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湯利華,男,1962年5月出生,碩士。現任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教育及工作經歷:
資料更新中……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時間 |
課程名稱 |
周學時 |
總學時 |
班級 |
總人數 |
教學質量校考評等級 |
2004-2005 |
水力學 |
6 |
|
|
200 |
|
2006-2007 |
流體力學 |
5 |
|
|
320 |
|
2004-2009 |
水質工程學 |
4 |
|
02-05給排水 |
400 |
|
承擔實踐性教學:
時間 |
課程名稱 |
總學時 |
班級 |
總人數 |
2004-2009 |
專業實習 |
|
02-07給排水 |
220 |
2004-2009 |
畢業設計 |
|
01-05給排水 |
48 |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水文學及水資源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城市污水污泥的資源化處理研究,主持。
2.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巢湖流域城鎮污水處理功能提升及污泥處理技術與示范課題,子項目主持。
3.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城市污水水質與影響因子相關關系分析,主持。
4.安徽省“十五”項目:微缺氧懸浮污泥層單級脫氮污水處理設備,主持。
教學研究課題:
1.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水質工程學,主持。
2.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要求的專業實習改革探討,主持。
3.安徽省教育廳:排水工程省級重點課程建設,主持,2003-2006。
4.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給水排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研究,主持,2003-2005。
科研成果:
1.安徽省教育廳:地方特色型院校學科專業優化及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08。
2.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成果三等獎,2004。
3.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安徽建筑工業學院教學成果三等獎,2004。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造紙廢水中紫外誘變選育高效苯酚降解菌株 凌琪; 湯利華; 陶勇; 李瑞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期刊】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0-08-15
2 用Fenton試劑預處理農藥廢水實驗研究 方志珍;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與能源學院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8-15
3 人工濕地處理小流域地表徑流污染工程設計 彭繼峰; 湯利華; 馬凱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與能源學院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8-15
4 基于模糊PID的二甲醚發動機單片機測控系統 魯祥友; 湯利華; 王雪飛; 張建中; 陳廣洲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38研究所 【期刊】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2009-08-25
5 懸浮填料反應器不同運行方式的硝化效果比較 湯利華; 凌琪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期刊】工業用水與廢水 2006-06-28
6 曝氣器的最優孔徑分析 湯利華; 孟廣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合肥 【期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6-07-30
7 氧化溝的循環比探討 湯利華; 黃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合肥 【期刊】凈水技術 2006-08-25
8 CA固定化亞硝化細菌氨氮去除能力的實驗研究 王莉; 王敏; 凌琪;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 【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02-10
9 化學磷回收輔助A~2O工藝處理低碳城市污水的除磷規律 黃健; 湯利華; 張華; 黃明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合肥 【期刊】安全與環境工程 2007-03-10
10 苯酚降解細菌的分離與選育研究 凌琪; 湯利華; 陶勇; 王莉; 丁媛媛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中國給水排水 2007-06-01
11 鐵屑微電解法預處理環氧樹脂廢水的研究 黃健; 湯利華; 張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合肥 【期刊】安全與環境工程 2007-06-10
12 無機陶瓷膜處理生活污水中膜污染及清洗研究 劉俊; 周元祥; 湯利華; 施晶俊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與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合肥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3 氧化溝導流墻偏心設置的探討 張紅亞; 湯利華 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 【期刊】安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4 水深對曝氣過程中氧總轉移系數的影響 湯利華; 孟廣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合肥 【期刊】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6-15
15 兩相厭氧生物技術處理環氧樹脂生產廢水 黃健; 湯利華; 張華; 黃明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9-28
16 鼓風曝氣空氣量計算方法的改進 湯利華; 孟廣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與化學學院;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學院 【期刊】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11-15
17 MATLAB軟件在環境科學數值計算中的應用 黃明;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6-25
18 氧化溝動力配置的討論 湯利華; 洪天求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安徽合肥; 安徽合肥 【期刊】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28
19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水質探討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2-28
20 氧化溝曝氣設備的選型與布置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合肥 【期刊】工業用水與廢水 2005-02-28
21 寧波市梅林水廠生物預處理工藝設計 湯利華; 許建華; 張晴浩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與電子系;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寧波市自來水總公司 【期刊】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4-30
22 濾料粒徑對過濾的影響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環境工程系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9-20
23 微污染原水氨氮的硝化模式 湯利華; 許建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城建系; 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期刊】給水排水 1995-07-20
24 水泵調速機組配置中若干問題的研究 湯利華; 丁琨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城市建設系 【期刊】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03-20
25 混凝過程中粉末活性炭的使用問題 湯利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城建系 【期刊】化工給排水設計 1996-09-30
26 濁度和色度的混凝去除機理與混凝劑的選擇 湯利華; 許建華 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城建系; 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期刊】凈水技術 1996-05-15
榮譽獎勵:

1.2003―2004年獲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2.2002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3.2001年獲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
4.入選省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對象。
媒體報道: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喜迎評——訪環境與能源學院院長湯利華
年的辦學歷史,已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形成了一定的辦學特色。今年5月,將迎接建設部高等教育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評估專家組的實地考察。
目前,環能學院師生員工正緊張地進行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評估的各項準備工作。為了解評估工作的最新進展,記者對環能學院院長湯利華教授做了專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湯院長您好,首先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評估的相關情況。
湯利華(以下簡稱湯):本科專業教育水平評估是國家專業評估委員會對申報專業的教學條件、教育過程、教育質量等進行的客觀、科學的評價。
高等教育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評估的目的是加強國家對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育的宏觀管理,保證和提高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育的基本質量,使我國高等學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畢業生符合國家規定的申請參加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的教育標準,與其它國家相關專業教育相協調,為相互承認專業教育評估結論創造條件。
通過評估,推動學校加強教學與辦學條件建設,促進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教育的發展,增強辦學活力和動力,提高辦學效益,更好地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基本方針。
記:這次設備工程專業評估主要分哪幾個階段?
湯: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申請與受理:學校提出申請,評估委員會對提出申請的院校作出受理或拒絕受理的決定。我校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去年7月提出申請,同年10月評估委員會作出受理的決定。
二、自評與審議:評估院校開展自評工作,評估委員會審閱學校提交的自評報告。我校今年1月提交自評報告,目前自評報告的審閱工作已經結束。
三、視察與鑒定:評估委員會派遣視察小組到被評估院校進行實地視察,并作出評估結論。目前,我們正在進行迎接評估專家組視察學校的各項工作。
即使通過專業評估,還需要不斷地總結辦學經驗,加強專業建設,使專業辦學保持或超過評估標準所要求的水平,評估委員會還要進行五年一次的復查。
記:目前,我校建環專業正處于評估的關鍵階段――迎接專家實地考察。對此,主要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湯:我院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準備:1、按評估要求對評估材料進行系統整理,如教學文件、教學管理方面的材料、畢業設計(論文)等,以便專家組查看;2、對廣大師生進行動員教育,以便大家了解專業評估,認識專業評估的意義,主動為專業評估做貢獻;3、必要的環境布置和專業辦學成效展示,以便專家組更好的了解專業辦學情況。
記:在籌備評估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湯:在評估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包括兩方面:1、盡管從本科教學的要求來看,我校建環專業辦學條件是滿足的,但與國內著名高校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學科研究的條件;2、科學研究的層次和規模與國內著名高校相比有差距。盡管本科專業教育評估主要考察本科教育情況,我校建環專業的辦學有自身的特色,但相關學科發展的水平和成熟度對深化本科專業教學改革、提升本科專業辦學質量有重要作用。這是我們今后相當長時間內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記:通過專業評估對畢業生就業將帶來哪些好處?
湯:首先,我要指出專業評估的通過與就業會有一定聯系,專業評估的通過,會增加社會對本專業畢業生的認可度,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就業;專業評估的通過,可以使我們的畢業生參加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考試的年限縮短。但并不是專業評估通過了,每個學生就業都沒有問題了,都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學生個人來說,能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能不能在畢業后有好的發展,主要起決于你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你的素養,在這一點上,同學們務必要有正確的認識,要努力學習、增強能力、完善人格。
記:您能談一下我校建環專業及相關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嗎?
湯:通過這次專業評估,我們對建環專業的辦學進行了梳理,對該專業未來的發展進行了思考。在專業辦學方向方面,我們要在通風與空調、城市燃氣的基礎上向熱能與動力工程方面拓展。相關學科的建設是今后的重點,一是要加強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學術隊伍建設;二是要加強學科研究的條件建設;三是要進一步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形成學科特色;四是要提升科學研究的水平。在學科發展的支撐下,本科辦學的特色更加鮮明,水平進一步提高,學生充分就業。
文章來源:《安徽建筑工業學院新聞網》環境學院學生記者:牛玉杰 林世鶴 2009-04-25
媒體報道(二):
寬嚴相濟 教書育人
――訪院優秀教育工作者湯利華老師
教授獲得了2003――2004年院“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今年他還獲得院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學生記者特地采訪了湯老師,他就個人的工作經歷和感受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湯老師您好!很高興您能抽出時間來接受我們的采訪。您能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嗎?
湯老師:我是81年中專畢業留校,期間邊工作邊學習,88年完成了本科學習,95年完成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以后又攻讀博士學位。現在主要從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教學、科研以及環境工程系的行政工作。最近兩年和學生接觸的時間沒有以前多了。
記者:您能介紹一下教研項目“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嗎?
湯老師: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從1998年就開始了,有很多教師為此做了大量工作,我們的出發點是通過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使該專業的教學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需要。
這些年來,我們對該專業的培養計劃進行了全面修訂,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更新,加大了師資隊伍和實驗室建設的力度,取得了明顯成效。該專業是我院第一個獲得省級教學改革示范建設的專業。
目前該專業的教學條件上了一個新臺階,培養的人才比較受社會的歡迎。接下來我們還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升該專業的辦學水平。
記者:您還獲得過哪些榮譽?
湯老師:我記得獲得過一次“優秀中青年教師”。我想借機對同學們說兩句。希望同學們要確定努力的方向,并為此扎扎實實地做一些事,在學習上千萬不要帶有太多的功利色彩,打好基礎培養能力是最重要的,到畢業的時候,如果你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良好的素養,較強的工作能力,很自信地面對社會,你在大學階段的學習就是成功的。
記者:您這次被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說明您對待學生的方法得到大家的肯定,您可以談談您的做法和經驗嗎?
湯老師:對待學生要嚴格要求,這是肯定的。但是同學們還處于成長階段,要能寬容地對待他們的言行。即使有些言行我可能不習慣、不適應,有的同學還會犯錯誤,但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我的職責是教育他們成材。我想,從這個角度出發對待學生,處理有關問題,就一定會得到同學們的理解和配合。
記者:很多同學反映與教師之間有代溝,很難交流,您是怎樣處理與學生關系,與學生交流的?
湯老師:我和同學們的關系處的比較好,下課的時候我一般和他們聊聊。不少同學沒課的時候也來找我談一些想法。我認為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他們,和他們交流,不要居高臨下;要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觀點,不要輕易否定,不要挫敗他們的自尊心。
要正確的對待學生的錯誤,錯誤按章處理,但犯錯誤的學生仍然是我們的學生。總之,對待學生要從有利于學生成長這個角度出發,把握好嚴格與寬松的尺度。
記者:我院近年來引進了許多新教師,我想他們肯定很想向您請教教學的方式方法,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湯老師:要把握上課的內容,這是根本的。我看到不少年輕教師一開始就注意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這固然是好事,但我想更多的精力還是應該投入到對知識內容的把握上,只有對知識內容的把握達到足夠的深度和廣度,上課才能自如,才能把問題講明白。授課期間,一定要多和學生溝通。很好的交流能夠增進彼此的理解,使授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來源:《藝海論壇》2008年9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