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資源環境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張金川,男,1964年出生,博士,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教授、博導。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年學士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石油系。

1994年碩士畢業于青島海洋大學。

1999年博士畢業于石油大學(北京)。

2001年出站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后流動站并留校任教。

社會任職:

1、天然氣工業雜志第六屆編委。

資料更新中……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現代測試技術及研究方法》、《石油與天然氣地質學》。

研究生課程:《非常規天然氣地質與成藏/高等天然氣地質學》、《油氣資源評價》、《天然氣地質與評價》、《盆地流體分析技術》、《現代天然氣地質進展》。

培養學生情況:

指導5名本科生的畢業設計。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非常規天然氣地質與成藏、盆地流體以及資源評價方面的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負責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計劃)、國家專項以及石油公司合作研究任務30項(包括專項、項目、課題、專題等),其中縱向研究任務10余項。

1、全國博士后基金:深盆氣成藏模式及勘探評估技術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盆氣成藏機理及成藏邊界。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頁巖氣聚集機理與成藏條件。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碎屑巖盆地天然氣聚集主要機理類型及條件轉換。

5、深盆氣成藏平衡作用及邊界地質條件研究。

6、塔里木盆地常規油氣資源評價。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吐哈盆地臺北凹陷深盆氣成藏條件及有利勘探目標選擇 金之鈞; 龐雄奇; 張金川; 陳崇河; 曾濺輝; 湯良杰; 左勝杰; 張杰; 謝方克; 許海龍 【科技成果】中國石油大學 2001-01-10

2、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基隆兩凹陷之間鞍部地區的地質構造及含油氣性研究 周才凡; 肖國林; 張金川; 蔡峰; 許紅; 趙金海; 楊兆宇; 季堅等 【科技成果】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2001-01-01

3、黃東海大陸架及鄰近海域油氣資源的遠景評價 周才凡; 肖國林; 溫珍河; 蔡峰; 張金川; 林峰; 孫和清 【科技成果】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 2005-01-01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參編專著三部。

出版專著:

1《深盆氣成藏機理及分布預測》張金川 金之鈞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5

2《油氣資源評價技術》金之鈞 張金川 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9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遼河坳陷東部凹陷天然氣特征及成因類型 李軍; 侯讀杰; 李敬含; 張金川; 劉鑫; 徐波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11-02-25

2 頁巖氣理論研究的基礎意義 張金川; 邊瑞康; 荊鐵亞; 唐玄; 尹騰宇; 張琴; 朱華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地質通報 2011-03-15

3 煤層氣與頁巖氣聚集主控因素對比 姜文利; 趙素平; 張金川; 葉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0-12-10

4 渝頁1井地質背景及鉆探效果 張金川; 李玉喜; 聶海寬; 龍鵬宇; 唐穎; 唐玄; 姜文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中國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天然氣工業 2010-12-25

5 美國落基山地區深盆氣及其基本特征 張金川; 金之鈞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流動站 【期刊】國外油氣勘探 2000-11-15

6 遼河東部凹陷古近系頁巖氣聚集條件分析 王廣源; 張金川; 李曉光; 邊瑞康; 朱華; 鄧飛涌; 唐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 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蜀南氣礦 【期刊】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3-25

7 石油構造物理模擬實驗室建設的探討 丁文龍; 何登發; 張金川; 樊春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期刊】實驗室科學 2010-04-28

8 頁巖氣藏分布地質規律與特征 聶海寬;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 【期刊】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4-26

9 構造物理模擬實驗技術與實驗室建設 丁文龍; 何登發; 張金川; 樊春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期刊】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0-08-20

10 塔河油田深層能量場特征及其與油氣運聚關系 邊瑞康; 張金川; 唐玄; 云露; 姜生玲; 張培先; 郭華強; 汪宗余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10-08-23

11 大學科技作文與寫作 張金川; 劉軍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青島市四方干部職業中專 【期刊】高等理科教育 2003-12-30

12 油氣成藏及分布序列的連續聚集和非連續聚集 聶海寬; 張金川; 薛會; 龍鵬宇; 王廣源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10-09-25

13 頁巖氣井水力壓裂技術及其應用分析 唐穎; 張金川; 張琴; 龍鵬宇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10-10-25

14 杭錦旗探區儲層致密化與天然氣成藏的關系 聶海寬; 張金川; 薛會; 徐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期刊】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1-25

15 福特沃斯盆地Barnett頁巖氣藏特征及啟示 聶海寬; 張金川; 張培先; 宋曉薇 中國地質大學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地質科技情報 2009-03-15

16 鄂北杭錦旗探區構造演化與油氣關系 薛會; 張金川; 王毅; 徐波; 郭華強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期刊】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2009-05-15

17 鄂北杭錦旗探區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類型 張杰; 薛會; 王毅; 張金川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5-25

18 單元課堂討論式教學法研究與實踐——本科專業基礎課“能源地質學”教學改革 肖建新; 黃海平;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中國地質教育 2009-09-25

19 勘探開發一體化的石油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樊太亮; 李治平; 王紅亮; 張金川; 王曉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中國地質教育 2009-09-25

20 我國頁巖氣富集類型及資源特點 張金川; 姜生玲; 唐玄; 張培先; 唐穎; 荊鐵亞 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9-12-25

21 重慶及其周緣地區下古生界頁巖氣資源勘探潛力 龍鵬宇; 張金川; 李玉喜; 聶海寬; 唐穎; 張琴; 劉珠江 教育部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重點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9-12-25

22 鄂爾多斯北部杭錦旗探區上古生界烴源巖評價 薛會; 張金川; 徐波; 王毅; 毛小平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期刊】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2-15

23 深盆氣成藏階段及其壓力結構 張杰; 張金川 石油大學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2-07-28

24 夠級策略在油氣勘探分析中的體現和運用 張金川; 盧鴻 中國地質大學; 石油大學(北京) 【期刊】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08-30

25 廣北地區沙四段濱淺湖微相的垂向演化及其地震相解釋 傅強; 周航輝; 張金川 同濟大學教育部海洋地質重點實驗室; 江漢石油管理局清河采油廠;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系 【期刊】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00-09-30

26 深盆氣藏的界定及地質特征研究 張金川; 金之鈞; 張一偉 中國地質大學; 石油大學; 石油大學 北京 【期刊】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01-30

27 深盆氣資源量—儲量評價方法 張金川; 金之鈞; 鄭浚茂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石油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1-07-28

28 深盆氣成藏機理 金之鈞; 張金川 石油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地學前緣 2002-09-30

29 中國含油氣盆地油田水特征 張琴; 張金川; 唐玄 【會議】第五屆油氣成藏機理與油氣資源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10-16

30 孔隙介質條件對天然氣成藏的控制作用 張金川; 張一偉 【會議】2002低滲透油氣儲層研討會論文摘要集 2002-09-01

31 根緣氣成藏與識別 張金川; 劉麗芳; 薛會; 徐波; 李國永; 李敬含 【會議】第六屆世界華人地質科學研討會和中國地質學會二零零五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5-08-01

32 塔里木盆地庫車坳陷根緣氣潛力 薛會; 張金川; 唐玄; 徐波 【會議】第二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中國油氣勘探潛力及可持續發展論文集 2006-09-01

33 中美多類型天然氣勘探與研究 張金川; 聶海寬; 薛會; 徐波; 王艷芳 【會議】第二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中國油氣勘探潛力及可持續發展論文集 2006-09-01

34 中國天然氣勘探的2個新領域:根緣氣和頁巖氣 張金川; 聶海寬; 薛會; 卞昌蓉; 王艷芳 【會議】中國西部復雜油氣藏地質與勘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05-01

35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序列 唐玄; 張金川 【會議】中國西部復雜油氣藏地質與勘探技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05-01

36 天然氣成藏機理類型與機理序列 張金川 【會議】第九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08-01

37 水驅開發油藏原油黏度變化規律及其對開發效果的影響 鞠斌山; 樊太亮; 張金川; 王曉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6-02-23

38 從“深盆氣”到“根緣氣”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6-02-25

39 根緣氣“甜點”資源結構預測方法 劉麗芳; 張金川; 卞昌蓉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6-02-25

40 鄂爾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氣成藏模式 王志欣; 張金川 中國石油大學資源與信息學院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系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6-02-25

41 原油粘度變化對水驅油開發動態影響的數學模擬方法 鞠斌山; 樊太亮; 王曉冬;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北京 【期刊】地球科學 2006-05-30

42 渤海灣盆地東濮凹陷天然氣成藏條件與富集規律 蘇惠; 曲麗萍; 張金川; 何鋒; 王萍霞; 王敏; 王琦; 慕小水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察設計研究院;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北京; 河南濮陽 【期刊】石油實驗地質 2006-04-28

43 裂陷盆地構造演化及盆地伸展模式——以東濮凹陷為例 蘇惠; 曲麗萍; 張金川; 王萍霞; 何鋒; 王敏; 王琦; 胡玉杰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河南濮陽;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察設計研究院; 河南濮陽 【期刊】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06-02-28

44 天然氣機理類型及其分布 薛會; 張金川; 劉麗芳; 卞昌蓉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北京 【期刊】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06-06-30

45 東濮凹陷沙三段鹽巖成因 蘇惠; 許化政; 張金川; 曲麗萍; 王萍霞; 曾探; 李桂霞; 喬朝澤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北京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6-10-23

46 中國非常規天然氣勘探雛議 張金川; 薛會; 卞昌蓉; 王艷芳; 唐玄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6-12-25

47 遼河坳陷西部凹陷油氣成藏體系及天然氣分布 李曉光; 張金川; 陳振巖; 單俊峰; 侯讀杰; 薛會; 徐波; 李國永; 李敬含; 卞昌蓉; 劉保宏 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7-05-25

48 塔河地區奧陶系油田水分布與運動學特征研究 張金川; 唐玄; 邊瑞康; 云露; 王敏; 王艷芳; 楊振恒; 劉麗芳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學院; 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北京; 烏魯木齊 【期刊】地質學報 2007-08-15

49 在有補給的河道型氣藏中氣井產量遞減規律 王曉冬; 張金川; 侯曉春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7-09-25

50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地層水與油氣關系 薛會; 張金川; 王毅; 卞昌榮; 王敏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石油實驗地質 2007-12-28

51 中國天然氣勘探的兩個重要領域 張金川; 徐波; 聶海寬; 鄧飛涌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7-11-25

52 碎屑巖盆地天然氣成藏及分布序列 張金川; 唐玄; 姜生玲; 邊瑞康 中國地質大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8-12-25

53 游離相天然氣成藏動力連續方程 張金川; 唐玄; 邊瑞康; 徐波; 薛會; 聶海寬; 姜生玲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8-02-23

54 四川盆地頁巖氣成藏地質條件 張金川; 聶海寬; 徐波; 姜生玲; 張培先; 汪宗余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8-02-25

55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帶下奧陶統構造調整定量研究及其對油氣成藏的影響 唐玄; 張金川; 邊瑞康; 李敬含; 王艷芳; 王敏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分公司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北京; 遼寧盤錦 【期刊】地學前緣 2008-03-15

56 川西坳陷根緣氣藏異常地層壓力 張金川; 劉麗芳; 唐玄; 張杰; 蒲軍; 薛會; 徐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北京; 河南濮陽 【期刊】地學前緣 2008-03-15

57 遼河坳陷西部凹陷興隆臺地區古近系油氣運聚特征 薛會; 李曉光; 張金川; 陳振巖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遼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遼河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期刊】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 2008-06-01

58 中國頁巖氣資源勘探潛力 張金川; 徐波; 聶海寬; 汪宗余; 林拓; 姜生玲; 宋曉微; 張琴; 王廣源; 張培先 中國地質大學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8-06-25

59 頁巖氣及其勘探研究意義 張金川; 汪宗余; 聶海寬; 徐波; 鄧飛涌; 張培先; 殷毅; 郭華強; 林拓; 張琴; 張德明 中國地質大學海相儲層演化與油氣富集機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期刊】現代地質 2008-08-15

60 天然氣成藏機理序列 張金川; 金之鈞; 袁明生; 張杰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吐哈油田分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新疆鄯善 【期刊】地學前緣 2003-03-30

61 深盆氣藏異常地層壓力產生機制 張金川; 王志欣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石油大學(北京)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3-02-28

62 天然氣成藏的二元機理模式 金之鈞; 張金川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石油學報 2003-07-25

63 東濮凹陷晚期洼陷成藏系統的油氣勘探 蘇惠; 朱述坤; 張金川; 王萍霞; 何鋒; 曾探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北京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北京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期刊】斷塊油氣田 2005-09-25

64 東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學特征與油氣源對比 蘇惠; 張金川; 曲麗萍; 王立志; 王萍霞; 何鋒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 北京;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河南濮陽; 河南濮陽 【期刊】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 2005-12-30

65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流體的垂向分隔性 薛會; 劉麗芳; 卞昌蓉;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石油與天然氣地質 2005-06-30

66 深盆氣成藏平衡原理及數學描述 張金川; 張杰 中國地質大學;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期刊】高校地質學報 2003-09-15

67 根緣氣(深盆氣)的研究進展 張金川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北京 【期刊】現代地質 2003-06-20

68 油氣成藏與分布的遞變序列 張金川; 金之鈞; 袁明生; 張杰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吐哈油田分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新疆鄯善 【期刊】現代地質 2003-09-20

69 海拉爾盆地貝爾凹陷的油氣運聚分析 王家亮; 張金川; 張杰; 李建民; 王運增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 北京; 黑龍江大慶 【期刊】現代地質 2003-12-20

70 頁巖氣及其成藏機理 張金川; 薛會; 張德明; 蒲軍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石油大學盆地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石油大學盆地中心 北京 【期刊】現代地質 2003-12-20

71 深盆氣成藏關鍵地質問題 金之鈞; 張金川; 王志欣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石油大學 北京 【期刊】地質論評 2003-08-15

72 根緣氣(深盆氣)成藏異常壓力屬性實驗分析 張金川; 劉麗芳; 張杰; 薛會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石油大學 北京 【期刊】石油勘探與開發 2004-02-23

73 川西坳陷異常高壓形成機理與天然氣分布關系研究 汪時成; 張金川; 賈慶素 北京石油大學;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 中石化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化新星石油公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4-03-30

74 川西坳陷深盆氣研究進展與問題討論 蒲軍; 張金川; 王志欣; 張杰 石油大學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中國地質大學; 石油大學盆地與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地球科學與環境學報 2004-06-15

75 頁巖氣成藏機理和分布 張金川; 金之鈞; 袁明生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 【期刊】天然氣工業 2004-07-30

76 使用流體壓差法建立根緣油氣藏動態平衡 張金川; 蔡忠賢; 張杰 中國地質大學能源地質系; 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 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北京; 湖北武漢 【期刊】地球科學 2004-07-25

77 中國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及分布 張杰; 金之鈞; 張金川 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期刊】當代石油石化 2004-10-15

78 試論石油地質教學中的形象描述 張金川; 王紅亮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能源學院 北京 【期刊】內蒙古石油化工 2005-01-30

榮譽獎勵:


1、2005年獲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2007年獲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學生會第六屆我愛我師—我心中最優秀的專業課老師榮譽稱號。

3、2008年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二等獎。

4、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5、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資料更新中……

媒體報道:


全心育人 后天下之樂而樂

——記能源系張金川老師

高校教師所從事的是一項直接關系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工作,擔負著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神圣使命。能源系教師張金川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全心育人,無私奉獻著自己的知識和青春,也真切地體會到了教書育人的幸福甘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金川老師深曉此理,他認為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已有的知識,更要傳授科學的思維方式。在這一科學理念的指導下,他重視學生各項基本素質的全面培養。為了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如魚得水,他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獨立的科研動手能力當作頭等大事來抓:安排學生參加學術會議,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帶領學生參加科研合作談判……

他邊教學,邊思考,總結出了能源地質教學和研究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一是地質理論的深入發展和知識拓新;二是思維方法和技術理論的及時傳播。他認為,要解決這兩個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依托高質量的科研項目來進行理論研究,同時依托嚴肅的教學來檢驗理論研究的成果,寓科研與教學之中,以科研促教學;堅持“兩條腿走路”,教學、科研雙管齊下。

繁重的教學、科研、管理工作,使得張金川老師平均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大家都稱他為“拼命三郎”。對他來說,時間是那樣的匱乏,但是,不管手頭的任務有多重,所有的消遣娛樂活動都可以謝絕,唯有教學工作,他一點也不耽誤。他說,對學生,一點也不能馬虎。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哪怕是一點點錯誤,他都不放松,不姑息。2005年,他帶了5名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引導每位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論文完成后,他把每一份論文都修改了不下十次,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一一糾正。為了論文中的一個術語能夠準確使用,他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講解,直至學生理解為止,他治學的嚴謹態度深深感染著學生。

對學生的培養,張老師向來只談付出,不談回報。他的學術研究小組由不同經歷的學生構成,他和學生之間,從沒有學術壟斷,也沒有技術保密,有的是導師合理有效的指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懂得換位思考,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學生,師生融為一體”是張金川老師對教師指責和義務的全新闡釋。

有人問他:“你不覺得太累太辛苦了嗎?”他總是風趣地回答:“能夠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我埋頭工作,其實是在盡情挖掘幸福。”看到一屆一屆的學生學業有成,他說:“我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我會繼續努力,全心育人,后天下之樂而樂。”

文章來源:《中華碩博網》 2005-10-20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