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黃理穩,男,1955年3月生,廣東化州人,中共黨員。現任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主任,華南理工大學“興華人才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團隊首席教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科學技術哲學、行政管理專業碩士點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華南工學院 (現華南理工大學)馬列理論師資班學習(本科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
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進修科技史、數學和自然科學。
1982年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任教。
2000年被評聘為教授。
2001年起擔任碩士生導師。
2007年5--6月,到中央黨校進修學習。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自然辯證法概論》、《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科學技術史》、《科學與文化》、《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科技哲學專業)》、《社會主義重大前沿問題研究》。
培養研究生情況:
至2011年6月共指導碩士生49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生25人,專業學位碩士生24人。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科學社會主義、科技哲學、科學技術與社會(STS)、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 主持完成廣東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1項。
2. 主持完成廣東省軟科學項目1項。
3. 主持完成廣東省教育廳項目1項。
4. 參與研究完成省部級課題、廳級課題共6項。
5. 主持完成校級科研、教研項目共6項。
6. 主持完成橫向科研項目2項。
科研成果:
1. 廣東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與現代廣東人精神世界的構建”,于2000年8月通過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鑒定。
2 廣東省軟科學項目“廣東市縣科技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于2007年5月通過驗收。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1、《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匯》(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
2、《智慧在科學與哲學之間閃光》(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
3、《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概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1995、2000、2004、2008年 1—5版)。
4、《科學技術發展簡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5、《科學技術發展簡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6年7月新編版 )。
6、《全球化與當代社會主義》(人民出版社,2006年)。
7、《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文獻選讀與輔導》(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2004、2009年1—3版)。
發表論文:
1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劉戰雄;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企業導報 2011-01-15
2 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兩型社會”建設 陳麗君;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企業導報 2011-01-15
3 基于開放教學理念的自然辯證法教學方法淺探 閆坤如;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期刊】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9-02-18
4 淺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謝冬玲;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期刊】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18
5 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下自然、社會、人的統一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8-15
6 對“雙向交流”教學模式的探索———碩士生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課教改實踐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6-11-01
7 從開發園區走向開發網區──廣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新思路 黃理穩; 陳建新; 朱慧強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科技進步與對策 1998-03-25
8 人文精神與科學的發展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12-01
9 論科學與技術之公共政策的異同 周燕 ;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會議】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 2007-08-01
10 對現代技術發展的哲學思考——從技術對環境的影響說起 閆坤如;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會議】全球化視閾中的科技與社會——全國科技與社會(STS)學術年會(2007)論文集 2007-08-01
11 和諧社會:傳統文化與現實國情的交匯 黃理穩; 吳捷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2-28
12 技術生存危機及其出路探析 彭月霞;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8-30
13 正確回答現代科技革命向科學社會主義提出的新問題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期刊】遼東學院學報 2006-12-30
14 關于網絡文化探討 高云;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職業圈 2007-08-15
15 呼喚教育公平 共建和諧社會 高云; 黃理穩; 李歡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州 【期刊】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07-09-15
16 設計的發明問題探析 周燕 ;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期刊】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8-12-18
17 高新技術產業的知識產權問題分析 胡潔;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技術與創新管理 2008-01-20
18 和諧社會構建中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問題探析 高云;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2-15
19 當前大學生的擇業動機淺析 付鳳蓮;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15
20 環境庫茲涅茨曲線引發的思考 閆坤如;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4-15
21 生態型人工自然——和諧社會的人工自然形態 胡潔;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技術與創新管理 2008-05-20
22 高校政治理論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6-15
23 現代科技革命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陳建新; 黃理穩 中共華南理工大學黨委 ;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 【期刊】學術研究 2003-07-20
24 科學發展觀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吳捷;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8-30
25 加強誠信教育 提升大學生的社會人格 黃理穩; 黃英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30
26 耗散結構理論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周健兒; 黃理穩; 吳建清; 劉陽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景德鎮陶瓷學院 【期刊】陶瓷學報 2003-12-25
27 城鎮化與精神文明建設 黃理穩; 黃英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廣東 廣州; 廣東 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9-30
28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高校愛國主義教育 曾江華;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廣東廣州; 廣東廣州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12-30
29 科學精神與人的發展 黃理穩; 駱冬暄; 嚴宗漢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花都市炭步鎮人民政府; 花都市炭步鎮人民政府 副教授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07- 30
30 碩士生的政治理論課應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江蘇高教 2000-01-30
31 可持續發展──一種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匯的發展觀 黃理穩; 謝東志; 何偉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花都市新華鎮人民政府; 花都市人民政府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7- 30
32. 珠江三角洲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調查報告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12- 01
33.海森堡的真理觀 黃理穩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12- 01
34.“一國兩制”與社會主義 黃理穩; 張鳳涼 華南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系; 【期刊】社會主義研究1997-12- 01
榮譽獎勵:

1.1991—1992年度被評為華南理工大學“教書育人”積極分子。
2.1992年獲得“七 五”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制度研究成果三等獎。
3.1993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被評為華工優秀黨員。
4.1997年獲得廣州市第8屆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招標優秀成果獎,
5.1997年獲“廣東省‘兩課’優秀教師”稱號。
6.1998年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7. 1998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8.1999年,被評為廣東省高校“兩課”優秀教師。
9.1999—2000學年度獲華南理工大學教學優秀二等獎。
10.2000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優秀成果三等獎。
11.2001—2003年度被授予華南理工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
12.2002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3.2003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優秀成果三等獎。
14.2003—2004年度獲得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優秀獎。
15.2006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6.2010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媒體報道:

用心做好該做的事——記華南理工大學政管學院黃理穩教授

小 引
久聞黃理穩教授的大名,開始于他的一本書。可是由于大家都各自忙碌著,盡管我跟他在同一個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平時見面的機會卻很少。
第一次遇見他是在去年12月底的一個酒會上。當時為了慶祝學院取得研究生文化節“宏辭論道”辯論賽的勝利,酒會快結束時,在外邊的走道上,見有人跟他說話提及名字,才知道他就是黃理穩。我倆照面時,我就主動上前跟他打招呼,說:“黃理穩老師好,今天遇見你很高興。你寫的書和教材我都看了,非常不錯……”他謙虛地一笑,說:“那算什么呀,都是過去了。”自那以后,黃理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訪黃理穩教授早在一個月前就是計劃中的事情,但由于他事務繁忙,直接面對他可真是不容易,他的日程事務安排天天都是滿滿的。最后好不容易才算實實在在地把他的一生事跡、奮斗歷程、追求目標、取得的成就等弄清楚。
一、從割膠工到大學生
黃理穩,1955年3月生,廣東化州人,中共黨員。現在我校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科學技術哲學專業任教,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科學社會主義、科技哲學、科技社會學研究。
他1972年8月高中畢業后參加工作,在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八師第十團十九連(現廣東省化州市建設農場前進隊)當割膠工。具體工作就是每天凌晨到山上去,手里拿一把刀口呈“V”字形的割膠刀,在250棵左右的橡膠樹身上割開皮層,讓滲出來的乳白色樹液流進小膠杯,等天亮后收集在鐵皮桶里,再挑到膠乳收集站裝車運到橡膠加工廠加工。割膠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凌晨三、四點就要起床,吃點稀飯就上山,每天要割一個樹位(250棵左右)的橡膠樹;如果遇上割500棵左右的大樹位,兩點鐘就要起床,九點左右才能回來吃早飯,下午還得再上山整理樹位、為橡膠樹施肥等。當時的生活艱苦至極,每月工資只有20元,每天3角錢伙食費,一個月吃不上一次肉,有時連蔬菜也吃不上,只能用鹽水下飯,文化生活更談不上,逢上那個年代誰也沒辦法。很多人受不住,但青年黃理穩堅持下來了。他不但辛勤肯干,不怕艱苦,多次受到連隊的表揚,而且堅持學習,文化課沒有荒廢。由于他工作勤奮,又是高中生,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加上人壯實機靈,不久被當時的團部領導看中,1974年12月調到機關當打字員,1976年初又調到政治處保衛科任干事,同年10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直到1978年2月。
打字員的差事鍛煉了他的文字功底,也使他得以鞏固學過的文化知識。而保衛干事的差事又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歷。恢復高考的消息下來后,黃理穩決定拼一把。當時他工作占得很死,根本沒條件專門復習,為了考試只請了五天假。但是要感謝他平時的文化積累,他沒費太大的功夫,于1978年3月考入了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馬列主義理論師資班,從一名割膠工變成了令人艷羨的大學生。
在農場5年多的工作經歷磨練了黃理穩的意志,使他較早的讀解了人情世故,造就了他誠實的人品,無形中為他以后的學術生涯奠定了堅實的道德基礎、堅強的進取意志和牢固的文化功底。同時也使他跟那個時代過來的大多數人一樣,養成了樸素節儉,吃苦耐勞的良好生活習慣,“粗茶淡飯、菜根也香” ,他吃飯從來不挑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得知自己被華南理工大學錄取的消息,黃理穩止不住留下了欣喜的淚水。這畢竟是對自己實力的考量,是對自己辛勤耕耘的回報啊!
接到錄取通知書那天,整個農場像炸開了鍋似的,人們爭相傳說著黃理穩考上大學的消息。當時畢竟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十屆畢業生同時參加,考上一個中專就已經了不起了,人們就認為是大學;至于本科是什么樣,有多大,人們誰也搞不清楚。就這樣,在同事、鄰里和親友的羨慕聲中,黃理穩走進了大學的神圣之門。
二、從大學生到畢業留校作講師
來到廣州市,進了華南理工大學,一切都是新鮮的。但是在接受新鮮環境熏陶的同時,黃理穩沒有一味追求玩樂而荒廢了學業。
大學學習期間他歷任生活委員,班長;曾被評為學習積極分子、三好學生等。改革開放前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不像文革期間那么悲慘了,但那時大學生活還是比較艱苦的,雖然不用交學費,大多數同學還要靠助學金生活,學習和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多了;但不管怎樣,生活還能過得去,多少減輕了家里的負擔。整體來講,雖然那時候大學生數量不多,畢業了就能分配到工作單位,什么面試呀、演講啊之類的公婆相媳婦的過場都沒有,拿著畢業證和派遣證到工作單位報到就行了,但是大學生們的學習勁頭還是很大的。特別是77—79級的學生是非常珍惜大學學習機會的,連上廁所、排隊打飯時都在學英語。因此,當時的大學生活并不像后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很多大學生那樣“爽快無憂”的把業余時間幾乎都花在了打撲克、看小說、玩體育活動、有時也扭扭捏捏紅著臉談戀愛上而沒有什么大的壓力。所以這幾屆的學生質量都比較高。黃理穩更是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他篤行“用心做好該做的事”,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別人玩樂的時候,他心里想的是:既然是華工的一名大學生,就要把學業放在第一位,為華工爭光,為鄉親們爭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打好基礎、創造機會。
機遇時刻照顧有準備的人,經歷了風雨才會有彩虹的美麗和魅力。1982年1月,黃理穩本科畢業了,獲文學士學位;由于成績突出和各方面表現優秀,深得華工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賞識,結果被留校任教。這對他來說可是一個新的考驗和挑戰。他沒教過學,更不用說留校給大學生們講課;但他是一個有信心、有耐心、有勇氣的人,他敢于接受挑戰,敢于面對新東西。這與他在農場幾年的體力和腦力鍛煉是分不開的。
當時我國已經開始了改革開放試點,科技與哲學的結合在我國亦剛剛起步。大力發展經濟,需要研究經濟發展規律,又要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這就需要研究科技發展與哲學的關系,因此科技哲學的發展潛力極大,研究前景很好。他看準了這一點,就潛心鉆研科技哲學、自然科學及相關的交叉學科,探索其中的緊密關聯。
辛勤的汗水不會白流,黃理穩很快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于1987年10月晉升為講師。
三、任講師和教授的日子
正式成為講師以后,黃理穩知道自己的一生都要交給教育事業、交給學界了。他無怨無悔,很清楚只有在自己的領域里強化自己,拔高自己,才能描繪出自己無憾的精彩人生。
多年來他為各類研究生和本科生主講過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概論、現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論)、科學與文化、科學技術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等課程,所講的每一門課程均獲得學生的好評。此外,還經常到省內一些高校、企業授課、作報告或檢查工作。
黃理穩做得很好,付出努力的同時也摘取了朵朵鮮花和桂冠。
由于教學、學術成績顯著,1991---1992年度黃理穩被評為華南理工大學“教書育人”積極分子。1992年,他和他的同事一起獲得“七 五 ”研究生教育與學位制度研究成果三等獎。1993年,獲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被評為華工優秀黨員,并于同年晉升為副教授。 1997年對黃理穩來說是較為燦爛輝煌的一年,這一年他獲得廣州市第8屆社會科學研究課題招標優秀成果獎,“研究生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獲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9年,他被評為廣東省高校“兩課”優秀教師。1999- --2000學年度獲華工教學優秀二等獎。2000年被評聘為教授,兼任廣東省“自然•社會•人”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2001年起擔任碩士生導師。 2001---2003年度被授予華南理工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2002年和2006年,兩次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3年,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2004年度獲得廣東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優秀獎。
除以上所獲獎項之外,在過去25年的教學科研生涯里,黃理穩教授主要成就和貢獻還有:主持完成省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主持廳級科研項目1項,橫向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完成專著1部,副主編專著2部,參著4部,編著教材8部,參編教材5部。在《科技進步與對策》、《學術研究》、《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
具體主持完成:1、廣東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與現代廣東人精神世界的構建” ,歷時4年(1996---2000年),于2000年8月通過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鑒定,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優秀成果三等獎。2、廣東省軟科學項目“廣東市縣科技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已于2007年5月通過驗收。
出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匯》(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概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1995、2000、 2004年 1--4版),《科學技術發展簡史》(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2006年7月新編版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概論〉文獻選讀與輔導》(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2004年1--2版)等學術著作、教材10多部。
黃理穩教授現為華南理工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自然辯證法教研室主任,支部書記,興華人才工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團隊首席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技術哲學、公共管理專業碩士點導師。
四、重人品和學術修養
這恐怕與他的名字有關了。黃理穩的名字有意思:一個“黃”字使人自然會聯想到“黃帝和皇帝 ” ,這是一個比較正統的中國姓氏。由此聯系到黃帝的尊貴、皇家的權威;他名字叫“理穩” ,就是說要想樹立權威,必須在理上站穩,有理走遍天下。自古皇家要有理、要在理上站穩,如果皇家在理上站不穩、失“理”了,老百姓就會起來推翻你,正如水能載龍舟,亦能將龍舟湮滅。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就是這個樣子的。平常人也是如此。因此他篤行正人必先正己,無論做人還是搞學術研究,都要講“理穩” ;做人不能草率,理論研究上更不能馬虎,不能作假,所以他對作假的人深惡痛絕。
黃理穩已經指導過碩士研究生7屆。他帶過的研究生吳捷說:“ 我的導師是我目前遇到的人中人品和學術修養最好的人。他就是華南理工大學的黃理穩教授。”
而跟他帶的研究生董春紅同住一室的小龐也說:“董哥的導師黃理穩真是能為學生著想,董哥打電話給他時他總是先掛掉之后再打過來,給董哥省錢……”
黃理穩教授給我的印象亦如是,他確實人很中正、直率、親善,與他談話感覺很自然隨和,他有令人敬慕之氣但沒有給人壓抑之勢,有學者風度但沒有傲氣之嫌。
2005年1月15日,黃理穩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出席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廣東國際大廈召開的2005年“迎春茶話會”暨社科規劃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頒獎大會。華南理工大學科技處被評為2003--2004年度廣東省社科規劃管理工作先進單位;華工政管學院的黃理穩教授與莫岳云院長由于在國家社科成果項目鑒定中認真負責,反對學術上的不道德現象,堅持規范學術行為,致力營造高校良好的學術環境,受到全國社科規劃辦表揚,被國家社科規劃辦評為認真負責的專家。
2007年5--6月,黃理穩教授到中央黨校進修學習。進一步使自己的學術研究方向和思維與黨的指導思想相一致,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要相一致,堅持學術創新有根基,教學研產出有所用,以便為高等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為新世紀的和諧社會建設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
結束語
采訪結束了,我與黃理穩教授告別。回來的路上,我思緒沸騰不已。沒想到他竟然是一個普通工人考上的大學生,真不簡單。而在以后的成長經歷中又做得那么優秀,真是值得我們今天的青年學子們細細體味——他們那時的物質生活條件是多么的匱乏,學習條件又是多么難以想象的艱苦!從黃理穩教授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中,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對比現在部分大學生的困惑、彷徨和浮躁的不良現象,黃理穩教授的中正人品,自信、耐心、執著和專注做事的處世風格與嚴謹的學術修養給我們樹立了效仿的楷模。
朋友們,讓我們銘記黃理穩教授的肺腑之言吧:“自信、耐心,用心做好該做的事!”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總會 2009年0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