、落頭、疏側枝和競爭枝”等專業術語,該技術被果農稱為“1分鐘技術”和“傻瓜技術”。 同時,組織特派團專家編寫印制了7本實用技術小冊子和9本培訓教材。兩年來,共免費發放各類果樹實用技術手冊14000余冊。

2、集中辦班培訓,強化現場指導。兩年來,程存剛帶領科技特派團的專家們通過多種方式,共為綏中縣培訓農民技術員60余人,培養了一批特派團的“嫡系部隊”和“不走的專家”;通過大規模的現場指導和室內培訓,累計培訓果農25000人次。2009年1月,程存剛同志帶領10位專家連續對西甸子安馬示范基地進行控冠改形示范修剪,同時組織20名果農組成修剪小分隊,對其余示范基地開展統一修剪,既保證了示范效果,又鍛煉了一支隊伍,被農民親切地稱為“走在田間地頭的果樹專家”。

3、借助現代媒體技術,開展及時的遠程技術服務。為了更及時、有效地幫助果農解決技術問題,程存剛帶領特派團的專家們建立了中國果農熱線網站和手機短信服務系統,保證隨時解決果農提出的技術問題。目前,已累計接受農民技術咨詢電話1000余次,為果農發送果樹生產服務短信 5000余條;多次參加遼寧省葫蘆島電視臺、葫蘆島廣播電臺的節目。此外還在葫蘆島日報介紹、宣傳新技術、新品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來源: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 2009.07.06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