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周名江,男,1944年生于浙江普陀。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毒理實驗室主任,赤潮973首席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7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生物系。

1984-1986年在英國普利茅斯研究所。

1991-1992年在德國赫果蘭海洋研究所。

1999-2001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進行訪問和合作研究。

社會兼職:

1.《海洋與湖沼》、《海洋環境科學》副主編、《海洋科學集刊》學報主編。

2.《Chinese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編委。

3.國家環保局《海洋環境保護法》編訂專家組專家。

4.英國海洋生物學會(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K.)會員。

5.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織(PICES)漁業委員會委員。

6.第八工作組雙召集人之一(Co--Chair0)。

7.中國水環境學會理事長。

8.中國海洋環境學會副理事長。

9.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10.山東省科協副主席。

11.青島市科協副主席。

12.美國紐約科學院(NewYork Academy of Sciences)會員。

13.青島海洋大學客座教授。

14.香港大學客座研究員。

15.中國水環境學會理事長。

16.中國陸海相互作用(LOICZ)委員會主席。

17.聯合國環境署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NOWPAP)第三工作組成員。

18.全球赤潮研究計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GEOHAB-SSC)。

培養學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生態環境、海洋有害赤潮方面的研究。對于污染物在各類典型海洋生物中的生態毒理效應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污染物如汞、鎘、鋅、石油烴等在海洋藻類、浮游動物、貝類、魚類中的累積和排出,污染物沿海洋食物鏈的傳遞研究,低濃度污染物對海洋生物個體發育的影響;污染物對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影響;有害赤潮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973”項目:“我國近海赤潮發生的生態學、海洋學機制及預測防治”項目。

2.“典型海域有害赤潮生態學與海洋學研究”。

3.“我國近海藻華災害演變機制與生態安全”。

科研成果:

周名江研究員首先在國內對多種有毒赤潮藻的產毒機制、致毒機理以及能在低營養鹽條件下爆發赤潮的機理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提出磷營養鹽控制毒素產生的一種模式;發現多種有害赤潮藻能產生未知的赤潮毒素以及一些海洋貝類的早期發育階段可能是受有害赤潮影響最敏感的時期等現象;近年作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開展了我國近海大規模赤潮的研究,闡明了東海大規模原甲藻赤潮形成的生態學、海洋學機制,并提出了東海大規模赤潮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危害機制和途徑、東海大規模赤潮宏觀調控的初步設想和應用于局部水域的赤潮應急處置技術;積極主持和參加了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

發明專利:

1 麻痹性貝毒(PSP)毒素作為制備療治疼痛病癥藥物的應用 周名江 ; 于仁誠; 王云峰; 顏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2-08-14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已發表專著2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1.Zhou Ming jiang , Zhu Mingyuan , ZhangJ ing. Statusofharmfulal-galbloomsand relatedresearchactivitiesin China [J].Chinese Bulletinof Life Science ,2001 ,13(2):54-59.

2.Zhou Ming jiang , Yan Tian , ZouJ ingzhong. Preliminaryanalysis 876 地球科學進展 第21卷ofthe characteristicsofredtide areasin Cha ng jiang riverestuary and itsad jacent sea [J]. ChineseJ 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3,14(7):1031-1038.

發表中文論文:

1 滸苔提取物對太平洋牡蠣受精卵孵化的抑制效應 王超;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水產科學 2011-01-15

2 應用單細胞rDNA序列測定方法鑒定不同生活史階段的亞歷山大藻 唐祥海; 于仁成; 張清春; 王云峰;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高技術通訊 2009-12-25

3 米氏凱倫藻對褶皺臂尾輪蟲、鹵蟲和黑褐新糠蝦存活的影響 孫科; 顏天; 周名江; 何建宗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香港公開大學科技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10-09-09

4 鏈狀亞歷山大藻(東海株)對磷營養物質的需求與吸收策略 李天深;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9-08-20

5 河豚毒素生態作用研究進展 王曉杰; 于仁成; 周名江 上海海洋大學省部共建水產種質資源發掘與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生態學報 2009-09-15

6 利用蛋白磷酸酶活力抑制法檢測牡蠣體內的腹瀉性貝毒 李愛峰; 于仁成; 李鈞 ; 唐祥海; 王云峰;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分析化學 2006-03-30

7 應用熒光原位雜交方法檢測中國沿海塔瑪/鏈狀亞歷山大藻復合種(亞洲溫帶基因型) 于仁成; 唐祥海; 張清春; 陳洋; 王云峰;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6-04-30

8 活性氮中間體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系統在水產養殖生物病害防御中的作用 姜國建; 于仁誠; 周名江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法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6-03-09

9 “我國近海有害赤潮發生的生態學、海洋學機制及預測防治”研究進展 周名江; 朱明遠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山東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期刊】地球科學進展 2006-07-10

10 中國沿海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核糖體rDNA部分序列分析及該藻屬分子系統進化研究 唐祥海; 于仁成; 顏天; 王云峰;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6-11-30

11 四種/ 株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毒性的比較研究 陳洋; 顏天; 譚志軍; 王麗平;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7-01-30

12 液相色譜-電噴霧離子阱質譜聯用分析河豚毒素 李愛峰;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分析化學 2007-03-30

13 亞歷山大藻對海灣扇貝受精卵孵化的影響及致毒機制研究 陳桃英; 顏天; 劉利平; 王麗平;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3-30

14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海灣扇貝胚胎發育過程的影響 顏天; 王麗平; 陳洋;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水產學報 2007-03-15

15 東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is)對原生動物群落結構影響的現場船基實驗 張利永; 顏天; 韓剛;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07-05-15

16 有害赤潮的形成機制、危害效應與防治對策 周名江; 于仁成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自然雜志 2007-04-15

17 中國沿海兩例食用織紋螺中毒事件中織紋螺體內毒素分析 于仁成; 周名江; 李愛峰; 張清春; 王云峰; 李鈞; 顏天; Michael Quilliam; Bernd Luckas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Institute of Marine Bioscienc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Halifax; B3H3Z1; Canada; Institute of Nutrition; Friedrich Schiller-University of Jena; Jena; 07743; Germany; 山東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國水產科學 2007-09-15

18 東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和鏈狀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對模擬食物鏈物質傳遞的影響 陳洋;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態學報 2007-10-15

19 東海大規模赤潮危害影響的實驗研究—— 對黑褐新糠蝦和鹵蟲的毒性效應 顏天; 張藝; 韓剛; 陳洋;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7-05-15

20 有害赤潮與原生動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張利永;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8-10-09

21 亞歷山大藻溶血毒性的初步研究 譚志軍; 顏天;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8-12-09

22 可用于相關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檢測的一個寡核苷酸探針 唐祥海; 于仁成; 陳洋; 張清春; 王云峰 ;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8-11-30

23 一株非PSP產毒的亞歷山大藻對黑褐新糠蝦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影響 張彬;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水產學報 2008-01-15

24 半褶織紋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及其生活環境中分離培養的細菌毒性測試與種類分析 王曉杰; 于仁成; 羅璇; 周名江; 沈進進; 顧振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微生物學報 2008-07- 04

25 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在織紋螺體內的解剖分布初探 李愛峰; 于仁成; 周名江; 李鈞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期刊】衛生研究 2008-07-30

26 福建沿海部分地區織紋螺毒性消長及毒素成分分析 羅璇; 于仁成; 王曉杰; 李鈞;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期刊】水產學報 2008-07-15

27 相關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非PSP產毒株)毒理的初步研究 張彬; 顏天; 陳桃英;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8-07-30

28 用于單一藻細胞PCR擴增反應的樣品保存方法比較 李萍; 于仁成 ; 唐祥海;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8-06-09

29 OA對人肝細胞HL-7702和肝癌細胞Bel-7402增殖的影響和對細胞凋亡的誘導作用研究 陳洋; 顏天;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中山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8-09-15

30 赤潮異彎藻毒性及毒性來源的初步研究 顏天; 周名江; 傅萌; 于仁誠; 王云峰; 李鈞; 譚志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3-01-30

31 雙殼類清濾率在海洋污染物毒性研究中的應用 顏天; 傅萌; 劉紅; 李正炎;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3-01-29

32 不同類型含磷營養物質對微小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生長和毒素產生的影響 張清春; 于仁誠; 周名江; 王云峰; 李鈞; 顏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5-09-30

33 有害亞歷山大藻對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應 陳桃英; 顏天 ;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毒理學雜志 2005-12-30

34 重要赤潮原因種─—亞歷山大藻毒性的比較 陳洋; 顏天; 譚志軍; 王麗平;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毒理學雜志 2005-12-30

35 東海大規模赤潮對海洋浮游生態系統結構的影響 顏天; 陳洋; 譚志軍; 王麗平; 陳桃英;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毒理學雜志 2005-12-30

36 不同氮源對微小亞歷山大藻生長和毒素產生的影響 張清春; 于仁誠; 周名江; 王云峰; 顏天; 李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5-11-13

37 一種快速制備甲藻細胞PCR擴增DNA模板的方法 張炎; 韓笑天; 鄒景忠; 周名江; 王廣策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5-11-09

38 有害赤潮對浮游動物攝食的影響 陳洋;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5-12-09

39 我國近海有害赤潮發生的生態學、海洋學機制及預測防治研究 周名江; 朱明遠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3-07-30

40 長江口鄰近海域赤潮發生區基本特征初探 周名江; 顏天; 鄒景忠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3-07- 30

41 塔瑪亞歷山大藻和東海原甲藻對褶皺臂尾輪蟲種群數量的影響 王麗平; 顏天; 譚志軍;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青島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3-07-30

42 有害赤潮藻對浮游動物影響的研究進展 王麗平; 顏天 ; 譚志軍;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2003-07-30

43 麻痹性貝毒毒素的應用研究進展 王云峰; 于仁誠; 李鈞; 顏天; 付萌;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3-06-15

44 麻痹性貝毒毒素研究Ⅰ.塔瑪亞歷山大藻的麻痹性貝毒毒素對運動神經末梢和全細胞鈉離子通道的抑制作用研究 王云峰; 于仁誠; 李鈞;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3-06-15

45 麻痹性貝毒毒素研究Ⅱ.麻痹性貝毒毒素純化產品的高效液相色譜和質譜分析 王云峰; 于仁誠; 李鈞;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3-06-15

46 塔瑪亞歷山大藻和赤潮異彎藻對黑褐新糠蝦和鹵蟲的急性毒性作用 顏天; 譚志軍; 李鈞; 于仁誠; 王云峰;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4-01-13

47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海產雙殼類生命活動的影響 周名江 ; 顏天; 傅萌; 王云峰; 于仁誠; 李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4-03-13

48 中國明對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細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的鑒定及其在白斑綜合癥病毒感染過程中的變化 姜國建; 于仁誠; 王云峰;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4-07-30

49 對蝦血細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鑒定與分析方法研究 姜國建; 于仁誠; 王云峰;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水產科學 2004-06-30

50 有害赤潮藻對魚類影響的研究進展 譚志軍;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山東青島 【期刊】水產學報 2002-12-30

51 環境因子對塔瑪亞歷山大藻生長的綜合影響 顏天; 周名江 ; 錢培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香港科技大學香港 山東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2-03-13

52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黑褐新糠蝦存活、生長以及種群繁殖的影響 譚志軍; 顏天; 周名江; 李鈞; 于仁誠; 王云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 【期刊】生態學報 2002-10-25

53 赤潮藻毒素研究進展 周名江; 李鈞; 于仁誠; 顏天; 傅萌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1999-09-30

54 有毒赤潮藻種 Pfiesteria piscicida的研究進展綜述 顏天; 周名江; 曾呈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0-01-30

55 原子吸收光譜儀用于沉積物中錫分析的方法研究 于仁誠; 宋秀賢; 李鈞; 王琦; 林強;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0-05-30

56 三苯基氯化錫(TPTC)對孔石莼光合作用及生長的影響 李鈞; 于仁誠; 李正炎;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海洋大學環保中心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0-07-30

57 三苯基氯化錫對黑褐新糠蝦的毒性效應 顏天; 李鈞; 李正炎; 滕文法; 于仁誠;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0-09-30

58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墨西哥灣扇貝幼體發育的影響 傅萌; 顏天; 李鈞; 于仁誠;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0-03-29

59 麻痹性貝毒對海洋貝類的影響及加速貝毒凈化的研究進展 傅萌;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水產學報 2000-08-30

60 麻痹性貝毒PSP在紫貽貝體內的累積、轉化與排出 顏天; 傅萌; 李鈞; 于仁誠;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1-07-30

61 黑褐新糠蝦的急性毒性測試方法及在鉆井液毒性評價中的作用 周名江; 顏天; 李鈞; 譚志軍; 于仁誠; 王云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1-09-10

62 赤潮的生物毒性評價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一次膠州灣赤潮中的應用 顏天; 譚志軍; 李鈞; 張永山; 于仁誠; 王云峰;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環境科學 2001-09-10

63 有毒藻產毒過程中海洋細菌的作用 林偉;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1-03-29

64 加強赤潮毒性評價和災害評估勢在必行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1-04-29

65 三苯基氯化錫對海灣扇貝攝食、附著和存活的影響 顏天; 李正炎; 李鈞;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水產學報 2001-06- 30

66 香港及珠江口海域有害赤潮發生機制初步探討 顏天; 周名江; 鄒景忠; 錢培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香港科技大學 青島 【期刊】生態學報 2001-10-25

67 中國赤潮的發生趨勢和研究進展 周名江; 朱明遠; 張經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華東師范大學 【期刊】生命科學 2001-04-15

68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櫛孔扇貝胚胎和早期幼蟲的影響 顏天; 傅萌; 王云峰; 于仁誠; 李鈞;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2-03-26

69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鱸魚幼魚毒性效應研究 顏天; 譚志軍; 于仁誠; 王麗平;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海洋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2002-11-26

70 赤潮異彎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生長特性 顏天; 周名江; 錢培元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2-03-30

71 海洋環境中的有機錫及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周名江; 李正炎; 顏天; 李鈞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進展 1994-08-26

72 兩種渦鞭毛藻的周日垂直遷移特性研究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BiologischeAnstaltHelgoland; Germany2282List/sylt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4-04-15

73 一個簡單食物鏈的能流實驗 楊紀明; 周名江; 李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5-02-15

74 單胞藻-鹵蟲能流實驗研究 周名江; 顏天; 滕文法; 楊紀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態學報 1996-03-30

75 我國海洋科學技術研究及其發展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科技論壇 1996-09-20

76 三苯基氯化錫對等鞭金藻生理功能的影響 李正炎; 周名江; 李鈞; 顏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1996-06-15

77 三苯基氯化錫對等鞭金藻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 李正炎; 李鉤;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1996-06-15

78 三苯基氯化錫對海洋微藻群落結構的影響 李正炎; 李鈞; 顏天; 滕文法;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1996-06-15

79 中國海洋生態毒理學的研究進展 周名江; 顏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研究 1997-05- 30

80 兩種渦鞭毛藻生長特性的研究 周名江; 顏天; M.Elbrachter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BiologischeAnstaltHelgoland; Germany2282List/Sylt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7-08-15

81 對我國科學基金如何支持環境研究的建議——德國柏林技術大學生態毒理學實驗室訪后感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中國科學基金 1997-05-15

82 麻痹性貝毒研究進展 于仁誠;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98-06-15

83 一個海洋食物鏈能流的初步研究 楊紀明; 周名江; 李軍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應用生態學報 1998-10-18

84 溫度、鹽度對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吸收~(60)Co、~(137)Cs及種群生長的影響 周名江; 楊偉祥; 相振峻; 肖余生; 王永元; 陳時華; 滕文法; 季祥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環境科學學報 1983-07-02

85 光照和鹽度對小球藻吸收~(60)Co、~(137)Cs及種群生長的影響 王永元; 肖余生; 周名江; 滕文法; 相振峻; 陳時華; 楊偉祥; 季祥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1983-12-31

86 鋅-65從三角褐指藻向紫貽貝傳遞的初步實驗研究 王永元; 周名江; 肖余生; 相振峻; 滕文法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生態學報 1984-09-30

87 光照、溫度對小球藻吸收~(60)Co,~(137)Cs影響的實驗研究 肖余生; 陳時華; 周名江; 滕文法; 楊偉祥; 王永元; 相振峻; 季祥榮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與湖沼 1985-08-29

88 應重視海洋污染生物監測新方法的研究 劉發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1989-12-27

89 中國近海有害赤潮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 周名江; 于仁誠; 鄒景忠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展(上冊) 1999-10-18

90 赤潮的生物毒性評價的初步研究——生物毒性測試方法在一次膠州灣赤潮中的應用 顏天; 譚志軍; 李鈞; 張永山; 于仁誠; 王云峰;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第七屆全國海洋湖沼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0-07-01

91 我國的赤潮災害及防御對策 周名江; 鄒景忠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科協2002年減輕自然災害研討會論文匯編之七 2002-06-30

92 赤潮973項目簡介及研究進展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第一屆中國赤潮研究與防治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4-08- 01

93 東海大規模赤潮對海洋浮游生態系統結構的影響 顏天; 陳洋; 譚志軍; 王麗平; 陳桃英;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5-09-01

94 有害亞歷山大藻對蒙古裸腹溞的毒性效應 陳桃英;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生態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5-09-01

95 重要赤潮原因種——亞歷山大藻毒性的比較 陳洋; 顏天; 譚志軍; 王麗平;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四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5-09-01

96 應用單細胞PCR方法研究青島近海鰭藻遺傳特征 李萍;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7-09-01

97 氮、磷營養鹽對鏈狀亞歷山大藻(東海株)生長和產毒的影響研究 李天深; 于仁成;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7-09-01

98 2005年春夏之交東海大規模甲藻赤潮的時空分布特征 王云峰; 周名江; 于仁成; 朱德弟; 呂頌輝; 顏天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暨南大學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7-09- 01

99 東海大規模赤潮危害影響的實驗研究——對黑褐新糠蝦和鹵蟲的毒性效應 顏天; 張藝; 韓剛; 陳洋;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會議論文集 2007-10-01

100 高毒性織紋螺消化道內分離微生物的毒性分析與種類鑒定 王曉杰; 于仁成; 羅璇; 周名江; 林祥田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連云港市衛生監督所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會議論文集 2007-10-01

101 離子通道類毒素的細胞毒性和檢測方法的研究 張藝; 顏天; 周名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 【會議】中國毒理學會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學者科技論壇會議論文集 2007-10-01

榮譽獎勵:


1.1992年獲得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

3.2003年獲國家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

4.2005年獲海洋創新成果二等獎。

5.2006年獲得海洋局創新成果二等獎。

6.2007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媒體報道:


(兩會聚焦)科協界委員周名江:一份不知給誰的提案

為緩解海洋污染推廣緩釋化肥

周名江委員為把提案提給誰的事兒已經苦惱了好幾天。

為了能讓日益惡化的海洋環境有所緩解,他這個研究海洋環境的專家,想提一份關于推廣緩釋化肥的提案。可是“不知道這事到底歸誰管,國家海洋局?環保局?農業部?科技部?復雜的海洋污染治理工程到底誰來管?提得不對又怕會沒著落”。

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的周名江研究員,大半輩子的精力都投在了海洋環境的基礎研究上。每天獲取的大量數據和資料讓他比誰都清楚 “治理海洋環境污染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最大的問題是富營養化”,周名江顯得語氣沉重。近些年赤潮的情況足以說明海洋環境富營養化惡化程度,而富營養化與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不無關系。在他看來,化肥是海洋的重大污染源。農民每年秋收后給地施肥,春暖花開時,融雪和雨水會將很大一部分化肥帶走,經土壤、地下水進入了江河湖泊和近海水域。“營養過剩”的海水不停為藻類“施肥”,最終導致赤潮范圍大幅擴增,近年來,我國近海赤潮發生頻率以每10年增3倍的速度上升,造成大批魚類和海洋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周名江曾是赤潮“973”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他們的課題組發現,赤潮范圍擴大的同時,有害、有毒赤潮的種類也越來越多。2002年,舟山口外幾百平方公里海域就出現了有毒的“亞歷山大藻”;2005年,一種直接對魚類有害的“米氏凱倫藻”更是“霸占”了東海15000平方公里海域,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未來藻類品種將向什么方向變化,目前我們并不清楚。”周名江擔心,一旦出現更大規模的有毒藻赤潮,將嚴重威脅該海域的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來,赤潮還有大規模向有毒有害演變的趨勢。

“這些問題只有從源頭控制來解決,緩釋化肥也許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這是周名江想寫提案的原因。

緩釋化肥是指一種根據作物生長特性設計的包膜(裹)型肥料,它能在土壤中隨作物不同時期的需肥而緩慢釋放元素,使作物在不同生長期得到不同的營養補充,從而減少了施肥的次數和肥料的淋溶損失。但其推廣現在卻并不順暢。

增加投入又不明顯提高產量的緩釋化肥,讓農民很難接受,即使這種肥料沒有一點污染。研發和購買緩釋化肥技術的企業,往往無力推廣。而政府目前雖然在政策上進行了支持,但沒有具體的計劃出臺,這也讓緩釋化肥的推廣陷入了困境。

做基礎研究,認識海洋生態的基本規律是周名江的本職工作。“我并不認識那些生產緩釋化肥的企業”,但為了他心愛的海洋,他希望能夠呼吁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不過,周名江到底還是沒想清楚該把提案交給誰。“可能最后還是以建議的形式來反映這個問題吧。”他對記者說。

來源:科技日報 2008年03月08日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