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海洋科學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段德麟,男,博士后,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責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年畢業本科于中國海洋大學。

1993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97年至1999年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后。

2003年日本東北大學客座教授。

2009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教授。

社會任職:

1. 世界藻類學會會員。

2. 歐洲藻類學會會員。

3. 美國藻類學會會員。

4. 中國藻類學會理事。

5. 山東省海洋漁業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

6. 青島市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7. 青島農業大學兼職教授。

8. 中國海洋大學外聘教授。

9. 《海洋科學》、《海洋科學季刊》、《漁業資源進展》編委。

培養學生情況:

畢業博士生:6名; 博士后出站:1名;在讀博士生:3名;在讀碩士生:3名;畢業碩士生:5名。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經濟海藻種質與功能基因、海藻種苗發育生物學、海藻遺傳選育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完成了國家863課題1項,國家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2項,中港合作基金1項,中日合作項目1項,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重大項目1項,中科院3期創新工程課題1項,國家海洋局908項目課題1項,國家支撐計劃課題1項。

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課題:“經濟藻類種質庫的建立與利用”。

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項目)課題:“藻類抗感染的反應特征及生理學基礎”。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藍光對海帶配子體發育及成熟影響機理的研究 ”。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馬尾藻遺傳及繁育的研究”。

5、“大型褐藻(海帶)甘露醇代謝機制的研究”。

6、“大型海藻種苗繁育技術及其在生態養殖修復中的應用”。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經濟海藻種質及資源的遺傳研究”2008年獲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獎勵二等獎。

2、“經濟海藻種質資源遺傳學研究”2008年獲青島自然科學獎勵三等獎。

3、“紫菜種苗工程”2000年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發明專利:


1. 紫菜種質鑒定試劑及使用方法 段德麟; 赫英俊; 李笑紅; 連紹興; 于義德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2-08-28

2. 海帶種質鑒定試劑及使用方法 段德麟; 赫英俊; 夏鵬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3-01-29

3. 經濟海藻紫菜種質資源鑒定的方法及部分DNA序列 段德麟; 胡自民; 赫英俊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05-11

4. 不同性狀海帶配子體的鑒定方法及可采用的部分DNA序列 段德麟; 胡自民; 赫英俊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05-11

5. 紫菜序列鑒定擴增區標記的建立方法 王斌; 翁曼麗; 金德敏; 馬家海; 段德麟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06-08

6. 龍須菜選育品系和野生型及相關種鑒定的方法 段德麟; 李文紅; 胡自民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5-07-20

7. 運用寡糖溶液綜合防治海帶脫苗或爛苗的方法 段德麟; 林偉; 王高歌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6-02-22

8. 運用組織培養獲得龍須菜優良種苗的方法 段德麟; 王繼成; 劉吉東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6-03-01

9. 一種鑒定不同養殖海區的經濟海藻裙帶菜配子體的方法 段德麟; 王迪; 胡自民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6-07-05

10. 一種制備海帶孢子體大分子量DNA的方法 段德麟; 王高歌; 胡自民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06-07-12

論文專著:


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編著3部。

出版專著:

1《英漢海洋資源詞匯》劉錫興 段德麟 黃勃 科學出版社 2004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1. DY Deng, G Zhao, JS Xuan, JL Yang, DL Duan , ML Weng and B Wang. 2004,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ibrary of marine macroalga Porphyra yezoensis (Rhodophyta),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 22 (4): 375-386.

2. GG Wang, W Lin, LJ Zhang, XJ Yan and DL Duan , 2004, Programmed cell death in Laminaria japonica (Phaeophyta) tissues infected with alginic acid degradation bacteria, Prog. Natural Sciences , 14(12):1064-1068.

3. XL Wang, CL Liu, XJ Li, YZ Cong and DL Duan , 2005 , Assessment of genetic diversities of selected Laminaria (Laminariales, Phaeophyta) gametophytes with ISSR analysis, J. Intergrative Plant Biology . 47(6):753-758

4. Wang D, XL Wang, DP Li, FJ Wang and DL Duan , 2006, The genetic analysis and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of the gametophytes of Undaria pinnatifida (Phaeophyta) with RAPD method, J Appl. Phycol. 18:801-809

5. AH Wang, L Shuai and DL Duan , 2006, Filaments induction of Halymenia sinensis (Halymeniaceae, Rhodophyta), Botanica Marina , 49(4):352-354

6. Wang XL, D Wang, DP Li and DL Duan , 2006, The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gametophytes of Undaria pinnatifida (Phaeophyta) with ISSR method, Aquaculture , 258:250-256.

7. Sun JW, Guo BT, Jin DM, Weng ML, Feng YB, Xu P, Duan DL and Wang B . 2006, Development of SSR primers from EST sequen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germplasm identification of Porphyra lines (Rhodophyta), Eur. J. Phycol , 41(3):329-336

8. Hu ZM, XQ Zeng, AT Critchely, SL. Morrell and DL Duan , 2007, Phylogeography of the Northen Atlantic species Chondrus (Gigartinales, Rhodophyta) inferred from nuclear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Hydrobiologia . 575(1):315-327

9. YH Li, YX Yang, XL Wang, JD Liu, TX Gao and DL Duan , 2007, Genetic mapping of Laminaria japonica and L. longissima using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markers in a “ two-way pseudo-testcross ” strategy. J. Integr. Plant Biol. 49(3):392-400

10. LX Qiao, HY Liu, BT Guo, YB Feng, ML Weng, JX Dai, DL Duan and B Wang, 2007,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16 Porphyra lines using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arkers, Aquatic Botany. 87:203-208

11. FJ Zhao, XL Wang, JD Liu, DL Duan , 2007,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Sargassum thunbergii (Fucales, Phaeophyta) detected by RAPD and ISSR markers, J. Appl. Phycol. 19:409-416

發表中文論文:

1 羊棲菜對實驗性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的調節作用 于竹芹; 曾鋒; 徐新穎; 帥莉; 李生堯; 段德麟 青島大學醫學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青島大學醫學院松山醫院; 青島國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大學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浙江洞頭縣鹿豐羊棲菜研究所; 洞頭縣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藥物 2011-02-01

2 多肋藻(Costaria costata)多糖的提取分離及理化性質分析 李苗苗; 于廣利; 吳建東; 王培培; 趙峽; 段德麟 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糖科學與糖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藥物 2011-02-01

3 羊棲菜“鹿豐1號”人工選育及養殖中試 李生堯; 許曹魯; 李建榜; 姚建亭; 劉吉東; 段德麟 浙江省洞頭縣鹿豐羊棲菜研究所; 浙江省洞頭縣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漁業科學進展 2010-04-15

4 海帶在高脂血癥大鼠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帥莉; 徐新穎; 郭云良; 段德麟; 符鵬飛; 董永陽 青島大學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青島大學醫學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10-10-28

5 選育羊棲菜與野生羊棲菜中褐藻膠與褐藻糖膠組成分析 王培培; 于廣利; 楊波; 趙峽; 劉吉東; 段德麟; 李生堯 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浙江洞頭縣鹿豐羊棲菜研究所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9-06-15

6 海帶有性繁殖遺傳機制的研究(英文) 李玉暉; 王秀良;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合肥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系 【期刊】安徽農業大學學報 2009-10-15

7 羊棲菜養殖品系DNA指紋圖譜的研究 呂慧; 姚建亭; 劉福利; 王秀良; 李生堯;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洞頭縣鹿豐羊棲菜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9-12-09

8 運用nrDNAITS數據研究角叉菜屬(Chondrus)在紅藻門中的系統進化地位 胡自民; Alan T.Critchley;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Acadian Seaplants Limited; 30 Brown Ave Dartmouth B3B 1X8; Canada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9-11-30

9 海帶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的調節作用機制 徐新穎; 帥莉; 郭云良; 段德麟 青島大學醫學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青島大學化學化工與環境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9-12-28

10 藻藍蛋白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對Caspase-3 mRNA表達的影響 陳紅兵; 郭云良; 段德麟; 孫圣剛; 童萼塘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6-08-28

11 運用核糖體18S rRNA基因序列鑒別兩種紅藻 胡自民; 曾曉起; 段德麟; Alan T.Critchley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部;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Acadian Seaplants Li mited 30 Brown Avenue; Dartmouth; Nova Scotia; B3B 1×8; Canada; 山東青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6-11-30

12 分子標記概述及其在藻類中的應用 王秀良; 趙鳳娟; 呂慧; 姚建亭; 劉吉東;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集刊 2007-05-15

13 藻藍蛋白對體外培養缺氧PC12細胞保護作用的最佳劑量 張睿; 郭恒照; 劉吉東; 陳紅兵; 段德麟; 郭云良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省濟寧醫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山東青島; 山東濟寧;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7-10-15

14 華南伊迪卡拉紀“廟河生物群”的屬性分析 唐烽; 尹崇玉; 劉鵬舉; 段德麟; 高林志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北京;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層學及古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山東青島 【期刊】地質學報 2008-05-15

15 海帶“901”配子體DNA隨機擴增反應條件的優化 夏鵬; 楊迎霞; 劉升平; 趙玉山;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煙臺東方海洋開發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北京 【期刊】海洋科學 2003-05-29

16 華北半葉紫菜絲狀體細胞凋亡過程的初步研究 湯曉榮; 姜明; 費修綆; 段德麟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期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10-30

17 龍須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選育品系及其野生型的ISSR指紋分析 李文紅; 姚建亭; 王繼成; 王如才;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廣西大學水產系;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5-05-30

18 核酸分析技術在紅藻分子系統學研究中的應用 曾曉起; 胡自民; 段德麟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11-30

19 藻藍蛋白對腦缺血再灌注后NF-κB和IL-6表達及神經細胞凋亡的影響 張冬梅; 劉吉東; 陳紅兵; 段德麟; 郭云良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腦血管病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中國海洋藥物 2005-11-20

20 紫菜葉狀體無性繁殖的多樣性 梅俊學; 費修綆; 段德麟 山東大學海洋生物工程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威海 【期刊】海洋科學 2003-12-29

21 海帶種質特征 王飛久; 劉濤; 段德麟; 陳四清; 張巖; 高淳仁; 于東祥; 崔競進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水產研究 2004-02-29

22 褐藻酸降解菌在海帶(Laminaria japonica)幼苗藻體表面數量分布特點及其對海帶回染的初步研究 林偉; 張偉偉; 嚴小軍;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寧波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寧波 【期刊】海洋與湖沼 2004-11-30

23 細基江蘺及其繁枝變種的RAPD和ITS分析 李文紅; 胡自民; 覃志彪; 郭亞芬; 王如才; 段德麟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 廣西大學水產系; 廣西大學水產系廣西南寧530005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廣西南寧 【期刊】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4-11-13

24 藻類病原體侵染及其防御反應研究進展 王高歌; 王秀良; 林偉; 嚴小軍;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山東青島; 山東青島 【期刊】海洋科學 2004-10-09

25 RAPD技術及其在藻類學研究中的應用 赫英俊;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1-06-29

26 不同光照條件下海帶體內各種化合物的含量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變化 黃健; 唐學璽; 段德麟; 劉濤; 李永祺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2002-04-29

27 褐藻酸降解菌侵染海帶過程的超微結構觀察 黃健; 唐學璽; 劉濤; 段德麟; 姜明; 李永祺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青島海洋大學測試中心;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命 學院 【期刊】海洋科學 2002-11-29

28 藻類“激素”研究動態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期刊】海洋科學 1994-10-15

29 生長素、細胞激動素對海藻細胞內氫離子、鈣離子的作用 段德麟; 費修綆; 帥莉; 趙元慧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實驗海洋生物學開放實驗室; 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 【期刊】海洋科學 1995-12-15

30 經濟海藻種質資源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科學院海洋科學青年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學青年學者論壇論文摘要集 2001-07-01

31 紫菜的DNA指紋圖譜和特異分子標記 王斌; 金德敏; 柳波; 馬家海; 楊慶凱; 許璞; 段德麟; 翁曼麗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上海水產大學; 江蘇海洋水產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2003年全國作物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3-10-01

32 紫菜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的克隆、表達及比較遺傳學研究 王斌; 翁曼麗; 趙格; 宣勁松; 馮艷賓; 王力;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6-05-01

33 SSR標記的開發和在紫菜種質鑒定中的應用 孫建偉; 喬利仙; 段德麟; 許璞; 王斌; 翁曼麗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江蘇海洋水產研究所 【會議】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 2006-05-01

34 利用“雙向擬測交”策略和AFLP標記構建長海帶和真海帶的遺傳連鎖圖 李玉暉; 劉吉東; 王秀良; 段德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藻類學分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2007-08-01

35 龍須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選育品系及其野生型的ISSR指紋分析 李文紅; 姚建亭; 王如才; 段德麟 廣西大學水產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海洋大學養殖系;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會議】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藻類學分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 2007-08-01

榮譽獎勵:


1、2008年獲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獎勵二等獎。

2、2008年獲青島自然科學獎勵三等獎。

3、2000年獲國家海洋局海洋創新成果獎一等獎。

媒體報道:


段德麟:滸苔瘋長不必恐慌

青島近海出現大面積綠藻,引起不少市民關注,也引起一些人的擔憂。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藻類專家、博士生導生段德麟卻認為:“滸苔對海洋的貢獻很大,沒必要這么恐慌!

滸苔是我們的朋友

談起讓人撓頭的滸苔,段德麟像談起一位老朋友。滸苔在青島并不是新生物,它是綠藻的一種,和石莼、礁膜統稱為“海白菜”。在上世紀70年代,很多青島的家庭都用它來包包子吃。滸苔生活在

潮間帶,是海洋環境的指示劑,更是海洋污染的吸收劑和清除劑。滸苔增多,反映了海洋環境的變化,提醒人們及時關注和研究這些變化,它真是像一位老朋友。滸苔不像淡水藻類泛濫那樣有害,因為個頭小而且漂浮于潮間,它不會阻塞航道,更不會影響船只航行。

滸苔瘋長有原因

段德麟說,滸苔今夏在青島海域的瘋長原因很多,源于海水中的碳、氮、磷源持續增多,水溫比較適宜等情況。近年來,二氧化碳增多引起全球變暖的效應成為全球問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水在與空氣交換時增加了碳的含量。近期青島持續降雨,更增大了海水中碳的含量。加上青島的海水水溫一直在20℃左右,非常適宜滸苔生長繁殖。

段德麟說,滸苔進行光合作用的速率本身比紅藻和褐藻快,而且繁殖方式又分無性和有性兩種,因此繁殖起來格外快。“你看,我們實驗室里培養的褐藻,只要溫度一適宜,培養液里馬上長出綠藻來了!倍蔚瞒氪蜷_一個藻類培養柜,果然,一個玻璃器皿內,褐藻的旁邊已經有了綠藻的身影。

段德麟和其他研究人員都對目前滸苔是從南方海域漂來的說法提出質疑,主要原因是此次滸苔出現的量較大,而沒有如此大的洋流可將如此大量的滸苔運送到青島。

既要打撈又要治本

目前,市海洋漁業局正在組織志愿者參與打撈,有時一天就能撈上千噸。對此,段德麟說,打撈是個好辦法,只要將滸苔的數量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但對于藻類專家建議,可以通過藻類種群之間的競爭來減少綠藻的數量。段德麟說,其實,我們只要在對海洋增殖放流的時候,在放流魚、蟹、海蜇苗的同時,放流一些紅藻和褐藻,就可以限制綠藻的量了。專家研究發現,近些年來,膠州灣海域的紅藻和褐藻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下降。而藻類的競爭是種群競爭,一種藻類占有優勢,就會限制其他藻類的勢力,再說,類似于森林,海洋也需要各種藻類共同存在、相互競爭,這樣的海洋才能充滿生機。

掩埋滸苔太可惜

從7月10日開始,市海洋漁業局每天出動幾十艘船只進行海上撈藻行動,這幾天打撈上岸的海藻就有2000余噸。這些綠藻大都被運往垃圾場,進行了掩埋或焚燒處理。對此,段德麟感到很可惜。他說,自古以來滸苔就是食用和藥用的藻類。據我國《食物營養成分表》記載,滸苔含鐵量為我國食物之最!爱斎滑F在并不提倡市民去海邊撈滸苔回家吃,因為在入口之前還是要進行相應的衛生檢測!睗G苔還被廣泛地應用于醫藥、化工、紡織和國防工業,由于它還有吸附銅等微量元素的作用,也可以做天然的過濾器。他回憶說,1994年的時候,一家日本的企業還專門從養殖戶那里收購了2噸滸苔,加工成了海藻餅干。

文章來源:《青島晚報》 2008-07-12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