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材料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教學工作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吳其曄,男,1943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高分子結構與性能研究室主任。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高分子物理》國家精品課負責人。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重點學科《高分子化學與物理》負責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帶頭人,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點負責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7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物理系。 1973年起在青島科技大學任教。

1984-1986年在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大學、亞。ˋachen)大學專修高分子流變學,師從Prof. G. Fritz和Prof. P. Schuemmer。

1994-1996年在亞。ˋachen)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并在Hengstler公司工作。

社會兼職:

1.北京科技大學、濟南大學客座教授。

2.青島市高級專家協會會員。

3.“Polymer”、“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Macromolecular Reaction Engineering”、“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雜志審稿人。

聯系方式:

網頁:http://polymer.qust.edu.cn

e-mail:wuqiye@qust.edu.cn

Tel:+86-532-84022874

地址:青島市鄭州路53號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郵政編碼:266042

教學工作: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高分子物理學》、《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加工流變學》。

博士生課程:《高分子科學進展》。

碩士生課程:《高分子流變學》、《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及進展》。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博士生5人,碩士生20余人

教學工作獲獎:

1. 《高分子物理學》課程2007年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2. 《高分子物理課程群教學團隊》2009年評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

3. 2006年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4. 《以國家級精品課程為支撐,創建高水平高分子物理課程群》2009年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5.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教學改革與實踐》2009年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6. 《創建國內一流研究生課程“高分子材料流變學”實踐及體會》2009年12月獲首屆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

7. 《高分子材料流變學》2005年獲山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8. 《高分子物理學》課程2005年評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

教學團隊:

隊伍概況: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物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

團隊現有教師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1人,實驗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1人。

其中有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名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2人,山東省海外泰山學者2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1人。

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碩士學位者6人,在讀博士5人。其中9人曾分別在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新加坡、臺灣讀博士后。2名青年教師為德國洪堡學者。

年齡結構:60歲以上1人,50-60歲2人,40-50歲6人,30-40歲9人(2009年),老中青形成梯隊,結構合理。

學緣結構:12位主講教師中,來自國內7所不同高校與研究機構(山東大學、吉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東華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中科院化學研究所),9人有海外留學經歷,分別留學德國Aachen大學、Jena大學、Dresden大學、美國Cincinnati大學、California大學河濱分校(UCR)、美國國家標準局、 日本筑波大學、韓國高麗大學、全北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物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簡況

姓名 性別 出生年月 職稱/學位 學科專業 承擔的工作 備注
吳其曄 1943.04 教授,博士生導師, 高分子物理 學科帶頭人,主講教師 留德歸國學者, 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教學名師,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享受政府津貼
張萍 1953.07 教授,碩士生導師 高分子物理 實驗室主任,主講教師 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名師
周麗玲 1952.09 教授,碩士生導師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楊文君 1961.11 教授,博士后 高分子物理 副院長,主講教師 留韓國歸國學者,享受政府津貼
樸光哲 1961.01 教授,博士后 高分子化學 教研室主任,
主講教師
留日歸國學者
王新 1970.11 副教授,博士后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韓國歸國學者
胡紅旗 1968.12 副教授,博士后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學加拿大
閻業海 1973.1 副教授,博士后,
洪堡學者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德歸國學者, 洪堡獎學金獲得者,山東省海外泰山學者, 青島科技大學十大杰出青年
陶勇 1969.8 講師,博士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趙健 1973 副教授,博士后,
留美歸國學者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美歸國學者
胡海青 1968 副教授,博士后,
留美歸國學者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美歸國學者
段詠欣 1976 副教授,博士后,
洪堡學者
高分子物理 主講教師 留德歸國學者, 洪堡獎學金獲得者,山東省海外泰山學者
于廣水 1977.10 實驗師,碩士 自動化 實驗教師  
崔健 1973.5 實驗師,碩士 高分子材料 實驗教師 在讀博士
翟俊學 1976.7 實驗師,碩士 高分子材料 實驗教師 在讀博士
程俊梅 1980.11 實驗師,碩士 高分子材料 實驗教師 在讀博士
劉吉文 1975.6 實驗師,碩士 高分子材料 實驗教師 在讀博士
莊濤 1979.4 實驗師,碩士 高分子材料 實驗教師 在讀博士

團隊特色: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物理課程群教學團隊為山東省優秀團隊,是一支真正的名副其實的教學-科研型團隊。團隊學術水平高,學術風氣濃厚,團結協作、作風正派。教學、科研、教書育人均取得優異成果——教學方面:《高分子物理學》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團隊中有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山東省教學名師,2名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名師?蒲蟹矫妫韩@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和若干省部級科研獎項,承擔包括十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一大批高水平研究課題,出版多部優秀著作和論文。教書育人方面,團隊被評為青島科技大學首屆十佳師德建設先進集體,1名教師評為青島科技大學教書育人標兵。

團隊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學術專攻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團隊已經形成一支老中青結合,結構合理,水平高,作風正的學術梯隊。尤其中青年教師朝氣蓬勃,踏踏實實,學有所長,已經并正在承擔和完成各類教學、科研、開發、學生管理的任務,勇挑大梁。

團隊建有博士點、碩士點、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重點學科等高級平臺,對山東省乃至全國高等院校的高分子物理教學、科研、開發(經濟建設)起到一定促進、幫助和輻射作用。評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后,這種作用更加明顯。真正發揮了一支高等院校優秀教學團隊應有的效能。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高分子基多相復合體系的制備、結構、形態、性能研究及開發應用;

2.高分子流變本構方程理論、流變測量學、流動不穩定性及流變學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中應用;

3.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學的基本問題及理論范式;

4.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制備、結構、形態、性能研究及開發應用;

5.塑料加工技術、塑料增韌技術及微發泡擠出技術、特種塑料精密注射成型。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塑料增韌新技術----大品種塑料的非彈性體增韌改性及機理”,批準號:59373116,1993-1996,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可發氣交聯PS微粒制備及超微發泡材料結構性能研究”,批準號:59971332,2000-2002,項目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分子熔體流動不穩定性及壁滑的分子機理和界面機理”,批準號:50273016,2003-2005,項目負責人。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速流場中聚合物熔體的異常流變性質與非線性粘彈性”,批準號:50573037,2006-2008,項目負責人。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聚合物熔體高速擠出異常流變性的指紋識別,擾動源分析和有效對策”,批準號:50973050,2010-2012,項目負責人。

6.國家計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新型聚氯乙烯低發泡建筑管材(低壓管系統)專用料研制開發”,項目編號:96-551-02-03,1996-1999,項目負責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高分子材料反應加工過程中的化學與物理問題研究”,批準號:50390090,2004-2007。

8.德國Stuttgart大學與Prof. Fritz, Dr. Geiger合作課題:“彎毛細管流變儀的研制及實驗數據處理”,1984-1985。

9.德國Aachen大學與Prof. Schuemmer合作課題:“高分子流變本構方程的分子理論---Rouse-Zimm模型理論的改善”,“Cox-Merz關系式的成立條件與應用范圍”,1985-1986。

10.德國Hengstler公司承擔項目:“工程塑料和特種塑料精密注射過程優化設計及質量控制”,1994-1996。

11.世界大學歐洲聯絡處(World University Europe Service)委托項目:“新型發泡劑代替氟里昂的熱塑性塑料擠出發泡工程”,1997-1999,項目負責人。

12.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項:“順丁橡膠-聚烯烴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的研制”、“1,2-聚丁二烯(VPB)結構、性能與應用的研究”,1987-1989。

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含氯聚合物接枝新方法---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反應”,批準號:29374167,1993-1996。

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聚合物/碳納米管復合體系的界面分子設計和實驗研究”,批準號:20704024,2008-2010。

15.國家計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子項目:“通用樹脂高性能化及其應用”,項目編號:97-506-03-01,1997-2000,項目負責人。

16.中國石化總公司委托項目:“塑料的非彈性體增韌-高性能聚氯乙烯工程塑料的研究”,1990-1993,項目負責人。

17.齊魯石化公司委托項目:“通用樹脂微發泡擠出及在化工建材中的應用”,1996-1998,項目負責人。

18.齊魯石化公司委托項目:“可控自由基聚合法開發功能性PS新品種”,2000-2001,項目負責人。

19.青島市科技局項目:“新一代高性能波紋光纜導管(C.O.D.管)研制開發”,2002-2003,項目負責人。

20.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項目:“高質量導電高分子膜材料研究與開發”,2006-2008,項目負責人。

21.齊魯石化公司樹脂研究所委托項目:“非彈性體增韌技術用于PVC門窗建材的擴試”,1994-1995,項目負責人。

22.齊魯石化公司樹脂研究所委托項目:“新型工程塑料制品的性能研究”,1996,項目負責人。

23.青島遠東塑料工程公司合作項目:“一步法交聯聚乙烯耐壓管材研制開發”,2000-2001,項目負責人。

科研成果:

1. 《用非彈性體增韌改性原理開發高性能聚氯乙烯工程塑料》,1999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

2. 《高性能硬質聚氯乙烯微發泡化學建材及新型擠出發泡工藝》,2001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部級)技術發明二等獎。

3. 《塑料的非彈性體增韌-高性能聚氯乙烯工程塑料的研究》,1994年獲化學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4. 《熱塑性塑料的受限自由發泡擠出成型工藝及在化工建材中的應用》,2000年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5. 《新型聚氯乙烯低發泡建材專用料研制開發》,2001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6. 《采用帶滑動函數的Rouse-Zimm模型說明聚合物溶液的非線性粘彈性》,1991年獲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7. 《塑料增韌新技術(系列論文)》,1998年獲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8. 《重型卡車駕駛座橡膠護套的研究》,1995年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發明專利:

1 一種原位沉積聚合制備薄膜的基體固定裝置 溫時寶;胡海青;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7-08 2014-02-05

2 有機/無機復合電磁波吸波及屏蔽涂層材料 毛衛民;吳其曄;方鯤;馮惠平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專利 2003-04-01 2003-09-10

3 高抗沖硬質聚氯乙烯模塑料及用途,專利號:CN94110761.2 吳其曄;王建民;閻波;李忠;王曉燕;高巖 中國石化齊魯石油化工公司 中國專利 1994-08-27 1996-03-06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1. 吳其曄,張萍,楊文君,林潤雄.《高分子物理學》,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ISBN: 978-7-04-028037-1(鏈接http://polymer.qust.edu.cn觀看吳其曄教授在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的講座)

2. 吳其曄,巫靜安.《高分子材料流變學》,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 ISBN: 7-04-011582-4(鏈接http://polymer.qust.edu.cn觀看吳其曄教授在青島科技大學的教學錄像)

3. 吳其曄,《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及其進展》,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生教學用書.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8. ISBN: 7-5628-1912-2(鏈接http://polymer.qust.edu.cn觀看吳其曄教授在青島科技大學的教學錄像)

4. 吳其曄,馮鶯.《高分子材料概論》,普通高等教育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規劃教材.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8. ISBN: 7-111-14543-7

5. 吳其曄,巫靜安.《高分子材料流變學導論》.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4,6. ISBN:7-5025-1409-0

6. 吳其曄,《注射成型手冊》(譯著).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3. ISBN: 7-5025-6586-8/TQ. 2147

7. 2015年,吳其曄,張萍,楊文君,林潤雄,編 《高分子物理學》,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被評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見附件照片。

8. 2014年,吳其曄,巫靜安, 《高分子材料流變學》第二版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為“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推薦的研究生教學用書。見附件照片。

9. 2016年5月,吳其曄 著,《高分子凝聚過程及相態轉變》,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見附件

發表英文論文(部分):

1.Wu Qiye,Schuemmer P. Prediction of the non-linear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solutions by means of the Rouse-Zimm model with slippage. Rheol Acta,1990,(29):23-30

2.Wu Qiye. Prediction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tar-type branched polymer solutions by means of the fixed spectrum model.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1995,13(2):87-90

3.Wu Qiye,Wang Xin,Gao Weiping,Hu Youliang,Qi Zongneng. Unusual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Linear PE and PE/Kaolin Composite. 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1,80:2154-2161

4.Wu Qiye,Li Peng,Mu Jingxia,Zhang Na,An Peng,Wu Jingan.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EPDM, POE produced by CGC and InsiteTM technology. 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6,101(5):2847-2853

5.Wu Qiye, etal. Study on R- PVC modified with active filler and CPE. Abstract of PPS-regional meeting of Asia/Australia:273-274, Shanghai China, Oct.15-18 1991

6.Wu Qiye, Prediction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tar-type branched polymer solutions by means of the fixed spectrum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heology: 324-327, Beijing China, Oct. 9-12 1991

7.Yang Wenjun,Wu Qiye,Zhou Liling,Wang Shuying. Styrene-co-acrylonitrile Resin Modifications of PVC/CPE Blend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7,66:1455-1460

8.Wang Xin,Wu Qiye,Dong Jinyong,Hu Youliang,Qi Zongneng.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Kaolin Composites via Polymerization- filling with Cp2ZrCl2/MAO Catalyst System. 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2,85(14):2913-2921

9.Zhou Liling,Wang Xin ,Lin Yusheng,Yang Jingyi,Wu Qiye. Comparison of the toughening mechanisms of poly(vinyl chlorid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and poly(vinyl chloride)/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 blends. 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3, 90(4):916-924

10.Wang Xin,Wu Qiye,Qi Zongneng. Unusual rheology behaviour of 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kaolin composites prepared via polymerization-filling. Polymer International, 2003,52:1078- 1082

11.Wang Xin,Wang Zhaobo,Wu Qiye. Sharkskin Mechanism of High-Impact Polystyrene (HIPS)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HIPS/TiO2 Composites. J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5,96:802-807

12.Tao Xueyu,Wang Xin,Wei Qi,Wu Qiye. Rapid Formation of Nanosized Polyaniline Membranes on Surface Modified Glass Substrates. Journal of Macromolecular Science,Part A,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07,44(3):351-354

13.Zhou Qiong,Gao Weiping,Wu Juntao ,Wu Qiye. Compound mechanism of endo-exothermic and Exo- endothermic balanced blowing agents. Cellular Plastics,2000,36(2):126-147

14.Wu Qiye, et al. Rheological analysis of non-steady phenomenon of polymer melts during extrusion. Symposium of International Rubber Conference 2004, September 2004, Beijing China: 485- 490

15. Zhou Qiong,Yang Wenjun,Wu Qiye,Yang Bai,Shen Jiacong. Modification of 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blends with ultrafine Particles of Polystyrene.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0,36:1735- 1740

16. Rong-Xun Li, Shao-Xiang Li, Qi-Ye WU, et al. Catena-Poly[[bis(1-vinylimidazole-κN3) zinc(II)]-μ-phthalato-κ2O1:O2]. Acta Cryst. 2007. E63, m2874

17. Rong-Xun Li, Qi-Ye WU and Fa-Qian Liu. Catena-Poly[[bis(1-allylimidazole)zinc(II)]-μ-phthalato-κ2O1:O2]. Acta Cryst. 2010. E66, m258

18. Rong-Xun Li, Yue-Yi Deng, Qi-Ye WU, et al. Two Zn(II)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Isophthalate and Imidazole Derivatives: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2010, 26(4): 609-614

19. Rong-Xun Li, Qi-Ye WU and Fa-Qian Liu. Tetrakis (1-ethyl-1H-imidazole-κN3) bis(thiocyanato-κN) cadmium(II). Acta Cryst. 2010. E66, m290

發表中文論文(部分):

1 布朗運動在現代高分子物理學的重要地位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15-01-15

2 反應降解聚丙烯的高速擠出流動穩定性 吳其曄; 慕晶霞; 張娜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4-09-25

3 分子量雙峰分布聚乙烯PE-SP2520的高速流變性能 吳其曄; 張娜; 慕晶霞; 李鵬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8-15

4 反應降解聚丙烯熔體的流變行為 慕晶霞; 張娜;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4-07-25

5 臨界外推滑移長度的解析、測量及其流變學意義 吳其曄; 李鵬; 慕晶霞; 張娜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6-15

6 減輕聚合物熔體擠出整體畸變和熔體破裂的辯證對策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4-04-20

7 改善聚合物熔體擠出表面畸變的辯證對策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3-12-20

8 引發擠出畸變的擾動源位置及擾動性質分析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3-10-20

9 鑭系硬脂酸鹽及聚乙烯蠟潤滑劑對HDPE6098流變性能的影響 尹文艷; 馮紹華; 吳其曄 塑料工業 2013-08-20

10 熔體流變曲線特征與擠出畸變的關系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3-08-20

11 擠出壓力波動與熔體擠出畸變的關系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3-06-20

12 大分子溶致凝聚過程中的幾個分界濃度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13-06-15

13 聚合物熔體擠出畸變的指紋辨識及量化描述 吳其曄; 李鵬; 王寧; 劉祥貴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3-04-20

14 溶聚丁苯橡膠擠出畸變行為的研究 張昊; 董彬; 孫顯茹; 吳其曄 橡膠工業 2013-03-25

15 關于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學范式的思考 吳其曄 高分子學報 2013-02-20

16 大分子溶致凝聚過程中體系熵值的變化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13-02-15

17 關于標度概念和高分子標度理論的討論 吳其曄 中國塑料 2013-01-26

18 炭黑用量對溶聚丁苯橡膠擠出流變性能的影響 張昊; 張耀華; 孫顯茹; 吳其曄 合成橡膠工業 2012-09-15

19 溶致凝聚過程中分子鏈構象的演變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12-08-15

20 大分子鏈的溶致凝聚過程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12-07-15

21 PA 6原位成纖復合改善PP的力學性能 孫顯茹; 熊彥可; 張昊;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2-05-25

22 PA6原位成纖改善PPR的擠出流變性能 孫顯茹; 宋中心; 張昊;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2-04-20

23 原位聚合法制備聚苯胺/改性羰基鐵粉復合材料 溫時寶; 李國偉; 李涵;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2-03-25

24 反應條件對原位聚合法制備PANI/CIP復合材料的影響 李國偉; 左培艷; 楊彬;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1-07-25

25 空間穩定劑對聚苯胺在羰基鐵粉表面原位沉積成膜的影響 李國偉; 楊彬; 左培艷;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6-15

26 主鏈型液晶高分子改善聚丙烯熔體高速擠出的流變行為 劉祥貴; 李金亮;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1-05-25

27 原位成纖復合法改善聚丙烯的力學性能 孫顯茹; 王占杰; 劉祥貴; 張昊;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1-05-25

28 原位成纖復合法改善PP-R的擠出螺紋畸變 張昊; 王占杰; 劉祥貴; 孫顯茹;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1-04-20

29 苯胺分散聚合中穩定劑PVP-K90的穩定機理 李國偉; 孫雪麗; 溫時寶;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10-12-15

30 微量PPA對m-LLDPE高速擠出流變性能的影響 劉祥貴; 趙貝; 孫顯茹;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0-10-20

31 LLDPE熔體高速擠出時的亞穩定光滑擠出現象 劉祥貴; 慕晶霞; 王寧; 王占杰;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15

32 工程塑料膨脹阻燃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李榮勛; 楊有財; 吳其曄 工程塑料應用 2010-10-10

33 分段控溫原位聚合沉積法制備苯胺-鄰苯二胺共聚物薄膜 溫時寶; 張如根; 李國偉;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10-09-15

34 ABS的協同阻燃及熱降解動力學 李榮勛; 王志偉; 楊有財;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0-08-20

35 不同結構PP熔體的高速擠出畸變行為 王占杰; 王寧; 張昊; 劉祥貴;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0-07-25

36 反應條件對原位聚合聚苯胺薄膜性能影響 李國偉; 溫時寶; 孫雪麗; 張如根; 范海軍;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0-06-20

37 聚丙烯熔體高速擠出螺紋畸變的產生機理 王占杰; 王寧; 劉祥貴;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15

38 四探針法測聚苯胺膜電導率的探討 孫雪麗; 李國偉;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6-15

39 兩個基于間苯二甲酸和咪唑衍生物Zn髤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體結構和電化學性能(英文) 李榮勛; 鄧月義; 劉保成; 劉法謙; 吳其曄 無機化學學報 2010-04-10

40 PI表面改性對PANI/PI復合膜性能的影響 孫雪麗; 范海軍;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10-02-20

41 用PET改善PP-R的擠出流變性能 王占杰; 張昊; 劉祥貴;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10-01-25

42 原位聚合沉積制備聚苯胺/聚酰亞胺/聚苯胺復合膜 溫時寶; 張如根; 孫雪麗; 范海軍; 吳其曄 塑料 2009-12-18

43 聚苯胺在聚酰亞胺膜基體表面的原位沉積成膜機理 孫雪麗; 徐錦城; 崔媛;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09-12-15

44 mLLDPE/LDPE共混物的流變性能 劉祥貴; 陸霞; 王占杰; 趙貝;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9-11-25

45 m-LLDPE高速擠出流變性能研究 趙貝; 陸霞; 劉祥貴;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9-06-20

46 三元乙丙橡膠擠出壓力振蕩現象的影響因素 張娜; 趙貝; 王寧; 曲德金; 吳其曄 合成橡膠工業 2009-05-15

47 聚丙烯高速擠出的螺紋畸變行為的研究 王寧; 張海英;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9-04-20

48 PVP對原位沉積PANI/PI結構和導電性的影響 張如根; 溫時寶; 孫雪麗; 范海軍;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9-04-20

49 新型聚烯烴彈性體的高速擠出畸變特征及其流動擾動源探討 張娜; 王寧; 趙貝; 宋相澎;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15

50 乙烯-辛烯共聚物和三元乙丙橡膠在高速流場中的流動不穩定性 張娜; 王寧; 趙貝; 吳其曄 合成橡膠工業 2009-03-15

51 無規共聚聚丙烯高速擠出流變性能 王寧; 陳婧; 王占杰;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9-02-20

52 鑭系硬脂酸鹽及聚乙烯蠟對HDPE流變性能的影響 馮紹華; 尹文艷; 吳其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8-12-15

53 聚苯胺/NBR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范海軍; 陳驍; 吳其曄 橡膠工業 2008-10-25

54 溫度和含氟彈性體對LLDPE準穩態區影響 王寧; 趙貝; 張娜;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8-08-20

55 跟蹤高分子學科發展前沿,建設高分子物理國家精品課程 吳其曄 高分子通報 2008-06-15

56 共混對HDPE熔體高速擠出壓力振蕩現象的影響 安鵬; 李鵬; 張娜;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15

57 含氟彈性體對LLDPE熔體流變性能的影響 趙貝; 王寧; 張娜; 慕晶霞;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8-05-25

58 PANI在玻璃基體表面的生長成膜過程 范海軍; 張如根; 宮超坤; 陶雪鈺;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08-03-15

59 玻璃表面原位聚合沉積PANI薄膜機理的探討 魏琦; 范海軍; 李穎; 吳其曄 應用化學 2008-03-10

60 玻璃基體表面原位生長PANI薄膜的微納米結構與導電性能 范海軍; 張如根; 宮超坤; 陶雪鈺; 吳其曄 塑料 2008-02-18

61 限定幾何構型茂金屬催化聚烯烴彈性體EPDM Nordel IP的高速流變性能 張娜; 王寧; 趙貝; 曲德金; 宋相澎; 吳其曄 彈性體 2008-02-15

62 原位聚合沉積聚苯胺薄膜及其電致變色性能 張如根; 陶雪鈺; 魏琦; 宮超坤;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07-12-15

63 限定幾何構型茂金屬催化POE高速流變性能 張娜; 慕晶霞; 王寧; 趙貝;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7-10-20

64 原位分散聚合制備納米PANI-SiO_2薄膜的性能 魏琦; 王新; 慕晶霞; 范海軍;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7-10-20

65 聚烯烴熔體兩類擠出畸變現象的定量描述 吳其曄; 李鵬; 慕晶霞; 張娜; 王新 塑料 2007-10-18

66 應力集中效應對熔體擠出流動不穩定性的影響 趙貝; 王寧; 張娜; 慕晶霞;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7-09-25

67 基體表面性質對原位聚合沉積導電聚苯胺薄膜性能的影響 魏琦; 吳起; 李穎; 范海軍; 吳其曄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07-09-15

68 高氯酸摻雜原位沉積聚苯胺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范海軍; 宮超坤; 張如根; 魏琦; 陶雪鈺; 吳其曄 塑料科技 2007-07-01

69 線型與支化聚烯烴熔體高速擠出時的不穩定擾動源 吳其曄; 李鵬; 慕晶霞; 范海軍; 張娜; 王新 高分子通報 2007-05-15

70 納米SiO_2對原位分散聚合制備導電聚苯胺薄膜結構與性能的影響 魏琦; 李穎; 吳起; 范海軍; 吳其曄 塑料 2007-04-18

71 反應擠出制備的接枝LLDPE流變性 慕晶霞; 張娜; 李鵬; 吳其曄; 姚占海; 殷敬華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7-02-20

72 LLDPE/LDPE共混熔體不穩定流動性的研究 慕晶霞; 趙貝; 王寧; 張娜; 李鵬; 吳其曄 塑料 2007-02-18

73 摻雜態聚苯胺(Doped-PANI)的電導率-溫度特性和形態結構研究 李靖; 方鯤; 邱宏; 毛衛民; 吳其曄 材料工程 2006-12-30

74 高聚物熔體擠出不穩定流動的研究進展 慕晶霞; 王新; 魏琦;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2006-10-20

75 用雙毛細管流變儀對HDPE與LLDPE擠出壓力振蕩的研究 李鵬; 慕晶霞; 尹文艷; 張娜; 翟俊學; 吳其曄 塑料 2006-06-18

76 HDPE及其共混物的擠出壓力振蕩現象 李鵬; 慕晶霞; 張娜; 安鵬;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6-03-25

77 PVP與PVA對原位聚合導電聚苯胺薄膜的影響 陶雪鈺; 王丹; 王曉磊; 魏琦; 吳其曄 塑料科技 2006-02-01

78 HDPE及其共混物鯊魚皮畸變的定量描述 李鵬; 張娜; 安鵬; 慕晶霞; 吳其曄 塑料科技 2006-02-01

79 HIPS填充體系的流變行為研究 王新; 王兆波; 吳其曄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5-12-30

80 原位聚合沉積透明導電聚苯胺薄膜的研究進展 陶雪鈺; 陳驍; 熊忠; 李鵬; 吳其曄 化學推進劑與高分子材料 2005-12-25

81 POE/納米碳酸鈣復合材料的流變性能研究 熊忠; 陳驍; 韓高亮; 王曉林; 王淑英; 吳其曄 橡膠工業 2005-12-25

82 XLY型恒壓毛細管流變儀的數據處理程序及應用 王建新; 溫學明; 巫靜安;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0-30

83 導電聚苯胺的合成及電磁學性能、吸波性能研究 陳驍; 熊忠; 陶雪鈺; 方醌; 吳其曄 塑料工業 2005-05-30

84 導電聚苯胺/橡膠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力學、電學性能研究 陳驍; 熊忠; 陶雪鈺; 劉生蘭; 荊浩;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4-30

85 納米CaCO_3填充新型聚烯烴彈性體POE的力學、流變性能研究 熊忠; 陳驍; 韓高亮; 王曉林; 王淑英; 吳其曄 彈性體 2005-04-30

86 線型聚乙烯及其共聚物的擠出畸變與熔體粘彈性的關系 吳其曄; 巫靜安; 溫學明; 王新; 李鵬; 王淑英 高分子通報 2005-02-28

87 導電聚苯胺/羰基鐵粉復合吸波材料 毛衛民; 方鯤; 吳其曄; 馮惠平 復合材料學報 2005-02-28

88 POE和EPDM增韌PP/CaCO_3復合材料的研究 熊忠; 李鵬; 陳驍; 尹文艷; 王淑英; 吳其曄 塑料工業 2005-02-28

89 POE/輕質CaCO_3填充體系的力學、流變性能研究 熊忠; 李鵬; 尹文艷; 陳驍; 王淑英; 吳其曄 特種橡膠制品 2005-02-15

90 聚乙烯及其共聚物熔體有規擠出畸變的定量描述 吳其曄; 溫學明; 王新; 李鵬; 王淑英; 巫靜安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08-30

91 聚乙烯熔體的擠出畸變與非線性粘彈性的關系 吳其曄; 巫靜安; 溫學明; 王新; 李鵬; 王淑英 中國塑料 2004-07-26

92 導電高分子電致變色材料及其在飛行器和軍事偽裝中的應用 方鯤; 毛衛民; 吳其曄; 劉文言; 敖明 宇航材料工藝 2004-04-30

9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復合材料的流變行為 王新; 王許云; 吳其曄; 漆宗能 復合材料學報 2004-02-29

94 AC對St或MMA為殼層單體種子乳液聚合的影響 李守平; 叢川波; 陳驍; 劉勃; 周瓊; 吳其曄 合成橡膠工業 2004-01-25

95 分散聚合水基聚苯胺乳膠微球制備與表征 方鯤; 李守平; 陶雪鈺; 王清錄; 毛衛民; 吳其曄 物理化學學報 2004-01-15

96 m-HDPE/Kaolin復合材料流變性質研究 王新; 王許云; 吳其曄; 漆宗能; 胡有良 材料科學與工藝 2003-12-30

97 PE單鏈寡鏈微晶粒子的制備與形貌 熊忠; 周麗玲; 曾憲林; 楊靜漪; 藺玉勝;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0-30

98 兩種改性劑增韌聚氯乙烯的結構、性能及增韌機理 周麗玲; 趙金義; 李彩金; 吳其曄 機械工程材料 2003-07-20

99 高反式聚異戊二烯單鏈和寡鏈粒子的微觀形貌 肖源; 周麗玲; 熊忠; 楊靜漪; 藺玉勝;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6-30

100 超微鎳粒子/聚苯胺納米復合材料制備及其表征 方鯤; 李守平; 崔隴蘭; 毛衛民; 吳其曄 化學物理學報 2003-06-27

101 導電聚合物納米復合乳膠微球材料研究進展 方鯤; 李守平; 崔隴蘭; 毛衛民; 吳其曄 材料導報 2003-04-15

102 種子乳液聚合制備可發氣P(St/BVA)-PSt核殼微球 李守平; 周瓊; 顧瑞軍; 肖源; 崔隴蘭; 吳其曄 合成橡膠工業 2003-03-25

103 兩步連續反相微乳液法原位合成鐵鈷鎳/聚苯胺核-殼型納米復合微粒 吳其曄; 方鯤; 崔隴蘭; 李守平; 楊靜漪; 毛為民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2-28

104 PVC/ABS和PVC/CPE兩種共混體系的結構和性能 周麗玲; 王新; 藺玉勝; 楊靜漪; 吳其曄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2-28

105 CPE增韌硬質聚氯乙烯的結構形態和增韌機理 周麗玲; 藺玉勝; 楊靜漪; 吳其曄 中國塑料 2002-12-28

106 PE-C、ABS改性硬質聚氯乙烯的性能和增韌機理 周麗玲; 藺玉勝; 楊靜漪; 吳其曄 工程塑料應用 2002-12-15

107 PVC/ABS共混體系中的銀紋及其增韌作用 周麗玲; 藺玉勝; 楊靜漪; 吳其曄 工程塑料應用 2002-08-15

108 P(S/BVA)-PS核-殼微球發泡劑的制備及發氣性探討 吳其曄; 李守平; 周瓊; 顧瑞軍; 肖源; 崔隴蘭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6-15

109 ABS增韌硬質聚氯乙烯的結構形態和增韌機理 周麗玲; 藺玉勝; 楊靜漪; 吳其曄 中國塑料 2001-10-28

110 TEM研究交聯聚苯乙烯乳膠粒實時粒徑大小及分布 楊靜漪; 呂剛; 高衛平;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09-15

111 新型熱平衡發泡體系分解特性及在R-PVC擠出低發泡的應用 周瓊; 吳俊濤; 甄紅宇; 王甲坤; 吳其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1-07-28

112 核殼型St/BVA/BA微凝膠的制備及性能測試 吳俊濤; 于成芬; 陳守明; 趙曉燕; 吳其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1-05-28

113 核殼結構PMMA納米微球增韌R-PVC/CPE 高衛平;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1-02-15

114 PMMA基核-殼型有機剛性粒子增韌改性R-PVC/CPE韌性體 吳其曄; 高衛平; 王慶國; 喬玲玲; 于青山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0-11-28

115 典型放熱型、吸熱型和吸-放熱型發泡劑熱分解特性的研究 周瓊; 于濤; 鄭鴻; 吳其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0-09-28

116 Iniferter BDC的合成及引發St、MMA光聚合 吳其曄; 高衛平; 李艷霞 塑料工業 2000-07-28

117 EPDM發泡過程中硫化及發泡速度的匹配 吳其曄; 閻業海; 張振華; 蔡中梅 合成橡膠工業 2000-07-15

118 無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單分散交聯PS納米微球 吳其曄; 高衛平; 賈云 塑料工業 2000-05-28

119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芐酯紫外光聚合的特性研究 高衛平; 李艷霞;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20

120 EPDM發泡過程中硫化、發泡速度匹配問題的探討 吳其曄; 閆業海; 張振華; 蔡中梅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20

121 線性聚乙烯及線性聚乙烯/高嶺土復合材料的異常流變行為 吳其曄; 王新; 胡友良; 漆宗能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00-03-28

122 新型吸-放熱復合發泡劑的特性分析與應用 高衛平; 許麗; 周瓊; 陳桂蘭; 吳其曄 合成樹脂及塑料 2000-02-15

123 乳液聚合法合成單分散交聯PS納米微球 吳其曄; 高衛平; 賈云; 陳軍強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1-20

124 聚合填充法制備UHMWPE/Kaolin復合材料的強流變行為及機理 吳其曄; 王新; 胡友良; 漆宗能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9-12-30

125 吸熱性EVA發泡母粒的研制與應用 陳桂蘭; 張英光; 張運; 吳其曄 中國塑料 1999-12-28

126 聚氯乙烯擠出用發泡劑和泡孔調節劑的優選 閻業海; 黃兆閣; 周瓊; 吳其曄; 葉勝友; 邵明杰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9-09-30

127 典型的發泡劑熱分解特性的研究 周瓊; 于濤; 鄭鴻;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9-09-30

128 新型吸—放熱平衡型發泡劑EXOCEROL232的特性研究 周瓊; 吳俊濤; 鄭鴻; 于濤; 吳其曄 塑料工業 1999-09-28

129 發泡劑AC的熱分解活化機理及影響因素 吳俊濤; 周瓊; 甄紅宇; 王甲坤; 吳其曄 橡膠工業 1999-07-10

130 發泡劑在熔體中的分解行為及其研究方法 周瓊; 鄭鴻; 于濤; 吳其曄 塑料 1999-06-30

131 AC發泡劑的分解活化機理及其突發性的表征 周瓊; 王甲坤; 吳俊濤; 吳其曄 中國塑料 1999-05-28

132 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擠出專用料的研究(2)——擠出工藝過程研究 吳其曄; 王新; 徐凌秀; 馮紹華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9-03-30

133 擠出微發泡R-PVC發泡劑和泡孔調節劑的優選 閻業海; 黃兆閣; 周瓊; 吳其曄; 葉勝友; 邵明杰 工程塑料應用 1999-03-15

134 PMMA基納米核-殼微粒改性R-PVC研究 吳其曄; 高衛平; 王慶國; 喬玲玲; 于青山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8-12-30

135 發泡劑熱分解過程中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方法 周瓊; 鄭鴻; 于濤; 吳其曄 塑料 1998-12-30

136 新型吸熱性發泡劑的研制及其在低發泡R-PVC擠出材料中的應用 周瓊; 甄紅宇; 吳俊濤; 王甲坤; 吳其曄 聚氯乙烯 1998-12-15

137 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擠出專用料的研究(1)——配方設計與研究 吳其曄; 徐凌秀; 王新; 王繼民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8-09-30

138 發泡過程中發泡劑分解物理、化學問題的研究方法 周瓊; 鄭鴻; 于濤;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8-06-30

139 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擠出過程研究(2)──擠出工藝過程研究 吳其曄; 王新; 徐凌秀 塑料 1998-06-30

140 發泡劑對HIPS擠出自由低發泡制品性能的影響 馮紹華; 劉國清; 牟玉梅; 吳其曄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1998-06-15

141 硬質聚氯乙烯低發泡擠出過程研究(1)──配方設計與研究 吳其曄; 徐凌秀; 王新; 王繼民 塑料 1997-12-30

142 剛性無機粒子改性HDPE 賈穎; 雷圣功; 吳其曄 塑料工業 1996-09-28

143 剛性有機粒子對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共混體系形態和增韌機理的研究 周麗玲; 吳其曄; 楊文君; 劉士龍; 張漫 高分子學報 1996-01-20

144 硬聚氯乙烯凝膠度的測定與制品力學性能的關系 王淑英; 吳其曄; 潘洪亮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5-12-30

145 用介電方法和AE技術研究短玻璃纖維/R-PVC的界面 葉林忠; 潘炯璽; 吳其曄 塑料 1995-10-30

146 短玻璃纖維/R─PVC復合材料的紅外光譜和聲發射分析 葉林忠; 鄭魯光; 趙連軍;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5-09-30

147 HPVC改性體系增耕機理形態學研究──PVC/CPE/SAN三元體系 周麗玲; 吳其曄; 楊文君; 劉士龍; 張漫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5-09-30

148 流變法與DSC法測量PVC凝膠度的原理及應用 王淑英; 吳其曄; 潘洪亮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5-06-30

149 HPVC改性體系增韌機理形態學研究──PVC/CPE二元體系的研究 周麗玲; 吳其曄; 楊文君; 騰玉潔; 于顯虹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5-06-30

150 PS對PVC/CPE體系加工性能及凝膠度的影響 王淑英; 吳其曄; 劉士杰 聚氯乙烯 1995-05-25

151 PREDICTION OF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STAR—TYPE BRANCHED POLYMER SOLUTIONS BY MEANS OF THE FIXED SPECTRUM MODEL 吳其曄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1995-05-15

152 剛性聚合物改性PVC/CaCO_3共混體的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王淑英; 付習亮; 張偉銘 塑料 1995-04-30

153 SAN對PVC/CPE加工行為的影響 王淑英; 吳其曄; 周麗玲; 李書合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1995-04-15

154 超細碳酸鈣對PVC/ABS二元體系增韌改性的探討 裘懌明; 吳其曄; 湯海波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12-30

155 PE分子量對硬PVC/CPE/PE共混體系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姜忠文; 黃超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09-30

156 流變法與DSC法測量PVC凝膠度的原理與結果討論 王淑英; 吳其曄; 潘洪亮 塑料工業 1994-09-28

157 硬聚氯乙烯凝膠度的測定及其與制品力學性能的關系 王淑英; 吳其曄; 潘洪亮 聚氯乙烯 1994-09-25

158 從靜態應力松弛實驗求材料準松弛時間譜的一種數值計算方法 裘懌明; 吳其曄; 周繼志 高分子學報 1994-09-20

159 異徑輥筒之間非牛頓流體流場的數值計算結果及討論 巫靜安; 吳其曄 橡膠技術與裝備 1994-08-30

160 少量PS對PVC/CPE/PE共混體系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姜忠文; 郭紅革; 徐暉; 姜鐵竹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06-30

161 J積分的一種計算方法 裘懌明; 吳其曄; 王鵬; 趙永蕓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06-30

162 采用零長毛細管測量硬聚氯乙烯制品的凝膠度 吳其曄; 王淑英; 尼志紅; 劉士杰; 潘洪亮 塑料 1994-06-30

163 異徑輥筒之間非牛頓流體的流場分析 巫靜安; 吳其曄 橡膠技術與裝備 1994-06-30

164 環氧化天然橡膠蠕變曲線的一種擬合方法 裘懌明; 吳其曄; 楊清芝 橡膠工業 1994-06-10

165 短玻璃纖維增韌硬質聚氯乙烯的機理研究 葉林忠; 吳其曄 高分子學報 1994-05-20

166 采用零長毛細管測量硬聚氯乙烯制品的凝膠度 吳其曄; 王淑英; 尼志紅; 劉士杰; 潘洪亮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03-30

167 AS樹脂對PVC/CPE共混體的加工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王淑英; 吳其曄; 劉士杰; 尼志紅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4-03-30

168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對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共混體流變性的影響 楊文君; 吳其曄; 杜華; 王建民; 李應華; 張寶善 高分子學報 1994-03-20

169 PE分子量對硬PVC/CPE/PE共混體系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姜忠文; 黃超 聚氯乙烯 1994-01-25

170 表征聚合物材料韌性的一種新方法—J積分法 裘懌明; 吳其曄; 王鵬; 趙永蕓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12-31

171 剛性粒子對PVC/CPE共混體流變性的影響 楊文君; 吳其曄; 杜華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12-31

172 超細CaCO_3對PVC/ABS二元體系增韌改性的探討 裘懌明; 吳其曄; 湯海波 聚氯乙烯 1993-12-27

173 PMMA、SAN改性PVC/CPE共混體的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李才峰; 王建民; 李應華; 張寶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3-12-27

174 XLY—Ⅱ毛細管流變儀用于硬PVC凝膠度的測定 裘懌明; 吳其曄; 王淑英 塑料工業 1993-12-27

175 HDPE的增韌、增強改性研究 雷圣功; 吳其曄 塑料 1993-12-18

176 剛性聚合物對PVC/MBS共混體系的改性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王東; 杜華 塑料工業 1993-10-28

177 天然橡膠松弛曲線的一種擬合方法 裘懌明; 吳其曄; 周繼志; 焦明起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10-01

178 XLY-Ⅱ型毛細管流變儀改做聚合物蠕變實驗的一種方法 襲懌明; 吳其曄; 王鵬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1993-10-01

179 含Iniferter微凝膠及星型聚苯乙烯的合成 楊文君; 吳其曄; 周麗玲; 李增吉; 沈家驄 高等學;瘜W學報 1993-09-28

180 天然膠松弛曲線的一種擬合方法 裘懌明; 吳其曄; 周繼志; 焦明起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93-08-29

181 少量PS對H-PVC/CPE/PE共混體系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姜忠文; 郭紅革; 徐暉; 姜鐵竹 塑料工業 1993-08-29

182 PVC/CPE共混物的結構與性能 楊文君; 吳其曄; 周麗玲; 李才峰; 杜華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1993-08-29

183 交聯PE/CPE并用改性硬PVC性能研究 吳其曄; 郭紅革; 徐暉; 姜鐵竹; 許淑貞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07-02

184 PVC/ABS/CaCO_3三元體系流變性能的研究 裘懌明; 吳其曄; 趙永蕓; 王鵬 聚氯乙烯 1993-06-30

185 再生膠/聚氯乙烯共混物力學性能的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徐玉紅; 潘久勝 合成橡膠工業 1993-06-30

186 短玻璃纖維增強增韌RPVC的性能研究 葉林忠; 吳其曄; 靳奉林; 李曄 塑料工業 1993-06-30

187 表征聚合物材料韌性的一種新方法——J積分法 裘懌明; 吳其曄; 王鵬; 趙永蕓 現代塑料加工應用 1993-06-30

188 短纖維/R—PVC復合材料的增韌改性研究 葉林忠; 吳其曄; 李曉明; 陳云萍 塑料 1993-06-18

189 聚氯乙烯/順丁橡膠共混改性及其應用 楊文君; 吳其曄; 彭魁; 楊立田; 郭崇江 聚氯乙烯 1993-05-01

190 剛性聚合物PS改性PVC/CPE共混體 楊文君; 吳其曄; 李才峰 塑料 1993-04-18

191 硬PVC/交聯PE/CPE三元共混物性能研究 吳其曄; 郭紅革; 徐暉; 姜鐵竹; 許淑貞 中國塑料 1993-04-02

192 增容劑對SBR/PE/PVC多元共混體性能的影響 楊文君; 徐玉紅; 潘久勝; 吳其曄; 金義明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04-02

193 剛性有機粒子對 PVC/ABS 共混體系增韌改性的研究 裘懌明; 吳其曄; 何自明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3-04-02

194 剛性有機填料同時增韌增強改性硬PVC韌性體的研究 吳其曄; 楊文君; 裘懌明 高等學;瘜W學報 1993-04-01

195 剛性聚合物改性PVC/CPE/CaCO_3共混體的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李才峰; 杜華 塑料工業 1993-03-02

196 剛性有機粒子增韌改性硬聚氯乙烯韌性體的研究 吳其曄; 楊文君; 裘懌明; 李才峰; 趙永蕓; 周麗玲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2-12-30

197 再生膠/聚氯乙烯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究——Ⅱ 增容劑的影響 楊文君; 楊玉蘭; 潘久勝; 徐玉紅;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2-12-30

198 HVA—2對OEBR/HDPE共混體物性及流變性能的影響 苘輝剛; 尹全明; 吳其曄; 唐學明; 許淑貞 彈性體 1992-12-30

199 PS、SAN和AAS對PVC/ABS體系增韌改性的研究 裘懌明; 吳其曄; 趙永蕓; 王鵬 塑料工業 1992-12-26

200 剛性有機粒子對硬聚氯乙烯韌性體的增韌改性研究 吳其曄; 楊文君; 裘懌明; 趙正強; 何自鳴 聚氯乙烯 1992-10-27

201 PVC/ABS/SAN三元共混物共混工藝的初步探討 裘懌明; 吳其曄; 何自明 塑料 1992-10-18

202 再生膠/聚氯乙烯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究 Ⅰ制備條件 楊文君; 吳其曄; 潘久勝; 徐玉紅; 金義明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2-09-30

203 增容劑NBR對SBR/HDPE/PVC共混物力學性能的影響 楊文君; 吳其曄; 潘久勝; 徐玉紅; 金義明 合成橡膠工業 1992-08-28

204 剛性無機粒子和彈性粒子增韌改性硬聚氯乙烯制品的研究 吳其曄; 李明; 李琳; 許淑貞 塑料 1992-08-18

205 剛性有機粒子對PVC/ABS共混體系增韌改性的研究 襲懌明; 吳其曄; 何自明 塑料 1992-06-18

206 剛性聚合物對聚氯乙烯韌性體的改性研究 楊文君; 吳其曄; 趙正強 塑料 1992-02-18

207 CPE與活性無機填料并用改性硬PVC制品的研究 吳其曄; 李琳; 許淑貞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1-12-31

208 引入磁場的一種新方法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0-12-31

209 微機在處理聚合物流變實驗數據上的應用 裘懌明; 吳其曄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1990-12-31

210 異徑輥筒壓延機流變理論分析(續)——橫壓力及能耗計算 巫靜安; 吳其曄 橡膠技術與裝備 1990-05-01

211 微型計算機在處理聚合物粘流活化能上的應用 裘懌明; 吳其曄; 焦明起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0-04-30

212 微機在處理聚合物流變實驗數據上的應用 裘懌明;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0-04-02

213 用改型韋森堡流變儀測量混煉膠的流變性 S.Ertong; P.Schummer;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90-04-02

214 BR/HDPE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的流變性研究 吳其曄; 裘懌明; 滕碧隆; 許淑貞 特種橡膠制品 1990-04-01

215 異徑輥筒壓延機速度分布及壓力分布 巫靜安;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9-10-01

216 用帶滑動函數的Rouse-Zimm模型說明某些中等稀聚合物溶液的非線性粘彈性 吳其曄 高分子學報 1989-05-01

217 異徑輥筒壓延機流變理論分析 巫靜安; 吳其曄 橡膠技術與裝備 1989-05-01

218 SBR/HDPE共混型熱塑性彈性體流變性能的研究 邱桂學; 吳其曄; 裘懌明; 許淑貞 特種橡膠制品 1989-05-01

219 滑動函數應用于星形支化聚合物溶液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8-09-30

220 “非仿射變形”及聚合物材料的非線性流動性 吳其曄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1988-08-28

221 關于Cox-Merz關系式的成立條件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8-07-01

222 從原子尺度講清物質中的電場 吳其曄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8-04-01

223 用Cox—merz關系式確定適于某些中等濃度聚合物溶液的滑動函數——Ⅱ比較實驗結果及討論 吳其曄; P.Schuemmer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7-10-01

224 用Cox-Merz關系式確定適于某些中等濃度聚合物溶液的滑動函數 Ⅰ非仿射變形假定和滑動函數的理論計算 吳其曄; P.Schuemmer 青島化工學院學報 1987-07-02

225 關于剛體定軸轉動定律 吳其曄 大學物理 1983-05-31

226 從電磁場的洛侖茲變換認識動生、感生電動勢的關系 吳其曄 山東化工學院學報 1982-04-02

會議論文:

1 LLDPE擠出壓力波動與表面畸變研究 閆路瑤; 王莉; 劉杰; 解永財; 王安迎; 胡海青; 吳其曄 第十二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 中國會議 2014-12-21

2 大分子溶致凝聚過程中構象熵的變化及其熱力學意義 吳其曄 2013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13-10-12

3 溶致凝聚過程中大分子構象及構象熵的演變 吳其曄 2012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0-16

4 炭黑網絡對溶聚丁苯橡膠擠出流變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張昊; 孫顯茹 2012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2-10-16

5 主鏈型液晶高分子原位成纖改善PP-R熔體擠出流變行為 吳其曄; 劉祥貴; 王寧; 孫顯茹; 張昊 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12-04-13

6 關于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學理論范式的討論 吳其曄 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11-09-24

7 PET、PA原位成纖改善PP-R熔體擠出畸變行為 吳其曄; 劉祥貴; 孫顯茹; 張昊; 王占杰 2011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11-09-24

8 高分子流變學的標度概念 吳其曄 2010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0-10-27

9 主鏈型液晶高分子改善PPR熔體擠出畸變行為 吳其曄; 劉祥貴; 王占杰; 王寧 2010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10-10-27

10 關于鏈段,排斥體積及標度律的討論 吳其曄 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9-08-18

11 原位聚合沉積苯胺/鄰苯二胺共聚物薄膜及其電致變色性能 吳其曄; 張如根; 溫時寶; 孫雪麗; 李國偉 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9-08-18

12 追蹤學科發展前沿,開拓高分子教學新領域 吳其曄 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7-10-01

13 含氟彈性體對聚烯烴熔體高速擠出性能的影響 吳其曄; 慕晶霞; 張娜; 王寧; 趙貝 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7-10-01

14 LLDPE熔體的第二光滑擠出區——現象和機理 吳其曄; 慕晶霞; 張娜; 王寧; 趙貝 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7-10-01

15 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備PANI-SiO_2薄膜及成膜機理探討 魏琦; 王新; 陶雪鈺; 范海軍; 吳其曄 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6-10-01

16 反應降解聚丙烯熔體流變性與分子量的關系 吳其曄; 馮紹華; 慕晶霞; 張娜; 王篤金 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6-10-01

17 LLDPE及其反應接枝料的擠出流變性 慕晶霞; 王寧; 趙貝; 李鵬; 吳其曄; 殷敬華 2006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6-10-01

18 線型PE及共混物的擠出壓力振蕩與鯊魚皮畸變 吳其曄; 李鵬; 張娜; 安鵬; 慕晶霞 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5-10-01

19 原位聚合沉積制備高質量透明導電聚苯胺(PANI)薄膜 陶雪鈺; 陳驍; 王曉磊; 王丹; 魏琦; 吳其曄 2005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 中國會議 2005-10-01

20 線型聚乙烯及其共聚物的擠出畸變、壁滑和壓力振蕩 吳其曄; 馮紹華; 熊忠; 陳驍; 李鵬; 王建新; 巫靜安 2004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4-10-01

21 高擠出流量、滑動邊界條件下的剪切流場分析 吳其曄; 馮紹華; 熊忠; 李鵬; 陳驍; 巫靜安 2004年全國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4-10-01

22 導電聚苯胺/納米鎳粉復合屏蔽材料的研究 毛衛民; 方鯤; 吳其曄; 馮惠平 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 中國會議 2004-09-01

23 限定幾何構型茂金屬催化聚烯烴彈性體的流變性能 吳其曄; 溫學明; 李鵬; 秦齊富; 王淑英; 巫靜安 2004年國際橡膠會議 國際會議 2004-09-01

24 擠出過程中熔體發生壓力振蕩、壁滑及彈性湍流的流變學分析 吳其曄; 溫學明; 王新; 李鵬; 王淑英; 巫靜安 2004年國際橡膠會議 國際會議 2004-09-01

25 多種聚合方法合成導電聚苯胺吸波性能研究 陳驍; 陶雪鈺; 方醌; 李守平; 崔隴蘭; 謝麗輝; 吳其曄 中國化學會第二屆隱身功能材料學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4-06-30

26 擠出微發泡R-PVC發泡劑和泡孔調節劑的優選 閻業海; 黃兆閣; 周瓊; 吳其曄; 葉勝友; 邵明杰 ’2000中國工程塑料加工應用技術研討會 中國會議 2000-09-01

 榮譽獎勵:


1. 200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 2001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3. 2001年獲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4. 2001年被評為青島科技大學教書育人標兵。

5. 2001年獲山東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6. 2006年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

7. 2007年評為青島市高級專家,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8. 2013年,被評為二級教授,是學校正式教師中的最高職稱。

9.2016年教師節,被評為”首屆齊魯十大最美教師“,全省高校老師只有二人上榜。

 

媒體報道:


一支高水平教學科研團隊獨特的“精神氣質”和“靈魂”

——記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物理教學科研團隊

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是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省重點學科,也是學校精心打造的優勢學科。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以全國優秀教師、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博士生導師吳其曄教授為代表的一支高層次人才隊伍。高分子物理教學科研團隊致力于開展高分子凝聚態物理、高分子流變學、功能和特種橡塑材料、高分子材料結構、性能表征等方面的基礎研究,負責和參與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點、碩士點、博士后流動站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日常工作,成為國內該領域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該團隊在科研、教學等方面均取得高水平成果?蒲蟹矫妫撼袚藬凳棁壹壵n題,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在內十數項獎勵,發表幾百篇高水平論文。教學方面:《高分子物理學》課程于2007年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是國內高分子相關課程中最早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的課程之一;編著出版多部高水平教材和專著,其中《高分子材料流變學》為教育部遴選的全國百部推薦使用教材之一,為幾十所高校選用和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及其進展》為國內該學科領域首部專著;今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分子物理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教材。團隊于2009年評為山東省優秀團隊。

獻身三尺講壇 培養卓越人才

團隊教師常年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承擔著《高分子物理》課程群的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課程群包括4門本科課程,4門碩士研究生課程和1門博士生課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高分子物理學先后評為學校精品課程、山東省精品課程和國家精品課程,《高分子流變學》評為學校優秀課程。出版了《高分子物理學》、《高分子材料流變學》、《高分子凝聚態物理及其進展》、《高分子物理實驗》、《高分子材料概論》、《聚合物材料——結構•性能•應用》等十幾部教材、專著和譯著。吳其曄、張萍教授評為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名師,吳其曄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教學成果多次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三等獎。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其中包括閆業海、段詠欣兩名德國洪堡獎學金學者和山東省海外泰山學者,他們在學成之后又返回母校,加入到培養他們成長的團隊中來,為團隊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精品課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促成的,而是經歷數十年磨煉和錘打,有著深刻的內涵。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高校教材內容與科技前沿脫節,教師知識老化陳舊的矛盾十分尖銳。高分子物理團隊憑著洞察前沿與把握先機的敏銳性,率先提出“積極追蹤學科發展前沿,努力開展高水平科研,充實和開拓教學領域”的改革思路。通過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活動,保持與著名大學、研究所交流聯系,不失時機地將學科發展的新動向及科研新成果準確恰當地引入教學環節,先后開設了《高分子流變學》《高分子凝聚態物理》等新課,不斷提升和完善傳統高分子物理學的教學思想和內涵,編著出版新教材,全面提升了學科水平,有效緩解“教師知識老化”、“教學和科研脫節”、“實驗教學落后于理論教學”等矛盾。200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日本著名學者白川英樹來校參觀了團隊實驗室并與團隊進行了學術交流。2007年吳其曄教授應邀在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上作了“追蹤學科發展前沿,開拓高分子教學新領域”的邀請報告,得到國內同行認可和好評。

培養一支高水平團隊既要有高水平業務工作,又要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精神狀態。高分子物理教研室至今還實行著新教師上課的“試講制度”,無論資格多老,不論學歷多高,即便博士后上新課也必須試講,而且試講后的評議是嚴肅認真甚至苛刻的,有的老師通過幾次試講才能登上講臺。這是對學生負責,對老師負責,對課程和黨的教育事業負責。楊文君老師說,精品課程既是榮譽也是壓力,比如穿上一件新衣服,自己就要保持良好精神狀態。有些人認為教學是軟任務,教學工作付出多收獲少。該團隊的老師卻在實踐中體會到,講一門高水平的課程決不是軟任務,尤其是專業課程。在你深入系統而且結合學科發展前沿的講授過程中,常常會閃現新的體會和靈感,有時甚至能凝練出新的科研方向。該團隊承擔的《高分子材料的非彈性體增韌》、《高速流場中熔體流動的不穩定性》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都是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引申凝煉出的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科研課題。反過來,高水平的科研實踐也有效加深了教師對課程內涵的理解,青年教師受益最多。

厚積薄發 科研成果突出

高等學校的教師除站好講壇培養學生外,必須參加科研實踐。一方面科研能提高自身素質,開拓眼界,深化知識,形成教學與科研良性互動,另一方面以科研成果支持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是大學教師神圣的職責。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高分子物理團隊要求和鼓勵全體教師瞄準學科發展前沿和國民經濟的需要,積極承擔高水平科研項目。近年來團隊承擔和協助完成國家級、省、部、市級縱向科研項目及各類橫向科研項目百余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7項,青年基金1項;國家重大基礎項目(973項目)2項,863項目3項;國家“九五”和“十五”攻關項目2項,國家級軍工項目2項;國際合作項目及中石化,中石油等國家重點企業的委托項目若干。近三年內,團隊有8名教師主持8項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象這樣一支十幾人的團隊承擔如此豐富的項目在國內同類團隊中是不多見的。

經過多年勤奮耕耘,團隊科研成果十分突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三等獎獎一項;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石油與化工協會技術發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山東省計算機應用優秀成果一等獎一項;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多項。完成多項省部級技術鑒定,獲得多項國家專利,部分成果已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日前舉行的第13屆中日科學技術聯合委員會上,我國共有157個項目被確認為中日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該團隊就有1個項目列入其中。樸光哲教授和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的合作研究項目“富勒烯C60納米纖維的制備及性能”獲經費129.6萬元。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開發和制備出高性能FNFs,拓展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包括稀有元素回收,燃料電池電極、太陽能電池、高頻吸波薄膜等。

反映科研工作成果,團隊共發表科研論文400多篇,SCI收錄上百篇。其中閆業海老師在國際著名期刊SMALL上發表多篇論文,如《Advances in carbon nanotube assembly》,影響因子達到7.333。楊文君教授近日在材料化學國際著名期刊J. Mater. Chem報道了蒽中心交叉共軛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雙光子吸收截面強化效應,由德國著名化學評論期刊SYNTACTS作為有機合成亮點文章進行了推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Timothy M. Swager教授評論認為對這一強化起源的深入研究將有助于新型雙光子吸收材料的設計。段詠欣、胡海青、王新、趙健、陶勇等青年教師也分別發表了一批高水平論文。與此同時團隊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團隊有九人曾出國留學或科學訪問,至今與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教授保持密切交流。積極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論文報告會,在今年舉行的全國高分子科學論文報告會上吳其曄教授應邀作《關于高分子凝聚態物理理論范式的思考》邀請報告,探討了高分子物理學中具有普適意義的規律和理論,引起多名院士和教授的熱烈討論。

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成果背后一定是強大的團隊

高分子物理教學科研團隊在青島科技大學是有著與學校歷史幾乎同齡和優良傳統的教學科研型創新團隊。在幾十年的扎實積累過程中,團隊不斷發展壯大,英才薈萃,形成了老中青結合,年齡結構、學緣結構合理,學術專攻各有側重、相輔相成的隊伍,F有成員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講師1人,實驗師6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0人,德國洪堡學者2名,海外泰山學者2名。具有博士學位者9人,碩士學位者6人,在讀博士5人。還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青島科技大學教學名師2人,青島市高級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已培養畢業和在讀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上百名。這樣一支精明強干的教學科研團隊在國內外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

一支高水平團隊必然有它獨特的“精神氣質”和“靈魂”。吳其曄教授說,我們這支隊伍的“精神氣質”就是境界高,能力強,眼光遠,精益求精,作風正派,團結向上;隊伍的“靈魂”就是愛,熱愛黨的教育事業,珍惜教師光榮稱號,愛集體,愛工作和愛生活。一個人只有愛一項工作,才能投入、負責和鉆研,一個團隊也是如此。團隊內的學術氣氛和人文環境十分和諧。既有治學嚴謹、基礎扎實、平易近人的老教授,也有學富東西、中流砥柱的中年骨干,更有積極向上、勤奮努力的青年教師。吳教授很欣慰能領軍這樣一個團隊,他說這個團隊不僅業務水平高,而且作風正派,精神陽光,團結和諧,工作快樂,人人都有一股對高分子科學的熱愛與執著。這是一支真正經得起考驗,可以完成高水平教學科研任務的團隊,是一支老中青結合,后繼有人的精干團隊,可以預見在今后幾十年內這個團隊都將欣欣向榮。

建設優秀團隊的重要經驗之一是要有優秀的帶頭人。高分子物理團隊發展至今帶頭人吳其曄教授付出了畢生精力。幾十年來吳教授始終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不僅個人取得豐碩成果,而且在團隊中始終傳達一種信念:工作雖辛苦但我們樂在其中,只有奮斗才能取得一流的成果,成果不僅是對國家、對學校的貢獻,也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有學問有成果的老師才是國家需要的一流的大學教師。吳教授認為:站大學講壇是一件神圣的、艱苦的、令人神往又責任重大的工作。他曾在全校師德教育會議上對青年教師發表寄語“人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能夠控制人生的寬度和高度。要過有意義的人生,就得不斷提高人生寬度和高度。具體到一個老師,就要努力做一個有學問的人,一個講道德的人”。已過花甲之年的吳老師始終尊奉著這樣的人生信條,用他的人格魅力提升著整個團隊的教學、科研和教書育人水平。

在老教師的帶領下,高分子物理團隊的教師們結合繁忙的教學科研工作,身體力行,關心和實踐著十分重要的教書育人工作。他們認為教書育人不是空洞的口號,它體現在教師的一言一行之中。優秀的課堂教風是育人,嚴格細致、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也是育人,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育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該團隊在取得優異的教學、科研成果的同時,在教書育人方面也成果累累:周麗玲教授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張萍、吳其曄教授評為最受學生喜愛的研究生導師,青年教師閆業海評為學校十佳青年教師,高分子物理團隊評為學校教書育人先進集體。

來源:《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2011-11-15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