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土木建筑工程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科學研究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媒體報道

專家信息:


何韶瑤,女,碩士,現任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湖南大學城市建筑研究所副所長、教授、高級規劃師、碩士生導師,院工會主席。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95年任湖南大學基建處副處長。

1997年任湖南大學基建辦常務副主任。

1998年至2002年湖南大學碩士畢業。

2000年任湖南大學百泉集團公司總工程師。

2002年至2003年加拿大里賈納大學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3年至2004年在加拿大訪問,回國后任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

社會兼職:

1、中國環境行為學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2、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建筑史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

3、中國建筑師協會會員。

4、湖南省管理科學學會建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5、湖南省建筑師協會理事。

6、湖南省綜合招標庫專家。

7、湖南省建筑工程招標庫專家。

8、長沙市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

9、長沙市建筑工程招標專家庫專家。

10、長沙市城鄉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學基礎》、《城市開發與房地產經濟》、《城市規劃設計方法論》、《景觀規劃原理》、《建筑設計》。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建筑規劃設計、技術管理的研究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湖南大學圖書館、湖南大學體育館、湖南大學復臨舍教學樓、湖南大學前進教學樓、湖南大學第8、10、11、15、16、17、18棟學生宿舍等70余項。

1、湖南省科技支撐計劃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基于3S技術的可持續城市結構形態理論研究” 2007[F]4200, 湖南省科技廳,主持,2007-2010。

2、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湘西新農村節能型民居模式構建技術研究”,湖南省科技廳,主持,2009-2011。

3、湖南省科技支撐重點項目:“非晶硅太陽能發電建筑幕墻高效節能關鍵技術研究”, 湖南省科技廳,主持,2009-2011。

4、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湖區住宅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集成與示范”子課題,(2006BAZ04A13),國家科技部,主持,2007-2010。

5、湖南省建設科技基金計劃項目:“長株潭城市群形態研究”,湖南省建設廳,主持,2005-2009。

6、“湖南省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標準設計研究”,湖南省建設廳,主持,2009-2010。

7、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村鎮低品位能源利用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04, 國家科技部,參與,2007-2010。

8、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復合樓板體系的開發應用研究” 2006BAJ02B07, 參與,2007-2010。

9、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湘西民族地區村落風貌和生態環境保護平衡理論研究”, 湖南省科技廳,參與,2009-2011。

10、湖南省重點科研項目:“湖南省建筑節能集成技術示范與推廣”, 2007CK2005 ,湖南省科技廳,參與,2007-2010。

科研成果:

1、混凝土雙向密肋空心樓蓋 吳方伯; 周緒紅; 黃政宇; 尚守平; 張毛心; 肖龍; 何韶瑤; 朱志輝; 汪幼林; 張微偉; 鄭論存 【科技成果】湖南大學; 長沙航凱建材技術有限公司; 長沙合力高強砼模板開發有限公司; 長沙磊鑫土木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2006-01-01

發明專利:

1、高效節能型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 蔣立紅; 張敬農; 何韶瑤; 譚青; 李水生; 蔡燕君; 唐安 【中國專利】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2008-10-29

2、玻璃幕墻用百頁式太陽能電池玻璃組件 李水生; 蔡燕君; 張權; 譚青; 何韶瑤; 王炳梅 【中國專利】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2009-08-26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著作7部。

出版專著:

1《長沙市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技術規程(一 ) 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屋面標準圖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長沙市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技術規程 (二) 框架結構填充PK混凝土自保溫小型砌塊標準圖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3《長沙市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技術規程(三) 節能型鋁合金門窗標準圖集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4《長沙市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技術規程(四) 節能型塑鋼門窗標準圖集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5《門的藝術——形態、空間、視覺》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待出版

6《湘西的城鎮、村寨和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7《經營管理學》參加翻譯美國經濟學家馬丁.斯塔爾原著 湖南大學出版社

發表論文:

1 湘西傳統木構民居節能效果測試與研究 何韶瑤; 毛國輝; 初祎君; 向正君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建筑學報 2010-03-20

2 湘西苗族民居平面形式的演變及原因研究 李哲; 柳肅;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建筑學報 2010-04-15

3 洪災臨時簡易住宅設計與實現 劉方舟;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中外建筑 2009-01-01

4 太陽能光伏電池在建筑幕墻上的應用研究 李水生; 何韶瑤; 張敬農 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華中建筑 2009-01-25

5 綠色生態建筑集成設計手法 初祎君;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建筑技術 2009-02-15

6 太陽能光伏玻璃幕墻技術研究及應用實踐——以長沙中建大廈為例 何韶瑤; 初祎君; 李水生; 蔡燕君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期刊】建筑學報 2009-02-20

7 膨脹玻化微珠保溫系統的應用 何韶瑤; 初袆君; 肖堅; 閆巖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城市住宅 2009-02-25

8 自然•寧靜•平和——加拿大里賈納的城市規劃與設計 何韶瑤; 馬燕玲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華中建筑 2009-02-25

9 基于核心競爭力的長株潭城市群文化結構重構 何韶瑤; 向正君; 張群艷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期刊】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09-02-15

10 基于網絡城市理念的城市群空間結構體系研究——以長株潭城市群為例 何韶瑤; 馬燕玲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4-25

11 “新城市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城市交通規劃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中外建筑 2009-06-01

12 長株潭城市群交通規劃整合研究 何韶瑤; 馬燕玲; 夏博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城市規劃 2009-07-09

13 長沙中建大廈光伏幕墻設計 何韶瑤; 初祎君; 李水生; 蔡燕君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期刊】建設科技 2009-10-25

14 長株潭城市群綠心保護性開發策略研究 焦勝; 魏春雨; 柳肅; 何韶瑤; 關晨音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期刊】經濟地理 2009-10-26

15 城市道路網絡優化設計方法初探 夏博; 何韶瑤; 馬燕玲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中外建筑 2010-01-01

16 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實踐 李水生; 何韶瑤; 蔡燕君; 向正君 中建(長沙)不二幕墻裝飾有限公司;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中外建筑 2010-01-01

17 大門設計的本體思考——解讀長沙生態動物園大門設計 王壽帥;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中外建筑 2008-11-01

18 一種適合夏熱冬冷地區的新型建筑節能材料應用技術研究 何韶瑤; 初祎君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華中建筑 2008-11-25

19 基于交通先導的大型城市公園入口空間形態研究 張曉三;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學院 【期刊】華中建筑 2008-10-25

20 采用等效平面桁架單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非線性分析 吳方伯; 丁先立; 周緒紅; 何韶瑤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廣州市地下鐵道設計研究院; 長安大學;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湖南長沙; 廣東廣州; 陜西西安; 湖南長沙 【期刊】建筑結構學報 2005-10-10

21 大學校園:整體化開放空間景觀環境構建——以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校園規劃為例 何韶瑤 湖南大學建筑系 【期刊】中外建筑 2004-04-20

22 香港房地產管理及其啟示 何韶瑤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湖南長沙 【期刊】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12-30

23 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論依據及一般方法研究 畢少菲; 何韶瑤 湖南大學國際商學院 【期刊】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0-12-30

24 長沙市房地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何韶瑤 湖南大學 【碩士】湖南大學 2002-10-26

榮譽獎勵:


1、獲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

2、獲湖南省建筑最高獎芙蓉獎。

3、獲湖南省一等獎。

4、獲建設部三等獎。

媒體報道一:


詩意的創造——訪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建筑設計師何韶瑤

有一種女子,她們因才華而自信,因自信而碩果累累。她們無疑是美的,因為她們身上有著一種另類的、出眾的氣質。

訪問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建筑設計師何韶瑤,我們再次體會到了這一點。

一、一個完美主義者的魅力和風采

有人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可見建筑設計不僅涵蓋了技術層面的諸多環節,而且更是一種藝術創作過程。

開章明義,何院長毫不掩飾對建筑設計、對美好事物的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寓工作于興趣之中、享

受之中,無疑是她所追求的最高工作境界。

正因為這樣,2004年從加拿大回國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并任建筑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現主要從事城市群空間形態及布局模式研究、城市景觀規劃理論研究、建筑行為學理論研究、房地產經濟理論研究、建筑節能技術研究。

她主持參與各類規劃及建筑、景觀設計項目80余項。主要作品有:安徽淮南洛河發電廠生活區總體規劃及建筑設計、湖南大學總體規劃、長沙月湖公園概念性規劃、長沙生態動物園入口廣場及大門設計、永州天馬商貿城總體規劃及假日酒店設計、湖南財專圖書館方案設計、湖南省農科院隆平創新中心總體規劃、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留學生樓建筑及室內空間設計、邵東縣政府會議中心(影劇院)建筑設計等。

在理論研究上,參加翻譯了美國經濟學家馬丁•斯塔爾《經營管理學》一書;發表論文主要有:《地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理論依據及一般方法研究》(湖南大學學報)、《香港房地產管理及其應示》(湖南大學學報)、《大學校園:整體化開放空間景觀環境構建——以加拿大里賈納大學為例》(中外建筑)、《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Dongfanghong Square in Hunan University》(中國環境行為學第七次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等近二十篇。

目前主持參與各類省、市縱向科研項目多項。包括:主持湖南省建設廳科技攻關項目《長、株、潭城市形態研究》、長沙市建委科研項目《長沙市民用建筑圍護結構節能設計標準圖集》;參加湖南省建設廳《湘西的城鎮、村寨、建筑》一書的編著等。

在教學方面,自2004年以來,先后開出了《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學基礎》、《城市開發與房地產》、《城市規劃概論》等多門課程,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記者感言]

《易經》有載:恒,德之固也。從與何院長的一番訪談中,我們可以看出,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如今,在時代喧囂、風氣浮躁的環境中,何院長一直保持著一顆本心,固守職業精神,守候一片心靈的凈地,從而取得成功。

開放兼容、開襟博納、開明睿智的態度,在何院長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這不僅是種胸懷,更是一種職業風度,甚至是一種職業成就。

二、一個“自然”主義者的設計理念

“建筑是一種語言,一種精神的傳承”。

談到設計理念,何院長用一種富有思辯的語言說:“雖然構件無語,磚木無語,可是它們分明又在表達著什么,是一種思想,一種情緒,一種狀態……”。

從何院長的眼神中,從她對建筑的表述中,我們讀懂了作為一個建筑設計師那種對建筑特有的情懷。

在她看來,所有建筑形態,都應該與自然和諧,和諧地融入自然是建筑的最高境界。“把房子輕輕地放在自然之中,仿佛從自然中生長出來一樣”,是對這種境界最準確的描述。“以人為本”是建筑設計的基本準則。

她總結了一下自己的設計理念

簡潔性 何教授認為,建筑設計應該遵循這樣的哲學:簡潔。希望設計一種簡樸、自然與清新的建筑,希望創造出符合人類行為的空間與場所。建筑不需要嘩眾取寵。

統一性與多樣性 城市建筑既需要謀種意義上的統一性,又需要個體上的多樣性。如何把握好其間的“度”是個難題。也是每個設計師都要面對和認真思考的。

獨特性 建筑要能映照和表現自己的特性,這種特性產生于同它的各種限制條件的對話。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建筑作品都必須保持公眾責任與個體表達之間的平衡。

適用性與經濟性 因設計師——基建管理——教師的特殊經歷,更加感到建筑設計應該適用、經濟、合理,在此基礎上去追求外在的完美。

對話 “對話”這個比喻可以說明設計師的立場。之所以把設計方法描述為“對話式”的,就是因為在設計過程中,問與答一直都是相互依存的。

每項特殊設計任務都暗示著各種解決方案。對它們的評價可以改變任務的內容、改變設計師的價值觀,還可以產生許多新的需求。

對建筑師而言,建筑具有對話的使命。因此,應該通過一種苦心孤詣的設計過程來回答環境設計的問題。這些回答不是裁決,不能強迫每種解決方案都能服從一個美學立場的“標簽”。建筑師只能試著用“回答”來對“問題”做出反應。設計方式也是從問題的具體條件出發,來制定設計路線,發展設計思想。

[記者感言]

美國設計師普羅斯說:“人們總以為設計有三維:美學、技術和經濟,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維:‘人性。’”

建筑景觀對一座城市而言,是城市精神的物化,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對百姓生活而言,則是國民文化修養、藝術品位、生活情趣等個體人格的外化。何院長和她的團隊對景觀設計的考究,對建筑風格的追求,更顯不遺余力。

三、一個浪漫主義者的理性行為

在與記者交流中,何院長談起隆平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規劃和建筑方案設計,就興奮難捺,得意的神情溢于言表。,

該項目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由于以袁隆平先生的名字命名,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作為設計者,有責任以一個全新的視角進行思考和創作。他們經過慎重討論、探索,決定以下列原則做為此次設計的主導思想:

在自然生態方面,尊重自然環境、重綠化、重水體、重陽光、重朝向。

在人文思想方面,重特色、重情感、重人性、重現代。

在創作目標方面,環境要理性與浪漫相融,設計結合自然;空間要流暢、舒展、疏密有致、層次豐富、整體性強;氛圍要現代科技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體現“農業”這一人文母題。

在整體形態構成方面,形態要反映環境、體現功能,建筑形體要曲直有致、彰顯靈氣、表達感情。

思路定下了,他們開始規劃構思。

何院長告訴記者,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城市規劃師在努力地效仿西方的規劃手法,用做作的幾何圖形在刻畫城市的時候,西方人卻在回歸自然,為什么?

我們在參加編寫《邊寨訪問——湘西地區的歷史村鎮和建筑》時,曾來到了湘西永順。陽春三月,一路上我們為大自然的美而驚嘆!大片的黃,大片的綠,一簇簇桃花,一棟棟平淡的房子,山的輪廓形成的天際線……

豁然開朗,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它可以征服你的心!于是有了我們的設計母題!

田野守望者——“麥子、稻田、油菜花”。

我們塑造新的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這是泱泱農業大國所具有的充滿詩意的文化景觀!我們的設計試圖表達這樣的境界:“過去,我們在鄉村夢想城市,現在,我們在城市里夢想鄉村。自然與和諧,是人類真正的歸宿,城市的歸宿是走回自然。”

我們的規劃,在滿足各種規范要求的前提下,試圖遵守自然的過程和格局系統,來構建新的“隆平農業創新中心的”開放空間,建筑是“創新中心”與城市的界面,對外可以為城市各階層服務與交流,對內可構成一個完整的科研、辦公、服務體系。將大片的自然空間留給人享用,人們身臨其境,宛如置身于自然的田野上,麥子、稻田、油菜花;又如來到了城市公園——水面、棧橋、綠地、濕地蘆葦……

[記者感言]

在隆平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規劃和建筑方案設計中,何院長和她的團隊在省內第一次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規劃理念,即以最自然的農業植物元素做為景觀構圖主流元素。第一次把農業植物元素作為新的建筑語言符號。這完全是一種浪漫主義者的理性行為,雖然投標未果,但這種全新的規劃理念本身,具有深刻的意義。

何韶瑤語錄

1、關于創新設計

設計無論是對人文、文化的表達,生態景觀的表述,還是高科技的運用,都從多角度、多層面精心組織,努力實現設計從文化、生態、科技和藝術幾個方面之間和諧相融的效果,達到“設計源于生活、科技回歸人性、文化融入自然”的最終目的。

設計既是藝術,也是科學。奇思妙想的設計必須經過嚴密的分析論證,多視角、多方面的理性剖析、綜合比較是判斷設計方向的重要依據。一個成功的建筑必須將上述三者(藝術、科學、數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關于景觀先導

改善生活環境是設計的終極目標,“師法自然”的整體設計從設計初始確保創造完美和諧的高品質環境。

海格先生也曾經幽默地提到建筑與景觀的區別:建筑項目是剛一建成就馬上去拍照,而景觀項目則是建成10年之后再去拍照。應該說景觀設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建筑相比較,其形成更加不易,也就意味著景觀先行的設計思路。

3、關于細節

細節決定品質,以務實為出發點的細節主義,以細節為關鍵點的深度設計是保證品質的重點,更是創造精品的前提。

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往往是那些不經意間充滿親情的細微之處,設計也是如此,其最精華的部分常常在于細節,最能打動人的通常是那些充滿人性關懷的設計細節。現代建筑大師密斯??范??德羅說:“上帝存在于細部之中”。

本刊記者 張學文 2008年

媒體報道二:


何韶瑤:中國需要“城鄉規劃”而不僅是“城市規劃”

何韶瑤

何韶瑤很忙。湖南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環境行為學會常務理事、長沙市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各種頭銜之下,想得見的奔波。她做建筑設計,又因為對城市的熱愛,從事著城市規劃的研究與設計。與此同時,她很追求完美。事業要做好,家庭也要出類拔萃。在大家慫恿下籌備湖南省女建筑師協會,她會笑著告訴你:“我們協會吸納會員的標準很簡單:第一,在男人占絕對優勢的建筑師行業做出自己的成績;第二,擁有幸福的家庭。”

一字之差:中國需要“城鄉規劃”而不僅是“城市規劃”

記者與何韶瑤結緣是因為兩個詞組:“城市規劃”和“城鄉規劃”。外行人大約不會細究兩者的一字之差,在建筑和規劃行業內浸淫多年的何韶瑤卻語氣焦急:“這一字之差,決定了中國很多鄉村的命運。”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只有城市規劃專業,中國規劃者和設計師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以城市規劃為模板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許多鄉鎮和村落帶著幾分養在深閨的嬌羞站在了規劃者們面前。順理成章地,規劃者們依照城市規劃的套路規劃鄉村,致使鄉村流傳了千百年的原生態的東西失去了,過度開發和過快的城市化,導致鄉村成為了“山寨版”的城市。

最讓何韶瑤痛心的是鳳凰古城的過度開發,“沿著沱江是那些嶄新的粗糙的吊腳樓,吊腳樓腳下是喧鬧的酒吧,酒吧門口是全國任何景點都能看到的假冒的古董……沈從文筆下黃永玉畫中個性獨特的鳳凰再也找不到了。”

鳳凰之后,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被城市吞沒和同化。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城鄉規劃”的概念悄悄火了起來。

2002年,赴加拿大留學一年的經歷,讓何韶瑤真真實實體驗到了鄉村之美。“學習之余,所有空閑時間我都用來游走加拿大。一年時間,幾乎走遍了加拿大所有的城市。但給我留下最美印象的依然是加拿大滋養了數百年的寧靜村莊。”

讓何韶瑤最動容的是,加拿大的鄉村并非被現代化進程遺棄的世外桃源,而是在聰明的設計師的指導下,在保有鄉村原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格局的情況下,逐步引導當地人生活進入綠色環保現代化,“村落外觀看上去就是原汁原味的鄉村,但進屋后就會發現主人們正在享受以當地環保能源為保障的現代化設施”。

何韶瑤認為,這就是21世紀鄉村規劃的要點所在:讓鄉村的居民過上現代的生活,讓他們心甘情愿成為鄉村的保護者甚至潛移默化的建設者。

從加拿大回國后不久,何韶瑤有機會帶學生到湘西村寨調研。“去了很多美麗的小山村,小干溪、龍西湖、勞莊等,非常有特色。這些村落的選址順應自然、遵從‘天人合一’的思想,將民居與環境有機結合,所謂‘居山水間者為上’。只是生活也非常原始、生活品質較低。后來,我們又考察了一些靠近城市的村子,情況就完全不同,它們已被城鎮同化。現在,我們說話的當口,說不定在湘西又有一座古老的村落正在遭遇無序開發……”

何韶瑤深深體會到了建筑師和學者的責任感。作為湖南大學“城鄉規劃”學科的第一個博士生導師,她說:至少,從我這里開始,要讓學生研究探討“鄉村城市化”與城市化的本質區別,絕不能再用規劃城市的方式來規劃鄉村了。

“每座鄉村都具有唯一性,都有其不同于城市的歷史傳統、自然環境、人文景觀和經濟條件。‘鄉村城市化’的本質就是要讓居住在鄉村的居民享受城市化的成果,擁有便利的交通、城市優越的基礎條件和各類服務設施,但保留鄉村的古樸風貌,而不是城市無限蔓延,鄉村‘克隆’城市,城市‘消滅’鄉村。”

一番風順:事業成功靠運氣更靠勇氣

在建筑這個男性掌舵的行業中,女性要憑真本事與男人同臺競技,并躋身為其中的佼佼者,談何容易?何韶瑤做到了。

她一直覺得自己機遇很好,剛畢業分配到單位就趕上國家4×30萬洛河發電廠建設啟動,大片生活區綜合項目設計開工。綜合辦公樓、職工宿舍、住宅群、幼兒園……在出色地完成設計圖紙后,何韶瑤主動請纓,要求負責工程的施工——讓自己畢業后的第一份設計圖紙在自己手中變成現實,那是設計師的夢想。

何韶瑤設計方面的才能和躍躍欲試的勇氣打動了領導,她如愿以償。作為技術負責人,她開始指揮各路人馬一磚一瓦地建設,甚至還要指揮幾十米跨度的廠房吊裝……一個二十出頭的柔軟女孩,在工地上指揮一群大老爺們,其間的辛苦和磨練不必多說。但這來之不易的全方位高強度實踐鍛煉,讓剛剛畢業的何韶瑤迅速成長起來。

1995年,何韶瑤已是湖南大學基建處副處長,她負責主持湖大校園整體規劃,并主持修建了天馬村、鳳凰村、稻香村等湖大特色教職工住宅組團。

何韶瑤

一切順風順水,何韶瑤卻并不滿足。她意識到,基建處雖然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崗位,但設計才是自己鐘愛的事。為了讓自己可以更有能量地重返設計,她選擇辭職,遠赴加拿大留學深造。

2002年,何韶瑤進入加拿大里賈納大學進修學習。一如前文所述,除在學校里貪婪汲取知識養分外,她還利用一切空余時間體驗加拿大的設計魅力。紅楓之國城鄉融合的美,促使何韶瑤將事業重心由單純的建筑設計轉向城市規劃。

2004年回國,何韶瑤如愿回到了她心儀的教師和設計行業,這個回歸的過程絕不輕松。多少個通宵達旦,多少痛苦與彷徨......她又做到了,不到8年時間,她開設了8門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其中4門是全新課程;完成了近60項建筑及規劃設計項目;發表了40余篇研究論文和6部著作;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部省級以上科學研究項目10余項;晉升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厚積而薄發,何韶瑤說,2012年將是她成果豐碩的一年,幾部凝聚了多年心血的著作將會出版,她主持編制的《湖南省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圖集》、《中南地區建筑節能設計(門窗)圖集》將發布。而最近在做柬埔寨的2個新城規劃,依然充滿挑戰性…… 采訪中,何韶瑤向記者表達了一個簡單愿望:希望通過今日女報這一媒體平臺,在湖南省內找尋一片還未被開發的小山村,由她來主持設計,打造具有湖南原生態特色的現代化鄉村——“湖南式鄉村”,并且一定是“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的。

一往情深:溫柔相待每個愛的細節

跟何韶瑤聊工作,你毫不懷疑她是個擁有熱情和靈性的工作狂,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可談及家庭生活,這個喜歡穿粉紅色衣服的女子瞬間就變成了一個溫柔的妻子、慈愛的母親。

“家庭生活對女人而言尤為重要。再忙,也要抽時間溫柔相待每個愛的細節。”何韶瑤跟記者開玩笑,“我先生也很優秀,這么多年,他曾有過多次出國讀博士的機會,他都不愿意去。我就笑他:大概是我把你照顧得太好太舒服了,所以你一點都不想出去吃苦。”

果然照顧得很好,一點一滴的細節背后是一往情深的堅守。

祖籍四川,生長在內蒙,讀書在黑龍江,第一份工作在安徽——促使何韶瑤放棄在安徽頗有發展前途的工作來到完全陌生的長沙的原因很簡單——這里是先生發展事業的地方,作為妻子,她必須跟著過來。

正如何韶瑤所說“女人,就要對自己苛刻一點”,家庭生活上她對自己永遠比對他人要求更高。工作再忙,她也絕不忽略細節。丈夫要到外地出差,她總會在前一天晚上騰出時間,悉心為他打點好行李,哪怕接下來還要熬夜去忙完自己的工作;丈夫要趕早班飛機,不管頭天晚上多晚睡,她都會起床將丈夫送到門口,千叮萬囑;丈夫加晚班回來,總能吃到她親手做的煲湯、豆漿或早已洗好切好的新鮮水果……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這些光鮮身份在這一刻統統放下,這一刻,她只是個妻子。

何韶瑤喜歡將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條、美麗干凈舒適,喜歡養花,喜歡家里永遠充滿植物的芳香;她自己則時刻保有對時尚的敏銳度。她說自己除了工作之外有3個愛好:一是喜歡買漂亮的服裝,讓自己更美麗;二是喜歡去找和自己做好吃的食物,因為吃好是健康體質的基礎;三是喜歡旅游看建筑和城市,因為那是她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而最大的缺點是不運動,因為沒有時間,“不過,做家務就是最好的運動”。

月湖公園概念規劃、長沙野生動物園、邵東人民會堂、長沙醫學院體育館……何韶瑤的建筑設計作品掰著指頭數都數不過來。最后問她:覺得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一位母親的驕傲溢于言表:女兒。

遺傳了母親的美麗、聰穎、倔強和執著,女兒淼淼從小就很獨立和有規劃,從上海復旦大學本科畢業后,淼淼又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北京大學讀研究生,讀的專業也是“設計”,“不過是動畫設計。那是她自己的選擇,做父母的能做的只有全力支持她。”何韶瑤笑著說。

來源:鳳網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