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中山大學教授
彭 華,男,1956年生,安徽省人,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教授,中山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與旅游研究所所長,旅游規劃與景觀設計碩士生導師
學習與工作
1982年1月安徽師范大學地理學系畢業 理學學士
1982.1-1992.7 在安徽省宿州師專地理系任教(系副主任,黨支部書記)
1992.8-1995.8 在廣東省仁化縣丹霞山任開發區主任助理,風景區總工程師
1995.9- 在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任教
學術團體與社會兼職
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研究會 理事長
中國地理學會地貌與第四紀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
中國旅游協會區域旅游開發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中國地理學會旅游地理專業委員會 委員
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專家委員會 委員
廣東省地理學會旅游地理專業委員會 主任
廣東省高明市、仁化縣、南澳縣、安徽省安慶市人民政府 顧問
廣東丹霞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 總工程師
教學工作
1995年10月調來中大以后至2003年1月,主講課程5門:
1996.2-2000.1,為地理系、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主講《旅游地理學》4個全過程,54×4課時。
1996.2-2001.7,為地理系經濟地理專業講授基礎課《應用美術》6個全過程,54×6 課時。
2002.2-2002.7,為00、01級城市規劃專業、經濟地理專業講授《應用美術》,54×2 課時。
1996.11-1997.1,為地理系、環科系講授基礎課《地貌學》1個全過程,38課時。
2000.9-2002.7,為經濟地理專業講授必修課《旅游規劃原理》3個全過程,54×3課時。
1999.7-2003.1,為人文地理專業研究生講授《旅游開發理論與實踐》4個全過程,36×4課時。
1997.9-1998.1,面向全校125人開設公共選修課《旅游地理》1個全過程,36課時。
1996-2001,指導地理系、環科系地質地貌野外實習5次,指導本科畢業論文15人。
1998年開始招收人文地理專業旅游規劃方向碩士研究生,已指導7人,3人已獲得碩士學位。
出版專著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及其研究進展,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彭華主編,第七屆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經濟地理,2000,20
·彭華主編,第六屆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經濟地理,2000,20
·彭華主編,第五屆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經濟地理,1999,19
·彭華主編,第四屆全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經濟地理,1998,18
·彭華主編,廣東人談旅游文化,廣東旅游出版社,(執行主編)1996
·保繼剛、彭華,韶關市旅游發展規劃研究,廣東地圖出版社,(完成3/4)1996
·保繼剛、楚義芳、彭華,旅游地理學,高教出版社,(完成3萬字)1993
·彭華,地理繪畫,測繪出版社,1988
發表論文
·彭華等,旅游市場分類研究及其意義——以佛山市為例,旅游學刊,2002,17(3): 49-54.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十年研究回顧,經濟地理,2002,22: 5-14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分類系統研究,經濟地理,2002,22: 28-35
·ZHONG Yun, PENG Hua. Study on Function of Components of Dynamic System of Tourism Develop -ment in Development Regio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2, 12(3): 226-232
·丁健、彭華,民族旅游開發的影響因素分析,經濟地理,2002,22(1):101-105
·PENG Hua. Danxia geomorphology of China: A review.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46: 38-44.
·彭華,旅游規劃研究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旅游學刊,2001,16(2):11-13
·鐘韻、彭華,旅游研究中的系統思維方法:概念與應用,旅游學刊,2001, 16(3):48-52
·鐘韻、彭華,淺談旅游景點共享城市商務散客市場:以佛山為例,熱帶地理,2001,21(2): 160-164
·彭華,城市旅游發展動力系統初步探討,人文地理,2000,15(1):1-7
·劉尚仁、覃朝鋒、彭華,關于廣東有無冰川發育條件的討論,地理科學,2000,20(4):375-380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研究進展,地理科學,2000,20(3): 203-211
·彭華,旅游發展驅動機制及動力模型探析,旅游學刊,1999,14(6):39-44
·彭華,試論經濟中心城市旅游發展的商務主導模式,地理科學,1999,19(2):140-146
——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中國地理 1999 第7期全文轉載
·彭華、鐘韻,關于旅游開發與城市建設一體化的初步探討,經濟地理,1999,19(1):111-115
——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 旅游經濟 1999 第2期全文轉載
·彭華,城市旅游可持續發展驅動機制研究,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15(3):75-81
·彭華、鐘韻,創建優秀旅游城市的思考:論旅游開發與城市建設一體化,旅游學刊,1999(2): 21-25
·彭華,南太行山嶂石巖地貌及旅游開發研究,地貌.環境.發展:292-296,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
·彭華、鐘韻、袁明等,貴州省習水縣旅游發展初步探討,經濟地理.增刊,1999,19:95-111
·彭華,旅游開發策劃在旅游地規劃中的應用研究,經濟地理.增刊,1999,19:139-155
·周亮亮、彭華,佛山城市旅游文化的開發,廣東旅游,1999(7-8):71-74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研究回顧與展望,經濟地理.增刊,1999,19:1-14
·劉尚仁、彭華,廣東石角丹霞地貌與旅游資源,經濟地理.增刊,1999,19:68-72
·彭華,先生帶我走上丹霞路——謹以此文悼念恩師陳傳康先生,經濟地理.增刊,1999,19:177-180
·彭華,談如何建設好我們的丹霞山,韶關日報,1999,11,25:2
·彭華,商務旅游羊城行,科學時報,1999,10,16:11
·黃瑞紅、彭華,踏遍丹山終無倦,笑傲古稀更年華,經濟地理.增刊,1998,18:1-7
·彭華,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的旅游地理學,地理學在中山大學70年,中山大學出版社, 1999
·彭華,我有幸成為陳傳康先生的“外傳弟子”, 中國地理學90年回憶錄,學苑出版社,1999
·彭華,關于旅游地文化開發的探討,旅游學刊,1998,13(1):43-46
·彭華,開發生態旅游之我見,旅游調研,1998(11):20-23
·彭華,廣東旅游產業持續發展機制的初步探討,廣東旅游,1998(5):18-20
·彭華、鐘韻,淺談廣州城市旅游的商務主導模式,廣東旅游,1998(6):9-12
·彭華,試論丹霞山水中的自然文化發掘及旅游開發,經濟地理.增刊,1998,18:172-178
·彭華、蔡輝,阿切斯——丹霞拱橋大觀園,經濟地理.增刊,1998,18:191-195
·彭華,迎接’99生態旅游年,談廣東生態旅游發展,廣東旅游,1998(10):4-5
·彭華、鐘韻,淺談旅游開發與城市建設一體化,廣東旅游,1998(10):33-36
·彭華,生態旅游,關鍵在于“特色”,人民日報,1998,10,23 (15)
·彭華,區域旅游規劃新理念,廣東旅游,1997 (7-8): 55-57
·彭華,談旅游發展新理念(系列訪談),廣東旅游報,42-46期連載,1997
·彭華,發展旅游的新理念,南方日報,1997,12,4(9)
·彭華,淺談旅游無限化理念,南方日報,1997,9,5(5)
·彭華,旅游文化及旅游區文化開發探索,廣東人談旅游文化,廣東旅游出版社,1996
·彭華,試論山水文化的旅游開發,廣東人談旅游文化,廣東旅游出版社,1996
·彭華,風景明珠丹霞山(等),風景名勝雜志,1995(10)
·彭華,關于丹霞地貌定義的討論,經濟地理.增刊,1996,16
·彭華,中國丹霞地貌研究簡史,經濟地理,1996,16
·保繼剛、彭華,旅游地拓展開發研究,地理科學, 1995, 15(1)
·保繼剛、彭華,名山旅游地的空間競爭研究,人文地理,1994(2)
·彭華,林濾山風景地貌研究;紅旗渠小區、天橋斷小區等詳細規劃,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彭華,丹霞山風景地貌研究,熱帶地理.增刊,1992.
·彭華、方平山,齊云山丹霞地貌及旅游開發研究,熱帶地貌.增刊,1992
·彭華,深圳風景資源及旅游開發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
·陳傳康等、彭華,丹霞風景名勝區旅游開發研究,地理學報, 1990,45(3)
·彭華,根治漓江枯水,改善旅游環境,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彭華,立體旅游地圖及編繪方法初探,旅游教育出版,1990
·彭華,關于青藏高原隆起對中國氣候影響的討論,地理研究, 1989,8(3)
·彭華、何越教,試解臺灣構造之謎,上海地質,1989(2)
·彭華,關于地殼演化機制的探討,科學探索學報,1985,5(4)
獲獎成果(名稱、級別);
·合著的《旅游地理學》教材獲1995年中山大學優秀教材獎和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第三作者)
·參加完成的《西南地區資源開發與發展戰略研究》獲199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者之一,完成“根治漓江枯水,改善旅游環境”研究和桂林地區旅游地域系統圖等)。
主持的旅游研究項目
·2003- 佛山市旅游發展規劃修編(研究中)
·2003- 寧波市都市農業園旅游開發策劃與總體規劃(研究中)
·2002-2003 佛岡縣旅游發展規劃(研究中)
·2002-2003 新昌縣地質公園硅化木景區詳細規劃(研究中)
·2002-2003 廣東省仁化縣旅游發展規劃(研究中)
·2002-2003 丹霞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研究中)
·2002- 湖南省宜章縣旅游發展規劃
·2001- 清遠市銀盞溫泉公園項目策劃與規劃設計
·2001- (合作主持)常州市旅游發展規劃
·2000-2001 連南縣旅游發展規劃
·2000-2001 澄海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9-2001 汕頭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9, 習水縣旅游發展研究
·1998-1999, 佛山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8-1999, (合作主持)番禺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8-1999, 深圳市西部海岸生態旅游區總體策劃
·1998-1999, 廣東省旅游發展戰略研究—對策研究
·1998-2000, (合作主持)廣東省旅游發展戰略研究
·1998-1999,丹霞山錦江沿岸總體規劃與項目策劃
·1997-1998, 高明市靜波湖旅游綜合開發總體規劃
·1997-1998, 英德市英西峰林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與旅游發展研究
·1997-1998, (合作主持)高明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7-1998, 丹霞山國家地質地貌保護區總體規劃
·1996-1997, 清遠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5,清遠飛來峽景區入口規劃與綜合樓方案設計
·1994, 丹霞山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綜合研究
·1994, (合作主持)韶關市旅游發展規劃
·1994, 丹霞山“世界丹霞地貌博物苑”規劃設計
·1994, 廣東省仁化縣風景保護與旅游用地規劃
·1993, 丹霞山旅游度假區總體規劃
·1993, 丹霞山瑤塘旅游服務區總體規劃
·1993, 丹霞山陽元石景區開發策劃、規劃與設計
·1993, 河南安陽市城市形象策劃;安陽“中華第一都”項目總體規劃
·1992, 丹霞山新山門設計;新山門投資可行性研究
·1992, 丹霞山翔龍湖景區總體規劃與設計
其他
2002年4月受到廣東省仁化縣人民政府特別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