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6部。
出版專著:
1、《經濟學十論 》,王文寅,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年06月。
2、《宏觀經濟學》 ,王文寅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08-01。
3、《山西省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構建研究》,王文寅,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ISBN:9787518934904,2018年01月01日。
4、《微觀經濟學》,王文寅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09-00。
5、《科技信用風險管理》,王文寅,科學出版社,2015-01-01。
6、《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研究》,王文寅 著,山西經濟出版社,2008-09。
7、《國家計劃與規劃:一種制度分析》,王文寅,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
發表中文論文:
[1]王文寅,張靖琳.城市人才吸引力評價研究[J].河南科學,2019,37(04):668-675.
[2]王文寅,賈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活化路徑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36(02):10-14.
[3]王文寅,馮翰飛.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意義及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9,31(02):85-88.
[4]可佳欣,王文寅.論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輿情傳播機制的問題與策略[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05):42-44+56.
[5]王文寅,郭煜群.我國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機制下的經濟管理模式探討[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04):84-86.
[6]王文寅,郭鵬波.基于隨機森林的股權眾籌項目風險評估研究[J].河南科學,2018,36(02):283-289.
[7]王文寅,張錦鈺,王瑜.增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41(01):48-50.
[8]王文寅,劉硯馨.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效率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7(08):100-103.
[9]王文寅.監獄醫療機構醫療事故糾紛的防范與應對[J].法制博覽,2017(01):216-217.
[10]王文寅,劉嬌嬌,李永清.科技創新能力對新型城鎮化水平的影響——以山西省為例[J].經濟問題,2016(11):121-124.
[11]劉洋,張盡超,王文寅.產業新城創新驅動的對策研究[J].新經濟,2016(17):51-52.
[12]王文寅,劉麗霞,李佳.基于PCA-BP的PPP基礎設施項目風險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6(07):56-59.
[13]李伊,王文寅.全面掌握新生思想動態 切實做好入學教育工作[J].黑河學刊,2016(01):112-114.
[14]靳澤群,王文寅.大同地區農村留守兒童現狀的調查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06):15-17.
[15]李伊,王文寅.山西省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現狀分析與對策[J].學理論,2015(36):192-194.
[16]王文寅,梁曉霞.創新驅動能力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山西省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6,33(03):43-49.
[17]李向榮,王文寅,李超.基于管理熵和Brusselator模型的公司治理績效評價研究[J].經濟問題,2015(08):81-85.
[18]王文寅.契約、信息與科技信用[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0(05):65-68+72.
[19]王雨霏,王文寅.論航天精神對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啟迪作用[J].才智,2014(30):348.
[20]牛芳,王文寅,張克勇.我國A股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分析——以林業類上市公司為例[J].經濟問題,2014(06):98-100.
[21]張競升,王文寅.鼠碑效應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3,29(06):34-36+79.
[22]張競升,王文寅.電子商務網站客戶忠誠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論壇,2013(12):140-142+170.
[23]王文寅,菅宇環.社會網絡、資源整合及技術創新的關系: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問題,2013(11):39-43.
[24]武躍麗,張克勇,王文寅.職業滿意度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以創新隊伍建設為中介變量[J].中國流通經濟,2013,27(07):107-111.
[25]杜俊慧,王文寅,蘇貴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高校科技創新能力評價[J].經濟問題,2013(07):111-114.
[26]吳青龍,王文寅.基于制度經濟學視角的城市房屋拆遷利益糾紛分析[J].生產力研究,2013(01):18-20.
[27]王文寅,張葉峰.科技、資本、勞動的貢獻率比較——基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數據[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0(06):5-8+47.
[28]牛芳,王文寅,牛曙光.基于Markov機制轉換模型的風險度量優化 利率協同機制下對上證指數的實證分析[J].開發研究,2012(06):76-79.
[29]王文寅.中美扶持政產學創新聯盟政策比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9(22):123-126.
[30]周璇,孫慧,王文寅.山西環境質量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實證[J].中國經貿導刊,2012(23):44-45.
[31]韓焱,王文寅,張克勇.行業特色地方工科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8(03):1-6.
[32]張葉峰,王文寅.我國R&D投入與經濟增長間關系的實證分析[J].技術經濟,2011,30(07):55-58.
[33]王文寅.科技內需初論[J].生產力研究,2011(06):90-91.
[34]王文寅.基于廣義人力資本理論的學術誠信問題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1(06):212-214.
[35]王文寅.科技信用風險管理研究框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28(10):17-20.
[36]孔魯晉,王文寅.淺論高層住宅建筑的質量管理[J].機械管理開發,2011(01):157-158.
[37]魏高雁,王文寅.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及啟示[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22(08):7-9.
[38]王文寅.不確定性、觀望與政策干預[J].宏觀經濟研究,2009(08):47-50.
[39]王文寅.信用、信息和交易——當今信用缺失的原因、后果及其治理[J].中國流通經濟,2008(07):67-69.
[40]王文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定位問題[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2):44-47.
[41]牛紅紅,王文寅.企業信用評估體系研究[J].經濟問題,2008(01):66-68.
[42]劉丹,王文寅.淺析我國應對反傾銷之訴的策略[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1):49-52.
[43]閆麗,王文寅,李琴.城市競爭與經營城市[J].金融經濟,2007(22):28-29.
[44]王文寅.信用生產力建設大綱[J].生產力研究,2007(11):55-56+161.
[45]王文寅.建立一門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規劃學[J].經濟問題,2007(05):16-18.
[46]王文寅.從國家計劃到國家規劃[J].生產力研究,2006(02):5-7.
[47]王文寅.中國計劃經濟制度變遷的一般模式[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11):33-35.
[48]王文寅.市場經濟中的國家計劃:數學模型[J].中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01):11-13.
[49]王文寅.哈耶克市場經濟理論及其價值[J].生產力研究,2003(06):65-66.
[50]趙新生,王文寅.邪教現象的心理學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01):51-53.
[51]王文寅.毛澤東論中國工業化——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04):1-2+6.
[52]王文寅.意識形態的經濟分析綱要[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12):36-37.
[53]王文寅.不確定性、國家計劃與公共政策[J].經濟問題,2003(11):20-22.
[54]王文寅.憲政的精神[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02):6-8+12.
[55]王文寅.試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精神[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01):7-9.
[56]王文寅.經濟改革中的制度引進和制度變遷[J].經濟問題,2002(08):4-6.
[57]王文寅.關于理工院校人文社科學科建設的思考[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1(S1):81-83.
[58]王文寅.全面深刻地理解鄧小平理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1999(03):3-5.
[59]王文寅,張勝利.論生產力規律的特殊性[J].生產力研究,1998(03):18-20.
[60]王文寅.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特點[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1997(03):3-4.
[61]王文寅.政治理論課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論應堅持的幾個論點[J].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和理論教學,1997(09):26-28.
[62]王文寅,陳志華.關于國防工業的幾個理論問題[J].生產力研究,1997(05):76-77+90.
[63]王文寅,吳殿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的實踐觀[J].太原機械學院學報,1991(S1):26-31.
發表會議論文:
1 中美扶持政產學創新聯盟政策比較 王文寅 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論壇 中國會議 2012-08-12
2 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劉祎敏; 王文寅 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 中國會議 2008-04
發表報紙文章:
1 規范發展PPP模式 助推山西轉型發展 中北大學二級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 王文寅 山西日報 2019-11-04
媒體報道:

追求人生管理最優值 ——專訪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王文寅教授

“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觸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觸及具體的方面……像個藝術家那樣地頭腦冷靜和孤芳自賞,也必須像個政治家那樣地接近塵世環境!痹诮洕c管理學院網站的院長寄語中,王文寅院長引用凱恩斯的這句經濟術語來表達他對學院學生們的殷切期望。
11月3日下午,在主樓八層會議室,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省級教學名師王文寅教授就學院就業工作,學生就業情況,在校大學生如何規劃自己大學生活等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王院長儒雅謙遜的風度,深沉冷靜的思考,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使整個專訪過程愉快而充實。專訪中,王院長向我們介紹了經管學院在近幾年就業工作中的經驗與心得,讓我們看到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經管學院。
全員關注就業,師生共同努力
王院長首先介紹說:經濟與管理學院多年來堅持“全員關注就業”,在教學、管理各方面加大對學生就業力提升的培養。王院長指出:大學生就業問題不只是學院學生科老師的責任或一兩名院領導的責任,而應該是全院全體教職員工的責任,在當今就業問題如此突出的情況下,更顯示出這種普遍責任的重大意義。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市場意識,在學習與生活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與價值,這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所在。
多年來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就業率在全校學院排名中靠后。對此王院長分析指出:首先,從供需角度來看,大多數高校都開設有經管類專業,而社會供職單位僅僅對于高端專業性人才需求度較高,對于寬泛的管理崗位需求則相對較少,經管類學生的供需狀況已嚴重供過于求,全球金融危機也波及經管類專業就業。其次,我校所培養的學生較“985”、“211”等重點院;蚪浌茴悓I院校在相關專業人才培養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是造成就業率不高的客觀原因。再者,從經管學院學生自身的角度來看,學生就業意識不高,表現為學校、家長急的團團轉,而學生本身對于就業沒有太大熱情。許多學生還沒有意識到就業的嚴峻性。
“就業意識的樹立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學院的帶頭人王院長深知思想認識在各項工作中的影響與作用!皩W院教師開會經常會強調就業問題。問題強調多了,大家就會引起重視;都重視起來,效果就會不一樣!贝髮W生就業問題,王院長強調:要落實到每一位教師、每一名同學身上.教師有責任把就業理念滲透到日常教學工作中,學生有義務密切關注就業問題。經管學院所倡導得這種“全員就業觀”,就是要讓老師與同學都積極參與其中,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前段時間經管學院專門將“大學生就業力培養”納入學士和碩士課題研究中,把就業問題上升到理論水平,希望能夠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研究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尋找新的突破口。
實習考證——就業的雙重保障
對于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生來說,實戰演練對于提升自身素質尤為重要。單純的理論只是在描述理論框架,而真正的能力是在與他人交流與溝通中獲得的。例如商務談判其實是智力與口才的較量,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主要靠日常多實踐,多模擬,逐步獲得實戰技巧,這些技巧是單純的課程傳授所不能得到的。所以王院長指出:學院鼓勵學生實習,通過實習盡快了解崗位、了解社會。一方面鼓勵學生自己尋找實習場所,另一方面學院也在積極拓寬實習渠道,建立實習基地力爭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習機會。
考證問題也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王院長提到,經管學生需要考的證件比較多,像注冊會計師證、人力資源證、證券從業資格證等。在招聘會上,證書是說明自身能力的重要證明,多一個證就多一份競爭力,所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希望大家能夠去考取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證書。學院也在課程設計等方面適當加入考證必須的知識內容,為同學們順利考取相應資格提供便利。
實習、考證都是為就業做準備,而機會偏愛那些有準備的人。
考研創業——未來多種可能
提起考研,王院長的臉上綻放出了些許微笑。近年來經管學院的考研率在穩定上升,這也是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大宣傳引導的結果。一方面,學院積極申請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名額,另一方面,學院也在積極進行教材與師資方面改革。如經濟管理類專業考研數學考的是經濟數學,而我們一般教授的是高等數學,這之間就產生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學生的考研情況。但學院已經在這方面進行積極改進,例如努力尋求合作,培養經濟數學方面的專業師資力量等等。對于考研,王院長特別強調,大家不要跟風考研,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符合自己的選擇,尋找適合自己的未來規劃。
除了考研,一部人同學不愿被束縛在一個固定的崗位上,選擇了下海創業。對于選擇創業的同學,王院長告誡大家:“創業充滿誘惑,但同時也充滿風險,需要具備很高的綜合素質,希望同學們從低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這方面的素質。”
正確調適心理,科學規劃大學
面臨畢業,一些找工作的畢業生首先是感覺到有些慌亂無措。大學四年轉瞬即過,沒有太多的鮮花掌聲,有的只是靜靜流走的歲月。面對畢業,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現實,更多的還有心態的調整。王院長總結這幾年的就業工作心得指出:一些同學找工作時存在著許多錯誤的觀念,需要我們去做調整。首先是端正身份意識,部分同學一心想進入大型國有企業,而對中小型企業不屑一顧,認為在其中無法實現自身價值,這是一種極其片面的認識。不論公有制企業還是非公有制企業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我們應該更注重自己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其次,學生的就業期望值有待降低,很多同學沒有充分認識到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和人才環境下,本科生起薪點普遍較低,這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再次就是部分學生存在“初次就業定終身”的錯誤觀念。而實際上我們應該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大部分人一生都會換很多工作,初次就業很多情況下是為我們積累經驗,從中發現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并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從而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即使成功可以復制,在大學我們要做的事還是很多。大學生如何才能高效度過自己的大學時代,王院長就此談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大學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代,能夠在四年學習生活中接受高等教育,結識朋友是每個同學難得的機會,更是一種幸運。大學絕不是讓我們拿來揮霍的。大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最起碼要做到順利完成學業,這是最基本的一個標準了;其次要自覺、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強化社會意識,注重各種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能力、分析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避免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另外還要關注未來就業形勢,早作準備,才不會臨陣慌亂。未雨綢繆,爭取在畢業時能夠順利就業,才不辜負國家、社會、家庭的培養。
做好支持與服務,提升就業力
王院長最后為我們談了未來學院在提升學生就業力方面將進一步推進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將繼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對就業的關注力,真正從學院方面給予學生最大的支持與服務。具體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從入學教育入手,通過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使同學們從入學開始就樹立科學規劃大學,科學就業的思想。同時要求全體任課教師,要在課程中結合實際,分析當前就業形勢,解讀就業政策,客觀、科學引導學生。
第二、與招生與就業工作處緊密配合,以就業為導向,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相關的問題并找出切合實際的解決辦法。
第三、適當調整教學方案,在教學方案的修訂中要注重兩方面的結合:一是打好基礎與專業化教育相結合,厚基礎寬專業,確保同學們牢固掌握專業基礎技能的同時能夠擁有一技之長;二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視實踐環節(教學過程中實驗與課程設計、暑期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第四、密切關注人才市場的需求狀況,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及時將需要改進的問題反饋給畢業生,使其更適應職場需求。
“過去是不能召回的,未來是不確定的”。王院長用羅賓遜夫人的這句名言勉勵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教師與學生能在時間管理的基礎上,勤奮學習,積極進取,最大限度地形成和發揮自身的潛能,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每個人在一定的參照系里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應該做最好的自己,追求人生管理的最優值。”未來任重道遠,但相信在經濟與管理學院全校學院教師的共同努力下,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就業工作一定會踏踏實實地向前邁進!
文章來源:《中北就業報》本報記者: 徐 微 杜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