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日韩在线观看视频黄-日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视频-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創新人物百科 > 資源環境 > 文章正文
專家信息 人才培養 科學研究 發明專利 論文專著 榮譽獎勵

專家信息:


趙慶良,男,1962年12月出生,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水與廢水處理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至1986年畢業于沈陽建筑大學(原沈陽建筑工程學院),給水與排水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6年至1989年畢業于哈爾濱建筑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9年至1992年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助教。

1989年至1993年畢業于哈爾濱建筑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

1991年10月至1993年3月聯邦德國尼爾斯水管會(Niersverband),博士聯合培養論文研究。

1992年至1997年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講師。

1993年至1997年哈爾濱建筑大學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動站出站。

1995年至1997年香港科技大學助理研究員。

1995年3月1997年7月香港科技大學助理研究員(Research Assistant),合作科研。

1997年至200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

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合作科研。

2000年10月至2001年7月香港理工大學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合作科研。

2001年至200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

2002年至200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至2013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

2014年至今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1、第六屆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委委員會-城鄉建設環保專家組成員。

2、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排水委員會第五屆委員。

3、黑龍江省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4、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應急處理專家。

5、哈爾濱市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環保分會會長。

6、哈爾濱工業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水與廢水處理聯合研究中心主任。

7、《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第五屆編輯委員會委員。

8、黑龍江省環境保護應急處理專家。

9、《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10、《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

11、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12、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

13、環保部規劃環評評審專家。

14、遼寧大學兼職教授。

15、Glob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itorial Board Member.

16、Journal of Water Sustainability, Editorial Board Member.

17、IWA Working Group on Alternative Water Resource (China)—IWA joint with China Desalination Association (CDA) , Committee Member.

18、The IWA China Anaerobic Digestion Committee, Board Member.

人才培養:

主講課程:

本科生:水污染控制工程(II)。

碩士生: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環境污染防治理論與技術。

博士生:污水深度凈化與資源回收技術;固體廢物污染控制管理與技術。

招生信息:

1.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廢水(含垃圾滲濾液)處理與資源化、剩余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微生物燃料電池等。

年招收名額:2人。

2. 碩士研究生:

主要方向:廢水(含垃圾滲濾液)處理與資源化、剩余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微生物燃料電池等。

年招收名額:2~3人。

3. 博士后:

請與合作導師取得聯系。

培養研究生情況:

累計培養博士研究生27名(其中已畢業17名)、碩士研究生86名。此外還指導工程碩士20余名。
序號 姓名 學位 年度 論文題目 備注
1 丁 晶 博士 2015 電化學工藝用于污水深度處理同步脫氮消毒的性能與機制  
2 陳悅佳 博士 2015 凍結融溶-微生物燃料電池強化剩余污泥破解與產電性能  
3 孟繁宇 博士 2014 污泥底物微生物脫鹽電池性能及處理后污泥改良鹽堿土效果  
4 鐘卉元 博士 2013 混凝—生物滴濾—超濾工藝處理小城鎮生活污水的研究  
5 張國棟 博士 2012 生物陰極MFC產電特性及利用高濃度有機底物產電研究  
6 胡  凱 博士 2011 污泥預處理-厭氧消化工藝性能及預處理過程中有機物變化  
7 涂劍成 博士 2011 污水廠污泥中重金屬脫除技術及污泥特性變化的研究  
8 魏亮亮 博士 2011 改良土壤含水層處理系統對溶解性有機物的去除效能 哈工大校優博
9 卜 琳 博士 2011 垃圾滲濾液溶解性有機物在生化-物化處理中的降解規律  
10 姜珺秋 博士 2010 超聲―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污泥性能及有機物組分變化  
11 焦 燕 博士 2010 南方典型重污染城市內河河水聯合生物處理技術研究  
12 張金娜 博士 2009 三種不同陰極類型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性能研究  
13 尤世界 博士 2008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有機廢水過程中的產電特性研究 全國百篇優博提名
14 邱 微 博士 2008 黑龍江省資源與生態承載力和生態安全評估研究  
15 管鳳偉 博士 2009 強化A/O-BAF-IBAC組合工藝處理煤氣廢水的效能研究  
16 薛 爽 博士 2008 土壤含水層處理技術去除二級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  
17 王建芳 博士 2008 剩余污泥減量化污水處理工藝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18 李 巍 博士 2008 廢水同步生物脫氮除硫特性與效能研究  
19 劉志剛 博士 2008 磷酸銨鎂結晶法去除和回收尿液中的磷和氮  
20 李玉華 博士 2007 光催化氧化降解室內空氣甲醛性能及數值模擬  
21 趙慶建 博士 2007 河北省水環境安全評價體系及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究  
22 黃 鵬 博士 2007 好氧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PVC高溫母液廢水研究  
23 解 磊 博士 2007 一體化MAP反應器處理高濃度氨氮/磷酸鹽廢水與產物資源化  
24 李 崧 博士 2007 黑龍江生態省建設評價體系與措施研究  
25 繆 佳 博士 2006 飲用水深度處理工藝優化及數值模擬研究  
26 秦可娜 碩士 2015 磺胺甲惡唑和紅霉素在模擬SAT系統去除效能及機制  
27 李 偉 碩士 2015 水解-MBR組合工藝處理綜合電鍍廢水效能  
28 王 曼 碩士 2015 BAF-MBR組合工藝處理城鎮污水效能及工藝優化控制  
29 辛 明 碩士 2015 典型污泥EPS對重金屬及相應納米顆粒的吸附  
30 曾凡哲 碩士 2014 破解方式對污泥釋磷效果的比較研究  
31 李 洋 碩士 2014 磁絮凝分離—生物滴濾組合工藝處理小城鎮污水研究  
32 高 暢 碩士 2014 AAFEB處理寒區小城鎮生活污水效能及處理水用于農灌研究  
33 高 晟 碩士 2014 類A2/O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污水處理及污泥減量研究  
34 高靖雯 碩士 2013 Fenton-SBR組合工藝處理濕法腈綸廢水生化出水的研究  
35 李江雯 碩士 2013 混凝濾布過濾—生物濾池組合工藝處理小城鎮生活污水研究  
36 于 航 碩士 2013 微生物燃料電池-脫水污泥厭氧堆肥耦合技術研究  
37 張曉磊 碩士 2013 離子交換去除城市污水廠二級水中氮并回收磷的研究  
38 王 龍 碩士 2013 回流式無膜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脫氮及污泥減量研究  
39 王兆星 碩士 2013 水解-AICS工藝處理東北小城鎮污水脫氮除磷效能的研究  
40 劉純甫 碩士 2012 脫水污泥對鹽堿化土壤改良效果及污染物分析  
41 黃 更 碩士 2012 生物產電促進厭氧堆肥脫水污泥降解及產電性能研究  
42 趙 巖 碩士 2012 低溫條件下水解-AICS工藝處理小城鎮污水性能研究  
43 王維思 碩士 2012 污泥改良鹽堿化土壤臭氣逸散研究  
44 李 博 碩士 2012 黑龍江省工業廢水污染源分布及在線監測系統監控研究 工程碩士
45 孟慶慶 碩士 2012 中俄跨界流域水環境質量分析及管理評估研究 工程碩士
46 周修東 碩士 2011 微波預處理剩余污泥用于微生物燃料電池產電性能研究  
47 王 曦 碩士 2011 光催化降解二甲基亞砜效果及影響因子研究  
48 謝春媚 碩士 2011 二級處理水中DOM在爐渣改性土壤含水層系統中的去除性能  
49 夏小青 碩士 2011 沸石及其改性材料處理蓄電池鉛酸廢水的研究  
50 楊俊晨 碩士 2011 污水處理廠揮發性有機物分布特性與逸散規律研究  
51 劉廣益 碩士 2011 超聲波-厭氧消化處理不同種類污泥的效果研究  
52 羅曉梅 碩士 2011 寒冷地區小城鎮排水體制選擇及其污染負荷研究  
53 楊學軍 碩士 2011 含天然氣介質管道中水合物抑制技術研究 工程碩士
54 王 婷 碩士 2011 抗鹽聚合物含油污水沉降特性及工藝適應性研究 工程碩士
55 張 靜 碩士 2010 混凝和Fenton工藝深度處理滲濾液時反應條化優化和DOM分析  
56 李 婧 碩士 2010 無膜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57 楊倩倩 碩士 2010 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屬的物化浸提及其形態研究  
58 劉金利 碩士 2010 混凝-滴濾-超濾工藝處理生活污水性能及DOM特性分析  
59 姚 瑤 碩士 2010 松花江哈爾濱段水質及哈爾濱市區水資源價值評價 工程碩士
60 宋守國 碩士 2010 化學發光定氮法在油田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含量測定中的應用研究 工程碩士
61 楊 楠 碩士 2009 磷酸銨鎂結晶法去除和回收煤氣化廢水中的氨氮  
62 苗禮娟 碩士 2009 超聲和堿聯合預處理剩余污泥的厭氧消化及余熱利用研究  
63 柳成才 碩士 2009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為循環冷卻水研究  
64 賈 婷 碩士 2009 二級處理出水中DOM在粉煤灰改性SAT系統中的遷移轉化  
65 陳悅佳 碩士 2009 小城鎮污水處理中初次沉淀對生物處理的影響  
66 陳家厚 碩士 2009 松花江哈爾濱段下游截流工程蓄水前后水質變化的研究 工程碩士
67 田文艷 碩士 2009 剩余污泥與煤粉混合制備型煤的研究 工程碩士
68 吳春山 碩士 2009 青龍山水庫下游河道內生態環境需水量及調控研究 工程碩士
69 劉元海 碩士 2009 安邦河流域水環境問題分析及修復方案研究 工程碩士
70 趙潤興 碩士 2009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方案及運行效果的研究 工程碩士
71 王興中 碩士 2009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在污水處理廠的工程應用研究 工程碩士
72 魏亮亮 碩士 2008 二級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在土壤含水層處理中的遷移及轉化  
73 徐 勛 碩士 2008 粉煤灰基混凝劑的制備及其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74 梁冠亮 碩士 2008 化學強化一級處理—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75 饒白梅 碩士 2008 污泥厭氧消化對脫水性能的影響及污泥預處理技術研究  
76 王欽平 碩士 2008 呼倫貝爾油田采出液特性及破乳效能研究 工程碩士
77 戚秀云 碩士 2008 廢棄啤酒酵母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工程碩士
78 史金海 碩士 2008 干冰冷噴射除垢清洗設備的研制與應用 工程碩士
79 湯 鳳 碩士 2007 酸溶粉煤灰制備混凝劑及其在“CEPT-濕地”處理污水中的應用  
80 卜 琳 碩士 2007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  
81 胡 凱 碩士 2007 堿法處理粉煤灰制備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及其應用研究  
82 徐永波 碩士 2007 廢水生物脫氮除硫特性研究  
83 吳 鹍 碩士 2007 高鹽環氧丙烷廢水物化-生化處理研究  
84 李錦時 碩士 2007 循環流化床脫硫塔內氣固兩相流動速度及濃度分布規律研究 工程碩士
85 王麗娜 碩士 2006 城市污水再生用于地下水回灌及健康風險評價  
86 王紹華 碩士 2006 再生水回用對循環冷卻水系統腐蝕和結垢的影響研究  
87 姜珺秋 碩士 2006 廢水同步生物處理與微生物燃料電池發電的可行性研究  
88 徐 飛 碩士 2006 臭氧-SBR原位污泥減量工藝研究  
89 張金娜 碩士 2006 回用水灌溉對農作物、土壤的影響及其健康風險評價  
90 呂豐民 碩士 2006 鏡泊湖水體總磷模型及磷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研究 工程碩士
91 李 鋼 碩士 2006 城市污水紫外線消毒技術應用研究 工程碩士
92 趙 赫 碩士 2005 高效菌劑構建及去除污染物性能的研究  
93 尤世界 碩士 2005 強化混凝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機物研究  
94 邱 微 碩士 2005 生態省建設指標體系與生態環境質量研究  
95 李 巍 碩士 2005 廢水厭氧生物處理同步脫氮除硫的特性與機理研究  
96 齊旭東 碩士 2005 寒冷地區垃圾滲濾液水量水質變化規律及預處理技術研究  
97 林 虹 碩士 2005 高濃度氨氮廢水化學沉淀裝置的最佳運行條件與性能  
98 劉正茂 碩士 2005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恢復方案研究 工程碩士
99 葛 巍 碩士 2004 煤氣生產廢水處理的試驗研究  
100 范 翔 碩士 2004 剩余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烷酸的可行性研究  
101 張 燕 碩士 2004 污水處理廠惡臭污染與控制技術研究  
102 張曉紅 碩士 2004 低濁度水的網格絮凝強化實驗研究  
103 蔡萌萌 碩士 2004 氣浮-六級活性污泥工藝處理制藥廢水的研究  
104 劉志剛 碩士 2004 混凝沉淀-復合式生物反應器工藝處理乳品廢水的研究  
105 安 娜 碩士 2004 顆;钚蕴啃阅苤笜嗽u價體系及凈水效能研究  
106 王志勇 碩士 2004 灘涂開發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 工程碩士
107 潘 晶 碩士 2003 搖蚊幼蟲微生物防治的基礎研究  
108 管鳳偉 碩士 2003 煤氣廢水處理中試研究  
109 劉雪雁 碩士 2003 寒冷地區垃圾滲濾液水量水質變化規律及處理技術研究  
110 黃 軼 碩士 2002 化學沉淀法去除廢水中的氨氮  
111 王春英 碩士 2001 反硝化聚磷除磷脫氮新工藝研究  
   

教學成果:

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111人。指導的博士生中,1名博士生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1名博士生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2年獲得第三屆黑龍江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科學研究:


研究領域:

1. 廢水(含垃圾滲濾液)處理與資源化(Wastewater/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2. 剩余污泥處理處置與資源化(Excess Sewage Sludge Treatment/disposal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3. 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s)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創新研究群體研究基金等20余項。

1、黑龍江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東北地區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

2、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污水污泥高溫/中溫兩段厭氧處理技術”。

3、國家“973”課題“污染水體生態修復與再生機理”:子課題“再生水利用模式與風險評價體系研究。

4、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節能降耗關鍵技術,項目編號:2006BAC19B04。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生物燃料電池微生物電子轉移機理及強化功率輸出研究,項目編號:50776024。

6、哈爾濱市科技攻關項目:哈爾濱市環境污染狀況調查及科學治理對策研究。

7、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小城鎮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項目編號:2009ZX07317-008。

8、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子課題:小城鎮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共性技術綜合集成,項目編號:2009ZX07317-009-08。

9、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城鎮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共性技術綜合集成。

10、國家“十一五”“863”重點項目:城市污水污泥先進的熱化學處置工藝研發及工程示范,參加。

11、哈爾濱市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城市污水廠污泥資源利用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0AA4CS024。

12、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基金:城市水質轉化規律與保障技術,項目編號:50821002,51121062(主要研究人員)。

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微生物燃料電池中微生物與電極作用機制及產電性能強化研究”,項目編號:51378144。

14、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生物產電促進厭氧堆肥污泥降解及產電性能研究 ,項目編號:2013DX04。

15、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降解剩余污泥與處理六價鉻廢水性能與產電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6DX05。

科研成果:

1、污水回收再用的高效復合式膜生物反應器 王進; 王琳; 劉研萍; 王寶貞; 石雷; 趙慶良; 張寶杰; 馬放; 何圣兵; 蔣軼峰; 劉碩; 常穎 【科技成果】深圳市哈工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心 2003-08-11

2、東北地區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 趙慶良; 李偉光; 王琨; 李崧; 吳洪凱; 劉雪雁; 齊旭東 【科技成果】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6-04-06

3、寒冷地區室內空氣污染特征及其復合凈化裝置研究 王琨; 趙慶良; 段忠元; 李玉華; 孫作達; 黃麗坤; 李富林; 歐陽紅; 呂春梅; 孫麗欣; 李文樸 【科技成果】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忠元偉業環?萍加邢薰 2007-12-27

發明專利:

1 用于深度處理的一體化組合電化學處理裝置及深度處理的方法 丁晶;趙慶良;姜珺秋;王廣智;侯韋竹;王琨;孟繁宇 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5-12-24 2016-05-18

2 一種同步降解剩余污泥和處理六價鉻廢水的方法 趙慶良;于航;馬闖;徐鵬;董全勝;王朋英;姜珺秋;張云澍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5-12-02 2016-02-03

3 微生物燃料電池及多功能微電子數據采集裝置 趙慶良;于航;張云澍;王俊凱;王琨;姜珺秋;丁晶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5-10-09 2015-12-16

4 一種提高脫水污泥腐熟度的生物電化學輔助厭氧堆肥裝置及其啟動運行方法 趙慶良;于航;姜珺秋;王琨;張云澍;丁晶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5-02-04 2015-06-03

5 一體化移動廁所污水凈化及資源回收裝置及方法(ZL 201510046525.3)  趙慶良;張云澍;丁晶;李偉;辛明;于航;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5-01-29 2015-04-29

6 利用超聲法和酸法組合循環提取脫水剩余污泥中蛋白質及腐殖質的方法 魏亮亮;秦可娜;趙慶良;姜珺秋;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5-29 2014-08-20

7 低濃度污水的一體化處理裝置及方法(ZL 2014 1 0041961.7)  趙慶良;高暢;丁晶;魏亮亮;姜珺秋;王琨;李偉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1-28 2014-04-30

8 一種水處理系統及利用其同步去除水中氨氮和硝酸鹽氮的方法(ZL 201410041018.6  趙慶良;丁晶;王廣智;李偉;王琨;姜珺秋;魏亮亮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1-28 2014-04-30

9 負載零價復合金屬的強酸性樹脂復合材料、其制法和應用 趙慶良;李偉;丁晶;王琨;姜珺秋;魏亮亮;張云澍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4-01-28 2014-04-30

10 一種電化學耦合沸石吸附的快速脫除城市污水廠出水氨氮的方法(ZL 201310169062.0) 丁晶;趙慶良;陳揚;王琨;李偉;孟繁宇;徐勛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5-09 2013-08-07

11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原位處理底泥的裝置及方法(ZL201310150096.5)  趙慶良;徐勛;吳明松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3-04-26 2013-07-31

12 一種脫水污泥改良蘇打型鹽堿土的方法 趙慶良;孟繁宇;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2-08-08 2012-11-28

13 生物產電加速脫水污泥厭氧堆肥的系統 趙慶良;姜珺秋;黃更;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2-08-24 2012-11-21

14 一種A/O式無膜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 趙慶良;張國棟;吳偉杰;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2-07-31 2012-11-14

15 一種城市污泥改良鹽堿土的試驗裝置 趙慶良;孟繁宇;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12-08-02 2012-10-31

16 磷酸銨鎂結晶裝置 解磊;趙慶良;林慶英;楊楠 哈爾濱工業大學環?萍脊煞萦邢薰 中國專利 2010-09-19 2011-05-18

17 共軛套筒泵 童海濱;時康康;黃錦秀;陳衛民;趙慶良 童海濱 中國專利 2010-08-26 2010-12-08

18 一種管式升流式空氣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 (ZL200710144965.8)  張金娜;趙慶良;尤世界;姜君秋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7-12-29 2009-05-13

19 一種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為陰極催化劑的MFC制備方法 張金娜;趙慶良;尤世界;姜珺秋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8-03-14 2008-08-13

20 利用內源反硝化生物脫氮除磷使污泥減量的方法及反應系統(ZL200710144602.4) 王建芳;趙慶良;王琨;劉志剛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7-11-14 2008-05-21

21 氣提式內循環裝置及MAP結晶回收氮、磷的方法(ZL200710072041.1)  趙慶良;劉志剛;王琨;楊楠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7-04-17 2007-12-26

22 電弧涂層石英玻璃坩堝的生產設備及其制造工藝 王龍森;朱錫劍;趙慶良;王和平 上海新滬玻璃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6-07-05 2007-12-12

23 電弧涂層石英玻璃坩堝的生產設備 王龍森;朱錫劍;趙慶良;王和平 上海新滬玻璃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6-07-05 2007-11-21

24 填充式球載納米TiO2氣體凈化組合裝置(ZL 200610009963.3) 王琨;李玉華;袁中新;孫作達;趙慶良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6-04-26 2006-11-22

25 高濃度氨氮廢水的化學沉淀除氨氮裝置(ZL200510010403.5)  趙慶良;解磊;林虹;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國專利 2005-09-29 2006-05-17

26 低濃度甲醇廢水的處理方法 李偉光;孫連閣;趙慶良;項福波;時文歆 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分公司 中國專利 2003-01-20 2004-08-11

27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飲用水凈化裝置 馬放;李偉光;楊基先;趙慶良 哈爾濱眾誠水工業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0-03-27 2001-02-14

按照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來源數據庫 申請日 公開日排序 

 

論文專著:


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4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2篇(1篇為封面論文),累計被引用1500余次,H-index為22;EI收錄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等8部。

出版專著:

1、 劉雨、趙慶良、鄭興燦,《生物膜法污水處理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年。

2、 趙慶良、李偉光,《特種廢水處理技術》,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年。

3、 趙慶良、任南琪,《水污染控制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

4、 編委,許保玖、鐘淳昌、嚴煦世主編《新英漢給水排水辭典》,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年。

5、 趙慶良、劉雨等編著,《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新工藝》(附光盤),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年。

6、 任南琪、趙慶良,《水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2007年。

7、 張自杰(主編),林榮忱、金儒霖(編),趙慶良(執行主編),《排水工程》 下冊(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高等學校規劃教材),2015年。

8、 Yu Liu, Etienne Paul, Qingliang Zhao, Yung-Tse Hung, Hamidi Abdul Aziz (Guest editors, 2011).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 Vol.7, Nos.1/2, Inderscience Publishers

9、 Invited Book Chapters:

(9-1) Xiang-zhong Li and Qing-liang Zhao (2007), Chapter 3: Recovery of Ammonium-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as a Fertilizer for Land Application, in Stephanie D. Antonello (ed.) Frontiers in Ecology Research.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New York), pp.69-95

(9-2) Qingliang Zhao, Jianfang Wang (2012). Chapter 4: Oxic-Settling-Anaerobic Process for Enhanced Microbial Decay, in Etienne Paul and Yu Liu (Eds.): Biological Sludge Minimization and Biomaterials/Bioenergy Recovery Technolog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pp.155-182

(9-3) Shijie You, Nanqi Ren and Qingliang Zhao (2012). Chapter 9: Microbial Fuel Cell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s and Electrical Energy Recovery, in Etienne Paul and Yu Liu (Eds.): Biological Sludge Minimization and Biomaterials/Bioenergy Recovery Technolog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Hoboken, New Jersey. pp.291-318

(9-4) Qingliang Zhao, Junqiu Jiang and Hang Yu (2015), Chapter 16: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sewage sludge and its stabiliza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in Tushar Kanti Sen (ed.)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USA (New York), pp.369-395

發表英文論文: 代表性SCI收錄學術論文(以倒時間順序)(Representative SCI Papers Published):

1. Guangyi Liu, M. Mba. Wright, Qingliang Zhao*, R. C. Brown. Hydrocarbon and AmmoniaProduction from Catalytic Pyrolysis of Sewage Sludge with Acid Pretreatment[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2016, 4: 1819−1826

2. Guangyi Liu, M. Mba. Wright, Qingliang Zhao*, R. C. Brown, K. Wang, Y. Xue. Catalyticpyrolysis of amino acids: Comparison of aliphatic amino acid and cyclic aminoacid[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6, 112: 220–225

3. Kai Hu, Qing-liang Zhao, Wei Chen, Feng Tang, Hang Xu (2016)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ly ash-based coagulants in chemically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57(10): 4429-4438

4. X. Xu, Q. L. Zhao*, and M. S. Wu (2015) Improved Biodegrada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f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 and Surfactant Addition, RSC Advances, 2015, 5, 62534-62538

5. Liang-Liang Wei, Guang-Zhi Wang, Jun-Qiu Jiang, Guo Li, Xiao-Lei Zhang, Qing-liang Zhao*, Fu-Yi Cui (2015) Co-removal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with commercial 201x7 anion exchange resin during tertiary treatment of WWTP effluent and phosphate recovery,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56(6), 1633-1647

6. Hang Yu,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Kun Wang, Yunshu Zhang, Zhen Zheng, Xiaodi Hao (2015) Bioelectrochemically-assisted anaerobic composting process enhancing compost maturity of dewatered sludge with synchronou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lgy, 193, 1-7

7. Liangliang Wei, Siliang Li, Daniel R. Noguera, Kena Qin,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Xiangjuan Kong, Fuyi Cui (2015)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removal during coal slag additive soil aquifer treatment for secondary effluent recharging: Contribution of aerobic biodegrad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56, 158-160

8. Guangyi Liu, Mark M. Wright, Qingliang Zhao*, Robert C. Brown (2015) Catalytic fast pyrolysis of duckweed: Effects of pyrolysis parametersand optimization of aromatic production,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112, 29-36

9. Guodong Zhang, Qingliang Zhao*, Yan Jiaoc, Duu-Jong Lee (2015) Long-Term Operation of Manure-Microbial Fuel Cel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80, 365-369

10. Jing Ding, Wei Li, Qingliang Zhao*, Kun Wang, Zhen Zheng, Yunzhi Gao (2015) Electroreduction of nitrate in water: role of cathode and cell configur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71, 252-259

11. Jing Ding, Qingliang Zhao*, Yunshu Zhang, Liangliang Wei, Wei Li, Kun Wang (2015) The eAND Process: Enabling simultaneous nitrogen-removal and disinfection for WWTP effluent, Water Research, 74, 122-131

12. X. Xu, Q.L. Zhao*, and M.S. Wu (2014) Removal and Changes of Sediment Organic Matter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 and Amorphous Ferric Hydroxide, CABEQ, 28(4), 561-566

13. Jing Ding, Qing-liang Zhao*, Kun Wang, Weiyi Hu, Wei Li, Ang Li, Duu-Jong Lee (2014) Ammonia Abatement for Low-salinity Domestic Secondary Effluent with Hybrid Electro-oxidation and Adsorption Reactor,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53(24), 9999-1006

14. Yuejia Chen,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2014) Freezing/thawing effect on sewage sludge degradation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0(3), 444-449

15. Fanyu Meng,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Kun Wang, Guodong Zhang, Qingxin Fan, Liangliang Wei, Jing Ding, Zhen Zheng (2014) Bioelectrochemical desalination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icrobial desalination cell with dewatered sludge as fue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157, 120-126(封面論文)

16. Junchen Yang,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Likun Huang, Chung-Shin Yuan, Wei-Hsiang Chen, Wen-Bin Yang (2014) Underestimated Public Health Risk Caused by Overestimated VOC Remov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ocesses & Impacts, 16(2), 271-279

17. Jing Ding,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Yang Chen, Xin Shu (2013) Ammonium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with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System,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8(3), 552-559

18. Qing-liang Zhao*, Hui-Yuan Zhong, Kun Wang, Liang-liang Wei, Jin-Li Liu, Yu Liu (2013)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in domestic wastewater during lab-scale CEPT-TF treat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5(1), 59~68

19. Guodong Zhang,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Yan Jiao, Duu-Jong Lee (2012) Effect of Cathode Types on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Anode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Microbial Fuel Cell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18(8), 249-256

20.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Jun-Qiu Jiang, Xiang-Juan Kong, Duu-Jong Lee (2012) Fractional, biodegradable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udg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xtracted by five different methods, Water Research, 46(14), 4387-4396

21.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Chunmei Xie (2012)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a Full-Sca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Harbin, China,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 46(1-3), 295-303

22. Qingliang Zhao, Huiyuan Zhong, Jinli Liu, Yu Liu (2012) Integrated Coagulation-trickling filter-ultrafiltration Processes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Reclama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5(9), 1599-1605

23. Jiangcheng Tu,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Qianqian Yang (2012)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 and speciation of seven representative municipal sludge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North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84(3), 1645-1655

24. Guo-dong Zhang, Qingliang Zhao, Yan Jiao, Kun Wang, Duu-Jong Lee, Nanqi Ren (2012) Efficien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Sewage Sludge Using Bio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Water Research, Vol.46(1), pp.43-52

25. Guo-dong Zhang, Qingliang Zhao, Yan Jiao, Kun Wang, Duu-Jong Lee, Nanqi Ren (2012) Bio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for Efficient Electricity Recovery from Dairy Manur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Vol.31(1), pp.537-543

26. Kai Hu,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Duu-Jong Lee, Kun Wang, Wei Qiu (2011) Conditioning of Wastewater Sludge Using Freezing and Thawing: Role of Curing, Water Research, Vol.45(18), pp.5969-5976

27. Zhigang Liu,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Deli Wu, Luming Ma (2011) Effect of struvite seed crystal on the MAP crystallization,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 Vol.86(11), pp. 1394-1398

28. Liping Huang, Linlin Gan, Qingliang Zhao, Bruce E Logan, Hong Lu, Guohua Chen (2011) Degradation of pentachlorophenol with the presence of fermentable and non-fermentable co-substrates in a microbial fuel cel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02(19), pp.8762-8768

29. Zhang J.N., You S.J., Yuan Y.X., Zhao Q.L., Zhang G.D. (2011)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 of cathodic oxygen reduction with Pt-Fe alloy catalyst in microbial fuel cell.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Vol. 13, No.9, pp.903-905

30. Xue Shuang, Zhao Qingliang, Ma Xiping, Li Fayun, Wang Jian, Wei Liangliang (2011) Comparis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in a secondary effluent and a natural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180(1-4), 371-383

31. Guo-dong Zhang, Qingliang Zhao, Yan Jiao, Jin-na Zhang, Jun-qiu Jiang, Nanqi Ren, Byung Hong Kim (2011)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Combination Biocathode of Graphite Fibre Brush and Graphite Granule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6(15), 6036-6041

32.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Chunmei Xie, Wei Qiu, Ting Jia (2011) Kinetics and equilibrium of adsorp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from secondary effluent by fly a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3(7), pp.1057~1065

33. Yaqiang Li, Feng Tang, Qingliang Zhao and Kai Hu (2011)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CEPT-Wetlands Proc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IJEP), Vol.45, No.1-3, pp.186-196

34. Liang-Liang Wei, Qing-liang Zhao, Kai Hu, Duu-Jong Lee, Chun-Mei Xie, Jun-Qiu Jiang (2011) Extracellular biological organic matters in sewage sludge during mesophilic digestion at reduce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Water ResearchWater Research, 45(3), 1472-1480

35. Yan Jiao, Qingliang Zhao, Wenbiao Jin, Xiaodi Hao, Shijie You (2011) Bioaugmentation of a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ditch with indigenous nitrifying bacteria for in-situ remediation of nitrogen-rich stream 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02(2), pp.990-995

36.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Duu-Jong Lee (2011) Degrad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organic matter in sewage sludge using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ultrasound pretreatment,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02(1), pp.272-277

37.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Shuang Xue, Ting Jia, Peiyuan You (2010) Evaluation of fly-ash additive for removal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soil aquifer treatment of WWTP effluent,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 Vol.85(11), pp.1445-1454

38. J. Q. Jiang, K. Wang, Q. L. Zhao, L. L. Wei, G. D. Zhang, J. N. Zhang (2010) Effect of Ultrasonic and Alkaline Pretreatment on Sludge Degradation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Microbial Fuel Cell,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11), 2915-2921

39. WEI Liangliang, WANG Kun, Zhao Qingliang, JIANG Junqiu, XUE Shuang, XIE Chunmei, Wei Qiu (2010) Organic matter extracted from activated sludge with ammonium hydroxid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2 (5), pp.641~647

40. Lin Bu,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Jing Zhang, Jun-Chen Yang (2010) Characteriz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by combined processes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eration corrosive cell-fenton an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79(1-3), 1096-1105

41.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Kun Wang (2010) Extracellular Biological Organic Matters In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Sewage Sludge As Fuel, Water Research, 44(7), 2163-2170

42. 張金娜,趙慶良,尤世界,張國棟(2010)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同陰極材料產電特性,高等學;瘜W學報,第31卷,第1期,pp.162~166

43. Shuang Xue, Kun Wang,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2009) Chlorine reactiv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effluent dissolved organic fractions during chlorination, Desalination, Vol. 249, Issue 1, pp.63-71

44. S.-J.You , N.-Q.Ren, Q.-L.Zhao, J.-Y. Wang , F.-L. Yang (2009) Power generation and electrchemical analysis of bio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graphite fibre brush as cathode material, Fuel Cells, 9(5), pp. 588 - 596

45. Liang-Liang Wei, Qing-liang Zhao, Shuang Xue, Ting Jia, Feng Tang, Pei-Yuan You (2009)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 during a laboratory-scale horizontal subsurface flow wetland treatment: Effect of DOM derived from leaves and root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Vol.35(10), pp.1405-1414

46. Yan Jiao, Wenbiao Jin, Qingliang Zhao, Guodong Zhang, Yun Yan, Jie Wan (2009) Transformation of nitrogen and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related bacteria in a polluted urban stream,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60(6), pp.1597-1605

47. Junqiu Jiang, Qingliang Zhao, Jinna Zhang, Guodong Zhang, Duu-Jong Lee (2009)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bio-treatment of sewage sludge with microbial fuel cel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00(23), pp.5808-5812

48. Liang-Liang Wei, Qing-liang Zhao, Shuang Xue, Chei-chi Chang, Feng Tang, Guan-Liang Liang, Ting Jia (2009) Reduction of trihalomethane precursor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condary effluent by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69(1-3), pp.1012-1021

49. Shuang Xue,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Nan-qi Ren (2009) Behavior and character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column studies of soil aquifer treatment, Water Research, 43(2), 499-507

50. Wei Li, Qing-liang Zhao, Hao Liu (2009) Sulfide removal by simultaneous 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desulfurization-denitrific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162(2-3), pp.848-853

51. Mengmeng Cai, Hong Chua, Qingliang Zhao, Shirley Ngai Sin and Jie Ren (2009) Optimal produc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 in activated sludge fed by volatile fatty acids (VFAs) generated from alkaline excess sludge fermentation,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100(3), pp.1399-1405

52. You, S.-J., Ren, N.-Q., Zhao, Q.-L., Kiely, P.D., Wang, J.-Y., Yang, F.-L., Fu, L., Peng, L.(2009) Improving phosphate buffer-free cathod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based on biological nitrification,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4(12), pp. 3698 - 3701

53. Jin-na Zhang, Qing-liang Zhao, Peter Aelterman, Shi-jie You, Jun-qiu Jiang (2008)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a microbially catalyzed cathode, Biotechnology Letters, 30(10), 1771-1776

54. LIU Zhigang, Zhao Qingliang, WANG Kun, LEE DuuJong, QIU Wei, WANG Jianfang (2008) Urea hydrolysis and recover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s MAP from stale human urin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20 (8), pp.1018~1024

55. WANG Jianfang, Zhao Qingliang, JIN Wenbiao, YOU Shijie, ZHANG Jinna (2008), Performance of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oxic-settling-anaerobic process by FISH analysi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9(7):1004-1010

56. WEI Liang-liang, Zhao Qing-liang, XUE Shuang, JIA Ting (2008)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9(7):994-1003

57. Shuang Xue, Qing-liang Zhao, Liang-liang Wei, Ting Jia (2008) Effect of bromide ion on isolated fraction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secondary effluent during chlorina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57(1), 25-33

58. S. Xue, Q. L. Zhao, L. L. Wei and L. N. Wang (2008) Reduc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during laboratory-scale soil-aquifer treatment, 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 22, 148-154

59. Zhigang Liu, Qingliang Zhao, Duu-Jong Lee, NanYang (2008) Enhancing phosphorus recovery by a new internal recycle seeding MAP reacto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Vol 99(14), pp.6488-6493

60. Z.G. Liu, Q.L. Zhao, K. Wang, W. Qiu, W. Li, and J.F. Wang (2008) Comparison between complete and partial recovery of N and P from stale human urine with MAP crystalliz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7(3): 223-228

61. J.N Zhang, Q.L Zhao, S.J You, J.Q Jiang, N.Q Ren (2008) Continuous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leachate in a novel upflow air-cathode membrane-free microbial fuel cell,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7(7), 1017-1021

62. XUE Shuang, Zhao Qing-liang, WEI Liang-liang, JIA Ting (2008).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of organic fractions in secondary efflu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Vol.20(5), 520-527

63. Shijie You; Qingliang Zhao; Jinna Zhang; Junqiu Jiang; Chunli Wan; Maoan Du; Shiqi Zhao (2008) Increased Sustainabl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Upflow 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3(7), 1157-1160

64. Shijie You; Qingliang Zhao; Jinna Zhang; Junqiu Jiang; Chunli Wan; Maoan Du; Shiqi Zhao (2007) A Graphite-granule Membrane-less Tubular 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 for Power Generation under Continuously Operational Conditions,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73, 172-177

65. Xue Shuang, Zhao Qing-liang, Wei Liang-liang, Wang Li-na and Liu Zhi-gang (2007) Fate of Secondary Effluent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uring Soil-aquifer Treatmen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18), 2496-2505

66. Zhao Qing-liang, Xue Shuang, You Shi-jie, WANG Li-na (2007)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c matter during soil-aquifer treatment,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8(5):712-718

67. S. J. You, Q. L. Zhao, J. Q. Jiang, and J. N. Zhang (2006)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imultaneou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under Continuous Operation, Chem. Biochem. Eng. Q.,20(4): 407-412

68. Shijie You, Qingliang Zhao, Jinna Zhang, Junqiu Jiang and Shiqi Zhao (2006) Sustainable approach for leachate treatment: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microbial fuel cell. J of Environ. Sci. Health Vol.A41(12): 2721-2734

69. Shijie You, Qingliang Zhao, Jinna Zhang, Junqiu Jiang and Shiqi Zhao (2006) A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permanganate as the cathodic electron acceptor,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62, 1409-1415

70. Zhao Qingliang, Li Wei and You Shijie (2006)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mmonium and Sulfate in an Anaerobic Attached-growth Bioreactor, Wat. Sci. Technol. Vol.54, No.8, pp.27-35

71. Zhao Qing-Liang, Liu Xue-Yan, Qi Xu-Dong, Liu Zhi-Gang (2006) Landfill leachate production, quality and recirculation treatment in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18(4), pp.625~628

72. Li X. Z. and Zhao Q.L. (2003) Recovery of ammonium-nitroge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as a multi-nutrient fertilizer, Ecological Eng. 20(2)171-181

73. Li X.Z. and Zhao Q.L. (2002) MAP precipitation from landfill leachate and seawater bittern waste, Environ. Technol. 23(9), 989-1000

74. X.Z. Li, Q.L. Zhao (2001) Efficiency of Biological Treatment Affected by High Strength of Ammonia-Nitrogen in Leachate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of Ammonium-Nitrogen as Pretreatment, Chemosphere, 44, 37-43

75. X.Z. Li, Zhao Q.L., X.D. Hao (1999) Ammonia Removal from Landfill Leachate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Waste Management 19, 309~415

76. X.Z. Li, Q.L. Zhao (1999) Inhibition of Microbial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by Ammonia in Leachate,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Vol.25, No.8, 961~968 (IF2.797)

77. Qingliang Zhao and G. Kugel (1996) Thermophilic/mesophilic 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 Organic Wast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 Vol.A31, No.9, 2211-2231

78. Qingliang Zhao and Baozhen Wang (1996) Evaluation on Attached-growth Pond System treating Domestic Wastewater, Water Research, Vol.30, No.1, 242-45 (IF3.427)

79. Qingliang Zhao and Zijie Zhang (1991)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Oxidation Pond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25, 85-95

80. Guolin Li and Qingliang Zhao (1991)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Ash/cinder and Dust/off Ga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4, No.5, 215-220

發表中文期刊論文:

2017年

1 響應面法優化電氧化-絮凝耦合工藝深度處理垃圾滲濾液 侯韋竹; 丁晶; 趙慶良; 黃慧彬; 王思寧; 袁一星 中國環境科學 2017/03

2 電鍍廢水中重金屬處理的研究進展 王卓然; 王廣智; 耿鈺萱; 韓利明; 劉星; 趙慶良; 陳志強; 李玉華 電鍍與環保 2017/01

3 Cu2+和Ni2+對水解-MBR工藝處理效能的影響特性 優先出版 黃麗坤; 王廣智; 李偉; 屈凡琦; 王敬元; 趙慶良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7/02

2016年

4 煉油催化劑廢水沖擊下短程硝化SBBR工藝性能研究 馬憲梁; 趙慶良; 丁晶; 王琨; 陳揚; 胡威夷 工業用水與廢水 2016/05

5 生態文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分析——以黑龍江省為例 許鵬; 高麗娟; 邱微; 趙慶良 環境保護科學 2016/05

6 BAF-MBR用于污水深度處理與同步化學除磷 優先出版 王曼; 馮綺瀾; 趙慶良; 李欣; 廖振弈 環境工程學報 2016/09

7 鎂離子對微生物燃料電池陽極微生物產電性能的促進 張偉賢; 趙慶良; 張云澍; 姜珺秋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6/08

8 除鎳離子交換樹脂的優選及其效能的研究 優先出版 高麗娟; 趙慶良; 王廣智; 劉星 工業用水與廢水 2016/04

9 強化水解酸化/MBR治理表面處理行業綜合廢水 劉星; 趙慶良; 王廣智; 韓利明; 高麗娟; 于洋洋 中國給水排水 2016/15

10 沉積型微生物燃料電池同步去除苯酚及脫氮性能 徐勛; 吳明松;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16/13

11 生物產電加速污泥濕地中有機物降解性能 優先出版 王淑恬; 姜珺秋; 趙慶良; 張偉賢; 于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6/08

12 水解/MBR組合工藝處理電鍍廢水的效能 侯韋竹; 丁晶; 趙慶良; 李偉; 王廣智 中國給水排水 2016/11

2015年

13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剩余污泥及其產電特性 徐勛; 王明澤; 吳明松; 趙慶良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6

14 污泥重金屬提取劑浸提效率及經濟性比較 王碩; 楊倩倩; 趙慶良; 李激 化工進展 2015/11

15 小城鎮污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與實踐 王曉昌; 袁宏林;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15/08

16 BAF-MBR組合系統處理城市污水快速啟動與運行研究 王曼; 馮綺瀾; 李欣; 趙慶良; 劉芳芳; 廖振奕 水處理技術 2015/08

17 藻類爆發危害及其控制技術研究進展 張翀; 趙亮; 張瑩; 趙慶良 環境保護科學 2015/03

18 生物產電人工濕地系統對處理生活污水的效能 楊廣偉; 姜珺秋; 王琨; 趙慶良; 李偉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5/06

19 凍融處理對不同陰極構型MFC產電及有機物降解的影響 陳悅佳; 趙慶良; 柳成才 中國環境科學 2015/05

20 冷凍溫度對凍融污泥有機物變化的影響 陳悅佳; 趙慶良; 柳成才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5/04

21 富營養化湖泊中藻類蛋白特征及其資源化開發 程宇凱; 秦可娜; 魏亮亮; 涂劍成; 趙慶良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

22 水解/AICS工藝冬季保溫工程設計及處理污水效能 王兆星; 王廣智; 趙慶良; 王曉川; 李玉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15/03

2014年

23 嚴重霧霾期大氣PM2.5和PM10中水溶性離子污染特征 王琨; 賈琳琳; 黃麗坤; 崔晨; 王鳳艷; 呂娜; 趙慶良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4/12

24 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標準指標分析及對我國相關標準研究的建議 魏亮亮; 孔祥娟; 辛明; 趙慶良; 崔福義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4/06

25 電化學間接氧化法用于低濃度氨氮廢水處理的研究 李偉; 丁晶; 趙慶良; 王琨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4/05

26 投加聚合鋁鐵對A~2O系統脫氮除磷效能的影響及機制 李斯亮; 魏亮亮; 趙慶良; 陳志強 環境科學研究 2014/10

27 施污泥對鹽堿土理化性質和小麥生長的影響 孟繁宇; 姜珺秋; 趙慶良; 王琨; 魏亮亮; 馬立; 鄭振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4/09

28 A/O工藝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工程應用研究 李斯亮; 劉敏; 劉志鵬;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14/09

29 混凝濾布過濾-缺氧濾池/生物滴濾工藝處理生活污水 趙慶良; 李江雯; 魏亮亮; 王琨; 李偉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4/08

30 污泥改良鹽堿土中污染物的淋濾行為 優先出版 孟繁宇; 姜珺秋; 趙慶良; 王琨; 劉純甫; 馬立; 楊俊晨; 鄭振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4/09

31 磁絮凝分離/生物濾池組合工藝處理生活污水的效能 李洋; 魏亮亮; 趙慶良; 辛明; 王琨 中國給水排水 2014/15

32 城鎮生活污水的低溫厭氧生物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 優先出版 趙慶良; 高暢; 魏亮亮; 崔滌塵; 單連斌 環境保護科學 2014/05

33 回流式無膜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脫氮 王龍; 趙慶良; 姜珺秋 環境工程學報 2014/06

34 牛糞混合液微生物燃料電池長期運行穩定性研究 優先出版 焦燕; 張國棟; 趙慶良 環境科學 2014/05

35 電化學氧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中氨氮實驗研究 Elena Soloveva; 李偉; 丁晶; 趙慶良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

36 Fenton法深度氧化濕法腈綸廢水二級生化處理出水 高靖雯; 魏亮亮; 趙慶良; 尹秋月; 王琨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1

2013年

37 苯胺在典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 袁進; 李洋; 魏亮亮; 李超; 張萬昌; 趙慶良; 崔福義; 李瑞云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06

38 小城鎮水污染控制與治理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趙慶良; 王廣智; 夏四清; 郭一令; 張懷宇; 周松; 吳東雷 給水排水 2013/11

39 離子交換法去除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中磷的效能及機理 張曉磊; 魏亮亮; 趙慶良; 楊廣偉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05

40 有機固廢厭氧產沼氣產業發展現狀及政策需求 孔祥娟; 魏亮亮; 姜珺秋; 李洋; 張萬昌;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13/20

41 不同固化劑處理寒冷地區脫水污泥 李紫葉; 姜珺秋; 王琨; 趙慶良 低溫建筑技術 2013/08

42 微波預處理對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污泥效果的影響 姜珺秋; 于航; 王琨; 周修東; 趙慶良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04

43 強化混凝對二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特性的影響 薛爽; 文楊; 鐵梅; 趙慶良; 魏亮亮; 張朝紅; 金烏吉斯古楞; 張麗娜 環境科學學報 2013/08

44 微生物燃料電池型厭氧堆肥系統處理脫水污泥 優先出版 于航; 姜珺秋; 趙慶良; 黃更; 王琨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3/08

45 脫水污泥改良鹽堿化土壤及重金屬形態變化 孟繁宇; 姜珺秋; 趙慶良; 王琨; 魏亮亮; 馬立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03

46 生物產電加速厭氧堆肥污泥降解及產電性能 黃更; 姜珺秋; 趙慶良; 于航; 王琨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3/05

47 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氨氮廢水的影響因素 丁晶; 舒欣; 趙慶良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3/05

48 生物強化接觸氧化工藝原位修復受氮素污染水體 焦燕; 王琨; 張國棟;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13/05

2012年

49 低溫條件下水解—AICS工藝在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應用研究 趙巖; 王廣智; 趙慶良; 賈立敏; 丁亞蘭 給水排水 2012/11

50 二級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對超濾膜污染的影響 鐘卉元;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12/11

51 低溫條件下水解-AICS與A~2/O工藝在小城鎮污水處理中對比研究 王廣智; 趙巖; 趙慶良; 賈立敏; 丁亞蘭 建設科技 2012/20

52 二級出水經地下水回灌后的梯級利用及安全評價 魏亮亮; 趙慶良; 薛爽; 張金娜; 王麗娜; 王韶華; 鐘卉元; 賈婷; 柳成才 中國給水排水 2012/19

53 電氣設備的常見故障檢修與實踐 趙慶良 科技信息 2012/27

54 二級處理出水中DOM在粉煤灰改性SAT系統中的去除 趙慶良; 謝春媚; 魏亮亮; 賈婷; 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2/04

55 電化學法處理氨氮廢水的實驗研究 舒欣; 丁晶; 趙慶良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2/02

56 污水處理廠芳香烴和氯代烴逸散速率研究 楊俊晨; 王琨; 黃麗坤; 袁中新; 趙慶良 中國環境科學 2012/03

57 東北地區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的形態分布及其潛在生態風險評價 涂劍成; 趙慶良; 楊倩倩 環境科學學報 2012/03

58 污水處理過程中苯系物和氯代烴三相分布規律 王琨; 楊俊晨; 黃麗坤; 高娜; 趙慶良 環境科學研究 2012/02

59 垃圾滲濾液厭氧降解中溶解性有機物的光譜特性 趙慶良; 卜琳; 夏小青 天津大學學報 2012/01

2011年

60 二氧化鈦懸浮液光催化降解二甲基亞砜的性能及反應動力學 趙慶良; 王曦; GOMBERT Bertrand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1/06

61 小城鎮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新工藝研究 趙慶良; 王廣智; 夏四清; 王學江; 郭一令; 張懷宇 建設科技 2011/21

62 沸石及其改性材料硅炭素處理含鉛廢水 趙慶良; 夏小青; 王廣智; 張天明; 楊爾倜 環境科學研究 2011/09

63 超聲輻射協同草酸-HEDTA浸提污泥中重金屬 涂劍成; 趙慶良; 楊倩倩 中國環境科學 2011/08

64 腐蝕電池-Fenton處理滲濾液溶解性有機物光譜特征 趙慶良; 卜琳; 楊俊晨; 王琨 環境科學 2011/08

65 剩余污泥超聲強化預處理及其厭氧消化效果 胡凱; 趙慶良; 苗禮娟; 王琨; 邱微 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1/08

66 SBR處理垃圾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物降解特性 卜琳; 趙慶良 水工業市場 2011/08

67 攪拌時間對污泥厭氧消化效能的影響研究 張威; 趙慶良; 胡凱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1/03

68 生化-物化法處理滲濾液溶解性有機物光譜特征 趙慶良; 卜琳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1/03

69 冷凍預處理對剩余污泥性質的影響研究 胡凱; 趙慶良; 邱微 水工業市場 2011/06

70 異位/原位聯合生物修復技術處理受污染河水 焦燕; 金文標; 趙慶良; 趙勇嬌; 萬杰 中國給水排水 2011/11

71 黑龍江地區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屬的形態研究 涂劍成; 趙慶良; 楊倩倩 安徽農業科學 2011/15

72 哈爾濱某污水處理廠揮發性有機物種分析 楊俊晨; 黃麗坤; 袁中新; 趙慶良; 高娜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1/02

73 再生水水質對冷卻水系統結垢的影響研究 王紹華; 趙慶良; 任艷琴 環境保護科學 2011/01

74 二級處理出水經土壤含水層處理后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水研究 趙慶良; 柳成才; 魏亮亮; 王琨; 邱微 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11/01

2010年

75 PCR-DGGE解析好氧-沉淀-厭氧工藝微生物群落多樣性 王建芳; 趙慶良; 劉志剛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0/06

76 微生物燃料電池測定生活污水BOD方法 張金娜; 趙慶良; 袁一星; 尤世界; 張國棟; 孫靖霄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11

77 溶解性有機物在土壤含水層處理系統中的變化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李法云; 馬溪平 中國環境科學 2010/10

78 不同來源的疏水性有機酸的光譜學研究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馬溪平; 惠秀娟; 侯偉 環境科學學報 2010/10

79 內源反硝化除磷工藝運行效能研究 王建芳; 趙慶良 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10/09

80 水生植物接觸氧化工藝修復氮素污染河水 焦燕; 金文標; 趙慶良; 胡海清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10/08

81 基于強化生物膜—活性污泥復合工藝的數值模擬 焦燕; 金文標; 趙慶良; 牟麗英; 鄭亮 給水排水 2010/S1

82 二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的熒光特性 薛爽; 梁雷; 趙慶良; 魏亮亮; 馬溪平; 侯偉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07

83 微波輔助化學試劑浸提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中重金屬 趙慶良; 涂劍成; 楊倩倩 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10/07

84 氯化對二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熒光特性的影響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馬溪平 環境科學學報 2010/07

85 Fenton深度處理滲濾液時DOM結構變化 趙慶良; 張靜; 卜琳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06

86 廢水處理環境影響負荷的生命周期評價 孟繁宇; 樊慶鋅; 趙慶良; 王宇珅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06

87 黑龍江省水資源生態承載力計算 邱微; 樊慶鋅; 趙慶良; 袁一星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10/06

88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剩余污泥與同步產電性能 趙慶良; 姜珺秋; 王琨; 張力為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 2010/06

89 腐殖土活性污泥法的除臭效果及其微生物相分析 趙志偉; 趙貞; 劉杰; 劉智曉; 趙慶良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S1

90 不同混凝劑處理煤氣廢水生物出水的研究 趙慶良; 管鳳偉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0/02

91 三級處理水中DOM在土壤含水層處理過程中的富集轉化 趙慶良; 魏亮亮; 薛爽; 由培遠; 賈婷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0/01

92 生物陰極微生物燃料電池不同陰極材料產電特性 張金娜; 趙慶良; 尤世界; 張國棟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10/01

2009年

93 二級水DOM在活性炭及土壤層處理中的遷移轉化 趙慶良; 魏亮亮; 薛爽; 由培遠; 賈婷; 王琨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9/12

94 污水廠二級出水中THMs前體物鹵代活性熒光光譜分析 趙慶良; 賈婷; 魏亮亮; 王琨; 薛爽 中國環境科學 2009/11

95 土壤含水層處理出水的回用健康風險評價 薛爽; 趙慶良; 張翼鵬; 王麗娜; 魏亮亮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11

96 化學強化一級處理-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效果 梁冠亮; 趙慶良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08

97 超聲/堿預處理剩余污泥的中溫厭氧消化效果 趙慶良; 苗禮娟; 胡凱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5

98 小城鎮污水處理問題與解決途徑 趙慶良; 王廣智 建設科技 2009/13

99 A/O生物膜工藝處理煤氣廢水的試驗研究 管鳳偉; 高戈;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3

100 再生水水質對冷卻水系統腐蝕的影響研究 王紹華; 趙慶良; 祝琳 中國給水排水 2009/13

101 含氮化合物對兼養脫硫反硝化的影響 李巍; 趙慶良; 劉顥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9/04

102 球載納米TiO_2光催化氧化低質量濃度甲醛 李玉華; 王琨; 趙慶良; 袁中新 化學工程 2009/01

2008年

103 脫硫反硝化處理硫酸鹽廢水的預處理工藝 劉顥; 趙慶良; 李巍 環境工程 2008/S1

104 二級水深度處理后DOM中三氯甲烷前體物質的去除 趙慶良; 魏亮亮; 薛爽; 湯鳳; 梁冠亮; 由培遠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8/06

105 膨脹顆粒污泥床反應器處理啤酒廢水 董春娟; 劉曉; 趙慶良; 呂炳南 化工環保 2008/06

106 臭氧去除室內空氣甲醛的研究(英文) 李玉華; 王琨; 趙慶良; 袁中新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

107 氣浮-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乳飲料廢水 趙慶良; 溫鵬震; 王琨; 劉志剛 水處理技術 2008/12

108 低溫EGSB反應器運行機理 董春娟; 劉曉; 趙慶良; 呂炳南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8/10

109 IBR工藝在化工廢水治理中的應用 田愛民; 周建石; 姜豐; 姜安璽; 趙慶良 工業水處理 2008/09

110 微生物利用食品廢物合成聚羥基烷酸酯 蔡萌萌; 蔡宏; 王愛玲; 余;; 單羿; 任潔; 何丹; 趙慶良 環境科學 2008/09

111 新型填充式空氣凈化器凈化甲醛效果與計算模擬 李玉華; 王琨; 趙慶良; 張力為; 袁中新 環境科學 2008/09

112 二級處理出水中有機物的分級特性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8/08

113 PDAB比色法直接測定液相中的常量尿素 劉志剛; 趙慶良; 孫麗欣; 邱微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8/08

114 酸溶粉煤灰制備混凝劑及其處理污水效果 李亞強; 湯鳳; 胡凱; 趙慶良; 崔福義; 劉志剛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8/08

115 限氧EGSB反應器運行機理的研究 董春娟; 呂炳南;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08/15

116 缺氧附著生長反應器同步脫氮除硫除碳運行效果探討 李巍; 趙慶良; 劉顥 環境科學 2008/07

117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高溫聚氯乙烯母液廢水 黃鵬; 趙慶良; 胡萬里; 秦松巖 中國給水排水 2008/13

118 粉煤灰混凝劑與傳統混凝劑對乳品廢水中COD和SS去除效果的比較研究 徐勛; 趙慶良; 胡凱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08/03

119 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烷酸酯代謝機制研究進展 蔡萌萌; 蔡宏; 單羿; 任潔; 趙慶良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8/06

120 不同ORP下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烷酸酯的研究 蔡萌萌; 蔡宏; 胡文鋒; 單羿;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08/11

121 好氧-沉淀-厭氧工藝剩余污泥減量化的影響因素 王建芳; 趙慶良; 劉志剛; 林佶侃 中國環境科學 2008/05

122 氧化還原電位對活性污泥合成聚3-羥基丁酸-co-3-羥基戊酸酯組分的影響 蔡萌萌; 蔡宏; 胡文鋒; 單羿; 任潔; 趙慶良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8/05

123 粉煤灰制備聚硫酸鋁鐵混凝劑及處理乳品廢水的效果 李亞強; 胡凱; 趙慶良; 崔福義 給水排水 2008/05

124 氯化對二級處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結構的影響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環境科學 2008/04

125 基于“壓力-狀態-響應”模型的黑龍江省生態安全評價研究 邱微; 趙慶良; 李崧; 張建祺 環境科學 2008/04

126 兼養同步脫硫反硝化工藝及影響因素 李巍; 趙慶良; 劉顥; 徐永波; 劉志剛 中國環境科學 2008/04

127 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有機廢水的工程實踐 董亞軍; 劉志剛; 趙慶良 電大理工 2008/01

128 循環流化床脫硫塔內氣固兩相流動規律實驗研究 李錦時; 王興盛; 畢曉煦; 趙慶良 節能技術 2008/02

129 好氧-沉淀-厭氧工藝剩余污泥減量性能和機理研究 金文標; 王建芳; 趙慶良; 林佶侃 環境科學 2008/03

130 高濃度氨氮廢水化學沉淀裝置的最佳運行條件 解磊; 趙慶良 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2008/01

2007年

131 EGSB反應器的低溫運行性能研究 董春娟; 呂炳南; 趙慶良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7/06

132 高級氧化-生化組合工藝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 趙慶良; 卜琳; 王建芳; 劉志剛; 袁隆基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7/06

133 好氧-沉淀-厭氧工藝處理效能及抗沖擊負荷研究 王建芳; 金文標; 趙慶良; 劉志剛; 林佶侃 環境科學 2007/11

134 酸浸粉煤灰制備復合混凝劑及其處理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李亞強; 胡凱; 趙慶良; 湯鳳; 劉志剛; 崔福義 環境科學 2007/11

135 A-O-混凝-固定生物活性炭組合工藝處理煤氣廢水的中試研究 管鳳偉; 趙慶良 燕山大學學報 2007/06

136 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節能降耗關鍵技術 趙慶良; 饒白梅 中國建設信息(水工業市場) 2007/11

137 城市再生污水回用于循環冷卻系統的動態模擬研究 趙慶良; 王紹華; 祝琳 水處理技術 2007/11

138 限氧EGSB反應器內顆粒污泥性能研究 董春娟; 呂炳南; 趙慶良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7/05

139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回用PVC母液廢水 黃鵬; 趙慶良; 胡萬里; 張瑛瑛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7/05

140 MAP結晶法回收和去除尿液中的磷 趙慶良; 劉志剛; 李巍; 邱微; 王建芳 環境科學 2007/10

141 活性污泥合成聚羥基烷酸酯中單體組分的調控 蔡萌萌; 蔡宏; 單羿; 王玉潔; 何丹; 趙慶良 化工學報 2007/10

142 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的灰色評價和模型預測 邱微; 李崧; 趙慶良; 張建祺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10

143 強化混凝—人工濕地工藝處理城鎮污水 趙慶良; 湯鳳; 李亞強; 胡凱 建設科技 2007/19

144 MAP沉淀法回收磷化廢水中的磷 解磊;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07/19

145 生物強化技術及其在廢水生物處理中的應用 王建芳; 趙慶良; 林佶侃; 金文標 環境工程學報 2007/09

146 厭氧附著生長反應器處理氨氮和硫酸鹽廢水的研究 趙慶良; 李巍; 徐永波; 劉志剛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7/04

147 人工地下水回灌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的去除及變化 趙慶良; 薛爽; 王麗娜 環境科學 2007/08

148 化學沉淀除氨氮裝置影響因素研究 解磊; 趙慶良; 林虹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149 土壤含水層處理對溶解性有機物及三鹵甲烷前體物的去除 薛爽; 趙慶良; 魏亮亮; 王麗娜; 劉志剛 科學通報 2007/14

150 高效菌劑強化復合式生物膜反應器處理污水效能的研究 金文標; 趙赫; 趙慶良; 林佶侃 給水排水 2007/S1

151 再生水用于地下回灌過程中有機物的遷移和去除 趙慶良; 王麗娜; 薛爽; 劉志剛; 尤世界; 王紹華 應用生態學報 2007/07

152 EGSB反應器處理啤酒廢水運行影響因素研究 董春娟; 呂炳南;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07/05

153 投加有效微生物強化SBR和SBBR除污效果的研究 王建芳; 趙慶良; 張雁秋 中國給水排水 2007/09

154 建筑節能措施推進生態省建設 邱微; 李崧; 趙慶良 低溫建筑技術 2007/02

155 串聯活性污泥系統處理制藥廢水工藝研究 蔡萌萌; 趙慶良; 劉志剛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04

156 低溶解氧和磷缺乏引發的非絲狀菌污泥膨脹及控制 王建芳; 趙慶良; 林佶侃; 金文標; 肖本益 環境科學 2007/03

157 低濃度甲醛的光催化反應效率研究 李玉華; 王琨; 趙慶良; 袁中新; 孫麗欣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7/02

158 Ventilation of indoor formaldehyde and estimation of its emission and air exchange rate 王琨; 趙慶良; 李文樸; 李玉華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01

159 宜居型森林小城鎮建設實施策略研究 李崧; 邱微; 趙慶良 低溫建筑技術 2007/01

160 哈爾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特性及回灌處理(英文) 劉雪雁; 趙慶良; 齊旭東; 劉志剛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7/01

161 再生回用水灌溉對作物品質及土壤質量的影響 趙慶良; 張金娜; 劉志剛; 尤世界; 王紹華; 王麗娜; 薛爽 環境科學 2007/02

2006年

162 不同陰極電子受體從生物燃料電池中發電的比較研究 趙慶良; 張金娜; 尤世界; 姜珺秋 環境科學學報 2006/12

163 黑龍江省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定量關系研究 李崧; 邱微; 趙慶良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6/11

164 電極構型對空氣陰極生物燃料電池發電性能的影響 尤世界; 趙慶良; 姜珺秋 環境科學 2006/11

165 高濃度氨氮廢水化學沉淀裝置的最佳運行條件與性能 林虹;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06/11

166 玉米酒精廢醪蒸發廢水處理工程 李亞強; 劉志剛; 趙慶良; 邱微; 崔福義 水處理技術 2006/11

167 多功能水質分析儀中COD替代試劑的研制 趙慶良; 徐飛; 王建芳; 金文標; 林佶侃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06/05

168 廢水同步生物處理與生物燃料電池發電研究 尤世界; 趙慶良; 姜珺秋 環境科學 2006/09

169 活性炭濾池強化過濾中試試驗 繆佳; 趙慶良; 朱佳; 張金松; 李繼 水處理技術 2006/09

170 污水處理中的紫外消毒技術 李鋼; 趙慶良 油氣田地面工程 2006/07

171 新型復合預氧化技術控制副產物的試驗研究 繆佳; 李繼; 趙慶良; 張金松; 馬軍; 王剛; 賀彬; 董文藝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6/06

172 層次分析法應用于黑龍江省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 李崧; 邱微; 趙慶良; 劉正茂 環境科學 2006/05

173 CFD在臭氧接觸系統優化中的應用 繆佳; 李繼; 張金松; 趙慶良; 馬軍; 董文藝 中國給水排水 2006/10

174 短好氧泥齡下A~2/O和BAF聯合工藝的脫氮除磷特性 繆佳; 丁永偉; 王琳; 趙慶良; 王寶貞 中國給水排水 2006/07

175 混凝沉淀-復合式生物反應器處理乳品廢水的研究 趙慶良; 李亞強; 劉志剛; 崔福義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6/01

176 腐蝕電池-Fenton工藝用于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研究 齊旭東; 趙慶良; 王琨; 李鋼; 袁寶 環境科學學報 2006/01

177 低濁度水的網格絮凝強化試驗研究 張曉紅;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06/01

178 氣浮—活性污泥工藝處理制藥廢水 趙慶良; 蔡萌萌; 劉志剛; CHUA Hong 中國給水排水 2006/01

2005年

179 寒冷地區垃圾滲濾液產生量預測研究 趙慶良; 劉雪雁; 劉志剛; 邱微; 齊旭東 環境科學 2005/06

180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 齊旭東; 趙慶良 工業水處理 2005/11

181 剩余污泥減量化技術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趙慶良; 趙赫; 林佶侃; 金文標 給水排水 2005/11

182 顆;钚蕴啃阅苤笜嗽u價體系及凈水效能研究 安娜;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05/11

183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a complex adsorption-coagulation agent 趙慶健; 劉俊良; 趙慶良; 劉志剛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05

184 廢水脫氮工藝的原理、特征與應用 趙慶良; 李巍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05/05

185 干冰冷噴射清洗技術及其應用 史金海; 趙慶良; 路安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5

186 混凝沉淀/復合式生物反應器處理乳品廢水 劉志剛;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2005/07

187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尤世界; 崔崇威; 趙慶良; 李崧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 2005/04

2004年 

188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檢測分析及其預測模型 王琨; 李玉華; 趙慶良; 姜安璽 中國環境科學 2004/06

189 圍海造陸形成后對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的影響——以天津臨港工業區灘涂開發一期工程為例 王志勇; 趙慶良; 鄧岳; 陳會東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 2004/06

190 濃江流域濕地水文站建設方案研究 劉正茂; 趙慶良 水利發展研究 2004/12

191 寒冷地區垃圾滲濾液的回灌處理 趙慶良; 劉雪雁; 劉志剛; 齊旭東; 邱薇 中國給水排水 2004/10

192 固定化蘇云金桿菌以色列變種控制水中紅蟲的研究 張金松; 潘晶; 趙慶良; 周令 環境科學 2004/05

193 Study on coagulation property of metal-polysilicate coagulants in low turbidity water treatment 楊海燕; 崔福義; 趙慶良; 馬超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4/06

194 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退化原因及恢復對策研究 馬振梅; 劉正茂; 趙慶良; 朱麗坤 現代化農業 2004/01

2004年以前的

195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處理低濃度甲醇廢水的工程應用 李偉光; 時文歆; 趙慶良 給水排水 2003/12

196 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建設芻議 趙秉棟; 趙慶良 水土保持研究 2002/03

197 反硝化聚磷機理試驗 王春英; 隋軍; 趙慶良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2002/06

198 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制藥廢水 相會強; 張杰; 于爾捷; 趙慶良; 閆波 給水排水 2002/01

199 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屠宰廢水 李偉光; 趙慶良; 馬放; 劉宏遠; 徐桂琴 中國給水排水 2000/10

200 固定化生物活性炭除微量有機物的應用研究 楊基先; 馬放; 趙慶良; 李偉光; 王子瑜; 賈軍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1

201 復合式生物膜反應器中生物膜的特性 趙慶良; 黃汝常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0/01

202 復合式生物膜反應器中生物膜量、厚度及活性 趙慶良; 劉淑彥; 王琨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1999/06

203 生物活性炭凈化效能的研究 李偉光; 馬放; 楊基先; 趙慶良; 王清國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1999/06

204 城市垃圾的再生利用 趙慶良; 王琨; J.Mülenbruch 能源工程 1999/05

205 化學沉淀法去除垃圾滲濾液中的氨氮 趙慶良; 李湘中 環境科學 1999/05

206 故障原因分析三例 王俊武; 趙慶良 湖北農機化 1999/01

207 垃圾滲濾液中的氨氮對微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 趙慶良; 李湘中 環境污染與防治 1998/06

208 厭氧消化中的重要中間產物──有機酸 趙慶良; 王寶貞; G.庫格爾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 1996/05

209 生物膜反應器進出水底物濃度相關性研究 劉雨; 趙慶良 環境科學 1996/04

210 高溫/中溫兩相厭氧消化反應中有機酸的變化 趙慶良; 王寶貞 環境科學 1996/03

211 高溫/中溫兩相厭氧消化處理混合基質的性能評價 趙慶良; 王寶貞; G•庫格爾 中國給水排水 1995/02

212 高溫/中溫兩相厭氧消化處理污水污泥和有機廢物 趙慶良; 王寶貞; G•庫格爾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 1995/01

213 穩定塘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 王寶貞; 趙慶良 中國給水排水 1992/05

214 附著生長廢水穩定塘(AGWSP)處理的數學模式 趙慶良; 關永才 國外環境科學技術 1991/01

215 附著生長廢水穩定塘(AGWSP)的性能 趙慶良; 關永才 國外環境科學技術 1990/02

會議論文:

1 污泥改良鹽堿土混配比及其臭味影響研究 王維思; 王琨; 孟繁宇; 趙慶良 2012年環境污染與大眾健康學術會議 中國會議 2012-08-09

2 微波預處理對污泥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影響 趙慶良; 周修東; 姜珺秋; 劉廣益; 趙越 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AASRI-AIIA 2011 V4) 國際會議 2011-05-23

3 微波預處理對污泥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影響 趙慶良; 周修東; 姜珺秋; 劉廣益; 趙越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 2011 V7) 國際會議 2011-02-20

4 微波預處理對污泥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影響 趙慶良; 周修東; 姜珺秋; 劉廣益; 趙越 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 (FSNC 2011 V7) 國際會議 2011-02-20

5 污水初次沉淀對后續生化處理效果的影響 趙慶良; 陳悅佳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 中國會議 2009-06-01

榮譽獎勵:

1、1993年,獲美國海外華人環境工程師與科學家協會(OCEESA) 舉辦的最佳論文競賽第一名獎:A Study on Two-stage Thermophilic/mesophilic Digestion of Mixed Substrates from Sludge and High Strength Organic Wastes。

2、1999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污水污泥高溫/中溫兩段厭氧處理技術。

3、2003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化肥廠工藝冷凝液和尿素水解水回收利用技術研究。

4、2004年,獲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人工固化工程菌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

5、2004年,黑龍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6、2010年,指導博士生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有機廢水過程中的產電特性研究。

7、2010年,獲“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旭化成水環保專項基金”水環保優秀論文二等獎:基于地下水回注的二級水梯級利用及安全風險評價。

8、2012年,第三屆黑龍江省優秀研究生導師(黑學位聯[2012]4號)。

9、2013年、2015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優秀審稿專家。

10、2014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污水定向處理與能源回收的過程與機制  

11、2015年,黑龍江省科技經濟顧問委員會2014年度優秀專家。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